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國小低年級教材:6~10元購物、刷牙、臉部認識與水果翻翻樂

格式
pdf
大小
8.08 MB
頁數
127
作者
20130109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4-06-20,离现在 11 12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大林國小 

※6~10 元的購物 ................................................................................... 蔡佩育 ..........  

※我的臉 ................................................................................................ 蔡佩育 ..........  

※我會刷刷牙 ........................................................................................ 謝麗好 ..........  

※好玩的水果翻翻樂 ............................................................................ 謝麗好 ..........   13 
※百變圖卡 ............................................................................................ 林世偉 ..........   17 
※數圖配對遊戲 .................................................................................... 林世偉 ..........   22 
※花兒塗顏色 1  ................................................................................... 郭美雲 ..........   27 
※花兒塗顏色 2  ................................................................................... 郭美雲 ..........   29 

朴子國小 

※大家來刷牙 ........................................................................................ 林芳嘉 ..........   41 
※多變的顏色 ........................................................................................ 林芳嘉 ..........   45 
※我會自己穿衣服 ................................................................................ 林芳嘉 ..........   50 
※認識月曆 ............................................................................................ 林芳嘉 ..........   54 
※好玩的形狀 1  ................................................................... 陳柔穎、吳錦雲 ..........   58 
※好玩的形狀 2  ................................................................... 陳柔穎、吳錦雲 ..........   65 
※奇妙的海底隧道 ................................................................ 陳柔穎、吳錦雲 ..........   74 
※誰是誰 ................................................................................ 陳柔穎、吳錦雲 ..........   88 

水上國小 

※穿線真有趣 ........................................................................................ 張菀渝 ..........   97 
※小心別燙傷! .................................................................................... 張菀渝 ..........   101 
※顏色躲貓貓 ........................................................................................ 張菀渝 ..........   107 
※線條魔術 ............................................................................................ 鄭綺瑳 ..........   112 
※穿衣變變變 ........................................................................................ 鄭綺瑳 ..........   115 

新港國小 

※三頂帽子幾個人 ................................................................................ 趙玉芬 ..........   119 
※快樂農場 ............................................................................................ 趙玉芬 ..........   122 
※可愛的動物 1  ................................................................................... 余秀雲 ..........   125 
※可愛的動物 2  ................................................................................... 余秀雲 ..........   127 

興中國小 

※有趣的形狀 ........................................................................................ 王瓊斐 ..........   132 
※數字真有趣 ........................................................................................ 王瓊斐 ..........   136 
※球兒滾呀滾 1  ................................................................................... 謝淑雲 ..........   144 
※球兒滾呀滾 2  ................................................................................... 謝淑雲 ..........   146 

目  錄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大林國小學前特教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能力

 

相關領域

  溝通能力、社會適應

活動名稱 

6~10 元的購物 

教學時間 

40 分鐘 

幼兒現況 
能力 

已具備 1~5 的數與量概念,能跟著老師唱數 1~10;能從購物單中選取自己喜

歡的點心;能逐一捏取一元硬幣;稍能指認 6~10 的阿拉伯數字;尚未能點

數 6~10 的數量 

設計者 

蔡佩育 

 
 
 
 

1 能認識購物單的點心 
 
 
 
 
2 能知道每項購物單點心所
對應的價錢

 

 
 
 
 
3 能夠認識 6~10 的數字 
 
 
 
4 能夠利用錢幣計數板點錢
幣(

10 個以內的錢幣數量)

 
 
 
 
5.能夠用錢幣交換等值的點

 

6.能夠參與活動且重視金錢

的價值 

 

 

 

 

 

 

 

 
 
 
 
 

1-1 能說出(指認)每項購物單的點心名

 

 
 
2-1 能從購物單的排列中對應某項點心 
      與其價錢 
2-2 能找出與某項點心價錢相同的數 
      字卡片 
 

3

-1 能在老師的提示下指認 6~10 的數字

3-2  能跟著老師唱數 1~10 
 
4-1 能一次捏取一枚錢幣依序放入計數 
      板中 
4-2 能在老師的提示下將錢幣放到所需

要的數值後即停止

 

4-3 能知道計數板上所有的錢幣數量即 
      為購物總值 
 
5-1 能夠依購物單的標價拿取等值得錢 
      幣交換點心 
6-1 能從購物單選出自己喜歡的點心 

教學資源 

購物單、一元代幣一包〈紙製錢幣或塑膠幣〉

、數字卡片

6~10、點心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1-1 

 

 

 
 
 

一、 引起動機 

介紹本週的新點心單(

6~10 元購物 

單)

,再請學生準備好所累積的一元

 

代幣,說明接下來是大家期待已久的

購物時間,請大家算出手上錢幣,來

和老師交換所喜愛的點心。

 

 

 

5 分鐘 

 
 
 
 
 

 

問答評量

 

操作評量

 

 

 

 

 

1

background image

 

 

 

 

4-1 

4-2 

        4-3 

3-1 

3-2 

 
 
 
 

2-1 

2-2 

 
 
 

 

4-1 

4-2 

        4-3 

3-1 

3-2 

 

 

 

5-1 

6-1 

 
 
 

 

        4-1 

4-2 

        4-3 

5-1 

 

 

二、發展活動:

 

1.  老師利用購物單、計數板及一元代幣 

 

  示範數錢流程:1.排列手上所有一元代

      幣 2.依照計數板順序將代幣一一放入 

      位置中 3.找出放置最末一枚代幣所在 

      的數字再對照購物單對應出相同的數 

      字,即為可購買的點心價錢 

 

 

2.  待學生點數過自己的錢幣數量後,協助

      學生再次確認所欲購買的購物單點心 

      品項為何 

 

 

 

 
3.  讓學生依所要買的點心與價錢,來操作
    老師所示範的數錢流程(發展活動第一
    點) 
 
 
 
 
 
 

4.  請學生將錢幣自點數板全數取下交給

老師,換取該項點心。

 

 
 

三、綜合活動

 

1.  讓學生到娃娃家進行商店購物的扮演

遊戲

 

2.  讓學生操作計數板,拿取等值代幣購

買娃娃家中各項玩具食物。

 

 

 
 
 

25 分鐘 

 
 
 

 
 
 
 
 
 
 
 
 
 
 
 
 
 
 
 
 
 
 
 
 
 
 
 
 
 
15 分鐘 

 

 

操作評量

 

問答評量

 

 

 

 

 

 

 

操作評量

 

問答評量

 

 

 

 

 

操作評量

 

問答評量

 

 

 

 

 

 

 

操作評量

 

問答評量

 

 

 

 

觀察評量

 

操作評量

 

2

background image

 

 

教學活動評量表 

姓名:

                                日期︰                                    評量者︰                         

活動目標 

評量項目 

評量方式 協助方式  評量結果

1.  能 認 識 購 物 單
的點心 

1 能辨認每項購物單的點心 
   

 

 

 

2.能說出每項點心的名稱 

 

 

 

3.能從購物單選出自己喜歡的點
 

 

 

 

2.  能 知 道 每 項 購
物單點心所對應的
價錢

 

 

4.能從購物單的排列中對應某項
點心與其價錢

 

 

 

 

5.能找出與某項點心價錢相同的
數字卡片

 

 

 

 

3.能認識 6~10 的
數字 

6.能在老師的提示下指認 6~10 的
數字

   

 

 

 

7.能跟著老師唱數 1~10   

 

 

 

4.  能利用錢幣計
數板點錢幣(

10 個

以內的錢幣數量)

 

 

8.  能一次捏取一枚錢幣依序放入
計數板中

 

 

 

 

9.能在老師的提示下將錢幣放到
所需要的數值後即停止

 

 

 

 

10.  能知道計數板上所有的錢幣
數量即為購物總值

 

 

 

 

5.  能 用 錢 幣 交 換
等值的點心

 

11.能依購物單的標價拿取等值得
錢幣交換點心 

 

 

 

6.  能 夠 參 與 活 動
且重視金錢的價值

 

12.能主動參與購物活動且珍惜自
己所有的錢幣

 

 

 

 

評量方式:ㄅ實作

  ㄆ問答  ㄇ觀察 

協助方式:

1 手勢提示    2 口語提示    3 視覺提示    4 肢體協助 

評量結果:

Y 通過    N 不通過    C 繼續 

3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資源

 

 

圖一:  認識購物單 

圖二:挑選喜愛的點心 

圖三:利用計數板點數錢幣 

圖四:用錢幣交換點心 

 

圖五:利用計數板點數錢幣 

圖六:用錢幣交換點心 

 

4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大林國小學前特教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能力

 

相關領域

  語言溝通、生活自理

活動名稱

 

我的臉

 

教學時間

  40 分鐘 

幼兒現況

 

能    力

 

對五官的外觀辨識、命名、及其各別的功能認識較為不足,且對自我形象概

念混淆。 

     

蔡佩育 

 

 

 

 

1 能認識五官 
 
 
 
 
2 能知道五官的功能 
 
 
3 能夠拼出五官的位置 
 
4 能參與上課活動 

 
 
 
 
 

 

 

 

 

1-1 能辨認五官的外型 
1-2 能認識五官的名稱 
1-3 能說出、指出或排列五官的正確位 
      置 
 
2-1 能參與感官體驗活動 
2-2 能說出或表現出參與體驗活動後的 
      感覺 

3

-1 能在老師協助下進行五官拼圖活動

 
4-1 能跟著老師做動作 
4-2 能跟著老師唸唱歌謠 
4-3 能專心聽老師說的故事 
4-4 能參與課堂討論 
4-5 能夠觀察與分享完成後的五官拼圖 

教學資源

 

『我的臉』翻翻書、五官拼圖、有色鏡片眼鏡、鈴鼓、香水、零食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4-1 
4-2 

 
 
 

4-3 
1-1 
1-2 
1-3 
2-1 
2-2 

 
 

一、 引起動機

 

歌謠

:頭耳肩膀膝腳趾 

老師領唱歌詞最後第二句,邀請學生
唱接龍唱出最後一句歌詞,並引導所
有學生一起做動作。

〈反覆三次,讓

 

同學一邊選出,誰是『一句歌王』?〉

二、發展活動:

認識五官

 

1.  老師利用翻翻書逐一介紹臉部的各個 
      器官(眼、耳、鼻、口) 
2.  老師和學生一同討論分享各種感官的 

      功能與作用 

3.  經由生活中的物品如:眼鏡、鈴鼓、香

水、零食等進一步讓學生體驗感官功能
的不同

 

 

5 分鐘 

 
 
 
 
 

25 分鍾 

 
 
 
 
 
 

 
操作評量

 

 
 
 
 
 
操作評量

 

問答評量

 

 
 
 
 
操作評量

 

問答評量

 

 

 
 

3-1 

 

        4-5 

 

三、綜合活動

 

1.  拿出五官拼圖,請小朋友試著將各個

部位放入正確的位置

 

2. 

將小朋友的完成後的五官拼圖展示出
來,討論並給予回饋

 

 
 
10 分鐘 

 
 

5

background image

 

 

教學活動評量表

 

姓名:

                                日期︰                                    評量者︰                         

活動目標

 

評量項目

 

評量方式 協助方式

  評量結果

1.能認識五官 

1.能辨認五官的外型 

 

 

 

2.能認識五官的名稱 

 

 

 

3.能說出、指出或排列五官的位置 

 

 

 

2.能知道五官功能 

4.能參與感官體驗活動 

 

 

 

5.能說出或表現出參與體驗活動後的
感覺

 

 

 

 

3.能夠拼出五官位置  6.能在老師協助下進行五官拼圖活動

 

 

 

4.能參與上課活動 

7.能跟著老師做動作 

 

 

 

8.能跟著老師唸唱歌謠 

 

 

 

9.能專心聽老師說的故事 

 

 

 

10.能參與課堂討論 

 

 

 

11.能夠觀察與分享完成後的五官拼圖

 

 

 

評量方式:ㄅ實作

  ㄆ問答  ㄇ觀察 

協助方式:

1 手勢提示    2 口語提示    3 視覺提示    4 肢體協助 

評量結果:

Y 通過    N 不通過    C 繼續 

6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資源

 

 

 

 

圖一:

『我的臉』海報 

圖二:

『我的臉』翻翻書 

 

 

 

圖三:五官知覺體驗活動 

圖四:五官知覺體驗活動 

 

圖五:  五官拼圖 

圖六:五官拼圖 

 

7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大林國小學前特教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生活技能能力

 

相關領域

  生活學習、動作技能

活動名稱

 

我會刷刷牙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

 

能力

 

能自己做出刷牙放進嘴巴動作,但對於刷牙的動作及步驟概念較弱。 

設計者

 

謝麗好 

活動目標

 

1、能將刷牙用具配對或說出刷牙用具名稱。 

 

2、能正確做出刷牙ㄚ、ㄡ、一口形。 

 

3、能正確將牙刷放置適當的位置作刷牙的動作。 

 

4、能自己連續完成刷牙的步驟。 

 

5、能享受刷完牙後的潔淨感。 
 

教學資源

 

自製教具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1-1 能將 3
種刷牙用具

正確配對 

(觀察) 
1-2 能將 3
種刷牙用具

與文字正確

配對 

(操作)附件

一 

 

2-1 能作 3 種

正確的嘴型 

(觀察) 

 

3-1 能配合

嘴型作正確

的刷牙動作 

(觀察) 

 

 

一、教師提問正確的刷牙時間,請幼兒思

考並做回答。

 

 
 
 
二、展示各種刷牙用具〈牙刷、牙膏、漱

口杯〉

,解說功能,請幼兒逐一配對

或說出名稱。

 

 

 

三、刷牙的正確步驟介紹: 

1、藉由說故事〈小熊包利刷牙記〉介

紹刷牙的重要性。 

2、教師逐一介紹刷牙時的嘴型〈Y  一

O〉,搭配簡易兒歌提醒配合正確手

勢。 

      嘴型 Y…小火車嘟嘟恰 
      嘴型一...輕輕刷上上下下 

          嘴型 O…還有裡面別忘記 
 

10 分 
 
 
 
 
 
 
10 分 
 
 
 
20 分 
 
 
 
 
 
 
 
 
 

透過實際問答,了解

幼兒是否具有刷牙

時間的概念 

 
 
透過實際操作,評量

幼兒是否能將刷牙

等用具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依提示

做出正確的嘴型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依嘴型

作出正確的手部動

 

 
 
 

8

background image

4-1 能持續

完成刷牙的

步驟(觀察) 

 
四、實際刷牙活動:

 

1、請幼兒到刷牙處,直接做刷牙動作,

再依幼兒不同的程度做不同的協助。

 

10 分 
 

透過日常活動,觀察

幼兒是否能完成刷

牙的步驟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將 3 種刷牙用具正
確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將 3 種刷牙用具正
確配對。

 

 

1-2 能將 3 種刷牙用具與
文字正確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將 3 種刷牙用具與
文字正確配對 

 

2-1 能作 3 種正確的嘴型 

透過唱遊,觀察幼兒是否能作 3 種正確的嘴型 

 

3-1 能配合嘴型作正確的
刷牙動作 

透過唱遊,觀察幼兒是否能配合嘴型作正確的刷牙
動作 

 

4-1 能持續完成刷牙的步
驟 

透過日常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持續完成刷牙
的步驟 

 
 

5-1 能享受刷完牙後的潔
淨感 

透過日常實際分享,觀察幼兒是否能享受刷完牙後
的潔淨感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圖一:  我會刷牙教具 

圖二:教學活動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9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

 

我的學習單 

請小朋友動動手,將刷牙用具連連看。 

 

 

 

 

 

 

 

 

□我會自己完成     □我和        一起完成 

□心得 

                                                           

                                                                

姓名 

日期 

家長 

簽章

 

附件一:

 

 

10

background image

我的學習單 

請小朋友動動手,將刷牙用具連連看。 

 

牙刷

 

 

杯子 

 

牙膏 

□我會自己完成     □我和        一起完成 

□心得 

                                                           

                                                                

姓名 

日期 

家長 

簽章

 

附件一:

 

 

11

background image

 

1

嘉義縣大林國小學前特教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能力

 

相關領域

  語言溝通、認知學習

活動名稱

 

好玩的水果翻翻樂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

 

能力

 

對常見水果概念、水果配對、形狀分類應用認知能力差。 

設計者

 

謝麗好 

活動目標

 

1、能指認或配對 5 種的水果。 

 

2、能說出 5 種的水果命名。 

 

3、能找出 5 種水果配對。 

 

4、能喜愛珍惜午餐水果。 
 

教學資源

 

自製教具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1-1 能指認 5

種的水果

 

(觀察)

 

 

1-2 能將 5

種水果配對 

(操作)

 

 

2-1 能說出 5

種以上的水

果命名。 

(觀察)

 

 

3-1  能使用

記憶找出相

同的水果圖

案。 

(操作)

 

 

4-1 能喜愛

一、展示各種水果,讓幼兒觀察,並引發

對該水果的舊經驗分享。

 

 

二、教師介紹各種水果的名稱,請幼兒跟

著老師仿說正確名稱。

 

 

三、水果配對遊戲: 

1、教師逐一說出每一種水果的名稱,

再讓幼兒練習水果與圖卡的配對。 

2、教師逐一說出每一種水果的名稱,

再讓幼兒練習說出正確的名稱。 

 

四、水果分類遊戲:

 

1、逐一呈現各種水果,由幼兒說出每一

種水果的名稱。 

2、把所有的水果圖案用卡片逐一遮蔽,

讓幼兒作配對,配對過程中也持續練

習命名活動。

 

 

五、找一找相同的水果在哪裡:

 

10 分 

 

 

10 分 

 

10 分 

 

 

 

 

10 分 

 

 

 

 

 

 

10 分 

 

透過實際觀察,幼兒

是否能指認 5 種的

水果。

 

 

 

透過實際操作,幼兒

是否能作 5 種水果

配對

 

 

透過實際操觀察,幼

兒是否能說出 5 種

水果命名

 

 

透過操作遊戲,觀察

幼兒是否能應用記

憶將兩兩相同的水

果逐一找出。 

 

 

透過日常活動,觀察

12

background image

 

2

珍惜午餐水

果。 

(觀察)

 

 

  1、想一想遮蔽的卡片中,有哪些是兩兩

相同一組,翻開相同的圖案即得分。

2、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水果有哪些,午

餐飯後的水果有哪些,說出正確的水

果名稱。

 

特殊幼兒是否能說

出 5 種水果名稱。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指認 5 種的水果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指認 5 種的水
果。

 

 

1-2 能作 5 種水果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5 種水果配
對。 

 

2-1 能說出 5 種以上的水
果命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5 種水果分
類。 

 

3-1  能使用記憶找出相同
的水果圖案。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是否找出 5 種相對水果位
置。 

 

4-1 能喜愛珍惜午餐水果

 

透過日常活動,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喜愛珍惜午餐
水果概念於生活中。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圖一:  水果翻翻樂實物教具 

圖二:教學活動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13

background image

 

3

附件一:

 

我的學習單 

請小朋友動動手,這裡有好吃的水果連連看。

 

                   

 

                     

 

                   

 

                     

 

□我會自己完成     □我和        一起完成 

□心得 

                                                                

姓名 

日期 

家長 

簽章

 

附件一:

 

14

background image

 

4

我的學習單 

請小朋友動動手,這裡有好吃的水果連連看。 

           

 

蘋果 

         

           

  香蕉 

            草莓 

                葡萄

 

□我會自己完成     □我和        一起完成 

□心得                                                          

姓名 

日期 

家長 

簽章

 

 

15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大林國小普通班融合教學百變圖卡活動教案 

活動名稱

  百變圖卡 

相關領域

認知、語言溝通

 

適用年級

  幼稚園混齡班(2 歲~6 歲) 

教學時間

40 分鐘 

設計者 

林世偉

 

活動目標

 

              普通幼兒 

              特殊幼兒 

1、認知 

1-1 在口頭說明下,能瞭解圖卡的內

容。 

1-2 能說出圖卡的內容。(名稱) 

1-3 在口頭講解下,能瞭解指示卡的

特徵。 

1-4 能指認/說出指示卡的內容(名

稱) 

1-5 能說出任何 1 組圖卡之內容。 

 

 

2、技能 

2-1 能完成 3 張以上圖卡配對。 

2-2 能完成 8 張以上圖卡配對。 

2-3 能夠兩人 1 組完成 1 組圖卡(共

計 16 張)配對遊戲。 

 

 

 

3、情境 

3-1 能安靜並專心的完成配對遊戲。

1.認知 

1-1 在口頭說明下,能瞭解圖卡的內

容。 

1-2 在口頭引導下,能說出圖卡的內

容。(名稱) 

