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面有試題》
96 年度國中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 社會領域
一、單題:(1~54題)
(A) 1. 右圖是某休閒風景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偉國想要欣賞較完
整的景觀,所以站在風景區的最高點向下眺望。當時他所
在的位置應最接近圖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B) 2. 在拉丁美洲,因為某種天然植被遭受過度砍伐與破壞,導致全球最大的生態物種基因
庫受到破壞。該天然植被最有可能是指下列何者?
(A)莽原 (B)雨林 (C)混合林 (D)針葉林。
(B) 3. 右圖是臺灣地區某年的人口金字塔圖,由圖中資料可得知下列何
項正確訊息?
(A)幼年人口中男生比女生少
(B)以壯年人口所占比例最高
(C)出生率高達千分之三十以上
(D)該年自然增加率約為千分之十。
(D) 4. 右表是 1999 年至 2003 年日本從臺灣與中國大
陸進口鰻魚的比率。如果臺灣想要保有表中的
優勢,則從臺灣輸出鰻魚至日本的過程,應該
採用下列何種運輸方式最理想?
(A)高鐵 (B)公路 (C)海運 (D)空運。
(B) 5. 下圖為北半球某地區的河川流量變化資料。根據圖中資料判斷,該地區的氣候類型最
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雨林氣候 (B)季風氣候
(C)沙漠氣候 (D)地中海型氣候。
(A) 6. 中國儒學歷經魏 晉、隋 唐時代的發展,演變為宋代理學。此一過程除受本土道家思
想影響外,亦受到下列哪一外來文化的影響?
(A)佛教文化 (B)日本文化
(C)阿拉伯文化 (D)基督教文化
(C) 7. 月裡是臺灣居民,她的公公是地方上的保正,常須協助警察處理村中大小事務;月裡
的丈夫則因戰爭需要被徵調到南洋作戰。由此推論,月裡是生活於哪一時期的人?
(A)鄭氏治臺時期
(B)清朝統治後期
(C)日本統治時期

(D)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
(B) 8. 美秀為了寫歷史報告,蒐集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的資料,同文館的照片,以及第一批
出國留學幼童的合照。依此推斷,她要寫的主題最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
(A)鴉片戰爭 (B)自強運動
(C)太平天國 (D)新文化運動。
(B) 9. 西元 1950 年韓戰爆發後,美國對外實施經濟及軍事援助。下圖為 1953 年至 1955 年
間美國軍援分配情形圖。我們可以由圖中得出何種資訊?
(A)歐洲對世界的影響力與日遞減
(B)美國日漸重視遠東地區的重要性
(C)美國對「其他」地區的援助比例日益縮減
(D)美國對遠東地區和「其他」地區的援助比例,始終占總援助比例一半以上。
(C)10. 十七世紀,鄭成功、鄭經父子先後來到臺灣,建立政權。當時他們除實施墾殖外,亦
採行下列何種方法維持財政?
(A)實施公有共享制度 (B)與原住民交換貨物
(C)對外拓展海上貿易 (D)引進西方開礦技術。
(B)11. 叮噹食品工廠計畫推出新口味的餅乾,下表是試賣期間四種餅乾的銷售結果統計。根
據內容判斷,該工廠選擇生產何種產品的獲利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丁。
(D)12. 阿志想要撰寫有關《民法》及民事案件的研究報告,下列是他在圖書館蒐集資料時看
到的相關書籍。其中,哪一書架的書最符合他的研究主題?
(A) (B) (C) (D)
(C)13. 人民為國家的構成要素之一,依據法律的相關規定,人民如具有某國國籍,就是該國
的國民。下列哪一個人的敘述,最足以判斷他是中華民國國民?

