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溪口國小111學年綠建築教學進度表

pdf
670.24 KB
21 頁
5A88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嘉義縣 溪口 國小 111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12-4)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 1 )
( 3 )
綜合 3d--1 覺察生活中環
境的問題,探討執行
環境友善的行動。
綠色建築、
雨水回收
雨水回收方
珍惜水資源
方式
1.覺察生活中水資
源的問題,探討綠色
築,並執行雨水
回收的行動。
1.能搜尋各地雨水回
收方式。
活動一:認識綠色建築智慧
—雨水回收
1. 播放「我們的島」 881
「打造城市水庫」
紹雨撲滿之概念(1 )
https://yout
u.be/W3NgRzi
UkYs
(雨撲滿介紹)
https://tw.video
.search.yahoo.c
3
三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農村勘查家
課程
設計者
黃靖婷
總節數/
(/)
20/
上學期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健康、創新、學習樂
人文、謙善、溪口情
HealthInnovationPassion for
LearningHumanitiesOpening Mind
Paragon for Xikou
與學校願景
呼應之說明
1. 探索溪口文化館的綠建築,體驗綠建築的創新環保內涵,培養對家鄉的謙善之
情,實踐健康環保愛鄉的行動。
2. 透過在地關懷,培養健康的生活態度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
體驗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C3 具備理解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
素養,並認識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課程
目標
1. 具備探索地球環境問題的能力,並透體驗綠建築與實踐,處理節約能源的
問題
2. 透過米食介紹與料理,能理解認識各節慶之米食文化,並認識包容不同族
群、不同節慶之米食特色。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
)
社會 3c--1 聆聽他人的意
見,並表達自己的看法。
全球水資源
2.能運用查詢之資
料,表達自己雨水
回收方式的看法,並
聆聽同學對珍惜水
資源方式之作法。
3.覺察全球水資源
日漸減少的問題,
執行水資源再利
用的行動。
2.能找到各國雨水回
收方式相關資訊。
3.能自我省思並提出
日常生活習慣中
惜水資源之具體作
法。
2. 利用網路搜尋各地()
之雨水回收方式雨撲滿
概念並記錄(1 )
3. 透過省思探討校園內雨
水回收方式以及回收
雨水如何利用
(1 )
om/search/vide
o?fr=yfp-
search-
sb&p=%E7%9
9%BC%E9%9
B%BB%E6%9
6%B9%E5%B
C%8F#id=2&v
id=b86c222a65
9823e5b6e12b5
59decf65c&acti
on=view
( 4 )
( 6 )
(
)
綜合 3d--1 覺察生活中環
境的問題,探討執行
環境友善的行動。
社會 3d--1 探究問題發生
的原因與影響,並尋求解
問題的可能做法。
自然 po--1 能從日常經
驗、學習活動、自然環
境,進行觀察,進而能
問題。
暖化現象
綠色建築
節能設施
1. 覺察暖化現
,並探討暖化
現象的對生態環
境的影響。
2. 探究暖化現象
發生的原因與影
響,並尋求改善
方法。
3. 能從
節能設施進行
進而能察覺
題。
1. 能完成暖化成因學
習單
2. 能在了解暖化現象
的成因後,進行生
活上的實踐行動,
並將節能之具體做
法,紀錄於表格之
中。
3.學生能統整綠色建
築的節能設施資料
後上台發表。
活動一:地球發燒了
1.藉由「企鵝與北極熊的
明天」、「小北極熊的
危機」的影片觀賞,讓
學生從影片中了解全球
暖化的危機。
2.探究台灣的發電方法
3.探究石化燃料跟全球暖
化之關係。
4.介紹溫室效應
5.說明全球暖化現象
6.回家準備電費單,進行
下次活動。
https://tw.video
.search.yahoo.c
om/search/vide
o?fr=yfp-
search-
sb&p=%E7%9
9%BC%E9%9
B%BB%E6%9
6%B9%E5%B
C%8F#id=3&v
id=3e0a0d7f8c
80d28634538c
3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活動二:減碳救地球
1.觀賞「低碳永續家園」
影片,了解如何在生活
中減緩全球暖化的困
境。
2.請學生找電費帳單上面
哪裡顯示 CO2 排放量並
說明 CO2 形成原因
2.透過省思,請學生發表
如何在生活中落實節約
能源的做法。(包含已經
實施以及將來會怎麼
做?)
