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乙) 王冕的少年時代 吳敬梓
元朝末年,出了一個嶔崎磊落的人。這人姓王名冕,在諸暨縣鄉村裡住。七歲上死了父親,他母親做點針黹供他到村學堂裡
去讀書。
看看三個年頭,王冕已是十歲了,母親喚他到面前來說道:「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
家,年歲不好,柴米又貴,這幾件舊衣服和些舊傢伙,當的當了,賣的賣的了,只靠我做些針黹生活尋來的錢,如何供得你讀書?
如今沒奈何,把你雇在間壁人家放牛,每月可得幾錢銀子,你又有現成飯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王冕道:「娘說的是。我在
學堂坐著,心裡也悶,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要讀書,依舊可以帶幾本書去讀。」
當夜商議定了,第二日,母親同他到間壁秦老家。秦老留著他母子兩個吃了早飯,牽出一條水牛來交與王冕,指著門外道:
「就在我這大門過去兩箭之地,便是七泖湖,湖邊一帶綠草,各家的牛,都在那裡打睡。又有幾十棵合抱的垂楊樹,十分陰涼。
牛要渴了,就在湖邊飲水。小哥!你只在這一帶玩耍,不可遠去。我老漢每日兩餐小菜飯是不少的,每日早上還折兩個錢與你買
點心吃;只是百事勤謹些,休嫌怠慢。」他母親謝了擾,要回家去。王冕送出門來,母親替他理理衣服,口裡說道:「你在此頇
要小心,休惹人說不是;早出晚歸,免我懸念。」王冕應諾,母親含著兩眼眼淚去了。
王冕自此在秦家放牛,每到黃昏,回家跟著母親歇宿。或遇秦家煮些醃魚、臘肉給他吃,他便拿塊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
每日點心錢也不用掉,聚到一兩個月,便偷個空走到村學堂裡,見那闖學堂的書客,就買幾本舊書,逐日把牛拴了,坐在柳樹蔭
下看。
彈指又過了三、四年,王冕看書,心下也著實明白了。那日正是黃梅時候,天氣煩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綠草地上坐著。頇
臾,濃雲密布,一陣大雨過了,那黑雲邊上鑲著白雲,漸漸散去,透出一派日光來,照耀得滿湖通紅。湖邊山上,青一塊,紫一
塊,綠一塊;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湖裡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看了
一回,心裡想道:「古人說:『人在畫圖中』,實在不錯;可惜我這裡沒有一個畫工,把這荷花畫他幾枝,也覺有趣。」又心裡想
道:「天下那有個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畫他幾枝?」
自此聚的錢不買書了,託人向城裡買些胭脂、鉛粉之類,學畫荷花。初時畫得不好;畫到三個月之後,那荷花精神、顏色,
無一不像;只多著一張紙,就像是湖裡長的,又像才從湖裡摘下來貼在紙上的。鄉間人見畫得好,也有拿錢來買的。王冕得了錢,
買些好東西去孝敬母親。一傳兩,兩傳三,諸暨一縣,都曉得他是一個畫沒骨花卉的名筆,爭著來買。到了十七、八歲,也就不
在秦家了,每日畫幾筆畫,讀古人的詩文,漸漸不愁衣食,母親心裡也歡喜。
( )4.「母親替他理理衣服…‥含著兩眼眼淚去了。」這句話所表現的感情,可用下列何者形容?
(A)望子成龍 (B)舐犢情深 (C)鶼鰈情深 (D)聽天由命。
( )5.下列哪段描述最能看出王冕的進取心?
(A)我在學堂坐著,心裡也悶,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
(B)或遇秦家煮些醃魚、臘肉給他吃,他便拿塊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
(C)王冕看了一回,心裡想道:「古人說:『人在畫圖中』,實在不錯」
(D)天下那有個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畫他幾枝?
( )6.吳敬梓在王冕的少年時代描寫王冕時,一方面著眼於他的孝親,一方面暗示他的生活理想。王冕的生活理想是甚麼?
(A)自立自強,不再受人施捨 (B)不慕榮利,淡泊自得
(C)努力使自己成為畫家,光耀門楣 (D)希望能回到學堂,繼續完成學業。
(丙) 魚 黃春明
「阿公,我沒忘記。我帶條魚回來了。是一條鏗仔魚哪!」阿蒼一再地把一種類似勝利的喜悅,在心裏頭反覆地自言自語。
一路上,他想像到弟弟和妹妹見了鏗仔魚時的大眼睛,還想像到老人伸手夾魚的筷子尖的顫抖。「阿公,再過兩個月我就是木匠
啦!」。卡啦!「該死的鏈子。」阿蒼又跳下車子,把脫落的鏈子安在齒輪上,再用手搖一隻踏板,鏈子又上軌了。從沿途不停
地掉鏈子的經驗,阿蒼知道不能踏得太快,但是他總是忘記。當阿蒼拍拍油污和鐵銹的手,想上車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魚掉了。
掛在把軸上的,只剩下空空的野芋葉子。阿蒼急忙地返頭,在兩公里外的路上,終於發現被卡車輾壓在泥地上的一張糊了的魚的
圖案。
( )7.文中的阿蒼雖然知道不能踏得太快,以免掉鍊子,但是他始終忘記的原因是?
(A)滿心歡喜,歸心似箭 (B)個性使然,丟三落四
(C)精神不振,心不在焉 (D)年紀老大,記性不佳。
( )8.阿蒼一路上的心情變化依序為何?
(A)杞人憂天→貽笑大方→慘不忍睹 (B)笑逐顏開→憂心忡忡→捶胸頓足
(C)喜形於色→七竅生煙→萬念俱灰 (D)談笑風生→怨聲載道→啞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