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來國小課程總體架構與學校現況分析

pdf
5.07 MB
120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1
109學年度臺中市西屯區惠來國民小學學校課程總體架構
壹、 學校現況與背景分析
一、 學校現況:
()98 年創校邁入 12 年,營造新世紀優質學園─
1. 學習環境國際化,設置「惠來國際英語村」
2. 校舍建築榮獲 2009 年優良環境文化類「國家卓越建設獎」
3. 深耕閱讀,擁有快樂學習的多功能圖書館。
4. 教室南北座向,冬暖夏涼。
5. 結合資訊網路系統與多媒體教學資源,建構 e化校園,讓學習零距離。
6. 保存蓮蕉井遺跡,鄉土教學融入生活體驗。
7. 環型運動場,符合教學和社區需求。
8. 地點鬧中取靜,是優質的學習園地。
學校名稱
惠來國民小學
創校日期
2009-08-01
總機電話
(04) 23176353
傳真電話
(04) 23171038
英文名稱
Hui Lai Elementary School
郵遞區號
40748
學校地址
臺中市西屯區文中路 168
學校網址
www.hles.tc.edu.tw/
教育部代碼
193662
商業統一編號
25288424
OID
2.16.886.111.90027.90006.100012
()、學校基本設施:
校地總面積
14841.86 平方公尺
平方公尺
建坪面積
13887.33 平方公尺
36
專科教室數
5
0
跑道
體育館/運動中心
1
40 坑位
()、教職員工人數統計 -- 109 學年第 1 學期
2
職別
校長/園所長
男教師
女教師
護理師/護士
職員
工友
警衛
人數
1
17
45
1
3
0
3
合計
70
()、班級學生人數統計 -- 108 學年第 2 學期
年級
班級數
男生人數
女生人數
1年級
6
83
82
2年級
7
85
83
3年級
5
65
76
4年級
5
59
67
5年級
5
76
60
6年級
6
83
63
合計
34
451
431
二、背景分析(以學校課程教學之相關數據與資料為主)
()師資結構:教職員工人數統計 -- 109 學年第 1 學期
1.教師性別:女性 44 人、男 18 人。
2.教師平均年齡:約 40 歲。
3.教師平均教學年資: 15 年。
4.教師學歷:81%碩士以上。
5.提供比一般公立學校更多的英語學習環境師資:擁有 7
位正式合格英語教師,另聘一位正式合格外籍教師
6.申請閱讀推動教師 1深化閱讀教育到各班級。
()校內重要教學設施:本校特色以英語國際與閱讀教育為
主,
創校及設置際英語村情境教與圖書館一座且是中市
國小英語書箱設置學校之ㄧ
1. 國際英語村:本情境教學設置有 6個模擬闖關的站,可在
職別
校長
男教師
女教師
人數
1
17
45
合計
63
3
英語國際教學上讓學生闖關並透過本校發展的英語護照模
擬實境的英語對話,對於無法一起出國的學生提供一個擬
真的練習情境
4
2.美輪美奐圖書館:本校圖書館如咖啡屋,有閱讀區與故事區,閱讀
推動教師會定期更新主題專區,介紹相關主題書
展,故事區有布克媽媽於閱讀課說故事。
https://sites.google.com/a/hles.tc.edu.tw/hui-lai-
resding/home?authuser=0
5
()學校課程與教學績優特色:
1.本校 104 學年度榮獲校務評鑑亮點學校
2.本校自主發展校訂課程結合國際教科文組織 2030 校園
SDGs 為主軸,而發展出學校本位課程的學習目標:
(1)、閱讀素養教-閱讀悅讀書香惠來:養成運用文本思
考、解決問題與建構知識的能力、涵養育
樂於閱讀態度、開展多元閱讀素養
(2)、英語國際教-扎根英語接軌國際:養成參與國際活動
的知能、激發跨文化的觀察力與反思力、
發展國家主體的國際意識與責任感
6
閱讀悅讀書香惠
自訂課程名稱
扎根英語接軌國
自訂課程名稱
SDGs
14 海洋生態
海洋保衛戰
6潔淨水資源
保水大作戰
15 陸域生態
自然環境大搜
13 氣候變遷
我能為地球做的
SDGs
11 永續城鄉
城食森林
2終結飢餓
終結飢餓--
Terminate
Hunger problem
10 消弭不平等
有愛無礙
5性別平權
馬拉拉:改變世
界的力量 HE
NAMED ME MALALA
SDGs
9工業化、創新
及基礎建設
少年小樹之歌
7人人可負擔的永
續能源
人人可負擔的永
續能源
12 負責任的生
產消費循環
減「C」消費
8良好工作及經濟
成長
良好工作及經濟
成長
7
() 108 學年度課程評鑑具體執行成果
1.實施過程(簡述時程、內容與方式)
本校於 108 723 日課程發展委員會中通過本校課
程評鑑計畫,並同時於該課發會中針對 108 學年度 108
綱之課程計畫進行設層面及實施準備層面之之檢視。經檢
視結果從課程總體架構、各領域/科目課程及彈性學習課
程三方面之各項評鑑重點皆全部符合課程展品質原則。
109 527 日本校召開下學期第二次領域會議,由各
領域老師針對 108 課綱之各領域/科目課程進行實施層面
評鑑,並且於 109 610 日本校專業社群中針對彈性
學習課程進行實施層面評鑑,在教學實施及評量回饋方面
也皆符合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109 78日召開本校第一次課程發展委員會,在本
次會議中針對 108 課綱就課程總體架構、各領域/科目課
程及彈性學習課程三方面進行課實施效果層面檢視,經檢
視皆符合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2.成果運用
關於 108 課網課程評鑑之規劃實施和結果,將規劃於
