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私立昭明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健康與體育(健康教育)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普通班/□特教班)
第一冊健康教育
1.探討健康的內涵,採取正確的自我照護,以提升整體健康水準。
2.了解青春期身心需求及學會調適身心變化。
3.建立自我概念,培養自我悅納的態度,積極實現自我。
4.了解事故傷害的定義及成因,並思考其對健康造成的威脅與嚴重性。
5.判斷環境中的潛在危機,及其對健康造成的衝擊與風險。
6.因應不同生活情境,善用健康技能降低事故的發生。
7.監控環境安全狀況,並能針對危險處持續的調正與修正。
健體-J-A1 具備體育與健康的知能與態度,展現自我運動與保健潛能,探索人性、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並積極實踐,不
輕言放棄。
健體-J-A2 具備理解體育與健康情境的全貌,並做獨立思考與分析的知能,進而運用適當的策略,處理與解決體育與健康
的問題。
健體-J-A3 具備善用體育與健康的資源,以擬定運動與保健計畫,有效執行並發揮主動學習與創新求變的能力。
健體-J-B1 具備情意表達的能力,能以同理心與人溝通互動,並理解體育與保健的基本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健體-J-B2 具備善用體育與健康相關的科技、資訊及媒體,以增進學習的素養,並察覺、思辨人與科技、資訊、媒體的互
動關係。
健體-J-B3 具備審美與表現的能力,了解運動與健康在美學上的特質與表現方式,以增進生活中的豐富性與美感體驗。
健體-J-C1 具備生活中有關運動與健康的道德思辨與實踐能力及環境意識,並主動參與公益團體活動,關懷社會。
健體-J-C2 具備利他及合群的知能與態度,並在體育活動和健康生活中培育相互合作及與人和諧互動的素養。
健體-J-C3 具備敏察和接納多元文化的涵養,關心本土與國際體育與健康議題,並尊重與欣賞其間的差異。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防J9 了解校
園及住家內
各項避難器
具的正確使
用方式。
◎教學期程以每週教學為原則,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學習目標」應為結合「學習表現」(動詞)與「學習內容」(名詞),整合為學生本單元應習得的學科本質知能。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應為學校(可結合學年會議)應以學習階段為單位,清楚安排兩年內「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如何規劃在各
個單元讓學生習得。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呈現領綱完整文字,非只有代號,「融入議題實質內涵」亦是。
◎依據 109.12.10 函頒修訂之「臺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中小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建議措施」中之配套措施,如有每位學生上台報
告之「表現任務-評量方式」請用不同顏色的文字特別註記並具體說明。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私立昭明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 七年級 健康與體育(健康教育)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普通班/□特教班)
1.能理解各種傳染病的病原體、傳染途徑、症狀及預防方法。
2.認識健保的意義及一般民眾應有的權利與義務。
3.了解從事醫療消費時應注意的事項。
4.培養維護身體健康的醫療觀念及態度。
5.了解使用成癮物質菸、酒、檳榔對人體心理、生理及社會各健康層面造成的衝擊與風險。
6.面對菸、酒、檳榔的訊息與觀點,能進行批判性思考並做出有利健康的決定。
7.關注菸、酒、檳榔國內法律規範現況與未來趨勢。
8.利用情境演練生活技能,能主動公開表達個人拒絕菸、酒、檳榔的立場。
9.認識並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學習理智的面對衝突。
10.學習利用人際關係技巧,促進家庭的良好互動,以及學習如何面對家庭暴力。
11.建立正向且良好的網路內外人際互動。
12.培養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
健體-J-A1 具備體育與健康的知能與態度,展現自我運動與保健潛能,探索人性、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並積極實踐,不
輕言放棄。
健體-J-A2 具備理解體育與健康情境的全貌,並做獨立思考與分析的知能,進而運用適當的策略,處理與解決體育與健康
的問題。
健體-J-A3 具備善用體育與健康的資源,以擬定運動與保健計畫,有效執行並發揮主動學習與創新求變的能力。
健體-J-B1 具備情意表達的能力,能以同理心與人溝通互動,並理解體育與保健的基本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健體-J-B2 具備善用體育與健康相關的科技、資訊及媒體,以增進學習的素養,並察覺、思辨人與科技、資訊、媒體的互
動關係。
健體-J-B3 具備審美與表現的能力,了解運動與健康在美學上的特質與表現方式,以增進生活中的豐富性與美感體驗。
健體-J-C1 具備生活中有關運動與健康的道德思辨與實踐能力及環境意識,並主動參與公益團體活動,關懷社會。
健體-J-C2 具備利他及合群的知能與態度,並在體育活動和健康生活中培育相互合作及與人和諧互動的素養。
健體-J-C3 具備敏察和接納多元文化的涵養,關心本土與國際體育與健康議題,並尊重與欣賞其間的差異。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教學期程以每週教學為原則,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學習目標」應為結合「學習表現」(動詞)與「學習內容」(名詞),整合為學生本單元應習得的學科本質知能。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應為學校(可結合學年會議)應以學習階段為單位,清楚安排兩年內「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如何規劃在各
個單元讓學生習得。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呈現領綱完整文字,非只有代號,「融入議題實質內涵」亦是。
◎依據 109.12.10 函頒修訂之「臺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中小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建議措施」中之配套措施,如有每位學生上台報
告之「表現任務-評量方式」請用不同顏色的文字特別註記並具體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