1-3 在口頭講解下,能瞭解指示卡的

特徵。 

1-4 在動作指導與口頭指引下,能指

認/說出指示卡的內容。(名稱)

1-5 在口頭引導下,能說出任何 1 組

圖卡之內容。 

2、技能 

2--1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達到 2

張以上的圖卡配對。 

2-2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達到 6

張以上的圖卡配對。 

2-3 口頭提示與同儕合作下,能完成

1 組圖卡(共計 16 張)配對遊

戲。 

3、情境 

3-1 能安靜、專心並與同儕合作完成

配對遊戲。 

教學資源

  《配配樂》邏輯配對系列(第一輯)(理特尚文化,如圖一) 

活動目標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1-1 

1-2 
 
 
 
 
 
 

一、引起動機:   

1、老師藉由本輯中,最基礎、最活潑的動

物變裝圖卡,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且

展示各種配對圖卡,並說明各種圖卡的

內容、名稱。

 

2、老師可透過展示與說明,引導幼兒試著

說出圖卡的內容。

 

 
 

 
10 分 
 
 
 
 
 
 
 

 

1、 幼兒能瞭解圖卡之

內容。 

 
 
2、幼兒能口頭回答圖卡
的內容(例如:公雞、

小狗、帽子、雨鞋等)。
 

16

background image

 
 
 

 

 

 

 

 

 

 

1-3 

 

 

 

 

 

 

 

1-4 

 

 
 
 
 
1-4 
 
 
 
 
 
 
 
2-1 
2-2 
 
 
 
 
 
 

 

 

 

 

 

 
 
 
 
二、發展活動:百變圖卡 

1、指示卡的排列與示範邏輯配對遊戲: 

(1)老師逐一說明每組(共 6 組)指示卡

的圖卡內容與特徵。 

(2)老師逐一展示與說明圖卡內容,並示

範操作遊戲,使幼兒能瞭解遊戲進行

中指示卡與圖卡之間的相關性。 

 

2、圖卡邏輯配對遊戲: 

    (1)老師可先請幼兒與特殊需求幼兒,

輪流找出指示卡。 

 

 

 

    (2)老師可再請找出指示卡的幼兒或特

殊需求幼兒,將指示卡放在正確的位

置。 

 

 

 

 

 

    (3)之後老師可依順序邀請幼兒與特殊

需求幼兒,進行圖卡之配對操作。由

教師隨機抽圖卡,並請幼兒與特殊需

求幼兒說明圖卡內容,並將其放置於

對應之位置。 

 

 

    (4)由老師提問在格子中應該放置什麼

 
 
 
 
 
 
 
 
 
 
20 分 
 
 
 
 
 
 
 
 
 
 
 
 
 
 
 
 
 
 
 
 
 
 
 
 
 
 
 
 
 

 
 
 

 

 

 

 

 

 

 

1、幼兒能知道指示卡與

其餘圖卡之差別。 
 
2、幼兒能說出指示卡與
圖卡之內容。

 

 
 
 
3、幼兒能實際操作並找
出指示卡。

(特殊需求幼

兒能在口頭引導下完

成)

 

 
4、幼兒能實際操作並將
指 示 卡 放 在 正 確 的 位

置。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

口頭引導下完成)

 

5、幼兒能瞭解指示卡之
意涵(特殊需求幼兒能

在口頭引導下完成)

 

 
6、幼兒能實際操作,完

3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

口頭與動作引導下,完

2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

 

 
7、幼兒能實際操作,完

8 張以上之圖卡配

●教師介紹每組圖卡的指示卡特徵、圖卡

內容、名稱時,先找ㄧ般幼兒示範,之後

再找特殊需求幼兒來操作,並

引導

其說出

圖卡內容後並展示給同儕觀看。 
●展示與討論時,若幼兒與特殊需求幼

兒無法清楚遊戲方式時,導師可在旁進

行口頭提示,並使學生再仿說一次。 

17

background image

 
 
 
 
 
 
 
 
 
 
 
 
1-5 
2-3 
3-1 

樣圖形圖卡,請幼兒與特殊需求幼兒

在眾多的圖卡中,找出正確之圖卡,

並將其放置於對應之位置。   

 

 

 

 

 

 

 

 

 

三、綜合活動:我的百變圖卡 

1、老師可在展示與說明其餘 5 組之圖卡內

容,並引導學生說出任何一張圖卡之內

容。 

 

 

2、分組遊戲:排列我的百變圖卡。 

老師可將全班分成 6 組,每組分配 1 組

圖卡,讓幼兒嘗試獨自進行遊戲。 

 
 
 
 
 
 
 
 
 
 

 

 

 

 
 
10 分 
 

對。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

口頭與動作引導下,完

6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

 

 
 
 
 
 
 
 
 
1、幼兒能說出任何一張
圖卡之內容。

(特殊需求

幼兒在口語引導下,能

夠說出圖卡內容)

 

 
2、透過綜合活動,觀察
幼兒能兩人

1 組,相互

合作完成遊戲。

 

3、幼兒們能獨立操作配
對遊戲。

(特殊需求幼兒

與幼兒童組,在口頭提

示與同儕合作下,能完

1 組配對遊戲)。 

 

 

二:教學評量 

●特殊需求

幼兒作分組遊戲動

時,可作

以下的調整: 

1.導師或教師可以從旁口頭或動作提示

之。 

2.分組時,若特殊需求幼兒無法進行操

作,可請幼兒協助找尋相對應的位置或

圖卡。 

●面對幼兒與特殊需求幼兒有無法進行活

動之情況時對應方式如下: 

1.口語提示:提示幼兒與特殊需求幼兒進

行正確的配對。 

2.若口語提示仍無法使其將對應位置找

出,則改以動作提示,並請其將圖卡放

置於對應位置。 

18

background image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結果 

1-1 在口頭說明下,能瞭解圖卡的內

容。 

幼兒能瞭解圖卡內容。 

 

1-2 能說出圖卡的內容。(名稱) 

幼兒能口頭回答圖卡的內容(例如:帽
子、雨鞋等)

。 

 

1-3 在口頭講解下,能瞭解指示卡的特

徵。 

幼兒能知道指示卡與其餘圖卡之差別。 

 

幼兒能說出指示卡與圖卡之內容。 

 

1-4 能指認/說出指示卡的內容(名稱) 

幼兒能實際操作並找出指示卡。 

 

幼兒能實際操作並將指示卡放在正確的
位置。 

 

幼兒能瞭解指示卡之意涵。 

 

1-5 能說出任何 1 組圖卡之內容。 

幼兒能說出任何一張圖卡之內容。 

 

2-1 能完成 3 張以上圖卡配對。 

幼兒能實際操作,完成 3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 

 

2-2 能完成 8 張以上圖卡配對。 

幼兒能實際操作,完成 8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 

 

2-3 能夠兩人 1 組完成 1 組圖卡(共計

16 張)配對遊戲。 

透過綜合活動,觀察幼兒能兩人 1 組,相
互合作完成遊戲。 

 

3-1 能安靜並專心的完成配對遊戲。 

幼兒們能獨立操作數圖配對遊戲。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結果 

1-1 在口頭說明下,能瞭解圖卡的內

容。 

特殊需求幼兒能瞭解圖卡內容。 

 

1-2 在口頭引導下,能說出圖卡的內

容。(名稱) 

特殊需求幼兒能口頭回答圖卡的內容(例
如:帽子、手套等)

。 

 

1-3 在口頭講解下,能瞭解指示卡的特

徵。 

特殊需求幼兒能知道指示卡與其餘圖卡
之差別。 

 

特殊需求幼兒能說出指示卡與圖卡之內
容。 

 

1-4 在動作指導與口頭指引下,能指認

/說出指示卡的內容。(名稱)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引導下完成之。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引導下將指示卡
擺放在正確位置。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引導下瞭解指示
卡之涵義。 

 

1-5 在口頭引導下,能說出任何 1 組圖

卡之內容。 

特殊需求幼兒在口語引導下,能夠說出圖
卡內容。 

 

2-1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達到 2 張

以上的圖卡配對。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完
成 2 張以上之圖卡配對。 

 

19

background image

2-2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達到 6 張

以上的圖卡配對。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完
成 6 張以上之圖卡配對。 

 

2-3 口頭提示與同儕合作下,能完成 1

組圖卡(共計 16 張)配對遊戲。 

透過綜合活動,觀察特殊需求幼兒能與他
人,兩人 1 組,相互合作完成遊戲。 

 

3-1 能安靜、專心並與同儕合作完成配

對遊戲。 

特殊需求幼兒與幼兒同組,在口頭提示與
同儕合作下,能完成 1 組配對遊戲。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三、課程活動照片

 

 

 

 

 

 

 

 

圖一:

  《配配樂》邏輯配對系列第一輯 

圖二:教學活動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20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大林國小普通班融合數圖配對遊戲教學活動教案 

活動名稱

  數圖配對遊戲 

相關領域

認知、語言溝通

 

適用年級

  幼稚園混齡班(2 歲~6 歲) 

教學時間

40 分鐘 

設計者 

林世偉

 

 
 
 
活動目標

 

普通幼兒

 

特殊幼兒

 

1、認知 

      1-1 在口頭說明下,能瞭解圖卡的內

容。 

      1-2 能說出圖卡的內容(名稱與數

量)。 

      1-3 在口頭講解下,能瞭解指示卡的

特徵。 

      1-4 能說出/指認指示卡的內容(名

稱與數量) 

      1-5 能說出任何 1 組圖卡之內容。 

 

 

2、技能 

      2-1 能完成 3 張以上圖卡配對。 

      2-2 能完成 8 張以上圖卡配對。 

      2-3 能夠兩人 1 組完成 1 組圖卡(共

計 16 張)配對遊戲。 

 

 

3、情境 

      3-1 能安靜並專心的完成配對遊戲。

1、認知 

1-1 在口頭說明下,能瞭解圖卡的內

容。 

1-2 在口頭引導下,能說出圖卡的內

容(名稱與數量)。 

1-3 在口頭講解下,能瞭解指示卡的

特徵。 

1-4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說出/

指認指示卡的內容(名稱與數

量) 

1-5 在口頭引導下,能說出任何 1 組

圖卡之內容。 

2、技能 

2-1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達到 2

張以上的圖卡配對。 

2-2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達到 6

張以上的圖卡配對。 

2-3 口頭提示與同儕合作下,能完成

1 組圖卡(共計 16 張)

配對遊戲。

3、情境 

3-1 能安靜、專心並與同儕合作完成

配對遊戲。 

教學資源

  《配配樂》邏輯配對系列(第四輯)(理特尚文化,如圖一) 

活動目標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1-1、1-2 

 

 

 

 

 

 

一、引起動機:數數數 

1、由老師展示各張配對圖卡,並說明各張

圖卡之內容、名稱以及數量概念。

 

2、在老師展示與說明之後,引導幼兒試著

說出圖卡內容與數數。

 

 
 
 

 
10 分 
 
 
 
 
 
 

 

1、幼兒能瞭解圖卡內

容。 

2、幼兒能口頭回答圖卡

的內容(例如:鳳梨、

西瓜等)

。 

3、幼兒能口頭回答圖卡

的數量(幾隻手指頭、

21

background image

 

 

 

 

 

 

 

 

 

 

 

 

 

 

 

1-3 

 

 

 

 

 

 

 

1-4 

 

 

 

 

1-4 

 

 

 

 

 

 

 
2-1 
2-2 
 
 
 
 

 

 

 

 

 

 

 
 
 
 
二、發展活動:數圖遊戲 

1、指示卡的排列與示範邏輯配對遊戲: 

(1)老師逐一說明每組(共 6 組)指示卡

的圖卡內容與特徵。 

(2)老師逐一展示與說明圖卡內容,並示

範操作,使幼兒能瞭解遊戲進行中指

示卡與圖卡之間的相關性。 

 

2、圖與數之配對遊戲: 

  (1)老師可先請幼兒與特殊需求幼兒,輪

流找出指示卡。 

 

 

 

  (2)老師可再請找出指示卡的幼兒或特殊

需求幼兒,將指示卡放在正確的位置。

 

 

 

 

 

 

  (3)之後老師可依序邀請幼兒與特殊需求

幼兒,進行圖卡之配對操作。由教師

隨機抽出圖卡,並請幼兒與特殊需求

幼兒說明圖卡內容,再將其放置於對

應之位置。 

 

 

 
 
 
 
 
20 分 
 
 
 
 
 
 
 
 
 
 
 
 
 
 
 
 
 
 
 
 
 
 
 
 
 
 
 
 
 
 
 
 
 
10 分 

數字)

。 

 
 
 
 
 
 
 

 

 

 

 

 

1、幼兒能知道指示卡與

其餘圖卡之差別。 

 

2、幼兒能說出指示卡與

圖卡之內容。 

 

 

 

3、幼兒能實際操作並找

出指示卡。

(特殊需求幼

兒 能 在 口 頭 引 導 下 完

成) 

 

 

4、幼兒能瞭解指示卡之

意涵。

(特殊需求幼兒能

在口頭引導下完成) 

5、幼兒能實際操作並將

指 示 卡 放 在 正 確 的 位

置。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

口頭引導下完成) 

 

6、幼兒能實際操作,完

成 3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

口頭與動作引導下,完

成 2 張以上之圖卡配

●教師介紹每組圖卡的指示卡特徵、圖卡

內容、名稱以及數量概念時,先找ㄧ般幼

兒示範,之後再找特殊需求幼兒來操作,

引導

其說出圖卡內容後並展示給同儕

觀看。 
●展示與

說明

後,若幼兒與特殊需求幼

兒仍無法清楚遊戲方式時,導師可在旁

進行口頭提示,並使學生再仿說一次。

22

background image

 

 

 
 
 
 
 
 
 
 
 
 
 
 
 
 
 
1-5 

2-3 

3-1

 

  (4)由老師提問在格子中應該放置什麼樣

的圖形圖卡,請幼兒與特殊需求幼兒

在眾多圖卡中,找出正確的圖卡,並

將其放置於對應之位置。   

 

 

 

 

 

 

 

 

 

三、綜合活動: 

1、老師可再展示與說明其餘 5 組之圖卡內

容,並引導學生說出任何一張圖卡之內

容。 

 

 

2、分組遊戲:排列我的數圖卡。 

老師可將全班分成 6 組,每組分配 1 組

圖卡,讓幼兒嘗試獨自進行遊戲。 

 
 
 
 
 
 
 
 
 
 
 

 

 

對) 

 

7、幼兒能實際操作,完

成 8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特殊需求幼兒能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

完成 6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

 

 
 

 

 

 

 

 

 

1、幼兒能說出任何一張

圖卡之內容。

(特殊需求

幼兒在口語引導下,能

夠說出圖卡內容。) 

 

2、透過綜合活動,觀察

幼兒能兩人 1 組,相互

合作完成遊戲。 

3、幼兒們能獨立操作數

圖配對遊戲。(特殊需

求幼兒與幼兒同組,在

口 頭 提 示 與 同 儕 合 作

下,能完成 1 組配對遊

戲)

 

 

 

 

 

●特殊需求

幼兒作分組遊戲動

時,可作

以下的調整: 

1.導師或教師可以從旁口頭或動作提示

之。 

2.分組時,若特殊需求幼兒無法進行操

作,可請幼兒協助找尋相對應的位置或

圖卡。 

●面對幼兒與特殊需求幼兒有無法進行活

動之情況

的對應方式: 

1.口語提示:提示幼兒與特殊需求幼兒進

行正確的配對。 

2.若口語提示仍無法使其將對應位置找

出,則改以動作提示,並請其將圖卡放

置於對應位置。 

23

background image

 

 

二: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結果 

1-1 在口頭說明下,能瞭解圖卡的內

容。 

幼兒能瞭解圖卡內容。 

 

1-2 能說出圖卡的內容(名稱與數量)

。  幼兒能口頭回答圖卡的內容(例如:鳳

梨、西瓜等)

。 

 

幼兒能口頭回答圖卡的數量(幾隻手指
頭、數字)

。 

 

1-3 在口頭講解下,能瞭解指示卡的特

徵。 

幼兒能知道指示卡與其餘圖卡之差別。 

 

幼兒能說出指示卡與圖卡之內容。 

 

1-4 能說出/指認指示卡的內容(名稱與

數量) 

幼兒能實際操作並找出指示卡。 

 

幼兒能實際操作並將指示卡放在正確的
位置。 

 

幼兒能瞭解指示卡之意涵。 

 

1-5 能說出任何 1 組圖卡之內容。 

幼兒能說出任何一張圖卡之內容。 

 

2-1 能完成 3 張以上圖卡配對。 

幼兒能實際操作,完成 3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 

 

2-2 能完成 8 張以上圖卡配對。 

幼兒能實際操作,完成 8 張以上之圖卡配
對。 

 

2-3 能夠兩人 1 組完成 1 組圖卡(共計

16 張)配對遊戲。 

透過綜合活動,觀察幼兒能兩人 1 組,相
互合作完成遊戲。 

 

3-1 能安靜並專心的完成配對遊戲。 

幼兒們能獨立操作數圖配對遊戲。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結果 

1-1 在口頭說明下,能瞭解圖卡的內

容。 

特殊需求幼兒能瞭解圖卡內容。 

 

1-2 在口頭引導下,能說出圖卡的內

容。(名稱與數量) 

特殊需求幼兒能口頭回答圖卡的內容(例
如:鳳梨、西瓜等)

。 

 

特殊需求幼兒能口頭回答圖卡的數量(幾
隻手指頭、數字)

。 

 

1-3 在口頭講解下,能瞭解指示卡的特

徵。 

特殊需求幼兒能知道指示卡與其餘圖卡
之差別。 

 

特殊需求幼兒能說出指示卡與圖卡之內
容。 

 

1-4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說出/指認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引導下完成之。 

 

24

background image

 

 

指示卡的內容(名稱與數量)。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引導下將指示卡
擺放在正確位置。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引導下瞭解指示
卡之涵義。 

 

1-5 在口頭引導下,能說出任何 1 組圖

卡之內容。 

特殊需求幼兒在口語引導下,能夠說出圖
卡內容。 

 

2-1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達到 2 張

以上的圖卡配對。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完
成 2 張以上之圖卡配對。 

 

2-2 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能達到 6 張

以上的圖卡配對。 

特殊需求幼兒能在口頭與動作引導下,完
成 6 張以上之圖卡配對。 

 

2-3 口頭提示與同儕合作下,能完成 1

組圖卡(共計 16 張)配對遊戲。 

透過綜合活動,觀察特殊需求幼兒能與他
人,兩人 1 組,相互合作完成遊戲。 

 

3-1 能安靜、專心並與同儕合作完成配

對遊戲。 

特殊需求幼兒與幼兒同組,在口頭提示與
同儕合作下,能完成 1 組配對遊戲。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25

background image

 

 

三、課程活動照片

 

 

 

 

 

 

 

圖一:

  《配配樂》邏輯配對系列第四輯 

圖二:教學教材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26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大林國小學前特教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能力 

相關領域  語言溝通、社會適應

活動名稱 

花兒塗顏色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 

能力 

對顏色概念、配對、分類、推理分析認知能力差。 

設計者 

郭美雲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指認/說出 4 種以上的顏色。 

2.能正確作 4 種顏色分類及配對。 

3.能應用 4 種以上顏色概念於生活中。 

4.能配合並主動參與活動。 

教學資源 

配配樂-邏輯配對系列第一輯之花兒塗顏色篇(理特尚文化,圖一) 

活動目標 

教       學       流       程 

教學時間 

評 量 方 式 

1-1 能正確
指認 4 種以
上的顏色 
 
 
3-1 能應用
4 種以上顏
色概念於生 
活中。 
 
 
 
1-2 能正確
說出 4 種以
上顏色名稱 
 
2-1 能作 4
種以上顏色
分類及配對 
 
 
 
4-1 能配合
並主動參與
活動。 
 
 
 
1-2 能正確
說出 4 種以

一、展示色筆指示卡,教師介紹紅黃藍綠

4 種顏色,並請幼兒指認顏色。 

二、教師介紹生活中物品的顏色,請幼兒

跟著老師仿說。 

三、找一找顏色躲在哪裡: 
  1.想一想教室中、校園中、生活中顏色

躲在哪裡。 

  2.在教室及校園中找一找顏色躲在哪 

裡(如:樹是綠色、香蕉是黃色、花
是紅色…等)

,說一說正確的顏色名

稱,並進行水果著色活動。 

四、顏色分類及配對遊戲: 

