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如果少了我 40'
㈠引起動機:教師在講桌上分別放置一堆白砂糖和鹽,詢問學生如何分辨出糖和鹽,並從學
生發表的內容中,歸納感官的名稱和功能。
㈡請學生思考並發表如果少了某一種感官,對生活會造成哪些不便?
1.如果少了眼睛?(無法看見美麗的世界、無法看書……)
2.如果少了耳朵?(聽不見音樂、聽不見別人說話……)
3.如果少了鼻子?(無法分辨氣味、聞不到花香……)
4.如果少了嘴巴?(無法品嘗食物的味道、無法說話或唱歌……)
5.如果少了皮膚?(無法分辨冷熱或軟硬來保護身體、無法阻擋外界各種物質的侵襲……)
㈢教師說明眼、耳、鼻、口和皮膚等感官能幫我們認識這個世界,幫我們學習新的事物,所
以要好好愛護自己的感官,維護感官的功能。
㈣重點歸納:透過課本圖畫,讓學生初步了解少了眼睛便無法看見美麗的世界;少了耳朵將
聽不見家人說話的聲音;少了鼻子就無法分辨氣味;少了嘴巴無法唱歌也無法品嘗食物;少
了皮膚將無法分辨冷熱,讓學生了解五官的重要性。
【活動二】視障與聽障體驗 40'
㈠請學生閉上眼睛,憑感覺在白紙上寫出自己的名字並畫出人像。畫好後張開眼睛,互相欣
賞彼此的傑作,再自由發表蒙眼寫字或畫圖的困難與感受。
㈡教師說明聽障者如果沒有助聽器的幫忙,可能聽不見說話的聲音,接著輕聲說話,請學生
仔細觀察口形,猜猜看老師說了些什麼?再由學生自由發表聽不清楚時,生活上會有哪些不
便和困擾?
㈢教師提醒學生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視力與聽力,避免受到傷害;對於身體殘障者則應該給予
應有的尊重和適時的協助。
㈣重點歸納:透過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視力、聽力功能受損的情境,學著感受視障或聽障人
士生活上的不便之處,進而激發同理心,接納身障者並給予適時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