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水上國小特教班國語文課程調整進度表

格式
pdf
大小
1.9 MB
頁數
75
作者
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7-04,离现在 1 11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113 學年度嘉義縣水上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資源班語文領域-國語文 A 組六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康軒版六年級國語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六年級學障 3 人,情障 1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 自主行動:國-E-A1: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
文的興趣,能運用國文認識自
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
基礎。 
 
B 溝通互動: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生活中學習
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
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
標。 
 
C 社會參與:國-E-C2:與他人互
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
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
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特 A 自主行動:特學 E-A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
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 
識 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能。 
 
特 B 自主行動:特學 E-B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
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
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
藝術等符號。

 

1-Ⅲ-1 能理解話語、故事的訊息,有適
切的表情跟口語回應。(簡化) 

Ad-Ⅲ-2 能理解段落的大意。(簡化) 
Ca-Ⅲ-1 能理解飲食、休閒娛樂、交通工具文
本段落大意。(簡化﹑減量) 

1.能聆聽文本段落內容。 
2.運用清晰語音及正確句型說話。 
3.認讀並正確書寫常用字與常用語詞。 
4.能理解故事﹑童詩的文句大意。 
5.培養基本句型的寫作能力。 
6.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7.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紙筆評量: 

1. 

能完成作業。 

2. 

能完成學習單。 

3. 

紙筆測驗(含定期測驗、平時測

驗),正確率達 60%。 

 

口頭評量: 

1. 

在 課 堂 討 論 時 能 表 達自

己的想法。 

2. 

能針對文本內容,回答老師

的提問。 

3. 

能口頭造句。 

 

實作評量: 

1. 

能在提示後維持適當的專

注時間。

 

2. 

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

習學習過的內容。

 

2-Ⅲ-4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
話。(簡化﹑減量) 

Ac-Ⅲ-2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簡化﹑減
量)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 1200 字(減量)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
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Ab-Ⅲ-1 1200 個常用字的形、音和義。(減量) 
Ab-Ⅲ-5  12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減量) 

5-Ⅲ-6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略,
找出句子間的因果關係,理解文句內
容。(簡化) 

Ad-Ⅲ-1 文句的大意。(簡化﹑減量) 
Ad-Ⅲ-3 閱讀故事、童詩。(簡化﹑減量) 

6-Ⅲ-3 為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簡
化﹑減量) 

Ac-Ⅲ-2 簡單的基本句型。(簡化) 

特學 1-Ⅰ-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 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
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課 

神奇的藍絲帶 

1.能專心聆聽有關傳遞愛的小故事,體會分享愛的重要與感動。 
2.能說出自己如何傳遞愛的相關經驗。 
3.能理解頒贈藍絲帶的目的及方式,寫出想致贈藍絲帶的對象。 
4.能學習如何關愛、鼓勵、讚美別人,並懂得感謝他人。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專心聆聽同學的報告,分享他人如何傳遞愛,如何表達對
人的讚賞與關心。 
2.能分享自己關於「傳遞愛」的相關經驗。 
3.能寫出自己要把藍絲帶頒發給誰,並且寫下對他人的鼓勵與
讚美。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三週 

第二課 

跑道 

1.能專心聆聽同學報告某次心境轉折的經驗,並且給予適切的回應。 
2.能把自己參加某次心境轉折的經驗,說出來與同學分享。.  
3.能理解課文中角色心境的轉折,寫出自己必須說「對不起」的相關經驗。  

1.能專心聆聽同學報告某次心境轉折的經驗,並且給予適切的

回應。  

2.能把自己某次心境轉折的經驗,說出來與同學分享。 

background image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3.能從本課人物的互動與心境轉折,學習良好的待人處事方式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三~四週 

第三課 

說話也要停看聽 

1.能專注聆聽教師或同學的言談內容,並記住要點。 
2.能學會正確且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 
3.能學習事先想好再說,說話得體。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仔細聆聽電子書以及同學的發言。 
2.能說出與說話有關的例子。 
3.能閱讀和說話有關的資料。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四~五週 

第四課 

朱子治家格言選 

1.能專心聆聽成語故事,說出聽後感想。 
2.能發表「一句格言對我的影響」

。 

3.能針對本課各則格言的內容,提出自己相關的意見、經驗與感想。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專心聆聽「未雨綢繆、臨渴掘井」成語故事。 
2.能說出「未雨綢繆、臨渴掘井」成語故事 
3.能說出「一句格言對我的影響」

。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五~六週 

第五課 

山的巡禮 

1.能利用注音輸入法,查詢兒童文學作家林煥彰、劉克襄的作品。 
2.能閱讀童詩,了解詩句運用的寫作技巧與趣味性。 
3.能欣賞大自然四季之美,並珍惜大地贈予萬物的禮物。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運用注音輸入法,鍵入關鍵字,查尋相關資料。 
2.能從景物的描寫中,認識季節為基隆山改變了風貌,以及木
瓜山的黎明景致中,體會大自然的不同面貌。 
3.能欣賞課文,認識課文中運用擬人法的地方。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七~八週 

第六課 

東海岸鐵路 

1.能聆聽同學分享坐火車旅遊的經驗,一邊聆聽,一邊給予回應。 
2.能說出坐火車旅遊的經驗和所看見的風景。 
3.能寫出臺灣最佳推薦的景點。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了解課文內容,簡要歸納重點。 
2.能閱讀課文後能找出文章的重點。 
3.能說出坐火車旅遊的經驗。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九~十週 

第七課 

蚵鄉風情 

1.能專注聆聽同學分享觀看影片的心得。 
2.能說出課文內容,與作者對家鄉的感觸與心情轉折。 
3.能體會出作者對故鄉人事物的情感,並以同樣的心情,認真看待自己故鄉的人事物。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說出影片與課文相關的部分,並說出自己的想法。 
2.能運用字辭典,認識本課難字與詞語意思。 
3.能理解作者透過文字,書寫家鄉風情的深厚情感。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八課 

大小剛好的鞋子 

1.能擷取各段重點,並歸納大意、主旨。 
2.能說出針對事件不同觀點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能透過思考與省思,寫出自己換位思考的經驗。 
4.能透過不同想法的交流,培養尊重他人的正確態度。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聆聽同學報告自己與他人意見相左的事件和心情,再提問
互相交流。 
2.能說出與他人產生不同想法的事件與當下的心情。 
3.能閱讀與「思考」相關的文章或故事。 
4.能寫出自己與他人想法衝突的事件與心情,以及處理方式。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二~十三週 

第九課 

沉思三帖 

1.能從文章描述中體會思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說出一個關於思考的親身經驗或故事。 
3.能從三個故事中獲得啟示,啟發思考力,豐富自己的生活。 
4.能了解思考的方向會影響人們的行為與結果,並學會積極正向的思考。 

1.能根據不同的故事情節,聲音隨著起伏變化。 
2.能用自然的語氣說明如何從故事中獲得啟示。 
3.能了解課文內容,明白思考可以產生新的想法。 
4..能說一個以思考力為主題的故事。 

 

background image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十課 

狐假虎威 

1.能聆聽中國寓言故事,抓取重要訊息。 
2.能說出一個中國寓言故事。 
3.能讀懂「狐假虎威」的故事情節及寓意。 
4.能欣賞寓言的奇思異想,學習古人的智慧。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聆聽同學說中國寓言故事,並紀錄重點與寓意。 
2.能了解課文內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啟示。 
3.能紀錄閱讀故事的摘要與心得。 
4.能閱讀寓言故事,了解寓意。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四~十五週 

第十一課 

我願 

1.能說出我願所歸納的要點和感想。 
2.能體會出我願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關懷尊重。 
3.能學習詩歌寫作,並和同學分享。 
4.能欣賞詩歌的美感,提升文學方面的興趣

。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說出對課文我願的看法。 
2.能了解作者的寫作特色及本詩內涵。 
3.能練習詩歌創作。 
4.能認識新詩的特色。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六~十七週 

第十二課 

最好的味覺禮物 

1.能聆聽同學分享實作體驗的經驗,一邊聆聽,一邊提問、互相對話。 
2.能說出實作體驗的過程、心得或感受。 
3.能透過實作體驗的活動,體驗實作的樂趣,並培養實作的興趣。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聆聽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再提問互相交流。 
2.說出自己的經驗與感受 
3.能寫出自己相關的經驗與心情。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八~十九週 

第十三課 

空城計 

1.能聆聽歷史故事,判斷人物的各種情緒。 
2.能思考並體會歷史人物解決問題的過程及心境。 
3.能學習描述動作和表情的詞語、句子。 
4.能遇事沉著應對,冷靜思考如何解決危機。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聆聽故事判斷人物的各種情緒(驚訝、自信、無奈、懷
疑)

。 

2.能了解孔明化解危機的經過。 
3.能認識描寫各種情緒的句子。 
4.能思考並體會諸葛亮的臨危不亂,冷靜思考解決問題的過
程。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十~二十一週 

第十四課 

桂花雨 

1.能說出自己閱讀散文的經驗及對文章中人、事、物的看法。 
2.能熟習本課人物運用對話來敘事的寫作方式。 
3.能欣賞本文的寫作特色,並體會其中的情感,撰寫出讀後心得。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仔細聆聽同學的發言。 
2.能了解課文中人物的對話,體會其中人物的親情及領會人物
的個性。 
3.能欣賞課文中描寫景物時所運用的寫作特色。 
4.能在讀完後,體會作者的感受,撰寫讀書心得。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課 

過故人莊 

1.從不同媒材中,聆聽詩歌朗讀,欣賞詩歌之美。 
2.能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認識詩歌中的詞語的讀音。 
3.能認識律詩,理解本詩的詩意。 
4.能體會詩中人與人之間誠摯、率真的情意。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安靜聆聽詩人孟浩然的相關作品。 
2.能用適當的語氣及聲調吟誦課文。 
3.能認識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4.能了解課文詩句中的意思和內涵。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三週 

第二課 

把愛傳下去 

1.能簡要歸納聆聽的內容,並說出內容的重點。 
2.能說出把愛傳下去一文的要點,並提出對文章的看法。 
3.能了解課文的主旨及取材結構。 
4.能對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恩,並傳遞愛心,協助需要幫助的人。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針對聆聽的內容,提出相關問題。 
2.能清楚說出學習本課後的心得。 
3.能了解課文的結構和寫作特色。 
4.能了解助人的快樂和感恩的力量。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三~四週 

第三課 

說話也要停看聽 

1.能專注聆聽「山村車輄寮」一文的內容,說出各段描寫的重點。 
2.能認識課文中運用轉化、譬喻修辭的內容。 
3.能練習摹寫自己的家鄉,發揮想像力描繪家鄉環境之美及人文特色。 
4.能欣賞家鄉之美,並培養愛家愛鄉的情懷。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在聆聽文章時,一邊聆聽,一邊練習摘錄摹寫景物、人文活
動的佳句。 
2.能說出自己對家鄉的情感。 
3.能發揮想像力,將家鄉環境中的景物、人文活動加以聯想。 
4.能練習用語句描述家鄉的人文活動特色。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四~五週 

第四課 

巨人的階梯 

1.能培養良好聆聽的態度,把握聆聽的方法,記取細節與重點。 
2.能說出巨人的階梯課文內容的要點及作者的所見所感。 
3.能從段落大意中,讀出文章的寫作方式,增進閱讀理解的能力。 
4.能運用感官仔細觀察、發揮想像力,寫出對事物的介紹。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藉由同學分享,回想自己和家人出遊的經驗。 
2.能對同學發表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3.能了解本文結構,讀出課文中所傳達的主旨。 
4.能正確使用詞語,寫出旅行中的見聞及感觸。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五~六週 

第五課 

馬達加斯加,出發! 

1.能依據課文內容,整理拉努瑪法那國家公園內珍奇生物的要點。 
2.能聆聽同學發表的說話內容,指出同學發表時的優點。 
3.能有條理的報告所蒐集與馬達加斯加物種生態的資料。 
4.能運用感官、發揮想像力,寫出對事物的介紹。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利用注音輸入的方式,查尋馬達加斯加的特殊物種,並進一
步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 
2.能認真聆聽同學報告野生動物的資料。 
3.能報告與馬達加斯加物種生態有關的資料。 
4.能以說明的方式介紹野生動物。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七~八週 

第六課 

沉睡的天空之城 

1.能安靜聆聽同學表達的經驗,感受情緒並適切的回應。 
2.能正確、流利、具體、詳細的講述事情。 
3.能讀懂描述馬丘比丘景象的句子,並能依語言情境選用不同語句。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安靜聆聽他人報告旅遊的經驗與收穫。 
2.能對同學發表的內容提出問題。 
3.能從網路、書籍或報導蒐集與閱讀介紹馬丘比丘的資料。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第九~十週 

第七課 

油條報紙•文字夢 

1.能仔細聆聽課文中有關作者童年生活的描寫。 
2.能複述作者對報紙副刊的熱愛與著迷的心情。 
3.能闡述自己追求的夢想。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在聆聽時,練習提取課文內容與重點大綱。 
2.能分享自己的興趣、志願或職業認知。 
3.能練習運用事件的描寫,表達自己的生活、夢想。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八課 

雕刻一座小島 

1.能主動學習講述童年的特殊事件。 
2.能認識課文中運用類疊修辭及對話的寫作技巧。 
3.能蒐集與童年相關的資料,完成句子。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說出自己在「童年時光」最深刻的記憶。 
2.能欣賞課文,認識課文中運用類疊修辭的寫作技巧。 
3.能蒐集與「童年」相關的資料與體驗,完成與「我的童年記憶」
相關的句子。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九課 

童年•夏日•棉花糖 

1.能了解課文詞語運用的特色。 
2.能欣賞課文中運用譬喻、類疊修辭的寫法。 
3.能練習運用簡單的修辭技巧,使句子更生動。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認識課文中運用排比、譬喻、轉化等修辭法敘事的寫作方法。 
2.能發揮想像力,將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加以聯想。 
3.能練習使用譬喻、類疊修辭法摹寫事物的特徵、人物的活動,
在敘事時呈現生動的畫面。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五~十六週 

第十課 

追夢的翅膀 

1.能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將自己的生活與課文聯繫,學習實際談一談自己的夢想,並寫下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 
3.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4.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練習表達閱讀課文的感想。 
2.能閱讀課文後能找出文章的重點。 
3.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七~十九週 

第十一課 

祝賀你,孩子 

1.能借助熟字或上下文推論,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說出作者的祝福與期許。 
3.能運用適切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學習運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達情感。 
5.能了解本課主旨,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 
6.能對未來充滿期待,勇敢面對挑戰。 
7.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8.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的理解,以了解課文含義。 
2.能在聆聽時,一邊聆聽,一邊練習記錄重點。 
3.能運用適切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能學習辨別正確字形,並隨時自我修正。 
5.能學習以熟字或上下文推論學習詞語。 
6.能學習運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達情感。 
7.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8.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13 學年度嘉義縣水上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資源班語文領域-國語文 B 組五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康軒版五年級國語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五年級學障 3 人,自閉症 1 人,共 4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 自主行動:國-E-A1: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
文的興趣,能運用國文認識自
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
基礎。 
 
B 溝通互動: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生活中學習
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
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
標。 
 
C 社會參與:國-E-C2:與他人
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
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
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
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特 A 自主行動:特學 E-A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
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 
識 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能。 
 
特 B 自主行動:特學 E-B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
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
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
藝術等符號。 

1-Ⅲ-1 能理解話語、故事的訊息,有適
切的表情跟口語回應。(簡化) 

Ad-Ⅲ-2 能理解段落的大意。(簡化) 
Ca-Ⅲ-1 能理解飲食、休閒娛樂、交通工具文
本段落大意。(簡化﹑減量) 

1.能聆聽文本段落內容。 
2.能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3.認讀並正確書寫常用字與常用語詞。 
4.能理解故事﹑童詩篇章的文意 
5.培養生活經驗的寫作能力。 
6.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7.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紙筆評量: 

1.能完成作業。 

2.能完成學習單。 

3.紙筆測驗(含定期測驗、平時測

驗),正確率達 60%。 

 

口頭評量: 

1 .在 課 堂 討 論 時 能 表 達自

己的想法。 

2.能針對文本內容,回答老師的

提問。 

3.能口頭造句。 

 

實作評量: 

1.能在提示後維持適當的專

注時間。 

2.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

習學習過的內容。

 

2-Ⅲ-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豐富
表達內容。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 1000 字(減量)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
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Ab-Ⅲ-1 1000 個常用字的形、音和義。(減量) 
Ab-Ⅲ-5  10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減量) 

5-Ⅲ-3 運用閱讀策略,找出句子和段
落明示的因果關係,理解文本內容。
(減化、減量) 

Ad-Ⅲ-2 段落的大意。(簡化﹑減量) 

6-Ⅲ-2 培養生活觀察力的寫作能力。
(減化、減量)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特學 1-Ⅰ-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 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
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課 

拔一條河 

1.能閱讀課文內容歸納文章主旨與大意 
2.能有系統的摘要聆聽的故事內容 
3.能透過寫作表達遇困難時應有的態度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辨識形近字的讀法與用法 
2.能說出所觀察的圖片內容 
3.能了解詞語的正確運用 
4.能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大意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三週 

第二課 

從空中看台灣 

1.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 
2.能根據影片及課文說出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3.能以短文寫出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1.能利用字辭典學習生字詞意義 
2.能在欣賞影片後摘錄課文重點 
3.能以問答方式歸納段落大意 

background image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4.能統整課文主旨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四~五週 

第三課 

蚊帳大使 

1.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辨識同音字 
2.辨識詞語意涵並利用詞語造句 
3.能摘錄文章大意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專心聆聽知道主角解決問題的方法 
2.能了解凱瑟琳成為蚊帳大使的過程 
3.能以問答方式歸納段落大意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五~六週 

第四課 

不一樣的醫生 

1.能發表自己與動物相處的經驗 
2.能尊重生命具愛護動物的觀念 
3.能根據課文理解新聞稿的書寫特色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仔細聆聽同學分享與動物相處的經驗並適時回應 
2.能說出不一樣的醫生”不一樣”之處 
3.能學習新聞稿中的複句句型並完成造樣造句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七~八週 

第五課 

分享的力量 

1.能有條理地說出諾貝爾與他人分享的故事 
2.能閱讀課文能從上下文辨認詞意 
3.能認識引語並運用於短文寫作中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說出觀察到的課文插圖內容 
2.用找關鍵字的方式歸納課文大意 
3.透過上下文的句子分辨詞語的意思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八~九週 

第六課 

田裡的魔法師 

1.能分辨本課詞語的意義與用法 
2.能找到課文中特寫人物與景物間的關係 
3.能欣賞文中描寫現在與過去對比的內容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分辨本課詞語與相近詞間的異同 
2.能專心觀賞西瓜大王陳文郁的影音記錄片並口頭發表 
3.能以正確的語氣朗讀描寫景物及心情的文字 
4.熟練本課句型仿寫現在與過去對比的句子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十一週 

第七課 

從失敗中覺醒 

1.能認識議論文的文章特色 
2.能理解何為”從失敗中覺醒” 
3.能摘要名人失敗後成功的例子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觀看塞翁失馬的動畫故事並發表感想 
2.能以問答的方式摘要文章重點 
3.能歸納出名人成功的過程 
4.能練習”雖然..卻.””不但..反而””既然..就”等句型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八課 

火星人你好嗎 

1.能在文章中挑出誤用的字並加以訂正 
2.能觀賞科學影片並對星空產生興趣 
3.能發揮想像力寫作與太空觀星有關的短文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觀賞”神秘麥田圈”影片並發表心得 
2.能歸納課文大意 
3.能發揮想像力完成”寫一封給火星人的信”短文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九課 

溪谷間的野鳥 

1.能利用形聲字的造字原則認識與生字相似的字 
2.能練習以歸併的方法找出課文大意 
3.能練習找出句子的重點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聆聽與大自然有關的新聞練習下標題 
2.能歸納描述山野景致及鳥類動作的語句 
3.能找出句子的重點並完成句子縮寫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background image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四~十五週 

第十課 

海豚 

1.能練習閱讀資料性文字增進閱讀能力 
2.能在原本句子中加入恰當的描述完成擴寫 
3.能將課文資料以圖表化方式整理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觀看海豚紀錄片建立海豚生態概念 
2.能擷取本文大意 
3.能練習在句中加入形容詞和副詞擴寫句子 
4.能能利用本課的句型寫出完整的句子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六~十七週 

第十一課 

你想做人魚嗎? 

1.能理解人類須與大自然共存 
2.能認識同部首的詞語增加字意與詞語間關係 
3.能配合詩歌閱讀練習寫讀後心得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觀看人魚公主動畫引起學習動機 
2.能從課文中歸納出與自然共存的重要性 
3.能練習用摹寫法描寫事物 
4.能以短文填空方式完成詩歌閱讀心得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七~十八週 

第十二課 
衝破逆境 

1.能共同討論觀察動物的經驗並分享心得 
2.能閱讀課文理解課文蘊含的哲理 
3.能運用想像力和動物學習寫出通順的句子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運用注音輸入法上網收集小昆蟲的生態資料 
2.能分辨四字詞語並運用在文句中 
3.能以口語表達作者觀察老鷹與蜘蛛時學到的道理 
4.以段落整理的方式完成大意整理 
5.以第一人稱方式從老鷹與蜘蛛的角度完成短文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八~十九週 

第十三課 

想念的季節 

1.能透過詞語聯想說出與詞語相關的人及心情 
2.能欣賞詩詞的寫作技巧 
3.能在觀察周圍事物後運用詞語造句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注意字音字形的細微差異 
2.能進行詞語聯想說出相關的人與心情 
3.能了解文中詩句的意義與內涵 
4.能透過問答法歸納課文大意 
5.能運用類疊技巧造句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十~二十一週 

第十四課 

小樹 

1.能分享家中祖孫互動情形並與課文內容對應 
2.能體會課文主角的正向心情的轉變過程 
3.能以短文敘述與祖父母相處的時光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從上下文中分辨”搖擺 鐘擺 停擺”等詞語的異同 
2.能擷取課文大意 
3.能認識”轉化””摹寫””譬喻”修辭法 
4.能從課文佳句中揣摩主角心情的轉變 
5.能練習”…便…””雖然..但是””當..就”的句型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課 

名人記趣 

1.能認識文中三位名人並學習問題解決方式 
2.能由課文內容延伸認識與說話有關的成語 
3.能練習有條理閱讀與機智有關的故事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利用注音輸入法上網搜尋文中三位名人生平 
2.能共同討論幫助理解”神態自若””高談闊論””口若懸
河”等難辭。 
3.能整理名人遇困難時的處理方式 
4.能說出文中主角的機智態度可以應用在生活中何處 
5.能欣賞並應用”一語雙關” 

background image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三週 

第二課 

秋江獨釣 

1.能聆聽紀曉嵐的故事並歸納故事要點 
2.能欣賞在不同情境中詞語應用與表達的多樣性 
3.能讀懂句子並運用關聯句造句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利用注音輸入法上網搜尋紀曉嵐生平 
2.能運用角色扮演理解乾隆皇與紀曉嵐相互對話意涵 
3.能透過文句繪畫了解課文動靜對比的景物 
4.能練習用”不但…而且…”完成造句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四~五週 

第三課 

智救養馬人 

1.能共同討論機智化解危機的生活經驗 
2.能運用擴寫將句子加深加廣 
3.能學習機智的表達技巧有效化解生活中問題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說出自身有關機智化解難題的經驗 
2.能運用字辭典完成查生字比賽 
3.能整理成課文重點 
4.能練習以擴寫法改寫句子並運用在寫作中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五~六週 

第四課 

故宮挖寶趣 

1.能聆聽同學參觀博物館的經驗 
2.能認識課文中所提珍貴收藏品 
3.能閱讀採訪紀錄的相關文體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專注聆聽同學發表並適時提問 
2.能完成文中四字語詞的釋義與造句 
3.能將文中收藏品的歷史資料以圖表方式整理 
4.以角色扮演方式透過採訪互動演示課文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七~八週 

第五課 

恆久的美 

1.能聆聽畫作的故事表達欣賞畫作時的感覺 
2.能學習方位順序的描寫應用在短文寫作中 
3.能培養文字閱讀連結畫作圖像的能力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將課文內容與插圖對照找出文字線索 
2.能利用部首的意義識字 
3.能了解拾穗的創作背景及米勒的生平 
4.能尋找段落的關鍵字或句子歸納文意 
5.能先閱讀短文再將內容畫出來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八~九週 

第六課 

戲迷 

1.能欣賞一齣戲並能重述內容 
2.能看完一齣戲後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3.能學習分項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聆聽人物對白由不同語氣判斷情緒 
2.能觀賞一齣戲劇並各自發表感想 
3.能學習用字謎的方式分解字的結構 
4.能用總分結構的方式摘取大意 
5.能認識”譬喻”修辭法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十一週 

第七課 

舞動美麗人生 

1.能認識並練習重要句型 
2.能認識說明文的文章寫作法 
3.能認識舞蹈之美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用注音輸入法上網搜尋林懷民事跡 
2.能對各種舞蹈進行發表選出最喜愛的舞蹈 
3.能看圖練習寫連續動作的句子 
4.能觀賞雲門舞集作品並發表感想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0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八課 

動物的尾巴 

1.能學習譬喻及設問修辭 
2.能學習先總說後分說再總結的方法歸納課文 
3.能了解動物如何用尾巴適應生活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注意字音字形的細微差異 
2.能完成文中四字語詞的釋義與造句 
3.能以心智圖歸納不同動物使用尾巴的特性 
4.能學習譬喻及設問修辭方法並運用於造句中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九課 

生命中的大石頭 

1.能歸納出時間管理及做事方法的重點 
2.能運用對話手法具體描述事件發展 
3.能觀察圖畫後寫出完整語句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運用字辭典完成查生字比賽 
2.能實地進行石頭沙與水的實驗體會時間重要 
3.能以組織意義段的方式摘取課文大意 
4.能以完整語句寫出圖片內容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四~十五週 

第十課 

果真如此嗎? 