1.教師逐一說出指示卡每一種顏色的 

   名稱,再讓幼兒練習說出正確的名稱。

2.把顏色卡取出置入操作板進行顏色 
  分類,分類過程中也持續練習命名活
  動及分類。 

 3.把所有顏色圖形卡發給幼兒,並拿出

操作板讓幼兒作進行配對。 

 

五、圖形分類及配對遊戲: 

 1.逐一呈現各種花兒圖形卡,讓幼兒認

識不同型態的花朵。 

 2.把所有花兒圖形卡發給幼兒,讓幼兒

作進行分類。 

 3.把所有花兒圖形卡發給幼兒,並拿出

操作板讓幼兒作進行配對。 

六、顏色圖形配對遊戲: 
 1.將色筆及圖卡花指示卡放至於操作

板,並複習顏色。 

10 分 
 
 
 
10 分 
 
 
 
 
 
 
10 分 
 
 
 
 
 
 
 
 
 
 
10 分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指
認 4 種以上的顏色。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應用 4
種以上顏色概念於
生活中。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說出 4
顏色名稱。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4 種顏色分類。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4 種顏色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主
動參與活動。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說出 4

27

background image

 

 

上顏色名稱 
 
4-1 能配合
並主動參與
活動。 
 

 2.先任選一張圖卡花,先問問幼兒圖卡

是什麼花?再說說看花是什麼顏
色?進行座標式的分析配對。 

3.把卡取出打散,重新放指示卡並變化

位置,進行座標式多次練習。 

  

 

顏色名稱。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能
主動參與活動。 
 

教                學                評                量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指認 4 種以上的顏
色。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指認 4 種以上
的顏色。 

 

1-2 能說出 4 種以上顏色
名稱。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說出 4 顏色名稱。   

2-1 能作 4 種以上顏色分
類及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4 種顏色分
類及配對。 

 

3-1 能應用 4 種以上顏色
概念於生活中。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應用 4 種以上顏色
概念於生活中。 

 

4-1 能配合並主動參與活
動。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能主動參與活
動。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圖一:

配配樂-邏輯配對系列第一輯-花兒塗顏色篇

圖二:教學活動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28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大林國小普通班融合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花兒塗顏色 

相關領域

認知、語言溝通及社會適應

適用年級  幼稚園混齡班(2 歲~6 歲) 

教學時間

50 分鐘 

 

 

 

活動目標 

       普通幼兒 

       特殊幼兒 

1.能說出 4 種以上顏色名稱。 

2.能作 4 種以上顏色分類及配對。 

3.能作 4 種以上的圖形分類及配對。 

4.能進行 2 個屬性以上的座標配對能 

  力。 

5.能正確找出相同顏色並圈起來。  

6.能正確將相同顏色的連起來。 

7.能應用 4 種以上顏色概念於生活中。

1.能指認/說出 4 種以上的顏色。 

2.動作提示下能作 4 種以上顏色分類及

  配對。 

3.動作提示下能作 4 種以上的圖形分類

  及配對。 

4.動作及口頭提示下能進行 2 個屬性以

  上的分析配對能力。 

5.協助下找出相同顏色並圈起來。 

6.提示下能正確將相同顏色的連起來。

7.協助下能應用 4 種以上顏色概念於生

活中。 

教學資源  配配樂-邏輯配對系列第一輯之花兒圖顏色篇(理特尚文化,圖一) 

活動目標 

教   學   流   程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能說出 4 種

以上顏色名

稱 

 

 

 

 

 

 

 

 

能作 4 種以

上顏色配

對。 

 

 

 

 

能作 4 種以

一、引起動機:漂亮的顏色 

1.展示各種顏色圖卡,介紹各種顏色圖卡的

  名稱。 

2.發表與討論生活中看過哪些顏色? 

 

 

 

 

 

 
 
二、發展活動:花兒塗顏色 

1.顏色配對遊戲: 

(1)逐一認識每一種顏色的圖片及顏色的

名稱字卡。 

(2)以輪流抽牌方式作顏色(色筆圖片)

與顏色(花兒圖片)配對,及顏色(圖

片)與顏色(字卡)配對遊戲。 

2.顏色分類遊戲:呈現各種顏色圖卡,分組

  作分類遊戲,並說出顏色名稱。 

10 分 

 

 

 

 

 

 

 

 

 

 

30 分 

 

 

 

 

 

 

 

 

 

透過發表與討論,觀察

幼兒是否能說出或指認

4 種以上顏色名稱。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

否能作 4 種以上顏色配

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作 4 種以上的

◆教師介紹各

種顏色名稱時,若

特殊需求

的幼兒無法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可調

整其坐位至教師旁邊坐下。

 

發表與討論時

特殊需求幼兒若無法清

楚發表時,老師可在旁作重點的口頭提

,並讓

特殊需求幼兒自己

再說一次。

29

background image

 

 

上的顏色分

類。 

能作 4 種以

上圖形配

對。 

能作 4 種以

上圖形分

類。 

 

能進行 2 個

屬性以上的

座標配對能 

力。 

 

 

 

 

 

 

 

 

 

 

 

 

 

 

能應用 4 種

以上顏色概

念於生活

中。 

 

 

 

 

 

 

 

 

 

 

3.花兒圖形配對遊戲: 

(1)逐一認識每一種花兒的圖片。 

(2)以輪流抽牌方式作花兒圖片配對。 

4.花兒圖片分類遊戲:呈現各種花兒圖卡,

  分組作配對遊戲。 

5.花兒塗顏色: 

 (1)呈現色筆圖卡及花兒圖卡,放置於操

     作板上方及左方,並複習顏色及花兒

     圖形。 

 (2)以輪流抽牌方式進行 2 個屬性以上的

      座標式對應配對。 

(3)把卡取出打散,重新放指示卡並變化

     位置,進行座標式多次練習。 

 

 

 

 

 

 

 

 

 

 
三、綜合活動:顏色躲在哪裡 

1、發表與討論生活中哪裡有顏色。 

2、分組遊戲:顏色躲在哪裡。 

全班分成數組,在限定的時間定說出顏

色躲在哪裡?(如:花是紅色、葉子是

綠色、牆壁是白色…等)

。 

 
 
 
 
 
 
 

 

 

 

 

 

 

 

 

 

 

 

 

 

 

 

 

 

 

 

 

 

 

 

 

 

 

 

10 分 

 

顏色分類。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作 4 種以上的

花兒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作 4 種以上的

花兒分類。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作 2 個屬性以

上的座標配對。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

否能應用 4 種以上顏色

概念於生活中。 

 

 

 

 

 

 

 

 

 

 

 

 

◆ 

發表與討論生時,老師可請

特殊需求

幼兒先說(老師可口頭提示),再請搭檔
夥伴在旁進行補充。 

◆  特殊需求

幼兒作分組遊戲動

時,可作以

下的調整: 

1.口頭提示:如問「花

是什麼顏色

?」

。 

2.若特殊需求幼兒無法說出顏色躲在哪 
  裡,可調整為圖卡配對(如:拿著 
  紅色圖卡配對花)。 

◆  特殊需求

幼兒作顏色配對

時,可作以

下的調整: 

1.動作提示:提示特殊需求幼兒作正確的

配對。 

2.

若作字卡配對太困難,可調整為只

作圖片與圖片配對。 

◆特殊需求幼兒玩座標對應

遊戲

時,若無

法理解遊戲的規則,可以請能力較好的

同學與他同組,共同玩遊戲。

 

30

background image

 

 

 

能進行顏色

圈圈看。 

能進行顏色

圈圈看。 

 

 

3.圈圈看:依指定顏色圈起來 

4.連連看:把相同顏色連一連。 

 

 

 

透過學習單的練習,觀

察幼兒是否能依指定顏

色圈圈看及連連看。 

 

31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1.能說出 4 種以上的顏色。  

透過發表與討論,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 4
種以上顏色名稱。 

 

 

 

2.能作 4 種以上顏色分類及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作 4 種以
上的顏色分類及配對。 

 

 

 

3.能作 4 種以上的圖形分類及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作 4 種以
上的花兒圖形分類及配對。 

 

 

 

4.能進行 2 個屬性以上的座標配對能 
  力。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作 2 個屬
性以上的座標配對。 

 

 

 

5 能正確找出相同顏色並圈起來。 

透過學習單的練習,觀察幼兒是否能依指
定顏色圈圈看。 

 

 

 

6.能正確將相同顏色的連起來。 

透過學習單的練習,觀察幼兒是否能依指
定顏色連連看。 

 

 

 

7.能應用 4 種以上顏色概念於生活中。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能應用 4 種以上
顏色概念於生活中。 

 

 

 

*未發展-表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1.能指認/說出 4 種以上的顏色。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口
頭提示下,能正確指認/說出 4 種顏色。 

 

 

 

2.動作提示下能作 4 種以上顏色分類 

  及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
在動作協助下,作 4 種以上的顏色分類及
配對。 

 

 

 

3.動作提示下能作 4 種以上的圖形分 
  類及配對。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動
作提示下,作 4 種以上花兒圖形分類及配
對。 

 

 

 

4.動作及口頭提示下能進行 2 個屬性 
  以上的分析配對能力。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動
作及口頭提示下能進行 2 個屬性以上的座
標配對。 

 

 

 

5.協助下找出相同顏色並圈起來。 

透過學習單的練習,觀察幼兒是否能依指
定顏色圈圈看 

 

 

 

6.提示下能正確將相同顏色的連起

來。 

透過學習單的練習,觀察幼兒是否能依指
定顏色連連看 

 

 

 

7.能應用 4 種以上顏色概念於生活中。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口
頭提示下,應用 4 種以上形狀概念於生活
中。 

 

 

 

*  未發展-表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32

background image

 

 

教學照片 

圖一:

配配樂-邏輯配對系列第一輯-花兒塗顏色篇

圖二:教學活動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33

background image

 

 

 
 
 
 
 
 
 
 
 
 
 
 
 
 
 
 
 
 
 
 
 
 
 
 
 
 
 
 
 
 
 
 
 
 
 
 

34

background image

 

 

 
 
 
 
 
 
 
 
 
 
 
 
 
 
 
 
 
 
 
 
 
 
 
 
 
 
 
 
 
 
 
 
 
 
 
 

35

background image

 

 

 
 
 
 
 
 
 
 
 
 
 
 
 
 
 
 
 
 
 
 
 
 
 
 
 
 
 
 
 
 
 
 
 
 
 
 

36

background image

 

 

 
 
 
 
 
 
 
 
 
 
 
 
 
 
 
 
 
 
 
 
 
 
 
 
 
 
 
 
 
 
 
 
 
 
 
 

37

background image

 

 

 
 
 
 
 
 
 
 
 
 
 
 
 
 
 
 
 
 
 
 
 
 
 
 
 
 
 
 
 
 
 
 
 
 
 
 

38

background image

 

 

 
 
 
 
 
 
 
 
 
 
 
 
 
 
 
 
 
 
 
 
 
 
 
 
 
 
 
 
 
 
 
 
 
 
 
 

39

background image

40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朴子國小學前特教  天  使  班  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生活自理

 

相關領域

 

感官知覺、語言溝通、精細動作。

 

活動名稱

 

大家來刷牙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

 

能力

 

1.  對於嘴巴較敏感,不喜歡刷牙。 
2.  不會使用牙刷刷牙。 

設計者

 

林芳嘉、黃郁雯老師 

活動目標

 

1、能了解刷牙的重要性。 

2、能知道什麼時候要刷牙。 

3、會操作正確的刷牙方式。 

4、能培養刷牙的好習慣。 

教學資源

 

大家來刷牙(立體書)三之三文化出版社、牙刷、漱口杯、鏡子,學習單。

 

正確

-貝氏刷牙法 

csc4chen

·

2  部影片

7:48   

http://youtu.be/PIIZuXgt4PM

 

巧虎做做看

-來刷牙囉 

Soohi Min

·

160  部影片 http://youtu.be/NjLe7i_NplM5

:29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1.能了解刷牙

的重要性。 

 

2.能知道什麼

時候要刷牙。 

 

3.會操作正確

的刷牙方式。 

 

 

 

 

4.能培養刷牙

的習慣。

 

※引起動機:大家來刷牙

 

1.說故事:講述「大家來刷牙」,告訴幼兒動物
                  們也要用牙刷刷牙喔! 
2.討論:  ○

1 為什麼要刷牙? 

                  ○

2 什麼時候要刷牙? 

3.學習單:想想看,刷牙時有做到的請 
                  圈起來。(如附件一) 
 
※發展活動:我會刷牙

 

1.欣賞影片:

「貝氏刷牙法」 

2.練習刷牙:老師讓幼兒自己拿牙刷站在鏡子

 

           面前練習刷牙,老師可站在她的後
                      面,幫她調整拿牙刷的方式,再握
                      她的手一起刷牙。 
※綜合活動:刷牙歌

 

1.刷牙歌:老師唱刷牙歌,讓幼兒了解刷牙的
                    意思及動作。 
      ○

1 刷上面(2),常常刷上面,最好的孩子    

常常刷刷牙。

 

      ○

2 .歌詞可改:刷下面(2),刷左邊(2)、

刷右邊(

2),刷前面(2)、刷裡面(2),

        刷牙溝(2)等。 

 
 
5 分 
 
10 分 
 
 
 
 
10 分 
 
10 分 
 
 
15 分 
 

 

透過討論,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了解刷

牙的重要性。 

 

透過討論,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知道什

麼時候要刷牙。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會應

用牙刷刷牙。 
 
 
透過觀察,特殊幼兒

是否能培養刷牙的

習慣。

 

41

background image

 

 

2.學習單:刷牙時要用什麼東西,請圈 
                      起來。(如附件二)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能了解刷牙的重要性。 

透過討論,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了解刷牙的重要性。

   

2.能知道什麼時候要刷牙。  透過討論,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知道什麼時候要刷牙。 

 

3.會學習正確的刷牙方式。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會用牙刷刷牙。 

 

4.能培養刷牙的習慣。 

透過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培養刷牙的習慣。 

 

評量標準:

(剛開始老師一定要

1.先做示範 2.  幼生練習 3.不會時,請協助練習 4.反覆練習)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圖一:大家來刷牙(立體書)   

圖三:教學活動:討論什麼時候要刷牙,讓幼

兒說出來或有做到的請圈起來。。 

 

 

 

圖二:教學活動:幼兒會自己刷牙、漱口。 

圖四:教學活動:知道刷牙時要用的東西。 

42

background image

 

 

※想想看,刷牙時有做到的請圈起來。 

 

                       

 

 

                         

   

                             

                         

                   

家長簽名:

 

43

background image

 

 

※刷牙時要用什麼東西,請圈起來。 

 

 

               

                   

 

 
 
   
 

                             

 

 
 
                   

                                                 

  家長簽名: 

44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朴子國小  學  前  天  使  班  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能力

 

相關領域

  精細動作、感官知覺

活動名稱

 

多變的顏色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能力

 

對顏色概念、顏色配對及顏色應用等認知能力弱。 

設計者

 

林芳嘉、黃郁雯老師 

活動目標

 

1.能指認紅、黃、綠三種顏色並說出名稱。 

2.能作紅、黃、綠三種顏色配對。 

3.能應用紅、黃、綠三種顏色概念。

 

教學資源

 

蘋果、香蕉、檸檬各一顆、實物圖卡、顏色卡(紅、黃、綠)、益智積木(世

一)、學習單。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1.能指認紅、黃、
綠三種顏色並說

出名稱

 

 
 
2.能作紅、黃、綠
三種顏色配對 

 

 

 

 

 

 

 

 

 

 

 

3.能應用紅、黃、

※引起動機

 

        老師展示紅色蘋果、黃色香蕉、綠色
檸檬,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並且

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自己喜歡水果的顏色

名稱。 

 

※發展活動

 

一、老師展示各種實物的圖卡,讓幼兒說

出這些實物的顏色。

 

二、老師逐一呈現紅、黃、綠三種顏色的

名稱,請幼兒跟著老師仿說正確名稱。

 
三、顏色配對遊戲:

 

1、老師把一堆顏色不同的顏色卡(紅、

黃、綠)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依照

顏色作配對,配對過程中也可持續複

習顏色名稱。 

2、對於顏色概念仍較弱的幼兒,老師可

以每種顏色各拿出一個,分別放在不

同地方,讓幼兒依照顏色繼續放,直

到配對完為止。

 

 

※綜合活動:顏色大車拼

 

一、顏色大車拼:

 

 
 
5 分 
 
 
 
 
 
 
10 分 
 
 
 
 
15 分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指

認紅、黃、綠三種顏

色並說出名稱。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紅、黃、綠三種顏色

配對。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

45

background image

綠三種顏色概念 

 

 
 

  1、老師準備紅、黃、綠三 色 積 木 各 十

個 。

 

2、老師呈現各種圖案,並依照老師指示

將紅、黃、綠三 色 積 木 放 於 指 定 位

置 。

 

二、學習單:○

1

將○

            △分別塗上紅

                            色、黃色、綠色。

(如附件

                            一) 
                        ○

2

將紅色圈起來。

(如附件

 

                            二) 

 
 
 
 
 
10 分 

幼兒是否能應用

紅、黃、綠三種顏色

概念。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能指認紅、黃、綠三種顏色 
    並說出名稱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指認紅、黃、

綠三種顏色並說出名稱。

 

 

2.能作紅、黃、綠三種顏色配 
    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作紅、黃、綠

三種顏色配對。 

 

3.能應用紅、黃、綠三種顏色 

    概念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應用紅、黃、綠三

種顏色概念。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46

background image

 
 
 

 
 
 
 
 
 
 
 
 
 
 
 
 
 
 
 
 

 

圖一:益 智 積 木 。

 

圖二:蘋果、香蕉、檸檬各一顆

 

5

 

 

圖三:顏色配對遊戲

 

圖四:顏色大車拼活動

 

47

background image

 

※請將小火車上的    圓形塗上紅色、       長方形塗上黃色、   三角形塗上綠色

 

 

 
 
 
 
 
                                                         
 
 
 
 
 
 
 
 
 
 
 
 
 
 
 
 
 
 
 
 
 
 
 
 
 

家長簽名: 

附件一:○      △分別塗上紅、黃、綠 

 

48

background image

※找找看,請把紅色圈起來!! 

 
 

 

家長簽名: 

附件二:將紅色圈起來 

 

49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朴子國小  學  前  天  使  班  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生活自理     

相關領域  語言溝通、社會適應、

精細動作 

活動名稱 

我會自己穿衣服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能力 

對運用小肌肉操作扣鈕扣和拉拉鍊的能力較弱。 

設計者 

林芳嘉老師、黃郁雯老師 

活動目標 

1.能認識衣服上的配件種類和名稱(如鈕扣、拉鍊)

。 

2.能運用小肌肉操作,會自己扣鈕扣和拉拉鍊。 
3.能了解穿衣服時的相關禮儀。 

教學資源 

操作書-我會自己穿衣服(三之三文化)、鈕扣及拉鍊衣服、學習單。 

活動目標 

教              學              流              程 

教學時間 

評  量  方  式 

 

 

 

 

 

 

 

 

 

 

 
 
 
 
1.能認識衣服上的
配件種類和名稱
(如鈕扣、拉
鍊)

。 

 
 
2.能運用小肌肉操
作,會自己扣鈕扣
和拉拉鍊。 
 

 

 

 

3.能了解穿衣服的

相關禮儀。 

※引起動機:說故事 

1.「我會自己穿衣服」

:藉著故事中小熊

的示範,讓幼兒跟著學習怎樣穿衣 

服,且學會扣鈕扣、拉拉鏈等,並運用

在生活上,就可輕鬆學會自己穿衣服 

了。

 

 

※發展活動:故事討論 

1.故事討論: 

(1)引導幼兒思考小熊如何穿衣服,為
    何衣服是設計可扣起來和打開 
    的? 
(2)說一說自己穿的衣服上有那些配 
    件?(例如:拉鍊、鈕扣等),如果
    幼兒回答不出來,老師可作引導性
    的提示。 

    (3)老師分別介紹拉鍊及鈕扣如何操 
        作,讓幼兒實際觀察。 

(4)實際操作:○

1

扣/解拉鍊頭、拉上/

                            下拉鍊。 

                              ○

2

扣上大/小鈕扣、解

                                  開大/小鈕扣。 

 

※綜合活動:發表與討論 

1.發表與討論:○

1

穿衣服時應注意哪些

                              禮儀呢?     
                          ○

2

如何穿好衣服呢? 

