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中正國中九年級國文第三次段考題

格式
pdf
大小
843.72 KB
頁數
6
作者
WinX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1-11,离现在 2 29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新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年級 國文科 第三次段考試題
範圍:第六課~第九課 、補充教材 班級: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1 頁,共 6
【讀卡科目請依規定畫卡,若有違反畫卡規定而影響讀卡作業之情事,一律扣總分五分。
【手寫答案卷需確實寫上班級、座號、姓名,違者一律扣總分五分。
【手寫答案卷需用藍色或黑色墨水筆書寫,違者一律扣總分五分,使用鉛筆書寫扣五分。
一、 選擇題(一題2)
1.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所要闡明的主旨為何?(L6)
A)逆來順受,隨遇而安
B)憂勞興國,逸豫亡身
C)悲天憫人,推行仁政
D)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2.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中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用什麼
諺、佳句來形容最貼切?(L6)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人窮可致富,志高能成事
()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3.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這段話可用來形容下列何種
人?(L6)
(A)察言觀色,戒懼謹慎,才能有所惕勵
(B)觀人神色,聽人言語,而後可以了解其人
(C)由不滿的臉色和言詞,來徵驗人品高下
(D)追逐聲色、沉溺逸樂時,應自我警惕。
4.關於使用的作手
列何者說明不正確(L6)
A)採用先舉例後論證,藉事例說理,旁徵博引,信而有徵
B)採用夾敘夾議,一面舉例一面論述道理,綱舉目張,善
用排比、類疊等修辭手法,營造文章磅礡的氣勢
C)作者以自身經驗為例,接著說明道理,最後舉典故明,
增強文章感染力
D)以映襯作結,主旨明確。
5.下列關於論語和孟子的比較,何者敘述正確?(L6)
()作者—論語:孔子與其弟子/孟子:孟子與其弟子
()時代—論語:春秋/孟子:春秋
() 特色—論語:文辭犀利,雄辯滔滔/孟子:言簡意
賅,含意深刻
() 重要思想—論語:以「仁」為本,以「禮」治國,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孟子:提倡性善論,貴民而輕君
,實施仁政。
6.「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句中「於」字是「給」的意思
,下列何者配對是正確的?(L6)
()不戚戚「於」貧賤:向
() 步「於」中庭:在
() 是法不信「於」民也:從
()人莫樂「於」閒:給。
7.「一籌莫展,最好去看石匠敲打石塊,也許他已經打擊幾
十次,仍不見裂縫,可是就在第一百下時,石頭裂開了。」
這段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L6)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
春秋)
()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共輿而馳,同舟而濟;輿傾舟覆,患實共之(後漢書)
()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魏徵)。
8.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
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
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這段文字所闡述的寓言故事
為何?(L6)
() 一傅眾咻
()鷸蚌相爭
()亡羊補牢
()揠苗助長。
9.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中提到:「()困於心,()衡於慮
()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以
上哪幾個的主語是指「自己」?(L6)
()甲乙丙己
()乙丁戊己
()甲丙丁戊
()丙丁戊己。
10. 下列名言皆出自孟子,請判讀各句的意旨後,從選項中
找出適當的配對:(L6 習作)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推己及人
()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以民為本
()「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持之以恆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躬
自省。
11.請從下列選項的敘述中選出正確配對:(綜合)
() 文王:伐紂,仁義之師。弔民伐罪,發揚蹈厲
() 姜太公:興周,鳴琴而治。政簡刑清,有鳳來儀。
拘而演易,太極兩儀。
() 武王:溪邊釣魚,相機待時。飛熊入夢,左輔右弼
() 周公:三吐三握,宵衣旰食。天下歸心,沐仁浴義
新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年級 國文科 第三次段考試題
範圍:第六課~第九課 、補充教材 班級: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2 頁,共 6
12. 蘇軾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
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
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關於這闋詞的敘述,何者正確?