1.能聆聽同學發表的內容並記住要點 
2.能從寓言或成語故事中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3.能練習閱讀議論文文體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分辨本課詞語與相近詞間的異同 
2.能上網搜尋”天圓地方””腐草化螢”的成語故事 
3.能挑選一篇伊索寓言故事與同學共同討論 
4.能了解課文中追求事實與真相的內容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六~十七週 

第十一課 
湖光山色 

1.能專心聆聽詩歌並適當回應 
2.能欣賞古詩詞所表達的意涵 
3.能在觀察景物後書寫觀察所得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由相似部件分辨形近字 
2.能將詩詞內容以動作及表情表達 
3.能了解詩詞中的涵義與情感 
4.能練習觀察景物並記錄重點 
5.能根據情境用連接詞造句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七~十八週 

第十二課 

田園交響曲 

1.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衍生詞語 
2.能以田園為主題體驗不同類別及情感的作品 
3.能讀懂詩詞中的修辭技巧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方法 
2.能有情感的朗讀詩歌內容 
3.能將詩歌內容找出相對應的插圖 
4.能學習詩歌中的疊字技巧並運用於造句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八~十九週 

第十三課 
山豬學校 
飛鼠大學 

1.能了解文中人物對話與詞語連用特色 
2.能運用寫作技巧完成語句擴寫 
3.能培養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運用字辭典完成查生字比賽 
2.能運用不同敘述技巧寫出句子 
3.能以問答方式歸納課文大意 
4.能以角色扮演重現父子對話體驗親情 
5.能找出尊重自然的文句並說明原因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1 

 

第十九~二十一週 

第十四課 
湖濱散記 

1.能分享遊歷山林或湖濱的經驗 
2.能說出鳥類及動物互動的趣味 
3.能體驗作者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喜愛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練習以分解字形結構認字 
2.能仔細聆聽同學分享遊歷大自然的經驗 
3.能上網搜尋梭羅的生平及年代 
4.能仔細觀察圖片以語句寫出風景特色 
5.能練習使用擬人法描寫事物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2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語文領域--國語 C 組五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康軒版五年級國語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五年級學障 1 人,智能障礙 3 人,共 4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 自主行動:國-E-A1: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
文的興趣,能運用國文認識自
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
基礎。 
 
B 溝通互動: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生活中學習
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
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
標。 
 
C 社會參與:國-E-C2:與他人
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
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
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
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特 A 自主行動:特學 E-A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
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 
識 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能。 
 
特 B 自主行動:特學 E-B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
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
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
藝術等符號。 

1-Ⅲ-1 能理解話語、故事的訊息,有適
切的表情跟口語回應。(簡化) 

Ad-Ⅲ-2 能理解段落的大意。(簡化) 
Ca-Ⅲ-1 能理解飲食、休閒娛樂、交通工具文
本段落大意。(簡化﹑減量) 

1.能聆聽文本段落內容。 
2.能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3.認讀並正確書寫常用字與常用語詞。 
4.能理解故事﹑童詩篇章的文意 
5.培養生活經驗的寫作能力。 
6.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7.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紙筆評量: 

1.能完成作業。 

2.能完成學習單。 

3.紙筆測驗(含定期測驗、平時測

驗),正確率達 60%。 

 

口頭評量: 

1 .在 課 堂 討 論 時 能 表 達自

己的想法。 

2.能針對文本內容,回答老師的

提問。 

 

實作評量: 

1.能在提示後維持適當的專

注時間。 

2.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

習學習過的內容。

 

2-Ⅲ-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豐富
表達內容。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 600 字(減量)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
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Ab-Ⅲ-1 600 個常用字的形、音和義。(減量) 
Ab-Ⅲ-5 7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減量) 

5-Ⅲ-3 運用閱讀策略,找出句子和段
落明示的因果關係,理解文本內容。
(減化、減量) 

Ad-Ⅲ-2 段落的大意。(簡化﹑減量) 

6-Ⅲ-2 培養生活觀察力的寫作能力。
(減化、減量)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特學 1-Ⅰ-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 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
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課 

拔一條河 

1.能閱讀課文內容歸納文章主旨與大意 
2.能有系統的摘要聆聽的故事內容 
3.能透過寫作表達遇困難時應有的態度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辨識形近字的讀法與用法 
2.能說出所觀察的圖片內容 
3.能了解詞語的正確運用 
4.能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大意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三週 

第二課 

從空中看台灣 

1.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 
2.能根據影片及課文說出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3.能以短文寫出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1.能利用字辭典學習生字詞意義 
2.能在欣賞影片後摘錄課文重點 
3.能以問答方式歸納段落大意 

background image

13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4.能統整課文主旨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四~五週 

第三課 

蚊帳大使 

1.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辨識同音字 
2.辨識詞語意涵並利用詞語造句 
3.能摘錄文章大意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專心聆聽知道主角解決問題的方法 
2.能了解凱瑟琳成為蚊帳大使的過程 
3.能以問答方式歸納段落大意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五~六週 

第四課 

不一樣的醫生 

1.能發表自己與動物相處的經驗 
2.能尊重生命具愛護動物的觀念 
3.能根據課文理解新聞稿的書寫特色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仔細聆聽同學分享與動物相處的經驗並適時回應 
2.能說出不一樣的醫生”不一樣”之處 
3.能學習新聞稿中的複句句型並完成造樣造句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 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七~八週 

第五課 

分享的力量 

1.能有條理地說出諾貝爾與他人分享的故事 
2.能閱讀課文能從上下文辨認詞意 
3.能認識引語並運用於短文寫作中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說出觀察到的課文插圖內容 
2.用找關鍵字的方式歸納課文大意 
3.透過上下文的句子分辨詞語的意思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八~九週 

第六課 

田裡的魔法師 

1.能分辨本課詞語的意義與用法 
2.能找到課文中特寫人物與景物間的關係 
3.能欣賞文中描寫現在與過去對比的內容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分辨本課詞語與相近詞間的異同 
2.能專心觀賞西瓜大王陳文郁的影音記錄片並口頭發表 
3.能以正確的語氣朗讀描寫景物及心情的文字 
4.熟練本課句型仿寫現在與過去對比的句子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十一週 

第七課 

從失敗中覺醒 

1.能認識議論文的文章特色 
2.能理解何為”從失敗中覺醒” 
3.能摘要名人失敗後成功的例子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觀看塞翁失馬的動畫故事並發表感想 
2.能以問答的方式摘要文章重點 
3.能歸納出名人成功的過程 
4.能練習”雖然..卻.””不但..反而””既然..就”等句型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八課 

火星人你好嗎 

1.能在文章中挑出誤用的字並加以訂正 
2.能觀賞科學影片並對星空產生興趣 
3.能發揮想像力寫作與太空觀星有關的短文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觀賞”神秘麥田圈”影片並發表心得 
2.能歸納課文大意 
3.能發揮想像力完成”寫一封給火星人的信”短文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九課 

溪谷間的野鳥 

1.能利用形聲字的造字原則認識與生字相似的字 
2.能練習以歸併的方法找出課文大意 
3.能練習找出句子的重點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聆聽與大自然有關的新聞練習下標題 
2.能歸納描述山野景致及鳥類動作的語句 
3.能找出句子的重點並完成句子縮寫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4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四~十五週 

第十課 

海豚 

1.能練習閱讀資料性文字增進閱讀能力 
2.能在原本句子中加入恰當的描述完成擴寫 
3.能將課文資料以圖表化方式整理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觀看海豚紀錄片建立海豚生態概念 
2.能擷取本文大意 
3.能練習在句中加入形容詞和副詞擴寫句子 
4.能能利用本課的句型寫出完整的句子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六~十七週 

第十一課 

你想做人魚嗎? 

1.能理解人類須與大自然共存 
2.能認識同部首的詞語增加字意與詞語間關係 
3.能配合詩歌閱讀練習寫讀後心得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觀看人魚公主動畫引起學習動機 
2.能從課文中歸納出與自然共存的重要性 
3.能練習用摹寫法描寫事物 
4.能以短文填空方式完成詩歌閱讀心得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七~十八週 

第十二課 
衝破逆境 

1.能共同討論觀察動物的經驗並分享心得 
2.能閱讀課文理解課文蘊含的哲理 
3.能運用想像力和動物學習寫出通順的句子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運用注音輸入法上網收集小昆蟲的生態資料 
2.能分辨四字詞語並運用在文句中 
3.能以口語表達作者觀察老鷹與蜘蛛時學到的道理 
4.以段落整理的方式完成大意整理 
5.以第一人稱方式從老鷹與蜘蛛的角度完成短文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八~十九週 

第十三課 

想念的季節 

1.能透過詞語聯想說出與詞語相關的人及心情 
2.能欣賞詩詞的寫作技巧 
3.能在觀察周圍事物後運用詞語造句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注意字音字形的細微差異 
2.能進行詞語聯想說出相關的人與心情 
3.能了解文中詩句的意義與內涵 
4.能透過問答法歸納課文大意 
5.能運用類疊技巧造句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十~二十一週 

第十四課 

小樹 

1.能分享家中祖孫互動情形並與課文內容對應 
2.能體會課文主角的正向心情的轉變過程 
3.能以短文敘述與祖父母相處的時光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從上下文中分辨”搖擺 鐘擺 停擺”等詞語的異同 
2.能擷取課文大意 
3.能認識”轉化””摹寫””譬喻”修辭法 
4.能從課文佳句中揣摩主角心情的轉變 
5.能練習”…便…””雖然..但是””當..就”的句型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課 

名人記趣 

1.能認識文中三位名人並學習問題解決方式 
2.能由課文內容延伸認識與說話有關的成語 
3.能練習有條理閱讀與機智有關的故事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利用注音輸入法上網搜尋文中三位名人生平 
2.能共同討論幫助理解”神態自若””高談闊論””口若懸
河”等難辭 
3.能整理名人遇困難時的處理方式 
4.能說出文中主角的機智態度可以應用在生活中何處 

background image

15 

 

5.能欣賞並應用”一語雙關”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三週 

第二課 

秋江獨釣 

1.能聆聽紀曉嵐的故事並歸納故事要點 
2.能欣賞在不同情境中詞語應用與表達的多樣性 
3.能讀懂句子並運用關聯句造句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利用注音輸入法上網搜尋紀曉嵐生平 
2.能運用角色扮演理解乾隆皇與紀曉嵐相互對話意涵 
3.能透過文句繪畫了解課文動靜對比的景物 
4.能練習用”不但…而且…”完成造句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四~五週 

第三課 

智救養馬人 

1.能共同討論機智化解危機的生活經驗 
2.能運用擴寫將句子加深加廣 
3.能學習機智的表達技巧有效化解生活中問題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說出自身有關機智化解難題的經驗 
2.能運用字辭典完成查生字比賽 
3.能整理成課文重點 
4.能練習以擴寫法改寫句子並運用在寫作中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五~六週 

第四課 

故宮挖寶趣 

1.能聆聽同學參觀博物館的經驗 
2.能認識課文中所提珍貴收藏品 
3.能閱讀採訪紀錄的相關文體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專注聆聽同學發表並適時提問 
2.能完成文中四字語詞的釋義與造句 
3.能將文中收藏品的歷史資料以圖表方式整理 
4.以角色扮演方式透過採訪互動演示課文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七~八週 

第五課 

恆久的美 

1.能聆聽畫作的故事表達欣賞畫作時的感覺 
2.能學習方位順序的描寫應用在短文寫作中 
3.能培養文字閱讀連結畫作圖像的能力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將課文內容與插圖對照找出文字線索 
2.能利用部首的意義識字 
3.能了解拾穗的創作背景及米勒的生平 
4.能尋找段落的關鍵字或句子歸納文意 
5.能先閱讀短文再將內容畫出來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八~九週 

第六課 

戲迷 

1.能欣賞一齣戲並能重述內容 
2.能看完一齣戲後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3.能學習分項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聆聽人物對白由不同語氣判斷情緒 
2.能觀賞一齣戲劇並各自發表感想 
3.能學習用字謎的方式分解字的結構 
4.能用總分結構的方式摘取大意 
5.能認識”譬喻”修辭法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十一週 

第七課 

舞動美麗人生 

1.能認識並練習重要句型 
2.能認識說明文的文章寫作法 
3.能認識舞蹈之美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用注音輸入法上網搜尋林懷民事跡 
2.能對各種舞蹈進行發表選出最喜愛的舞蹈 
3.能看圖練習寫連續動作的句子 
4.能觀賞雲門舞集作品並發表感想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6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八課 

動物的尾巴 

1.能學習譬喻及設問修辭 
2.能學習先總說後分說再總結的方法歸納課文 
3.能了解動物如何用尾巴適應生活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注意字音字形的細微差異 
2.能完成文中四字語詞的釋義與造句 
3.能以心智圖歸納不同動物使用尾巴的特性 
4.能學習譬喻及設問修辭方法並運用於造句中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九課 

生命中的大石頭 

1.能歸納出時間管理及做事方法的重點 
2.能運用對話手法具體描述事件發展 
3.能觀察圖畫後寫出完整語句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運用字辭典完成查生字比賽 
2.能實地進行石頭沙與水的實驗體會時間重要 
3.能以組織意義段的方式摘取課文大意 
4.能以完整語句寫出圖片內容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四~十五週 

第十課 

果真如此嗎? 

1.能聆聽同學發表的內容並記住要點 
2.能從寓言或成語故事中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3.能練習閱讀議論文文體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分辨本課詞語與相近詞間的異同 
2.能上網搜尋”天圓地方””腐草化螢”的成語故事 
3.能挑選一篇伊索寓言故事與同學共同討論 
4.能了解課文中追求事實與真相的內容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六~十七週 

第十一課 
湖光山色 

1.能專心聆聽詩歌並適當回應 
2.能欣賞古詩詞所表達的意涵 
3.能在觀察景物後書寫觀察所得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由相似部件分辨形近字 
2.能將詩詞內容以動作及表情表達 
3.能了解詩詞中的涵義與情感 
4.能練習觀察景物並記錄重點 
5.能根據情境用連接詞造句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七~十八週 

第十二課 

田園交響曲 

1.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衍生詞語 
2.能以田園為主題體驗不同類別及情感的作品 
3.能讀懂詩詞中的修辭技巧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方法 
2.能有情感的朗讀詩歌內容 
3.能將詩歌內容找出相對應的插圖 
4.能學習詩歌中的疊字技巧並運用於造句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八~十九週 

第十三課 
山豬學校 
飛鼠大學 

1.能了解文中人物對話與詞語連用特色 
2.能運用寫作技巧完成語句擴寫 
3.能培養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運用字辭典完成查生字比賽 
2.能運用不同敘述技巧寫出句子 
3.能以問答方式歸納課文大意 
4.能以角色扮演重現父子對話體驗親情 
5.能找出尊重自然的文句並說明原因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十九~二十一週 

第十四課 
湖濱散記 

1.能分享遊歷山林或湖濱的經驗 
2.能說出鳥類及動物互動的趣味 

1.能練習以分解字形結構認字 
2.能仔細聆聽同學分享遊歷大自然的經驗 

background image

17 

 

3.能體驗作者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喜愛 
4.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5.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3.能上網搜尋梭羅的生平及年代 
4.能仔細觀察圖片以語句寫出風景特色 
5.能練習使用擬人法描寫事物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
(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8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語文領域-國語文 D 組四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四年級版本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四年級 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國-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
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
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
題。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
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
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國-E-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
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
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
的重要性。 
國-E-C3 
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
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
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特學 E-A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促
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 識 個人特質,
發展生命潛能。 
特學-E-B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讀、寫」
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 
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不調整

 

Ca-Ⅱ-1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

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減量:各類文本中的飲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

涵。

 

1.具備聆聽故事、童詩與現代散文的能力。 
2.了解老師講解課文篇章的重點 
3.認識並正確書寫常用字與常用語詞。 
4.依照範例和提示的的造句和照樣造句。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觀察評量 

能專注聆聽並回答相關問題。 

口頭評量 

1.能正確回答文章內容相關問題 

2.能正確唸出字詞的音 

3.能依範例唸出正確的造句和照樣

造句。 

紙筆評量 

1.能正確書寫生字詞。 

2.能選出正確用字(詞) 
3.能正確寫出造句和照樣造句 

實作評量: 

1.能專心的聆聽。 

2.能在提示後維持適當的專注時

間。 

3.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

 

1-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
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簡化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回

答聆聽內容的問題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簡、減篇章的事實知識內容與簡單結構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800字,使

用1,200字。 

減量:認識常用國字至少600字,使用

500字。

 

Ab-Ⅱ-1 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減量:6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5   3,0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減量:4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 
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減量、簡化:書寫正確的硬筆字。 

 

Ab-Ⅱ-1 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減量:6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不
調整)。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
能力。 

替代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造句基本能 

力。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不調整)

 

特學 1-Ⅰ-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 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學
習過的內容。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4 週 

我愛家鄉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介紹自己的家鄉,分享自已家鄉的特色,並配合課名與單元主題展開想像。 
2.引導學生思考「美麗島」的意思,比較文章與自己的想法差異進行分享。 
3.分享寫信和收信的經驗與心得。 
4.分享自己拍照及看照片的經驗與感想。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5-8 週 

航向天際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1.分享看飛機飛過天際或搭乘飛機飛行的經驗。 
2.賞月的經驗與對月亮的認識與聯想。 
3.引導並認識對登陸月球及太空漫步的想像。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9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第 9-10 週 

愛閱讀(一)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引導學生依標題預測文章內容。 
2.引導學生依「人、事、時、地、物」提問回顧各課故事內。 
3.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1-14 週 

品德小故事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分享自己做一件事成功的經驗。 
2.認識武俠故事及討論對俠客行俠仗義的看法。 
3.利用小黑魚繪本,引導學生說出故事角色面對問題的態度和行動。 
4.引導學生認識各種不同啟事,比較不同啟事異同。 
5.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報紙廣告頁,找出不同啟事,配合課本介紹說出啟事類型與內容
重點。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5-18 週 

海洋事件簿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藉由珊瑚礁照片、公視影片「我們的島【環境現場】目擊珊瑚白化」後,請學生討
論分享對珊瑚白化的看法。 
2.利用海洋垃圾照片或影片,訓練思考並討論垃圾對海洋造成的傷害及解決方法。 
3.觀看海洋生物優游的照片或影片,請學生分享對海洋生物的看法。 
4.引導學生從本學期學過的詩歌,分別說出詩歌中實際的狀況與詩歌背後的寓意。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9-21 週 

愛閱讀(二)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教導學生複習默讀技巧標記圖片與段落關係。 
2.引導學生運用表格整理文章重點,思考故事中各角色表現的行為能力與限制,並說
出自己的感想 
3.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4 週 

與自然共處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欣賞影片認識鴨耕農法,分享自已對自然農法的看法。 
2.引導學生思考課名「稻間鴨」的意思。 
3.利用繪本《你們說:這片草原美不美?》

,引導發表感想與心得。 

4.利用繪本《奇妙陸地滅絕動物繪本》

,引導發表感想與心得。 

5.認識唐詩及現代詩,教導學生古今中外各種不同形式與內容的詩歌作品。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5-10 週 

歡樂好時節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透過釣魚經驗,依單元主題展開想像。 
2.發表對兒童節的看法與過節的相關經驗。 
3.分享對祕密的看法及自己保有祕密的相關經驗。 
4.教導學生認識多音字及本字在文句中適當讀法。 
5.教導學生認識相似字,部件與發音的關聯。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1-14 週 

運動樂趣多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1.分享喜歡的運動及團隊運動比賽的相關經驗。 
2.同一語詞用於形容不同事物時語意不同,可用相似語詞替換。 

background image

20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3.教導棒球相關知識和整理棒球比賽規則。 
4.引導學生認識俗語的意義及在文句中帶來的趣味。 
5.分享騎單車出遊的相關經驗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5-21 週 

好讀故事館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引導學生發現古人說話的用語與現代人說話不太一樣。 
2.分享幫助別人的相關經驗與助人時的感覺 
3.教導學生運用作者、書名等資料上網,或到圖書館搜尋原書來閱讀。 
4.學習與人分享故事內容與心得。 
5.學習用「人、事、時、地、物」回顧故事內容。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21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語文領域-國語文 E 組三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翰林版五、六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學習障礙 1 人,智能障礙 2 人,共 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國-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
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
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
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
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
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
目標。 
國-E-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
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
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
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國-E-C3 
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
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
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
與欣賞多元文化 
特學 E-A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
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 識 
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能。 
特學-E-B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
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
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
藝術等符號。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不調整

 

Ca-Ⅱ-1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

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減量:各類文本中的飲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

涵。

 

1.具備聆聽故事、童詩與現代散文的能力。 
2.了解老師講解課文篇章的重點。 
3.認識並正確書寫常用字與常用語詞 
4.依照範例和提示的的造句和照樣造句。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觀察評量 