 

 

5 分 

 

 

 

 

 

 

 

 

5 分 

 

5 分 

 

 

 

10 分 

 

15 分 

 

 

 

 

 

5 分 

 

 

 

 

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

專心聆聽故事。 

 

 

 

 

 

 

 

 

 

 
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
主動發表自己的經
驗,並說出衣服上的配
件種類和名稱(如鈕
扣、拉鍊)

。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

殊幼兒是否會自己扣

鈕扣和拉拉鍊。 

 

 

 

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

專心聆聽,並能了解穿

50

background image

 

 

 

2.學習單:○

1

找出鈕扣衣服。

(如附件一)

                  ○

2

找出正確的穿衣禮儀。

(如

                      附件二) 

5 分 

衣服時的禮儀。 

 

 

 
教                                學                                評                                量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能認識衣服上的配件種類和

名稱(如鈕扣、拉鍊)

。 

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主動發表自己的經驗,並說出
衣服上的配件種類和名稱(如鈕扣、拉鍊)

。 

 

2.能運用小肌肉操作,會自己扣
鈕扣和拉拉鍊。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會自己扣鈕扣和

拉拉鍊。 

 

3.能了解穿衣服時的相關禮儀。 

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專心聆聽,並能了解穿衣服時

的禮儀。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圖一:  操作書~我會自己穿衣服 

圖二:鈕扣及拉鍊衣服 

圖三:幼兒實際操作扣鈕扣 

圖四:幼兒實際操作扣拉鍊頭 

51

background image

※找找看,有鈕扣的衣服請圈起來。 

 

 

 

 

 

 

 

 

 

 

 

 

 

 

 

 

 

家長簽名: 

附件一:找出鈕扣衣服

 

52

background image

※請將正確的穿衣禮儀圈起來。 

 

 

 

 

 

 

 

 

 

 

 

 

 

 

 

 

 

家長簽名: 

附件二:將正確的穿衣禮儀圈起來 
 

53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朴子國小學前  天  使  班  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能力

 

相關領域

  社會適應、精細動作、語言溝通 

活動名稱

 

認識月曆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

 

能力

 

1.會數 1-10,但不知道今天星期幾? 

2.會用剪刀剪線,但手腕及手指的肌耐力仍不夠。 

設計者

 

林芳嘉、黃郁雯老師 

活動目標

 

1.能說出一星期有哪些天? 

2.能說出今天是星期幾?

 

3.能用手撕、貼月曆。 

4.能參與配對遊戲 

教學資源

 

自製的月曆、魔術袋、星期一至星期日字卡、學習單。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1.能說出一

星期有哪些

天? 
 
 
3.能用手

撕、貼月

曆。 
 
 

2.能說出今

天是星期

幾?

 

 

 

 

 

 

 

 

4.能參與配

對遊戲。 

 

※引起動機:月曆撕貼

 

1.討論與發表:一星期除了星期一以外,

還有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星期六、星期日共七天,請幼兒逐一練習

說出正確的星期名稱。 
2.撕貼:以撕、貼方式做星期的配對,配

對過程中,持續練習正確說出星期一

到星期日。

   

 
※發展活動:快樂的星期一

 

1.歌曲-「星期歌」:

 

    老師先示範唱遊律動,請幼兒跟著老師
    一起做動作。 

  (今天是快樂的星期一,星期一,星期
  一,大家一起來上學,一起來上學,喔
  耶!) 

  2.學習單:請找出星期一圈起來。     
                    (如附件一) 
 

※綜合活動:魔術袋遊戲

 

1.魔術袋遊戲:將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字卡
放入魔術袋中,由幼兒自魔術袋中取出

 

字卡,並將此字卡貼在正確位置。

 

2.學習單:連連看一星期有七天。

(如附件

二) 

3.配對:將附件二的學習單,請幼生把星

   
10 分 
 
 
 
10 分 
 
 
 
 
5 分 
 
 
 
 
 
5 分 
 
 
10 分 
 
 
5 分 
 
 
5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說出一星期

有哪些天?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用手撕、貼月

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說出今天星

期幾?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

是否能參與配對遊戲。 
 

54

background image

 

 

期一到星期日,用剪刀剪下來後,自己做

配對。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能說出一星期有哪些

天?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說出一星期有哪

些天? 

 

2.能說出今天是星期

幾?

 

透過實機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說出今天是星期

幾?

 

 

3.能用手撕、貼月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用手撕、貼月曆。 

 

4.能參與配對遊戲。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參與配對遊戲。 

 

評量標準:

(剛開始老師一定要

1.先做示範 2.  幼生練習 3.不會時,請協助練習 4.反覆練習)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教學活動:能說出一星期有哪些天? 

※教學活動:能說出今天是星期幾? 

 

 

※教學活動:能用手撕、貼月曆。   

※教學活動:能參與配對遊戲。   

55

background image

 

 

※請找出星期一圈起來。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一 

         
星期四

        星期一        星期五     

 
星期一

        星期三        星期一      

 
星期三

        星期二        星期一     

 
星期一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二        星期一     

家長簽名:

 

56

background image

 

 

連連看

 

星期一 

 

● 

 
 

● 

 

 

● 

 
 

● 

 
 

● 

 
 
 

● 

 
 

●                                     

星期二 

星期二 

星期一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四 

星期六 

星期五 

星期三 

星期六 

星期日 

星期日 

星期五 

家長簽名:

 

57

background image

 

1

嘉義縣朴子國小 101 學年度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 

 

活動名稱 

好玩的形狀 

相關領域

認知、語言溝通 

適用年級 

幼兒園混齡融合班(2 歲~6 歲) 

教學時間

80 分鐘 

設計者 

陳柔穎、吳錦雲 

 

 

 

活動目標 

              普通幼兒 

              特殊幼兒 

1、能說出/指出 5 種形狀名稱 

2、能作 5 種以上形狀配對。 

3、能作 5 種以上的形狀分類。 

4、能應用 5 種以上形狀概念於生活

中。 

5、能遵守遊戲規則。 

1、在口頭提示下,能說出/指出 3 種形

狀名稱。 

2、在動作提示下,能作 3 種以上形狀

配對。 

3、在動作協助下,能作 3 種以上的形

狀分類。 

4、在口頭提示下,能應用 3 種以上形

狀概念於生活中。 

5、在口頭提示下,能遵守遊戲規則。

教學資源 

形狀遊戲配對圖卡(永新出版社,圖一) 

活動目標 

教      學      流      程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能說出/指

出 5 種形狀

名稱(如:

圓形、正方

形、長方

形、三角

形、星形)。 

 

 

 

 

 

 

 

 

一、準備活動:形狀王國 

1、展示各種形狀圖卡,介紹各種形狀的外

形、特徵、名稱。 

2、發表與討論生活中看過哪些形狀? 

3、操作學習單: 

    (1)形狀連連看(附件一) 

    (2)找一找形狀(附件二) 

 

 

 

 

 

 

 

 

 

 

30 分 

 

 

 

 

 

 

 

 

 

 

 

 

 

 

 

透過發表與討論,觀察

幼兒是否能說出/指出 5

種形狀名稱(如:圓形、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

形、星形)。 

 

 

 

 

 

 

 

 

 

 

◆教師介紹各種形狀的外形、特徵、名稱

時,若特殊需求的幼兒無法維持較長時間

的專注力,可調整其坐位至教師旁邊坐

下。 

◆發表與討論時特殊需求幼兒若無法清

楚發表時,老師可在旁作重點的口頭

提示,並讓特殊需求幼兒自己再說一

次。

58

background image

 

2

 

能作 5 種以

上形狀配對 

 

 

 

能作 5 種以

上的形狀分

類。 

 

 

 

 

 

 

 

 

 

 

能遵守遊戲

規則。 

 

能應用 5 種

以上形狀概

念於生活中 

 

 

 

二、發展活動:好玩的形狀 

1、形狀配對遊戲: 

(1)逐一認識每一種形狀的圖片及形狀的

名稱字卡。 

(2)以輪流抽牌方式作形狀(圖片)與形

狀(圖片)配對,及形狀(圖片)與

形狀(字卡)配對遊戲。 

2、形狀分類遊戲:呈現各種形狀圖卡,分

組作分類遊戲,並說出形狀名稱。 

 

 

 

 

 

 

 

 

 

 

3、分組遊戲:形狀躲在哪裡。 

全班分成數組競賽,在限定的時間內說

出形狀躲在哪裡(如:門是長方形、櫃

子是正方形、球是圓形…等)

,說出最多

的組別獲勝。 

 
 
 
 
 
 
 
 
 
 
 
三、綜合活動:相同的形狀 

1、發表與討論活動的心得與想法。 

2、學習單:相同的形狀(附件三) 

 
 

 

30 分 

 

 

 

 

 

 

 

 

 

 

 

 

 

 

 

 

 

 

 

 

 

 

 

 

 

 

 

 

 

 

 

 

 

 

20 分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

否能作 5 種以上形狀配

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作 5 種以上的

形狀分類。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

否能遵守遊戲規則。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

否能應用 5 種以上形狀

概念於生活中 

 

 

◆特殊需求幼兒作形狀配對時,可作以下

的調整: 

1.動作提示:提示特殊需求幼兒作正確的

配對。 

2.若作字卡配對太困難,可調整為只作圖

片與圖片配對。 

◆特殊需求幼兒玩形狀分類遊戲時,若無

法獨立完成,可以請能力較好的同學給

◆特殊需求幼兒作分組遊戲時,可作以

下的調整: 

1.口頭提示:如問「門是什麼形狀?」

2.動作提示:如老師以手比「櫃子」

,再

比「正方形的圖卡」

。 

3.若特殊需求幼兒無法說出形狀躲在哪

裡,可調整為圖卡配對(如:拿著圓

形圖卡配對球)。

59

background image

 

3

 
 
 
 
 
 

 

 

                             

二、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未 
發 
展 



 

1、能說出/指出 5 種形狀名稱 

透過發表與討論,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
指出 5 種形狀名稱(如:圓形、正方形、
長方形、三角形、星形)。 

 

 

 

2、能作 5 種以上形狀配對。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能作 5 種以上形
狀配對。 

 

 

 

3、能作 5 種以上的形狀分類。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作 5 種以
上的形狀分類。 

 

 

 

4、能應用 5 種以上形狀概念於生活

中。。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能應用 5 種以上
形狀概念於生活中。 

 

 

 

5、能遵守遊戲規則。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能遵守遊戲規
則。 

 

 

 

*未發展-表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結果 

1、在口頭提示下,能說出/指出 3 種形

狀名稱。 

透過發表與討論,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說出/指出 3 種形狀名稱(如:圓形、方
形、三角形)。 

 

2、在動作提示下,能作 3 種以上形狀

配對。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作 3
種以上形狀配對。 

 

3、在動作協助下,能作 3 種以上的形

狀分類。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
作 3 種以上的形狀分類。 

 

4、在口頭提示下,能應用 3 種以上形

狀概念於生活中。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應用
3 種以上形狀概念於生活中。 

 

5、在口頭提示下,能遵守遊戲規則。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遵守
遊戲規則。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發表與討論時,老師可請特殊需求幼

兒先說(老師可口頭提示),再請搭檔

夥伴在旁進行補充。 

◆操作學習單時,若特殊需求幼兒無法獨

立完成,老師可先在學習單上畫出虛

線,再由特殊需求幼兒自己圈出來。

 

60

background image

 

4

三、活動照片

 

圖一:形狀遊戲配對圖卡 

圖二:介紹各種形狀的外形、特徵、名

稱。 

 

圖三:作配對分類遊戲,並說出形狀名稱。 

圖四:形狀躲在哪裡 

 

 

 

 

 

 

 

 

 

 

61

background image

 

5

附件一:形狀連連看 

 

形狀連連看學習單

 

小朋友這是什麼形狀,請你把他連一連

 

 
 
 
 
 

 
 
                                       
 
 
 
 
 
 
 
 
 
 
 
 
 
 
 
 
 
 
 
 
 
 
 
 
 
 

 

 

 

 
 

  ★

 

 

 
 
 
 
 
 

 

 

 

 
 
 
 

長方形

 

三角形

 

圓形

 

星形

 

正方形

 

62

background image

 

6

附件二:找一找形狀 

找一找形狀學習單

   

小朋友請你把和最前面相同的形狀圈出來

 

 

 

 

 

 

 

 

63

background image

 

7

附件三:相同的形狀 

相同的形狀學習單

 

小朋友請你找出相同的形狀,把它圈在一起

 

 

   

 

 

64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朴子國小 101 學年度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能力

 

相關領域

  語言溝通、社會適應

活動名稱

 

好玩的形狀

 

教學時間

  80 分鐘 

適用年級 

學前特殊需求幼兒(2 歲~6 歲)

 

設計者 

陳柔穎、吳錦雲 

活動目標

 

1、能說出/指出 3 種以上的形狀。 

2、能應用 3 種以上形狀概念於生活中。 

3、能作 3 種以上的形狀配對或分類。 

4、能積極參與形狀的配對及分類遊戲。

 

教學資源

 

形狀遊戲配對圖卡(永新出版社,圖一)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1-1 能說出

/指出 3 種

以上的形狀

 

 

3-1 能作 3 種

以上的形狀

配對 

 

3-2 能作 3 種

以上的形狀

分類。 

 

 

4-1 能積極

參與形狀的

配對及分類

遊戲。 

 

※準備活動

 

一、展示各種形狀模型,讓幼兒摸摸看各

種形狀的外形,教師介紹各種形狀的

特徵。

 

二、教師介紹各種形狀的名稱,請幼兒跟

著老師仿說正確名稱。

 

※發展活動

 

一、形狀配對遊戲: 

1、教師逐一說出每一種形狀的名稱,

再讓幼兒練習說出正確的名稱。 

2、以抽卡方式作形狀配對,配對過程

中也持續練習命名活動。

 

二、形狀分類遊戲:

 

1、逐一呈現各種形狀,由幼兒說出每一

種形狀的名稱。 

2、把所有形狀發給幼兒,讓幼兒作分

類,分類過程中也持續練習命名活

動。

 

 

10 分 

 

 

 

 

 

 

15 分 

 

 

 

 

 

15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說

出/指出 3 種以上

的形狀。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3 種以上形狀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3 種以上形狀分類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積極參

與形狀的配對及分

類遊戲。 

65

background image

 

 

2-1 能應用 3

種以上形狀

概念於生活

中。 

 

1-2 能說出 3

種以上形狀

名稱。

 

三、找一找形狀躲在哪裡:

 

  1、想一想教室中、校園中、生活中形狀

躲在哪裡。

 

2、在教室及校園中找一找形狀躲在哪裡

(如:門是長方形、櫃子是正方形、

玩具中有三角形,球是圓形…等)

並說出正確的形狀名稱。

 

※綜合活動:

 

操作學習單:依幼兒能力選擇以下學習單

做精熟練習

 

  1、找形狀(附件一) 

  2、相同的形狀連起來(附件二) 

3、幫形狀塗上漂亮的衣服(附件三) 

4、哪裡有形狀(附件四) 

20 分 

 

 

 

 

 

 

20 分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應用 3

種以上形狀概念於

生活中。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說出 3

種以上形狀名稱。

 

 

二:教學評量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說出/指出 3 種以

上的形狀。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說出/指出 3

種以上的形狀。

 

 

2-1 能應用 3 種以上形狀

概念於生活中。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3 種以上形

狀分類。 

 

3-1 能作 3 種以上的形狀

配對或分類。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作 3 種以上的

形狀配對或分類。 

 

4-1 能積極參與形狀的配

對及分類遊戲。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積極參與形狀的配

對及分類遊戲。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66

background image

 

 

三:活動照片

 

 

 
 
 

 

 

圖一:形狀遊戲配對圖卡 

圖二:介紹各種形狀的名稱,請幼兒跟著

老師仿說正確名稱 

圖三:  作形狀配對,並練習命名活動 

圖四:校園中、生活中形狀躲在哪裡 

67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找形狀

 

找形狀學習單----1 

小朋友找找看「三角形」在哪裡?請將它圈起來? 

 

 

 

 

 

 

 

 

 

 

 

 

 

 

 

 

68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找形狀

 

找形狀學習單----2 

小朋友找找看「圓形」在哪裡?請將它圈起來?

 

 
 
 
 
 
 
 
 
 
 
 

 

69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找形狀

 

找形狀學習單----3 

小朋友找找看「方形」在哪裡?請將它塗上顏色?

 

 

 

 

 

 

 

 

 

 

 

 

 

 

 

 

 

 

70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二:相同的形狀連起來

 

相同的形狀連起來學習單 

小朋友請將下列相同的形狀連起來? 

 

 

●                                                      ● 

 

 

●                                                      ● 

 

 

●                                                        ● 

 

 

●                                                        ● 

 

 

●                                                      ● 

 
 
 

71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三:幫形狀塗上漂亮的衣服

 

幫形狀塗上漂亮的衣服學習單 

小朋友請說出下列形狀名稱,說對的請將它塗上你喜歡的顏色?

 

 

 

 
 
 
 
 
 
 
 
 
 

 

72

background image

 

 

附件四:哪裡有形狀

 

哪裡有形狀?學習單 

小朋友請將下列形狀應用於生活中,把相同形狀連起來?

? 

 

  ●                                                      ● 

 

                                    ●                                                      ●                                                     

 

 

                                    ●                                                      ● 

 

 

 

  ●                                                    ● 

 

 

                                    ●                                                    ● 

 

 

●                                                      ●

 

73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朴子國小 101 學年度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領域 

相關領域 

精細與粗大動作、語

言溝通、社會適應 

活動名稱 

奇妙的海底隧道 

教學時間 

80 分鐘 

適用年級 

幼兒園混齡融合班(2 歲~6 歲) 

設計者 

陳柔穎、吳錦雲 

 

 

 

活動目標 

              普通幼兒 

              特殊幼兒 

1、能說出常見的海洋生物名稱。

2、能作 1-10 的數量對應。 

3、能獨立擲骰子及鑽籠(海底隧

道鑽籠)

。 

4、在遊戲時能排隊、輪流、具延

緩等待的能力。 

1、能指認 5 種以上海洋生物(如:

魚、螃蟹、烏龜、章魚、蝦)

2、在口頭提示下,能作 1-5 的數量

對應。 

3、在動作協助下,能擲骰子及鑽

籠(海底隧道鑽籠)

。 

4、在口頭提示下,遊戲時能排隊、

輪流、具延緩等待能力。 

教學資源 

奇妙的海底隧道、海洋生物旋轉盤、骰子、海洋生物戳戳樂(自製教

具,如圖一~六)

;另有 A、B 二位教師。 

活動目標 

教      學      流      程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能正確說出

常見的海洋

生物名稱。 

 

 

 

 

 

 

 

 

 

 

 

 

 

 

 

遊戲時能排

隊、輪流、

具延緩等待

一、準備活動:奇妙的海底隧道 

1、展示自製「奇妙的海底隧道」教具,引

起幼兒學習的動機。 

2、分組進入奇妙的海底隧道中,欣賞並找

找看隧道裡有哪些不同海洋的生物。 

3、討論與發表自己認識哪些常見的海洋生

物。 

4、練習學習單: 

(1)海洋生物的名稱學習單(如附件一)。
(2)相同類的海洋生物學習單(如附件二)

 
 
 
 
 
 
 
 

 
 
二、發展活動:奇妙的海底隧道 

1、A 老師在隧道前講解活動內容及應注意

事項,並以看板紀錄幼兒轉動「旋轉盤」

 

 

20 分 

 

 

 

 

 

 

 

 

 

 

 

 

 

 

 

 

 

 

40 分 

 

 

 

透過討論與發

表,觀察幼兒能

否正確說出常

見的海洋生物

名稱(例如:烏

龜、魚、蝦、螃

蟹、章魚、、、)

 

 

 

 

 

 

 

 

 

 

 

 

透過實際操

作,觀察幼兒能

*進行

分組活動時,請能力不錯的同儕和

特殊需求的幼兒同組,一起

鑽入奇妙的海

底隧道中。 

討論與發表時,

如果特殊需求幼兒無法

表達說出

海洋生物的名稱,可拿圖片讓

特殊需求幼兒指認,或口頭提示

。 

*練習學習單時,

如果特殊需求幼兒無法

畫連線時,老師在可學習單上,先畫出

74

background image

的能力。 

 

 

 

 

 

 

 

 

 

 

 

 

 

 

 

能獨立擲骰

子及鑽籠

(海底隧道

鑽籠)

。 

 

 

 

 

能作 1-10 的

數量對應。 

 

 

 

 

 

 

 

 

 

 

 

選定之生物及所擲骰子的數量。 

2、先將幼兒分組(2 人 1 組)

,排隊輪流等

待。 
 
 
 
 
 