活動三:綠色建築踏查
1.溪口文化館綠建築介紹學
校之節能設施介紹
2. 文化館校園節能設施實
地踏查
dabda556d0&a
ction=view
(發電方法
https://si
kou.cyhg.g
ov.tw/cp.a
spx?n=B741
1BDCD003C9
EC
溪口文化館
介紹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 7 )
( 8 )
(
)
自然 po--1 能從日常經
驗、學習活動、自然環
境,進行觀察,進而能
問題。
綜合 3d-II-1 覺察生活中環
境的問題,探討執行
環境友善的行動。
綠建築的採
綠建築的通
校園和生活
文化館
1.能從綠建築的採光
與通風進行觀察
進而能察覺問題。
2.覺察校園和生活文
化館中環境的問
題,探討執行
環境友善的行動。
1.學生能統整綠建築
採光與通風的資料。
2.學生能說出綠建築
採光與通風的優點。
3.學生能覺察校園和
生活文化館中的綠
建築特色。
4.學生能將綠建築概
念應用在生活中
實節能減碳。
活動一:認識綠建築的採光
與通風
1.教師播放「我們的島」第
920 「翻轉耗能建築」
720 秒處播放到 10
20 導入採光與通風
的概念,引起學習動機。
2.每組發兩台平板電腦,請
學生上網查詢綠建築採光
與通風的相關資料。
3.請學生分組討論比較一般
建築與綠建築採光與通風
的異同,並記錄在圖畫紙
上。
4.請學生上台發表討論結
果。
5.老師總結比較。
活動二:走訪校園與生活文
化館
1.帶學生走讀校園與生活文
化館。
2.請學生觀察建築的構造與
特色,並用平板電腦拍下
照片。
彩色筆和四
開圖畫紙
平板電腦
2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3.請學生分組一邊探訪一邊
歸納探訪內容,並記錄在
A3 紙上。
4.老師總結歸納,並帶入節
能減碳的環保概念。
( 9 )
( 10 )
(
)
自然ti--1能在指導下
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並運用想像力與好奇
心,了解描述自然環境
的現象
綜合 3d-II-1 覺察生活中環
境的問題,探討執行
環境友善的行動。
稻米成長
主食的轉變
農藥
自然友善農
1.能在指導下觀察
米成長的規律性,並
運用想像力與好奇
心,了解描述主食
的轉變現象
2.覺察農藥的問題,
探討執行自然
農法對環境友善的行
動。
1.能完成稻米成長遊
戲拼圖
2.請學生觀察並填寫
學習單寫出在友善
農法的稻田裡看得
到那些生物是一般
農田見不到的。
活動一:稻米的成長
1.教師引起動機:請學生口
頭分享日常主食的轉變。
2.導入主題:教師播放「稻
米成長的故事」初步了解
稻米的生長情形。
3.教師播放 PPT,以實際照
片說明種植稻米的過程。
4.珍惜珍貴的食物。
活動二:達人分享
1. 請本校會長(友善自然農
法達人)至班上分享稻米
種植經驗以及介紹不同
品種的稻米的外觀口感
以及適用於哪一些稻
加工食物之中
2.請稻米種植達人分享友善
自然農法的經驗,包含對
https://kids.coa.
gov.tw/ricestor
y/index.php
稻米成長的
故事
2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土地的保護,以及實行的
困難度。
( 11 )
( 12)
(
)
社會 1b--1 解釋社會事務
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藝術 2--5 觀察生活物
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
己與他人的創作
飲食習慣
稻米加工食
同學畫作
1. 解釋飲食習慣
與環境之間的關
係。
2. 觀察稻米加工
食品同學畫
,並珍視自己
與他人的創作
1.能解釋與表達自己
與他人日常的飲食習
慣的異同。
2.能創作出稻米加工
食品畫作並與同學分
享。
活動一:飲食文化的轉變 &
餐桌上的美食
1.請學生思考並發表:日常
生活中的飲食習慣。
2.傳統飲食習慣與西方飲食
習慣的演變?
