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6
,离现在 6
年 7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96 學年度國中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 數學領域
(A) 1. 計算 3
1
2
-
3
2
÷(-
8
5
)之值為何?
(A)
71
16
(B)
41
16
(C)
39
16
(D) -
5
4
(A) 2. 將 4.31×10
−5
寫成小數形式,則其小數點後第四位數字為何?
(A) 0
(B) 1
(C) 3
(D) 4
(B) 3. 圖(一)為甲、乙兩個長方體,依圖中所給的邊長長度(單位:公分),計算甲體積與乙
體積的比值為何?
(A) 1
(B) 1.5
(C) 2
(D) 2.5
(D) 4. 妙妙買進了 126 個茶杯,平均分裝於若干個盒子內。若每個盒子內的茶杯數均為x,則
x不可能為下列哪一數?
(A) 3
(B) 7
(C) 9
(D) 11
(D) 5. 已知 10
×
11
×
12
×
13
×
14=240240,則(-11)×(-12)×(-13)×(-14)×(-15)=?
(A) 320320
(B) 360360
(C) -320320
(D) -360360
(D) 6. 圖(二)有三個大小相同的圓,其中各有長度分別為 5、7 的兩弦,且甲、乙、丙分別是
各圓與其兩弦形成的灰色區域。根據圖中圓與弦的位置,判斷甲、乙、丙面積的大小
關係為何?
(A)甲>乙>丙
(B)甲>丙>乙
(C)甲>乙=丙
(D)甲=乙=丙
(A) 7. 在坐標平面上有五個圓,其圓心坐標與半徑如右表所示,則
下列哪一個圓與圓 O 沒有交點?
(A)圓 A
(B)圓 B
(C)圓 C
(D)圓 D
(A) 8. 已知 x、y 的關係式為
3
x
y
−
-
2
4
x
y
−
=
3
12
x
−
,求 y=?
(A) -
3
2
(B) -
1
2
(C) 1
(D) 3
(B) 9. 如圖(三),有兩種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紙板各兩個和正方形紙板一個。將圖(三)
中所有的紙板放到方格紙上拼成一個對稱圖形,如圖(四)所示,則下列哪一條直線是圖
(四)的對稱軸?
(A) L
1
(B) L
2
(C) L
3
(D) L
4
(A)10. 有一彩券的開獎方式是:將 49 個球分別編上 1 至 49 的號碼後,以每次取出一球且取
後不放回的方式,取出 6 個球。若每一球被取到的機會均相等,求第一次就取出 2 號
球的機率為何?
圓心坐標 半徑
圓 O
(0,0)
10
圓 A
(6,0)
3
圓 B
(6,0)
4
圓 C
(6,0)
5
圓 D
(6,0)
6
(A)
1
49
(B)
2
49
(C)
6
49
(D)
1
6
(D)11. 如圖(五),坐標平面上有 A(
5
2
,1)、B(-
5
3
,-4)兩點。
過 A、B 兩點作直線 L 後,判斷下列哪一點與直線 L 的距離最
短?
(A)(3,-1)
(B)(1,2)
(C)(0,
1
2
)
(D)(1,-2)
(C)12. 如圖(六),將 2、4、6、8、10 五個數字分別填入圖中的五個圓圈
中,使得L
1
上三個數字和L
2
上三個數字和相等。請問中央的圓圈
中不能填入下列哪一個數字?
(A) 2
(B) 6
(C) 8
(D) 10
(C)13. 如圖(七),某社區的道路是由東西向及南北向垂直方式設計而成。已知東西向相鄰兩條
道路之間的距離均為 a 公尺,南北向相鄰兩條道路之間的距離均為 b 公尺。若小明從 A
向東走到 P,再向北走到 B,共走 230 公尺;小華從 B 向東走到 Q,再向北走到 C,共
走 210 公尺,則 a+b=?
(A) 80
(B) 120
(C) 130
(D) 160
(A)14. 下列何者為一元一次方程式 2x-
9
3
x
−
=11 的解?
(A) x=6
(B) x=14
(C) x=
20
7
(D) x=
42
5
(B)15. 下何者為不等式 7-
3
x
>2 的解?
(A) x>15
(B) x<l5
(C) x>27
(B) x<27
(D)16. 有大小兩個數,兩數的差為 13,且小數比大數的
1
5
倍多 6。若大數為 x 則依題意可列
出下列哪個一元一次方程式?
(A)
1
5
x+6-x=13
(B)
1
5
x-(x-6)=13
(C) x-
1
5
x+6=13
(D) x-(
1
5
x+6)=13
(B)17. 如圖(八),將兩個邊長為 12 的正方形 ABCD、EFGH 的部分區域
重疊在一起,形成一多邊形區域(即多邊形 ABPFGHQD
)
。若此
多邊形區域的周長為 70,則四邊形 EPCQ 的周長為何?
(A) 35
(B) 26
(C) 24
(D) 22
(A)18. 表(二)表示 5 個數及其平方後所得到的值。利用此表估算
160
的整數部分為何?