能專注聆聽並回答相關問題。 

口頭評量 

1.能正確回答文章內容相關問題 

2.能正確唸出字詞的音 

紙筆評量 

1.能正確書寫生字詞。 

2.能選出正確用字(詞) 

實作評量: 

1.能專心的聆聽。 
2.能在提示後維持適當的專注時

間。 

3.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

 

1-Ⅱ-3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說
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簡化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回答

聆聽內容的問題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簡、減篇章的事實知識內容與簡單結構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800字,使

用1,200字。 

減量: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700 字,使用

600 字。

 

Ab-Ⅱ-1 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減量: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5   3,0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減量: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 
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減量、簡化:書寫正確的硬筆字。 

 

Ab-Ⅱ-1 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減量: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不調整)。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
能力。 

替代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造句基本能 

力。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不調整)

 

特學 1-Ⅰ-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 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 

略,複習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快樂上學去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了解自我介紹的內容與形式。 
2.主動伸出友誼之手。 
3.知道什麼是班級公約。 
4.以參與者的角度,體察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珍惜同儕情誼。 
5.知道「敘述四要素」

,並掌握「敘事的順序」

。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6-9 週 

更好的自己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1.知道作者留住太陽的方法。。 
2.了解文中運用人性化想像的寫作手法。 

background image

22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3.了解無法控制負面情緒所產生的後果。 
4.認識描寫情緒的相關語詞。 
5.能用具體詞句描寫抽象的情緒反應。 
6.學會勇於面對問題及負起責任,並視情況尋求協助。 
7.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8.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0-14 週 

人物拍立得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了解人物特徵。 
2.能觀察人物的外表並具體描寫。 
3.能掌握外表特點,運用「聯想」進行表達。 
4.從「話語」描寫人物。 
5.掌握人物說話特色。 
6.認識「聯想」

,找出事物間的相似點。 

7.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8.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4-18 週 

動物有約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建立對北極熊及豬的正確認知。 
2.了解石虎和石虎生態,進而培養尊重、珍惜生命的態度。 
3.了解昆蟲的各種保命方法。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9-21 週 

「讀寫練功房」(一)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從上下文推論學新詞。 
2.以事件具體表達感受。 
3.能知道珍•古德保育黑猩猩的事蹟。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變得好好玩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認識狀物童詩並讀懂內容。 
2.簡單認識雲朵與水滴的關係。 
3.引領學生觀察,運用聯想描述物品(雲朵)

。 

4.在詩句中聽出或讀出線索,進行推論。 
5.認識早期童玩,並了解物品隨時代演變的特性。 
6.了解愛玉的製作過程及常見的吃法。 
7.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8.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6-10 週 

語文小小兵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掌握常見的國字部件組合,寫出正確的國字。 
2.掌握國字部件組成的關係,轉化為識字策略。 
3.覺察事件發展脈絡,運用因果結構重述事件。 
4.認識相聲表演及寫作方法。 
5.了解「一飛沖天」、「大展身手」的意義。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1-14 週 

一起去旅行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1.認識井仔腳鹽田的景觀特色。。 
2.認識海洋資源與生活的關聯性,體驗臺灣環境處處是美。 
3.認識浮潛的海洋休閒活動。 

background image

23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4.認識三峽老街的景觀風貌。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5-18 週 

現在才知道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了解「詩」和「文」在形式和寫作上的不同。 
2.珍惜水資源,養成愛護環境的態度。 
3.認識枯木在生態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4.了解建築特色「騎樓」的成因與功能。 
5.藉由欣賞建築特色,認識世界各地的屋舍功能大不同。 
6.知道童詩的特色。 
7.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8.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9-21 週 

「讀寫練功房」(二)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從上下文推論學新詞的方法。 
2.從上下文推論新詞詞義。 
3.了解題目與文章內容的密切關係。 
4.認識通知單的內容重點、項目及寫法。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24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語文領域-國語文 F 組三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翰林版五、六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學習障礙 1 人,智能障礙 1 人,自閉症 1 人,共 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國-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
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
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
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
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
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
目標。 
國-E-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
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
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
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國-E-C3 
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
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
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
與欣賞多元文化 
特學 E-A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
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 識 
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能。 
特學-E-B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
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
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
藝術等符號。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不調整

 

Ca-Ⅱ-1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

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減量:各類文本中的飲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

涵。

 

5.具備聆聽故事、童詩與現代散文的能力。 
6.了解老師講解課文篇章的重點。 
7.認識並正確書寫常用字與常用語詞 
8.依照範例和提示的的造句和照樣造句。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觀察評量 

能專注聆聽並回答相關問題。 

口頭評量 

1.能正確回答文章內容相關問題 

2.能正確唸出字詞的音 

紙筆評量 

1.能正確書寫生字詞。 

2.能選出正確用字(詞) 

實作評量: 

1.能專心的聆聽。 
2.能在提示後維持適當的專注時

間。 

3.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

 

1-Ⅱ-3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說
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簡化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回答

聆聽內容的問題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簡、減篇章的事實知識內容與簡單結構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800字,使

用1,200字。 

減量: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600 字,使用

500 字。

 

Ab-Ⅱ-1 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減量:6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5   3,0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減量:4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 
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減量、簡化:書寫正確的硬筆字。 

 

Ab-Ⅱ-1 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減量:6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不調整)。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
能力。 

替代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造句基本能 

力。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不調整)

 

特學 1-Ⅰ-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 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 

略,複習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快樂上學去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了解自我介紹的內容與形式。 
2.主動伸出友誼之手。 
3.知道什麼是班級公約。 
4.以參與者的角度,體察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珍惜同儕情誼。 
5.知道「敘述四要素」

,並掌握「敘事的順序」

。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6-9 週 

更好的自己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1.知道作者留住太陽的方法。。 

background image

25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2.了解文中運用人性化想像的寫作手法。 
3.了解無法控制負面情緒所產生的後果。 
4.認識描寫情緒的相關語詞。 
5.能用具體詞句描寫抽象的情緒反應。 
6.學會勇於面對問題及負起責任,並視情況尋求協助。 
7.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8.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0-14 週 

人物拍立得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了解人物特徵。 
2.能觀察人物的外表並具體描寫。 
3.能掌握外表特點,運用「聯想」進行表達。 
4.從「話語」描寫人物。 
5.掌握人物說話特色。 
6.認識「聯想」

,找出事物間的相似點。 

7.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8.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4-18 週 

動物有約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建立對北極熊及豬的正確認知。 
2.了解石虎和石虎生態,進而培養尊重、珍惜生命的態度。 
3.了解昆蟲的各種保命方法。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9-21 週 

「讀寫練功房」(一)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從上下文推論學新詞。 
2.以事件具體表達感受。 
3.能知道珍•古德保育黑猩猩的事蹟。 
4.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變得好好玩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認識狀物童詩並讀懂內容。 
2.簡單認識雲朵與水滴的關係。 
3.引領學生觀察,運用聯想描述物品(雲朵)

。 

4.在詩句中聽出或讀出線索,進行推論。 
5.認識早期童玩,並了解物品隨時代演變的特性。 
6.了解愛玉的製作過程及常見的吃法。 
7.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8.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6-10 週 

語文小小兵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掌握常見的國字部件組合,寫出正確的國字。 
2.掌握國字部件組成的關係,轉化為識字策略。 
3.覺察事件發展脈絡,運用因果結構重述事件。 
4.認識相聲表演及寫作方法。 
5.了解「一飛沖天」

「大展身手」的意義。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1-14 週 

一起去旅行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1.認識井仔腳鹽田的景觀特色。。 
2.認識海洋資源與生活的關聯性,體驗臺灣環境處處是美。 

background image

26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3.認識浮潛的海洋休閒活動。 
4.認識三峽老街的景觀風貌。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5-18 週 

現在才知道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了解「詩」和「文」在形式和寫作上的不同。 
2.珍惜水資源,養成愛護環境的態度。 
3.認識枯木在生態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4.了解建築特色「騎樓」的成因與功能。 
5.藉由欣賞建築特色,認識世界各地的屋舍功能大不同。 
6.知道童詩的特色。 
7.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8.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9-21 週 

「讀寫練功房」(二)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從上下文推論學新詞的方法。 
2.從上下文推論新詞詞義。 
3.了解題目與文章內容的密切關係。 
4.認識通知單的內容重點、項目及寫法。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27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語文領域--國語文 G 組二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南一版國語三、四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2 節  ■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二年級學障 3 人,智能障礙 1 人,疑似學障 1 人,共 5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國-E-A1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

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

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

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 

饋,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國-E-B2 理解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對學

習的重要性, 藉以擴展語文學習的範

疇, 並培養審慎使用各類資訊的能力。 

國-E-C1 能透過文章所傳達的觀念和理
念,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而能進
一步關心身旁的人、事、物, 並能盡自
己能力幫助他人。國-E-C2 與他人互動
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 
特學 E-A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
身心健全發展,並認 識 個人特質,發展
生命潛能。 
特學-E-B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讀、寫」的
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
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

 

1-Ⅰ-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簡化:能學習安靜聆聽不同的媒材,回答聆聽內容的

問題

 

Ad-I-2  篇章的大意。 

簡化:課文篇章的事實知識。

 

1.具備聆聽不同媒材後回答問題

的能力。 
2.能說出正確且令人理解的基本
句型 
3.認識並正確書寫常用字與常用

語詞。 
4.認識並使用注音符號。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
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觀察評量 

能專注聆聽並回答相關問題。 

口頭評量 

1.能正確跟著唸出基本語句。 

2.能自己說出正確的基本語句。 

紙筆評量 

1.能正確書寫生字詞。 

2.能選出正確用字(詞) 

3.能選出正確注音符號。 

實作評量 
1.能正確使用注音符號 

2.能專心的聆聽。 

3.能在提示後維持適當的專注時

間。 

4.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 

 

2-Ⅰ-1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簡化:說出完整的語句

 

Ac-I-2簡單的基本句型。不調整 

Ac-I-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減量:基本文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語氣與意義

 

4-Ⅱ-1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000字,使用700字。 

減量:認識常用國字至少200字,使用100字。 

4-Ⅰ-4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簡化、替代: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每日書寫

習慣 

4-Ⅰ-5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

確及工整的國字。 

簡化、替代: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

寫出國字。

 

Ab-I-1 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減量:2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減量:1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減量:15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6 1,000 個常用語 

減量:50 個常用語

 

6-I-1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標點符號。 

簡化、減量:根據文章句子,使用逗號、句號和問

號。

 

Ac-I-1常用標點符號。 

減量:逗號、句號和問號。

 

特學 1-Ⅰ-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 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我長大了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注意寫字的姿勢、筆順、字的架構和工整。 
2.願意主動與他人打招呼,建立社交關係。 
3.從師生共同討論中,能說出對事物的想像。 
4.知道「牙齒」的傳說和「牙仙子」的故事。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6-9 週 

生活小點滴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1.以完整的語句,發表自己的經驗。 
2.依據課文,說出一天中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3.分享去圖書館的經驗和樂趣。 
4.知道海洋生物面臨的危機和環境保護的作法。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background image

28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0-15 週 

故事夢工廠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了解部首的意義和字的部首 
2.聆聽「守株待兔」的故事並了解意涵。 
3.認識優缺點並了解自己的優缺點。 
4.知道租金的意義。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6-21 週 

美好的時光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將字的部首拆件。 
2.了解吃湯圓的意義。 
3.分享與家人共同相處的時光。 
4.認識大自然中有哪些景物。 
5.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心情溫度計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將同部首的字歸類。 
2.認識常見部首的變形。 
3.知道情緒不佳時的處理方式。 
4.體會笑容的影響力,樂於展現笑容。 
5.練習做錯事時,如何向人說道歉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6-9 週 

特別的禮物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分辨字形相近的字。。 
2.了解大自然中水的狀態變化。 
3.認識臺灣的海域。。 
4.能了解課課文中地球對人類生活環境的重要。 
5.能說出課文中愛護地球的行動方案。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0-15 週 

語文百寶箱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知道一字多音的意涵。 
2.用不同的語氣來表達的情緒。。 
3.培養努力而不僥倖的的學習態度。。 
4.認識謎語。。 
5.學會感謝他人的幫忙。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6-21 週 

我喜歡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 
2.學會本課教師所選生字和新詞。 
3.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和態度,並能適時回應。 
4.能熟悉生字,培養造詞和造句的能力。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知道「珍貴」的意義。 
2.學習表達不同的喜歡程度。 
3.感受「簡單的幸福」

,知足常樂。  

4.清楚說出喜歡家人(或同學、朋友)的理由。 
5.能敘述自己的房間。 

 

6.運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進行教學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專注。(特學) 
7.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29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語文領域--國語文 H 組一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一、二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2 節    

□抽離 

三、教學對象:語障一年級 1 人,自閉症一年級1人,情障一年級1人,共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國-E-A1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

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

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

察他人的感受, 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

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國-E-B3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  美,體驗生活

中的美感事  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

的基本素養。 

國-E-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

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

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

的重要性。 

特學  E-A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
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 
生命潛能。 
 

特學-E-B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

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 

藝術等符號知能。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

發言。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

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2-I-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

話。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3-I-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I-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

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

輔助識字。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

的書寫習慣。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

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5-I-1  正確地朗讀文本。(簡) 

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簡) 

6-I-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標點符號 

特學 1-Ⅰ-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學

習過的內容。 

Aa-I-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 

Aa-I-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寫法。(分) 

Aa-I-2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二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3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分)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b-I-1    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

義。(減) 

Ab-I-2    5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減)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2  篇章的大意。 

Ad-I-3  故事、童詩等。 

Ba-I-1  順敘法。 

Bb-I-1  自我情感的表達。 

Ca-I-1  三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

內涵。(簡化、減量) 

特學  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    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1.  能正確指認、認讀及聽寫注音符號。 

2.  能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

則,寫出正確國字 

3.  能正確朗讀文本。 

4.  在學習活動時,能以簡單語句回應老

師問題。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  注音符號檢核:以檢核表勾選。 

2.  紙筆評量:完成課文生字語詞的學習

單。 

3.  口語評量:回答教師問題。 

4.  態度評量:上課學習態度,能積極主

動。 

5.  評量調整:提供報讀服務。 

background image

30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4 週 

幸福甜蜜蜜/
踢踏踢 
木馬晚安 

1.能認讀及習寫本單元的注音符號。 
2.能認讀及習寫本單元的語詞。 
3.能認讀及習寫本單元的語句。 
4.能運用本單元所學符號練習拼音。 
5.能聽寫且能分辨本單元符號的一、二、四聲調。 
6.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7.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從課文中體會跳舞的嘗試,如同注音符號的嘗試,是學習的開始。 
2.能從課文中體會創作成就感及接受禮物時應懷著感恩態度。 
3.能在閱讀課文後,體會主角想睡又想玩的心情,學習在校午休安靜休息。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5-8 週 

快樂手牽手/ 
紙飛機 
好漂亮 
剪刀石頭布 

1.能維持正確握筆的姿勢。 
2.能維持正確的書寫習慣。 
3.能學習本單元所學符號的發音。 
4.能學習本單元所學符號的口形。 
5.能準確發出本單元所學符號的讀音。 
6.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7.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學會摺紙飛機,並知道將紙飛機擲遠的方法與享受擲紙飛機的樂趣。 
2.能在閱讀課文後,有自信的說出自己及同學的優點或專長。 
3.能在閱讀課文後,用手指做出剪刀、石頭、布動作及手指不同變化。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9-12 週 

夢想故事屋/ 
不來梅樂隊 
小蝌蚪找媽媽
動物狂歡節 

1.能知道第二聲與第三聲的不同。 
2..能分辨「ㄈ、ㄏ」、「ㄋ、ㄌ」、「ㄝ、ㄟ」、「ㄢ與ㄨㄢ」、「ㄩ與ㄩ
ㄝ」的不同。 
3.能分辨介符。 
4.能學會結合韻拼音。 
5.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6.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在閱讀課文後,了解什麼是樂隊,並學會安靜聆聽,認真欣賞本校的樂隊表演。 
2.能在閱讀課文後,知道蝌蚪成長及變成青蛙過程發生的改變。 
3.能在閱讀課文後,能聆聽聖桑動物狂歡節組曲及感受動物狂歡節的氣氛與樂趣。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3-16 週  一起玩遊戲/ 

魔法文字 
小船 印
手印 
吹泡泡 

1.利用簡單的造字原理,認識國字。 
2.能掌握國字筆畫順序,寫出正確的國字。 
3.能透過圖像,認識語詞。 
4.分辨方位「上、左、右」。 
5.能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大意。 
6.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7.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8.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認識國字一~十的寫法,並能連結到阿拉伯數字 1-10。 
2.能認識紙船可以浮在水上,順著風向前走; 透過「紙船」的遊戲,引導學生「從遊戲中學習」,並口述玩紙船
的方法和經驗。 
3.能透過印手印,認識印手印的遊戲方法。 
4.能了解「泡泡好像在抱抱」的意思; 知道吹泡泡的過程和方法;並透過「吹泡泡」的遊戲, 引導學生「從遊
戲中學習」,並體會遊戲的樂趣。 
5.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7-21 週 

快樂的生活/ 
你好 
外星人
小金魚 
紅紅的春 

1.能專心聆聽課文內容及老師的提問,並回答問題。 
2.能從課文情境圖中,能說出本單元所學語詞。 
3.能應用注音符號,學習讀寫本課的新詞、生字, 

並寫出

句子。 
4.能注意寫字的姿勢、筆順、字的架構,工整的寫出生字 
5.能養成主動和他人打招呼、積極交朋友的觀念。 
6.能仿作課文句型。 
7.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8.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從課文內容中,引導學生說出山上景象,及 
2.在山上大叫聽見回音趣味。 
3.能從課文內容中,引導學生表達,想像中的外星人是什麼模樣,並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 
4.從課文內容中,引導學生說出觀察小動物的經驗,以及當下的感覺,並能分享自己飼養小動物和小動物互動的
經驗。 
5.從師生共同討論中,能說出及傾聽別人發表過年時家裡貼春聯的情景。 
6.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31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自然教室/ 
太陽是充電機 
春雨是什麼顏色
山中音樂會 

1.專心聆聽課文內容及老師提問,並回答問題。 
2.從課文情境圖中,能說出語詞。 
3.應用注音符號,學習讀寫本課生字。 
4.注意寫字的姿勢,工整的寫出生字。 
5.能知道所代表的意思。 
6.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本課大意。 
7.短語仿作 
8.能看圖說話。 
9.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10.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參與討論,發表晒太陽的感覺及陽光晒衣服的經驗,了解太陽帶給萬物能量,並說出自己如何幫家人充電。 
2.能說出大地所富含的各種顏色,觀察並發表春天來時,大自然景物的變化。 
3.能靜心聆聽生活中的聲音,並和大家分享;傾聽別人發表對山林的印象,認識山中的景物。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6-10 週 

我們一起玩/ 
書是我的好朋友
風喜歡和我玩 
鄰居的小孩 

1.從師生共同討論中,能說出及傾聽別人發表。 
2.從課文內容中,引導學生說出貼春聯的景象。 
3.應用注音符號,學習讀寫本課的新詞。 
4.注意筆順、字的架構,工整的寫出生字。 
5.能知道春聯「春」、「滿」所代表的意思。 
6.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本課大意。 
7.造句練習。 
8.能分辨相反詞。 
9.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10.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能聆聽他人發表的閱讀經驗,並觸發自己的閱讀興趣;能和大家分享自己喜愛書籍的內容和感想,並學習運
用學校和社區圖書館資源。 
2.能觀察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並口說發表,以身體感受沒有具體形象的「風」,了解與自然同樂的趣味。 
3.能發表建立友誼的方法,說出第一次交朋友的經驗和感覺,體會與新朋友互動的美好。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1-15 週 

有你真好/ 
畫畫給松鼠的卡片 
張奶奶的寶貝 

1.專心聆聽課文內容及老師提問,並回答問題。 
2.從課文情境圖中,能說出語詞。 
3.應用注音符號,學習讀寫本課生字。 
4.注意字的架構,工整的寫出生字。 
5.能知道所代表的意思。 
6.能問句練習。 
7.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8.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知道表達情意的方法及收送禮物的禮貌,從課文中感受家人、師生、朋友間的情誼,適時表達感謝和祝福,
增進與他人的情誼,並分享自己畫畫贈與他人或收到別人贈送畫的經驗。 
2.寫作母親節卡片,對母親或主要照顧者表達感謝。 
3.認識校園志工,並分享校園裡有哪些志工,培養感恩的心和同理心,愛護他人珍惜的事物;對志工及幫助自
己的人表達感謝。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第 16-21週 

動物同樂會/ 
井裡的小青蛙 吃星星的小鴨
子快樂不止一半 

1.專心聆聽課文內容及老師提問,並回答問題。 
2.從課文情境圖中,能說出語詞。 
3.應用注音符號,學習讀寫本課生字。 
4.注意寫字的姿勢、筆順、字的架構,工整的寫出生字 
5.能知道所代表的意思。 
6.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本課大意。 
7.童詩欣賞。 
8.將本冊所學的生字依部首分類。 
9.能在提示下維持注意力。(特學) 
10.能運用反覆練習策略。(特學) 

1.聆聽「井底之蛙」寓言故事,了解其寓意,知道小青蛙所代表的「自大」形象。 
2.透過情緒卡,適當運用情緒的語詞。 
3.透過教室外種植和澆灌植物,了解植物生長過程及從發芽到結果需要時間。 
4.運用策略建立學生反覆練習的習慣和動機。(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13 學年度嘉義縣水上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資源班數學領域 I 組六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六年級數學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6 年級 3 人,情障 1 人,共 4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
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
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
解決問題。 
 
數-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
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
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
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
之間的轉 換能力,並能熟練操
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
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
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B2 
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
能力。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用
計算機解決二步驟之常見應
用問題。(簡、替) 

 

N-6-5解題:整數、分數、小數的
四則應用問題。使用計算機解決二
步驟的應用解題。(簡、減、替) 

 

1.  能認識質數、合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

義,並做計算與應用。 

2.  能做分數除法、小數除法的計算與解題,並能操作

計算機檢驗小數除法的結果。 

3.  能做分數、小數三步驟併式、四則運算的計算與解

題,並能操作計算機檢驗小數計算的結果。 

4.  能列式解決比例關係(比、速度、比例尺)的應用問

題。 

5.  能列出算式解決數量關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

和差問題、雞兔問題)的應用問題。 

6.  能理解等量公理,並據以解決單步驟問題。 
7.  能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特性並簡單應用。 
8.  能做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扇形周長、柱體

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與應用。 

9.  能報讀生活中常用的圓形圖,並能整理生活中的資

料,製成圓形圖。 

10.能用合適的標記工具標示重點和關鍵字(特學) 

1.紙筆評量:

 

(1)完成學習單,正確率達 80%。 
 
(2)期中、期末評量。

 

2.口頭評量: 

上課中回答老師的提問。 

3.實作評量: 

(1)能實際測量及教具操作。 

(2)能正確操作計算機 

4.作業評量: 

能完成回家作業,正確率達 80%
以上。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
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
用。(減) 

N-6-1 20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小於20的質
數與合數。2、5 的質因數判別法。使用計算
機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減、替) 
N-6-2 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使用計算機
做短除法、兩數互質。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
計算與應用。(減)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
小數的意義。

(減)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
能用計算機做計算與應用。(減、替) 

N-6-4 小數的除法:以計算機計算整數除以小
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

(減、替)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用
計算機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尺、
速度、基準量等。(減、替) 

