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指考國文試題解析:鑑賞評析導向與文白比例分析

格式
doc
大小
95 KB
頁數
6
上傳者
Own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07-04,离现在 17 1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97年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  國文科 試題分析會議

臺北市中等學校校長協會委託臺北市學科輔導網辦理

成功中學范曉雯

景美女高陳嘉英

中山女高李明慈



  1. 前言 

有別於學測的生活化與通識化,本次試題內容與學測能有所區,首先,本次題目大量增加鑑賞與評析的題型,較能展現學科專業化的特色。其次,題目取材於文白的比率雖然相近,然而語體文試題難度有反而高於文言文,再者,所要考核的目標,能夠偏及國文學科的各種層面,達到指定考科進階篩選的目標。

二、命題分析表解

(一)91~96年指考試題題數分析

 
 

選擇題

非選擇題

單選題

多重選擇題

91指考

17

7

問答題

作文

34%

21%

18%

27%

92指考

17

12

作文

34%

36%

30%

93指考

20

9

國字與改錯

作文

40%

27%

6%

27%

94指考

17

7

簡答

作文

34%

21%

9%

36%

 95指考

17

7

簡答

作文

34%

21%

18%

27%

96指考

17

7

問答題

作文


34%

21%

18%

27%

97指考

17

7

擴寫

引導寫作


34%

21%

18%

27%

(二)命題取材分析

題號

命題取材

測驗內容

答題關鍵

與課文相關

   1

字形

字音、字形、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改錯字

常用字

   2

詞語解讀

字音、字形、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詞語解讀

常見詞語

   3

填詞

能評判不同媒材中應用性文字之精確度與合宜性

理解及鑑賞能力

新詩-葉維廉

   4

文章解讀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重點在”讓農奴恢復自由之身”

白話文-蔣勳

   5

文章解讀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彰顯惻隱之心

白話文-原住民

   6

現代散文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文意理解及鑑賞

白話文-劉大任

   7

應用文

能適切連結、體悟、建構科技與人文、知識與價值、傳統與現代之關係

文意理解

對聯

   8

現代文學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文意理解-需理解較深層的隱射

現代小說-黃春明

   9

古典文學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重點在”道不明道不行”的主旨

明儒學案

  10

子學思想

能體悟重要學術思想之內涵與影響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閱讀理解

子學思想的應用

  11

文意理解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閱讀理解

荀子勸學

  12

排序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文意理解-用頂真句法即可

莊子天道

  13

文意理解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文意邏輯

論語及儒學

  14

古文測驗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詞語瞭解

柳宗元梓人傳

  15

古文測驗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主題與支持性細節之對應關係

文意判讀

柳宗元梓人傳

  16

白話文

能透過閱讀與寫作歷程,發展出分類原則,系統性組織、建構語文資訊

文學表現手法

古蒙仁

  17

白話文

能透過作品之意象、情節等構成要素以及象徵、隱喻等文學筆法,體會其言外之意,並品評其審美價值

文學表現手法

古蒙仁

  18

成語測驗

能理解、辨析古今語法、語義等之特徵與差異

字義比較

課外

  19

修辭,文法

能透過作品之意象、情節等構成要素以及象徵、隱喻等文學筆法,體會其言外之意,並品評其審美價值

修辭判斷

古文-師說,孟子,馮諼客孟嘗君,

髯客傳 , (每個選項皆出自課文)

  20

文意測驗

能透過作品之意象、情節等構成要素以及象徵、隱喻等文學筆法,體會其言外之意,並品評其審美價值

文意判斷

新詩-陳黎

  21

應用文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中關鍵文句之意涵

詞語測驗(敬詞為主)

課文:孟子、出師表、燭之武退秦師、與陳伯之書

  22

文法

能理解、辨析古今作品之形式結構與意義內涵之對應關係

句法

孟子、醉翁亭記、黃州快哉亭記

  23

詞語測驗

能理解、辨析古今語法、語義等之特徵與差異

詞語測驗

選項多為課內

  24

能理解、辨析、評判作者之論點與作品之旨意

能鑑賞古今不同文體之文體特徵與文學風格

文意理解,表現手法

王磬

滿庭芳

非選一

古典文學-擴寫

能透過閱讀與寫作經驗,思考、體會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的人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描寫能力為主,掌握主旨精神,運用想像加以渲染

