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跨縣市國小數學教學與命題工作坊

pdf
809.25 K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工作坊
489
一年級上學期期中數學評量試卷及
延後測之學生學習成就分析
臺東縣國小數學輔導團/國立臺東大學附小 劉淑芳、王孔雀
壹、前言
臺灣的學前教育日漸普及多數學生入學前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把玩各種
形狀的物體,也有使用位置關係用語的經驗,對於 0~10 的數多少有探索、
分辨認識比較和讀寫的經驗同時也累積了有關「比多少」的感官經驗
低年級老師如何在教學中進一步運用學生的基礎數學常識引導學生加深去
思考自己「想數學」的歷程並發表讓學生獲得成就感進而享受學習的快
如何評量可客觀且真實的展現學童學習成效實在是教學者應該費心琢
磨的一環。
貳、延後評量目的
1. 探討可以客觀、正確評量出學生的數學學習表現的命題方式及題目呈現
可注意之細節。
2. 分析學生作答錯誤型態與命題方式之關係,修改命題方式及注意事項。
3. 探究學生在學習「語文敍述進而具體操作,理解數學語言符號的表達方
式」歷程的困難,精進教學改進教材、教法,或實施補救教學及個別輔
導。
參、實施年級或適用對象
本校一年二班學生 27 名。
肆、實施流程
考量班上有位特殊學童家長十分在意孩子學習表現為避免家長緊張
此延後測試卷在批改完及分析後,即以碎紙機銷毁。
進行學生訪談時以空白試卷讓答錯學生再一次作答並詢問作答理由來判
斷學生是否真正瞭解訪談後受訪學生皆得到一份小禮物(文具食品皆可),受
訪學生有被重視的感覺,未能被訪問的學生反而有些羨慕。
伍、評量內容
(一)本校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數學領域期中評量試卷(附件一)
(二)學習領域範圍:南一版數學學習領域一上第一單元至第五單元。
確定實施對象
商討實施延後測範圍
實施延後測
決定實施延後測時間
批改評量卷
訪問作答錯誤學生
分析結果
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工作坊
490
(三)教材內容及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
1.認識 0~10 的數,進行說、讀、聽、寫、做。
2.10 以內數量的比較。
1.認識平面和曲面。
2.立體堆疊。
3.辨識物體的外形並分類。
4.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
體和球體,並使用標準名稱描述。
1.10 以內各數的分解和合成。
1.10 以內的序數。
2.認識基數和序數的關係。
3.10 以內兩數量的比較。
1.認識上下、前後位置語詞。
2.認識左、右位置語詞。
3.認識遠、近位置語詞。
陸、學生解題表現分析
99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評量
100 221 日延後測
10 以內數
量的點數
、比較多
少。
一、數一數,有多少?在()裡寫出正確的數字。
比一比,比較多的在□中打24%(每格二分)
1.未依題意在指定的空格中正
確作答,1人。
2.兩個()沒寫,1人。
題1人未依題意在指定的□
中打
兩次的評量學生在 10 以內數量的點數比較多少的數學概念
上沒有問題,只有少數學生因為粗心而沒有作答。
辨識平面
和曲面。
二、連連看:12%(每題二分)
連錯1人。
全對。
題目將實物以平面圖案呈現,全班學生在辨識實物的平面和曲
面,能理解命題的用意而正確的作答。
評量時間
試題及錯誤
類型分析
評量
目標
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工作坊
491
分辨物品
形狀對應
幾何圖形
並連出幾
何圖形之
名稱。
三、連連看:8%(每題一分)
全對
正方形長方形連錯 1人。
34日拿空白的試題請寫錯的學生再一次做答,該生毫不遲
疑的寫出正確答案,因此學生在幾何圖形的辨認上沒有問題。
分辨 10
內的基數
和序數的
意義。
四、按照題意圈圈看:8%(每格二分)
3個圈成第 3;第 3個圈成
31人。
弄錯數起點 6個從前面數
未看到提示是從後面數起。
16 人。
6個圈成第 6個; 6 個圈
61人。
6沒看到提示弄錯數起
點,14 人。
6個,沒有做答,1人。
上學期期中評量仍有學生不瞭解序數的意義。延後測結果,發
現學生已能瞭解序數的意義,但仍有不少學生沒有注意計數起點,
而圈錯位置,但概念是對的。
運用序數
與基數之
概念確認
實物在序
列中的位
置。
五、填一填:10%(每格二分)
題寫成 5種,1人。
題寫成第 3個,3人:未辨
識清楚第三個與第八個圖案之
差異。
題寫成第 4310 個,各
1人。
題寫成 5種,1人。
題未看清楚圖案數錯2人。
題數錯 2人。
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工作坊
492