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班親會中向家長說明,以增進家長對
於本校課程品質之理解與重視。
針對學習落後之學生,預計於 109 學年度開學初由各班
導師提出,結合學校愛心志工資源進行晨間課輔。
8
貳、 學校課程願(勾勒學校課程發展方向及主軸且呼應課綱,具適
切性及理想性)
一、 學校願景: 主動學習 健康成長 福惠來 活力飛揚
校訂課程發展願景:讀悅讀書香惠來、扎根英語接軌國
際。以學校為主體,教師為核心,學生學習為目的,並重視校
內外人力、物力資源的運用結合,成就學校教育願景。
惠來國小本位課程
願景
主動學習 健康成長 幸福惠來 活力飛揚
核心價值
科技 人文 適性 知識 國際
核心能力
閱讀力
國際力
9
二、 學生、教師、家長圖像:以「讓學生幸福:樂於學
習、健康成長。讓教師幸福:樂在教學、實現理想
讓家長幸福:樂於參與、支持合作。讓社區幸福:
樂融融、資源共享。讓惠來國小成為一所親、師、
生、社區共享的幸福學園。」為目標,凝聚課程發
方向與共識,塑造學校專業發展方向。我們不僅希望
孩子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更期望他們擁有主動
學習優質的基本能力。
10
三、 課程架構或課程地圖
校本課程架構實施如下:
()、落實各學習領域均衡發展:依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指標,轉
化為各領域教學重心,並適時融入新興議題,以習得符應現代
社會需求的多元知能。
()、推動全方位語文閱讀教育積極培養學生聽、說、讀、寫、
作之語文基本能力(含英語文,奠定學生穩固語文基礎,藉
以全面提升各領域學習成效。具體做法如下:
1. 促進語文教學專業成長:建立語文教學研習機制,發展教師專
業研究社群,鼓勵教師取得本土語相關證照,精進全體教師語
11
文教學能力。
2. 落實正常化語文教學:各學年依分段能力指標,視學生語文發
展與需求,落實課文教學,促進學習廣度與深度,提昇學生語
文基本能力。
3. 實施晨光英語教學:透過每週一、四的晨光時間展開全校英語
視訊教學,並進行「英語護照-單字、句子」認證及學校網頁
「每日一句英語」延伸學習活動,期使學生熟悉雙語情境,提
昇英語聽、 說、讀、寫的能力。
4. 擴展「閱讀、悅讀、書香惠來」閱讀計畫:鼓勵學生閱讀心得
發表、落實閱讀護照認證、辦理「惠來小作家」徵文活動、定
期進行新書(好書)介紹,並鼓勵建置班級書庫及借閱班級書
箱,以多方增進學生閱讀及語文能力。
5. 推動全校閱讀日:排定每週三晨光時間為全校閱讀日,鼓勵
「晨讀 10 分鐘、閱讀真輕鬆」,利用班級書箱共讀推動深度閱
讀。
6. 推展圖書館利用教育:積極充實圖書館藏 E化設備,引導學
生善用圖書及網路資源,蒐集學習資料,增進學習成效。
7. 辦理多元語文教育(國語文、鄉土語文、英語)成果發表及相
關競賽:依學生語文發展與能力,規劃適切之說故事、演說、
辯論、朗讀、作文、寫字、字音字形等語文競賽,提供學生展
現自我、發揮語文潛能的機會。
12
8. 設立學生對外投稿獎勵制度:對於投稿國語日報、兒童天地等
文學刊物發表獲獎學生及指導老師予以獎勵,鼓勵學生自由創
作,凝聚師生愛好語文的興趣與動力。
9. SDGs自主研發課程充實學生具有國際公民責任的認識世界
與永續發展。
()、發展學校英語國際教育特色:結合本校英語村教學資源,增
進學生國際教育素養,提昇英語教育品質,實施英語國際課程
的目標為:
1.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溝通能力使其能運用於實際生
情境中。
2.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使能自動自發有效學習。
3.增進學生對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的認識,使能加以比較,並尊
重文化差異。
*具體做法如下:
1. 「英語會話300句、單字1200字」:本1-6年級學生能熟練基
礎英語300英語對話及單字1200字,製作英語護照,鼓勵學
生挑戰自我英語會話及單字能力。
2. 「每週一句英語」教學活動:結合各年級英語課程,學習口說
生活中常見的重要句子,並於學校網頁進行「每日一句英語」
學習活動。
3. 實施晨光英語教學:透過每週二及四的晨光時間進行全校英語
13
視訊教學,延伸學習活動,期使學生熟悉雙語情境,提昇英語
聽、說、讀、寫的能力。
4. 「英語節慶」教學活動:配合英語重要節慶--Halloween
Christmas,辦理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並欣賞不同國際文
化。
5. 「英語歌謠」教學活動:營造英語教學情境,訓練英聽能力,
增進英語學習興趣,並於每年5月定期舉辦校內英語歌謠比
賽,聘請大專院校英語相關學系教授擔任評審暨講師,提供學
生改進意見,並組隊參加全市英語歌謠比賽呈現學習成果。
6. 「英語單字王」比賽:定期辦理英語單字王比賽,利用按按樂
搶答方式比賽,增進比賽樂趣進而提升英語單字能力。
7. 英語聽力測驗:結合定期評量實施英語聽力測驗,提升英語聽
力能力。
8. 善用外師資源:外籍教師入班輔助學習並利用英語村情境布置
與學生生活對話,進行英語闖關遊戲,鼓勵小朋友在遊戲中開
口說出簡單的生活英語。
9. 國際視訊交流活動:定期辦理國際視訊交流活動,擴展兒童全
球視野。
10. 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持續辦理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透
過多元文化課程提升學童國際視野
11. SDGs自主研發課程充實學生具有國際公民責任的認識世界與