 
3、請幼兒依序旋轉「海洋生物旋轉盤」

,並

依箭頭所指的區塊,說出的海洋生物名
稱。

(A 老師在看板上作紀錄)

。 

 
 
 
 
 
4、再請幼兒依序擲出骰子,並依其擲出的

數量,說出自己應該抓幾隻海洋生物。

(A

老師在看板上作紀錄)

。 

 
 
 
 
5、請該組 2 位幼兒各拿手電筒一起鑽進奇

妙的海底隧道中參觀,並找一找步驟 3、
4 所選的海洋生物及抓取符合的數量。

(A

老師開始計時約 3 分鐘)

。 

 
 
 
 
 
 
6、幼兒所抓取的海洋生物,完全符合所選

定之生物種類及所擲出的數目相同者,由
隧道後面出來。 

7、由 B 老師視幼兒答對情形(對照隧道前

看板之紀錄)

,給予玩戳戳樂一次,以示

獎勵。 

8、接著再由 B 老師出題(中班 2 位幼兒依

實際所抓到的海洋生物互相比較大/小或

 

 

 

 

 

 

 

 

 

 

 

 

 

 

 

 

 

 

 

 

 

 

 

 

 

 

 

 

 

 

 

 

 

 

 

 

 

 

 

 

否在遊戲時排

隊、輪流、具延

緩等待的能力。

 

 

 

 

 

 

 

 

 

 

 

 

 

透過實際操

作,觀察幼兒能

否獨立完成擲

骰子及鑽籠(海

底隧道鑽籠)

。 

 

 

 

透過實際操

作,觀察幼兒能

否作 1-10 的數量

對應。 

 

 

 

 

 

 

 

 

 

 

 

遊戲時能排隊、輪流、具延緩等待能

力,如果特殊需求幼兒不理解遊戲規

則,可請能力不錯的同儕和特殊需求的

幼兒同組,並以口頭、動作提示。 

◆如果特殊需求幼兒無法表達說出

海洋生物

的名稱,老師可口頭提示或先說,再請

特殊需求幼兒仿說

 

抓取符合數量的海洋生物時,

如果特殊需

求幼兒無法獨立完成,

請同組同儕給予口

頭、動作提示或協助,或調整為 1-5 的
數量對應。

 

擲骰子及鑽籠時,

如果特殊需求幼兒無法

獨立完成,

請同組同儕給予協助。

 

75

background image

多/少;大班 2 位幼兒依實際所抓到的海洋
生物數量的相加或相減或比較數量多/
少)

。※上述步驟可依幼兒能力,彈性更

改。 

 
 
 
 
9、幼兒全部答對,再玩戳戳樂一次,以示

獎勵。 

三、綜合活動:奇妙的海底隧道 

1、討論與發表活動心得。 
2、分組活動:依能力分組操作學習單 

(1)數一數海洋生物學習單(如附件三)。

  (2)海洋生物連連看(附件四) 

(3)找找看海洋生物在哪裡(附件五) 

  (4)比一比哪一種海洋生物比較多(附件

六) 

 

 

 

 
 
 
 
 

 

 

 

 

 

 

 

 

 

 

20 分 

 

 

 

 

◆ 

討論與發表時特殊需求幼兒如無法

表達時,老師可口頭或動作提示,

並引導特殊需求幼兒自己說出。 

◆  操作學習單時,

若特殊需求幼兒無法

獨立完成,可請能力不錯的同儕給

予口頭提示或動作協助。

 

◆如果特殊需求幼兒無法作大/小、多/少的比

較及加/減時,

可調整只作

大/小的比較

76

background image

二: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

1、能說出常見的海洋生物名

稱。 

透過發表與討論,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常見的海洋
生物名稱。 

 

2、能作 1-10 數量的對應。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作 1-10 數量的對
應。 

 

3、能獨立擲骰子及鑽籠(海

底隧道鑽籠)

。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獨立擲骰子及鑽籠
(海底隧道鑽籠)

。 

 

4、遊戲時能排隊、輪流、具

延緩等待的能力。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遊戲時能排隊、輪
流、具延緩等待的能力。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

1、能指認 5 種以上海洋的生

物。 

透過發表與討論,觀察

特殊需求幼兒

是否能指認 5

種以上海洋的生物。 

 

2、在口頭提示下,能作 1-5

的數量對應。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需求幼兒

在口頭提示下,

是否能作 1-5 的數量對應。 

 

3、在動作協助下,能擲骰子

及鑽籠(海底隧道鑽籠)

。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需求幼兒

在動作協助下,

是否能擲骰子及鑽籠(海底隧道鑽籠)

。 

 

4、在口頭提示下,遊戲時能

排隊、輪流、具延緩等待
能力。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需求幼兒

在口頭提示下,

是否在遊戲時能排隊、輪流、具延緩等待的能力。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

 
 
 
 
 
 
 
 
 
 

77

background image

三、活動照片 

 
 
 
 
 
 
 
 
 
 
 
 
 
 
 

 
 
 
 
 
 
 
 
 
 
 
 

圖一:自製奇妙的海底隧道(內部與外觀) 圖二:旋轉「海洋生物旋轉盤」

(自製教具)

 
 
 
 

 
 
 
 
 
 
 
 
 
 
 

圖三:幼兒擲骰子(自製教具)

,並說出

所擲出的數量。 

圖四:幼兒拿手電筒進入奇妙的海底隧道
參觀、並找一找所選定的海洋生物。 

 
 
 
 
 
 
 
 
 
 
 
 
 

 
 
 
 
 
 
 
 
 

 

圖五:找出與步驟 3、4 所選定的生物及

抓取數量相符合的海洋生物。 

 

圖六:抓對生物及數量相符合的幼兒可玩

戳戳樂一次。  

 

 

78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學習單(附件一) 

 

海洋生物的名稱學習單 

請找出海洋生物的名字,將它連起來? 

 

                                            ●                                      ● 

 

 

 

                    ●                                    ● 

 

 

 

                    ●                                    ● 

 

 

 

                    ●                                    ● 

 

 

 

 

                    ●                                    ●

 

魚 

烏龜 

蝦 

章魚 

螃蟹 

79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學習單(附件二)

 

相同類的海洋生物學習單 

將下列相同類的海底生物(真實的海底生物圖片與卡通造型圖案)連

起來?

   

 

● 

● 

 

 

 

 

● 

● 

 

 

 

 

 

 

 

     

● 

● 

 

 

 

 

 

 

 

● 

● 

 

 

 

 

 

 

 

 

   

● 

 

 

 

80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學習單(附件三) 

數一數海洋生物學習單---1 

 

請數一數有幾隻海洋生物?再將數與同量圓圈圈連起來? 

 

●         

3

 

                    ● 

 
 
 

                                   

                                                ●           

6

 

                    ● 

                                                               
                                                             

 

                                 

                                                ●           

2

 

                    ● 

 
 
 
                                 

                                                ●           

5

                          ● 

 
 
 

                                              ●       

 

4

                        ●

 

 

 

 
 

81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學習單(附件三) 

數一數海洋生物學習單---2 

 

請數一數有多少隻蝦?多少隻烏龜?多少隻魚?多少隻章魚?多少隻

螃蟹?請將答案寫在格子裡。 

 

 

 

 

 

 

 

 

 

 

 

 

 

 

 

 

 

 

 

 

82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學習單(附件四)

 

海洋生物連連看學習單 

小朋友請將下列相同的海底生物(真實的照片與海洋生物布偶)連連看? 

 

 

●                                                    ● 

 

 

 

 

 

 

 

 

●                                                        ● 

 

 

 

 

 

 

 

 

●                                                        ● 

 

 

 

 

 

 

 

 

 

 

●                                                      ● 

 

 

 

 

 

 

 

 

 

 

   

●                                                      ●

 

 

 

 

83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學習單(附件五)

 

找找看海洋生物在那裡學習單---1 

小朋友找找看「螃蟹」在哪裡?請將牠圈圈起來? 

                                                                       

 

 

 

 

 

 

 

 

                                                                       

 

 

 

 

 

 

 

                                                                         

 

 

 

 

 

 

 

 

 

 

                                                                       

 

 

 

 

 

 

 

 

 

   

                                                                 

 

 

 

 

 

84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學習單(附件五)

 

找找看海洋生物在那裡學習單---2 

小朋友找找看  「烏龜」在哪裡?請將牠圈起來? 

 

 

 

 

 

 

 

 

 

 

 

 

 

 

 

 

 

85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學習單(附件五)

 

找找看海洋生物在哪裡學習單---3 

小朋友找找看不是「章魚」的海洋生物在那裡?請將牠圈起來? 

 

 

 

 

 

 

 

 

 

 

 

 

 

 

 

 

 
 
 

86

background image

附錄:學習單(附件六)

 

比一比哪一種海洋生物比較多學習單 

小朋友數數看哪邊多?「多」的請在後面□畫「○」 

 

 

 

 

 
 
 
 
 

 

 

 

 
 
 
 

 

 

 

 

 
 
 

 

 

 

 

 

87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朴子國小 101 學年度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

 

主要領域

 

語言溝通

 

相關領域

 

認知、語言溝通、社會

 

活動名稱

 

誰是誰

 

教學時間

50 分鐘 

適用年級 

學前特殊需求幼兒(2 歲~6 歲)

 

設計者 

陳柔穎、吳錦雲 

活動目標

 

1、能依指示找出符合條件的動物。

 

2、在提示下,能看圖說出

/指出圖片的內容(如:動物的名稱、顏色、動作)。

3、在提示下,能理解含有「不是」的否定句。

 

4、能在提示下完成學習單。 

5、能專心聆聽。 

教學資源

 

誰是誰歸類圖卡(信誼出版社,圖一)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能專心聆聽

 

 

 

 

 

 

 

能在提示下

完成學習單

 

 

 

 

 

 

  準備活動:可愛的動物 

一、教師逐一介紹卡片中的動物,請幼兒

先仿說動物的名稱,並自己練習說。

二、看一看動物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請幼

兒仿說顏色的名稱,並自己練習說。

三、說一說牠正在做什麼事情,請幼兒仿

說,並自己練習說。

 

四、操作學習單:

 

    1、可愛的動物:由老師唸出動物名稱,

請小朋友連起來(附件一)

 

2、什麼顏色:看一看動物穿什麼顏色的

衣服,請小朋友連起來(附件二)

 

3、動物在做什麼事:由老師唸出動物在

做什麼事,請小朋友連起來(附件

三)

 

 

 

10 分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專心聆聽。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在提示下完成學

習單。

 

 

 

 

88

background image

 

 

 

 

 

能依指示找

出符合條件

的動物。

 

 

 

 

 

 

在提示下,

能理解含有

「不是」的

否定句。

 

 

在提示下,

能看圖說出

/指出圖片

的內容

(如:動物

的名稱、顏

色、動作)。

 

  發展活動:誰是誰、誰不是誰 

一、誰是誰(如附件四)

 

1、請幼兒依教師說的線索,找出符合條件

的動物:

 

1)請找出穿紅色衣服的動物。 

2)請從「穿紅色衣服的」圖片中,找出

「正在跳繩」的動物。

 

3)請從「穿紅色衣服的」圖片中,找出

「正在跳繩」的「猴子」

 

二、誰不是誰(如附件五)

 

1、呈現 6 張動物圖片。 

2、請幼兒挑出不符合條件的圖卡。 

1)請挑出不是狗的圖卡。 

2)請再挑出不是拿雨傘的狗。 

3)請再挑出不是戴黃色帽子的狗。 

  綜合活動:看圖說話 

1、展示圖片,請幼兒依圖片上的圖案,

說出圖片的內容。

 

2、教師給予適時的引導與提示,如:圖

片上是什麼動物?牠穿著什麼顏色

的衣服?牠正在做什麼?(句子適時

加入主詞、動詞、形容詞、受詞…等)

 

 

10 分 

 

 

 

 

 

 

 

 

10 分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依指示找出符合

條件的動物。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在提示下,理解含

有「不是」的否定

句。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在提示下,能看圖

說出

/指出圖片的內

容(如:動物的名

稱、顏色、動作)

 
 
 
 
 
 
 
 

89

background image

 

 

二、教學評量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能依指示找出符合條件

的動物。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依指示找

出條件符合的動物。

 

 

2、在提示下,能看圖說出

/指出圖片的內容(如:

動物的名稱、顏色、動

作)。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提示

下,能看圖說出

/指出圖片的內容(如:動物的名

稱、顏色、動作)

。 

 

3、在提示下,能理解含有

「不是」的否定句。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提示

下,理解含有「不是」的否定句子。 

 

4、能在提示下完成學習

單。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提示下

完成學習單 

 

5、能專心聆聽。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能專心聆

聽。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90

background image

 

 

三、活動照片 

 
 
 
 
 
 
 
 
 
 
 
 
 

圖一:誰是誰歸類圖卡 

圖二:介紹卡片中的動物穿什麼顏色的衣

服及牠正在做什麼 

圖三:找出符合條件的動物 

圖四:  挑出不符合條件的圖卡 

91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一:可愛的動物

 

小朋友請你注意聽老師唸動物的名稱,再拿筆把動物和名稱連起來。

 

 
 
 
 
 
 

 

 

 

 

 

 

 

 

 

 

 

 

 

 

 

 

 

 

猴子

 

 

 

 

 

 

 

 

 

 

 

 

 

 

 

 

 

 

92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二:什麼顏色

 

 

小朋友請你看一看動物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再拿筆連起來。

 

 

 

 

 

 

 
 
 
 

 

 

 

 

 

 

 

 

 

 

 

 

 

 

 

 

 

 

 

 

93

background image

 

 

附件三:動物在做什麼事情

 

 

小朋友請你注意聽老師唸動物在做什麼事情,再拿筆連起來。

 

(如:哪一種動物在跳繩)

 

 

 

 

 
 
 
 

 

 

 

 

 

 

 

 

 

 

 

 

拿雨傘

 

釣魚

 

跳繩

 

溜冰

 

 

 

 

 

 

 

 

 

94

background image

 

 

 

 

 
 
 
 
 
 
 
 
 
 

 

 

 

 

附件四:誰是誰

 

準備的卡片

 

附件五:誰不是誰

 

準備的卡片

 

95

background image

96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國小學前特教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精細動作

 

相關領域

  感官知覺、認知能力

活動名稱

 

穿線真有趣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

 

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稍差、穿線串珠動作慢、尚未學習穿鞋帶的動作。 

設計者

 

張菀渝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認知 

1.增進分辨大和小珠子的能力 

技能 

2.增進手部精細動作的操作能力 

情意 

3.增進請他人協助、幫忙的表達能力及態度

認知 

1-1 能夠正確分辨並拿出大珠子 

1-2 能夠正確分辨並拿出小珠子 

技能 

2-1 能用拇指和食指撿取小物品 

2-2 會用繩子串不同大小的珠子 

2-3 能用繩子依造型穿洞洞板。 

2-4 能將鞋帶穿進木製穿線鞋上的鞋帶孔。 

情意 

3-1 請老師幫忙時能夠有良好態度並說謝謝 

教學資源

 

1、  木製穿線鞋(劍聲幼教圖書有限公司) 
2、  串珠、穿線洞洞板(智兒館幼教教具)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2-1 
 
 
1-1 
2-2 
1-2 

一、 

引起動機:手指謠

 

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手指謠並活動

手指頭。

 

(一根手指頭呀一根手指頭,變呀

變呀變成毛毛蟲

…。) 

 

二、 

發展活動:

 

1.  串成一條蛇 
(1)  教師拿出先前教顏色及形狀用的

珠子數顆,並示範將繩子穿進珠子

裡。

 

 

(2)  教師請幼兒拿取珠子後協助將繩

子穿進珠子洞裡。

 

 

(3)  教師請幼兒將大珠子串成一條長

長的蛇。

 

(4)  教師請幼兒將小珠子串成一條長

5 分 
 
 
 
 
 
 
15 分 
 
 
 
 
 
 
 
 
 
 

 
 
 
 
 
 
 
 
 

 

 

 

能用拇指和食指撿取

小物品(一次拿一顆)

 

能夠正確分辨並拿出

大珠子(一次拿一顆)

能夠正確分辨並拿出

97

background image

 

 

 
2-2 
 
 
 
 
 
 
2-3 
 
 
 
 
 
 
 
2-4 
 
 
3-1 

長的蛇。

 

(5)  教師請幼兒將大小不同的珠子串

成一條長長的蛇。

 

 

2.  繩子過山洞 
(1) 教師拿出穿線板,告訴幼兒繩子除

了可以串珠也能過山洞。

 

(2) 教師示範利用繩子穿入穿線板。 
(3) 教師協助幼兒將繩子穿入穿線板 

※請注意幼兒可能會固定只從穿線

板的某側穿繩,教師需適時協助將

穿線板左右翻面。

 

三、 

綜合活動:我會穿鞋帶

 

1.  教師拿出木製穿線鞋,並告訴幼兒

鞋子上的洞也需要繩子過山洞,這

樣鞋子穿在腳上才會舒適合腳。

 

2.  教師示範將繩子穿進鞋帶孔。 
3.  教師協助幼兒將繩子穿進鞋帶

孔,並適時引導下一個鞋帶孔的位

置。

 

 
 
 
 
15 分 
 
 
 
 
 
 
 
15 分 
 

小珠子(一次拿一顆)

會用繩子串不同大小

的珠子(一次拿一顆)
 
能用繩子依造型穿洞

洞板(連續穿五個洞)

 

 

 

 

 

 

 

 

 

 

能將鞋帶穿進木製穿

線鞋上的鞋帶孔

(左右

來回穿一次) 

請老師幫忙時能夠有

良好態度並說謝謝

 

98

background image

 

 

二:教學評量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夠正確分辨並拿出

大珠子 

能夠正確分辨並拿出大珠子(一次拿一顆) 

1-2 能夠正確分辨並拿出

小珠子 

能夠正確分辨並拿出小珠子(一次拿一顆) 

2-1 能用拇指和食指撿取

小物品 

能用拇指和食指撿取小物品(一次拿一顆) 

2-2 會用繩子串不同大小

的珠子 

會用繩子串不同大小的珠子(串五顆以上) 

2-3 能用繩子依造型穿洞

洞板。 

能用繩子依造型穿洞洞板(連續穿五個洞) 

2-4 能將鞋帶穿進木製穿

線鞋上的鞋帶孔。 

能將鞋帶穿進木製穿線鞋上的鞋帶孔(左右來回穿

一次) 

3-1 請老師幫忙時能夠有

良好態度並說謝謝

 

請老師幫忙時能夠有良好態度並說謝謝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99

background image

 

 

三:教學照片

 

 

 

圖一:串珠、穿線洞洞板 

圖二:木製穿線鞋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圖五:教學活動照片 

圖六:教學活動照片 

 

 

100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國小普通班融合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小心別燙傷!

 

相關領域

 

認知、語言溝通、社會互

動。

 

設計者

 

張菀渝

 

適用年級

 

混齡(2-6 歲)

 

教學時間

 

40 分鐘 

 
 
 
普通幼兒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認知: 

1.  能知道冒煙的冰塊和熱水會使人

受傷 

2.  增進對生活常見物品可能導致燒

燙傷之原因的理解 

3.  認識燒燙傷緊急處理方法 
技能: 

4.  能參與並觀察實驗結果 
情意: 

5.  培養專心聆聽及參與實驗的良好

態度 

 

認知

 

1-1 能說出冒煙的冰塊和熱水會使人受

傷 

2-1 能說出老師準備的生活常見物名稱 

2-2 能說出生活常見物品正確使用方法 

2-3 能說出生活常見物品可能導致燒燙

傷的原因 

3-1 能看圖說出燒燙傷緊急處理的方法 

3-2 能按順序說出燒燙傷緊急處理方法 

技能 

4-1  能觀察並說出熱水燙生肉絲的實驗

結果 

情意

 

5-1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冒煙的冰塊和熱
水 

5-2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熱水燙肉絲的實

驗 

 

特殊幼兒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認知: 

1. 

能知道冒煙的冰塊和熱水會使人

受傷 

2. 

增進對生活常見物品可能導致燒

燙傷之原因的理解 

3. 

認識燒燙傷緊急處理方法 

技能: 

4. 

能參與並觀察實驗結果 

情意: 

5. 

培養專心聆聽及參與實驗的良好

態度 

6. 