《背面有試題》
(A)小米:「我的大學學生證號碼是 9101016。」
(B)大華:「我在總統府擔任外語翻譯的工作。」
(C)達力:「下個月縣長選舉時,我有投票權。」
(D)阿奇:「我居住在離島,就讀高職一年級。」。
(C)14. 法學名言:「一個人在未定罪之前,都是無辜的。」這個無罪推定原則,是維護基本人權
的重要觀念。依此推斷,下列何者為法律上認定的「有罪之人」?
(A)有竊盜嫌疑而被警察逮捕者
(B)拒絕到案說明被法院通緝者
(C)法院判決確定被科處徒刑者
(D)偵查後被檢察官提起公訴者
(D)15. 右列是小慧閱讀某雜誌的部分內容。根據內容判斷,
作者最主要是針對大眾傳播媒介的何種功能而提出
的?
(A)休閒娛樂、監督政府 (B)休閒娛樂、提供訊息
(C)教育文化、監督政府 (D)教育文化、提供訊息。
(C)16. 黃河流經華北平原的河段,有河床高於兩側平原的現象,如
右圖所示。這種現象的形成,與下列何者最有關聯?
(A)下游河運發達 (B)河道出現斷流
(C)河堤成為分水嶺 (D)冬、春二季多風沙。
(D)17. 右表為哈利國去年全國與首都的人口數量及土地面
積資料。依據表中資料判斷,相較於全國,該國首
都人口現象的特徵為何?
(A)人口成長較快 (B)出生率較高
(C)人口分布較均勻 (D)人口較稠密。
(C)18. 廣西壯族自治區風景秀麗,觀光資源豐富,桂林、陽朔一帶的灕江兩岸有「山水甲天
下」之譽;韓愈也曾經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形容灕江兩岸山水。上文所述
「山」的特色,最可能是何種原因所形成的?
(A)火山活動 (B)冰河侵蝕
(C)溶蝕作用 (D)板塊擠壓。
(A)19. 家弘為了尋找傳說中的寶藏,來到金銀島,如右圖。已知寶藏埋
在港口西北方約 200 公尺的地底,則寶藏的埋藏處最接近下列何
處?
(A)礦坑 (B)樹屋 (C)沼澤 (D)墓地。
(A)20. 下表為臺灣每年進口櫻桃的資料,根據此表,櫻桃在一年之中有二次進口期的原因,最可
能為下列何者?
(A)南、北半球皆有生產
民眾在離開校園後,仍可透過大
眾傳播媒體學習各項知能,例
如:學習外國語言、吸收科技新
知、獲取醫藥保健常識等,不僅
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管道,更落
實了終身學習的理念。

(B)配合市場需求輪番生產
(C)櫻桃樹一年可結果二次
(D)冷藏封存時間可達六個月
(B)21. 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傳說故事,相傳中國古代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神農氏教人
種植穀物。若對照歷史發展,上述神農氏的行為最早可能出現於下列哪一時代?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青銅器時代 (D)鐵器時代。
(D)22. 「新港文書」是研究臺灣歷史發展的重要文獻,這批文獻的書寫文字曾在今臺南附近
流傳一百多年。這種文字的起源為何?
(A)是原住民參酌漢字改編創設而成的文字
(B)是日人為了教育原住民所簡化使用的文字
(C)是漢人來臺灣後融合土著方言所形成的文字
(D)是荷人用羅馬字母拼寫原住民語言而成的文字。
(A)23. 右表是依某一概念所整理出的表格,若依相同概念填入第四組內
容,下列何者最適宜?
(A)西班牙-菲律賓
(B)德國-普魯士
(C)法國-丹麥
(D)蘇聯-美國
(D)24. 阿隆與小瑩討論某一段臺灣歷史──
阿隆:「此事的起因是這個國家以人民被臺灣原住民殺害為藉口,派兵攻打臺灣。」
小瑩:「清廷最大失策是承認這個國家的出兵行為是『保民義舉』。」
他們是討論下列何者?
(A)中 法戰爭 (B)甲午戰爭
(C)霧社事件 (D)牡丹社事件。
(B)25. 下圖是玲玲在書上看到的漫畫,這幅畫最可能是介紹下列哪一古文明?
(A)波斯 (B)雅典
(C)蘇美 (D)埃及。
(A)26. 暑假時,學校將和國外姊妹校舉辦兩校師生的交流活動。以下是班上四位同學對於
「文化交流」的說法,何者最恰當?

