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自強國中九年級國文第三次段考題目與答案

格式
pdf
大小
621.22 KB
頁數
10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1-11,离现在 1 29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自強國民中學 112 年度第一學期 國文科 年級 第三次段考考題答案卷
一、單選題 75%(1 3)
( A )1.下列「」字的讀音何者彼此相同?
(A)水皆「縹」碧/「漂」母施恩韓信。 (B)急「湍」甚箭/終日「惴惴」不安。
(C)「泠泠」作響/「拎」著大包小包。 (D)余「拏」小舟/一整排弓「弩」手。
( B )2.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一輩子異鄉飄碭,不能侍奉雙親,是我最深的後悔!
(B)天地間的扁舟已然渺小,舟中兩三人更是須彌芥子!
(C)靄靄白雪中,閃亮剔透的冰花開滿了整樹,美極了!
(D)浩瀚學海,我所了解的不過是滄海一栗,微不足道!
( D )3.「經綸」有治理、規劃的意思。下列何者與此意義相去最遠?
(A)「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B)魏武「經綸」霸業,南面受朝。
(C)世變雖殊, 其「經綸」天下之大體,卒不可易也。
(D)「治亂」「經綸」字義,學者童而習之,而終身不見其形象。
( C )4.下列字義,何者彼此不相同?
(A)望峰「息」心/川流不「息」 (B)橫「柯」上蔽/枝「柯」扶疏。
(C)人鳥聲俱「絕」/天下獨「絕」 (D)金陵人「客」此/棄官「客」荊州。
( C )5.下列「」中字義何者彼此相同?
(A)廷尉「乃」當之罰金/司馬懿「乃」魏之名將。
(B)是法不信「於」民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C)「如」期完成/有不「如」法者,廷尉依律治之。
(D)「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D )6.下列文句句意何者最為通順?
(A)操場上打球的同學們,受不了毒辣陽光的摧殘,紛紛拂袖而去。
(B)在無遠弗屆的山區,使用再高檔的手機,也免不了斷訊的情況。
(C)做事情要保有燕巢飛幕的精神,時時保持警覺並做最好的準備。
(D)這件核桃微雕,竟刻有人物、建築和詩詞,簡直就是鬼斧神工。
( D )7.關於<與宋元思書>的文意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寫出富春江綠水澄澈,波瀾不興。
(B)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寫山路蜿蜒崎嶇,山樹耐寒常綠。
(C)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表達山水美景可以止息功利之心,且吸引人沉醉其中
並潛心向學。
(D)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表達作者在舟中仰觀枝葉扶疏,濃蔭蔽天之景,亦呼應前
文「皆生寒樹」
( B )8.關於<與宋元思書>的寫作手法說明,下列何者有誤?
(A)為遊記類應用文,全文於寫景之餘,亦抒發個人感懷。
(B)屬於駢文作品,全文句句對仗,可視作長篇五言古詩。
(C)動態靜態交錯敘寫景色,並以擬人和摹寫手法突顯主題。
(D)描寫奇山異水的動人景致,並抒發淡泊名利的個人懷抱。
( C )9.「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一句可與西方哲學家何人所言互為對應?
(A)依比鳩魯:幸福就是肉體無痛苦,靈魂無紛擾。
(B)歌德:人生的價值以及他的快樂,都在於他有能力看重自己的生存。
(C)盧梭:我們之所以有許多痛苦,是由於我們毫無節制地追逐我們的欲念。
(D)亞里斯多德: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
( A )10.駢文有句式對偶、詞藻華麗、聲律和諧、多用典故等特色。試判斷下列何者並非駢文對句?
(A)泉水激石,泠泠作響;蟬吟鶴唳,綿綿成韻。
(B)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C)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D)燕○
1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
2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1燕:指趙飛燕。○
2龍漦:龍的唾液。相傳周厲王妾,遭龍漦受孕生下褒姒。】
1
【加油,背面尚有試題】
請讀完下文才開始作答:
1.本試卷共 5頁,試題卷 5頁,答案卡 1張,交卷時只需繳交答案卡。
2.本試題共兩大題:單選題 25 題,共 75 分;題組 10 題,共 25 分,滿分 100 分。
3.每題均有 ABCD四個選項,只有一個是最正確的答案,請將正確答案選出。
4.答案卡請工整書寫班級、座號、姓名,並以 2B 筆正確劃記,預祝同學作答順利。
( B )11.關於<湖心亭看雪>的文意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點出西湖的寂寥,頗有「地冷葉先盡,谷寒雲不行」的意味。
(B)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描寫自湖心亭遠眺西湖,清晰美景盡收眼底,彷
彿「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一般。
(C)(金陵人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表示彼此萍水相逢,卻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喜悅
之情。
(D)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藉旁觀者之言,點出張岱尋幽訪勝的興趣吸引同道中人,彰顯「吾道
不孤」的雅趣。
( A )12.關於<湖心亭看雪>文句的寫作技巧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拏小舟」的「拏」字生動寫出了船夫以手持竿撐船的動態感。
(B)「擁毳衣」的「毳」字以三個毛字點出不忍獵捕動物的惻隱之心。
(C)「爐火」的「火」字表示溫度,更具象表達迫不及待的賞景心情。
(D)「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隱約道出雪景的細微差異。
( C )13.<畫說湖心亭看雪>文章有言:「 西湖之美,晴不如雨,雨不如夜,夜不如雪,雪不如月中之雪」依據文意
推斷,作者對下列西湖景致何者評價最高?
(A)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B)晚風吹雨,戰新荷、聲亂明珠蒼璧。誰把香奩收寶鏡,雲錦紅涵湖碧。
(C)湖暖開冰已借春,山晴留雪要娛人。昨游未當清奇在,路凍重來眼卻新。
(D)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B )14.元太讀<畫說湖心亭看雪>時,聯想到了某則典故,請問最有可能是以下何者?