14
永續發展。
()、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本校教師不僅需身體力行關心各項教育議題,更應自主成立專
業學習社群,帶動合作、交流與分享,轉化概念為具體行動,
重視體驗型的學習,研發以生活實際問題為題材的教學模式,
培養學生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多元化的實踐教育以到多
元智慧教育的目標
參、 課程實施與評鑑規劃
一、課程實施說明
()、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實施之設施、設備、時間及教學
人力之規劃說明
課程實施是將課程計畫付諸行動的過程,其目的在實現課程設計的理想,
因此以下就本校領域/科目學習課程及彈性學習課程實施的設備、時間、教學人
力的規劃與推動課程實施的組織規劃說明,摘要如下表
校本課程實施的規劃:
實施內容
實施層面
規劃準備說明
領域/跨領
域學習課程
設施、設備
以教科文圖書或教師自編內容準備教學材料與授課場地
時間
每年 91日至次年 630 日。
師資、教學人力
依教師專長排課,視課程主題內容實施跨領域協同教
學,
組織
由領域教學研究會負責進度、時間安排與新教材的研究
對教材的理解與
內化
每月第一個週三下午,召開領域教學研究會,研討當月
各領域各單元主題內涵與教學策略。
彈性學習課
設施、設備
以教師自編的授課內容、範圍、順序準備教學設備、材
料與授課場地
時間
每年 91日至次年 630 日。
師資、教學人力
安排同學年教師依專長授課,鼓勵老師實施協同教學
組織
由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負責進度、節數安排、研發與共同
備課與專業回饋的推動。
對教材的理解與
內化
每月第三週的週三下午,召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研究
會,研討當月各主題內涵與教學策略
15
()、校內課程發展相關組織,如:課程發展委員會、領域/科目教
學研究會、學年會議、專案小組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等之運作
之規劃說明:
為有效推動學校課程發展與教學,本校依任務性質設置校內課程發展相
組織,相關規劃、工作內容及運作方式如下表。
校內課程發展相關組織彙整表
組織名稱
人員組成
工作內容
運作方式
課程發展
委員會
校長 1
行政人員代表 5
年級教師代表 6
科任教師代表 1
領域教師代表 3
教師組織代表 1
學生家長委員會代表
1
18
1.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
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
素,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審
慎規劃學校課程計畫。
2.審查各學習領域、特殊教育
班課程計畫。
3.於每學年開學前一個月,擬
定下一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
4.審查自編教科用書。
5.議決校訂課程內涵,決定應
開設之彈性學習課程。
6.審查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之
計畫與執行成效。
7.負責課程與教學的評鑑,並
進行學習評鑑。
8.規劃教師專業成長進修計
畫,增進專業成長。
1.會議由校長定期召集
之,但經委員二分之一
以上連署開會時,校長
應召開臨時委員會議。
2.校長為當然主席,校
長因故無法主持時,由
委員互推一人為主席。
3.會議每年定期舉行四
次,每學期各兩次,必
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4.開會時視實際需要得
邀請專家、學者或相關
人員列席諮詢或研討。
12 年國教
核心小組
1.行政代表 4人:校
長、教務主任、教學
組長、註冊組長。
2.學年及科任教師代
7人。
1.108 學年度校訂課程主題軸
先期規劃。
2.12 年國教各項整備工作縱向
及橫向聯繫。
3.12 年國教課綱研習需求規
劃。
4.教師公開觀議課規劃與實
施。
1.會議由校長定期召集
之。
2.校長為當然主席,校
長因故無法主持時,由
教務主任代理。
3.會議每月定期舉行一
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學年會議
1.同學年級任教師
2.任教該學年之科任
教師
1.針對各項課程、教學、活動
規畫或評量等議題提出分享與
建議
2.教學設備需求討論
3.提交會議紀錄作為學校修正
與改進的參考。
1.每學期定期召開 2
次。
2.學年主任擔任主席,
學年主任因故無法主持
時,由教務推派 1人擔
任。
3.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議。
領域教學
研究會
同領域之教師
1.針對各項課程、教學、活動
規畫或評量等議題提出分享與
建議
2.教學設備需求討論
3.提交會議紀錄作為學校修正
與改進的參考。
1.每學年定期召開 4
次。
2.與會教師推派 1人擔
任主席。
3.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議。
16
課程共備
社群
1.領域課程共備社
群:由各領域教師組
成。
2.校訂課程共備社
群:英語國際、資源
永續環環相扣、閱讀
悅讀書香惠來、遊戲
玩科學、系統思考、
表演藝術、e指神功