《背面有試題》
(A)先認同本國文化,才不會迷失在外來文化中
(B)為了促進國際交流,學習外語比母語更重要
(C)族群有優劣之分,故應多推展優質族群文化
(D)落後國家無可取之處,只要向先進國家學習。
(A)27. 下表是民國 86 年至 91 年間,我國社會服務概況的部分統計。根據內容判斷,該時期
社會服務活動參與具有下列哪一種現象?
(A)社區營造日漸蓬勃 (B)社區意識明顯疏離
(C)社會階層流動頻繁 (D)社會關懷趨於淡薄。
(B)28. 《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自由的基本權利,但誹謗或侮辱他人人格的行為,則須負起法
律責任。下列哪一行為所應負的法律責任與上述內容相同?
(A)濫發電子郵件占用他人的信箱
(B)散布他人考試作弊的不實說法
(C)標到拍賣商品後卻無故不交易
(D)代言不實廣告誤導消費者判斷。
(B)29. 右列是小廖說明某一議題時,探討的三個主要重點。根
據內容判斷,他最可能在討論下列哪一主題?
(A)三權分立 (B)民主政治
(C)利益團體 (D)政黨功能。
(A)30. 小楷和表哥相約去看電影,兩人各自(甲)花費 250 元。之後他們去逛書店,表哥本
來想(乙)以現金 300 元買該電影原著,小楷則建議表哥 (丙)以刷卡方式購買,
既有優惠又可先享受後付款。表哥認為這樣可以(丁)省下一點錢來儲蓄,於是接受
了此項建議。依據上述內容,下列關於貨幣功能的對應關係,何者最正確?
(A)甲具有交易媒介性質 (B)乙屬價值儲存的方式
(C)丙可以衡量商品價值 (D)丁展現延期償債特性。
(D)31. 「當地雖然陸地範圍很大,但是因為緯度高、年均溫低,除了一些探險家或科學家之
外,幾乎沒有什麼人居住。」上述地區最可能位於下圖中的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誰才是國家的主人?
‧主人應該如何來統治國家?
‧主人統治國家的權限有多大?

(D)32. 平安市政府研擬了一份疏濬河道的計畫,希望以該市的經費,徹底解決每逢大雨便成
災的問題。右圖是處理的部分程序,其中「乙」屬於下列哪一
機關的職權?
(A)立法院 (B)行政院
(C)平安市政府 (D)平安市議會。
(A)33. 臺灣為移民社會,早期由於政治、軍紀不良及社會不安,時常
會出現武力的衝突,若以清朝「朱一貴事件」和「林爽文事
件」為例,他們的衝突是屬於下列何種性質?
(A)官逼民反 (B)軍人叛變
(C)宗教衝突 (D)地方械鬥。
(D)34. 西羅馬帝國後期,國勢衰微,歐洲進入紛擾而動盪的中古時代。在這種情勢下,何者
逐漸發揮影響力,成為維持西歐社會安定的主要力量?
(A)古羅馬城邦 (B)拜占庭政府
(C)工商業同盟 (D)基督教教會。
(C)35. 「當時中央鼓吹『破四舊、立四新』,許多地主、知識分子頭上戴著紙做的高帽子,
上面寫著『黑幫頭子』、『反動權威』等字樣,被推出去遊街示眾,受到人民的唾
罵……。」上段文字是描述發生在中共統治下的哪一件事?
(A)大躍進 (B)改革開放
(C)文化大革命 (D)六四天安門事件。
(B)36. 民國 38 年國民政府來臺,在缺乏豐富天然資源的條件下,締造出世所矚目的臺灣經
濟奇蹟。當時政府最先實施哪一方面的改革,奠定日後經濟發展的基礎?
(A)國防 (B)土地 (C)貿易 (D)教育。
(D)37. 小蔚到電影院觀賞電影,發現早場電影與其他放映場次的
票價有所不同,如右表所示。上述這種價格差異的情形,
可以經濟學的何種概念加以說明?
(A)外部效果 (B)比較利益
(C)受益原則 (D)需求法則
(C)38. 右列是小萍說明某概念前,先行呈現的問題情境。根
據內容判斷,她最可能以下列何者為主題?
(A)文化資產 (B)主權在民
(C)角色衝突 (D)依法行政。
(B)39. 甲國用水的主要來源為降雨。已知該國的氣候特徵為
乾、溼季分明,降雨量絕大部分集中在夏、秋二季,
年平均雨量為 600 公釐。右圖是甲國連續五年的年雨
量紀錄,根據圖中的資料判斷,該國在哪一年的春季
最有可能發生缺水的危機?
(A)1995 (B)1996 (C)1997 (D)1998。
(C)40. 數百年前,英國人發明了播種機。這種機器可以使耕種變得簡便易行,農民不必用手
就可以整齊地分行播種,並拔除行間的雜草。這種機器的發明與廣泛利用,最可能造
設想你是一位雜誌社的記
者,當你經過某條街時,正巧
目睹一件搶劫案。你會作何反
應?出面制止嗎?或是為你的
雜誌社拍幾張照片?。