增進預防燒燙傷的常識 

 

認知

 

1-1 能說出冒煙的冰塊和熱水會使人受

傷 

2-1 能說出三個以上老師準備的生活常

見物名稱 

2-2 能在老師引導下說出三個以上生活

常見物品正確使用方法 

2-3 能在老師引導下說出生活常見物品

可能導致燒燙傷的原因 

3-1 能在提示下看圖說出燒燙傷緊急處

理的方法 

3-2 能按順序仿說出燒燙傷緊急處理方

法 

技能 

101

background image

4-1 能在老師及同儕引導下說出熱水燙

生肉絲的實驗結果 

情意

 

5-1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冒煙的冰塊和熱
水 

5-2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熱水燙肉絲的實

驗 

 

教學資源

  冰塊、熱水、肉絲、透明玻璃杯(燒杯)、可能導致燙傷的生活常見物品、沖脫

泡蓋送圖卡、獎勵品、抹布

 

活動目標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5-1 
 
 
 
 
 
1-1 
 
 
 
 
 
 
 
 
 
 
5-2 
 
 
 
4-1 
 
 
 
2-1 
2-2 

一、引起動機:誰在冒煙? 

1. 

老師將冰塊和熱水放置講桌上請幼兒觀

察誰在冒煙 

 

2. 

教 師 引 導 幼 兒 思 考 「 冒 煙 的 物 品 有 什

麼?」 

 

3.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這些冒煙的物品是否

會使人受傷?」 

 

4. 

教師說明今天上課內容為「小心別燙傷」

 

 

 
 
 
 
二、發展活動:認識燙傷 

1. 

燙傷實驗: 

(1)  教師拿出未煮過的生肉絲讓幼兒觀察肉

絲顏色為鮮紅色。 

(2)  教師將肉絲放入熱水中並等待其變色 
(3)  教師請幼兒觀察肉絲煮熟後的顏色。 
(4)  教師說明肉絲變色就如同人的皮膚一樣

經過熱水燙就會變色、變質。 

2. 

家庭用具導致燙傷的原因及預防方法: 

(1)  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容易導致燙傷的家庭

用具圖片。

 

5 分 
 
 
 
 
 
 
 
 
 
 
 
 
 
 
 
 
 
8 分 
 
 
 
 
 
 
15 分 
 
 

 

能確實坐在自己的位置

上觀察冒煙的冰塊和熱

水。

 

 
 
 
能說出冰塊和熱水都會

使人受傷

 

 
 
 
 
 
 
 
 
 
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坐

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熱

水燙生肉絲的實驗

 

 
能夠觀察並說出熱水燙

生肉絲的實驗結果

 

 
 
能說出老師準備的生活

常見物名稱(五種以上)

◆需注意特殊幼兒是否有專注於講桌上的

物品。

 

發表與討論時

特殊需求幼兒若無法清楚

發表時,老師可在旁作重點的口頭提示

並讓

特殊需求幼兒自己

再說一次。 

102

background image

 
 
2-3 
 
 
 
 
 
 
3-1 
3-2 

(2)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這些家庭用具的共通

性。

 

(3)  教師和幼兒討論家庭用具容易導致燙傷

的原因。

 

(4)  教師和幼兒討論如何預防在使用這些家

庭用具時被燙傷。

 

3. 

燙傷的處理方法(沖脫泡蓋送): 

(1)  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容易燙傷處理方法的

圖片並說明。

 

(2)  教師請幼兒練習說出燙傷的處理方法。 
 

 

 

 

 

 

 

 

三、綜合活動:有獎徵答 
1. 

教師說明有獎徵答的規則。

 

2. 

教師利用上課內容做有獎徵答並於統計

成績後給予獎勵

 

 
 
 
 

 

 
 
 
 
 
 
7 分 
 
 
 
 
 
 
 
 
 
 
 
5 分 

能說出生活常見物的正

確使用方法

 

能說出生活常見物可能

導致燒燙傷原因(三種

以上)

 

 
 
 
 
能看圖說出燒燙傷緊急

處理的方法

 

能按順序說出燒燙傷緊

急處理方法

 

 

◆ 

進行有獎徵答時,教師可請

特殊需

求幼兒先說出答案(適時給予口頭提

示)

,教師再進行補充。 

◆  特殊需求

幼兒在觀察燙傷實驗

時,需

注意安全。 

◆  討論過程中需注意特殊幼兒是否有參

與班上討論與互動。 

◆  若特殊幼兒無法參與班上討論,老師可

請特殊幼兒覆誦老師或同學說過的內

容以增加其印象及活動參與性。 

103

background image

二: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說出冒煙的冰塊和熱水會

使人受傷 

能說出冰塊和熱水都會使人受傷

 

2-1 能說出老師準備的生活常見

物名稱 

能說出老師準備的生活常見物名稱(五種以上)

 

2-2 能說出生活常見物品正確使

用方法 

能說出生活常見物的正確使用方法

 

2-3 能說出生活常見物品可能導

致燒燙傷的原因 

能說出生活常見物可能導致燒燙傷原因(三種以

上)

 

3-1 能看圖說出燒燙傷緊急處理

的方法 

能看圖說出燒燙傷緊急處理的方法

 

3-2 能按順序說出燒燙傷緊急處

理方法 

能按順序說出燒燙傷緊急處理方法 

4-1 能觀察並說出熱水燙生肉絲

的實驗 

能夠觀察並說出熱水燙生肉絲的實驗結果

 

5-1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冒煙的冰
塊和熱水 

能確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冒煙的冰塊和熱水。

 

5-2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熱水燙肉

絲的實驗 

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熱水燙

生肉絲的實驗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未發展-表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104

background image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說出冒煙的冰塊和熱水會

使人受傷 

能說出冒煙的冰塊和熱水會使人受傷 

2-1 能說出三個以上老師準備的

生活常見物名稱 

能說出三個以上老師準備的生活常見物名稱 

2-2 能在老師引導下說出三個以

上生活常見物品正確使用方法 

能在老師引導下說出三個以上生活常見物品正確

使用方法 

2-3 能在老師引導下說出生活常

見物品可能導致燒燙傷的原因 

能在老師引導下說出生活常見物品可能導致燒燙

傷的原因(兩種以上) 

3-1 能在提示下看圖說出燒燙傷

緊急處理的方法 

能在提示下看圖說出燒燙傷緊急處理的方法(兩種

以上) 

3-2 能按順序仿說出燒燙傷緊急

處理方法 

能按順序仿說出燒燙傷緊急處理方法 

4-1 能在老師及同儕引導下說出

熱水燙生肉絲的實驗結果 

能在老師及同儕引導下說出熱水燙生肉絲的實驗

結果 

5-1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冒煙的冰
塊和熱水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冒煙的冰塊和熱水 

5-2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熱水燙肉

絲的實驗 

能坐在位置上觀察熱水燙肉絲的實驗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  未發展-表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105

background image

三、照片

 

 

           

 

圖一:冰塊、熱水、肉絲泡熱水實驗

 

圖二:

  教學活動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圖五:教學活動照片

 

圖六:教學活動照片

 

 

 

106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國小普通班融合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顏色躲貓貓

 

相關領域

 

認知、語言溝通、社會互

動、精細動作。

 

設計者

 

張菀渝

 

適用年級

 

混齡(4-6 歲)

 

教學時間

 

40 分鐘 

普通幼兒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認知 

1.  增進幼兒對顏色的概念 
2.  提升幼兒對物品顏色的概念 
技能 

3.  增進幼兒對顏色的辨識能力 

4.  增進小肌肉的精細動作能力 

情意 

5.  培養欣賞他人作品的良好態度 

認知 

1-1 能說出 5 種顏色名稱 

2-1 能說出 5 種以上顏色生活常見物品的

名稱。 

技能 

3-1 能做 5 種以上顏色配對 

3-2 能做 5 種以上的顏色分類 

4-1 能利用 5 種顏色小圓貼紙貼出圖畫 

情意 

5-1 能坐在位置上安靜聆聽並欣賞他人

分享作品 

特殊幼兒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認知 

1.  增進幼兒對顏色的概念 
2.  提升幼兒對物品顏色的概念 
技能 

3.  增進幼兒對顏色的辨識能力 

4.  增進小肌肉的精細動作能力 

情意 

5.  培養欣賞他人作品的良好態度 

認知 

1-1 能在口頭提示下,說出 3 種顏色名稱。

2-1 能在口頭提示下,說出 3 種以上顏色

生活常見物品的名稱。 

技能 

3-1 能在口語提示下,做 3 種以上顏色配

對。 

3-2 能在口語協助下,做 2 種以上的顏色

分類。 

4-1 能在肢體協助下,能利用 5 種顏色小

圓貼紙貼出圖畫。 

情意 

5-1 能坐在位置上安靜聆聽並欣賞他人

分享作品 

 

教學資源

  1.小王子學習系列彩色魔筆(理特尚文化,如圖一) 

2.紅、黃、藍、綠、黑色小圓貼紙(華麗牌彩色標籤小圓貼紙)。 
3.紅、黃、藍、綠、黑色海報紙各一張 
4.紅、黃、藍、綠、黑色相關生活常見物品 
 
 

107

background image

 

 

活動目標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1-1 
 
 
3-1 
 
 
2-1 
 
 
 
 
3-2 
 
 
 
 
 
 
 
 
 
 
 
 

一、引起動機:顏色歌 

1、教師播放巧連智顏色歌影片。 
2、教師請幼兒發表與討論影片中出現哪些顏

色?

 

 

 

 

 

 

 
 
 
二、發展活動:顏色躲貓貓 

1、顏色配對遊戲: 

(1)  教師逐一介紹每一種顏色的彩色蠟筆

圖卡並請幼兒說出顏色名稱。 

(2)  教師將各色物品圖卡分散在桌面上,請

幼兒輪流取圖卡拼在相同顏色蠟筆

圖卡上。 

(3)  教師請幼兒依序說出各色物品,如「黃

色的香蕉」

「綠色的青蛙」

。 

2、顏色分類遊戲: 

(1)  教師將生活中常見物品擺放置教室各

處。 

(2)  請幼兒將教室內物品依照顏色擺放於

各色海報紙上。 

(3)  請幼兒說出教室內各物品分別屬於何

種顏色。 

 

 

 

 

 

 

 

 

 
5 分 
 
 
 
 
 
 
 
 
 
 
 
10 分 
 
 
 
 
 
 
 
 
 
 
 
10 分 
 
 
 
 
 
 
 
 
 
 
 
 

 
 
 
 
 
 
 
 
 
 
 
 
 
 
能說出 5 種顏色名稱 

 

 

 

能做 5 種以上顏色配對

 

 

能說出 5 種以上顏色生

活常見物品的名稱(每

色各兩種物品) 

 

能做 5 種以上的顏色分

類 

 
 
 
 
 
 
 
 
 
 
 

◆教師播放影片

時,若

特殊需求的幼兒無法

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可適時將影片暫

停等特殊需求幼兒注意力回到影片上時

再繼續播放。

 

發表與討論時

特殊需求幼兒若無法清

楚發表時,老師可在旁作重點的口頭提

,並讓

特殊需求幼兒自己

再說一次。

◆  特殊需求

幼兒作顏色配對

時,可作以

下的調整: 

1.  圖卡提示:以各色圖卡放於物品旁讓特

殊需求幼兒觀察物品顏色後分類。 

2.  特殊需求幼兒玩

顏色分類遊戲

時,若

無法理解遊戲的規則,可以請能力較好

的同學與他同組,共同玩遊戲。 

108

background image

 

 

 
4-1 
 
5-1 

三、綜合活動:顏色變變變 

1、教師示範如何取下小圓貼紙及將貼紙貼於

紙上。 

2、教師示範利用各色小圓貼紙貼出圖畫。 

3、教師發下各色小圓貼紙給幼兒,請幼兒利

用小圓貼貼出圖畫。 

4、請幼兒互相欣賞並發表自己的圖畫內容包

含哪些顏色及圖案。 

 
 
 

 

 
 
 

 

15 分 
 

 
能利用 5 種顏色小圓貼

紙貼出圖畫(自由發揮)

能坐在位置上安靜聆聽

並欣賞他人分享作品

 

 

 

◆ 

發表作品時,教師可請

特殊需求幼兒先

說(適時給口頭提示)

,教師再進行補充。

◆ 

特殊需求

幼兒貼圖時教師

可協助取下小

圓貼紙,再請特殊需求幼兒自行貼在紙上。

109

background image

 

 

二: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說出 5 種顏色名稱 

能說出 5 種顏色名稱 

2-1 能說出 5 種以上顏色生活常

見物品的名稱。 

能說出 5 種以上顏色生活常見物品的名稱(每色各

兩種物品) 

3-1 能做 5 種以上顏色配對 

能做 5 種以上顏色配對 

3-2 能做 5 種以上的顏色分類 

能做 5 種以上的顏色分類 

4-1 能利用 5 種顏色小圓貼紙貼

出圖畫 

能利用 5 種顏色小圓貼紙貼出圖畫(自由發揮)

 

5-1 能坐在位置上安靜聆聽並欣

賞他人分享作品 

能坐在位置上安靜聆聽並欣賞他人分享作品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未發展-表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在口頭提示下,說出 3 種

顏色名稱。 

能在口頭提示下,說出 3 種顏色名稱。 

2-1 能在口頭提示下,說出 3 種

以上顏色生活常見物品的名稱。 

能在口頭提示下,說出 3 種以上顏色生活常見物品

的名稱(每色各一種物品) 

3-1 能在口語提示下,做 3 種以

上顏色配對。 

能在口語提示下,做 3 種以上顏色配對。 

3-2 能在口語協助下,做 2 種以

上的顏色分類。 

能在口語協助下,做 2 種以上的顏色分類。 

4-1 能在教師肢體協助下,能利

用 5 種顏色小圓貼紙貼出圖畫。 

能在教師肢體協助下,能利用 5 種顏色小圓貼紙貼

出圖畫。 

5-1 能坐在位置上安靜聆聽並欣

賞他人分享作品 

能坐在位置上安靜聆聽並欣賞他人分享作品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  未發展-表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110

background image

 

 

三:教學照片

 

 

 

圖一:小王子學習系列彩色魔筆

 

圖二:圓點貼紙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圖五:教學活動照片

 

圖六:教學活動照片

 

 

 

111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國小學前輔導班特殊幼兒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線條魔術

 

相關領域

感官、認知、語文、社會適應

設計者

 

鄭綺瑳

 

現況能力

 

一、眼手協調能力發展遲緩。 

二、手臂、手掌、手指操作力道與靈活度欠佳。 

嘴唇、顎、舌頭、眼皮、眼球的活動靈活度需加強。

 

適用年級

 

特殊幼兒(3-6 歲)

 

教學時間

 

45 分鐘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特殊幼兒

 

認知:

1.知道由線條組成之物品名稱

與功能。 

技能:

2.培養簡易勞作技能。 

情意:3.培養與人分享的良好態度。 

 

認知:

1-1 能說出 2 種以上的線條圖片名

稱。

 

            1-2 能說出周邊生活上 2 種以上線

條物品的功能。

 

技能:

2-1 能運用雙手穿線。 
2-2 能自行操作黏線板。 

2-3 能點壓出直橫曲線。

 

2-4 能點壓出不同色彩線條圖案。 

情意:3-1 能大方展示作品。

 

教學資源

  幼幼魔法黏線板(風車圖書) 

活動目標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能說出 2

種以上的

線條圖片

名稱

 

 
能運用雙

手穿線 
 
能自行操

作黏線板 

 

能點壓出

直橫曲線 

 

能點壓出

不同色彩

線條圖案 

一、準備活動

 

(一)呈現彩色圖片,請幼兒說出該圖片名

稱。

 

(二)教師說出所有由線串起來圖片的故事。

二、發展活動

 

(一)教師示範穿線步驟,並指導幼兒完成線

筆備用。

 

(二)教師示範並協助幼兒學習黏線板操作技

巧。

 

(三)線條魔術遊戲: 

1.幼兒以直、橫線方向,逐格點壓出線 

條。 

2.幼兒以自由轉彎方向,點壓出曲折線。 

(四)創意魔術遊戲:

 

1.應用不同顏色線條,點壓編織出自由創作

圖案。 

2.幼兒分別為自己創作作品命名。

 

 

5 分 

 

5 分 

 
 

5 分 

 

5 分 

 
 

5 分 

 
 

10 分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方式進

行評量。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

行評量。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

行評量。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

行評量。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

行評量。 

 
 

112

background image

 

 

 

能大方展

示發表作

品 

 

能說出周

邊生活上
2 種以上
線條物品

的功能

 

3.作品發表(並將作品拍照並展示於公 

欄中)

。 

三、綜合活動

 

(一)魔術線條在哪裡?:

 

    1、自生活環境周邊找出哪些東西有線條。

2、共同討論這些線條功能與形狀。 

 

 

 

10 分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作品

展示方式進行評量。

 

 
以口頭發表方式進行評

量。 

 

二:教學評量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說出 2 種以上的線條圖

 

案名稱。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1-2 

能說出周邊生活上

2 種以上

線條物品之功能。

 

以口頭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2-1 

能運用雙手穿線。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2-2 

能自行操作黏線板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2-3 

能點壓出直線與橫線。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2-4 

能點壓出不同色彩線條圖 

案。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3-1 

能大方展示發表作品。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作品展示方式進行評量。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113

background image

 

 

三、照片

 

 

 

 

 

圖一:幼幼魔法黏線板 

圖二:教學活動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二:教學活動照片 

114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水上國小學學前普通班融合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穿衣變變變

 

相關領域

 

精細動作、感官、認知、語文、

社會適應

 

設計者

 

鄭綺瑳

 

適用年級

 

幼稚園混齡班(2 歲~6 歲)

 

教學時間

 

55 分鐘   

 

              教學目標 

              行為目標 

 
普通幼兒

 

 

認知:

1.知道各式衣服的名稱與功

能。 

技能:

2.培植簡單美勞能力。 

情意:3.培養欣賞自己與他人作品的

良好態度。 

認知:

1-1 能說出 3 種以上各式衣服的名稱。

          1-2 能說出 3 種以上衣服的功能。 

技能:

2-1 能畫出衣服的圖案。 

            2-2 能剪下衣服的圖案。 

            2-3 能用夾子將完成之衣服圖案夾在

曬衣繩上。 

情意:3-1 能分享與展示自己的作品。 

            3-2 能專心聆聽欣賞他人的作品。 

特殊幼兒

 

認知:

1.知道各式衣服的名稱與功

能。 

技能:

2.培植簡單美勞能力。 

情意:3.培養欣賞自己與他人作品的

良好態度。 

認知:

1-1 能說出 1 種以上各式衣服的名稱。

          1-2 能說出 1 種以上衣服的功能。 

技能:

2-1 在提醒下能畫出衣服的圖案。 

            2-2 在協助下能剪下衣服的圖案。 

            2-3 在協助下能用夾子將完成之衣服

圖案夾在曬衣繩上。 

情意:3-1 能分享與展示自己的作品。 

            3-2 能專心聆聽欣賞他人的作品。 

教學資源

 

曬衣衣夾、剪刀、粉蠟筆、水彩、彩色筆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能說出 3 種

以上不同

衣服名稱

(外套、泳

衣、西裝

… 

等)

 

 
能說出 3 種

以上衣服

的功能

 

 
 
 
 

一、準備活動:國王的新衣 

(一)以故事引導觀察適當穿著與禮儀。

 

1.四季不同衣著展示 
2.介紹衣服的功能 

(二)發表與討論生活中看過的衣服款式。

 

 

 

 

 

 

 
 
 
 

 
5 分 
 
 
5 分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進

行評量。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進

行評量。

 

 
 
 
 
 
 

◆教師介紹各

種衣服的款式、特徵、名

稱與功能時,若

特殊需求的幼兒無法維

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可調整其坐位至教

師旁邊坐下。

 

發表與討論時

特殊需求幼兒若無法

清楚發表時,老師可在旁作重點的口

頭提示

,並讓

特殊需求幼兒用分段式

再說一次。

115

background image

 

 

 
能畫出衣

服的圖案 

 

能剪下衣

服的圖案 

 
 
 

 

 

 

能用夾子

將完成之

衣服圖案

夾在曬衣

繩上 
 
能分享與

展示自己

的作品 
 
能專心聆

聽欣賞他

人的作品

 

 

二、發展活動:魔術裁縫師 

(一)衣服繪圖設計活動: 

(1)幼兒自由設計各類衣褲款式。 

(2)將圖案著上喜歡的顏色。 

(二)裁裁剪剪遊戲:將設計好衣褲依線條

裁剪下來。 

 

 

 

 

 

 
三、綜合活動:穿線遊戲樂無窮 

(一)家家樂遊戲:將剪下衣褲用夾子夾於

曬衣繩上供大家欣賞 

(二)發表與討論: 