知天下、「輔」慰童
幸福惠來、童軍
舞動童心幸福惠來、
樂樂足球躍動童年共
10 個分群,各群參
加人員需包含低、
中、高年段教師(
級任及科任)
1.完成課程設計並據以實施。
2.規劃辦理公開觀議課。
3.提供經驗分享與教學改進。
1.由教務處排訂於週三
進修時間辦理,辦理次
數依學期初校務會議決
議辦理。
2.由召集人擔任主席,
召集人因故無法主持
時,由社群成員推派 1
人擔任。
3.必要時得利用課餘時
間額外實施。
()、校內進行共同備課、議課、觀課及公開課活動之規劃說明:
公開授課是指授課者於共同備課後,讓參與共備的教師進行觀課、議課。在友善、互信
的氛圍下和同儕討論,看見自己教學的不同面向,繼而激發改進的動力,並提升課程與教學
的視野。依據十二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規定,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
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
課一次,並進行專業回饋。本校 108 學年度共同備課、議課、觀課及公開課活動之規劃說明
如下:
(1)實施對象:包含校長、全校教師及三個月以上之代理教師。
(2)實施流程及內容:
告公開授課期程
透過學年會議或課程共備社群協調公開課人員及時間
第一學期於 930 日前,第二學期於 331 日前提出公開課
時間。
由教務處統一公告公開課時間。
實施課程共備
各領域課程社群共備。
校訂課程社群共備。
辦理公開課及觀課
提供單元學習活動設計、上課教材、學生座位表、學習單與觀
課表。
召開觀課前會議
觀課教師的安排
進行公開課及觀課。
17
辦理議課
主持人先說明議課進行方式教學者分享。
各組觀課者分享
從單元學習目標了解和討論學生學習成功或困惑之處
教學者所關切的觀察焦點並分享從觀課中學習到什麼。
()、對校內教師新課程專業研習及成長活動之規劃說明:
課程名稱
預定辦理時間
研討主題
場次
備註
總綱導讀
109 9
總綱導讀與研討
1場次
本學度年
新進教師
各領鋼導
109 9
領鋼導讀與研討
1場次
12 年國教
課程設計
工作坊
109 10 -12
學校本位課程地圖
如何完成課程設計
1場次
素養導向
教學設計
與命題
109 11 -12
110 4
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
素養導向的命題與實作
1場次
共備觀議
課的實施
109 10
如何共備
觀課前準備
如何觀課
議課流程
1場次
課程評鑑
實施
110 3
課程評鑑對象
課程評鑑時程
課程評鑑方法
評鑑結果與運用
1場次
多元評量
策略
109 12
多元評量基本概念
多元評量案例分享與實作
1場次
領域課程
共備社群
109 9-12
110 3-5
教師共備觀議課
各領域課程設計
3場次
校訂課程
課程共備
社群
109 9-12
110 3-5
教師共備觀議課
校訂課程設計
3場次
課程計畫
撰寫工作
110 6
撰寫 109 學年度課程計畫
提交及審查 12 年課綱架構下
的學校課程計畫
2場次
18
二、109 學年度課程評鑑規劃
()、課程評鑑對象與分工:
課程評鑑的對象包含課程總體架構(跨)領域/科目課程各彈性學習課程等三類
有關各類別評鑑人員及辦理方式說明如下:
1課程總體架構由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籌組課程評鑑專案小組辦理評鑑結果提課程發
展委員會審議。
2、各(跨)領域/科目課程:分由本校各領/科目教學研究會辦理,評鑑結果提課程發展
委員會審議。
3、各彈性學習課程:分由本校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
()、評鑑時程:
課程總體架構及各(跨)領域/科目課程以一學年為評鑑循環週期各彈性學習課程
則分別以各該課程之學習期程為評鑑週期,配合各課程之設計實施準備、實施過程和
效果評估等課程發展進程進行評鑑,實施時程原則規劃如下:
1、課程總體架構
a.設計階段:前一學年度 31日至 731 日。
d.實施準備階段:前一學年度 61日至該學年度 831 日。
c.實施階段:該學年開學日至學年結束。
d.實施效果:該學年度 71日至 731 日。
2、各(跨)領域/科目課程
a.設計階段:每年 61日至 731 日。
b.實施準備階段:每年 71日至 831 日。
c.實施階段:每學年開學日至學年結束。
d.實施效果:配合平時及定期學生評量期程辦理。
3、各彈性學習課程:配合各該課程之設計、實施準備、實施過程和效果評估之進程辦
理。
()、評鑑資料與方法:
為有效評核各層面辦理情形,乃依據評鑑時程的規劃,評鑑對象及參考【國民中學與國
民小學實施課程評鑑參考原則附件─課程發展品質原則】內涵等要素編製「設計層面」「實
施準備層面」「實施情形層面」「實施效果層面」4份評鑑檢核表俾利各評鑑對象之評鑑
分工人員應用。各評鑑層面檢核表如附件一~附件四。有關各層面評鑑檢核工具使用的檢核
期程、評鑑對象、評鑑資料與方法,摘述如下表。
評鑑工具名稱
實施檢核時
評鑑對象
評鑑資料與方法
學校課程評鑑
檢核
31~7
31
1課程總體架構
2()領域/科目課
3各彈性學習課程
1.
總體架構教材內容學習資源的一
致性與適切性。
2.訪談教師對課程總體架構之意
見。
19
學校課程評鑑
實施準備層面
檢核表
61~8
31
1實地檢視各該課程實施場所之設
備與材料。
2.
社群的會議紀錄、共同備課記錄
學校課程評鑑
實施情形層面
檢核表
學年中辦理
1.於各該()領域/科目公開課觀課
和議課活動中了解實施情形。
2.訪談師生意見共備觀議課紀錄
學校課程評鑑
實施效果層面
檢核表
71~7
31
1.
資料。
2.