《背面有試題》
成下列何種影響?
(A)增加勞力密集,提高生產效率
(B)增加勞力密集,降低生產效率
(C)減少勞力密集,提高生產效率
(D)減少勞力密集,降低生產效率。
(C)41. 小英的父母將經營的觀光農場,從鄉間搬到土地成本較高的大都市郊區。觀光人潮因此增
加,總收入也比以前成長許多。這種現象和下列何者最有關係?
(A)技術改進 (B)勞力增加
(C)鄰近市場 (D)動力充足。
(D)42. 從民國 41 年到 85 年,臺灣的都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由 29%提升至 70%以上。此
種現象的形成和下列何者有最直接的關係?
(A)實施家庭計畫
(B)國民教育普及
(C)糧食產量增加 (D)工商產業發達。
(A)43. 小智探討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時,引用下圖的資料。根據內容判斷,他最可能提出下列
何種說法?
(A)各地區網際網路發展呈現落差
(B)使用網際網路人口顯著地成長
(C)科技促進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
(D)資訊力量強化區域間合作關係。
(A)44.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北京學生為抗議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讓予日本,因而發
起「五四運動」。學生發起這項運動,主要是受下列哪一種理念的影響?
(A)民族主義 (B)共產主義
(C)孤立主義 (D)帝國主義。
(B)45. 「1994 年夏秋之際,美、中、英、俄四強在美國 華盛頓舉行會議,計畫於二次大戰
結束後成立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會議參與者一致認同,這個組織必須擁有足夠
的軍事力量,方能執行決議。……至於細節問題,將在 1945 年的雅爾達和舊金山會
議上決定。」以上是在描述下列哪一組織的成立經過?
(A)國際聯盟 (B)聯合國
(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D)華沙公約組織。
(C)46. 右列是大健在研究經濟發展史這一主題時,所找到
的部分相關內容。根據內容判斷,他最可能在強調
哪一種權利的重要性?
(A)公民權 (B)生存權 (C)財產權 (D)學習權。
(B)47. 卡科國的政府採取租稅減免的方式,以鼓勵風力電廠相關產業的創立與擴充。上述獎
由於有效率地運用了資本與勞動
力等生產要素,促進經濟成長,
並導致了產業革命,但為確保人
們的權利不被侵害,因此必須先
以法律規範所有權,商業行為才
能正常運作。

勵投資的做法,是基於下列何種考量?
(A)符合供需原理 (B)減少生產成本
(C)增加國民所得 (D)維持公平競爭。
(A)48. 十八世紀的政治思想家洛克主張:任何人都享有維持生命、爭取自由與保有財產的天
賦權利,人民為保障上述權利而設立政府,如果政府不能達成任務,人民就有權推翻
它。下列哪一位人物的作為最能印證這樣的理念?
(A)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
(B)康有為發動戊戌變法
(C)俾斯麥完成日耳曼統一
(D)明治天皇推行維新運動。
(A)49. 下圖是某農作物傳播到世界各地種植的時空示意圖,圖中數字表示農作物流傳到該地
的時間(世紀),箭頭則代表傳播的方向。請根據圖上資料判斷,該農作物的原產地
最可能是在下列何處?
(A)美洲 (B)非洲 (C)亞洲 (D)歐洲。
(D)50. 十七世紀英國的《權利法案》,確定國會議員享有言論自由的制度,此後美、法等國對於言
論免責權亦多有保護。上述制度的設計,旨在發揮下列何種功能?
(A)保障行政機關統治權力
(B)落實司法調查超然獨立
(C)強化利益團體功能運作
(D)確保立法機關職權行使。
(B)51. 右列是小芬閱讀某雜誌的部分內容。根據內容判斷,
該現象最能反映出下列何種意涵?
(A) 全球化風潮使貧富差距更形擴大
(B) 企業經營應兼顧自身的社會責任
(C) 非營利組織的訴求有礙企業獲利
(D) 政府應改善投資環境以利於招商。
(C)52. 赤壁之戰後,決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若以地理區域畫分,當時蜀(蜀
漢)的根據地位於今日何處?
(A)華北平原 (B)三江平原
(C)四川盆地 (D)長江三角洲。
(A)53. 右圖為乙國某年的進出口資料。根據該年資料判斷,下
列何者正確?
(A)乙國為貿易出超國
(B)進口物資只限於農工原料
近年來,許多國家出現「反剝
削」的社會運動,呼籲拒買跨
國公司剝削第三世界國家勞工
所生產的商品。而有些國家則
透過立法,要求基金管理機構
在進行投資時,應評估該公司
在勞動、環保議題的表現,更
鼓勵企業成立基金會,資助疾
病防治及教育推展的工作。