(1)幼兒介紹自己作品。 

(2)聆聽與欣賞他人的作品。 

 
 
 
 
 
 

 

 

 
 
10 分 
10 分 
10 分 
 
 
 
 
 
 
 
 
5 分 
 
 
10 分 
 
 
 
 
 
 
 
 
 
 
 
 

 
以觀察、操作與作品

展示方式進行評量。
 
以觀察、操作與作品

展示方式進行評量。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

式進行評量。 

 

 

 

 

以觀察、口頭發表與

作品展示方式進行評

量。

 

 
以觀察、口頭發表方

式進行評量。

 

 

 

 

 

 

 

若操作曬衣夾有困難時,可改換衣

夾大小,讓

特殊需求幼兒順利操作

◆特殊需求幼兒作品分享時,若無法表

達描素時,可請能力較好的同學或教

師以提示或仿說方式引導展演。

 

◆ 

發表與討論生時,老師可請

特殊需

求幼兒先說(老師可口頭提示),再請

搭檔夥伴在旁進行補充。

◆  特殊需求

幼兒作畫畫或剪裁

時,可作

以下的調整: 

1.動作與口頭提示:提示或示範或協助方

式引導特殊需求幼兒正確的剪刀使用技

巧。 

116

background image

 

 

二: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1-1 能說出 3 種以上各式衣服
的名稱。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1-2  能說出 3 種以上衣服的功能。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2-1  能畫出衣服的圖案。 

以觀察、操作與作品展示方式進行評量。

 

2-2  能剪下衣服的圖案。 

以觀察、操作與作品展示方式進行評量。

 

2-3 

能用夾子將完成之衣服圖案

夾在曬衣繩上。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3-1 

能分享與展示自己的作品。 

以觀察、口頭發表與作品展示方式進行評

量。

 

3-2 

能專心聆聽欣賞他人的作品。

 

以觀察、口頭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1-1 能說出 1 種以上各式衣服
的名稱。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1-2  能說出 1 種以上衣服的功能。 

以觀察及口頭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2-1  在提醒下能畫出衣服的圖案。  以觀察、操作與作品展示方式進行評量。 

2-2 

在協助下能用夾子將完成之

衣服圖案夾在曬衣繩上。 

以觀察、操作與作品展示方式進行評量。

 

2-3 

能用夾子將完成之衣服圖案

夾在曬衣繩上。 

以觀察及操作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3-1 

能分享與展示自己的作品。 

以觀察、口頭發表與作品展示方式進行評

量。

 

3-2 

能專心聆聽欣賞他人的作品。

 

以觀察、口頭發表方式進行評量。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117

background image

 

 

三、圖一

 

 

 

 

圖一:教學活動照片 

圖二:教學活動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教學活動照片 

圖五:教學活動照片 

圖六:教學活動照片 

 

118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新港國小 101 學年度第一學期 學前巡迴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領域 

相關領域 

感官知覺 

活動名稱 

三頂帽子幾個人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能力  語文理解能力,數學概念認知能力待加強 

設計者 

趙玉芬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繪本中物品的名稱 

2.能正確配對 5 種物品的單位量詞 

3.能將單位量詞應用於實際課堂情境 

4.能遵守上課秩序配合活動進行 

教學資源 

繪本:三頂帽子幾個人 

活動目標 

教學流程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1.能說出繪本

中物品的名稱 

4.能遵守上課

秩序配合活動

進行 

 

 
 

引起動機:先以手指偶介

紹圖書中的主要人物小明

小朋友,唱歡喜歌跟小朋

友親近距離 

一.由小明帶領進入繪本 

   中說故事: 

小明有個寶物箱子裡 

面有:蘋果,汽車,鉛筆,鞋

子,書 

二.認識物品及單位名稱 

   遊戲: 

老師準備相關教具如: 1

顆蘋果,2 台汽車,3 枝鉛

筆,4 雙鞋子,5 本書。 

三.配對數量單位名稱遊 

   戲: 

老師製作單位名稱如: 

1 顆,2 台,3 枝,4 雙,5

本。 

 

 2 分鐘 

 

 

 

10 分鐘 

 

 

 

10 分鐘 

 

 

 

10 分鐘 

 

 

 

 

 

 

實際觀察幼兒能否遵守

上課秩序配合活動進行

 

 

 

 

 

 

 

利用圖本實際指認說出

5 種物品名稱 

 

 

會說出圖本 5 種物品名

稱及單位數量 

 

 

 

 

 

 

 

 

 

119

background image

2.能正確配

對 5 種物品

的單位量詞 
4(請參閱) 
 

 

 

 

 

 

 

 

 

 

 

 

 

 

3.能將單位

量詞應用於

實際課堂情

境 
4(請參閱) 
 

 

1 顆 

 蘋果 

 

 2 台   汽車 

 

3 枝   鉛筆 

 

4 雙   鞋子 

 

5 本   書 

讓幼兒練習,學習認知

建構單位量詞概念。 

四.我會念了: 

老師在現況環境情境

中和幼兒遊戲式的完

整單位數量名稱: 

老師問: 

1.  鉛筆盒中有幾枝鉛

筆?數一數 

2.  書包裡有幾本書?

數一數 

3.  教室外面停了幾台

車?數一數 

   可以請孩子仿說老師 

   的問題,一起來數數並

   正確說出物品名稱單 

   位數量。 

 

 

 

 

 

 

 

 

 

8 分鐘 

 

 

 

 

 

 

 

 

10 分鐘 

 

 

 

 

 

 

 

 

 

 

會配對自製的圖卡及單位

數量名稱 

 

 

 

 

 

 

 

透過遊戲式方式,觀察幼生

是否能將學習的單位名稱

運用於生活中 

 

 

 

120

background image

教 學 評 量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 量 結 果

1.能說出繪本中物品

的名稱 

透過問答,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 5 種的物

品名稱(AB) 

 

 

2.能正確配對 5 種物

品的單位量詞 

透過問答與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指認並

說出 5 種物品的單位量詞(ABC) 

 

 

3.能將單位量詞應用

於實際課堂情境 

透過問答,觀察幼兒是否能將學習的單位

名稱運用於生活中(AB) 

4.能遵守上課秩序配

合活動進行 

透過觀察,看幼兒是否能在學習過程中遵

守秩序配合活動(A) 

評量方式: A:觀察 B:問答 C:操作 D 紙筆 

 

 

 

 

 

 

 

 

 

圖一: 三頂帽子幾個人  繪本 

 

121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新港國小 101 學年度第一學期 學前巡迴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領域 

   相關領域 

感官知覺,認知
領域,溝通能力 

活動名稱 

快樂農場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能力  感官知覺,認知領域,溝通能力差 
設計者 

趙玉芬 

活動目標 

1.能說出農場裡三種動物的名稱 
2.能自己看圖示配對空間位置拼裝於組合盤上 
3.能按照圖板線索說出固定句型 
4.能遵守上課秩序配合活動進行  

教學資源 

快樂農場 happy farm  

活動目標 

教學流程 

教學時
間 

評量方式 

 
1.能說出農場
裡三種動物的
名稱 
4.能遵守上課
秩序配合活動
進行 
2.能自己看圖
示配對空間位
置拼裝於組合
盤上 
4(請參閱) 
 
 
 
 
 
 
 
 
3.能按照圖板
線索說出固定
句型 
4(請參閱) 
 

引起動機: 
藉由色彩鮮艷,
造型可愛的農
場配件,教導認
識農場的動物
及場景 
發展活動: 
一.名稱配對練
習完後,老師先
示範將動物板,
拼裝在組合盤
上,請幼兒操作
一次 
 
二.操作精熟
後,老師在示範
講解動物板前
後位子對應,最
後讓幼兒練習 
 
綜合活動: 
進行完上述活
動後,老師按照
圖板線索示範
固定句型練習 

 
10 分鐘 
 
 
 
 
 
 
20 分鐘 
 
 
 
 
 
 
 
 
 
 
 
 
 
20 分鐘 
 
 

 

透過教學遊戲方式,觀察
幼兒是否能正確將動物
名稱說出 

 
 
 
 
 

透過教學遊戲方式,觀察
幼生是否能手指靈活,手
眼協調的將圖卡拼裝於
組合版上 

 
 

透過教學遊戲方式,觀察
幼生是否能理解前後位
子相對應 

 
 
 
 

透過教學遊戲方式,鼓勵
幼兒說出句型,強化自己
的說話能力與敘述能力 

 
 

122

background image

 

○○在○○前
面/後面 
例如:姐姐在蘋
果樹前面採蘋
果 
貓咪在房子前
面吃魚 
讓幼兒精熟後,
可自行按照圖
板線索說出固
定句型 

 
 
 
 
 
 
 
 
  

 
 
 

 
 
 
 
 

 

 

教 學 評 量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 量 
結 果

 

1 能說出農場裡三種
動物的名稱 

透過教學遊戲方式,觀察幼兒是否能正確
說出三種動物名稱(ABD) 

 

 

2 能自己看圖示配對
空間位置拼裝於組合
盤上 

透過教學遊戲方式, 觀察幼兒是否能將動
物板拼裝於動物盤上,並按照圖示放置正
確位子, 並了解前後相對應位子(AC)

 

 

3 能按照圖板線索說
出固定句型 

透過教學遊戲方式,觀察幼兒是否能按照
圖板說出固定句型(ABC) 

 

4 能遵守上課秩序配
合活動進行 

在學習過程中能遵守秩序配合活動(A) 

 

評量方式: A:觀察 B:問答 C:操作 D 紙筆

 

123

background image

 

圖一.快樂農莊 happy farm 

圖二.教學活動照片 

 

 

圖三.教學活動照片 

圖四.評量活動照片 

 

124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新港國小 101 學年度 學前巡迴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主要領域

 

認知能力

 

相關領域

  語言溝通、休閒娛樂

活動名稱

 

可愛的動物

 

教學時間

  50 分鐘 

幼兒現況能力

 

對動物名稱概念較弱、語言表達能力及配對能力也較弱。 

設計者

 

余秀雲 

活動目標

 

1.能做 3 種以上動物配對。 

2.能指認/說出 3 種以上的動物。 

3.能應用類化於日常生活中人事物之一對一的對應能力。   

4.能樂於一起互動玩遊戲。

 

教學資源

 

風車圖書-動物聲音繪本,動物圖片,動物手指偶 

活動目標

 

                                           

教學時間

 

       

 
 
 
 
 
1-1 能做 3 種以
上動物配對 

 

 

 

3-1 能做一對一

對應的能力。 
 
2-1 能指認 3 種
以上的動物 

 

 

2-2 能說出 3 種

動物的名稱。 

 

 

 

4-1 能樂於一起

互動玩遊戲

 

.引起動機: 

利用動物手指偶帶動兒歌,請幼兒老師

一起唱遊做動作,在輕鬆活潑的情境之

下,引起幼兒學習認識動物的興趣。

 

.發展活動- 

(一)動物配對遊戲: 

1.老師一一介紹各種動物的名稱,一 

  邊請幼兒練習說出動物名稱。 
2.請幼兒在一堆圖片中視覺搜尋找出

 

  指定的圖片做配對。 

(二)一對一對應的遊戲:

 

1.請幼兒找出指定的動物圖片。 
2.再請幼兒發給每一隻動物一顆糖果

,或套一個圈圈、一塊餅乾等,過程

中也持續練習說出動物名稱。 

(三)找動物遊戲:

 

1.請幼兒翻閱動物聲音繪本,一一 

  練習說出動物的名稱並一邊操作按   

  壓開關,讓幼兒聽一聽動物的聲音。

2..翻閱圖書,請幼兒看圖說出動物 

  的名稱。 

.綜合活動- 

1.遊戲-動物大風吹:看頭上戴甚麼動
  物的頭套,就去找椅子上相同的動物
  圖案(動物頭套可以更換)。 
2.評量單-1.圈出與左圖相同動物。 
              2.找出相同的動物連線起來。

 
10 分 
 
 
 
10 分 
 
 
 
 
 
10 分 
 
 
 
 
10 分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做

3 種以上動物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做

一對一的對應能力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指

認 3 種以上的動物。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特殊幼兒是否能說

出 3 種以上的動物

名稱。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

是否可以一起互動

玩遊戲

 

125

background image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結果

1-1 能做 3 種以上動物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做 3 種以

上動物配對。

 

 

2-1 能指認 3 種以上的動物。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指認 3 種

以上的動物。 

 

2-2 能說出 3 種以上的動物 

      的名稱。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說出 3 種

動物名稱。 

 

3-1 能做一對一對應的能力。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做一對一

的對應能力。 

 

4-1 能樂於一起互動玩遊戲。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可以一起互動玩遊戲

   

評量標準: 

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  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圖一:教具   

圖二:配對遊戲   

 

 

圖三:動物套圈圈 

圖四:按壓動物聲音繪本 

126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新港國小 101 學年度 

普通班融合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可愛的動物

 

相關領域

認知、語言溝通

 

適用年級

 

幼稚園混齡班(3 歲~4 歲)

 

教學時間

40 分鐘 

設計者

 

余秀雲 

 
 
 
活動目標

 

              普通幼兒 

              特殊幼兒 

1、能做 3 種以上動物配對。 

2、能指認/說出 3 種以上的動物。 

3、能應用類化於日常生活中人事物之

    一對一的對應能力。 

4、能樂於一起與同儕互動玩遊戲。 

1、動作提示下,能做 3 種以上動物配

對。 

2、動作協助下,能指認/說出 3 種以上

的動物。 

3、口頭提示下,能應用類化於日常生

    活中人事物之一對一的對應能力。 

4、能樂於一起與同儕互動玩遊戲。 

教學資源

 

風車圖書-動物聲音繪本,動物圖片,動物手指偶

 

活動目標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1-1 能做 3
種以上動

物配對 

 

 

 
2-1 能指認
3 種以上的

動物 

 

2-2 能說出

3 種動物的

名稱。 

一、引起動機:

 

利用動物手指偶帶動兒歌,請幼兒跟一起老師

唱遊及做動作,在輕鬆活潑的情境之下,引起

幼兒學習認識動物的興趣。

 

 

 

 

 

 

二、發展活動:可愛的動物 

1、動物配對遊戲: 

(1)老師一邊展示動物圖片,一一介紹各

種動物的名稱,一邊請幼兒練習說出動

物名稱。 

(2)請幼兒在一堆圖片中搜尋找出和老師

手上相同的動物圖片進行配對,以次類

推不同的動物圖案。

 

2、找動物遊戲:

 

(1)請幼兒翻閱動物聲音繪本,一一練習說

出動物的名稱並輪流一邊操作按壓開關,

      一邊聽聽各種動物的聲音。 

(2)翻閱圖書,請幼兒看圖案說出動物的名

稱。 

 
5 分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做 3 種以上動

物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指認 3 種以上

的動物。

 

 

透過實際做,觀察幼兒

是否能說出 3 種以上的

動物名稱。 

◆老師在引導時若特殊幼兒無法主動

跟隨老師做動作,老師動作可以放慢

一點也可以請小老師協助或老師直

接帶領他做動作。

 

127

background image

 

 

 

 

 

 

 

 

 

 

 

 

 

 

3-1 能做一

對一對應

的能力。 
 
 
 
 
 
 
 
 

 

 

 

 

 

 

 

4-1 能樂於

一起與同

儕互動玩

遊戲。

 

(3)請幼兒用耳朵聽一聽是甚麼動物的聲

音,說出動物的名稱。 

 

 

 

 

 

 

 
 
 
3、

一對一對應的遊戲:

 

1、請幼兒由展示的各種動物圖片中,找出指

定的動物圖片。 

2、請幼兒幫老師發給每一隻動物一顆糖果,

過程中也持續練習說出名稱。 

3、延伸可請幼兒將一隻動物手指偶套一個圈

圈,過程中也持續練習命名活動,在平日

情境可類化應用,例如每人發一本書、一

塊餅乾、一個碗及湯匙等,一人跳入一個

呼拉圈內等。 

 

 

 

 
三、綜合活動:

 

1、遊戲:動物大風吹- 

(1)請幼兒找一種動物頭套戴在頭上,去找到

和椅子上的相同的動物坐下來,看誰動作

最快。

 

(2)一組四人戴相同的動物頭套,,例如吹到貓

,帶貓咪頭套的那四人就要換位置。 

2、學習評量單:

(1)圈出與左圖相同的動物。

                        (2)一對一配對畫線練習。 

 

 

 
 
 
 
 
 
 
 
 
 
 
 
 
10 分 
 
 
 
 
 
 
 
 
 
 
 
 
 
 
 
 
15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

殊幼兒是否能做一對一

的對應能力。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

否可以一起與同儕互動

玩遊戲。

 

 
 

1.在命名時若特殊孩子說不出來時,可
  以先提示一個字。 
2.聽動物聲音時也可讓孩子模仿動物
叫聲,且可以訓練孩子的口腔發音能

力。

 

3.不僅讓孩子看圖片,說出動物名稱,也 
可聽音辨識是甚麼動物的聲音。

 

1.  若特殊幼兒理解力較弱,可先

請班上的孩子先示範玩一次。

 

2.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一對一的活

動,可以多利用平日多練習一

對一的活動

,例如發吸管、糖

果、一個布丁一支湯匙等。

 

128

background image

 

 

 

   
 
 

 

二: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1-1 能做 3 種以上動物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做 3 種以

上動物配對。

 

 

 

 

2-1 能指認 3 種以上的動物。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是否能指認 3 種

以上的動物。 

 

 

 

2-2 能說出 3 種以上的動物的名稱。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 3 種

動物名稱。 

 

 

 

3-1 能做一對一對應的能力。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做一對一

的對應能力。 

 

 

 

3-2 能樂於和同儕一起互動玩遊戲。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可以和同儕一起

互動玩遊戲。

 

 

 

 

*未發展-表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1-1 動作提示下,能做 3 種以上動物配 
      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做 3

種以上動物配對。

 

 

 

 

2-1 動作協助下,能指認 3 種以上的動 
      物。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指認

3 種以上的動物。 

 

 

 

2-2 口頭提示下,能說出 3 種以上的動 

    物的名稱。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說出

3 種動物名稱。 

 

 

 

3-1 動作提示下,能做一對一對應的能 

    力。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幼兒是否能做一

對一的對應能力。

 

 

 

 

 

3-2 動作協助下,能和同儕一起互動玩 

    遊戲。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可以一起與同儕

互動玩遊戲。

 

 

 

 

*  未發展-表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若特殊幼兒反應較慢,無法理解

 

  遊戲規則,怕找不到椅子坐,可視
覺提示他或直接帶領他玩遊戲。

 

129

background image

請找出與左圖相同的動物,把它圈起來.

130

background image

連連看:找出相同的動物連線起來.

131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興中國小學前普通班融合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有趣的形狀 

相關領域

認知、精細動作、感官知覺 

適用年級  幼兒園小班 

教學時間

40 分鐘 

設計者 

王瓊斐 

指導教授

林玉霞 教授 

教學目標 

1.認識基本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2.學習以形狀分類物品 
3.提升創作與遊戲能力 

活動目標 

       普通幼兒 

       特殊幼兒 

1.能指認 2 種以上的形狀 
2.能說出 2 種以上的形狀名稱 
3.能作 3 種形狀的分類 
4.能作 3 種形狀的配對 
5.能應用 3 種形狀創作造型 
6.能愉快的參與團體遊戲 

1.在動作協助下,能指認 2 種以上的形狀 
2.在口頭提示下,能說出 2 種以上的形狀名稱 
3.在動作協助下,能作 2 種形狀的分類 
4.在動作協助下,能作 2 種形狀的配對 
5.在動作協助下,能應用 2 種形狀創作造型 
6.在動作協助下,能愉快的參與團體遊戲 

教學資源  遊思樂幾何形狀套環、巧連智形狀歌影片、形狀泡棉、形狀撲克牌、形狀大海報紙

活動目標 

教   學   流   程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能指認 2 種

以上的形狀 

一、準備活動 

(一)教師播放巧連智形狀歌影片。 

(二)教師拿出形狀泡棉,請幼兒找出影片中出現過

的形狀,並說出形狀的名稱。 

(三)發表與討論,在生活中哪裡有形狀。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指認 2 種

以上的形狀 

 

能說出 2 種

以上的形狀

名稱

 

 

二、發展活動:有趣的形狀 

(一)教師拿出形狀圖卡(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逐一介紹每一種形狀的名稱,並請幼兒說出形狀的名

稱。 

 

 

20 分 

 

 

透過口頭發表,觀察

幼兒是否能說出 2 種

以上的形狀名稱 

 

播放影片時,若特殊需求幼兒無法專注看影片,教師

可利用動作協助或口頭提醒,輔助特殊需求幼兒眼神

聚焦在影片上,亦可適時將影片暫停,等特殊需求幼

兒注意力回到影片上時再繼續播放。

 

發表與討論時,特殊需求幼兒若無法清楚發表時,老

師可在旁作重點的口頭提示,並讓特殊需求幼兒自己

再說一次。 

132

background image

 

 

 

能作 3 種形

狀的配對 

 

 

能作 3 種形

狀的分類

 

 

 

能應用 3 種

形狀創作造

 

 

 

(二)形狀寶寶集合囉! 