評量結果資料。
3.
或學習檔案資料。
()、評鑑結果與運用:
對於評鑑過程及結果發現,本校將即時加以運用:
1. 修正學校課程計畫分別提各該(跨)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及本校
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修正課程計畫。
2. 檢討學校課程實施條件及設施並加以改善提本校各相關處室檢討及改善課程實施條
件及設施。
3. 增進教師及家長對課程品質之理解及重視:於相關會議向教師及家長說明評鑑之規劃、
實施和結果,增進其對本校課程品質之理解與重視。
4. 回饋於教師教學調整及專業成長規劃提供評鑑發現給各該授課教師作為教學調整之參
考,及供教務處參酌評鑑發現之專業成長需求,規劃教師專業成長活動。
5. 排補救教學或學習輔導有學習困難之課程內容或學生由教務處彙整名單提供相關教
師及輔導室規劃實施補救教學或學習輔導。
6. 激勵教師進行課程及教學創新對課程與教學創新有卓越績效之教師或案例安排公開
分享活動,並予以敘獎表揚。
7. 對課程綱要、課程政策及配套措施提供建議:於相關會議或管道,向教育局或相關單位
提供建議。
臺中市西屯區惠來國民小學課程評鑑計畫
108 07 23 日課發會通過
壹、依據
107 96日教育部臺教授國字第 1070106766 號,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實施課程評
鑑參考原則。
貳、目的
評估學校課程發展、教學創新及學生學習之成效。。
瞭解學校課程發展、課程政策規劃及整體教學環境之改善。
運用評鑑結果評估課程實施及相關推動措施之成效。
叁、評鑑對象與人員分工
課程評鑑的對象包含課程總體架構、各(跨)領域/科目課程、各彈性學習課程等三類,有
關各類別評鑑人員及辦理方式說明如下:
一、課程總體架構:由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籌組課程評鑑專案小組辦理,評鑑結果提課程發
展委員會審議。
二、各(跨)領域/科目課程分由本校各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辦理評鑑結果提課程發展委
員會審議。
三、各彈性學習課程:分由本校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
肆、評鑑時程
課程總體架構及各(跨)領域/科目課程以一學年為評鑑循環週期各彈性學習課程則分別
以各該課程之學習期程為評鑑週期,配合各課程之設計、實施準備、實施過程和效果評估等課
程發展進程進行評鑑,實施時程原則規劃如下:
課程總體架構
〈一〉設計階段:每年 51日至 731 日。
〈二〉實施準備階段:每年 61日至該學年度 831 日。
〈三〉實施階段:該學年開學日至學年結束。
〈四〉課程效果:每學期末。
各(跨)領域/科目課程
〈一〉設計階段:每年 51日至 731 日。
〈二〉實施準備階段:每年 71日至 831 日。
〈三〉實施階段:每學年開學日至學期結束。
〈四〉課程效果:配合平時及定期學生評量期程辦理。
各彈性學習課程:配合各該課程之設計、實施準備、實施過程和效果評估之進程辦理。
伍、評鑑資料與方法
為了有效評核各層面辦理情形,乃依據評鑑時程的規劃,評鑑對象及參考【國民中學與國
民小學實施課程評鑑參考原則附件課程發展品質原則】內涵等要素編製「設計層面」、「 實施
準備層面」「實施情形層面」「實施效果層面」4份評鑑檢核表俾利各評鑑對象之評鑑分工
人員應用。各評鑑層面檢核表如附件一~附件四。有關各層面評鑑檢核工具使用的檢核期程
評鑑對象、評鑑資料與方法,摘述如表 1
◎表 1 惠來國小課程評鑑工具編製要素表
評鑑工具名稱
實施檢核時間
評鑑對象
評鑑資料與方法
校課程評鑑
設計層面檢核
51~7
31
1.課程總體架構
2.()領域/
目課程
3.各彈性學習課
1.檢視分析學校課程計畫中之課程總體
架構教材內容學習資源的一致性與
適切性。
2.訪談教師對課程總體架構之意見。
校課程評鑑
實施準備層面
檢核表
61~8
31
1實地檢視各該課程實施場所之設備與
材料。
2.分析各教學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
會議紀錄、共同備課記錄
校課程評鑑
實施情形層面
檢核表
學年中辦理
1.於各該()領域/科目公開課觀課和議
課活動中了解實施情形。
2.訪談師生意見、共備觀議課紀錄。
校課程評鑑
實施效果層面
檢核表
71~7
31
1.分析學生於平時評量之學習成果資料
2.每學期末分析學生之平時及定期評量
結果資料。
3.分析學生之作業成品實做評量或學習
檔案資料。
陸、評鑑重點及品質原則
本校各課程對象之評鑑重點及品質原則,參照教育部頒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實施課程評鑑
參考原則附件所列評鑑重點及品質原則,詳如附件五;唯各評鑑人員得就各課程之性質及課程
發展與教育評鑑之專業知識,予以補充。
柒、評鑑運用
對於評鑑過程及結果發現,本校將即時加以運用:
修正學校課程計畫:分別提各該(跨)/科目教學研究會、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及本校
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修正課程計畫。
檢討學校課程實施條件及設施,並加以改善:提本校各相關處室檢討及改善課程實施條
件及設施。
增進教師及家長對課程品質之理解及重視:於相關會議向教師及家長說明評鑑之規劃、
實施和結果,增進其對本校課程品質之理解與重視。
回饋於教師教學調整及專業成長規劃:提供評鑑發現給各該授課教師作為教學調整之參
考,及供教務處參酌評鑑發現之專業成長需求,規劃教師專業成長活動。
安排補救教學或學習輔導:有學習困難之課程內容或學生,由教務處彙整名單提供相關
教師及輔導室規劃實施補救教學或學習輔導。
激勵教師進行課程及教學創新:對課程與教學創新有卓越績效之教師或案例,安排公開
分享活動,並予以敘獎表揚。
對課程綱要、課程政策及配套措施提供建議:於相關會議或管道,向教育局或相關單位
提供建議。
捌、評鑑檢討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於每學期末之會議,安排課程發展委員會代表、()領域/科目教學
研究會、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課程評鑑專案小組輪流報告其評鑑實施情形,同時檢討其實施課
程評鑑之效用性、可行性、妥適性及正確性,發現需改善者,則研議其改善之道。必要時,得
委請校外專業單位或人員協助進行評估與檢討。