() 透過「夜月」、「梧桐」、「沙洲」這些意象營造
開闊清麗的境界
()「有恨無人省」反襯出自己對於前途未卜的憂懼、憾
()「揀盡寒枝不肯棲」表明自己有所不為、不肯隨俗的節
() 全篇描寫揮別俗世,隱居山林,與世無爭的景象
13.下列「 」中的字,何組讀音完全相同?(綜合)
()春風「拂」面/吃齋拜「佛」/彷「彿」見過
()貪求無「饜」/三審定「讞」/弔「唁」
()熟「稔」/時光「荏」苒/「妊」娠
()集「腋」成裘/笑「靨」/可怕夢「魘」。
14.「年輕的時候,蘇軾的生命像一朵燦爛、高傲、自負的
花;現在,落難□□,覺得「花」被「泥」土弄髒了。「□
□□□□□□,□□□□□」,此一時期,東坡的詩句好像
在反覆問自己:你還要不要這麼潔癖,這麼堅持要不要像一
朵花,固執自己的高貴潔淨,不肯隨汙濁世俗同流合汙?」
(蔣勳
寒食帖)根據文意脈絡,上文缺空處填入下列何者
最恰當? (L7)
()黃州/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惠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黃州/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儋州/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知無數。
15.根據黃州
多困境,下列何者錯誤(L7)
A)朋友疏離
B)創作枯竭
C)生活窮困
D)悽苦閉塞
16. 「蘇東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絕倫、光照中國書法史的筆墨
寫成的信,千辛萬苦地從黃州帶出去,卻換不回一丁點兒
友誼的信息。」此段話透露出何種訊息?(L7)
A)朋友不了解蘇東坡書法的價值
B)朋友分散各地,書信聯絡不易
C)黃州太過偏僻,書信難以到達
D)朋友擔心被波及,顯見世態炎涼。
17. 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脫胎
換骨」指的是什麼?(L7)
A)身體鍛鍊後,由羸弱變強壯
B)能夠與寂寞孤單好好地相處
C)深切地悔悟過去的政治立場
D)由鋒芒畢露轉變為圓融豁達。
18. 「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
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
他身邊的時刻。」有關本段文句的旨意,下列何者最貼切?
(L7)
A)求人不如求己
B)殷憂激發人的智慧
C)孤獨寂寞使人絕望
D)出淤泥而不染。
19. 關於蘇東坡突圍一文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L7)
A引用蘇東坡詞句,表達他雖處困厄卻不願隨俗的堅
B)用英雄、小丑等對比的方式,將蘇東坡的無
得淋漓盡致
C)通篇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客觀分析蘇東坡的境遇與
心態的轉變
D)文末連用排比句詮釋所謂的「成熟」,節奏明快、
鏗鏘有力。
20.關於蘇軾貶謫黃州時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L7)
A)在黃州歷經孤寂後,逐漸展現曠達的心境
B)此時期的創作皆屬於寄情山水的抒情之作
C)貶謫期間,仍與友人保持密切的魚雁往返
D)生性豁達,貶謫期間始終保持灑脫的心境。
21.請問下段文句正確的順序為何?(L6)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餓其體膚()
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苦其心志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戊乙丁丙己甲
B)戊乙甲丙丁己
C)甲乙丁丙戊己
D)乙戊丙甲丁己。
22. 下列「 」中的形似字,何者讀音與其他三者「不同」
(補充教材)
()「屢」獲佳績
() 如「履」薄冰
() 金石可「鏤」
() 不絕如「縷」。
23.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
之畜,無失其時,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
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
新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年級 國文科 第三次段考試題
範圍:第六課~第九課 、補充教材 班級: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3 頁,共 6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此文,強調在位者應該如何
? (L6 習作)
(A)以民為本
(B) 重義輕利
(C) 先富後教
(D)仁民愛物。
24. 我們的饕餮時代一文的主旨為何?(L8)
A)分析零食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
B)凸顯零食影響人的飲食型態和健康
C)闡述零食與主食之間互有依存關係
D)說明零食魅力無窮令人無法抗拒。
25. 閱讀下文,推斷□□□□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為何?