史記 鴻門宴

非選二

寫作能力:引導寫作

能透過閱讀與寫作經驗,思考、體會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的人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語文表達

論說文

 

三、選擇題難易度與鑑別度分析

難易度

題號

6

37891012131415161720222324

124511181921


鑑別度

題號

62022

23578910121415161718212324

14111318


四、試題素材文白分析


古典文學

2611

約佔47%

27111213141519212324

現代文學

2913

約佔53%

1345689101617182022



五、非選擇題分析

(一)擴寫

 自八十四年推甄之後,擴寫並未出現在這幾年其他大型考試之中,相較於八十四年的考題(附錄一),此題強調描寫能力,學生必須因應其對話,表情及動作來加深內涵。

〈鴻門宴〉一文,本次應試學生的各版本都見選錄,因此,材料對學生而言並不陌生,同時也應能輕鬆掌握本文的義旨及人物之間的關係。如此取材,意在希望考生融會課內知識。

  答題特別要求學生掌握材料的主旨及精神,因此作答時,須掌握「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主旨,與范增及項莊的心理層面;學生可以藉由人物的表情、動作,對話的口氣甚至場面的氛圍來渲染。


(二)命題作文

  此題沒有過度的引導,所以給予學生更寬闊的發揮空間。

  「專家」一題實為面向極廣的題目,可以由各行各業專家的表現、專長,做為基點,再由此延展出不同層次,比如怎樣的人才算專家、專家的有限與無限、專家怎麼自我期待以及社會如何看待專家。面對社會對專家的期待、專家要付出什麼樣的社會責任?專家個人的修為及態度,於此亦顯得格外重要。

  左傳昭公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唐朝孔穎達在左傳疏中解釋「達人」為「謂知能通達之人」。而專家呢?指的是精於某種學識或技術的人。清史稿˙卷四八○˙儒林傳˙序:「孫詒讓之於周禮,陳奐之於詩,皆專家孤學也。」演變至今,達人泛濫,專家比比皆是,學生可以透過這個角度思考,不要被「專家」之名所囿。

  正如引導文字中一句「任人都無法博通一切」,言下之意,專家只在一個特定領域。在亞里斯多德年代,知識是跨領域的博通,達文西是藝術家,在光學、機械、天文、地質學上,也都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專家則是知識分門、社會分工之下應運而生。學生如果能由這裡檢討,明白現今是多元知識的社會,若讀科技不懂人文,讀人文不懂科技,將如愛因斯坦說:「專業知識只是使他更像一隻受過良好訓練的狗,而不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整體而言,此題相較去年指考題「探索」,更有發揮的空間,但是易寫難工。形式偏於敘述與說明較能發揮,在內容上,要透過觀察社會現象剖析專家。

命題特色
1.本次出題用心,經過設計,取材遍及經史子集,深度層次由理解到鑑賞,題型由字詞的基本理解與運用,到段落的結構,乃至於篇章的表現技巧,各項命題指標皆能涉及,使得考題整體架構完整。

2.文白比例已接近一比一,已反應九五課綱的立意。也透過題目,呈現出九五暫綱未來的命題趨勢。其次,提醒國文教師應重視白話文教學,提昇文學鑑賞能力,這正是高中國文教學的期待。

3.白話文取材皆為近代作家,材料新穎。新瓶裝舊酒,讓人耳目一新。

4.題目選材有相當比例出自課內,包涵非選擴寫題總計三十二分的比例,足以達到引導學生從課內打下紮實基礎的目的。

附錄一:八十四年推甄考題(佔15分)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孟子盡心下》說明:

(1)請撰寫一則200300宇的白話短文(含標點,可不分段),以闡發下列引文的旨趣。

(2)本題非翻譯題,切勿僅將原文講成白話。

(3)務必寫在答案卷「壹、文章擴寫」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