玖、計畫施行
本計畫經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通過、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拾、附件
一、校本課程設計層面評鑑檢核表
二、校本課程實施準備層面評鑑檢核表
三、校本課程實施情形層面評鑑檢核表
四、校本課程實施效果層面評鑑檢核表
教育部頒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實施課程評鑑參考原則附件。
附件一
臺中市西屯區惠來國民小學【課程評鑑-設計層面】檢核表
對象
評鑑重點
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課程評鑑小組
檢核結果
課程總
體架構
1.教育效益
能符合學校願景及學生學習需要
2.內容結構
已含課綱及教育局規定之必備項目
3.邏輯關連
學校課程發展相關因素連結能具邏輯性
4.發展過程
能由老師合作參與並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
議通過
(跨)
領域/
目課程
5.素養導向
能完整納入課綱列示應包含的項目
6.內容結構
已含課綱及教育局規定之課程計畫中應包含項
7.邏輯關連
課程教學設計內容與教學策略能相呼應
8.發展過程
能由老師合作參與並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
議通過
彈性學
習課程
9.學習效益
單元或主題內容,能對學生學習及身心發展具
重要性
10.內容結構
課程計畫內含項目,能符合教育局規定
11.邏輯關連
課程設計要素,彼此間能具相互呼應之邏輯合
理性。
12.發展過程
能由老師合作參與並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
議通過
檢核日期:
請針對以上評鑑重點,檢核結果為「稍微符合」與「非常不符合」進行補充文字說明:
課程評鑑委員簽名:
附件二
臺中市西屯區惠來國民小學【課程評鑑-課程實施準備層面】檢核表
對象
評鑑重點
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課程評鑑小組
檢核結果
1.領域
/科目
課程
2.彈性
學習
課程
13.師資專業
13.1 校內師資人力及專長足以實施各類課程
13.2 校內教師已參加課程專業研習或成長活
13.3 教師參與專業研討、共備課觀議課活動。
14.家長溝通
14.1 透過班親會向家長說明
14.2 運用書面或網路等多元管道向學生與家長
說明
15.教材資源
15.1 依規定程序選用審定本教材,自編教材及
相關教學資源依規定提交課程發展委員會審
查。
15.2 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之實施場地與
設備之規劃。
16.學習促進
16.1 規劃課程相關之展演、競賽、活動、能力
檢測、學習護照等方案。
檢核日期:
請針對以上評鑑重點,檢核結果為「稍微符合」與「非常不符合」進行補充文字說明:
課程評鑑委員簽名:
附件三
臺中市西屯區惠來國民小學【課程評鑑-課程實施情形層面】檢核表
對象
評鑑重點
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課程評鑑小組
檢核結果
1.領域
/科目
課程
2.彈性
學習
課程
17.教學實施
17.1 教師依課程計畫之規劃進行教學,教學策
略和活動安排能促成本教育階段領域/
目核心素養、精熟學習重點及達成彈性學
習課程目標。
17.2 教師能視課程內容、學習重點、學生特質
及資源條件,採用相應合適之多元教學策
略,並重視教學過程之適性化。
18.評量回饋
18.1 教師於教學過程之評量或定期學習成就評
量之內容與方法,能掌握課綱及課程計畫
規劃之核心素養、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
並根據評量結果進行學習輔導或教學調
整。
18.2 各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年級會議及各
師專業學習社群,能就各課程之教學實施
情形進行對話、討論,適時改進課程與教
學計畫及其實施。
檢核日期:
請針對以上評鑑重點,檢核結果為「稍微符合」與「非常不符合」進行補充文字說明:
課程評鑑委員簽名:
附件四
臺中市西屯區惠來國民小學【課程評鑑-課程實施效果層面】檢核表
對象
評鑑重點
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課程評鑑小組
檢核結果
領域/
科目
課程
19.素養達成
19.1 各學習階段/年級學生於各領域/目之
習結果表現,能達成各該領域/科目課綱訂
定之本教育階段核心素養,並精熟各學習
重點。
19.2 各領域/科目課綱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以外
之其他非預期學習結果,具教育之積極正
向價值。
20.持續進展
20.1 學生在各領域/科目之學習結果表現於各
年級及學習階段具持續進展之現象
彈性
學習
課程
21.目標達成
21.1 學生於各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結果表現,
能符合課程設計之預期課程目標。
21.2 學生在各彈性學習課程之非預期
果,具教育之積極正向價值。
22.持續進展
22.1 學生於各類彈性學習課程之投入程度,具
有高度興趣並持續學習。
課程
總體
架構
23.教育成效
23.1 學生於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
結果表現,符合預期教育成效,展現適性
教育特質。
檢核日期:
請針對以上評鑑重點,檢核結果為「稍微符合」與「非常不符合」進行補充文字說明:
課程評鑑委員簽名:
附件五
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施課程評鑑參考原則附件
層面
對象
評鑑重點
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課程
設計
課程
總體
架構
1.教育效益
1.1 學校課程願景,能掌握課綱之基本理念、目標及學校之教育理想。
1.2 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節數規劃,能適合學生學習需要,獲致高學
習效益。
2.內容結構
2.1 內含課綱及主管機關規定之必備項目,如背景分析、課程願景、各年級各領域/