N-6-6 解題:比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
的比之比值的意義。

(減) 

N-6-7 解題:速度。速度的意義,含「距離=
速度×時間」公式。

(減) 

N-6-8 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簡) 
S-6-2 解題:地圖比率尺,地圖比率尺之意
義。(簡) 

n-III-10  將較複雜的情境的數量關係
嘗試以觀察、具體操作和列表的方式表
達,並推理或解題。(簡) 

N-6-9 解題:根據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使用觀
察、具體操作和列表的方式解題。(簡、減)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
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
式,能用計算機做計算。(減、替)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
使用圖示與計算機求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
積與弧長。(簡、減、替)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
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減)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理解「柱
體體積=底面積×高」的公式並使用計算機計
算。(減、替) 

s-III-7  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
(減) 

S-6-1 放大與縮小:

「幾倍放大圖」和「幾倍縮

小圖」,知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
例。(減) 
S-6-2 地圖比例尺:能利用比例尺的符號算出
實際距離。(減) 

r-III-2 數(含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
計算。(簡) 

N-6-5 整數、分數、小數的四則應用問題:使
用計算機解題。(簡、減、替) 
R-6-1 數的計算規律:認識整數、小數、分數
都是數,有一樣的計算規律。(減) 

background image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
係,並用圖示協助推理與解題。(簡) 

N-6-9、R-6-4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使
用觀察、具體操作和列表的方式解題。包含座
位排列、年齡問題、雞兔問題。(減、簡)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
形圖。 

D-6-1 圓形圖:報讀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
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圓形圖。(減) 

特學 1-Ⅰ-9 依據指示標記學習重點。 

特學 C-II-2 可選擇的學習工具 
特學 A-Ⅲ-4 重要標記或圖示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單元 

質因數分解和短除法 

1.能認識質數、合數、質因數,並做質因數分解。  
2.能了解兩數互質的意義。  
3.能利用短除法,找出兩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4.能找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將20以內的數做質數與合數的分類。說明質因數的意義。使用樹狀圖、短除

法做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為2、3、5、7)。  

2.能找出30以內互質的數。  
3.能運用短除法找出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質因數為2、3、5、7)。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三-四週 

第二單元 

分數的除法 

1.能認識最簡分數。  
2.能解決同分母分數除法的問題。  
3.能解決整數除以分數的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2、3、5),把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除法(真分數÷單位分數、真分數÷真分數、假分數÷真分

數、帶分數÷假分數),分母在12以內。  

3.能計算整數除以分數(整數÷單位分數、整數÷真分數、整數÷假分數、整數÷帶

分數),分母在12以內。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五-六週 

第三單元 

小數的除法 

1.能解決小數(或整數)除以小數的除法問題。  
2.能利用乘除互逆,來驗算除法的答案。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以生活為情境布題,解決小數整除(整數÷一位純小數、整數÷一位帶小數、

一位小數÷一位小數)的問題。以應用題列式為主,計算能力較弱者以計算機輔
助。  

2.能以計算機檢驗除法的答案。 
3.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七-八週 

第四單元 

比和比值 

1.能認識「比」、「比值」的意義和表示法。  
2.能認識「相等的比」與「最簡單整數比」。  
3.能了解成正比的現象,並解決生活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以運動賽事為例,說明「比」的意義與符號。透過兩數量間的倍數關係,認

識「比值」的意義。  

2.能以生活情境進行解題,察覺比值相等就是相等的比。透過比的前項和後項,

認識最簡單整數比。  

3.能以生活經驗布題(購物數量與價錢、物品數量和重量),建立成正比的概

念,觀察成正比關係圖成一直線的特性。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九-十週 

第五單元 

圓周率和圓面積 

1.能認識圓周率及其意義。  
2.能以適當的正方形單位估算圓面積。  
3.能理解並應用圓面積公式,求算圓面積。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透過實測不同的圓,將圓周長與直徑製作為二維表格,使用計算機計算「圓

周長÷直徑」的值大約是3.14,稱之為圓周率。  

2.能使用平方公分板點算,進行圓面積的估計。  
3.能以動畫展示圓面積公式的意義,並以生活情境布題,利用公式與計算機算出

圓面積。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六單元 

1.能以適當的正方形單位估算扇形面積。  

1.能使用平方公分板點算,進行扇形面積的估計。  

background image

 

扇形面積 

2.能理解並應用圓面積公式,求算扇形面積。  
3.能求算扇形的面積。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2.能以生活情境布題,利用公式與計算機算出扇形面積。  
3.能計算機算出扇形(1/2圓、1/4圓、1/6 圓、1/8圓)的面積。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七單元 

正比 

1.能認識「比」、「比值」的意義和表示法。  
2.能認識「相等的比」與「最簡單整數比」。  
3.能了解成正比的現象,並解決生活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以運動賽事為例,說明「比」的意義與符號。透過兩數量間的倍數關係,認

識「比值」的意義。  

2.能以生活情境進行解題,察覺比值相等就是相等的比。透過比的前項和後項,

認識最簡單整數比。  

3.能以生活經驗布題(購物數量與價錢、物品數量和重量),建立成正比的概

念,觀察成正比關係圖成一直線的特性。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五-十六週 

第八單元 

速率 

1.能用時間(或距離)的長短,比較物體在固定距離(或時間)內的運動快

慢。  

2.能認識平均速率的意義 
3.能認識速率的常用單位。 
4.能應用距離、時間和速率的公式,解決生活中有關速率的問題。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透過生活經驗的感受(跑100公尺,時間越少者速度越快;跑10秒鐘,距離越

長者速度越快),理解速率快慢的意義。  

2.能透過汽車行駛距離與時間的列表,理解平均速率的意義與速率公式。  
3.能認識時速(公里/時)、分速(公尺/分)與秒速(公尺/秒)的意義。 
4.提供「距離=速度×時間」、「時間=距離÷速率」「速率=距離÷時間」公式,

引導學生能正確公式並解決生活中速率的問題。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七-十八週 

第九單元 

形體關係和柱體表面積 

1.能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平行」、 「面與面垂直」及「邊與

面垂直」的關係 

2.能理解簡單直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高」。  
3.能計算簡單四角柱(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透過實際柱體的操作與觀察,了解正方體與長方體「面與面平行」、「面與

面垂直」及「邊與面垂直」的關係。  

2.能透過將A4紙(或便利貼)從平面堆疊成立體形體的過程,推算出柱體的體積

為「底面積×高」的公式,並能類化至三角柱及圓柱的體積。  

3.觀察四角柱的平面圖形展開圖,能算出四角柱的表面積。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九-二十一週 

第十單元 
等量公理 

1.能理解等量公理。  
2.能用未知數表徵生活情境的問題,並列成等式。  
3.能運用等量公理或加減互逆,求等式的解並驗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學生觀察天平,找出天平上不同物體重量之間的關係,引導覺察等式左右同加

減乘除一數,等式仍成立。  

2.使用生活情境布題,練習以未知數符號列出等式。  
3.使用計算機輔助計算與驗算。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三週

 

第一單元 

柱體的體積 

1.能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平行」、 「面與面垂直」及「邊與

面垂直」的關係。  

2.能理解簡單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高」。  
3.能計算簡單四角柱(正方體、長方體)的體積。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實際柱體的操作與觀察,能了解正方體與長方體「面與面平行」、「面與

面垂直」及「邊與面垂直」的關係。  

2.透過將A4紙(或便利貼)從平面堆疊成立體形體的過程,能推算出柱體的體積

為「底面積×高」的公式,並能類化至三角柱及圓柱的體積 

3.觀察四角柱,求算四角柱的體積。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四-六週 

第二單元 

怎樣解題(一) 

1.能理解年齡問題,並應用於解題。  
2.能理解流水問題,並應用於解題。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年齡問題:觀察與討論布題情境,使用圖示方法引導學生簡化年齡問題,並思考

解題方法。強調重點在年齡差永遠不變。  

2.流水問題:透過布題的討論和觀察,解決有關流水的速率應用問題。強調重點在

順流、逆流情境的計算差異。  

3.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background image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七-八週 

第三單元 

基準量和比較量 

1.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基準量、比較量和比值。 
2.能理解給定的題目,列出算式解題。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認識基準量和比較量。 
2.能在具體情境中,找出基準量和比較量,求出比值。 
3.能在具體情境中,找出基準量和比值,求出比較量。 
4.能在具體情境中,找出比較量和比值,求出基準量。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 
  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九-十週 

第四單元 

縮圖和比例尺 

1.能了解縮圖和放大圖的意義。  
2.能知道原圖和縮圖或放大圖的對應角、對應邊、及面積的關係。  
3.能畫出簡單圖形的放大圖和縮圖。  
4.能了解比例尺的意義及表示方法。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動畫與圖示的觀察,能建立縮圖與放大圖的概念。  
2.能在原圖和縮圖或放大圖上找出相對應的位置(點、邊、角),並做上記號。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2倍放大圖與1/2倍縮圖。  
4.能認識地圖上的比例尺,並瞭解圖例上的一公分所代表的實際距離。運用

google地圖,引導學生認識校園周邊景點的相對位置與距離。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一-十三週 

第五單元 

四則混合運算 

1.能熟練小數四則運算。  
2.能熟練分數四則運算。  
3.能熟練分數、小數的混合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小數四則計算】 
1.透過情境的觀察和討論,能解決小數加與減(或乘)的混合應用問題。  
2.透過情境的觀察和討論,能解決小數乘、除或混合的應用問題。  
3.透過情境的觀察和討論,能解決小數四則混合的應用問題。  
【分數四則計算】 
1.透過情境布題的觀察和討論,能解決分數加與減(與乘)混合應用問題 
2.透過情境布題的觀察和討論,能解決分數乘、除或混合的應用問題。  
3.透過情境布題的觀察和討論,能解決分數四則混合的應用問題。  
【分數與小數的混合計算】 
1.透過情境布題,能解決分數與小數混合的加減計算。  
2.透過情境布題,能解決分數與小數混合的乘除計算。  
3.透過情境布題,能解決分數與小數混合的四則計算。  
【特學】 
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 

第十四-十六週 

第六單元 

怎樣解題(二) 

1.能理解平均問題,並應用於解題。  
2.能理解雞兔問題,並應用於解題。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平均問題】 
1.能理解平均的意義。  
2.能利用平均概念解決問題。  
3.說明重點在總量的計算及平均使用除法計算。  
【雞兔問題】  
1.利用桌遊引導學生經驗雞兔同籠的問題。  
2.透過列表或圖示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能利用算式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特學】 
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 

第十七-十九週 

第七單元 
統計圖表 

1.能報讀圓形圖。  
2.能繪製圓形百分圖。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真實生活情境的事件,引導學生認識並報讀圓形百分圖  
2.根據數據資料,引導學生繪製圓形百分圖。  
3.引導學生根據圓形百分圖,使用計算機算出各種類的數量。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

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13 學年度嘉義縣水上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資源班數學領域 J 組五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五年級數學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5 年級 3 人,自閉症 5 年級 1 人,共 4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
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
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
解決問題。 

 

數-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
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
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
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
之間的轉 換能力,並能熟練操
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
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
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B2 
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
能力。 
 
特學-E-A2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探索問題的思
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
日常生活問題。 

 

特學-E-B1 
運用學習策略 
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
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 
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

 

N-III-1  能用計算機熟練整數乘、除
的直式計算。(簡、減、替)

 

N-5-1  能用計算機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
算。(簡、減、替)

 

1.能認識「兆位」至「千分位」的數,並做兩步驟併

式四則運算與解題。 

2.能理解因數與倍數的意義,作為分數約分、擴分與

通分的基礎。 

3.能理解整數、分數與小數轉換及四則運算的概念,

並做生活上的應用。 

4.能認識常用單位並做實測、量感、估測、計算與換

算。 

5.能認識各種平面、立體圖形的名稱與概念,並做計

算與應用。 

6.能製作折線圖。 
7.能用合適的標記工具標示題目重點和關鍵字(特學) 

1.紙筆評量:

 

(1)完成學習單,正確率達 80%。 
 
(2)期中、期末評量。

 

2.口頭評量: 

上課中回答老師的提問。

 

3.實作評量: 

(1) 能實際測量及教具操作。 

(2)能正確操作計算機 

4.作業評量: 

能完成回家作業,正確率達 80%
以上。 

N-III-3  能理解數字20以內的因數、
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簡、減) 

N-5-4  能數字20以內的理解因數和倍數。 
N-5-5  能認識數字20以內兩數的公因數、公
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簡、減) 

N-III-6  能理解分母10以內的等值分
數、約分、擴分的意義。(簡、減)

 

N-5-6  能用計算機做約分、擴分處理分母10
以內的的等值分數的換算。(簡、減、替)

 

N-III-7  能理解通分的意義,並用來
解決分母10以內的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
加減問題。(簡、減)

 

N-5-7  能用通分作分母10以內的簡單異分母
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簡、減)

 

N-III-13  能做分數(分母≦10)與小數
的互換,並標記在數線上。(簡、減)

 

N-5-13  能將分數(分母≦10)、小數標記在數
線上。

(簡、減)

 

N-III-02  能使用計算機做整數四則混
合運算,並解決生活中的三步驟問題。
(替)

 

N-5-2  能在具體情境中,使用計算機解決三
步驟問題,並能併式計算。(替) 
N-5-3  能使用計算機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替) 
A-5-3  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使用計
算機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替)

 

A-III -1  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
對加法的分配律與其他乘除混合計算之
性質,並運用計算機於簡化計算。
(替) 

 

A-5-1  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對加法的
分配律,並運用計算機於簡化計算。(替) 
A-5-2  能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計算機理解先
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也理解連除兩
數相當於除以此兩數之積。(替)

 

N-III-22  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
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
(替) 

N-5-18  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
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並用計算機算出面
積。(替) 

N-III-19  能認識量的常用單位並用計
算機換算。(簡、減、替) 

N-5-15  能用計算機解決時間的乘除計算問
題。(簡、減、替) 

N-III-9  能理解分數(分母≦10)(含
小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
生活中的問題。(簡、減)

 

N-5-8  能理解分數(分母≦10)乘法的意義,
並熟練其計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簡、
減)

 

N-III-10  能理解分數(分母≦10)(含
小數)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
生活中的問題。(簡、減)

 

N-5-9    能理解除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分母
≦10)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簡、減)

 

N-III-8  能認識多位小數,並做比
較、運用計算機做加減及整數倍的計
算。(替)

 

N-5-10  能認識多位小數,並做比較與運用計
算機做加、減與整數倍的計算,以及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替)

 

N-III-11  能用計算機處理小數的乘除
計算(不含循環小數)。(替)

 

N-5-11  能用計算機處理乘數是小數的計算,
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替)

 

background image

 

N-III-25  能用計算機計算正方體或長
方體的表面積。(S-3-11)(替) 

 

N-5-20  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
式,並能用計算機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
積。(同S-5-7) (替)

 

N-III-19  能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用計
算機換算。(減、簡、替)

 

N-5-16  能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公噸」
及「公斤」間的關係,並用計算機換做相關計
算。(減、簡、替)

 

N-III-14  能認識並用計算機算出比率
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替)

 

N-5-14  能認識並用計算機算出比率及其在生
活上的應用(含「百分率」

「折」

(替) 

N-III-21 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間
的關係,並用計算機解題。

(替) 

N-5-21 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
並用計算機解題。

(替) 

A-III-5  能用計算機解決用未知數列
式之單步驟問題。(替) 

A-5-4  能將整數單步驟的具體情境問題列成
含有未知數符號的算式,並用計算機求解及驗
算。(減、替) 

特學1-Ⅰ-9依據指示標記學習重點。 

特學 C-II-2 可選擇的學習工具 
特學 A-Ⅲ-4 重要標記或圖示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單元 

乘法和除法 

1.能熟練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 
2.能熟練末位是0的整數乘法。 
3.能熟練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 
4.能熟練除數末位是0的整數直式除法。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三位數乘法問題。 
2.能熟練三位數除以三位數的除法問題。 
3.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 
  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三-四週 

第二單元 

因數和倍數 

1.能理解因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2.能理解倍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3.能察覺 2、5、10、3 的倍數。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用除法或乘法找出整數20以內的因數。 
2.能找出兩個20以內的數相同因數,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3.透過找出兩個20以內的整數的所有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4.透過找出兩個20以內的整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5.能判別20以內2、5、10、3的倍數。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五-六週 

第三單元 

多邊形 

1.能認識並理解正多邊形的意義與性質。 
2.能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3.能理解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並解決相關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圖形製作活動,能了解各圖形的邊、角、頂點的數量及多邊形的性質。 
2.能透過具體測量,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3.能透過具體測量、拼排,理解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 
4.能運用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算出多邊形內各角的和。 
5.能運用多邊形內各角的和,算出正多邊形內每個角的角度。 
6.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七-八週 

第四單元 

擴分、約分和通分 

1.能理解擴分、約分和通分的意義。 
2.能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 
3.能將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運用擴分和約分,能進行等值分數的換算。(分母≦10)  
2.運用通分的方法,能解決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3.能在給定的數線上,標記出分數。(分母≦10) 
4.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九-十週 

第五單元 

線對稱圖形 

1.能了解線對稱圖形的意義。 
2.能認識對稱點、對稱邊和對稱角,並了解線對稱圖形的特質。 

1.能察覺生活環境中的線對稱現象。 
2.能判斷常見的平面圖形(含多邊形)是否為線對稱圖形,並找出其對稱軸。 

background image

 

3.能運用線對稱圖形的特質,繪製出線對稱圖形。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3.能畫出線對稱圖形。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六單元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1.能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法。 
2.能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減法。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用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分母≦10) 
2.能用約分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分母≦10) 
3.能理解文字題的語意結構,解決異分母分數(分母≦10)的加、減法問題。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七單元 

整數四則計算 

1.能解決乘除和連除的計算。 
2.能解決多步驟的計算問題。 
3.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簡化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多步驟的四則混合計算問題。 
2.能運用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等,做整數四則的簡化計算。 
3.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五-十六週 

第八單元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 

1.能理解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關係;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邊形

的面積關係。 

2.能理解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相關線段的關係;三角形、梯形和平行

四邊形之相關線段的關係,並進行底和高的命名活動。 

3.能用中文簡記式表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理解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 
1.能找(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能用計算機與面積公式(底×高)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能用計算機與面積公式(底×高÷2)算出三角形的面積 
4.能用計算機與面積公式[(上底+下底)×高÷2]算出梯形面積 
5.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七-十八週 

第九單元 

時間的乘除 

1.能解決時間的乘法問題。 
2.能解決時間的除法問題。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會用分和秒的單位換算解決時間的乘除問題。 
2.會用時和分的單位換算解決時間的乘除問題。 
3.會用日和時的單位換算解決時間的乘除問題。 
4.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九-二十一週 

第十單元 

小數的加減 

1.能認識多位小數,並進行大小比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解決生活中有關多位小數的加、減的計算問題。 
3.能在數線上標記小數。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透過情境,認識三位以上小數的讀法和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進行多位小數的大小比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解決生活中有關四位以內小數的加減計算。 
4.能在給定的數線上,標記出小數。 
5.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單元 

分數的乘法 

1.能解決帶分數乘以整數的問題。(分母≦10) 
2.能解決整數乘以分數的問題。(分母≦10) 
3.能解決分數乘以分數的問題。(分母≦10) 
4.能解決分數除以整數的問題。(分母≦10)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解決整數乘以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的問題。(分母≦10) 
2.能解決真分數乘以真分數的問題。(分母≦10) 
3.能解決假分數、帶分數的乘法問題。(分母≦10) 
4.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分數除以整數的問題。(分母≦10)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三-四週 

第二單元 

小數的乘法 

1.能理解多位小數的整數倍的計算。 
2.能解決生活中整數乘以小數的直式乘法問題。 
3.能解決生活中小數乘以小數的直式乘法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理解並熟練三、四位小數乘以整數的乘法問題。 
2.能解整數乘以一位小數、二位小數的問題。 
3.能一位小數乘以一、二位小數計算的問題。 
4.使用計算機協助。 

background image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五-六週 

第三單元 

扇形 

1.認識扇形。 
2.認識圓心角。 

3.認識

 1 
 2 

圓、

 1 
 3 

圓、

 1 
 4 

圓、

 1 
 6 

圓……的扇形。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操作圓形板的活動,了解扇形的意義及組成要素。 

2.認識

 1 
 2 

圓、

 1 
 4 

圓、

 1 
 8 

圓……的扇形。 

3.能知道

 1 
 2 

圓的圓心角為180度,

 1 
 4 

圓的圓心角為90度。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七-八週 

第四單元 

正方體和長方體 

1.了解正方體和長方體中構成要素的異同。 
2.能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 
3.認識立方公尺(m

3

)的意義,並了解立方公分與立方公尺間的關係及

換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比較正方體和長方體中構成要素的異同。 
2.能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透視圖、展開圖。 
3.了解並運用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求法及公式。 
4.能用體積的公式算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 
5.能由1公尺=100公分導出1立方公尺=1000000立方公分。 
6.使用計算機協助。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九-十週 

第五單元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 

1.能整數除以整數,商為三位小數以內,沒有餘數的計算。 
2.能解決小數除以整數,商為三位小數以內,沒有餘數的計算。 
3.能做簡單分數換成小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4.能做簡單小數換成分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處理整數除以整數,商為三位小數以內沒有餘數的計算。 
2.能處理小數除以整數,商為三位小數以內沒有餘數的計算。 
3.能做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換成小數,小數換成真分數。(分母≦10) 
4.能做一位小數換成分數。(分母≦10) 
5.使用計算機協助。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六單元 

生活中的大單位 

1.能認識公噸。 
2.能認識公噸和公斤的關係,並利用此關係進行整數和小數的換算與計

算問題。 

3.能認識公畝、公頃和平方公里。 
4.能認識平方公尺、公畝、公頃和平方公里相互間的關係,並利用此關

係進行整數和小數的換算與計算問題。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生活中重量單位為公噸的實物。 
2.能進行公噸和公斤的換算與計算。 
3.能認識公畝、公頃、平方公尺和平方公里的關係。 
4.能進行公畝、公頃、平方公尺和平方公里的換算與計算。 
5.使用計算機協助。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七單元 

柱體、錐體和球體 

1.能了解角柱和圓柱的異同,及其要素間的關係。 
2.能了解角錐和圓錐的異同,及其要素間的關係。 
3.認識球體。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比較了解角柱與圓柱組成要素間的差異。 
2.透過比較了解角錐與圓錐組成要素間的差異。 
3.能分辨球體和非球體。 
4.透過切割活動,知道球的剖面是圓形。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五-十六週 

第八單元 

比率和百分率 

1.能由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理解比率。 
2.能由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理解百分率。 
3.能解決生活中與百分率有關的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利用分數和小數來解決比率的問題。 
2.能透過分數完成百分率和小數的互換。 
3.能解決生活中與百分率有關的問題。 
4.使用計算機協助。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七-十八週 

第九單元 

容積和容量 

1.了解正方體、長方體容積的求法。 
2.了解不規則物體體積的算法。 

1.能利用求體積的公式,算出正方體、長方體容器的容積。 
2.能透過操作求出不規則形體的體積,利用量筒水上升或排水的方法,求出不規則

background image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形體的體積。 

3.使用計算機協助。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九-二十一週 

第十單元 
怎樣列式 

1.能從問題中分析題意,用符號表示未知數。 
2.能將整數單步驟的具體情境列成含有未知數符號的算式。 
3.能求解並驗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解決含有未知數加減符號的算式並驗算。 
2.能解決含有未知數乘除符號的算式並驗算。 
3.使用計算機協助。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background image

