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貳、學校課程願景
二-1
貳、學校課程願景
一、確認學校課程願景與目的
本校係屬公立小學,具有履行國家教育政策與課程目標之任務,基此,對於國民教育法
以及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 108 學年度開始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所
訂定之目標,在進行課程規劃管理時,必須先行確認與掌握。
(一)國民教育法之教育目標
國民教育法第一條之規定:國民教育法依醫中華民國憲法第 158 條之規定,以養成德、
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二)原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國民教育之學校目標在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傳
授基本知識,養成終身學習能力…活潑樂觀、探究反思、恢弘前瞻、創造進取的「健全國民」
與具世界觀之「公民」。而其具體能力指標則包括: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力;2.欣賞表現與創
新;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4.表達溝通與分享;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6.文化學習與國
際瞭解;7.規劃組織與實踐;8.運用科技與資訊;9.主動探索與研究;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
題。
(三)108 學年度起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新的課程綱要以「啟迪生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涵育公民責任」
為總體課程目標,在「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下,期望達成「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
揚才、終身學習」的願景。而為了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有別於九年
一貫課程,改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裨益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
科目間的統整。所謂「核心素養」於總綱中的定義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
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
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
重視學科知識,也重視跨科的整合;不但重視知識的學習,也重視知識如何應用在真實情境
中,以及如何習得知識的學習方法;重視知識的應用,也強調知識應用的社會脈絡、價值觀
與態度。
此外,新的課程綱要中的「核心素養」強調以人為本,冀望培養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
並分為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亦
即:「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
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三面九項之間彼此互通連貫,且較過去的課程
綱要更加注重與學習者生活情境的結合。
(四)學校願景之課程目標
本校為展現學校本位經營管理之理念,在強調國家課程與地方教育政策之餘,乃希望藉
由學校自主經營的機會,形塑與實現學校願景。如圖 4-1 所示,「樂觀、尊重、前瞻」係本校
現階段全校教職員工與家長代表們,共同形塑的學校願景。期望以:1.「樂觀」提供孩童能
悅納自己、啟迪潛能、主動探索、樂在學習,讓每一個南湖兒童都能唱出亮麗自信的人生樂
章;2.「尊重」協助孩童發展個性、增進群性、崇尚自然、熱愛生命,讓每一個南湖兒童都
能營造群己和諧的人倫關係;3.「前瞻」培育孩童珍惜資源、善用科技、關懷本土、放眼世
界,讓每一個南湖兒童都能開創積極寬廣的光明前程。而此願景在本校課發委員重行檢視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後,認為與總綱所揭櫫之理念、目標不謀而合,亦能符應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