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兼顧數學概念與熟練」工作坊
315
北區國小數學評量試題
貳、量與實測
編號:11
下列角 A和角 B,哪一個角比較大?
( 角A 角B 一樣大 無法比較)。
1.選項無誘答力。
2.角的下方皆為水平,且角度差異太大,太容易辨識。
3.若能測驗出學生迷思概念更好(角的大小不受邊的長度影響;角的
大小不受內部弧線的長度影響)
下列哪一個角最大?
ㄅ ㄆ ㄇ
ㄈ
( 角ㄅ 角ㄆ 角ㄇ 角ㄈ )。
原題目答對率高,無鑑別度,且選項 3和4無人選答。
修正後題目,可以測出哪些學生有迷思概念,選角ㄅ的學生,受內
部弧線的長度影響;選角ㄆ的學生,可能受邊的長度影響。

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兼顧數學概念與熟練」工作坊
316
編號:12
為1立方公分為 1立方公分
左圖的立體圖形有多少立方公分?
後面是否可能隱藏更多的立方體呢?題目具爭議性。
若將立體形體緊靠牆邊即可。
為1立方公分為 1立方公分
上圖的立體圖形有多少立方公分?( ) 立方公分
學生的表現差異不大,因為學生基本上不會懷疑後面還有更多的立
方體。課本和習作呈現都類似原題目,老師的教學引導也都避開此
問題,但這樣的呈現方式具爭議性,建議修改。

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兼顧數學概念與熟練」工作坊
317
編號:13
大頭從書櫃中拿出保險箱,再從保險箱中拿出鑽石和寶石,下列關
係正確的是
○
1書櫃>保險箱>鑽石>寶石
○
2書櫃>寶石>保險箱>鑽石
○
3書櫃>鑽石,保險箱>寶石
○
4保險箱>鑽石>書櫃,書櫃>鑽石>保險箱。
從題目中未言明要比較的關係是什麼?
物品的價值?
體積?
重量?
容量?
大頭從書櫃中拿出保險箱,再從保險箱中拿出鑽石和寶石,下列有
關物體體積的關係正確的是
○
1書櫃>保險箱>鑽石>寶石
○
2書櫃>寶石>保險箱>鑽石
○
3書櫃>鑽石,保險箱>寶石
○
4保險箱>鑽石>書櫃,書櫃>鑽石>保險箱。

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兼顧數學概念與熟練」工作坊
318
編號:14
新北市國小輔導團/新北市昌平國小 林心怡、呂慧君、馬恬舒
弟弟摺 8架紙飛機共花了 9分20 秒,他摺 1架紙飛機需要多少時
間?
33 秒53 秒1分1分10 秒
(一)選項沒有誘答力,因為 9分20 秒除以 8,摺 1架紙飛機的時
間一定會超過 1分鐘,故選項中的答案應皆超過 1分鐘。
修正的選項說明:
1. 正確選項:
2. 錯誤選項分析:
1 10 寫成 110 秒
8
8
160
+20
80
80
0
1 15
8
8
1 2
8
40
40
0
將9分20 秒換算為 920 秒,用 920 秒除以 8為115 秒。
(二)題幹不夠明確清楚。
(三)
弟弟摺 8架紙飛機共花了 9分20 秒,他摺 1架紙飛機平均需要多
少時間?
1分10 秒110 秒1分15 秒115 秒

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兼顧數學概念與熟練」工作坊
319
(一)修正前施測結果:
(二)修正後施測結果:
(三)綜合討論:
在回收學生的作答後,我們發現不論是修正前或修正後的試
卷,答對學生的作法全部都是以上這兩種方式(一為將 9分20 秒
化為560 秒後再除以8,或是將9分20 秒化為8分80 秒後再除以 8),
所以可看出選項的內容對學生的作答方式並無差異。筆者認為可能
是學生對於時間的除法題目已有制式的計算方式,看完題目就開始
計算,未考慮到選項的內容。
建議老師日後在教學中可多讓學生再算出答案後,有機會能回
頭檢視以判斷答案的合理性,讓學生能有機會提升對數感的敏銳
度。

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兼顧數學概念與熟練」工作坊
320
編號:15
(一)三角形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二)三角形及平行四邊形圖形中底或高變化時對面積的關係
新北市國小輔導團/新北市昌平國小 林心怡、呂慧君、馬恬舒
⑴A、B、C、D、E圖形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公分?
①A:( )平方公分
②B:( )平方公分
③C:( )平方公分
④D:( )平方公分
⑤E:( )平方公分
⑵哪個圖形的面積和 C相等?( )
⑶三角形 C的高是三角形 A的( )倍,底相同,所以三角
形C的面積是三角形 A的( )倍。
⑷不同的平行四邊形,當底相等時,高越短,
面積也( )。【填入越小、越大或相等】
(一)題目為組合題,第一大題評量三角形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
算,已經出現各圖形的面積答案,之後再比較各圖形中底或高變化
時對面積的關係,學生可藉由之前的面積答案來計算關係,失去原
評量的用意。
(二)因題目為題組型,若學生在第一大題出現錯誤,也會連帶影
響後面的解題。
(三)所以將題目中第一大題面積計算部分刪除,將評量重點修改
為只評量圖形中底或高變化時對面積的關係。
⑴哪個圖形的面積和 C相等?( )
⑵若三角形 A、C的底皆為 4公分,則三角形 C的高是三角形 A

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兼顧數學概念與熟練」工作坊
321
的( )倍,三角形 C的面積是三角形 A的( )
倍。
⑶由平行四邊形 B、E中,我們可以發現,當底相等時,高越短時,
面積也( )。【填入越小、越大或相等】

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兼顧數學概念與熟練」工作坊
322
由以上學生的作答想法中,明顯可看出學生的第二題答案都是
由第一題的答案中找出,而第三題中關於面積關係的答案也是由第
一題的答案中計算而來,就如同我們在修正原因(一)中所提及「第
一大題評量三角形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已經出現各圖形的面
積答案,之後再比較各圖形中底或高變化時對面積的關係,學生可
藉由之前的面積答案來計算關係,失去原評量的用意。」從回收的
答案卷中,所有的學生都是以這個方式判斷答案,完全沒有以三角
形中底或高的變化關係來判斷其面積的變化關係。
(二)修正後施測結果:

北區跨縣市國小「精進數學教學與命題—兼顧數學概念與熟練」工作坊
323
由修正後試卷的學生回答中,我們發現不先讓學生算出每一個
圖形面積,而直接問學生第一題「哪個圖形的面積和 C相等?」,
結果發現學生會察覺到不同圖形中底和高的關係,進而判斷其是否
面積相等。而第二題也有相同的結果,學生會觀察底和高的變化關
係,並判斷其面積的變化關係。
(三)綜合討論:
我們發現學生在兩種不同的試卷中會產生的不同解題想法及
策略,所以表示試題的引導內容對於我們要評量的重點有相當大的
關係。
建議教師日後要將評量「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圖
形中底或高變化時對面積的關係」分成兩個不同的試題內容,能盡
量避免失去評量重點,如此才能實際測驗出學生是否理解實際的概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