瓷器的注漿、整形接件、窯燒、施釉,各個程序都是令人
□□□的關卡,只要一個小細節不到位,便會□□□□。
些成功率不及百分之十的作品除了要繼承符合品牌價值的
因,更要具備無可取代的極致美感,方能在市場中□□□
,流傳久遠。(改寫自何秀玲〈瓷器熔古鑄今挑戰工藝極
〉)(成語綜合)
(A)用心良苦/功虧一簣/平分秋色
(B)用心良苦/瑕不掩瑜/脫穎而出
(C) 心驚膽戰/瑕不掩瑜/平分秋色
(D) 心驚膽戰/功虧一簣/脫穎而出。
26.「以脂肪窒息焦慮,用糖漿淹死憂傷;酗可樂酗咖啡直
到醺醺然,在口腔的滿足快感裡暫忘現實,讓強烈的甜蜜
或者辛辣麻痺所有感覺。」這段話說明了什麼現象?(L8)
A)人們藉零食滿足口腹之欲紓解壓力
B)零食潛藏大量添加物而傷人於無形
C)透過美食盛饌能讓生活更多姿多彩
D)不同的零食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疾病。
27.有關我們的饕餮時代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L8)
A)全文藉物說理,透過主題強調飲食應更多元化
B)篇名以饕餮為喻,凸顯人們對零食的無法抗拒
C)提出多項數據,建議政府管制兒童零食
D)文末連續提出三個問題,以及具體的解決方案。
28.「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
四十二人。」雖然黃蓉是刻意胡解,但也有憑有據,下列各
句用法相同者為:(L9)
(A)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B)潭廣「八、九」里,環可二、三十里
(C)大者可容十餘人,小者「三、五」人
(D)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蘇東坡卜居陽羨,士人邵民瞻為公買一宅,緡五百,公
傾囊僅能償之。卜吉將入居,夜與邵步月至村落,聞一嫗哭
甚哀。公與邵推扉入問故,嫗言:「吾有居,傳百年,子不
肖,舉以售人。數世舊居,一旦訣別,所以泣也。」坡愴然
問所在,即公以五百緡易者,因再三慰撫曰:「此居乃吾所
售,不必深悲,當以還嫗。」即令取屋券對嫗焚之,呼其子
迎母還,不索其直。公遂還毘陵,不復買宅。(鄭瑄
昨非
庵日纂)
29.依據以上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綜合)
()「卜吉將入居」意謂蘇東坡常為地方祈福
()邵民瞻出錢為蘇東坡買住宅
()蘇東坡同意老嫗購回其祖宅
()「夜與邵步月至村落」意謂蘇東坡步履悠閒。
東坡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飲食,不過
一爵
1一肉。有尊客,盛饌
2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
我者,願以此先之,主人不從而過是者,乃止。一曰安分
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
注釋
1一爵:一杯酒。爵,酒杯。
2盛饌:豐盛的佳餚。
30.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L8 習作)
A)每次餐飲時,不超過一爵酒,一種肉食
B)款待賓客時,至少準備三道以上的盛饌
C)自己受邀時,則以客隨主便的心態面對
D)宴請賓客前,必先告知自家飲食原則。
唐宣宗時,相國令狐綯以故事訪於溫岐,對以「其事出
南華》○
1。」且曰:「非僻書也。或冀相公燮理○
2之暇,
時宜覽古。」綯怒。
注釋
1南華:指《莊子》
2燮理:治理國事
31.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06.會考)
(A) 令狐綯向溫岐求問無解,故勃然變色
(B) 令狐綯因施政遇到困難,找溫岐請教
(C) 溫岐解答後,勸令狐綯多讀經典書籍
(D) 溫岐以《南華》中的故事嘲諷令狐綯。
新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年級 國文科 第三次段考試題
範圍:第六課~第九課 、補充教材 班級: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4 頁,共 6
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惟讀書可以養
之。 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 閑適無事之人,鎮日不觀書,
則起居出入,身心無所棲泊,耳目無所安頓,勢必心意顛倒
,妄想生嗔。 處逆境不樂,處順境亦不樂。 每見人棲棲皇
皇,覺舉動無不礙者,此必不讀書之人也。
古人有言:「掃地焚香,清福已具。」其有福者,佐以
讀書;其無福者,便生他想。旨哉斯言,予所深賞。且從來
拂意之事,自不讀書者見之,似為我所獨遭,極其難堪;不