3.根據稻米品種的特性,可
以烹煮成哪一些成品? (
師準備 PPT 進行說明)
3.請學生動動腦筋再想想: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食品是
稻米製成?
4.分組上網或回家詢問家人
蒐集資料,並將稻米加工食
品繪製成圖畫,進行作品分
享。
圖畫紙
2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 13 )
( 14)
(
)
綜合 3d--1 覺察生活中環
境的問題,探討執行
環境友善的行動。
社會 2b --2 感受欣賞
同文化的特色。
綜合 3c-II -1 參與文化活
動,體驗文化與生活的關
係,並認同肯定自己的
文化。
過年習俗
元宵節習俗
傳統習俗
客家文化
藝陣文化節
1.覺察過年習俗元
宵節習俗,並探討
相關活動與食物
2.感受傳統習俗
客家文化的特色。
3.參與藝陣文化節
體驗文化與生活的關
係,並認同肯定
己的文化。
1.能在網路上搜尋
年與元宵節資料資料,
並完成老師教派的任
務單。
2.能分享傳統過年拜
拜情景與說出過年的
客家美食。
3.能說出參與溪口藝
陣文化節、繞境的經
驗。
活動一:過年、元宵節的由
1.將學生分成四組,兩組查
詢過年由來與習俗,兩組
查詢元宵節由來與習俗
2.經整理之後,每組派一位
同學發表。
活動二:過年食物
2.教師播放「農曆過年年菜
與水果的吉祥話」
3. 教師播放拜拜的習俗
PPT並請學生經驗分享
他們曾經在供桌上看到哪
一些供品,以及過年美食
的涵義。
3.客家文化過年美食介紹。
https://w
ww.skysca
nner.com.
tw/news/t
he-
origins-
of-
lantern-
festival-
201701
元宵節知
多少
https://y
outu.be/S
JkaIeehQg
c
農曆過年年
菜與水果的
2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活動三:元宵節食物
1.教師提問:溪口藝陣文化
節,家家戶戶將如何慶
祝?準備那些物品?曾在
藝陣文化節的攤位上,看
過那些傳統米食食物?請
學生發表經驗
2.元宵節美食介紹(
名的「雙糕潤」)
吉祥話 (
2)
https://ww
w.skyscann
er.com.tw/
news/the-
origins-
of-
lantern-
festival-
201701
( 15 )
( 16)
語文 2--4 樂於參加討論
提供個人的觀點和意見。
社會 2b --2 感受欣賞
不同文化的特色。
草仔粿、潤
越南春
蘇媽媽肉粽
端午節美食
1. 樂於參加討論
個人潤餅滋味
的觀點和意見。
2. 感受蘇媽媽肉粽
欣賞
的特色。
1.根據經驗能說出潤
餅的餡料有哪些
2.能說出傳統閩南文
化與客家文化端午
節美食的異同。
活動一:清明節的由來與美
1.-
食節的由來。
2.清明節食物學生吃潤
經驗分享
3.教師播放影片:「清明
粿,鼠粷草粿」
活動二:端午節的由來與美
(2 )
1.分組查詢資料:每組配發
平板電腦,請學生查詢端午
https://yout
u.be/JlEm2Qo
RDQ0
清明吃潤餅
最早典故有洋
https://yout
u.be/-
Z0SGNB2YTQ
清明粿,鼠
粷草粿
2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的相關故事(划龍舟包粽
子、插艾草、雄黃酒等)
2.(午時
水、立雞蛋)
3.品嘗端午節食物—粽子
(溪口最有名的蘇媽媽肉粽)
4.教師總結:端午節文化
習俗及米食介紹
( 17 )
( 18)
綜合 3c-II -1 參與文化活
動,體驗文化與生活的關
係,並認同肯定自己的
文化
社會 2b --2 感受欣賞
不同文化的特色。
中秋節文化
活動應景食
異國中秋節
1.參與中秋節文化活
體驗文化與
景食物的關係,並
認同肯定自己的
文化
2.感受欣賞異國中
秋節文化的特色
1. 能完成中秋節學習
活動一:中秋節應景食物的
演變
1.中秋節的相關故事(嫦娥
吳剛、月餅由來)
2.一家烤肉萬家香的廣告改
變了中秋節的應景活動。