(A)蘇軾評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B)蘇軾評摩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C)《晉書》評王羲之: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D)鄒之麟評黃公望:畫作筆端變化鼓舞,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
( D )15.「小品文」興盛於晚明,這種自由的文體重視個人情感的發揮,承載士人豐富的心靈,一改古文嚴肅說理
的形象,若要列出小品文的推薦閱讀清單,下列作品何者最不適合?
作者
篇名
內容節錄
(A) 沈復
兒時記趣
又常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
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B) 張岱
湖心亭看雪
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 湖心
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舟子喃喃
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C) 陶弘景
答謝中書書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
四時俱備。……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
與其奇者。
(D) 周敦頤
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A )16.同學們發表了關於寫景文章的課堂筆記,請問只有哪位同學所述正確?
(A)橘子:<寄承天夜遊>寫月景卻不直言月色,透過積水與藻荇的想像融抒情、敘事、寫景於一爐,表達
豁達的人生態度。
(B)柚子:<與宋元思書>先分述山水之奇,再歸納出「天下獨絕」的結論,以奇山異水為主旨,並抒發人
生體會。
(C)茄男:<湖心亭看雪>以對話表示與朋友共遊的雅趣難得,並以舟子之言反襯雅士「吾道不孤」的生活
情趣。
(D)小清:<大明湖>寫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春天美景,並以俯視、仰觀與不同感官摹寫的多重視角詳述
千佛山與大明湖之美。
( B )17.製作助理不小心把某劇作的角色關係表打亂了,依據角色說明,正確的人物關係應為何者?
甲:年屆不惑,適逢新婚燕爾,公司職務由堂弟暫代,工作三年來,第一次放鬆休假。
乙:荳蔻年華,有歌唱天賦,希望結合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幫助單身的父親分擔家計。
丙:古稀之年,希望獨子婚後令他早日抱孫,讓家族開枝散葉,也使家族事業蒸蒸日上。
丁:坐二望三的年紀,屬於大齡剩女,為了照顧母親和異性手足,放棄升學,直接就業。
戊:年逾而立,雖然剛進公司,卻展現海歸學子非凡的業務和領導能力,令人讚賞有加。
(A)乙丙為祖孫關係。 (B)甲戊為兄弟關係。
(C)甲丁為夫妻關係。 (D)丙戊為父子關係。
( A )18.承上題,針對上題人物的生活作息說明何者最不恰當?
(A)乙於寅時在校進行早自修。 (B)丙為了養生,於亥時就寢。
(C)丁在辰時進公司打卡上班。 (D)戊常於午時進行午餐會報。
2
【加油,背面尚有試題】
( C )19.下列關於季節的文句說明何者正確?
(A)隨風柳絮輕,映日杏花明/六月的草木似乎特別茂盛,冬青樹的葉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樹也枝繁葉茂:
春。
(B)憑闌自愛秋容淡,閒數殘荷幾朵花/風裏帶來些新翻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
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夏。
(C)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陽光剔透斜穿樹隙落入小路,形成斑駁光影,金風微動,正是大地清涼天未
寒的時節:秋。
(D)黃葉覆溪橋,荒村惟古木/在北風的侵蝕下,寒冷蠶食著深秋的色彩,烈風撕扯著秋末的艷裝,把世界
逐步變成了灰白:冬。
( D )20.以下四組選項,前後所歌詠的歷史人物為同一人者有幾組?
甲:清濁搖擺水滔滔,怎可漁夫忘離騷/輕視兒身重楚邦,忠魂耿耿汨羅江
乙:石頭城下秋烟冷,正是東籬採菊還/門前學種先生柳,嶺上長留處士墳
丙:草堂美譽留後世,詩史文章著千秋/少陵文章驚海內,詩聖光芒萬丈長
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A)一組(B)兩組(C)三組(D)四組
( A )21.下列詠物的文句說明何者有誤?
(A)它鋪天蓋地,猶如棉花輕落在草地、屋頂、山峰上,整個世界一片銀白:雲
(B)朝陽有耐性的、慢慢地以它的溫熱,對冰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雪
(C)為了染綠春天,寒霜中你鬱鬱蔥蔥;生活的烈日下,你送出暑天的涼風:竹
(D)那枝條,细長、柔軟、嫵媚。纖細的葉,齊刷刷地展開,彷彿片片鵝毛:柳
( C )22.宋朝沈括在《夢溪筆談》書中有一則記錄:世有透光鑑○
1,鑑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
以鑑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
2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
差○
3厚後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鑑面隱然有跡,所以於光中現。予觀之,理誠如是。然餘家有三
鑑,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唯此鑑光透,其他鑑雖至薄者,皆莫能
透。意古人別自有術。」
1鑑:鏡子。○
2原:推究。○
3差:略為。】
根據文意推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透光鏡若厚度太厚,則無法達到透光效果。 (B)古人習慣以銘文記錄下透光鏡的製作過程。
(C)古人的造鏡技術高超,宋人難解其中奧祕。 (D)宋人已知光線強弱是鏡子透光與否的關鍵。
( A )23.「純貴妃不認為自己的『雅』會輸給魏瓔珞的『俗』,卻又無可奈何。她發現弘曆留在鍾粹宮的日子越來
越少,去延禧宮的日子越來越多,就好像世間一切俗人,偶爾管弦絲竹,但多數時候還是要柴米油鹽。」
這段文字既揭示「雅」「俗」對比,也運用「管弦絲竹」「柴米油鹽」的比喻強化語意。下列文句,何者
也使用了比喻方式來強化對比作用?