 

113 學年度嘉義縣水上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資源班數學領域 K 組五年級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五年級數學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5 年級 1 人,智能障礙 5 年級 3 人,共 4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
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
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
解決問題。 

 

數-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
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
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
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
之間的轉 換能力,並能熟練操
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
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
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B2 
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
能力。 
 
特學-E-A2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探索問題的思
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
日常生活問題。 

 

特學-E-B1 
運用學習策略 
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
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 
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

 

N-III-1  能用計算機熟練整數乘、除
的直式計算。(簡、減、替)

 

N-5-1  能用計算機熟練整數乘、除的直式計
算。(簡、減、替)

 

1.能認識「兆位」至「千分位」的數,並做兩步驟併

式四則運算與解題。 

2.能理解因數與倍數的意義,作為分數約分、擴分與

通分的基礎。 

3.能理解整數、分數與小數轉換及四則運算的概念,

並做生活上的應用。 

4.能認識常用單位並做實測、量感、估測、計算與換

算。 

5.能認識各種平面、立體圖形的名稱與概念,並做計

算與應用。 

6.能製作折線圖。 
7.能用合適的標記工具標示重點和關鍵字(特學) 

1.紙筆評量:

 

(1)完成學習單,正確率達 80%。 
 
(2)期中、期末評量。

 

2.口頭評量: 

上課中回答老師的提問。

 

3.實作評量: 

(1) 能實際測量及教具操作。 

(2)能正確操作計算機 

4.作業評量: 

能完成回家作業,正確率達 80%
以上。 

N-III-3  能理解數字20以內的因數、
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簡、減) 

N-5-4  能數字20以內的理解因數和倍數。 
N-5-5  能認識數字20以內兩數的公因數、公
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簡、減) 

N-III-6  能理解分母10以內的等值分
數、約分、擴分的意義。(簡、減)

 

N-5-6  能用計算機做約分、擴分處理分母10
以內的的等值分數的換算。(簡、減、替)

 

N-III-7  能理解通分的意義,並用來
解決分母10以內的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
加減問題。(簡、減)

 

N-5-7  能用通分作分母10以內的簡單異分母
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簡、減)

 

N-III-13  能做分數(分母≦10)與小數
的互換,並標記在數線上。(簡、減)

 

N-5-13  能將分數(分母≦10)、小數標記在數
線上。

(簡、減)

 

N-III-02  能使用計算機做整數四則混
合運算,並解決生活中的三步驟問題。
(替)

 

N-5-2  能在具體情境中,使用計算機解決三
步驟問題,並能併式計算。(替) 
N-5-3  能使用計算機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替) 
A-5-3  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使用計
算機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替)

 

A-III -1  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
對加法的分配律與其他乘除混合計算之
性質,並運用計算機於簡化計算。
(替) 

 

A-5-1  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對加法的
分配律,並運用計算機於簡化計算。(替) 
A-5-2  能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計算機理解先
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也理解連除兩
數相當於除以此兩數之積。(替)

 

N-III-22  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
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
(替) 

N-5-18  能運用切割重組,理解三角形、平行
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並用計算機算出面
積。(替) 

N-III-19  能認識量的常用單位並用計
算機換算。(簡、減、替) 

N-5-15  能用計算機解決時間的乘除計算問
題。(簡、減、替) 

N-III-9  能理解分數(分母≦10)(含
小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
生活中的問題。(簡、減)

 

N-5-8  能理解分數(分母≦10)乘法的意義,
並熟練其計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簡、
減)

 

N-III-10  能理解分數(分母≦10)(含
小數)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
生活中的問題。(簡、減)

 

N-5-9    能理解除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分母
≦10)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簡、減)

 

N-III-8  能認識多位小數,並做比
較、運用計算機做加減及整數倍的計
算。(替)

 

N-5-10  能認識多位小數,並做比較與運用計
算機做加、減與整數倍的計算,以及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替)

 

N-III-11  能用計算機處理小數的乘除
計算(不含循環小數)。(替)

 

N-5-11  能用計算機處理乘數是小數的計算,
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替)

 

background image

 

N-III-25  能用計算機計算正方體或長
方體的表面積。(S-3-11)(替) 

 

N-5-20  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
式,並能用計算機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
積。(同S-5-7) (替)

 

N-III-19  能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用計
算機換算。(減、簡、替)

 

N-5-16  能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公噸」
及「公斤」間的關係,並用計算機換做相關計
算。(減、簡、替)

 

N-III-14  能認識並用計算機算出比率
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替)

 

N-5-14  能認識並用計算機算出比率及其在生
活上的應用(含「百分率」

「折」

(替) 

N-III-21 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間
的關係,並用計算機解題。

(替) 

N-5-21 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
並用計算機解題。

(替) 

A-III-5  能用計算機解決用未知數列
式之單步驟問題。(替) 

A-5-4  能將整數單步驟的具體情境問題列成
含有未知數符號的算式,並用計算機求解及驗
算。(減、替) 

特學1-Ⅰ-9依據指示標記學習重點。 

特學 C-II-2 可選擇的學習工具 
特學 A-Ⅲ-4 重要標記或圖示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單元 

乘法和除法 

1.能熟練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 
2.能熟練末位是0的整數乘法。 
3.能熟練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 
4.能熟練除數末位是0的整數直式除法。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三位數乘法問題。 
2.能熟練三位數除以三位數的除法問題。 
3.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 
  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三-四週 

第二單元 

因數和倍數 

1.能理解因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2.能理解倍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3.能察覺 2、5、10、3 的倍數。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用除法或乘法找出整數20以內的因數。 
2.能找出兩個20以內的數相同因數,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3.透過找出兩個20以內的整數的所有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4.透過找出兩個20以內的整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5.能判別20以內2、5、10、3的倍數。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五-六週 

第三單元 

多邊形 

1.能認識並理解正多邊形的意義與性質。 
2.能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3.能理解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並解決相關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圖形製作活動,能了解各圖形的邊、角、頂點的數量及多邊形的性質。 
2.能透過具體測量,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3.能透過具體測量、拼排,理解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 
4.能運用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算出多邊形內各角的和。 
5.能運用多邊形內各角的和,算出正多邊形內每個角的角度。 
6.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七-八週 

第四單元 

擴分、約分和通分 

1.能理解擴分、約分和通分的意義。 
2.能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 
3.能將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運用擴分和約分,能進行等值分數的換算。(分母≦10)  
2.運用通分的方法,能解決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3.能在給定的數線上,標記出分數。(分母≦10) 
4.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九-十週 

第五單元 

線對稱圖形 

1.能了解線對稱圖形的意義。 
2.能認識對稱點、對稱邊和對稱角,並了解線對稱圖形的特質。 

1.能察覺生活環境中的線對稱現象。 
2.能判斷常見的平面圖形(含多邊形)是否為線對稱圖形,並找出其對稱軸。 

background image

 

3.能運用線對稱圖形的特質,繪製出線對稱圖形。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3.能畫出線對稱圖形。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六單元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1.能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法。 
2.能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減法。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用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分母≦10) 
2.能用約分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分母≦10) 
3.能理解文字題的語意結構,解決異分母分數(分母≦10)的加、減法問題。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七單元 

整數四則計算 

1.能解決乘除和連除的計算。 
2.能解決多步驟的計算問題。 
3.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簡化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多步驟的四則混合計算問題。 
2.能運用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等,做整數四則的簡化計算。 
3.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五-十六週 

第八單元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 

1.能理解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關係;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邊形

的面積關係。 

2.能理解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相關線段的關係;三角形、梯形和平行

四邊形之相關線段的關係,並進行底和高的命名活動。 

3.能用中文簡記式表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理解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 
1.能找(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能用計算機與面積公式(底×高)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能用計算機與面積公式(底×高÷2)算出三角形的面積 
4.能用計算機與面積公式[(上底+下底)×高÷2]算出梯形面積 
5.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七-十八週 

第九單元 

時間的乘除 

1.能解決時間的乘法問題。 
2.能解決時間的除法問題。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會用分和秒的單位換算解決時間的乘除問題。 
2.會用時和分的單位換算解決時間的乘除問題。 
3.會用日和時的單位換算解決時間的乘除問題。 
4.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九-二十一週 

第十單元 

小數的加減 

1.能認識多位小數,並進行大小比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解決生活中有關多位小數的加、減的計算問題。 
3.能在數線上標記小數。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透過情境,認識三位以上小數的讀法和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進行多位小數的大小比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解決生活中有關四位以內小數的加減計算。 
4.能在給定的數線上,標記出小數。 
5.能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二週

 

第一單元 

分數的乘法 

1.能解決帶分數乘以整數的問題。(分母≦10) 
2.能解決整數乘以分數的問題。(分母≦10) 
3.能解決分數乘以分數的問題。(分母≦10) 
4.能解決分數除以整數的問題。(分母≦10)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解決整數乘以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的問題。(分母≦10) 
2.能解決真分數乘以真分數的問題。(分母≦10) 
3.能解決假分數、帶分數的乘法問題。(分母≦10) 
4.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分數除以整數的問題。(分母≦10)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三-四週 

第二單元 

小數的乘法 

1.能理解多位小數的整數倍的計算。 
2.能解決生活中整數乘以小數的直式乘法問題。 
3.能解決生活中小數乘以小數的直式乘法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理解並熟練三、四位小數乘以整數的乘法問題。 
2.能解整數乘以一位小數、二位小數的問題。 
3.能一位小數乘以一、二位小數計算的問題。 
4.使用計算機協助。 

background image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五-六週 

第三單元 

扇形 

1.認識扇形。 
2.認識圓心角。 

3.認識

 1 
 2 

圓、

 1 
 3 

圓、

 1 
 4 

圓、

 1 
 6 

圓……的扇形。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操作圓形板的活動,了解扇形的意義及組成要素。 

2.認識

 1 
 2 

圓、

 1 
 4 

圓、

 1 
 8 

圓……的扇形。 

3.能知道

 1 
 2 

圓的圓心角為180度,

 1 
 4 

圓的圓心角為90度。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七-八週 

第四單元 

正方體和長方體 

1.了解正方體和長方體中構成要素的異同。 
2.能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 
3.認識立方公尺(m

3

)的意義,並了解立方公分與立方公尺間的關係及

換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比較正方體和長方體中構成要素的異同。 
2.能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透視圖、展開圖。 
3.了解並運用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求法及公式。 
4.能用體積的公式算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 
5.能由1公尺=100公分導出1立方公尺=1000000立方公分。 
6.使用計算機協助。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九-十週 

第五單元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 

1.能整數除以整數,商為三位小數以內,沒有餘數的計算。 
2.能解決小數除以整數,商為三位小數以內,沒有餘數的計算。 
3.能做簡單分數換成小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4.能做簡單小數換成分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處理整數除以整數,商為三位小數以內沒有餘數的計算。 
2.能處理小數除以整數,商為三位小數以內沒有餘數的計算。 
3.能做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換成小數,小數換成真分數。(分母≦10) 
4.能做一位小數換成分數。(分母≦10) 
5.使用計算機協助。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六單元 

生活中的大單位 

1.能認識公噸。 
2.能認識公噸和公斤的關係,並利用此關係進行整數和小數的換算與計

算問題。 

3.能認識公畝、公頃和平方公里。 
4.能認識平方公尺、公畝、公頃和平方公里相互間的關係,並利用此關

係進行整數和小數的換算與計算問題。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生活中重量單位為公噸的實物。 
2.能進行公噸和公斤的換算與計算。 
3.能認識公畝、公頃、平方公尺和平方公里的關係。 
4.能進行公畝、公頃、平方公尺和平方公里的換算與計算。 
5.使用計算機協助。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三-十四週 

第七單元 

柱體、錐體和球體 

1.能了解角柱和圓柱的異同,及其要素間的關係。 
2.能了解角錐和圓錐的異同,及其要素間的關係。 
3.認識球體。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比較了解角柱與圓柱組成要素間的差異。 
2.透過比較了解角錐與圓錐組成要素間的差異。 
3.能分辨球體和非球體。 
4.透過切割活動,知道球的剖面是圓形。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五-十六週 

第八單元 

比率和百分率 

1.能由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理解比率。 
2.能由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理解百分率。 
3.能解決生活中與百分率有關的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利用分數和小數來解決比率的問題。 
2.能透過分數完成百分率和小數的互換。 
3.能解決生活中與百分率有關的問題。 
4.使用計算機協助。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七-十八週 

第九單元 

容積和容量 

1.了解正方體、長方體容積的求法。 
2.了解不規則物體體積的算法。 

1.能利用求體積的公式,算出正方體、長方體容器的容積。 
2.能透過操作求出不規則形體的體積,利用量筒水上升或排水的方法,求出不規則

background image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形體的體積。 

3.使用計算機協助。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十九-二十一週 

第十單元 
怎樣列式 

1.能從問題中分析題意,用符號表示未知數。 
2.能將整數單步驟的具體情境列成含有未知數符號的算式。 
3.能求解並驗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解決含有未知數加減符號的算式並驗算。 
2.能解決含有未知數乘除符號的算式並驗算。 
3.使用計算機協助。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

裡的關鍵字。(特學)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數學領域 L 組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翰林版七、八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EX-學障四年級 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自主行動: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
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
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
解決問題。 
 
B:溝通互動: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
之間的轉 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
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
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
符號表示公式。 
數-E-B2 
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
能力。 
 
C:社會參與: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
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
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理解一萬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作一萬以內運算
基礎。(簡、減) 

N-3-1 一億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
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位值單位換
算。 
→位值單位「萬」

「十萬」

「百萬」

「千萬」。(減) 

1.能認識一億以內的數並做加、減、乘、除的直 

式計算與解題。 

2.能做分數、小數的轉換、加減、整數倍的計算

並在數線上標示能做長度、角度、面積、體
積、與時間單位的實測、估測、計算與換算 

3.能認識常見圖形的相關元素和特徵及幾何概念 
  的應用 
4.能認識一維及二維數量模式並進行圖表的報讀 
  與製作。 
5.能認識四則運算的規則並於實際問題做步驟合 

  併和計算 
6.能用合適的標記工具標示重點和關鍵字(特學)

 

1.多元評 量,包括
(觀察、操作、實
作、畫圖、檔案、
紙筆、口頭評量等) 
2.替代性評量:期
中期末另外出題(主
要成績計算和評量
方式)。 

3.評量調整:原班月

考試卷提供報讀和

延長時間。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
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並能應用於日
常解題。(減)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
乘除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
性。→(不調整)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
用於日常解題。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並能應用於日常簡
易解題。(簡、減) 

N-4-3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乘除,連除)。乘與除、
連除之應用解題。→(不調整)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
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
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以及計
算。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
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減)。 

N-4-5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
數」、「假分數」、「帶分數」名詞引入)。假分數和
帶分數之變換。→(不調整) 
N-4-6 等值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
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
的互換。→  (不調整)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
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
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
與換算,並能做計算。認識體積。(減) 

N-4-9 長度:長度:

「公里」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

長度單位的換算與計算→  (不調整) 
N-4-10 角度:「度」(同 S-4-1)。量角器的操作。實
測、估測與計算。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
的角度。「平角」、「周角」。指定角度作圖。→  (不調
整) 
N-4-11 面積:

「平方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面積:

「平方公尺」

。實測與計算→(減) 

N-4-12 體積與「立方公分」

:以具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

基於 1 立方公分之正方體→(不調整) 
S-4-4 體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在活動中認識體積的意義
與比較。認識 1 立方公分之正方體,能理解並計數正方
體堆疊的體積。→(不調整)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
間加減問題。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減)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題。跨時、跨午、
跨日、24 小時制。含時間單位換算。→  (不調整) 

background image

 

s-II-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
角、展開圖與空間形體。→(不調整) 
 

S-4-2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以鐘面為模型討
論從始邊轉到終邊所轉的角度。旋轉有兩個方向:「順
時針」、「逆時針」。「平角」、「周角」。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以鐘面為模型討論
從始邊轉到終邊所轉的角度。旋轉有兩個方向:

「順時

針」

「逆時針」

「平角」

「周角」

。(減) 

r-II-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
單推理。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減)。 

R-4-4 數量模式與推理(II):以操作活動為主。二維變
化模式之觀察與推理,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奇數與偶
數,及其加、減、乘模式。 
→數量模式與推理(II):以操作活動為主。簡易二維變
化模式之觀察與推理,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簡、減) 

r-II-3理解兩步驟問題的併式計算與四則混合計算
之約定。 
→認識四則混合計算之約定。(簡、減) 

R-4-1 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
四則混合計算的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
號先算)。學習逐次減項計算。 
→含四則混合計算的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
減、括號先算)。學習逐次減項計算。(減) 

r-II-4認識兩步驟計算中加減與部分乘除計算規則
並能應用。 
→認識兩步驟計算中加減與部分乘除計算的規則。
(減) 

R-4-2 四則計算規律(I):兩步驟計算規則。加減混合
計算、乘除混合計算。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
性質。→(不調整) 

特學1-Ⅰ-9依據指示標記學習重點。 

特學 C-II-2 可選擇的學習工具 
特學 A-Ⅲ-4 重要標記或圖示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一億以內的數 

1.透過具體的操作活動,進行一億以內各數的說、讀、聽、寫。 
2.從具體情境中,認識一億以內各數的位名與位值,並做數的換算 
3.一億以內各數的大小比較。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在具體情境中,透過累加數數活動,說出和寫出一億以內各數的數詞序列 
2.在具體情境中,透過累加的數數活動,說出和寫出「億」以內(含萬,千)的新數詞。 
3.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一億以內的單位。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3-4 週 

乘法 

1.能理解並計算四位數乘以一位數的乘法。 
2.能理解並計算三位數以內乘以二位數的乘法。 
3.能理解並計算二位數以內乘以三位數的乘法。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理解和熟練四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乘法計算。 
2.理解和熟練三位數乘以二位數的直式乘法計算。 
3.理解和熟練三位數乘以二位數的直式乘法計算。 
4.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5-6 週 

角度 

1.認識旋轉角。 
2.使用量角器。 
3.認識鈍角、銳角、平角和周角。 
4.角度的計算。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物件旋轉的活動,認識角旋轉的大小。 
2.認識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意義。 
3.以「角的記號」記錄角旋轉的程度。 
4.認識量角器刻度尺的結構。 
5.以量角器報讀角的大小。 
6.利用量角器實際測量指定角度的角。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7-8 週 

除法 

1.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意義,解決除法

1.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四位數的除法直式計算問題。 

background image

 

直式計算問題。。 
2.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計算 
3.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的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2.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直式計算問題。 
3.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計算。 
4.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商是一位數的計算 
5.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商是二位數的計算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9-10 週 

三角形 

1.認識並繪製基本三角形。 
2.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運用「邊」與「角」,辨認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
角形。 
2.透過操作,認識基本三角形的簡單性質。 
3.透過疊合,瞭解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4.能以「對應頂點」、「對應角」與「對應邊」的關係來描述三角形的全等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1-13 週 

分數 

1.能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 
2.理解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換的做法和意義。 
3.能將簡單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4.能在具體平分的情境中,理解分數之「整數相除」的意涵。 
5.能在測量的情境中,理解分數之「整數相除」的意涵。 
6.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並說明其意義。 
2.透過操作活動,認識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相互關係。 
3.能計算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換,並理解其分子除以分母的商與餘數的關係。 
4.透過數線,了解簡單分數的順序。 
5.能在數線上標記簡單分數的位置。 
6.透過操作的活動,能理解 a÷b= a/b  。 
7.透過操作的活動,能理解用帶分數表示整數相除的結果。 
8.透過操作的活動,能理解用等值分數表示整數相除的結果。 
9.透過平分的活動,能理解用分數表示整數相除的結果。 
10.透過分裝的活動,能理解用分數表示整數相除的結果。 
11.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4-15 週 

容量和重量的計算  1.能做公升和毫公升兩階單位的加、減、乘、除的計算。 

2.能做公斤和公克兩階單位的加、減、乘、除的計算。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進行公升和毫公升兩階單位有進位的加法計算。 
2.進行公升和毫公升兩階單位有退位的減法計算。 
3.進行公升和毫公升兩階單位有進位的乘法計算。 
4.進行公升和毫公升兩階單位的除法計算。 
5.進行公斤和公克兩階單位有進位的加法計算。 
6.進行公斤和公克兩階單位有退位的減法計算。 
7.進行公斤和公克兩階單位有進位的乘法計算。 
8.進行公斤和公克兩階單位的除法計算。 
9.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6-17 週 

整數四則 

1.解決生活情境中整數四則的兩步驟問題。 
2.了解整數四則混合計算時,併式的約定。 
3.理解連乘、連除的計算。 
4.了解整數四則混合計算時,併式的約定。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知道併式中只有加減的計算時,由左而右逐步進行計算。 
2.知道併式中只有乘除的計算時,由左而右逐步進行計算。 
3.知道併式有括號時,括號裡的要先計算。 
4.知道併式中同時有乘(除)和加(減)計算時,先進行乘(除)計算,再進行加(減)計算。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8-19 週 

小數 

1.能在測量的情境中,認識二位小數。 
2.能在操作具體物的情境中,進行二位小數的換算。 
3.能進行二位小數的大小比較。 
4.能理解二位小數的加法概念並進行直式計算 
5.能理解二位小數的減法概念並進行直式計算 
6.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平分色紙的情境,理解

 1 

 100 

=0.01 的關係。 

2.認識二位小數的記法和讀法。 
3.透過小數累加的活動,建立二位小數的數詞序列,並加以記錄。 

4.藉由

 10 

 100 

張色紙是 0.10 張色紙,

 1 

 10 

張色紙是 0.1 張色紙的連結,了解 0.10=0.1。 

5.能利用定位板,進行二位小數的換算。 
6.能使用定位板認識位值單位「百分位」。 
7.透過累加、累減 0.1、0.01 的數數活動,建立二位小數的數詞序列。 
8.能在數線上標記小數的位置。 

background image

 

9.能以 0.01 為計數單位,藉計數單位的多寡,比較小數的大小 
10.能在定位板上進行小數的大小比較。 
11.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不進位的加法問題。 
12.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須進位的加法問題。 
13.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有缺位的加法問題。 
14.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不退位的減法問題。 
15.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須退位的減法問題。 
16.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有缺位的減法問題。 
1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20-21 週 

長度 

1.認識 1 公里(km)的長度。 
2.認識公里、公尺間的關係和換算。 
3.公里和公尺的相關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長度 1 公里是 1000 公尺。 
2.認識公里和公尺間的關係。 
3.了解公里和公尺間的換算。 
4.公里的加減乘除計算。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統計圖表 

1.能報讀生活中資料的統計圖。 
2.能報讀較複雜的長條圖。 
3.能報讀折線圖。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橫軸和縱軸的資料,了解長條圖的意義。 
2.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長條圖。 
3.認識省略符號。 
4.能報讀有省略符號的長條圖。 
5.能報讀各種變形較複雜的長條圖。 
6.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折線圖,並進行報讀。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3-4 週 

分數的加減和整
數倍 

1.能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2.能做同分母分數的加法計算。 
3.能做同分母分數的減法計算。 
4.會做分數的整數倍計算。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利用整數比較的經驗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2.能做 2 個真分數的加法。 
3.能做 2 個假分數的加法。 
4.能做 2 個帶分數的加法。 
5.能理解假分數和帶分數的加法方式。 
6.能做 2 個真分數的減法。 
7.能做 2 個假分數的減法。 
8.能做 2 個帶分數的減法問題。 
9.能做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減法。 
10.能做被乘數是真分數,積是真分數的乘法。 
11.能做被乘數是假分數或帶分數的乘法。 
12.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5-6 週 