3.柚子、月餅、鳳梨酥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v=-
wJ0BfY5SS4
一家烤肉萬
家香
2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語文 5--11 閱讀多元文
本,以認識議題
中秋節詩詞
3.閱讀中秋節詩詞
認識議題
2. 比較出台灣的中秋
節與異國中秋節食
物的異同
3.能發表一篇中秋節
相關詩詞並依據意
境創作。
4.外國也有中秋節
活動二:中秋節詩詞欣賞
1.學生上網尋找有關於中秋
節的詩詞作品並查詢詞意
2.將意境畫下來與同學分
享、欣賞
https://ww
w.skyscann
er.com.tw/
news/where
-does-mid-
autumn-
festival-
come-from-
201607
中秋節知多
( 19 )
( 20)
語文 2--4 樂於參加討論
提供個人的觀點和意見。
冬至美食
湯圓食譜
湯圓烹煮活
1. 樂於參加冬至美
討論,提供
人的觀點和意
見。
1. 能勇於參與討論,
發表意見。
活動一:冬至的由來與習俗
(1 )
1.教師播放冬至的相關資料
PPT
2.請學生發表冬至會吃哪些
食物。
https://fo
od.ltn.com
.tw/articl
e/3801
吃一顆長一
2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綜合 2c--1 蒐集整理
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
活問題。
社會 3c--2 透過同儕合作
進行體驗探究實作
語文 6--2 培養感受力
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活動心得
2. 蒐集整理湯圓
食譜處理個人
日常生活問題。
3. 透過湯圓烹煮活
進行體驗
實作
4. 培養感受力、想
像力等活動心得
寫作基本能力
2.能蒐集湯圓製作的
食譜並決定湯圓作
法。
3.根據各組責任分工,
能準備各項烹煮湯
圓食材器具進行
湯圓烹煮活動。
4.能寫出 150 字以上
的心得寫作。
活動二:冬至美食(1 )
1.傳統習俗吃湯圓的時機
2.冬至應景食物介紹。
3.學生自行查詢資料:湯圓
製作食材、食譜。
4.學生自行查詢資料:湯圓
和元宵的差別。
活動三:我是大廚師(3 )
1.採收茼蒿菜。
2.教師準備製作湯圓的材
料。
3.分組合作進行責任分配
準備烹煮器材周邊食材
餐具等,進行湯圓製作
4.煮湯圓、分享。
5.心得寫作。
https://ww
w.peekme.c
c/post/706
758
冬至為何要
吃湯圓
https://xi
angjiaxinw
p005.pixne
t.net/blog
/post/1701
07878
冬至湯圓
https://ww
w.top945.c
om.tw/cele
brity_Data
.asp?ID=27
5
湯圓搓出好
親情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本主題是否
融入資訊科
技教學內容
■無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 )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學習障礙(3 )人、腦性麻痺(1 )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學習內容調整:本單元多為分組討論活動,可適時做任務分配並給予目標簡化及減量。如: 根據各組責任分工,能準備各項烹煮湯圓食
材、器具,進行湯圓烹煮活動,可分配特殊生教易執行的項目。
2.學習歷程調整
1)需手部操作及肢體活動的部分由授課教師及助理人員進行協助調整(腦麻)
2)當課程較為困難時,可調整為給予特殊生可執行的活動,達到部分參與的目的
3)口語表達為其優勢能力,可鼓勵特殊生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4)提供特殊生練習表現的機會,並搭配增強制度來維持學習動機