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於此者,特不細心體驗耳。即如
先生歿後,遭逢高孝,文字始出,名震千古;而當時之憂
讒畏譏,困頓轉徙潮惠之間,蘇過跣足涉水,居近牛欄,是
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無嗣,陸放翁之忍饑,皆載在書卷
。彼獨非千載聞人?而所遇皆如此。誠一平心靜觀,則人間
拂意之事,可以渙然冰釋。若不讀書,則但見我所遭甚苦,
而無窮怨尤嗔忿之心,燒灼不寧,其苦為何如耶!且富盛之
事,古人亦有之,炙手可熱,轉眼皆空。故讀書可以增長道
心,為頤養第一事也。
32. 依據上文的敘述,下列說明何者不正確 (綜合)
() 全文透過掃地焚香,闡述讀書冥想的重要
() 本文旨在說明讀書不僅能涵養心性,而且能消除煩
惱。
() 讀書可以讓人得到快樂,心無惡念。不讀書的人就
會心生邪念,人也會整天無所適從
() 不讀書的人遇到逆境,會以為自己非常悲慘;卻不
知古人遇到的不如意事有百倍於此者。
33.射鵰雄傳——郭靖道:「那漁人怎
麼說段皇爺已不在塵世了?可好教人放心不下。」郭靖不放
心的原因為何? (L9)
()大仇將無處可報
()無人能救治黃蓉
()害怕漁人有陰謀詭計
()不想背負新罪名。
34. 關於射鵰雄傳——智鬥書生一文中的人物介紹,何者
不正確 (L9)
()郭靖:生於蒙古,曾與成吉思汗之子拖雷結拜
() 一燈大師:被譽為「天下五絕」中的「南帝」,身
負絕學一陽指
() 黃蓉:行走江湖時邂逅郭靖,拜洪七公為師,後繼
承丐幫幫主之位
()書生:朱子柳,出家後與段皇爺隱居,是「漁、樵、
耕、讀」中的「讀」的角色。
35.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下列何者是黃蓉推
測「書生出身來歷」的主要線索? (L9)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風擺棕櫚,千手佛搖折疊扇;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
遙巾
() 六經蘊藉胸中久,一劍十年磨在手。杏花頭上一枝
橫,恐洩天機莫露口。一點累累大如斗,卻掩半牀無所
有。完名直待掛冠歸,本來面目君知否
()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魑魅魍魎,四小鬼各
自肚腸。
金庸的新派武俠小說無疑是「養心第一妙物」。失
意時一卷在手,渾然忘憂;得意時閱讀,名利得失也可置
之度外。
較早期的金庸作品的讀者群主要是小市民。他的幾
部暢銷武俠小說如「射雕英雄傳」、「神鵰俠侶」均在以
小市民為對象的報紙刊載。
金庸作品的讀者群發展到後來,讀者層次不斷提高
,漸為文化教育高的中產階級所接受,包括專業人士、文
化人,後者更包括大學教授、著名學者。最早公開表示對
金庸作品重視和讚台灣夏濟安教香港有林
以亮先生旅美華人論家陳世騮。此海內
的學者自稱是「金庸迷」的大不乏人。
金庸作品之為學人所接受,主要是金庸作品為知識份
子的苦悶生活打開一條新路,金庸小說國傳的世
小說有繼承的關係;此外金庸典雅的古典白話文及中國
厚的因素,也為知界所愛的 依照北大教授
陳平原先生所言:「他把儒釋道、琴棋書等中國傳統文化
通俗化了,所以金庸小說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入門書來讀
。」陳世曾寫金庸小說與元突起
相比。既表天才,亦關世運。所不同者今世獨見此一人。
另一個金學專家、中國新派武俠小說研究學會會長馮
其庸說:金庸小說的情節結構是非常具有創造性的。我
敢說:在古往今來的小說結構上,金庸達到了登極的
境界。」
以上兩位學者評價是極高的。特別是近十年來,金庸
作品已原來的市井文學,堂堂正正進入了學術殿堂了。(
選自倪匡看金庸)
36. 有關本文的敘述,下列說明何者不正確
()早期的金庸作品的讀者群主要為武術愛好者、學者
、文化人
() 金庸作品之為學人所接受,主要是金庸作品為知識
份子 的苦悶生活打開一條新路,以及典雅的古典白話
文及中國濃厚的文化因素
() 金庸小說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入門書來讀
()學者評論金庸節非有創
登峰造極的境界。
新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年級 國文科 第三次段考試題
範圍:第六課~第九課 、補充教材 班級: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5 頁,共 6
弈喻
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
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
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
