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學年度臺北市博愛國小六年級上學期數學科教學計畫
一、教學目標
1、能理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並用來將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2、能熟悉除數為分數或小數的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理解比、比例、比值與正、反比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能理解圓面積與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簡單扇形面積。
5、能理解速度的概念與應用,認識速度的普遍單位及換算,並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
6、能利用幾何形體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幾何問題。
7、能發展策略,解決含未知數之算式題,並驗算其解的合理性。
二、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本內容,課堂所需課本、習作、附件,配合課堂所需文具要帶齊,對於中
年級應具備概念及溫習。
老師:配合教材安排適當之情境問題,引導學生學習,配合學生數學程度因材施教。
三、教材內容
單元一 質因數分解和短除法
單元二 分數的除法
單元三 小數的除法
單元四 比和比值
單元五 圓周率和圓面積
單元六 扇形面積
單元七 正比
單元八 速率
單元九 形體關係和柱體表面積
單元十 等量公理
四、評量及成績計算方式
總結性評量:兩次定期評量
形成性評量:
1. 作業成績:課本、習作、數學簿、練習卷、各項作業。
2. 學習態度:上課態度、作業繳交情形。
3. 平時測驗
一、 上課不遲到,遵守課堂規矩。
二、 認真上課,勇於發表,先舉手再發言,尊重老師和同學。
三、 帶齊課堂所需課本、習作、附件,配合課堂所需文具及用品。
四、 分組共同討論時,要分工合作、熱心參與。
五、 作業要確實完成,準時交出。習作批改完畢,錯誤確實訂正,並請家長查看後簽名。
六、 學生數學理解能力較弱者,應於課前先將課程概念作初步的理解,課後要加強練
習,以增加學習成效。
七、 高年級的數學漸由具體概念走向抽象理解,此時,更需要您一同配合要求學生,
您的配合將為孩子奠下更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