3.學習環境調整:
(1)安排適當座位,並安排助理員(腦麻)或同儕(學障)協助指導提供學習支持
(2)助理老師協助代謄、課程提醒等原班須肢體操作活動(腦麻)
4.學習評量調整:
(1)需紙筆、繪畫及操作的評量,可調整成用選擇、表達或是助理員協助的方式完成。(腦麻)
(2)本課程評量方式較為多元,另可針對特殊生調整評量難度,如: 能寫出 150 字以上的心得寫作。可調整為在能寫出 50 字以內的心得
寫作。
特教老師姓名:葉雨昇
普教老師姓名:黃靖婷
填表說明:
(1)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分成上下學期,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一年級校訂課程每週 3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節、社團 1節、世界好好玩 1節三種課程,每
種課程寫一份,共須填寫 3份。
嘉義縣 溪口 國小 111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12-4)
三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農村勘查家
課程
設計者
郭靜蘭
總節數/學期
(/)
20/
下學期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健康、創新、學習樂
人文、謙善、溪口情
HealthInnovationPassion for
LearningHumanitiesOpening Mind
Paragon for Xikou
與學校願景
呼應之說明
1. 替用身邊物品製作舊時童玩於以製成的童玩與人互動遊戲促進身心健康
2. 透過學習東南亞國家宗教活動的內涵認識新住民媽媽家鄉的風俗民情並提
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3. 實地探訪溪口在地的人事物,以不同媒介的創新表現,紀錄好風情。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
體驗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3 具備藝術創作欣賞的基本素養,
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
境中的美感體驗。
E-B2 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
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
響。
課程
目標
1. 具備探索童玩製作技巧的能力,體驗踢毽子的樂趣,實踐廢物利用的生活智
慧。
2. 認識東南亞國家宗教活動,培養藝術欣賞能力及美感體驗,創作有關宗教的
繪畫作品。
3. 藉由攝影器材及剪輯軟體的應用,將畫面及故事保存下來,並理解多元的紀
錄方式,有助創新發想。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 1 )
-
( 6 )
1-II-3 試探媒材特性與技
,進行創作。
2c-II-3 表現主動參與、樂
嘗試的學習態度。
1.毽子底座
2.毽子遊戲
1. 試探布料的各式縫法,
進行毽子底座的縫製。
2. 表現
踢接技巧樂於嘗試
毽子遊戲的態度
1.能將底座縫合,且完成
收尾打結的動作,並將
羽毛插入吸管,完成作
品。
2.能拍毽子至少 20 下。
【活動一】共 2
活動 1-1:毽子製作(2 )
1.練習穿針、打結。
2.在布上練習平針縫和收尾打結
的方法。
3.裁剪布料(裁三片圓形布料)
4.將圓形鐵片與二片圓形布料貼
緊,待強力膠乾
5.在毽子底座插立吸管並黏緊。
(吸管一邊剪成四片)
6.接著再疊上一片布料且以強力
膠黏緊。
7.最後縫製毽子底座
8.收尾打結。
9.在吸管裡平均插入雞作品完
成。