概數 

1.理解概數的意義。 
2.理解並應用無條件進入法、無條件捨去法及四捨五入法在指定位
數取概數。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情境理解生活中的概數,並進行命名活動。 
2.透過情境理解「無條件進入法」的意義、命名及取法。 
3.透過情境理解「無條件捨去法」的意義、命名及取法。 
4.透過情境理解「四捨五入法」的意義、命名及取法。 
5.透過線段圖理解「四捨五入法」取概數的範圍。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7-8 週 

四邊形 

1.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意義。 
2.能運用「角」與「邊」等構成要素,辨認簡單平面圖形。 
3.由平行的概念,認識簡單平面圖形。 
4.能透過操作,認識四邊形的簡單性質。 
5.能透過操作,認識四邊形的簡單性質。 

1.理解垂直的意義。 
2.理解平行的意義。 
3.能畫出垂直線和平行線。 
4.理解有四個邊相等且四個角為直角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5.理解有四個直角的四邊形是長方形。 

background image

 

6.能畫出直角與平行線段,並用來描繪平面圖形 
7.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6.理解有四個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7.由平行的概念,認識平行四邊形。 
8.由平行的概念,認識梯形。 
9.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簡單性質。 
10.理解菱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簡單性質。 
11.理解「對角線」的意義。 
12.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9-10 週 

小數乘以整數 

1.能用直式處理小數乘以一位整數的計算。 
2.能用直式處理小數乘以二位整數的計算。 
3.能做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經驗單位小數的連加並用乘法記錄。 
2.能用直式計算一位純小數乘以一位整數。 
3.能用直式計算一位帶小數乘以一位整數。 
4.能用直式計算二位純小數乘以一位整數。 
5.能用直式計算二位帶小數乘以一位整數。 
6.能用直式計算一位小數乘以二位整數。 
7.能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乘以二位整數的問題。 
8.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1-12 週  周長和面積 

1.能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周長公式。 
2.認識平方公分。 
3.能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4.了解平方公尺與平方公分的關係,進行平方公尺與平方公分的換
算。 
5.應用長方形或正方形面積公式,解決生活中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簡
易面積問題。 
6.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用正方形周長公式=邊長×4,算出正方形的周長。 
2.能用長方形周長公式=(長+寬)×2,算出長方形的周長。 
3.以 1 平方公分為單位,進行面積的實測。 
4.能用長方形面積公式=長×寬,算出長方形的面積。 
5.能用正方形面積公式=邊長×邊長,算出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公尺」。 
7.了解 1 平方公尺=10000 平方公分。 
8.進行平方公尺和平方公分的換算。 
9.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3-14 週  一億以上的數 

1.認識一億以上各數的位名與位值。 
2.認識一兆以上各數的位名與位值。 
3.以萬、億或兆為單位,進行加、減計算。 
4.認識十進結構。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億位」。 
2.認識「十億位」到「千億位」。 
3.認識「兆位」。 
4.認識「十兆位」到「千兆位」。 
5.以萬、億或兆為單位,進行加、減計算。 
6.相鄰兩數中,左邊的數是右邊的數的 10 倍。 

7.相鄰兩數中,右邊的數是左邊的數的

 1 

 10 

倍 

8.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5-16 週  時間的加減 

1.能了解時間量中二階單位之間的關係,並進行時間的換算。 
2.能解決時間量中二階單位之間的計算問題。 
3.能計算從某一時刻到另一時刻所經過時的間 
4.能解決時刻與時間量的加減問題。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計算同一時段內,兩時刻中間經過的時間。 
2.能計算上午某時刻到下午某時刻經過的時間。 
3.能計算經過幾小時幾分後的時刻。 
4.能計算在幾小時幾分前的時刻。 
5.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7-18 週  等值分數 

1.能在具體平分的情境中,理解等值分數。 
2.能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3.能將簡單分數換成小數。 
4.能將小數換成分數。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能認識

 n 
 n 

和 1 的等值關係。 

2.透過不同的等分割活動,認識等值分數。 
3.能在離散量的情境中,透過比較內容物的個數,認識分數的等值關係。 
4.透過再細分,察覺分母、分子同乘以一整數,得到等值分數 
5.能在測量的情境中,認識分母是 10、100 的分數的等值關係 
6.能運用等值分數進行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7.能將分母是 10、100 的分數換成小數。 

background image

 

8.能運用等值分數將簡單分數換成小數。 
9.能將一位小數換成分數。 
10.能將二位小數換成分數。 
11.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9-21 週  立方公分 

1.透過直接比較或間接比較,認識物體的大小。 
2.透過堆疊活動,複製指定的正方體、長方體。 
3.透過點數活動,計算複合形體的體積。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在生活情境中,透過感官察覺物體的大小。 
2.用相同的個物,堆疊指定的正方體、長方體。 
3.透過堆疊活動,經驗物體體積的保留性。 
4.透過個別單位的實測,認識物體的大小。 
5.以白色積木為個別單位,進行體積的複製和實測活動。 
6.認識 1 立方公分。 
7.以 1 立方公分為單位,進行正方體的實測活動。 
8.以 1 立方公分為單位,進行長方體的實測活動。 
9.透過切割、分層的方法,算出複合形體的體積。 
10.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中的重點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數學領域 M 組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五、六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智障三年級 2 人﹑學障三年級 1 人,共 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自主行動: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
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
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
解決問題。 
 
B:溝通互動: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
之間的轉 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
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
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
符號表示公式。 
數-E-B2 
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
能力。 
 
C:社會參與: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
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n-II-1 理解一萬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
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不調整)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
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位值單位換算。 
→。(不調整) 

1.能認識一億以內的數並做加、
減、乘、除的直式計算與解題。 
2.能做分數、小數的轉換、加 
減、整數倍的計算並在數線上標 
示能做長度、角度、面積、體 
積、與時間單位的實測、估測、 
計算與換算 
3.能認識常見圖形的相關元素和
特徵及幾何概念的應用 
4.能認識一維及二維數量模式並
進行圖表的報讀與製作。 
5.能認識四則運算的規則並於實

際問題做步驟合併和計算 

6.能用合適的標記工具標示關鍵

字(特學)

 

1.多元評 量,包括(觀
察、操作、實作、畫
圖、檔案、紙筆、口頭
評量等) 
2.替代性評量:期中期
末另外出題(主要成績
計算和評量方式)。 

3.評量調整:原班月考

試卷提供報讀和延長時

間。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
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並能應用於日常
解題。(減)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不調整)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
算的合理 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不調整)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
用於日常解題。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
題。(減)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之學習,透過幾個一
數的解題方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十乘法範圍
的除法,做為估商的基礎。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減) 
N-3-5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
算的合理性。被除數為二、三位數。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被除數為二位數。(簡、減)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
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
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與應用。  (減)。 

N-3-9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分母分
數比較、加、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超過2。以單位
分數之點數為基礎,連結整數之比較、加、減。知道「和等於1」的
意義。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分母分數比
較、加、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超過 1。知道「和
等於 1」的意義。(簡、減) 

n-II-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
減、整數倍的直式計算與應用。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的直式
計算與應用。(減) 

N-3-10 一位小數:認識小數與小數點。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
表。位值單位「十分位」。位值單位換算。比較、加減(含直式計
算)與解題。 
→(不調整)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
加減,理解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不調整) 

N-3-11 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 
→(減)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
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
用解題。認識體積。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
換算,並能做計算。認識體積。(減) 

N-3-12 長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長度:「毫米」。實測、與計算。單位換算。(減)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角和角
度。角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不調整) 
N-3-14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與計算。(減) 
N-3-15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
位換算。 

background image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與計算。單位換算。(減) 
N-3-16 重量:「公斤」、「公克」。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
位換算。 
→重量:「公斤」、「公克」。實測與計算。(減) 
S-3-1 角與角度(同 N-3-13):略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
加減問題。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減) 
 

N-3-17 時間:「日」、「時」、「分」、「秒」。實測、量感、估
測與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型。 
→時間:「時」、「分」、「秒」。報讀、實測與計算。時間單位
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型(減) 

r-II-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
單推理。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減)。 

R-3-2 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模式之觀
察與推理,例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不調整)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
報讀折線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減)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
生活中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一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表格。(減) 

特學1-Ⅰ-9依據指示標記學習重點。 

特學 C-II-2 可選擇的學習工具 
特學 A-Ⅲ-4 重要標記或圖示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10000 以內的數  1.透過具體操作,認識 10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 

2.使用錢幣進行 10000 以內的數數與做數。 
3.解決 10000 以內兩數的大小比較。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討論並說一說,1 大張郵票有 100 枚郵票,一片百格板有 100 小格,可以表示 1 大張郵票。10
片百格板代表 1000 枚郵票,也可以用一塊千格板表示 
2.記錄並報讀一千、二千、……到一萬。 
3.透過積木合成數字,認識數字的說讀聽寫。 
4.知道如何用積木表示指示的數字記在位值表上。 
5.讀出位值表上的數字。 
6.點數錢包裡有幾張千元、幾張百元、幾個十元和幾個一元,合起來是幾元 
7.畫出指定錢數的錢幣。 
8.報讀表格比較數量的多少,再比較數的大小,並用<或>的符號記錄。。 
9.運用位值表,比較四位數的大小,從高位開始比較。 
10.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3-4 週 

角與形狀 

1.透過描角的活動,認識角及其構成要素。 
2.透過操作比較角的大小。 
3.認識直角。 
4.摺出直角並認識直角記號。 
5.找出生活中的直角。 
6.認識銳角和鈍角。 

1.指出三角形的角,並說出三角形有 3 個角。 
2.了解角的邊長和方向和角的大小沒有關係。 
3.了解角的構成要素有 1 個頂點和 2 條邊。 
4.認識角的邊和頂點。 
5.會觀察角的大小變化並比較角的大小。 
6.認識直角並會標示直角記號。 

background image

 

7.認識正方形邊長與角的特性。 
8.認識長方形邊長與角的特性。 
9.畫出指定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10.找出正方形和長方形。 
11.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7.透過分類,認識鈍角和銳角的定義。 
8.透過實作發現正方形每條邊都一樣長。 
9.透過三角板測量正方形,發現正方形的 4 個角都是直角。 
10.認識長方形有 4 條邊,並發現長方形有 2 條長邊一樣長,2 條短邊一樣長;以及發現長方形的
4 個角都是直角。 
11.指導學生畫出指定邊長的正方形和畫出指定長邊和短邊的長方形。 
12.判斷圖形是否為正方形或長方形。 
13.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5-6 週 

10000 以內的加
減 

1.理解直式計算,解決 10000 以內的加法問題。 
2.理解直式計算,解決 10000 以內的減法問題。 
3.利用加減互逆關係驗算答案。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從以前學過的不進位三位數加法直式,增加千位,指導學生列出直式計算 
2.指導學生進行二次進位的四位數加法直式計算。了解進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3.指導學生進行三次進位的四位數加法直式計算。了解進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4.從以前學過的不退位三位數減法直式,增加千位,指導學生列出直式計算 
5.指導學生進行一次退位的四位數減法直式計算。了解退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6.指導學生進行二次退位的四位數減法直式計算。了解退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7.指導學生進行被減數為整千的三次退位減法直式計算。了解退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8.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7-8 週 

乘法 

1.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意義,解決除法直式計算問。 
2.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計算 
3.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的計算 
4. 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四位數的除法直式計算問題 
2.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直式計算問題 
3.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計算。 
4.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商是一位數的計算 
5.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商是二位數的計算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9-10 週  毫米與數線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並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實測與報讀。 
2.認識公分、毫米間的關係,並做化聚和比。 
3.能解決長度的合成與分解問題,並用直式計算 
4.認識整數數線,並在整數數線上做加、減計算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報讀和測量物件的長。 
2.畫出指定長度的直線。 
3.以某量為基準做長度的比較(比長)。 
4.以公分、毫米二階單位做長度的比較(比短)。 
5.公分、毫米二階單位的直式加、減法計算(進位和退位)。 
6.公尺、公分二階單位的直式加法計算(不進位和不退位)。 
7.認識整數數線和刻度的意義,並在數線上做加、減計算。 
8.畫出下一個刻度及填上表示的數字。 
9.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1-13 週  除法 

1.透過分裝活動,理解除法意義,並記錄為除法算式。 
2.透過平分活動,理解除法意義,並記錄為除法算式。 
3.學習除法直式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分裝(包含除)問題,餘數為 0,用減法算式記錄。 
2.分裝(包含除)問題,餘數為 0,用乘法算式記錄。 
3.分裝(包含除)問題,餘數不為 0,用連減及乘法算式記錄。 
4.認識除法算式。 
5.平分(等分除)問題,餘數為 0,用減法算式記錄。 
6.平分(等分除)問題,餘數不為 0,用減法算式或乘法和減法算式記錄。 
7.平分(等分除)問題,用乘法與減法算式記錄。 
8.平分(等分除)問題,餘數不為 0,用除法算式記錄 
9.熟練二位數乘以一位數。 
10.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4-15 週  公斤與公克 

1.認識重量單位「公斤」、「公克」及知道重量在秤面上的刻度現象。 
2.認識 1 公斤秤,並能以 1 公斤秤進行實測與報讀。 
3.認識 3 公斤秤,並能以 3 公斤秤進行實測與報讀。 
4.建立 1 公斤內的重量量感與估測。 
5.認識公斤、公克間的關係,並做化聚和比較。 
6.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公斤和公克。 
2.觀察物體的重量對應秤面指針的轉動變化情形。 
3.發現秤重時秤面指針的變化並認識幾個 1 公斤是幾公斤。 
4.以公斤為單位,進行加法計算。 
5.認識 1 公斤秤及其的秤面刻度並進行報讀。 
6.報讀 1 公斤秤上的物件是幾公克。 

background image

 

7.認識 1 公斤=1000 公克。 
8.認識 3 公斤秤的秤面刻度並進行報讀。 
9.幾公斤=幾公克,幾公斤幾公克=幾公克,幾公克=幾公斤,幾公克=幾公斤幾公克四者換算 
10.公斤、公克兩階單位的直式加法計算(不進位)。 
11.公斤、公克兩階單位的直式減法計算(不退位,缺位)。 
12.整公斤減幾公斤幾公克的直式計算。 
13.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6-17 週  分數 

 

1.認識簡單同分母分數(分母不大於 12)。 
2.理解分數和 1 的關係與轉換。 
3.將分數分解為數個相同的單位分數。 
4.進行同分母分數之大小比較。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 1/4、  1/6、  1/8、  1/5 的數詞序列。 
2.單位分數 1/3 和 1/9 累積。 
3.和 1 一樣多、和一半一樣多。 
4.分數的做數。 
5.分數比大小(連續量情境)。 
6.不同單位的大小比較。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8-21 週  列表與規律 

1.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一維或二維表格。 
2.分類及製作二維表格。 
3.觀察簡單規律的圖案組合,並找出下一個圖案 
4.觀察簡單規律的數字與圖形,並找出下一個數字或圖形。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報讀時刻表的一維和二維表格。 
2.報讀並應用價目表的一維表格。 
3.報讀並整理票價、資源回收情形、血型調查、卡片分類、早餐飲料調查等二維表格。 
4.同一圖案不同方位的規律。 
5.不同圖案的規律。 
6.數列規律。 
7.圖形規律。 
8.數與形的規律。 
9.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除法 

1.能用除法直式,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問題。 
2.能用除法直式,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問題。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疊商,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二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2.透過多單位記錄,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二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3.透過多單位記錄,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4.透過給予商數表,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5.透過多單位記錄,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二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3-4 週 

公升與毫升 

1.認識容量單位「毫升」並以其為單位進行實測 
2.認識容量單位「公升」並以其為單位進行實測 
3.認識容量的單位「毫升」和「公升」的關係並做單位換算與比較。 
4.能以「公升」

「毫公升」為單位做加減計算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毫升」的容量單位。 
2.能以「毫升」為單位,進行容量的實測,並培養量感。 
3.認識「公升」的容量單位,並知道幾個 1 公升是幾公升。 
4.建立以公升為計數單位的量感 
5.知道 1 公升=1000 毫升的概念。 
6.能以「公升」、「毫升」二階單位描述容量和化聚。 
7.在生活情境中,以「公升」、「毫升」二階單位進行不進位和進位的加法運算 
8.在生活情境中,以「公升」

「毫升」二階單位進行不退位和退位的減法運算 

9.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5-6 週 

分數 

1.認識 2 以內的簡單分數。 
2.解決同分母分數的加減問題。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單位分數的分解合成,認識 2 以內的分數。 
2.建立 2 以內的分數數列。 
3.進行 2 以內分數的說、讀、聽、寫、做。 
4.進行 1 的同分母分數合成與分解。 
5.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和在 2 以內的同分母分數加法、減法問題。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background image

 

第 7-8 週 

圓 

1.透過生活情境及描圓活動認識圓。 
2.透過操作活動認識圓心、直徑、半徑、圓周。 
3.認識圓規,並學會使用圓規畫圓。 
4.透過操作活動,能以圓的半徑、直徑比較圓的大小。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由生活情境辨認圓形和非圓形。 
2.透過描圓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 
3.透過操作活動,認識圓心和直徑,知道圓的直徑和半徑都一樣長,認識圓周和半徑,發現半徑
2 倍和直徑一樣長,知道直徑是圓中最長的直線以及半徑越大圓越大。 
4.認識畫圓的工具及操作方法。 
5.用圓規畫出指定半徑或直徑的圓和一樣大的圓。 
6.能由圓的半徑、直徑比較圓的大小。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9-10 週  兩步驟應用問

題 
 

1.能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具體情境中加與除的問題。 
2.能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具體情境中減與除的問題。 
3.能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具體情境中連乘的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先除後加的問題。 
2.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先加後除的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先除後減的問題。 
4.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先減後除的問題。 
5.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連乘問題。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1-13 週  一位小數 

1.透過操作活動,認識一位小數,並將小數記在位值表。 
2.能進行一位小數的化聚與大小比較。 
3.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及直式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

 1 

 10 

和 0.1 的連結認識一位純小數,及其記法與讀法。 

2.以 0.1 為單位進行一位純小數的數詞序列。 
3.由整數與純小數認識一位帶小數,及其記法與讀法。 
4.將小數在位值表上並認識「十分位」。 
5.認識小數點的意義,透過位值表知道 1 和 1.0 一樣大,熟悉小數數詞序列。 
6.以 0.1 和 1 為單位進行一位小數的化聚。 
7.以 0.1 為單位,由計數單位的數量,比較小數的大小。 
8.在位值表上進行一位小數的大小比較。 
9.以直式進行一位小數的不進位和進位加法計算。 
10.以直式進行一位小數的不退位和退位減法計算。 
11.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4-15 週  時間 

1.能認識 12 時制,知道 1 日有 24 小時,並做日、小時的換算。 
2.能理解 1 小時有 60 分鐘,並做小時、分鐘的換算。 
3.能認識 1 秒鐘,理解 1 分鐘有 60 秒鐘,並做分鐘、秒鐘的換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 12 時制和時間線段圖 
3.認識數字鐘上午用 AM 表示,下午用 PM 表示,並報讀。 
4.認識日和小時的關係,做幾日是幾小時的換算,並做時間長短的比較。 
5.認識小時和分鐘的關係,做時和分的換算,並比較時間的長短。 
6.認識秒針及做鐘面時刻是幾時幾分幾秒的報讀。 
7.認識分鐘和秒鐘的關係,做幾分鐘是幾秒鐘的換算,並做時間長短的比較。 
8.能做「日」、「時」、「分」、「秒」的同單位單名數時間量加、減計算。 
9.能做「時和分」兩階單位的時間量直式加、減計算。(不進、退位) 
10.能解決某時刻經過多少時間量之後是什麼時刻的問題。 
11.能解決某時刻在多少時間量之前是什麼時刻的問題。 
12.能解決兩時刻間經過多少時間量的問題。 
13.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6-18 週  乘與除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乘除互逆關係。 
2.運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案。 
3.解決乘數(被乘數)未知的問題。 
4.解決除數(被除數)未知的問題。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在情境中察覺乘除互逆的關係。 
2.在陣列圖示情境中,運用乘除互逆關係。 
3.運用乘除互逆關係,驗算無餘數除法計算的答案。 
4.運用乘除互逆關係,驗算有餘數除法計算的答案。 
5.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乘數未知的問題。 
6.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被乘數未知的問題。 
7.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除數未知的問題。 
8.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被除數未知的無餘數除法問題。 
9.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被除數未知的有餘數除法問題。 

background image

 

10. 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9-21 週  面積 

1.認識面積 1 平方公分,並以平方公分為單位點數面積。 
2.透過操作,經驗等積異形的概念。 
3.透過平方公板進行面積的實測。 
4.在平方公分板上用乘法簡化長方形面積的點算。 
5.計數非整公分格的平面圖形面積。 
6.畫出指定面積的圖形。 
7.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 1 平方公分的面積單位。 
2.測量 1 公分的物品,並找出 1 平方公分的參照物。 
3.透過操作方瓦鋪排,認識面積 n 個 1 平方公分是 n 平方公分。 
4.教師介紹平方公分板,引導學生觀察每個方格的面積跟 1 平方公分瓦一樣大。 
5.指導學生使用平方公分板覆蓋在要測量的面上,點數方格測量面積。 
6.引導學生在點數平方公分板上的格子時透過一排有多少格?共有多少排?用乘法計算簡化點數 
7.引導討論用平方公分板估測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範圍。 
8.透過切割搬移拼湊發現 2 個半格合起來是 1 格,在平方公分方格紙上點算圖形面積。 
9.透過切割搬移拼湊,計算非整格的圖形面積並比較大小。 
10.給定一邊,畫出面積為 n 平方公分的圖形。 
11.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數學領域 N 組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五、六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智障三年級 1 人﹑學障三年級 1 人,自閉症三年級 1 人,共 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自主行動: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
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
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
解決問題。 
 
B:溝通互動: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
之間的轉 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
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
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
符號表示公式。 
數-E-B2 
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
能力。 
 
C:社會參與: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
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n-II-1 理解一萬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
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不調整)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
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位值單位換算。 
→。(不調整) 

1.能認識一億以內的數並做加、
減、乘、除的直式計算與解題。 
2.能做分數、小數的轉換、加 
減、整數倍的計算並在數線上標 
示能做長度、角度、面積、體 
積、與時間單位的實測、估測、 
計算與換算 
3.能認識常見圖形的相關元素和
特徵及幾何概念的應用 
4.能認識一維及二維數量模式並
進行圖表的報讀與製作。 
5.能認識四則運算的規則並於實

際問題做步驟合併和計算 

6.能用合適的標記工具標示關鍵

字(特學)

 

1.多元評 量,包括(觀
察、操作、實作、畫
圖、檔案、紙筆、口頭
評量等) 
2.替代性評量:期中期
末另外出題(主要成績
計算和評量方式)。 

3.評量調整:原班月考

試卷提供報讀和延長時

間。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
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並能應用於日常
解題。(減)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不調整)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
算的合理 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不調整)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
用於日常解題。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
題。(減)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之學習,透過幾個一
數的解題方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十乘法範圍
的除法,做為估商的基礎。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減) 
N-3-5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
算的合理性。被除數為二、三位數。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被除數為二位數。(簡、減)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
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
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與應用。  (減)。 