第一次錯誤類型較多樣,其中第題有學生因對蔬菜的概念不
清楚,而答錯種類數量,延後測時這樣的情形未發生。第題兩次
評量都有學生因圖形相似而答錯。第題兩次評量都有學生答錯,
但錯誤的答案不同。訪問答錯學生時,學生皆能正確作答。
辨識參考
物的上下
左右位
置。
六、看圖回答問題:10%(每格一分)
(1)把符號寫在正確的位置上:
左右相反,錯誤 1人。
題左右相反,錯誤 3人。
錯誤人數增加 2經訪談確認一名學童左概念尚未穩固
辨識物體
的相對位
置:前、
後、遠、
近。
看圖回答問題:
題答案為 3的。未看懂圖
,自行將圖中小朋友依先後順
序編號。
題答案為 22未看懂
圖意,自行將圖中小朋友依先後
順序編號。
寫成 4號,5弄錯 1號與第
一名之意思。
題答案為 11未看懂
圖意,自行將圖中小朋友依先後
順序編號。
題答案為 41未看懂
圖意,自行將圖中小朋友依先後
順序編號。
題答案為 11未看懂
圖意,自行將圖中小朋友依先後
順序編號。
下圖是期中考試卷
題答案為 35人。
題答案為 25人。
題答案為 12人。
題答案為 42人。
題答案為 12人。
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工作坊
493
這兩次錯誤類型都是將背號及名次混淆,因延測試卷圖案比原
稿還不清楚,答錯學生反而增多。訪談時學生都能正確作答。
解決 10
內各數的
分解問
圖示
數字分
解。
七、想想看,可以分成幾和幾?14%(每格二分)
全對。
題分錯1人。
題分錯1人。
題答錯1人。
題答錯1人。
題答錯3人。
(學生對分合抽象圖示不瞭解)
訪問答題錯誤學生時,有一位學生對分合抽象圖示不瞭解,其
他學生皆能正確作答。
解決 10
內各數的
合成問
圖示
數字合
成。
八、算算看,合起來有多少?14%(每格二分)
題數錯成(6),以致合起來
結果也錯(10)1人。
題合起來錯誤1人。
兩個()未做答1人。
數錯導致合起也錯1人。
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工作坊
494
解決 10
內各數的
合成問
圖示
數字合
成。
延後測後訪問作答錯誤學生,兩名學生皆能正確作答,因此在
10 以內各數的合成沒有問題。
柒、結果與建議
兩次施測都有學生漏題未答這樣的情形在低年級常會發生因此在考試時
低年級導師常會耳提面命的提醒學生要注意答題且教導學生答題及檢查策略
減少學生漏題未答之失誤。
學生在分辨 10 以內的基數和序數的意義概念上已完全瞭解,只是未看清楚
題目的提示而答錯因此在命題時要更清楚明確才能測出學生正確的數學成就
建議這題的題目可以改成:
從前面數起第 3
第五大題選用十種不同的蔬菜圖案未考量學生對蔬菜之概念是否清楚
而期中考有位學生第題寫成 5(正確為 10 種)因此命題時圖案的選擇
貼近學生經驗,力求清晰容易辨識。
第六大題的第(1)題,辨識參考物的上下左右位置的題目中,延後測後訪
問學生中發現一名學童左右概念尚未穩固提醒教學者對該名學生進行補救教
學,並以不同學習策略指導學生辨別左右之概念例如在右手心寫上右字
手不寫,或在右手貼上貼紙,增強學生左、右手概念。
第六大題的第(2)題,兩次測驗的錯誤類型都是將背號及名次混淆,且延
測試卷圖案比期中考的試卷圖案還不清楚所以延後測時,答錯的學生反而增多
建議命題時可用名字代替背號或選用不同動物而印刷時要注意圖案的清晰度。
第七大題解決 10 以內各數的分解問題:圖示、數字分解。期中考時因有考
前複習學生在分合抽象圖示是清楚的延後測時沒有考前複習有一位學
生對分合抽象圖示不瞭解作答錯誤除了對該生進行補救教學外在教學時更要
加強語言圖像及抽象符號之間的聯結讓學生能在數學語言文字圖示及符號
間轉譯自如。
第八大題解決 10 以內各數的合成問題:圖示、數字合成。訪問答題錯誤之
學生,發現學生因未能仔細作答而答錯,在 10 以內各數的合成沒有問題。
比較第七和第八大題發現,答題錯誤學生在 10 以內各數的合成較熟練,10
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工作坊
495
以內各數的分解錯誤較多因此日後教學時在數的分解練習時要再讓學生多做
具體操作練習並藉由書面練習單來熟練。
教師在命題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如檢核序數的概念時可以選用學
生排隊的經驗或玩具的排列在分合概念的命題宜採用「具體半具體抽象
符號」之歷程呈現,由易而難,引導學生解題思考。
書面評量的結果有時會受限學生解讀能力當下情緒考試壓力…等
生未必能完全展現習得之概念由於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在書面解讀能力尚在起
步階段輔以實物圖像及例題有助於學生正確作答教師也能確實檢核學生之
學習成效因此數學評量命題時必頇考慮每一位學生的先備經驗題目的呈現方
式必頇清晰、簡明以避免學生混淆或誤解,才能達成數學評量的目的。
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工作坊
496
附件一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