(A)我曾見過二人對弈,起先是坐著,神情瀟灑,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勢吃緊,兩人都站起來了,劍
拔弩張,如鬥鵪鶉。
(B)就在那光與色的動晃中,忽然那太陽,像巨大的蛋黃,像橘紅淋漓的一團烙鐵漿,蹦跳而出,雲彩炫
耀。世界彷彿一時間豁然開朗,山脈谷地於是有了較分明的光影。
(C)你的書齋也許是明窗淨几,雕金飾玉,也許案頭有一盆古梅,壁間懸有名人的書畫,但比起壯大的山
河,悠遠的藍天,縱橫的田野,就顯得那麼渺小寒酸,俗不可耐。
(D)生命是條悠悠長河,有時沉靜迂迴,有時浩蕩漫漶,但不論如何的曲折流轉,每一個彎道,每一攤沙
洲,莫不是記憶的痕跡,猶如日本作家宮本輝所言,處處盡是人生佇足的投影。
( D )24.唐朝杜牧有詩<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說明 1:「 二十四橋」的說法有三:一為二十四座橋。見北宋 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對每座橋的方位
和名稱一一記載;二為有一座橋名叫二十四橋。見清 李斗《揚州畫舫錄》: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
橋,在熙春台後,……<揚州鼓吹詞序>云,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三為二十四橋是唐代揚州城
內橋梁的總稱,所謂「二十四橋明月夜」將活動場所集中在小橋明月,實際上等於說揚州明月夜,更加突
出揚州的江南水鄉特點。這三種說法都有人採用,但我覺得以詩的意境與文字前後呼應的妙用來看,我比
較贊同一說。
說明 2:杜牧在揚州時,常於夜間到十里長街一帶爭歌逐舞,過著詩酒流連、風流放縱的生活,當時韓綽
也常與詩人一起遊賞。
依據文意推斷,作者比較認同一說的原因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青山」對應「二十四橋」,表示無論時空如何變換,兩人也要堅持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B)「江南」對應「二十四橋」,表現江南小橋流水的建築特色,並以問句顯示對浪漫的追求。
(C)「玉人」對應「二十四橋」,表示江南女子多才多藝又婉約多情的形象,令人沉醉溫柔鄉。
(D)「何處」對應「二十四橋」,表現出地點不確定的特色,且以問句傳遞出浪漫美麗的意境。
3
【加油,背面尚有試題】
( D )25.閱讀下列秦國君臣的對話,判斷正確選項為何?
(A)秦孝公原有意變法,但經大臣提醒後決定遵古法治新國。
(B)商鞅、甘龍、杜摯各自援引興亡史實,以強化辯論論點。
(C)對於變法,杜摯走「保守」路線,甘龍著眼於「利益」
(D)商鞅認為聖人當具備勇於創新的遠見,才是智者與賢者。
二、題組 25%(1 2.5 )
紐約位在寒帶,所以冬天常有大風雪,撲面的雪花不但令人難以張開眼睛,甚至呼吸都會吞入冰冷的雪水。有時
前天晚上還是一片晴朗,第二天拉開窗簾,才發現已經積雪盈尺,連門都推不開了。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行號會停
止上班,學校也透過廣播宣布停課,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唯有公立小學,即使那雪已經積得令人難以舉步,卻仍然開
放,只見黃色校車,艱難地在路邊接送孩子,老師們則一大早就噴著白煙,鏟開車子前後的積雪,小心翼翼地開車去
學校。據統計,十年來紐約的公立小學只因為超級暴風雪而停過七次課。這是多麼令人費解的事,犯得著在大人都無
須上班的時候讓孩子去學校嗎?小學的老師也太倒楣了吧?於是每逢大雪而小學不停課時,都有家長打電話去罵,妙
的是,每個打電話的,反應全一樣--怒氣沖沖地責問,再滿口道歉、笑容滿面地掛上。原因是,學校告訴家長:在
紐約充滿著百萬富豪,但也有不少赤貧的家庭,後者白天開不起暖氣、供不起午餐,孩子的營養全靠學校的免費中飯
(甚至多拿些回家當晚餐),學校停一天課,窮孩子就受一天凍、挨一天餓,所以老師們寧願自己吃苦,也不願意停
課。有家長說:何不讓富裕的孩子留在家裡,貧窮的孩子去學校享受暖氣和營養午餐。學校的答覆是:我們不願讓那
些窮苦的孩子感覺他們在接受救濟。因為施善的最高原則,是_____________ <紐約的雪>
( B )1.關於本文的理解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噴著「白」煙和「赤」貧的家庭,「」中文字皆指顏色
(B)雪已經積得令人「難以舉步」,「 難以舉步」可換為「舉步維艱」
(C)「犯得著」在大人都無須上班的時候讓孩子去學校嗎?「犯得著」義同於「沒必要」
(D) 一「片」晴朗和滿「口」道歉,「」中文字皆為量詞
( C )2.依據文意推斷,文中_______處最不可能是下列何者?
(A)保持受施者的尊嚴 (B)設身處地的替人著想
(C)行善的人應該覺得自己快樂 (D)慈善的行為比金錢更能解除別人的痛苦
國朝尚書劉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
1,以飲食苛求屬吏,郡縣患之。
公曰:「此吾門生,當開諭之。」俟其來款之,曰:「老夫欲設席,恐妨公務,特留此一飯。但老妻他往,
無人治具,家常飯,能對食乎?」直使以師命,不敢辭。自朝過午,飯尚未出,直指飢甚。比食至,惟脱粟飯
2、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覺過飽。少頃,佳餚美釀,羅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強之,對曰:「已飽
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見飲饌原無精細,飢時易為食,飽時難為味,時使然也。」
直指使諭其訓,後不敢以盤饗○
3責人。
1直指使者:官名,亦稱直指。○
2脫粟飯:即糙米飯。○
3盤饗:盤中食物,引申為飲食。<劉南垣開喻門生>
( C )3.下列詞語意義何者彼此相同?