1.教師將形狀泡棉、形狀圖卡、形狀幾何套環分散在

桌面上,請幼兒輪流選取形狀物品,配對到相同形狀

的海報紙上。 

2.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堆形狀套環,請幼兒依



的形狀分類套環。 

3.請幼兒將以形狀套環組合或創作造型,將分類好的

形狀套環串連成造型,如項鍊、皇冠、手環…;或排

列組合成房子、火車…。 
(三)形狀創意組合 

1.教師示範如何取下形狀貼紙及將貼紙貼於紙上。 

2.教師示範利用形狀貼紙貼出造型畫。 

3.教師發給幼兒各色形狀貼紙,請幼兒利用形狀貼紙

貼出圖畫。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作 3 種形

狀的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作 3 種形

狀的分類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應用 3 種

形狀創作造型 

 

 

能指認 2 種

以上的形狀 

 

能說出 2 種

以上的形狀

名稱

 

 

 

能愉快的參

與團體遊戲 

三、綜合活動:形狀大風吹

 

(一)作品欣賞與發表。 

(二)遊戲:形狀大風吹 
1.教師將

三種形狀大海報紙放在地上,請全班

幼兒圍著

海報。 

2.老師先當領袖說:

「大風吹」

,小朋友問:

「吹什麼」

當老師說吹「圓形」時,大家要想辦法站到圓形的海

報紙內,沒正確站到形狀內的幼兒,被捉到就換他當

領袖,依此方式重覆進行遊戲。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指認 2 種

以上的形狀 

 

透過口頭發表,觀察

幼兒是否能說出 2 種

以上的形狀名稱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

是否能愉快的參與

團體遊戲 

◆  特殊需求幼兒作形狀創意組合時,可作以下的調整:

1.  教師提供簡單範例讓特殊需求幼兒模仿。 

2.  教師提供特殊需求幼兒動作協助,或請能力較好的

同學協助完成。 

◆  發表作品時,教師可請特殊需求幼兒先說(適時給

予口頭提示)

,教師再進行補充。 

◆  特殊需求幼兒玩形狀大風吹遊戲時,若無法理解遊

戲的規則,可以請能力較好的同學帶領他一起玩遊

戲。 

133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
標準 

評量
結果 

1.能作 3 種形狀的分類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作 3 種形狀的分
類 

 

 

2.能作 3 種形狀的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作 3 種形狀的配
對 

 

 

3.能指認 2 種以上的形狀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指認 2 種以上的
形狀 

 

 

4.能說出 2 種以上的形狀名稱 

透過口頭發表,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 2 種以上的
形狀名稱

 

 

 

5.能應用 3 種形狀創作造型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應用 3 種形狀創
作造型 

 

 

6.能愉快的參與團體遊戲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能愉快的參與團體遊戲 

 

 

評量標準: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評量結果:

-通過;-不通過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
標準 

評量
結果 

1.在動作協助下,能作 2 種形狀的

分類 

透過口頭發表,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
動作協助下,作 2 種形狀的分類 

 

 

2.在動作協助下,能作 2 種形狀的

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
動作協助下,作 2 種形狀的配對 

 

 

3.在動作協助下,能指認 2 種以上

的形狀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
動作協助下,指認 2 種以上的形狀 

 

 

4.在口頭提示下,能說出 2 種以上

的形狀名稱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
口頭提示下,說出 2 種以上的形狀名稱 

 

 

5.在動作協助下,能應用 2 種形狀

創作造型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
動作協助下,應用 2 種形狀創作造型 

 

 

6.在動作協助下,能愉快的參與團

體遊戲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在動作
協助下,愉快的參與團體遊戲 

 

 

評量標準: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評量結果:

-通過;-不通過 

 

134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資源與活動相片: 

圖一: 遊思樂幾何形狀套環 

圖二:觀賞巧連智形狀歌影片 

 

圖三:依

三種形狀分類 

圖四:以

三種形狀創作造型 

 

135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興中國小學前普通班融合教學活動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數字真有趣 

相關領域

認知、語文、精細動作、 
社會人際 

適用年級  幼兒園小班 

教學時間

40 分鐘 

設計者 

王瓊斐 

指導教授

林玉霞 教授 

教學目標 

1.認識數字 1-5 
2.學習 1-5 的數字與手指數量配對 
3.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普通幼兒 

       特殊幼兒 

1.能指認 3 個以上的數字 
2.能說出 3 個以上的數字 
3.能做 3 組以上的數字與手指數

量配對 

4.能和同伴愉快的參與遊戲

 

1.在口頭提示下,能指認 2 個以上的數字 
2.在口頭提示下,能說出 2 個以上的數字 
3.在口頭提示下,能做 2 組以上的數字與手指數

量配對 

4.在動作提示下,能和同伴愉快的參與遊戲 

教學資源 

巧連智 12345 數字歌影片、自編 5 根指頭謠、手指圖卡、數字卡、空氣搥、 

數量遊戲(理特尚文化,如圖一) 

活動目標 

教   學   流   程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能說出 3 個

以上的數字 

 

一、準備活動 

(一)教師播放巧連智 12345 數字歌影片。 

(二)討論與發表:說一說看過的數字有哪些? 

 

 

 

 

 

 

 

 

 

 

 

 

10 分 

 

 

 

 

透過口頭發表,觀察

幼兒是否能說出 3 個

以上的數字 

播放影片時,若特殊需求幼兒無法專注看影片,教師

可利用動作協助或口頭提醒,輔助特殊需求幼兒眼神

聚焦在影片上,亦可適時將影片暫停,等特殊需求幼

兒注意力回到影片上時再繼續播放。

 

發表與討論時,特殊需求幼兒若無法清楚發表時,老

師可在旁作重點的口頭提示,並讓特殊需求幼兒自己

再說一次。 

136

background image

 

 

 

能做 3 組以

上的數字與

手指數量配

對 

 

 

 

 

 

 

 

 

 

 

 

 

能指認 3 個

以上的數字 

 

能做 3 組以

上的數字與

手指數量配

對 

 

二、發展活動:數字真有趣 

(一)教師請幼兒伸出手指頭,模仿由 1 數至 5 的動

作。 

(二)教師呈現五根指頭謠,指導幼兒看圖唸手指謠

並做手勢動作。 

1

根手指頭,

1

根手指頭,變成毛毛蟲 

2

根手指頭,

2

根手指頭,變成小白兔 

3

根手指頭,

3

根手指頭,變成小花貓 

4

根手指頭,

4

根手指頭,變成小螃蟹 

5

根手指頭,

5

根手指頭,變成拍拍手 

 

 

(三)請幼兒找一找手指謠中,數字躲在哪裡?生活

中哪裡有數字? 

(四)配對遊戲: 

1.教師展示 1-5 手指數量圖及數字卡,請幼兒進行配

對,如:    

 1、    2…。 

2.教師呈現理特尚數量配對教具,請幼兒進行手指量

與數字配對。 

(五)完成 1-5 數量配對學習單。 

 

 

 

 

 

 

 

 

10 分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做 3 組以

上的數字與手指數

量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指認 3 個

以上的數字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做 3 組以

上的數字與手指數

量配對 

能指認 3 個

以上的數字 

 

能和同伴愉

快的參與遊

戲 

三、綜合活動:數字敲敲樂                

(一)教師將數字卡 1-5 貼在白板上。 

(二)全班幼兒分成兩組,每次派一位幼兒上台並各

給一支空氣搥,當老師說出數字時,幼兒先正確敲到

數字卡者獲勝,依序輪流。 

(三)經驗分享。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指認 3 個

以上的數字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

幼兒是否能和同伴

愉快的參與遊戲 

模仿手指謠動作時,若特殊需求幼兒無法正確模仿,

老師可輔以動作協助,幫助特殊需求幼兒做出正確的

動作。 

進行手指數量圖與數字卡配對時,若特殊需求幼兒無

法正確配對,教師可提示幼兒參考五根指頭謠的圖文

做配對。 

137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

(普通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 
標準 

評量 
結果 

1.能指認 3 個以上的數字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指認 3 個

以上的數字 

 

 

2.能說出 3 個以上的數字 

透過口頭發表,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 3 個

以上的數字

 

 

 

3.能做 3 組以上的數字與手指

數量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做 3 組以
上的數字與手指數量配對 

 

 

4.能和同伴愉快的參與遊戲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和同伴愉
快的參與遊戲 

 

 

評量標準: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評量結果:

-通過;-不通過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 
標準 

評量 
結果 

1.在口頭提示下,能指認 2 個以上

的數字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在口頭提示下,指認 2 個以上的數字 

 

 

2.在口頭提示下,能說出 2 個以上

的數字 

透過口頭發表,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在口頭提示下,說出 2 個以上的數字 

 

 

3.在口頭提示下,能做 2 組以上的

數字與手指數量配對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在口頭提示下,做 2 組以上的數字與
手指數量配對 

 

 

4.在動作提示下,能和同伴愉快的

參與遊戲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
能在動作提示下,和同伴愉快的參與遊
戲 

 

 

評量標準: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評量結果:

-通過;-不通過

 

 

※教學資源與活動相片: 

 

 

圖一:數量遊戲(理特尚文化) 

圖二:看圖仿做手指謠動作 

138

background image

 

 

附件: 

 

139

background image

 

 

140

background image

 

 

1

根手指頭

1

根手指頭

變成毛毛蟲

 

                       

 

 

2

根手指頭

2

根手指頭

變成小白兔

 

        

 

 

3

根手指頭

3

根手指頭

變成小花貓

 

                      

141

background image

 

 

4

根手指頭

4

根手指頭

變成小螃蟹

 

                       

 

 

5

根手指頭

5

根手指頭

變成拍拍手

 

                

   

142

background image

 

 

學習單

 

小朋友,請你把數量一樣的連在一起,加油喔!

                                                 

幼兒姓名:

 

 

 

 

 

 

 

 

 

 

 

 

            

 

 

 

 

 

3

 

4

 

5

 

 

143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興中國小學前巡迴輔導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一) 

主要領域 

粗大動作能力 

相關領域  認知、感官知覺 

活動名稱 

球兒滾呀滾 

教學時間  40 分鐘 

設計者 

謝淑雲 教師 

指導教授  林玉霞 教授 

幼兒現況 

能力 

1.個案幼兒身體動作協調性不佳,會將球拋出但還無法將球運用動作技能滾出。

2.會練習數數 1-5 但是會跳著數,尚不具備具體 1-5 點數概念。 

3.幼兒對於物品的感覺敏銳度較不佳,可以透過活動增進感官知覺能力。 

4.幼兒對於活動的主動參與度需要多鼓勵。 

    教 

    學 

    目 

    標 

1、認識圓形。 

2、了解圓形滾動的特性。 

3、學習點數 1-5 的練習。 

4、運用滾球的動作技能。 

5、培養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態度。

活 

動 

目 

標 

1、能說出圓形。 

2、能說出圓形會滾動。 

3、能進行 1-5 的概念數數 

4、能將球滾入至前方目標 

5、能主動參與滾球遊戲 

教學資源 

大籠球、棒球(或者有些重量的小球)

、皮球、籃球、寶特瓶 5 隻、貼紙 

活動目標 

教       學       流       程

教學時間 

評 量 方 式 

 

 

 

1-1 能指認 3 種以

上的圓形物品。 

2-1 能指出圓形

的形狀會滾動。 

 

 

4-1 能將大籠球

滾到指定區 

4-1 能將小球滾

到指定區 

4-1 能將籃球滾

到指定區 

4-1 能將皮球滾

到指定區 

3-1 會依實際滾

球的次數貼上貼

紙。 

一、準備活動 

★準備本活動有關的教具及素材 

★引起動機 

(1)認識圓形,有哪些東西的形狀是

圓形,找一找圓形的東西。 

(2)教師介紹球,球是圓形,教師試

驗球的特性「會滾動」

。 

 

二發展活動 

(1)大籠球滾呀滾–將球放在地上以

手將球滾出,滾入指定的位置。

(2)棒球滾呀滾–將球放在地上以手

將球滾出,滾入指定的位置。 

(3)籃球滾呀滾–將球放在地上以手

將球滾出,滾入指定的位置。 

(4)皮球滾呀滾–將球放在地上以手

將球滾出,滾入指定的位置。 

(5)反覆練習 5 次,並能每進行一次

在前方看板上貼一張貼紙。 

(6)點數貼紙數量 1-5 

 

 

 

10 分 

 

 

 

 

 

15 分 

 

 

 

 

 

 

 

 

 

 

 

 

透過實際觀察,特殊幼兒

是否能指認 3 種以上的圓

形物品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指出圓形的形

狀會滾動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

幼兒是否能運用大籠球、

棒球、籃球、皮球等將球

滾出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

是否能點數數量 1-5 的貼

紙。 

144

background image

 

 

 

 

 

 

 

4-1 能應用大籠

球、棒球、籃球、

皮球等滾球動作

將保特瓶推倒。 

 

5-1 能主動參與

活動。 

 

 

 

三、綜合活動 

★保齡球大賽:與老師分別輪流用各

種素材的球進行滾球遊戲。 

幼兒滾球-老師數有幾隻保特瓶倒了。

(1)大籠球-放置 5 個寶特瓶,幼兒

用大籠球將寶特瓶滾倒。 

(2)棒球-放置 5 個寶特瓶,幼兒用

棒球將寶特瓶滾倒。 

(3)籃球-放置 5 個寶特瓶,幼兒用

籃球將寶特瓶滾倒。 

(4)皮球-放置 5 個寶特瓶,幼兒用

皮球將寶特瓶滾倒。 

反之換老師滾球,幼兒數一數有幾隻

保特瓶倒了。 

 

 

 

15 分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

是否能運用各種球進行滾

球動作,將寶特瓶推倒。

 

 

 

透過遊戲,觀察特殊幼兒

是否能主動參與活動 

 

教                學                評                量 

活  動  目  標 

評      量      方      式

 

 評量 

 標準 

評量 

結果 

1-1 能指認 3 種以上的圓形物 

   品。 

透過實際觀察,幼兒是否能指認 3 種以上的

圓形物品。 

 

 

2-1 能指出圓形的形狀會滾 

   動。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指出圓形的

形狀會滾動。 

 

 

3-1 能透過 5 次滾球貼上貼 

    紙並點數 1-5。 

透過實際滾球次數貼上貼紙,並練習點數 1-5

張貼紙數量。 

 

 

4-1 能應用各種素材的球進 

   行滾球的動作。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能應用球進行滾球

動作。 

 

 

5-1 能培養幼兒主動參與活 

   動的態度。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能主動參與滾球活

動。 

 

 

評量標準: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評量結果:

-通過;-不通過 

 

 

145

background image

 

 

                  嘉義縣興中國小學前巡迴輔導班教學活動教案設計(二) 

活動名稱  球兒滾呀滾 

相關領域

身體動作、認知、社會 

適用年級

 

幼兒園中班 

教學時間

40 分鐘 

設計者 

謝淑雲 教師 

指導教授

林玉霞 教授 

 

教學目標 

1.認識圓形。 

2.了解圓形會滾動的特性。 

2.學習辨別多與少的數量概念。 

3.學習滾球的動作技能 

4.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普通幼兒 

       特殊幼兒 

1、能說出 3 種圓形物品。 

2、能說出圓形會滾動的特性。 

3、能辨別多與少的數量概念。 

4、能運用滾球的動作技能。 

5、能和同伴一起參與遊戲。 

1、口頭提示下,能指出 3 種圓形物品。

2、口頭提示下,能指出圓形會滾動。

3、口頭提示下,能指出多與少的數量  

   概念。 

4、口頭或動作提示下,能運用滾球的

   動作進行遊戲。 

5、動作提示下,能和同伴合作參與遊

戲。 

教學資源  大籠球、棒球(或者有些重量的小球)

、皮球、籃球、寶特瓶 10 隻、貼紙 

活動目標 

教   學   流   程 

教學

時間 

評量方式 

 

 

 

能說出圓形的形

狀會滾動。 

能說出 3 種圓形可

以滾動的物品。 

 

一、準備活動 
★準備本活動有關的教具及素材 

★引起動機 

1.老師拿出各種形狀的物品,試著滾動

看哪一種形狀可以滾動。 

2.滾動遊戲:請幼兒找找看有哪些東西

的形狀是圓形,找一找圓形的東西並試

著滾滾看是否能滾動。 
 

 

 

 

 

 

 

 

 

10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說出圓形的會

滾動。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說出 3 種以上

的圓形物品。 

 

◆  特殊需求幼兒進行活動時,可

以做以下調整:

 

1.  引導幼兒找出圓形 
2.  協助試一試圓形的球會滾動 

146

background image

 

 

 

 

能運用滾球的動作

技能進行保齡球遊

戲。 

能辨別多與少的數

量。 

能主動與同伴一起

進行團隊遊戲戲。 

 

 

 

 

 

 

 

能學會辨別多與少

的數量。 

 

二、發展活動 
分組活動:保齡球大賽 

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保齡球大賽,運用

大小、輕重不同的球兩人一起滾,寶特

瓶倒的多的幼兒則貼一張貼紙計分,數

一數哪一組貼紙多?哪一組貼紙少?

(若是倒相同數目則各給一張貼紙) 

 

 

 

 

 

 

 

三、綜合活動 

我會數一數 

1.記分板統計結果分享,數一數兩組各

幾張,哪一組多?哪一組少? 

2.完成多與少的數量學習單 

 

 

 

 

 

 

 

 

 

15 分 

 

 

 

 

 

 

 

 

 

 

 

 

 

 

15 分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運用滾球動作

進行保齡球遊戲。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辨別多與少的

數量概念。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參與團隊一起

遊戲。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

兒是否能實際辨別多與

少的數量。 

 

 

 

◆  特殊需求幼兒進行活動時,可

以做以下調整:

 

1.  口頭提示:數一數有幾支寶特

瓶,哪一邊多?哪一邊少?

 

2.  引導將得分貼紙貼到記分板

◆  特殊需求幼兒進行活動時,可

以做以下調整:

 

1.  引導練習點數貼紙數量,再說

/指出哪一邊多?哪一邊

少?

 

2.  進行學習單時可給予個別指

導。

 

147

background image

 

 

 

二:教學評量

 

◆幼兒姓名:(普通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標準  評量結果 

1、能說出 3 種以上的形狀物

品名稱。 

透過實際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 3 種以上

的圓形物品名稱。 

 

 

2、能說出圓形的形狀會滾

動。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說出圓形

的形狀會滾動 

 

 

3、能辨別多與少的數量概

念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辨別數量

的多與少概念。 

 

 

3、能運用滾球動作進行保

齡球遊戲。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幼兒是否能運用滾球

動作進行保齡球遊戲。 

 

 

4、能與同伴一起參與遊戲。 

透過遊戲,觀察幼兒是否能與同伴一起遊
戲。 

 

 

評量標準: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評量結果:

-通過;-不通過 

 
 
◆幼兒姓名:

(特殊需求幼兒) 

 

活動目標 

評量方式 

評量標準  評量結果 

1、口頭提示下,能說出或

指出 3 種以上圓形物品。 

透過實際觀察,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

在口頭提示下,說出或指出 3 種以上的圓

形物品名稱。 

 

 

2、口頭提示下,能說出或

指出圓形會滾動 

透過實際觀察,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

在口頭提示下,說出或指出圓形會滾動 

 

 

3、口頭提示或動作協助

下,能運用滾球動作進
行保齡球遊戲。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

在口頭或動作協助下運用滾球動作進行

保齡球遊戲。 

 

 

4、口頭提示下,能指出多

與少的數量概念。 

透過遊戲活動,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

在口頭提示下,辨別多與少的數量概念。

 

 

5、口頭提示下,能與同伴

合作一起參與遊戲。 

透過遊戲活動,觀察特殊需求幼兒是否能
與同伴合作一起參與遊戲。。 

 

 

評量標準:0-不會或沒反應;1-能完成 25%;2-能完成 50%;3-能完成 75%;4-每次都做到 
評量結果:

-通過;-不通過 

 

14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