《背面有試題》
(C)乙國為主要農工資源出口國
(D)工業產品進口總額達到 1112.06 億元。
(B)54. 關於西方文明大致的發源與擴張過程,下列哪一幅圖的表示內容較為正確?
(A) (B)
(C) (D)
二、題組:(55.~63.題)
(一)閱讀下列選文,回答第 55 至57 題:
「海盜」是指出沒於海洋,憑藉暴力威脅等手段,搶
劫過往船隻財物的歹徒。他們的存在對海運安全構成極大
威脅,是國際間相當令人頭痛的問題。下圖是某雜誌報導
2004 年1月到 9月海盜最常出沒的區域圖,其中「x」代
表該區曾發生海盜攻擊事件的地點。
(C)55. 從圖中資料判斷海盜攻擊事件發生最頻繁的地區,與該地區哪一項特徵最有關係?
(A)峽灣地形發達 (B)寒暖流交會帶
(C)位居交通要道 (D)年降雨量充沛。
(D)56. 歷史上,有一位人物航經此區域時剿平當時為亂的海盜,提高了國家的聲望,奠定日
後華僑在此地區發展的基礎。這位人物應是下列哪一位?
(A)張騫 (B)鄭經 (C)施琅 (D)鄭和。
(D)57. 從領海主權的立場及海盜出沒的頻率來考量,下列哪些國家最需要透過國際合作打擊出沒在
此地區的海盜?
(A)美國、日本 (B)荷蘭、西班牙
(C)越南、泰國、菲律賓
(D)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
(二)下列選文,回答第 58 至60 題:

存的基本需求,進而達到全民均富的目標,例如十九世紀
末德國創設的社會保險制度,即在保障工人的最低生活水
準,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但部分學者則提出質疑,
認為政府以金錢給付的福利服務,形成所謂的「福利貨
幣」,亦即在不需要付出勞動代價的情形下,民眾仍可獲
得酬勞。因此,當福利貨幣擴大時容易產生通貨膨脹,而
其縮小時則可能影響經濟生產。
(C)58. 上述政策,最符合我國《憲法》所保障人民的哪一種基本權利?
(A)平等權 (B)自由權 (C)受益權 (D)參政權。
(B)59. 上述「福利貨幣」,隱含下列何種經濟學的概念?
(A)資本 (B)公共財 (C)稀少性 (D)供需均衡。
(C)60. 文中「社會保險」的出現,與下列哪一思想的發展最有關係?
(A)民族主義 (B)自由主義
(C)社會主義 (D)帝國主義。
(三)根據下圖中的資訊,回答第 61 至63 題:
(A)61. 根據其生活方式判斷,此地區最可能位於下列何地?
(A)西亞 (B)北亞 (C)東北亞 (D)東南亞。
(C)62. 該地區常見到類似圖中居民利用鑽井來儲水、取水的生活方式,這跟下列何者最有關
係?
(A)宗教信仰 (B)人口稀少
(C)氣候乾燥 (D)高原地形。
(D)63. 由歷史脈絡與地理位置判斷,非洲哪一地區也可以見到類似的生活景觀?
(A)東部 (B)中部 (C)南部 (D)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