(A)自「朝」過午/弱國入「朝」 (B)比「食」至/各「食」三碗。
(C)公「強」之/「強」飲三大白。 (D)「直指」喻其訓/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 A )4.根據本文,下列文句省略的主語,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俟其來款之。 (B)以飲食苛求屬吏。
(C)能對食乎? (D)對曰:「已飽甚,不能也。」
4
【加油,背面尚有試題】
2018 710 日,四個月大的「妹仔」與母熊走失,自此展開人間之旅。歷經 280 天的安置與野化訓練,小
熊終於要回家了。
4 28 日上午,地面部隊徒步出發。29 日,野放前一天,我最後一次到野訓場餵牠──十七天沒見,想念,
但不如不見。為了讓小熊回家前斷開與人的連結,野放前三週開始進行陌生人趨避訓練。每次我們都請不同人進場
,製造巨響,甚至用辣椒噴霧,直到牠見人就懼怕逃躲為止。野放前兩週,野訓團隊也避不見牠,餵食只從籬外丟
進。這樣的「斷捨離」,對牠和我們都是痛苦的過程。30 日清晨,移進運輸籠的小熊從麻醉中醒來,準備搭機,地
面部隊也在天亮前到達野放地點。710 分,直升機飛抵目的地,地面部隊立即將運輸籠抬下。這個野放地點位在
邊坡,周圍沒有陡峭地形,將是小熊新生活的起點。下午 2點,四位獸醫一致同意,小熊可以野放了。我提起籠門
,牠小心翼翼踏出步伐,流露遲疑和徬徨。當牠在樹林邊回眸,我示意夥伴點鞭炮擲向小熊──縱使臨別在即,也
不能讓牠有一絲人類友善的想法。小熊驚慌跑開,爬上一棵大樹。這是逃避危險的典型反應。隔天,山下研究室回
報小熊身上衛星發報器的定位點,牠已移動了一公里,在約兩千公尺高的山稜。
回營地後,下了一場大雨。願這場雨洗盡小熊身上的人間味,抹去我們在林子的足跡。今後,牠是牠,我是我
。親愛的孩子,加油,回家快樂。 (改寫自黃美秀《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年齡
黑熊在 1~2 歲時脫離母熊自行生活,故以 11 23 個月為宜。
環境
區內熊隻不宜密集,以免過度競爭。
季節
秋冬固為青剛櫟結果期,但熊隻活動密集。春末則山區野果充沛,
野放個體在颱風季前,能有足夠時間探索環境。
( A )5.依據上文,關於南安小熊野放的敘述,何者正確?
(A)陌生人趨避訓練並非小熊的本能反應。 (B)所有工作人員均以步行方式至野放處。
(C)小熊以直升機載運上山時採全程麻醉。 (D)野訓團隊用鞭炮確定野放環境的安全。
( D )6.關於最後一段的感性書寫,何者解讀最不適當?
(A)「願這場雨洗盡小熊身上的人間味」期望雨滴洗去人與小熊之間曾經的聯繫。
(B)「抹去我們在林子的足跡」表示人類應該要從小熊的生活全面退場。
(C)「牠是牠,我是我」意謂人類給小熊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
(D)「親愛的孩子,加油,回家快樂」希望小熊在大自然和人類世界都能快樂生活。
( A )7.下列關於黑熊野放考量因素的文句說明,正確的研判為何?
甲:四個月大的「妹仔」與母熊走失……歷經 280 天……終於要回家:符合「年齡」考量因素。
乙:4月……29 日,野放前一天,我最後一次到野訓場餵牠:符合「季節」考量因素。
丙:牠已移動了一公里,在約兩千公尺高的山稜:符合「環境」考量因素。
丁:回營地後,下了一場大雨:符合「季節」考量因素。
(A)甲乙正確。 (B)甲丁正確。 (C)乙丙正確。 (D)丙丁正確。
()晚遊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 玉照堂
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
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豔冶極矣。
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論遊覽 林語堂
我曾在杭州名泉和名茶的產地虎跑,看見過旅行者將自己持杯飲茶時的姿勢攝入照片。拿一張在虎跑品茶的照
片給朋友看,當然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所怕的就是他將重視照片,而忘卻了茶味。這種事情很易使人的心胸受到
束縛,尤其是自帶照相機的人,如我們在巴黎或倫敦的遊覽事中所見者。他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已完全消耗於拍攝照
片之中,以致反而無暇去細看各種景物了。
( B )8.關於文章()的說明何者正確?
(A)「張功甫 玉照堂故物」是指桃花。 (B)「粉汗為雨」形容遊湖的仕女眾多。
(C)「安可為俗士道哉」可知作者自比為俗士。
(D)「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意指出家人才能領略山水之美。
( D )9.()()兩文中,遊人「所見」與「未見」的說明何者有誤?
(A)袁宏道認為杭人習慣在特定時間遊湖,所見皆艷麗熱鬧之景。
(B)袁宏道認為杭人忽略未見的西湖月景,才是真正的極致景色。
(C)林語堂認為一般人旅行往往只見其所欲見,未能見其所當見。
(D)林語堂認為能用相機記錄一般人未見之處,才是真正的旅行。
( C )10.關於()()兩文的寫作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皆屬於先提出結論,再敘寫經過的記敘文。 (B)皆以時間的行進順序作為敘事的基礎。
(C)甲文以梅花、桃花、朝煙夕嵐之妙從側面襯托月景,烘托「待月」主題,帶給讀者期待與想像的空間
(D)乙文用照片舉例,以正反論點分析遊覽的虛假與真實性,來警惕讀者不要成為「走馬看花」的膚淺遊客
5
【辛苦了,試題結束!請記得檢查!