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節數分配表、法律規定教育議題實施規劃、學生畢業考或
考後至畢業前課程規劃、課程實施與評鑑說明以及各種必要附件
2.2 各年級各領域/科目(部定課程)及彈性學習課(校訂課程)教學節數和總節數規劃
符合課綱規定。
2.3 適切規劃法律規定教育議題之實施方式。
3.邏輯關連
3.1 學校課程願景、發展特色和各類彈性學習課程主軸,能學校發展及所在社區文
化等內外相關重要因素相連結
4.發展過程
4.1 學校背景因素之分析,立基於課程發展所需之重要證據性資料。
4.2 規劃過程具專業參與性並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通過。
領域
/
目課
5.素養導向
5.1 教學單元/主題和教學重點之規劃,能完整納入課綱列示之本教育階段學習
點,兼具學習內容和學習表現兩軸度之學習,以有效促進核心素養之達成。
5.2 領域/科目內各單元/主題之教學設計,適合學生的能力、興趣和動機,提供學生
練習、體驗、思考、探究和整合之充分機會,學習經驗之安排具情境脈絡化、意
義化及適性化特徵。
6.內容結構
6.1 內含課綱及所屬地方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規定課程計畫中應包含之項目,如各年級
課程目標或本教育階段領域/科目核心素養、教學單元/主題名稱、各單元/主題教
學重點、教學進度、評量方式及配合教學單元/主題內容擬融入之相應合適之議
題內容摘要。
6.2 同一學習階段內各教學單元/主題彼此間符合順序性、繼續性和統整性之課程組
織原則。
7.邏輯關連
7.1 核心素養、教學單元/主題、教學重點、教學時間與進度以及評量方式等項目內
容,彼此具相呼應之邏輯關連
7.2 領域/科目課程若規劃跨領域/科目統整課程單元/主題,應確實具主題內容彼此密
切關連之統整精神;採協同教學之單元,其參與授課之教師及擬採計教學節數
列明。
8.發展過程
8.1 規劃與設計過程蒐集、參考及評估本領域/科目課程設計所需之重要資料,如領
/科目課綱、學校課程願景、可能之教材與教學資源、學生先備經驗或成就與
發展狀態、課程與教學設計參考文獻等。
8.2 規劃與設計過程具專業參與性,經由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年級會議或相關教
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共同討論,並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通過
彈性
學習
課程
9.學習效益
9.1 各彈性學習課程之單元或主題內容,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及身心發展層次,對其
持續學習與發展具重要性。
9.2 各彈性學習課程之教材、內容與活動,重視提供學生練習、體驗、思考、探究、
發表和整合之充分機會,學習經驗之安排具情境脈絡化、意義化和適性化特徵
確能達成課程目標。
10.內容結構
10.1 各年級各彈性學習課程計畫之內含項目,符合主管機關規定,如年級課程
標、教學單元/主題名稱、單元/主題內容摘要、教學進度、擬融入議題內容摘
要、自編或選用之教材或學習資源和評量方式。
10.2 各年級規劃之彈性學習課程內容,符合課綱規定之四大類別課程(統整性主題/
專題/議題探究、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程)及學
習節數規範。
10.3 各彈性學習課程之組成單元或主題,彼此間符合課程組織的順序性、繼續性和
統整性原則。
層面
對象
評鑑重點
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11.邏輯關連
11.1 各年級各彈性學習課程之規劃主題,能呼應學校課程願景及發展特色。
11.2 各彈性學習課程之教學單元或主題內容、課程目標、教學時間與進度和評量方
式等,彼此間具相互呼應之邏輯合理性。
12.發展過程
12.1 規劃與設計過程中,能蒐集且參考及評估各彈性學習課程規劃所需的重要資
料,如相關主題的政策文件與研究文獻、學校課程願景、可能之教材與教學資
源、學生先備經驗或成就與發展狀態、課程與教學設計參考文獻等。
12.2 規劃與設計過程具專業參與性,經由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小組、年級會議或相關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共同討論,並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通過。特殊需求
類課程,並經特殊教育相關法定程序通過。
課程
實施
各課
程實
施準
13.師資專業
13.1 校內師資人力及專長足以有效實施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尤其新設領域/
科目,如科技、新住民語文之師資已妥適安排。
13.2 校內行政主管和教師已參加主管機關及學校辦理之新課程專業研習或成長
動,對課程綱要內容有充分理解。
13.3 教師積極參與各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年級會議及專業學習社群之專業研討、
共同備課、觀課和議課活動,熟知任教課程之課綱、課程計畫及教材內容。
14.家長溝通
14.1 學校課程計畫能獲主管機關備查,並運用書面或網路等多元管道向學生與家長
說明。
15.教材資源
15.1 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所需審定本教材,已依規定程序選用,自編教材及
相關教學資源能呼應課程目標並依規定審查。
15.2 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之實施場地與設備,已規劃妥善
16.學習促進
16.1 規劃必要措施,以促進課程實施及其效果,如辦理課程相關之展演、競賽、活
動、能力檢測、學習護照等。
各課
程實
施情
17.教學實施
17.1 教師依課程計畫之規劃進行教學,教學策略和活動安排能促成本教育階段領域/
科目核心素養、精熟學習重點及達成彈性學習課程目標。
17.2 教師能視課程內容、學習重點、學生特質及資源條件,採用相應合適之多元教
學策略,並重視教學過程之適性化。
18.評量回饋
18.1 教師於教學過程之評量或定期學習成就評量之內容與方法,能掌握課綱及課程
計畫規劃之核心素養、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並根據評量結果進行學習輔導或