10.欣賞自己與他人的作品。
【活動二】共 2
活動 2-1:練習-拍毽子(1 )
1.以拍毽子的方式訓練孩子的手
眼協調藉以熟悉毽子此童玩
2.請學生以五的倍數為單位自行
挑戰。(拍五下後,接著目標十
下、再來十五下)
遊戲
1.兩人一組,當另一人在拍毽子
時,另一位同學則負責記算次
數。
★製作毽子
材料(不織
剪刀
強力
吸管
針線、長尾
夾、羽毛)
★拍板
6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1d-II-2 描述自己或他人動
技能的正確性。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
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3.毽子動作
4.毽子競賽
3. 能依照老師的示範
鍵子動作是否正確。
4. 體會毽子競
能領先群倫習時能
關懷組員,提供協助。
3.能以標準姿勢踢毽子
(毽子垂直落下)
4.能團結合作爭取勝利
2.一人一分鐘拍毽子看誰累計
多下。
遊戲
1.兩人一組,當另一人在拍毽子
時,另一位同學則負責記算次
數。
2.拍毽子連續不掉落最多下者為
贏家。
活動 2-2:練習-拍毽子(1 )
1.練習拍毽子,目標 30 下以上。
2.雙人拍毽:兩人一組,練習雙人
對打。
【活動三】共 2
活動 3-1:練習-踢毽子/十字經(1
)
1.練習踢毽子,目標 5
2.毽子練習-十字經(至步驟六)
★十字經口訣:
一、 手心
二、 手背
三、 酒盅
四、 佛手
五、 牙筷
六、 拳頭
七、 上肩
八、 上臉
九、 穿針
十、 搖頭
活動 3-2:拍、踢毽子遊戲(1 )
1.以小組方式拍、踢毽子三分鐘
累計最多下的小即為贏家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 7 )
-
( 12)
社會 2b--2 感受欣賞不同
化的特色。
資議 c-II-1 體驗運用科技與他
人互動及合作方法。
1.東南亞國
2.宗教節慶
的由來與
意義
1. 經由認識東南亞國
,能感受欣賞
同於臺灣的宗教
化。
2. 運用網路搜尋找出
宗教節慶(:潑水
節、開齋節等)的由來
與意義,與小組合作
產出海報。
1.能專注聆聽,積極參
與討論節慶主題
2.小組能同心協力完成
任務單。
【活動一】共 2
活動 1-1:認識東南亞國(1 )
1.教師透過影片引導學生對新住
民媽媽的家鄉的初步認識。
活動 1-2:討論節慶主題(1 )
1.透過小組討論根據不同宗教決
定節慶主題(佛教:潑水節和衛
塞節道教:中國新年和飢餓節
伊斯蘭教: 齋月禁食季和開齋
)
【活動二】共 2
活動 2-1:蒐集資料(1 )
1.請小組合作利用網路搜找出
(如下
)
活動 2-2:彙整資料 (1 )
PPT 簡報
我和你宣導
短片-
.wmv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v=aZYStKEA
DbQ&t=1s
★海報任務
★潑水節在
慶祝什麼?
為什麼台灣
要舉辦泰國
動?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v=xn7CLF5i
aSM
6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2--7 描述自己和他人作
品的特徵。
2--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
語法表達想法。
3.宗教節慶
海報設計
主題
4.組間分享
3. 透過欣賞討論,能清
描述各小組的宗教
節慶海報設計主題
特徵。
4. 進行組間分享讓各小
組組員學習如何運用
適當的詞語來表達
人或小組的想法
3.創作海報時發揮美感
語,展現欣賞禮儀。
4.能專注聆聽他人的報
告分享,並適時給予回
饋。
1. 各組將答案寫於海報上加以
美編設計後張貼於黑板
此欣賞討論。
【活動三】共 2
活動 3-1:分享報告 (2 )
1.請學生們備好先前準備好的解
說稿在課堂上進行組間分享
2.老師補充說明並播放相關影片
介紹。
各國衛塞節
慶典!