桃園市立自強國民中學 112 年度第一學期 國文科 九年 第三次段考考題題目卷
一、單選題 75%(1 3)
( )1.下列「」字的讀音何者彼此相同?
(A)水皆「縹」碧/「漂」母施恩韓信。 (B)急「湍」甚箭/終日「惴惴」不安。
(C)「泠泠」作響/「拎」著大包小包。 (D)余「拏」小舟/一整排弓「弩」手。
( )2.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一輩子異鄉飄碭,不能侍奉雙親,是我最深的後悔!
(B)天地間的扁舟已然渺小,舟中兩三人更是須彌芥子!
(C)靄靄白雪中,閃亮剔透的冰花開滿了整樹,美極了!
(D)浩瀚學海,我所了解的不過是滄海一栗,微不足道!
( )3.「經綸」有治理、規劃的意思。下列何者與此意義相去最遠?
(A)「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B)魏武「經綸」霸業,南面受朝。
(C)世變雖殊, 其「經綸」天下之大體,卒不可易也。
(D)「治亂」「經綸」字義,學者童而習之,而終身不見其形象。
( )4.下列字義,何者彼此不相同?
(A)望峰「息」心/川流不「息」 (B)橫「柯」上蔽/枝「柯」扶疏。
(C)人鳥聲俱「絕」/天下獨「絕」 (D)金陵人「客」此/棄官「客」荊州。
( )5.下列「」中字義何者彼此相同?
(A)廷尉「乃」當之罰金/司馬懿「乃」魏之名將。
(B)是法不信「於」民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C)「如」期完成/有不「如」法者,廷尉依律治之。
(D)「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6.下列文句句意何者最為通順?
(A)操場上打球的同學們,受不了毒辣陽光的摧殘,紛紛拂袖而去。
(B)在無遠弗屆的山區,使用再高檔的手機,也免不了斷訊的情況。
(C)做事情要保有燕巢飛幕的精神,時時保持警覺並做最好的準備。
(D)這件核桃微雕,竟刻有人物、建築和詩詞,簡直就是鬼斧神工。
( )7.關於<與宋元思書>的文意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寫出富春江綠水澄澈,波瀾不興。
(B)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寫山路蜿蜒崎嶇,山樹耐寒常綠。
(C)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表達山水美景可以止息功利之心,且吸引人沉醉其中
並潛心向學。
(D)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表達作者在舟中仰觀枝葉扶疏,濃蔭蔽天之景,亦呼應前
文「皆生寒樹」
( )8.關於<與宋元思書>的寫作手法說明,下列何者有誤?
(A)為遊記類應用文,全文於寫景之餘,亦抒發個人感懷。
(B)屬於駢文作品,全文句句對仗,可視作長篇五言古詩。
(C)動態靜態交錯敘寫景色,並以擬人和摹寫手法突顯主題。
(D)描寫奇山異水的動人景致,並抒發淡泊名利的個人懷抱。
( )9.「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一句可與西方哲學家何人所言互為對應?
(A)依比鳩魯:幸福就是肉體無痛苦,靈魂無紛擾。
(B)歌德:人生的價值以及他的快樂,都在於他有能力看重自己的生存。
(C)盧梭:我們之所以有許多痛苦,是由於我們毫無節制地追逐我們的欲念。
(D)亞里斯多德: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
( )10.駢文有句式對偶、詞藻華麗、聲律和諧、多用典故等特色。試判斷下列何者並非駢文對句?
(A)泉水激石,泠泠作響;蟬吟鶴唳,綿綿成韻。
(B)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C)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D)燕○
1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
2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1燕:指趙飛燕。○
2龍漦:龍的唾液。相傳周厲王妾,遭龍漦受孕生下褒姒。】
1
【加油,背面尚有試題】
請讀完下文才開始作答:
1.本試卷共 5頁,試題卷 5頁,答案卡 1張,交卷時只需繳交答案卡。
2.本試題共兩大題:單選題 25 題,共 75 分;題組 10 題,共 25 分,滿分 100 分。
3.每題均有 ABCD四個選項,只有一個是最正確的答案,請將正確答案選出。
4.答案卡請工整書寫班級、座號、姓名,並以 2B 筆正確劃記,預祝同學作答順利。
( )11.關於<湖心亭看雪>的文意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點出西湖的寂寥,頗有「地冷葉先盡,谷寒雲不行」的意味。
(B)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描寫自湖心亭遠眺西湖,清晰美景盡收眼底,彷
彿「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一般。
(C)(金陵人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表示彼此萍水相逢,卻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喜悅
之情。
(D)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藉旁觀者之言,點出張岱尋幽訪勝的興趣吸引同道中人,彰顯「吾道
不孤」的雅趣。
( )12.關於<湖心亭看雪>文句的寫作技巧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拏小舟」的「拏」字生動寫出了船夫以手持竿撐船的動態感。
(B)「擁毳衣」的「毳」字以三個毛字點出不忍獵捕動物的惻隱之心。
(C)「爐火」的「火」字表示溫度,更具象表達迫不及待的賞景心情。
(D)「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隱約道出雪景的細微差異。
( )13.<畫說湖心亭看雪>文章有言:「 西湖之美,晴不如雨,雨不如夜,夜不如雪,雪不如月中之雪」依據文意
推斷,作者對下列西湖景致何者評價最高?
(A)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B)晚風吹雨,戰新荷、聲亂明珠蒼璧。誰把香奩收寶鏡,雲錦紅涵湖碧。
(C)湖暖開冰已借春,山晴留雪要娛人。昨游未當清奇在,路凍重來眼卻新。
(D)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14.元太讀<畫說湖心亭看雪>時,聯想到了某則典故,請問最有可能是以下何者?