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節選自孟子
告子上)
注:○弈之為數:指下棋這門技藝。數,技藝、技巧。
弈秋:古代善於下圍棋的人,名秋。
鴻鵠:大鳥。
援:引,有拉開的意思。
弓繳:弓箭。繳,繫在箭上的絲繩,在此指箭。
37.下列何者與以上這個故事主旨相符?(L6 習作)
()凡事豫則 立,不豫則廢
()學貴乎疑,大疑則大進
()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38.有關本文的敘述,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全文透過下棋的攻防技巧,闡述學習方法的重要
() 本文藉由對比的手法,來凸顯學習態度的重要
()文中二人學棋的成效不同,主要是因為資質差異
() 本文旨在說明同儕的競爭,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
饜○酒肉而後返。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
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返。問其與飲
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
之也。」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
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
而終身也
。今若此!」與其妾訕○
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
人未之知也,施施○
從外來,驕其妻妾。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者,其妻妾不羞
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39. 是哪一句話讓齊人之妻起了疑心,決定跟蹤丈夫?
A)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返
B)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
C)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
D)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40.下列選項中,何者與本文所要表達的旨意最不相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溫瑞安與金庸、古龍、梁羽生的一大區別,就在
於他是個「武俠生活化,生活武俠化」的人。他常常把
身邊人寫進小說,這讓他覺得自己的文字有了更大的存
在意義。比如說英雄.誰是英雄中飯王張炭之名取自他
的結義兄弟、編劇張炭。而他的結義兄妹葉浩、何包旦
等人追隨了他
20
多年,同甘共苦,不離不棄。
經歷許多大起大落之後,對命理術數頗有研究的溫
瑞安說,他信命而不認命。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起承轉合
起伏浮沉,在人的掌控之外。哪怕你認清了個體生命有
限又如何?只管去把能做的事做到最好,也許報應迴圈
就能改良一點點。一旦認命,那就真的無所作為了。
溫瑞安說他已經過了為稿費而寫作的階段,但他不
會忘記,有差不多
30
年時間他都因為稿費的支撐而過
得很好。甚至在流亡的時候,稿費也讓他不但自己能生
活,還可以照顧身邊的人。每次遭遇人生低潮時,他寄
情於此,就能得到底氣。他相信大多數讀者等著他寫下
去。哪怕有生之年未必有機會面世,他也會把它們完成
。但他又開玩笑說:看金庸小說要長情,看我的,很不
好意思,可能還要長壽哦。
孔子說,觀察一個人因何去做一件事,採用什麼方
式,在什麼境地中心安理得,大致就能了解一個人。溫
瑞安的方法就是隨緣適性,隨遇而安。在什麼境遇中,
就用什麼態度應對。坐在大排檔就享受大排檔滋味;吃
阿一鮑魚(香港著名連鎖酒家)就是阿一鮑魚的要求。
在他看來,幸福的人生要有許多條件,不易滿足,快樂
的心境卻隨時可以自尋。當一個人擁有很多快樂時,就
接近幸福了。
就在跟我聊天時,他還暗暗給我相面、算命,自得
其樂。溫夫人說他也常自尋煩惱。他說,有時煩惱就是
菩提,菩提就是葡萄,葡萄吃下去很快樂。他就是這麼
天馬行空。
臨別,溫巨俠在我帶去的一本書上寫道:「人生恆
常需要忍耐等待。」
(東森新聞網
2012
4
13
日人生無處不江湖!溫瑞
安的武俠人生
武俠生活化╱生活武俠化)
41.「臨別,溫巨俠在我帶去的一本書上寫道:『人生恆常
需要忍耐等待。』」這段話與下列何句相呼應?