教學調整。
18.2 各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年級會議及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能就各課程之教學
實施情形進行對話、討論,適時改進課程與教學計畫及其實施。
課程
效果
領域
/
目課
19.素養達成
19.1 各學習階段/年級學生於各領域/科目之學習結果表現,能達成各該領域/科目課
綱訂定之本教育階段核心素養,並精熟各學習重點
19.2 各領域/科目課綱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以外之其他非意圖性學習結果,具教育之
積極正向價值。
20.持續進展
20.1 學生在各領/科目之學習結果表現,於各年級和學習階段具持續進展之現象。
彈性
學習
課程
21.目標達成
21.1 學生於各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結果表現,能符合課程設計之預期課程目標
21.2 學生在各彈性學習課程之非意圖性學習結果,具教育之積極正向價值。
22.持續進展
22.1 學生於各類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成就表現,具持續進展之現象。
課程
總體
架構
23.教育成效
23.1 學生於各領/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結果表現,符合預期教育成效,展現
適性教育特質。
臺中市西屯區惠來國民小學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要
108 626 日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依據教育部 103 11 28 日臺教授國部字第 1030135678A 號頒布《十二年國民基
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柒、實施要點,訂定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要點。
第二條 為掌握學校教育願景,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負責審議學校課程計畫、審查全年級
或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編教材及進行課程評鑑,特設置「惠來國小課程發展委員
會」(以下簡稱本委員會),為學校課程決策單位。
第三條 本委員會設置委員 18 人,委員任期一年,任期自每年 81日起至隔年 731
止,其組織成員包括:學校行政人員代表、學年及領域教師代表、家長、社區代表
與資源班老師代表等,必要時亦得聘請學者專家列席諮詢。
組成成員
人數
姓名(職稱)
校長
1
當然委員,兼委員會總策劃。
行政人員代表
5
當然委員,含教務、學務、總務、輔導主任、教學組長。
年級教師代表
6
各年級學年主任。
科任教師代表
1
由科任主任。
領域教師代表
3
含特殊需求領域推派 1人,各領域召集人推派代表 2人。
教師組織代表
1
由教師組織推派。
學生家長委員會代表
1
由家長會推選代表一名。
總計
18
第四條 工作內容
1. 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發展學校本位課
程,並審慎規劃學校課程計畫。
2.審查各學習領域、特殊教育班課程計畫。
3.於每學年開學前一個月,擬定下一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
4.審查自編教科用書。
5.議決校訂課程內涵,決定應開設之彈性學習課程。
6.審查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之計畫與執行成效。
7.負責課程與教學的評鑑,並進行學習評鑑。
8.規劃教師專業成長進修計畫,增進專業成長。
第五條 運作方式
1. 會議由校長定期召集之,但經委員二分之一以上連署開會時,校長應召開臨時委
員會議。
2.校長為當然主席,校長因故無法主持時,由委員互推一人為主席。
3.會議每年定期舉行 4次,每學期各 2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第六條 學校課程計畫為學校本位課程規畫之具體成果,應由本委員會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出
席,二分之一以上出席委員通過,使得陳報各該主管機關。
第七條 本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
2-I 109 學年度臺中市西屯區惠來國民小學第學期
教科書選用暨自編教材一覽表
製表日期:109 722
領域/課程名稱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國語
康軒
南一
翰林
翰林
南一
康軒
本土語
閩南語
真平
真平
真平
真平
康軒
真平
客家語
真平
康軒
真平
康軒
真平
康軒
新住民語
英語
何嘉仁
(eSTAR 1)
何嘉仁
(eSTAR 3)
康軒
(Follow Me 5)
康軒
(Follow Me 7)
數學
翰林
康軒
康軒
南一
康軒
南一
自然與
生活科技
南一
康軒
康軒
康軒
南一
康軒
社會
康軒
翰林
康軒
翰林
藝術與
人文
翰林
翰林
康軒
翰林
健康與體育
南一
翰林
康軒
翰林
南一
康軒
綜合活動
南一
康軒
翰林
翰林
國際教育
自編教材
自編教材
資訊
宏全(H303
Windows10
輕鬆快樂學)
宏全(H501
PhotoCap6
快樂學習 e
點通)
無限可能
(UPS089
LibreOffice
Impress 6.X
簡報萬花筒)
宏全(H601
Micro:bit
小創客動手
)
1.彈性學習節數之課程名稱,請各校依實際情況填入。
2.一、二年級應依學生實際需求,選擇閩南語文、客家語文、原住民族語文或新住民語文
其中一項進行學習。
3.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名稱於 108 課綱改稱「自然科學」;「 藝術與人文」
域名稱改稱「藝術」
4.自編教材須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通過。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