N-3-9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分母分
數比較、加、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超過2。以單位
分數之點數為基礎,連結整數之比較、加、減。知道「和等於1」的
意義。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分母分數比
較、加、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超過 1。知道「和
等於 1」的意義。(簡、減) 

n-II-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
減、整數倍的直式計算與應用。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的直式
計算與應用。(減) 

N-3-10 一位小數:認識小數與小數點。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
表。位值單位「十分位」。位值單位換算。比較、加減(含直式計
算)與解題。 
→(不調整)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
加減,理解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不調整) 

N-3-11 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 
→(減)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
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
用解題。認識體積。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
換算,並能做計算。認識體積。(減) 

N-3-12 長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長度:「毫米」。實測、與計算。單位換算。(減)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角和角
度。角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不調整) 
N-3-14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與計算。(減) 
N-3-15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
位換算。 

background image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與計算。單位換算。(減) 
N-3-16 重量:「公斤」、「公克」。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
位換算。 
→重量:「公斤」、「公克」。實測與計算。(減) 
S-3-1 角與角度(同 N-3-13):略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
加減問題。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減) 
 

N-3-17 時間:「日」、「時」、「分」、「秒」。實測、量感、估
測與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型。 
→時間:「時」、「分」、「秒」。報讀、實測與計算。時間單位
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型(減) 

r-II-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
單推理。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減)。 

R-3-2 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模式之觀
察與推理,例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不調整)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
報讀折線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減)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
生活中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一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表格。(減) 

特學1-Ⅰ-9依據指示標記學習重點。 

特學 C-II-2 可選擇的學習工具 
特學 A-Ⅲ-4 重要標記或圖示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10000 以內的數  1.透過具體操作,認識 10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 

2.使用錢幣進行 10000 以內的數數與做數。 
3.解決 10000 以內兩數的大小比較。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討論並說一說,1 大張郵票有 100 枚郵票,一片百格板有 100 小格,可以表示 1 大張郵票。10
片百格板代表 1000 枚郵票,也可以用一塊千格板表示 
2.記錄並報讀一千、二千、……到一萬。 
3.透過積木合成數字,認識數字的說讀聽寫。 
4.知道如何用積木表示指示的數字記在位值表上。 
5.讀出位值表上的數字。 
6.點數錢包裡有幾張千元、幾張百元、幾個十元和幾個一元,合起來是幾元 
7.畫出指定錢數的錢幣。 
8.報讀表格比較數量的多少,再比較數的大小,並用<或>的符號記錄。。 
9.運用位值表,比較四位數的大小,從高位開始比較。 
10.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3-4 週 

角與形狀 

1.透過描角的活動,認識角及其構成要素。 
2.透過操作比較角的大小。 
3.認識直角。 
4.摺出直角並認識直角記號。 
5.找出生活中的直角。 
6.認識銳角和鈍角。 

1.指出三角形的角,並說出三角形有 3 個角。 
2.了解角的邊長和方向和角的大小沒有關係。 
3.了解角的構成要素有 1 個頂點和 2 條邊。 
4.認識角的邊和頂點。 
5.會觀察角的大小變化並比較角的大小。 
6.認識直角並會標示直角記號。 

background image

 

7.認識正方形邊長與角的特性。 
8.認識長方形邊長與角的特性。 
9.畫出指定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10.找出正方形和長方形。 
11.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7.透過分類,認識鈍角和銳角的定義。 
8.透過實作發現正方形每條邊都一樣長。 
9.透過三角板測量正方形,發現正方形的 4 個角都是直角。 
10.認識長方形有 4 條邊,並發現長方形有 2 條長邊一樣長,2 條短邊一樣長;以及發現長方形的
4 個角都是直角。 
11.指導學生畫出指定邊長的正方形和畫出指定長邊和短邊的長方形。 
12.判斷圖形是否為正方形或長方形。 
13.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5-6 週 

10000 以內的加
減 

1.理解直式計算,解決 10000 以內的加法問題。 
2.理解直式計算,解決 10000 以內的減法問題。 
3.利用加減互逆關係驗算答案。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從以前學過的不進位三位數加法直式,增加千位,指導學生列出直式計算 
2.指導學生進行二次進位的四位數加法直式計算。了解進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3.指導學生進行三次進位的四位數加法直式計算。了解進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4.從以前學過的不退位三位數減法直式,增加千位,指導學生列出直式計算 
5.指導學生進行一次退位的四位數減法直式計算。了解退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6.指導學生進行二次退位的四位數減法直式計算。了解退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7.指導學生進行被減數為整千的三次退位減法直式計算。了解退位的部分怎麼計算。 
8.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7-8 週 

乘法 

1.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意義,解決除法直式計算問。 
2.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計算 
3.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的計算 
4. 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四位數的除法直式計算問題 
2.透過分具體物活動,能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直式計算問題 
3.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計算。 
4.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商是一位數的計算 
5.能理解並在提示下做三位數除以二位數,商是二位數的計算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9-10 週  毫米與數線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並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實測與報讀。 
2.認識公分、毫米間的關係,並做化聚和比。 
3.能解決長度的合成與分解問題,並用直式計算 
4.認識整數數線,並在整數數線上做加、減計算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報讀和測量物件的長。 
2.畫出指定長度的直線。 
3.以某量為基準做長度的比較(比長)。 
4.以公分、毫米二階單位做長度的比較(比短)。 
5.公分、毫米二階單位的直式加、減法計算(進位和退位)。 
6.公尺、公分二階單位的直式加法計算(不進位和不退位)。 
7.認識整數數線和刻度的意義,並在數線上做加、減計算。 
8.畫出下一個刻度及填上表示的數字。 
9.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1-13 週  除法 

1.透過分裝活動,理解除法意義,並記錄為除法算式。 
2.透過平分活動,理解除法意義,並記錄為除法算式。 
3.學習除法直式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分裝(包含除)問題,餘數為 0,用減法算式記錄。 
2.分裝(包含除)問題,餘數為 0,用乘法算式記錄。 
3.分裝(包含除)問題,餘數不為 0,用連減及乘法算式記錄。 
4.認識除法算式。 
5.平分(等分除)問題,餘數為 0,用減法算式記錄。 
6.平分(等分除)問題,餘數不為 0,用減法算式或乘法和減法算式記錄。 
7.平分(等分除)問題,用乘法與減法算式記錄。 
8.平分(等分除)問題,餘數不為 0,用除法算式記錄 
9.熟練二位數乘以一位數。 
10.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4-15 週  公斤與公克 

1.認識重量單位「公斤」、「公克」及知道重量在秤面上的刻度現象。 
2.認識 1 公斤秤,並能以 1 公斤秤進行實測與報讀。 
3.認識 3 公斤秤,並能以 3 公斤秤進行實測與報讀。 
4.建立 1 公斤內的重量量感與估測。 
5.認識公斤、公克間的關係,並做化聚和比較。 
6.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公斤和公克。 
2.觀察物體的重量對應秤面指針的轉動變化情形。 
3.發現秤重時秤面指針的變化並認識幾個 1 公斤是幾公斤。 
4.以公斤為單位,進行加法計算。 
5.認識 1 公斤秤及其的秤面刻度並進行報讀。 
6.報讀 1 公斤秤上的物件是幾公克。 

background image

 

7.認識 1 公斤=1000 公克。 
8.認識 3 公斤秤的秤面刻度並進行報讀。 
9.幾公斤=幾公克,幾公斤幾公克=幾公克,幾公克=幾公斤,幾公克=幾公斤幾公克四者的換
算。 
10.公斤、公克兩階單位的直式加法計算(不進位)。 
11.公斤、公克兩階單位的直式減法計算(不退位,缺位)。 
12.整公斤減幾公斤幾公克的直式計算。 
13.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6-17 週  分數 

 

1.認識簡單同分母分數(分母不大於 12)。 
2.理解分數和 1 的關係與轉換。 
3.將分數分解為數個相同的單位分數。 
4.進行同分母分數之大小比較。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 1/4、  1/6、  1/8、  1/5 的數詞序列。 
2.單位分數 1/3 和 1/9 累積。 
3.和 1 一樣多、和一半一樣多。 
4.分數的做數。 
5.分數比大小(連續量情境)。 
6.不同單位的大小比較。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8-21 週  列表與規律 

1.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一維或二維表格。 
2.分類及製作二維表格。 
3.觀察簡單規律的圖案組合,並找出下一個圖案 
4.觀察簡單規律的數字與圖形,並找出下一個數字或圖形。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報讀時刻表的一維和二維表格。 
2.報讀並應用價目表的一維表格。 
3.報讀並整理票價、資源回收情形、血型調查、卡片分類、早餐飲料調查等二維表格。 
4.同一圖案不同方位的規律。 
5.不同圖案的規律。 
6.數列規律。 
7.圖形規律。 
8.數與形的規律。 
9.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除法 

1.能用除法直式,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問題。 
2.能用除法直式,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問題。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疊商,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二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2.透過多單位記錄,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二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3.透過多單位記錄,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4.透過給予商數表,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5.透過多單位記錄,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二位數」的除法直式問題。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3-4 週 

公升與毫升 

1.認識容量單位「毫升」並以其為單位進行實測 
2.認識容量單位「公升」並以其為單位進行實測 
3.認識容量的單位「毫升」和「公升」的關係並做單位換算與比較。 
4.能以「公升」

「毫公升」為單位做加減計算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毫升」的容量單位。 
2.能以「毫升」為單位,進行容量的實測,並培養量感。 
3.認識「公升」的容量單位,並知道幾個 1 公升是幾公升。 
4.建立以公升為計數單位的量感 
5.知道 1 公升=1000 毫升的概念。 
6.能以「公升」、「毫升」二階單位描述容量和化聚。 
7.在生活情境中,以「公升」、「毫升」二階單位進行不進位和進位的加法運算 
8.在生活情境中,以「公升」

「毫升」二階單位進行不退位和退位的減法運算 

9.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5-6 週 

分數 

1.認識 2 以內的簡單分數。 
2.解決同分母分數的加減問題。 

 

3.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單位分數的分解合成,認識 2 以內的分數。 
2.建立 2 以內的分數數列。 
3.進行 2 以內分數的說、讀、聽、寫、做。 
4.進行 1 的同分母分數合成與分解。 
5.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和在 2 以內的同分母分數加法、減法問題。 

background image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7-8 週 

圓 

1.透過生活情境及描圓活動認識圓。 
2.透過操作活動認識圓心、直徑、半徑、圓周。 
3.認識圓規,並學會使用圓規畫圓。 
4.透過操作活動,能以圓的半徑、直徑比較圓的大小。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由生活情境辨認圓形和非圓形。 
2.透過描圓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 
3.透過操作活動,認識圓心和直徑,知道圓的直徑和半徑都一樣長,認識圓周和半徑,發現半徑
2 倍和直徑一樣長,知道直徑是圓中最長的直線以及半徑越大圓越大。 
4.認識畫圓的工具及操作方法。 
5.用圓規畫出指定半徑或直徑的圓和一樣大的圓。 
6.能由圓的半徑、直徑比較圓的大小。 
7.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9-10 週  兩步驟應用問

題 
 

1.能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具體情境中加與除的問題。 
2.能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具體情境中減與除的問題。 
3.能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具體情境中連乘的問題。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重點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先除後加的問題。 
2.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先加後除的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先除後減的問題。 
4.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先減後除的問題。 
5.在具體情境中以兩步驟算式解決連乘問題。 
6.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1-13 週  一位小數 

1.透過操作活動,認識一位小數,並將小數記在位值表。 
2.能進行一位小數的化聚與大小比較。 
3.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及直式計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透過

 1 

 10 

和 0.1 的連結認識一位純小數,及其記法與讀法。 

2.以 0.1 為單位進行一位純小數的數詞序列。 
3.由整數與純小數認識一位帶小數,及其記法與讀法。 
4.將小數在位值表上並認識「十分位」。 
5.認識小數點的意義,透過位值表知道 1 和 1.0 一樣大,熟悉小數數詞序列。 
6.以 0.1 和 1 為單位進行一位小數的化聚。 
7.以 0.1 為單位,由計數單位的數量,比較小數的大小。 
8.在位值表上進行一位小數的大小比較。 
9.以直式進行一位小數的不進位和進位加法計算。 
10.以直式進行一位小數的不退位和退位減法計算。 
11.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4-15 週  時間 

1.能認識 12 時制,知道 1 日有 24 小時,並做日、小時的換算。 
2.能理解 1 小時有 60 分鐘,並做小時、分鐘的換算。 
3.能認識 1 秒鐘,理解 1 分鐘有 60 秒鐘,並做分鐘、秒鐘的換算。 
4.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 12 時制和時間線段圖 
3.認識數字鐘上午用 AM 表示,下午用 PM 表示,並報讀。 
4.認識日和小時的關係,做幾日是幾小時的換算,並做時間長短的比較。 
5.認識小時和分鐘的關係,做時和分的換算,並比較時間的長短。 
6.認識秒針及做鐘面時刻是幾時幾分幾秒的報讀。 
7.認識分鐘和秒鐘的關係,做幾分鐘是幾秒鐘的換算,並做時間長短的比較。 
8.能做「日」、「時」、「分」、「秒」的同單位單名數時間量加、減計算。 
9.能做「時和分」兩階單位的時間量直式加、減計算。(不進、退位) 
10.能解決某時刻經過多少時間量之後是什麼時刻的問題。 
11.能解決某時刻在多少時間量之前是什麼時刻的問題。 
12.能解決兩時刻間經過多少時間量的問題。 
13.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6-18 週  乘與除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乘除互逆關係。 
2.運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案。 
3.解決乘數(被乘數)未知的問題。 
4.解決除數(被除數)未知的問題。 
5.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在情境中察覺乘除互逆的關係。 
2.在陣列圖示情境中,運用乘除互逆關係。 
3.運用乘除互逆關係,驗算無餘數除法計算的答案。 
4.運用乘除互逆關係,驗算有餘數除法計算的答案。 
5.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乘數未知的問題。 
6.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被乘數未知的問題。 
7.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除數未知的問題。 
8.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被除數未知的無餘數除法問題。 

background image

 

9.運用乘除互逆關係,解決被除數未知的有餘數除法問題。 
10. 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第 19-21 週  面積 

1.認識面積 1 平方公分,並以平方公分為單位點數面積。 
2.透過操作,經驗等積異形的概念。 
3.透過平方公板進行面積的實測。 
4.在平方公分板上用乘法簡化長方形面積的點算。 
5.計數非整公分格的平面圖形面積。 
6.畫出指定面積的圖形。 
7.能清楚的標示文句和題目關鍵字。(特學) 

1.認識 1 平方公分的面積單位。 
2.測量 1 公分的物品,並找出 1 平方公分的參照物。 
3.透過操作方瓦鋪排,認識面積 n 個 1 平方公分是 n 平方公分。 
4.教師介紹平方公分板,引導學生觀察每個方格的面積跟 1 平方公分瓦一樣大。 
5.指導學生使用平方公分板覆蓋在要測量的面上,點數方格測量面積。 
6.引導學生在點數平方公分板上的格子時透過一排有多少格?共有多少排?用乘法計算簡化點數 
7.引導討論用平方公分板估測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範圍。 
8.透過切割搬移拼湊發現 2 個半格合起來是 1 格,在平方公分方格紙上點算圖形面積。 
9.透過切割搬移拼湊,計算非整格的圖形面積並比較大小。 
10.給定一邊,畫出面積為 n 平方公分的圖形。 
11.訓練學生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清楚不混亂地標示出文句和題目裡的關鍵字。(特學)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數學領域 O 組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翰林版數學三、四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三年級學障 4 人,智能障礙 1 人,疑似學習障礙 1 人,共 6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自主行動: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

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 

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B:溝通互動: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

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

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

以符號表示式。 

C:社會參與: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

題解決想法。 

特學-E-C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個人生活道德

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

會道德規範。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
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
加減法並計算。(簡化)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於日常應用
解題。(簡化) 

n-I-4 理解乘法的意義,熟練十十乘法, 
並初步進行分裝與平分的除法活動。 

n-I-5 在具體情境中,提供圖示或實物解
決簡單兩步驟應用問題。(分解) 

n-1-6 認識單位分數。 

n-1-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

實測、估測與計算。 

n-1-8 認識容量、重量、面積。  

n-1-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r-I-2 認識加法和乘法的運算規律。       

特學 4-Ⅰ-1 在提醒下依時限完成作業或

考試。 

 

N-2-1 一千以內的數。N-2-2 加減算式與

直式計算。 

N-2-5 解題:100 元、500元、1000元。

理解位值表、以錢幣表徵1000 以下的數及

做 3 位數以下的直式加減計算(簡)。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用。 

N-2-7 十十乘法。 

N-2-9 解題:分裝與平分

⭢認知乘法是同

數加法的簡化計算、熟練十十乘法背誦、

以加減乘法,解決簡單分裝與平分情境問
題(簡)。 

N-2-8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 加、減、

乘)

⭢解決加減、加乘、減乘混合的兩步 

驟應用問題(簡)。 

N-2-10  單位分數的認識:從等分配的活
動(如摺紙)認識單部分為全部的「幾分

之一」。 

N-2-11長度:「公分」、「公尺」。實 
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2-12容量、重量、面積

⭢做長度實測與

單位換算;容量、重量、面積的直接比較
與間接比較(簡)。 
N-2-13 鐘面的時刻。N-2-14 時間:「年」、
「月」、「星期」、「日」。

⭢認識鐘面時

刻與時間常用單位(簡)。 

R-2-2三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 

R-2-3兩數相乘的順序不影響其積

⭢能認

識加法和乘法的運算規律(簡)。 
特學D-Ⅰ-1考試或作業的指導語。(特學) 

1.能以位值表、錢幣表徵 1000 以下的數, 

並比較

順序與大小。 

2.能進行 1000 以內的直式加減計算。 

3.能解決乘與加減兩步驟的問題。 

4.認識十十乘法,並解決生活中的乘法問

題。 

5.能用分裝和平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6.認識簡單單位分數。 

7.認識重量,並做直接、間接和個別單位的比

較。 

8.認識簡單平面圖形。 

9.能使用加減互逆驗算。 
10.能將學到算術操作能力,應用在生活

情境,例如用鈔票付款。 

11.能 在指 定 時 間 內完成試卷。(特學) 

1.多元評 量,包括(觀察、操作、實作、

畫圖、檔案、紙筆、口頭評量等) 

2.替代性評量:期中期末另外出題(主要成

績計算和評量方式)。 

3.評量調整:原班月考試卷提供報讀和延長

時間。 

background image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200 以內的數 

1.能認識 200 以內的數,並建立 200 以內數詞序列概
念。 
2.能認識「百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能認
識 200 以內的數,並建立 200 以內數詞序列概念。 
3.能認識「百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 
 

【活動一】認識百位 
1.教師讓學生複習說、讀、聽、寫 200 以內的數。  
2.教師教導學生認識百位的位名。 
3.學生能認識百位數、十位數、個位數的意義。 
【活動二】認識 100 元的錢幣及應用 
1.教師教導學生利用百數表理解 2、5、10 個一數,就是逐次加 2、5、10 的意義。 
2.介紹 100 元鈔票的使用。 
3.分組使用 100 元以內的錢幣跟老師買東西。 

第 3-4 週 

二位數的加減法 

1.能熟練 2 位數直式加法 。 

2.能熟練 

2  位數直式減法 。 

【活動一】加法直式計算 
1.教師口述布題,進行二位數(不進位)的加法問題,並透過定位板,理解直式計算的列式與算法。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進行二位數(一次進位)的加法問題。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進行二位數(二次進位)的加法問題。 
【活動二】減法直式計算 
1.教師口述布題,進行二位數(不退位)的減法問題,並透過定位板,理解直式計算的列式與算法。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進行二位數(一次退位)的減法問題教學。 

第 5-6 週 

認識公分 

1.能理解用不同個別單位測量同一物時,其測量結果會不
同,並發現個別單位比較長時, 所需的測量數會較少。 
2.認識公分,並使用公分直尺測量物品的長。 
3.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 
4.在具體情境中,能做長度的合成與分解,並用算式記錄。 

【活動一】量長度 
1.教師教導學生用直尺畫出兩點間的線段。 
2.學生能用直尺量出一條線段的長度。 
3.學生能用直尺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小 於   15  公 分 )。 
【活動二】長度的加減 
1.教師教導學生認識長度的相加和相減的意義。 
2.熟練長度的加減計算。 
【活動三】長度與加減關係 
1.教師指導學生在情境中解決長度的加減計算。 
2.熟練長度加減的應用問題。 

第 7-8 週 

加減應用 
考試練習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2.應用加減互逆關係檢核減法解題結果的合理性。 
3.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活動一】加法和減法的關係 
教師教導學生理解加減互逆關係,練習算式的運用。 
【活動二】驗算 
1.教師複習學生理解加法互逆,並運用加法來驗算減法的答案。 
2.教師教導學生用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能利用驗算檢驗自己的答案是對的。 
【活動三】數的大小比較 
教師教導學生利用位值概念解決兩數的比較問題,並用小於「<」、等於「=」、大於「>」的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活動五】限時完成GoGoGo (特學) 
給予和月考試卷內容難易和數量差不多的範本練習,指導審題和答題、考試技巧。(特學) 

第 9-10 週 

容量 
考試練習 
 

 

1.認識容器及經驗液量保留概念。 
2.能熟練容量的直接與間接比較。 
3.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活動一】容量的比較(一) 
1.教師透過倒水的操作活動,讓學生觀察容器中的液量。 
2.教師口述布題,容器盛裝液量的最大限度,認識容器的容量。 
3.教師口述布題,讓學生經驗液量的保留概念。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進行直接比較相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5.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進行直接比較不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活動二】容量的比較(二)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進行容量間接比較。 

background image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使用個別單位實測的方法比較兩個容器。 

 

【活動三】限時完成GoGoGo (特學) 
給予和月考試卷內容難易和數量差不多的範本練習,指導審題和答題、考試技巧。(特學) 

第 11-12 週 

加減兩步驟 
考試練習 

1.能理解兩步驟加法解題。 
2.能理解兩步驟減法解題。 
3.能理解兩步驟加減解題。 

【活動一】兩步驟加法問題 
1.教師口述布題,進行兩步驟加法問題的解題活動。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利用橫式記錄,再計算加法問題。 
3.教師口述布題,察覺三個數相加,先算哪兩個答案都一樣。 
【活動二】兩步驟減法問題 
1.教師口述布題,進行兩步驟減法問題。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利用橫式記錄,再計算減法問題。 
【活動三】兩步驟加減混合問題 
教師口述布題,利用橫式記錄,再計算加減混合問題。 
【活動四】比較型的兩步驟問題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線段圖引導,進行兩個量的比較型問題。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利用橫式記錄,再計算加減混合問題。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線段圖引導,進行三個量的比較型問題。 
4.教師重新口述布題,利用橫式記錄,再計算加減混合問題。 

第 13-14 週      乘法(一) 

1.能精熟 

2.4.5.8 乘法背誦。

 

2.能理解

加法與乘法關係。

 

3.能熟練

加法與乘法紀錄轉換。

 

【活動二】2 的乘法 
1.教師口述布題,解決「單位量不為 

 

