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共 6 頁
【讀卡科目請依規定畫卡,若有違反畫卡規定而影響讀卡作業之情事,一律扣總分五分。】
【手寫答案卷需確實寫上班級、座號、姓名,違者一律扣總分五分。】
【手寫答案卷需用藍色或黑色墨水筆書寫,違者一律扣總分五分,使用鉛筆書寫扣五分。】
一、 選擇題(一題2分)
1.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所要闡明的主旨為何?(L6)
(A)逆來順受,隨遇而安
(B)憂勞興國,逸豫亡身
(C)悲天憫人,推行仁政
(D)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2.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中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用什麼俗
諺、佳句來形容最貼切?(L6)
(A)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B) 人窮可致富,志高能成事
(C)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D)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3.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這段話可用來形容下列何種
人?(L6)
(A)察言觀色,戒懼謹慎,才能有所惕勵
(B)觀人神色,聽人言語,而後可以了解其人
(C)由不滿的臉色和言詞,來徵驗人品高下
(D)追逐聲色、沉溺逸樂時,應自我警惕。
4.關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篇文章所使用的寫作手法,下
列何者說明不正確?(L6)
(A)採用先舉例後論證,藉事例說理,旁徵博引,信而有徵
(B)採用夾敘夾議,一面舉例一面論述道理,綱舉目張,善
用排比、類疊等修辭手法,營造文章磅礡的氣勢
(C)作者以自身經驗為例,接著說明道理,最後舉典故明,
增強文章感染力
(D)以映襯作結,主旨明確。
5.下列關於論語和孟子的比較,何者敘述正確?(L6)
(A)作者—論語:孔子與其弟子/孟子:孟子與其弟子
(B)時代—論語:春秋/孟子:春秋
(C) 特色—論語:文辭犀利,雄辯滔滔/孟子:言簡意
賅,含意深刻
(D) 重要思想—論語:以「仁」為本,以「禮」治國,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孟子:提倡性善論,貴民而輕君
,實施仁政。
6.「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句中「於」字是「給」的意思
,下列何者配對是正確的?(L6)
(A)不戚戚「於」貧賤:向
(B) 步「於」中庭:在
(C) 是法不信「於」民也:從
(D)人莫樂「於」閒:給。
7.「一籌莫展,最好去看石匠敲打石塊,也許他已經打擊幾
十次,仍不見裂縫,可是就在第一百下時,石頭裂開了。」
這段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L6)
(A)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
春秋)
(B)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C)共輿而馳,同舟而濟;輿傾舟覆,患實共之(後漢書)
(D)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魏徵)。
8.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
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
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這段文字所闡述的寓言故事
為何?(L6)
(A) 一傅眾咻
(B)鷸蚌相爭
(C)亡羊補牢
(D)揠苗助長。
9.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中提到:「(甲)困於心,(乙)衡於慮
,(丙)而後作;(丁)徵於色,(戊)發於聲,(己)而後喻。」以
上哪幾個的主語是指「自己」?(L6)
(A)甲乙丙己
(B)乙丁戊己
(C)甲丙丁戊
(D)丙丁戊己。
10. 下列名言皆出自孟子,請判讀各句的意旨後,從選項中
找出適當的配對:(L6 習作)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推己及人
(B)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以民為本
(C)「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持之以恆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躬
自省。
11.請從下列選項的敘述中選出正確配對:(綜合)
(A) 文王:伐紂,仁義之師。弔民伐罪,發揚蹈厲
(B) 姜太公:興周,鳴琴而治。政簡刑清,有鳳來儀。
拘而演易,太極兩儀。
(C) 武王:溪邊釣魚,相機待時。飛熊入夢,左輔右弼
(D) 周公:三吐三握,宵衣旰食。天下歸心,沐仁浴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