表(二)
N
4
8
9
12
13
N
2
16 64 81 144 169
(A) 12
(B) 13
(C) 40
(D) 80
(D)19. 某班老師計算出全班 40 位學生的數學成績後,決定每人加 8 分,加分後沒有人超過滿
分。若全班成績加分前的總分為 A 分,平均為 a 分;加分後的總分為 B 分,平均為 b
分,則下列關係何者錯誤?
(A) A=40a
(B) B=40b
(C) b=a+8
(D) B=A+8
(C)20. 圖(九)是 10 個相同的正六邊形緊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的情形。根
據圖中各點的位置,判斷 O 點是下列哪一個三角形的外心?
(A) △ABD
(B) △BCD
(C) △ACD
(D) △ADE
(D)21. 若三個正數 a、b、c 的關係式為 a+
101
a
=b-
87
b
=c,則 a、b、c 的大小關係為何?
(A) a>b>c
(B) c>b>a
(C) a>c>b
(D) b>c>a
(C)22. 小亞有紅牌 16 張,黑牌 18 張,混合後分成甲、乙兩堆。若甲堆比乙堆多 12 張,且甲
堆中的紅牌此乙堆中的黑牌多 5 張,則甲堆中的黑牌此乙堆中的紅牌多幾張?
(A) 2
(B) 5
(C) 7
(D) 10
(C)23. 在一方格紙上畫出數個圖形,且甲、乙、丙分別表示灰色部分面積,如圖(十)所示。根
據圖中所給的各點位置及邊長長度,判斷下列甲、乙、丙的大小關係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甲=乙>丙
(D)24. 圖(十一)是由 12 張相同的正方形紙板緊密拼成的長方形。若用同樣
的正方形紙板,緊密地拼成另一個圖形,則用完下列哪一數量的紙
板,才能拼成與右圖相似的圖形?
(A) 49
(B) 84
(C) 90
(D) 108
(C)25. 圖(十二)表示某地區各年齡層人口的累積百分率,其資料自 0 歲開始,每 10 歲為一組。
根據此圖,判斷下列關於此地居民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可能有 100 歲的老人
(B) 21~80 歲之間的居民占五成以上的比例
(C) 30 歲以上的人數比 20 歲以下的人數少
(D)居民年齡的第 50 百分位數在 40~60 歲之間
(B)26. 下列四個式子,哪一個值最大?
(A) 777
2
-27
2
(B) 852
2
-48
2
(C) 1001
2
-599
2
(D) 1006
2
-604
2
(C)27. 如圖(十三),大、小兩圓內切於 P 點。今甲、乙兩人分別 P 點出發,甲
沿著大圓圓周,走了
1
4
大圓周長到達位置 A,乙沿著小圓圓周,走了
1
2
小
圓周長到達位置 B。若兩圓的半徑分別為 8m、5m,則 AB =?
(A) 3m
(B)
39 m
(C)
68 m
(D)
89
m
(C)28. 如圖(十四),在△ABC 中, AB =
BC
、∠B=55∘
。若有一點 P 在
AB 上移動,則∠BPC 可能是下列哪一個角度?
(A) 55∘
(B) 60∘
(C) 80∘
(D) 130∘
(C)29. 將正整數 N 的所有正因數由小至大排列如下:1,a,3,b,c,d,e,f,g,42,h,N,
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d 是 a 的 3 倍
(B) e 是 3 的 3 倍
(C) f 是 b 的 3 倍
(D) 42 是 d 的 3 倍
(B)30. 若b為正數且方程式x
2
-x-b=0 的兩根均為整數,則b可能為下列哪一數?
(A) 2×3×5×11
(B) 2×3×7×11
(C)2×5×7×11
(D) 3×5×7×11
(B)31. 圖(十五)圖的兩直線 L、M 互相垂直,交於 O 點,且 A 點在 M 上。若在 L 上找一點 P,
使得∠OPA=∠OBA,則下列作法中,哪一個是正確的?
(A)作
OB
的中垂線,交
上
於 P 點
(B)作△ABO 的外接圓,交 L 於 P 點
(C)過 B 一直線垂直 L,交 L 於 P 點
(D)作∠OAB 的角平分線,交 L 於 P 點
(B)32. 圖(十六)有兩個四邊形 ABCD 與 AEFG 其中 B、D 分別在 AE 、
AG
上。圖(十七)有兩個
五邊形 ABCDE 與 AMNOE,其中 B、D 分別在所 AM 、
EO
上。
依據圖中的數據,比較上述的多邊形是否相似。下列判斷何者正確?
(A)兩個四邊形相似,兩個五邊形相似
(B)兩個四邊形相似,兩個五邊形不相似
(C)兩個四邊形不相似,兩個五邊形相似
(D)兩個四邊形不相似,兩個五邊形不相似
(D)33. 圖(十八)是八個點P
1
、P
2
、……、P
8
在圓上的位置,且此八點將圓周分成八等分。若△
P
3
P
5
P
7
、梯形P
2
P
3
P
7
P
8
、四邊形P
1
P
2
P
3
P
7
的周長分別為a、b、c,則下列關係何者正
確?
(A) c>b>c
(B) a=b=c
(C) a>c=b
(D) c=b>a
參考公式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