1」的問題,並認識乘法算式與乘法算式中被乘數、乘數和積的名詞。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圖像,製作 2  的 乘 法 表 。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知道乘法算式中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 
【活動三】5 的乘法 
1.教師口述布題,列出乘法算式解題。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圖像,製作 5  的 乘 法 表 。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列出乘法算式解題,並能知道乘法算式中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 
【活動四】4 的乘法 
1.教師口述布題,先引導學生逐步累加 4,完 成   4 的乘法表,再列出乘法算式解題。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圖像,製作 4  的 乘 法 表 。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知道乘法算式中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 
【活動五】8 的乘法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先引導學生逐步累加 8,完 成   8 的乘法表,再列出乘法算式解題。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圖像,製作 8  的 乘 法 表 。  

第 15-16 週 

時間 

1.觀察時鐘,認識時針、分針、大格與小格。 
2.能認讀指針鐘到分。 
3.能理解時間經過多久。 

【活動一】一分鐘 
1.教師指導學生 1 分鐘的概念。 
2.學生操作時鐘了解一分鐘。 
【活動二】幾時幾分 
1.教師口述布題,複習報讀整點和半點時刻。 
2.教師口述布題,認識短針就是時針;長針就是分針。 
3.教師口述布題,察覺分針走一格就是 1  分 鐘 。  
4.教師口述布題,進行時刻的報讀幾點幾分。 
5.教師口述布題,察覺  5  格一數的方式,並進行時刻的報讀幾時幾分。 
6.教師口述布題,進行接近整時時刻的報讀。 
7.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操作,進行指定的時刻的解題活動。 
【活動二】數字鐘 
1.教師口述布題,察覺鐘面時刻和數字鐘對應。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進行數字鐘的報讀和操作活動。 
【活動三】經過幾小時 

background image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鐘面指針的變化,察覺 1  小 時 =60  分 鐘 。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察覺幾時到幾時是經過多久的時間。 
【活動四】會是幾時幾分 
1.教師透過郊遊情境口述布題,察覺某時刻經過幾分鐘、幾小時後的時刻。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察覺某時刻的幾分鐘、幾小時前的時刻。 

第 17-18 週 

乘法(二) 
考試練習 

1.能熟練 3.6.7.9 乘法背誦。 
2.能理解倍的乘法語言。 
3.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活動一】3 的乘法 
1.教師口述布題,列出乘法算式解題,並能知道乘法算式中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圖像,製作 3  的 乘 法 表 。  
【活動二】6 的乘法 
1.教師口述布題,列出乘法算式解題,並能知道乘法算式中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圖像,製作 6  的 乘 法 表 。  
【活動三】9 的乘法 
1.教師口述布題,列出乘法算式解題,並能知道乘法算式中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圖像,製作 9 的乘法表,並能藉由手指頭記憶 9 的乘法。 
【活動四】7 的乘法 
1.教師口述布題,列出乘法算式解題,並能知道乘法算式中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圖像,製作 7  的 乘 法 表 。  
【活動五】「倍」的問題 
教師口述布題,經驗生活中「倍」的語言,並用連加算式紀錄,解決「單位量不為 1」的問題。 
【活動六】限時完成GoGoGo (特學) 
給予和月考試卷內容難易和數量差不多的範本練習,指導審題和答題、考試技巧。(特學) 

第 19-21 週 

面的大小比較 
考試練習 

 

1.認識平面並能進行面的直接比較。 
2.能進行面的間接比較。 
3.能以個別單位進行面的大小比較。 
4.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活動】面積大小比一比 
1.學生實際操作面積的大小比較。 
2.利用學生生活周遭的常見物品,比較面積的大小。 
【活動二】面積的間接比較 
教師依照片情境口述布題,引導學生在無法直接比較的情形下,透過複製圖形的方式,間接比較面積的大小 
【活動三】面積的個別單位比較 
1.教師布題,學生點數方格數量,比較圖形的大小。 
2.教師說明占地盤的遊戲方法,讓學生進行遊戲,並比較兩人所占地盤的大小。 
3.教師以磁磚情境重新布題,學生透過點數數量比較面積的大小。 
4.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操作圖卡,比較兩個圖的面積大小 
5.【活動五】限時完成GoGoGo (特學) 
給予和月考試卷內容難易和數量差不多的範本練習,指導審題和答題、考試技巧。(特學) 

background image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1000 以內的數 

1.能理解 

1000 以下數:含表徵、化聚、比較。 

2.能使用 

1000 以下錢幣及認識千以下位值。 

【活動一】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1.教師情境布題,透過代表「百」、「十」、「一」的積木表徵 

1000 

以內的數。 

2.學生透過積木表徵數量,能將 

1000 

以內的數分解成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 

3.教師以課本布題進行數的化聚之教學,並記錄在定位板上。 
4.透過定位板,建立位值概念。 
【活動二】認識及使用錢幣 
1.教師情境布題,讓學生認識 100 元、500 元、1000 元的錢幣。 
2.學生透過錢幣圖卡的操作,知道各種面值錢幣兌換的方法。 
3.學生能計數錢幣總及用圖像畫出指定錢數。 
4.學生能使用錢幣進行付錢、找錢活動。 

第 3-4 週 

重量 

1.認識重量,並做重量的直接比較。 
2.認識天平並經驗重量保留概念。 
3.能熟練重量的間接比較。 
4.能進行重量的個別單位比較。 

【活動一】重量與天平 
1.教師引導學生透過感官感受物體重量。 
2.教師利用天平,指導學生進行重量的實測活動,驗證不同物品的重量關係。 
3.教師以黏土作為測量物品,將同一塊黏土改變形狀、切成數塊後進行多次測量,並以測量結果不變的現象
教導學生重量保留的概念。 
【活動二】重量的比較(一) 
1.教師口述布題,察覺物體的重量。 
2.教師口述布題,讓學生進行兩物品重量的直接比較。 
3.教師口述布題,經驗重量保留概念。 
【活動三】重量的比較(二) 
1.教師口述布題,以個別單位表示重量,並使用個別單位比較兩個物品的重量。 
2.教師口述布題,察覺重量的間接比較。 
【活動四】重量的遞移律 
教師情境布題,察覺和認識遞移律。 

第 5-6 週 

加加減減 

1.能熟練三位數加法計算。 
2.能熟練三位數減法計算。 
3.能理解加減關係及應用在驗算上。 

【活動一】三位數的加法 
1.教師情境布題,透過具體物或圖像,進行三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直式計算教學。 
2.教師情境重新布題,進行三位數加二位數、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加法直式計算。 
【活動二】三位數的減法 
1.教師情境布題,透過具體物或圖像,進行三位數加一位數的減法直式計算教學。 
2.教師情境布題,進行三位數減二位數、三位數減三位數的減法直式計算。 
【活動三】加減應用問題 
1.教師情境布題,解決加數未知的應用題。 
2.教師情境布題,解決被加數未知的應用問題。 
3.教師情境布題,解決減數未知的應用題。 
4.教師情境布題,解決被減數未知的應用問題。 

第 7-8 週 

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 

1.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角、頂點。 
2.認識平面圖形的內部、外部、周界及周長,並能做周
長的實測。 
3.能以圖形的邊數進行圖形的分類。 
4.能實測正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長並算出周
長,及邊長關係。 
5.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頂點、邊和面。 
6.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有 6 個面、12 個邊、8 個頂點, 

道正方體的每一個面都是正方形。 
7.體驗同一群體不同的分類方式。 

【活動一】圖形的邊、角和頂點 
1.教師引導學生複習平面圖形的邊、角以及頂點。 
2.教師引導學生複習依照圖形的邊數進行分類。 
【活動二】圖形的周界 
教師引導學生複習平面圖型的內部、外部以及周界。 
【活動三】圖形的邊長和周長 
1.教師引導學生複習邊長與周長的意義。 
2.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直尺測量平面圖形的各邊邊長,並將邊長相加得出周長。 
【活動四】正方體與長方體 
1.教師引導學生複習如何分辨正方體及長方體。 

background image

 

8.體驗物體的二次分類。 
9.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2.教師引導學生複習正方體及長方體的特徵。 
【活動五】分類 
1.教師引導學生複習依照物體的性質做不同屬性的分類。 
2.教師引導學生複習依照物體的性質做二次分類。 
【活動六】限時完成GoGoGo (特學) 
給予和月考試卷內容難易和數量差不多的範本練習,指導審題和答題、考試技巧。(特學) 

第 9-10 週 

乘法 
考試練習 

1.能背誦 10.1.0 的乘法。 
2.能理解乘法交換律。 
3.能熟練乘法直式記錄。 
4.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活動一】10 的乘法 
1.教師情境布題,進行被乘數為10的倍數問題教學,並讓學生用乘法算式記錄。 
2.教師讓學生製作 10 的乘法表。 
【活動二】1、0 的乘法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進行被乘數為1、0的倍數問題教學,並讓學生用乘法算式記錄。 
2.教師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讓學生製作 1、0  的 乘 法 表 。  
3.學生熟練 10、1、0 的乘法,並理解某數乘以 0 等於 0。 
【活動三】乘法的關係 
1.教師情境布題,透過矩陣型情境,認識乘法交換律。 
2.教師揭示乘法百格表掛圖,指導學生認識被乘數和乘數在表上的位置,讓學生完成九九乘法表。 
【活動四】限時完成GoGoGo (特學) 
給予和月考試卷內容難易和數量差不多的範本練習,指導審題和答題、考試技巧。(特學) 

第 11-12 週 

公尺與公分 
考試練習 

1.能理解公分與公尺化聚 。 
2.能熟練長度的實測。 
 

【活動一】認識公尺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做出 1 公尺的直尺,讓學生認識 1 公尺等於 100 公分,並透過操作 1 公尺的尺,培養1公尺的
量感。 
2.讓學生複製 1 公尺的長度,並透過累加,知道幾個 1 公尺就是幾公尺。 
3.學生能測量物件的長,並以「公尺」為單位報讀。 
4.學生利用已知的長度,估測生活中物品的長。 
【活動二】公尺和公分的換算 
教師布題,讓學生進行「公分」和「公尺」的化聚。 
【活動三】認識公尺 

第 13-14 週 

乘與加減兩步驟 

1.先乘再加的兩步驟問題 
2.先乘再減的兩步驟問題 
3.先加再乘的兩步驟問題 
4.先減再乘的兩步驟問題 

【活動一】乘加問題 
教師藉由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複習先乘再加的計算步驟。 
【活動二】乘減問題 
教師藉由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複習先乘再減的計算步驟。 
【活動三】加乘問題 
教師藉由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複習當單位量相同時,先加再乘的計算步驟。 
【活動四】減乘問題 
教師藉由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複習當單位量相同時,先減再乘的計算步驟。 

第 15-16 週 

年、月、日 

1.認識年曆。 
2.知道一年有 12 個月。 
3.進行年和月的換算。 
4.認識一星期。 
5.藉由查看年曆,認識大月、小月、平年、閏年。 
6.能看月曆,進行以日為單位 的點算,解決生活問題。 

【活動一】年和月 
1.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年曆。 
2.教師指導學生複習一年有 12 個月。 
【活動二】月和星期 
1.教師引導學生複習星期。 
2.教師引導學生查看、點算每個月的天數。 
3.教師引導學生複習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定義。 
【活動三】天數和日期 
1.教師引導學生點算幾月幾日到幾月幾日的總日數。 
2.教師引導學生點數指定日數前(後)是幾月幾日。 

background image

 

 

第 17-18 週 

分裝與平分 
考試練習 

1.能認識分裝情境的解題方式。 
2.能認識平分、等分情境的解題方式。 
3.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活動一】分裝活動 
1.教師以分餅乾的情境布題,讓學生透過操作花片,分裝多個具體物的活動,解決包含除問題。 
2.教師以綁氣球的情境布題,讓學生透過圖像及畫圈的方式,解決包含除的問題。 
3.教師以分裝彈珠的情境布題,引導學生用減法算式或乘法算式記錄包含除問題的解題過程。 
4.教師以串手鍊的情境布題,引導學生用乘法算式記錄解題過程,並能說明包含除問題的解題記錄。 
【活動二】認識平分 
1.教師以分果凍的情境,讓學生討論平分的意義。 
2.學生可透過等分多個具體物,了解平分的概念。 
【活動三】平分活動 
1.教師布題,透過圖像表徵,用「一次 1個 人 分 1顆」的方式,解決等分除問題,並用算式記錄解題過程。 
2.教師布題,引導學生利用類似估商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記錄等分除問題的解題過程。 
3.教師重新布題,學生用乘法算式記錄解決等分除的問題。 
【活動四】限時完成GoGoGo (特學) 
給予和月考試卷內容難易和數量差不多的範本練習,指導審題和答題、考試技巧。(特學) 

第 19-21 週 

認識分數 
考試練習 

1.等分單一個物,認識等分的意義。 
2.在連續量的情境中,認識分數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3.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活動一】等分 
1.等分圓形單一個物,認識等分的意義。 
2.等分方形單一個物,認識等分的意義。 
【活動二】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1.認識 1/2,並進行讀寫。 
2.認識 1/4,並進行讀寫。 
【活動三】限時完成GoGoGo (特學) 
給予和月考試卷內容難易和數量差不多的範本練習,指導審題和答題、考試技巧。(特學)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資源班數學領域 P 組課程調整教學進度總表 

設計者:    朱原禾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康軒版數學一、二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一年級語障 1 人,一年級情障 1 人,一年級自閉症 1 人,共 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領綱學習重點/調整後領綱學習重點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

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

情境 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

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

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 

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學習表現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簡化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於日常應用解題。簡化。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簡化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簡化 

r-I-1 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不調整 

r-I-3 認識加減互逆。簡化 

學習內容 

N-1-1 一百以內的數。簡化 

N-1-2 加法和減法。不調整 

N-1-4 解題:1 元、5 元、10 元。以操作活動為主。減量 

S-1-2 形體的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描繪、複製、拼貼、堆疊。

不調整 

特學 4-Ⅰ-1 在提醒下依時限完成作業或考試。 

一、能認識 100 以內的數。 

二、能運用錢幣做 100 以內的加、減法計算與應用。 

三、能認識長度建立長度概念。 

四、能認識並操作常見幾何圖形。 

五、能說出時間及日期。 

六、能認識錢幣及使用。 

七、能在指定時間內完成試卷。(特學) 

 

 評量方式 

一、口頭評量 

二、實作評量 

三、紙筆評量 

四、觀察評量 

 

 評量調整 

一、評量時可使用公式表或單位表等參考工具 

二、月考成績以原班成績為主,適需求提供評

量調整服務(報讀、延長時間和教師個別監

管),另資源班平時評量成績供源班教師參考。 

 

 
 
 
 
 
 
 
 
 
 
 
 
 
 
 
 
 
 
 
 
 
 
 

background image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1-3 週 

一、10以內的數 

1.能依序唱數 1-20 的數詞。 

2.能點數 20 以內的量。 

3.能寫出 20以內的數字。 

1.使用具體物(積木、花片…)認識20以內的數 

2.透過點數,練習與連結數字。 
3.使用數字卡片,練習讀出數字再拿出對應的數量 

4.練習書寫1-20數字 

5.自行書寫數字並配對數量 

第4-5 週 

二、比長短 

1.能認識長度單位名稱 

2.理解比較長與比較短二詞的意義 

3.練習能間接比較長短、高矮及厚薄。 

1.示範與帶領學生說出教室中各項物品大約的長度。 

2.以積木練習比較長和比較短的概念 

3.以學生、教室物品練習說出比較長或比較短。 

4.用手測量發現物品的長短 

5.能直接比較長短、高矮及厚薄 

6.轉換為圖像練習比較長短、高矮及厚薄 

7.用生活中物品或建築間接比較長短高矮 

第5-6 週 

三、順序與多少 

1.能說出 20 以內的序列和先後關係。 

2.用生活中的經驗教導數詞。 

3.能比較 10 以內的數量大小。 

1.利用玩具與圖卡練習說出有幾個和第幾的 

2.聽辨出有幾個和第幾個並正確反應。 

3.能辨識出序數和量的不同,並比較多少。 

4.熟練右邊算起與左邊算起 

5.用用玩偶讓學生練習排序位 

6.利用積木和圖卡練習數量與序位 

7.利用不同玩偶練習前後關係。 

8.練習20以內的倒數 

第7-8 週 

四、分與合 

1.能做 10 以內各數的分解活動 

2.能做 10 以內數的合成活動 
3.能認識並使用 0。 
4.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1使用組合積木練習10以內的分解和合成 

2背誦10以內分解的口訣 
3練習用畫圈方式進行10以內分解與合成 
4.以實物操作方式體驗0的產生 
5.建立評量的概念,並能依指引和規定時間完成。(特學) 

第9-10 週 

五、認識形狀 

1.能認識平面與曲面。 
2.能分類立體形體。 
3.能說出平面圖形的名稱 
4.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1.使用實物操作堆疊與滾動介紹平面及曲面 
2.辨識平面和曲面 
3.用實際立體物品練習二分法 
4.讓圖片練習片二分法 

5.判斷生活情境物品的1平面並說出名稱 
6.名稱語詞與實際物品的配對練習 
7.建立評量的概念,並能依指引和規定時間完成。(特學) 

第11-13週 

六、10 以內的加法 

1.能用畫圈做 10 以內的加法。 
2.能用加法算式紀錄加法問題。 
3,會解決生活中與加法相關的問題 

1.以具體操引導學生了解加法的意義 
2.利用畫○的方式表示相加的情境與數量 
3.聆聽教師提問加法問題並用畫○的方式解決問題 
4.辨認出應用題中加法的關鍵詞。 
5.練習從畫○轉換為算式紀錄。 

6.聆聽教師提問加法問題並用算式紀錄的方式解決問題 

background image

 

第14-16 週 

七、10 以內的減法 

1.能用畫圈做 10 以內的減法。 
2.能用減法算式紀錄減法問題。 
3.會解決生活中與減法相關的問題。 

1.以具體操引導學生了解減法的意義 
2.利用畫○的方式表示相減的情境與數量 
3.聆聽教師提問減法問題並用畫○的方式解決問題 

4.辨認出應用題中減法的關鍵詞。 
5.練習從畫○轉換為算式紀錄。 
6.聆聽教師提問減法問題並用算式紀錄的方式解決問題 

第17-18 週 

八、30 以內的數 

1能依序唱數 1-30 的數詞。 
2.能點數 30 以內的量。 

3.能寫出 30以內的數字。 
4.能比較出30以內數量大小 
 

1.使用具體物(積木、花片…)認識20以內的數 
2.透過點數,練習與連結數字。 

3.使用數字卡片,練習讀出數字再拿出對應的數量 
4.練習書寫1-30數字 
5.自行書寫數字並配對數量 
6.點數並比較數量大小 

7.看數字比較出數量大小 
8.練習將不同數字卡片依大小排序並放置對應的錢幣(以1元和10元) 

第19-21 週 

九、時間 

1.能分辨一天時間與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 
2.能比較事件發生的時間長短。 
3.會報讀整點鐘及半點鐘。  

4.會使用常用時間用語。(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5.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1.以故事圖卡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依序說出一天重1.聆聽與圖卡辨識事件 
2.發生的前後 
3.聆聽教師說明一件事與看影片後能回答出教師所3.提味的事件發生先後 

順序。 
4.練習整點和半點的報讀 
5.聆聽教師整點和半點的報讀後操作鐘面 
6.仿說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7.練習辨識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9.指認詞卡辨識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10.建立評量的概念,並能依指引和規定時間完成。(特學) 

background image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1-3 週 

一、50以內的數 

1能依序唱數 1-50的數詞。 
2.能點數 50 以內的量。 
3.能寫出 50以內的數字。 
4.能比較出50 以內的數量大小 

1.使用具體物(積木、花片…)認識50以內的數 
2.透過點數,練習與連結數字。 
3.使用數字卡片,練習讀出數字再拿出對應的數量 
4.練習書寫1-50數字 

5.自行書寫數字並配對數量 
6.教師展示2張數卡學生能分辨大小 

7.

練習將不同數字卡片依大小排序並放置對應的錢幣(以1元和10元)

 

第4-5 週 

二、長度 

1.能說出單位名稱 

2.能以個別單位測量與比較物件的長短。 
3.能以個別單位做長度的合成分解。

 

1.練習仿說出各種物品長度(包含單位)。 

2.以積木、迴紋針、橡皮擦練習用單位量表示長度 

3.以單位量練習說出有( )個迴紋針(積木、橡皮擦)長。 

4.用紙膠帶練習單位長度的分解和合成 

第6-8週 

   三、

20以內的加減法

 

1.能用畫圈做 20 以內的減法。 
2.能用算式紀錄加減法問題。 

3.會解決生活中加減法相關的問題。

 

4.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1.以具體物品操作複習加法與減法概念。 
2.利用畫○的方式複習加減的情境與數量並轉換為算式。 

3.聆聽教師情境提問並用畫○的方式解決題目中的加減情境。 
4.複習辨認出應用題中加減法的關鍵詞。 
5.聆聽教師情境問題並用算式紀錄的方式解決問題 
6.朗讀應用題並用算式解決。 

7.建立評量的概念,並能依指引和規定時間完成。(特學) 

第9-10 週 

         四、認識形狀

 

1.找出形狀一樣和大小一樣的平面圖形。 
2.能用圖形板自行排出造型。 
3.能堆出指定形體。 

4.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1.複習各種平面圖型並進行名稱與圖形的配對記憶練習。 
2.利用橡皮筋在圖形板拉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3.使用幾何圖形模板學生練習描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4.使用扣條作出幾何圖形。 
5.使用白色小積木堆疊出指定圖形。 
6.建立評量的概念,並能依指引和規定時間完成。(特學) 

第11-13週 

      五、100 以內的加法 

1.能依序唱數 1-100的數詞。 
2.能點數 100 以內的量。 
3.能寫出 100以內的數字。 
4.能比較出100 以內的數量大小 

 

1.使用具體物(積木、花片…)認識50以內的數 
2.透過點數,練習與連結數字。 
3.使用數字卡片,練習讀出數字再拿出對應的數量 
4.練習書寫1-50數字 

5.自行書寫數字並配對數量 
6.教師展示2張數卡學生能分辨大小 
7.練習將不同數字卡片依大小排序並放置對應的錢幣(以1元、5元、10元) 
 

第14-16週 

六、數數看 

1.能辨認錢幣。(1 元、5 元、10 元、50 元和 100 元)。 
2.能點數出金額 
3.能以錢幣付錢解決購物問題 

1.複習各種錢幣 
2.點數出教師呈現的金額 
3.拿出教師指定的金額 
4.教師指定金額與幣別,讓學生練習 

5.物品價格與錢幣金額配對練習 
8.學生指出想購買物品,教師付錢,讓學生判斷夠或不夠。 

background image

 

第17-18 週 

   七、二位數的加減 

1.能做二位數的加法(不進位)。 

2.能做二位數的減法(不借位)。 

3.

能解決加減法的應用問題。

 

1.以一元累加至十元以上建立二位數概念 

2以白色積木與長條積木(10)累加建立二位數概念。 

3.由錢幣換為圖形練習列出算式。 

4.以操作積木和錢幣解決兩位數不退位及退位的減 法問題

 

第19-21週 

  八、

幾月幾日星期幾 

1.能報讀日曆。 

2.能知道今天、明天和昨天的用語及關係。 

3.能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完成考題。(特學) 

1.讓學生指出想念出日曆的那些數字或國字 

2.解釋日曆上月日星期 

3.逐張翻念日曆建立星期一至星期日週期概念 

4.使用就日曆讓學生依序排列出一個月的日曆 

5.利用學生排出的日曆練習今天明天昨天的關係。 

6.建立評量的概念,並能依指引和規定時間完成。(特學)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