(A)蘇軾評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B)蘇軾評摩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C)《晉書》評王羲之: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D)鄒之麟評黃公望:畫作筆端變化鼓舞,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
( )15.「小品文」興盛於晚明,這種自由的文體重視個人情感的發揮,承載士人豐富的心靈,一改古文嚴肅說理
的形象,若要列出小品文的推薦閱讀清單,下列作品何者最不適合?
作者
篇名
內容節錄
(A) 沈復
兒時記趣
又常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
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B) 張岱
湖心亭看雪
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 湖心
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舟子喃喃
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C) 陶弘景
答謝中書書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
四時俱備。……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
與其奇者。
(D) 周敦頤
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16.同學們發表了關於寫景文章的課堂筆記,請問只有哪位同學所述正確?
(A)橘子:<寄承天夜遊>寫月景卻不直言月色,透過積水與藻荇的想像融抒情、敘事、寫景於一爐,表達
豁達的人生態度。
(B)柚子:<與宋元思書>先分述山水之奇,再歸納出「天下獨絕」的結論,以奇山異水為主旨,並抒發人
生體會。
(C)茄男:<湖心亭看雪>以對話表示與朋友共遊的雅趣難得,並以舟子之言反襯雅士「吾道不孤」的生活
情趣。
(D)小清:<大明湖>寫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春天美景,並以俯視、仰觀與不同感官摹寫的多重視角詳述
千佛山與大明湖之美。
( )17.製作助理不小心把某劇作的角色關係表打亂了,依據角色說明,正確的人物關係應為何者?
甲:年屆不惑,適逢新婚燕爾,公司職務由堂弟暫代,工作三年來,第一次放鬆休假。
乙:荳蔻年華,有歌唱天賦,希望結合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幫助單身的父親分擔家計。
丙:古稀之年,希望獨子婚後令他早日抱孫,讓家族開枝散葉,也使家族事業蒸蒸日上。
丁:坐二望三的年紀,屬於大齡剩女,為了照顧母親和異性手足,放棄升學,直接就業。
戊:年逾而立,雖然剛進公司,卻展現海歸學子非凡的業務和領導能力,令人讚賞有加。
(A)乙丙為祖孫關係。 (B)甲戊為兄弟關係。
(C)甲丁為夫妻關係。 (D)丙戊為父子關係。
( )18.承上題,針對上題人物的生活作息說明何者最不恰當?
(A)乙於寅時在校進行早自修。 (B)丙為了養生,於亥時就寢。
(C)丁在辰時進公司打卡上班。 (D)戊常於午時進行午餐會報。
2
【加油,背面尚有試題】
( )19.下列關於季節的文句說明何者正確?
(A)隨風柳絮輕,映日杏花明/六月的草木似乎特別茂盛,冬青樹的葉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樹也枝繁葉茂:
春。
(B)憑闌自愛秋容淡,閒數殘荷幾朵花/風裏帶來些新翻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
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夏。
(C)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陽光剔透斜穿樹隙落入小路,形成斑駁光影,金風微動,正是大地清涼天未
寒的時節:秋。
(D)黃葉覆溪橋,荒村惟古木/在北風的侵蝕下,寒冷蠶食著深秋的色彩,烈風撕扯著秋末的艷裝,把世界
逐步變成了灰白:冬。
( )20.以下四組選項,前後所歌詠的歷史人物為同一人者有幾組?
甲:清濁搖擺水滔滔,怎可漁夫忘離騷/輕視兒身重楚邦,忠魂耿耿汨羅江
乙:石頭城下秋烟冷,正是東籬採菊還/門前學種先生柳,嶺上長留處士墳
丙:草堂美譽留後世,詩史文章著千秋/少陵文章驚海內,詩聖光芒萬丈長
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A)一組(B)兩組(C)三組(D)四組
( )21.下列詠物的文句說明何者有誤?
(A)它鋪天蓋地,猶如棉花輕落在草地、屋頂、山峰上,整個世界一片銀白:雲
(B)朝陽有耐性的、慢慢地以它的溫熱,對冰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雪
(C)為了染綠春天,寒霜中你鬱鬱蔥蔥;生活的烈日下,你送出暑天的涼風:竹
(D)那枝條,细長、柔軟、嫵媚。纖細的葉,齊刷刷地展開,彷彿片片鵝毛:柳
( )22.宋朝沈括在《夢溪筆談》書中有一則記錄:世有透光鑑○
1,鑑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
以鑑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
2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
差○
3厚後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鑑面隱然有跡,所以於光中現。予觀之,理誠如是。然餘家有三
鑑,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唯此鑑光透,其他鑑雖至薄者,皆莫能
透。意古人別自有術。」
1鑑:鏡子。○
2原:推究。○
3差:略為。】
根據文意推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透光鏡若厚度太厚,則無法達到透光效果。 (B)古人習慣以銘文記錄下透光鏡的製作過程。
(C)古人的造鏡技術高超,宋人難解其中奧祕。 (D)宋人已知光線強弱是鏡子透光與否的關鍵。
( )23.「純貴妃不認為自己的『雅』會輸給魏瓔珞的『俗』,卻又無可奈何。她發現弘曆留在鍾粹宮的日子越來
越少,去延禧宮的日子越來越多,就好像世間一切俗人,偶爾管弦絲竹,但多數時候還是要柴米油鹽。」
這段文字既揭示「雅」「俗」對比,也運用「管弦絲竹」「柴米油鹽」的比喻強化語意。下列文句,何者
也使用了比喻方式來強化對比作用?