()武俠生活化,生活武俠化
()菩提就是葡萄,葡萄吃下去很快樂
() 當一個人擁有很多快樂時,就接近幸福了
() 在什麼境遇中,就用什麼態度應對。
新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年級 國文科 第三次段考試題
範圍:第六課~第九課 、補充教材 班級: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6 頁,共 6
42.下列哪一句話可說是溫巨俠的人生座右銘?
()為稿費而寫作
() 隨緣適性,隨遇而安
() 多吃葡萄很健康快樂
() 去把能做的事做到最好,也許報應迴圈就能改良。
蘇東坡被貶嶺南為官,一日無事遊山,只見一個小
和尚跪在廟門口眼淚汪汪,十分奇怪,忙問小和尚因何
如此?小和尚哭訴道,因他點燈時不小心將燈盞碰翻在
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還罰跪廟門口三日。
蘇東坡一聽很氣憤,便走入廟內去見方丈。廟中的方丈
聽說是當朝才子蘇學士來訪,喜出望外。蘇東坡一進廟
門,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央求蘇東坡留下手跡。蘇東
坡對這個方丈十分憎惡,但為了使廟門口那個小和尚不
再受苦,他答應了老和尚的請求,說:「寫字可以,但
必須請廟門口那個跪著的小和尚,前來為我磨墨展紙。
」老和尚一聽,立刻滿臉堆笑,連聲應說:「阿彌陀佛
,老納遵從吩咐。」小和尚磨墨、展紙,蘇東坡奮筆疾
書,對聯一揮而就:「一夕化身人歸去,八千凡夫一點
無。」時隔不久,佛印雲遊來到此山,見了對聯捧腹大
笑,問老和尚:「這幅對聯原是兩個字謎,你沒猜出來
嗎?」老和尚連忙追問是什麼意思,佛印要過紙筆,揮
毫寫了兩個字,拂袖而去。這是罵他「□□」。
(網路文章)
43.文中方丈對待蘇東坡和小和尚的態度,可用下列哪一
句話來形容?
()天壤之別
()一視同仁
()男女有別
()喜怒無常。
44.依據對聯判斷,缺空處的詞應為下列何者?
()方丈
()仙谷
()和尚
()死禿。
余幼尊大父(祖父張汝霖)教,不讀朱註,凡看經
書,未嘗敢以各家註疏橫據胸中。正襟危坐,朗誦白文
數十餘過,其意義忽然有省。間有不能強解者,無意無
義,貯之胸中。或一年,或二年,或讀他書,或聽人議
論,或見山川雲物,鳥獸蟲魚,觸目驚心,忽於此書有
悟,取而出之,名曰《四書遇》。蓋遇之云者,謂不於
其家,不於其寓,直於途次之中邂逅遇之也。(張岱《
四書遇.序》)
45.關於上文,說明最適當的是何者?(綜合)
()作者幼年受祖父教導,會將經書上的各家註解在心裡
默記
()作者認為,讀書時若遇到無意義的詞句,不需要強加
解釋
()《四書遇》是作者長期讀書,並體察自然景物與人情
後的心得
() 取名為「遇」,因為此書是作者在旅途中聽他人議
論後完成的。
46.依據上文,關於作者讀書學習態度說明,最適當的是:
(綜合)
() 孜孜矻矻,業精於勤,荒於嬉
() 拾人牙慧,多有所得
() 窺涉百家,切磋琢磨
() 博學慎思,體悟人生。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
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
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蘇軾
記承天寺夜遊)
47. 本文末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
耳!」表達出怎樣的感慨?(L7)
()標榜自己有隨遇而安的修養
()自嘲自己與張懷民一事無成
()有閒情逸致才能欣賞到美景
()無所事事的人才能欣賞美景。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