灣/馬來西
亞/泰國/
新加坡【我
不是外星人
W Channel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v=XG84Bu0V
H4k
( 13 )
-
( 20 )
資議 t-II-2 體會資訊科技解決
問題的過程。
2d-II-1 體察感知活中美感
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1.攝影器材
2.大自然
1.體會使用攝影器材
設備的正確習慣
1.遊戲中能體察感知
大自然隨處可見的美。
1.能正確使用攝影器材
的基本按鍵,並正確開
關機。
2.能積極參與活動,展現
合宜的溝通態度
【活動一】共 3
活動 1-1:媒體與資訊應(2 )
1.介紹攝影器材含相機基本按
鍵、充電線及使用方式。
2.實際操作各項攝影器學習人
像及物品不同角度的拍攝技巧
提供作品範例參考。
活動 1-2:人體照相機遊(1 )
1.兩人一組一人為攝影另一
人為相機,
由攝影師帶著被蒙眼的相機找
2.攝影師找到景之後拍相機的肩
膀三下,請相機張(鏡頭)
★簡報 PPT
(手機、
機、平板)
★電腦
★人像攝影
點評-角度
的重要性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v=UD7Ornlw
sYI
8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資議 t-II-2 體會資訊科技解決
問題的過程。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
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
態度和技巧。
pc-II-1 注聆聽同學報
,提出疑問或意見。並能對
方法、過程或結果,進行檢
討。
ai-II-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
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3.動人畫面
4.提問
5.動人畫面
1.體會使用攝影器材
學到的拍攝技巧,進行
動人畫面拍攝。
2.覺察自己的提問聲量及
語氣是否適當展現合宜
的互動與溝通技巧。
1.專注聆聽同學分享
人畫面並適時提出自己
疑問。並探究照片
背後的故事。
2.透過實際拍攝動人畫
享受以照片來表現
自己的 動和想和大
家分享的故事。
3.能拍出照片,並說明自
現,並說明理念
4.能以適當的聲量及語
氣提問問題。
5.能上台分享動人畫面
並說出拍攝理念
6.能大方展現自己拍攝
的動人畫面。
景,然後攝影師在相機的(
)拍一下將看到的畫面拍下
3.攝影師提問問題,相機回答答
案。
4.進行 3~5 次,兩人互換角色
【活動二】共 3
活動 2-1:拍攝主題的討論 (1 )
1.小組討論選擇可實際踏訪的 1
個在地機構或店(例如:福松
療養院社區活動中心祥餅
舖、溪口何信魁手工麵線)
活動 2-2:實際踏訪拍攝 (2 )
1.每組可想好要提問的問題一邊
進行提問一邊拍攝機構或店面
的日常。
2.每人挑選出 2-3 張照片。
【活動三】共 2
活動 3-1:資料彙整 (1 )
1.將照片傳輸到電腦彙整相關機
構的故事及資料
活動 3-2:成果分享 (1 )
1.學生發表拍攝此相片的理念及
動人的原因
2.學生們一同觀賞同學們拍出的
照片,相互分享、交流。
#057 人體
照相機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v=ZgJk8sm5
TU4
★超好學!
高年級生拍
照小技巧!
拍出長腿
設計感
然不尷尬
保證拍照不
再被家人嫌
棄!手機拍
照教學 1
【如果云知
鄭凱
云】feat.
貝克大叔
https://ww
w.youtube.
com/watch?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v=A--
zOkgOg6M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
融入資訊科
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 5 )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學習障礙(3 )人、腦性麻痺(1 )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學習內容調整:本單元多為創作及發表活動,在創作方面可進行工作分析讓學生按照步驟完成,發表活動可協助學生事先擬好草稿再行發表。
2.學習歷程調整
1)需手部操作及肢體活動的部分由授課教師及助理人員進行協助調整(腦麻)
2)當課程較為困難時,可調整為給予特殊生可執行的活動,達到部分參與的目的
3)口語表達為其優勢能力,可鼓勵特殊生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4)提供特殊生練習表現的機會,並搭配增強制度來維持學習動機
3.學習環境調整:
(1)安排適當座位,並安排助理員(腦麻)或同儕(學障)協助指導提供學習支持
(2)助理老師協助代謄、課程提醒等原班須肢體操作活動(腦麻)
4.學習評量調整:
(1)需紙筆、繪畫及操作的評量,可調整成用選擇、表達或是助理員協助的方式完成。(腦麻)
(2)本課程評量方式較為多元,另可針對特殊生調整評量難度,如: 能以標準姿勢踢毽子(毽子垂直落下)針對腦麻可用手拍毽子的方式替代完成
教學
進度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特教老師姓名:葉雨昇
普教老師姓名:郭靜蘭
填表說明:
(1)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分成上下學期,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一年級校訂課程每週 3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節、社團 1節、世界好好玩 1節三種課程,每
種課程寫一份,共須填寫 3份。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