(A)我曾見過二人對弈,起先是坐著,神情瀟灑,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勢吃緊,兩人都站起來了,劍
拔弩張,如鬥鵪鶉。
(B)就在那光與色的動晃中,忽然那太陽,像巨大的蛋黃,像橘紅淋漓的一團烙鐵漿,蹦跳而出,雲彩炫
耀。世界彷彿一時間豁然開朗,山脈谷地於是有了較分明的光影。
(C)你的書齋也許是明窗淨几,雕金飾玉,也許案頭有一盆古梅,壁間懸有名人的書畫,但比起壯大的山
河,悠遠的藍天,縱橫的田野,就顯得那麼渺小寒酸,俗不可耐。
(D)生命是條悠悠長河,有時沉靜迂迴,有時浩蕩漫漶,但不論如何的曲折流轉,每一個彎道,每一攤沙
洲,莫不是記憶的痕跡,猶如日本作家宮本輝所言,處處盡是人生佇足的投影。
( )24.唐朝杜牧有詩<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說明 1:「 二十四橋」的說法有三:一為二十四座橋。見北宋 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對每座橋的方位
和名稱一一記載;二為有一座橋名叫二十四橋。見清 李斗《揚州畫舫錄》: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
橋,在熙春台後,……<揚州鼓吹詞序>云,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三為二十四橋是唐代揚州城
內橋梁的總稱,所謂「二十四橋明月夜」將活動場所集中在小橋明月,實際上等於說揚州明月夜,更加突
出揚州的江南水鄉特點。這三種說法都有人採用,但我覺得以詩的意境與文字前後呼應的妙用來看,我比
較贊同一說。
說明 2:杜牧在揚州時,常於夜間到十里長街一帶爭歌逐舞,過著詩酒流連、風流放縱的生活,當時韓綽
也常與詩人一起游賞。
依據文意推斷,作者比較認同一說的原因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青山」對應「二十四橋」,表示無論時空如何變換,兩人也要堅持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B)「江南」對應「二十四橋」,表現江南小橋流水的建築特色,並以問句顯示對浪漫的追求。
(C)「玉人」對應「二十四橋」,表示江南女子多才多藝又婉約多情的形象,令人沉醉溫柔鄉。
(D)「何處」對應「二十四橋」,表現出地點不確定的特色,且以問句傳遞出浪漫美麗的意境。
3
【加油,背面尚有試題】
( )25.閱讀下列秦國君臣的對話,判斷正確選項為何?
(A)秦孝公原有意變法,但經大臣提醒後決定遵古法治新國。
(B)商鞅、甘龍、杜摯各自援引興亡史實,以強化辯論論點。
(C)對於變法,杜摯走「保守」路線,甘龍著眼於「利益」
(D)商鞅認為聖人當具備勇於創新的遠見,才是智者與賢者。
二、題組 25%(1 2.5 )
紐約位在寒帶,所以冬天常有大風雪,撲面的雪花不但令人難以張開眼睛,甚至呼吸都會吞入冰冷的雪水。有時
前天晚上還是一片晴朗,第二天拉開窗簾,才發現已經積雪盈尺,連門都推不開了。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行號會停
止上班,學校也透過廣播宣布停課,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唯有公立小學,即使那雪已經積得令人難以舉步,卻仍然開
放,只見黃色校車,艱難地在路邊接送孩子,老師們則一大早就噴著白煙,鏟開車子前後的積雪,小心翼翼地開車去
學校。據統計,十年來紐約的公立小學只因為超級暴風雪而停過七次課。這是多麼令人費解的事,犯得著在大人都無
須上班的時候讓孩子去學校嗎?小學的老師也太倒楣了吧?於是每逢大雪而小學不停課時,都有家長打電話去罵,妙
的是,每個打電話的,反應全一樣--怒氣沖沖地責問,再滿口道歉、笑容滿面地掛上。原因是,學校告訴家長:在
紐約充滿著百萬富豪,但也有不少赤貧的家庭,後者白天開不起暖氣、供不起午餐,孩子的營養全靠學校的免費中飯
(甚至多拿些回家當晚餐),學校停一天課,窮孩子就受一天凍、挨一天餓,所以老師們寧願自己吃苦,也不願意停
課。有家長說:何不讓富裕的孩子留在家裡,貧窮的孩子去學校享受暖氣和營養午餐。學校的答覆是:我們不願讓那
些窮苦的孩子感覺他們在接受救濟。因為施善的最高原則,是_____________ <紐約的雪>
( )1.關於本文的理解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噴著「白」煙和「赤」貧的家庭,「」中文字皆指顏色
(B)雪已經積得令人「難以舉步」,「 難以舉步」可換為「舉步維艱」
(C)「犯得著」在大人都無須上班的時候讓孩子去學校嗎?「犯得著」義同於「沒必要」
(D) 一「片」晴朗和滿「口」道歉,「」中文字皆為量詞
( )2.依據文意推斷,文中_______處最不可能是下列何者?
(A)保持受施者的尊嚴 (B)設身處地的替人著想
(C)行善的人應該覺得自己快樂 (D)慈善的行為比金錢更能解除別人的痛苦
國朝尚書劉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
1,以飲食苛求屬吏,郡縣患之。
公曰:「此吾門生,當開諭之。」俟其來款之,曰:「老夫欲設席,恐妨公務,特留此一飯。但老妻他往,
無人治具,家常飯,能對食乎?」直使以師命,不敢辭。自朝過午,飯尚未出,直指飢甚。比食至,惟脱粟飯
2、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覺過飽。少頃,佳餚美釀,羅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強之,對曰:「已飽
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見飲饌原無精細,飢時易為食,飽時難為味,時使然也。」
直指使諭其訓,後不敢以盤饗○
3責人。
1直指使者:官名,亦稱直指。○
2脫粟飯:即糙米飯。○
3盤饗:盤中食物,引申為飲食。<劉南垣開喻門生>
( )3.下列詞語意義何者彼此相同?
(A)自「朝」過午/弱國入「朝」 (B)比「食」至/各「食」三碗。
(C)公「強」之/「強」飲三大白。 (D)「直指」喻其訓/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 )4.根據本文,下列文句省略的主語,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俟其來款之。 (B)以飲食苛求屬吏。
(C)能對食乎? (D)對曰:「已飽甚,不能也。」
4
【加油,背面尚有試題】
2018 710 日,四個月大的「妹仔」與母熊走失,自此展開人間之旅。歷經 280 天的安置與野化訓練,小
熊終於要回家了。
4 28 日上午,地面部隊徒步出發。29 日,野放前一天,我最後一次到野訓場餵牠──十七天沒見,想念,
但不如不見。為了讓小熊回家前斷開與人的連結,野放前三週開始進行陌生人趨避訓練。每次我們都請不同人進場
,製造巨響,甚至用辣椒噴霧,直到牠見人就懼怕逃躲為止。野放前兩週,野訓團隊也避不見牠,餵食只從籬外丟
進。這樣的「斷捨離」,對牠和我們都是痛苦的過程。30 日清晨,移進運輸籠的小熊從麻醉中醒來,準備搭機,地
面部隊也在天亮前到達野放地點。710 分,直升機飛抵目的地,地面部隊立即將運輸籠抬下。這個野放地點位在
邊坡,周圍沒有陡峭地形,將是小熊新生活的起點。下午 2點,四位獸醫一致同意,小熊可以野放了。我提起籠門
,牠小心翼翼踏出步伐,流露遲疑和徬徨。當牠在樹林邊回眸,我示意夥伴點鞭炮擲向小熊──縱使臨別在即,也
不能讓牠有一絲人類友善的想法。小熊驚慌跑開,爬上一棵大樹。這是逃避危險的典型反應。隔天,山下研究室回
報小熊身上衛星發報器的定位點,牠已移動了一公里,在約兩千公尺高的山稜。
回營地後,下了一場大雨。願這場雨洗盡小熊身上的人間味,抹去我們在林子的足跡。今後,牠是牠,我是我
。親愛的孩子,加油,回家快樂。 (改寫自黃美秀《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年齡
黑熊在 1~2 歲時脫離母熊自行生活,故以 11 23 個月為宜。
環境
區內熊隻不宜密集,以免過度競爭。
季節
秋冬固為青剛櫟結果期,但熊隻活動密集。春末則山區野果充沛,
野放個體在颱風季前,能有足夠時間探索環境。
( )5.依據上文,關於南安小熊野放的敘述,何者正確?
(A)陌生人趨避訓練並非小熊的本能反應。 (B)所有工作人員均以步行方式至野放處。
(C)小熊以直升機載運上山時採全程麻醉。 (D)野訓團隊用鞭炮確定野放環境的安全。
( )6.關於最後一段的感性書寫,何者解讀最不適當?
(A)「願這場雨洗盡小熊身上的人間味」期望雨滴洗去人與小熊之間曾經的聯繫。
(B)「抹去我們在林子的足跡」表示人類應該要從小熊的生活全面退場。
(C)「牠是牠,我是我」意謂人類給小熊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
(D)「親愛的孩子,加油,回家快樂」希望小熊在大自然和人類世界都能快樂生活。
( )7.下列關於黑熊野放考量因素的文句說明,正確的研判為何?
甲:四個月大的「妹仔」與母熊走失……歷經 280 天……終於要回家:符合「年齡」考量因素。
乙:4月……29 日,野放前一天,我最後一次到野訓場餵牠:符合「季節」考量因素。
丙:牠已移動了一公里,在約兩千公尺高的山稜:符合「環境」考量因素。
丁:回營地後,下了一場大雨:符合「季節」考量因素。
(A)甲乙正確。 (B)甲丁正確。 (C)乙丙正確。 (D)丙丁正確。
()晚遊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 玉照堂
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
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豔冶極矣。
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論遊覽 林語堂
我曾在杭州名泉和名茶的產地虎跑,看見過旅行者將自己持杯飲茶時的姿勢攝入照片。拿一張在虎跑品茶的照
片給朋友看,當然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所怕的就是他將重視照片,而忘卻了茶味。這種事情很易使人的心胸受到
束縛,尤其是自帶照相機的人,如我們在巴黎或倫敦的遊覽事中所見者。他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已完全消耗於拍攝照
片之中,以致反而無暇去細看各種景物了。
( )8.關於文章()的說明何者正確?
(A)「張功甫 玉照堂故物」是指桃花。 (B)「粉汗為雨」形容遊湖的仕女眾多。
(C)「安可為俗士道哉」可知作者自比為俗士。
(D)「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意指出家人才能領略山水之美。
( )9.()()兩文中,遊人「所見」與「未見」的說明何者有誤?
(A)袁宏道認為杭人習慣在特定時間遊湖,所見皆艷麗熱鬧之景。
(B)袁宏道認為杭人忽略未見的西湖月景,才是真正的極致景色。
(C)林語堂認為一般人旅行往往只見其所欲見,未能見其所當見。
(D)林語堂認為能用相機記錄一般人未見之處,才是真正的旅行。
( )10.關於()()兩文的寫作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皆屬於先提出結論,再敘寫經過的記敘文。 (B)皆以時間的行進順序作為敘事的基礎。
(C)甲文以梅花、桃花、朝煙夕嵐之妙從側面襯托月景,烘托「待月」主題,帶給讀者期待與想像的空間
(D)乙文用照片舉例,以正反論點分析遊覽的虛假與真實性,來警惕讀者不要成為「走馬看花」的膚淺遊客
5
【辛苦了,試題結束!請記得檢查!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