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或白話,在在顯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文章焦點,
汲取文章重點,是身處高科技現代人必備的能力,亦是未來制勝的關鍵。
二、經典古文活化,轉化創新命題:A類選文維持一定的比例,形音義之辨析應
用、文意閱讀 (如陶潛、警世通言題)為主,且也出現了第五冊之選文,如
鴻門宴中的人物。此外,出現了醫院的手術麻醉風險圖表,及以歷史人物牌
卡說明,結合了閱讀、預測、推理能力,足見試題委員們希望高中生能在真
實情境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與能力。另捨棄傳統修辭命題,以語法結構的歧義
句代替。綜合言之,此次命題以課內所學為基礎,再拓展到課外的知識,是
種運用所學為基底,活用以解決生活問題的創新命題,已偏離了填鴨死背不
知思考運用的範疇。這樣的命題方式兼具深度與廣度,與坊間的題目、題型
均有所區隔,不容易被猜到,檢測學生真正具備的能力。但這樣的命題,對
於程度較低,統整歸納能力不足(欠缺)者,實非好事。
三、文言白話兼具,古典現代並重:本次命題出現的文白比例,各佔 55%、45%,
其懸殊不大。在文言選文,某些篇章幾乎是年年出現,如〈燭之武退秦師〉、
〈馮諼客孟嘗君〉、〈諫逐客書〉、〈出師表〉、〈師說〉、〈典論論文〉、
〈蘭亭集序〉、〈諫太宗十思疏〉、〈師說〉、〈始得西山宴遊記〉、〈琵
琶行并序〉、〈風塵三俠〉、〈岳陽樓記〉等古文三十。經典古文雖距今甚
遠,但仍有其時代價值,因此,對於這些經典篇章宜多費心閱讀與思索。而
白話選文的部分,以國寫題的寫作為主,另現代作品的選材極具代表性,如
去年甫過世的作家余光中、齊邦媛、陳芳明、向明、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
幹等人之作品,均出現在此次的命題中。足見現代作家的作品,亦是考生不
可忽略的。
國寫題部分:
今年是首次國寫題單獨施測,時間為八十分鐘,必須完成兩篇長文,其題型
分為「知性統整」及「情意抒發」兩大類型。在此兩大類型中,又再分成兩小題。
此次國寫題的特色如下:
一、知性的統整能力:在國寫題題目說明中有「整理」、「評論」、「分析」、「觀點」
等關鍵字。此次國寫題為圖表資訊統整,必須根據圖表所給的資訊,說明「甲
生」的主張,這必須具有看圖、統整、歸納的能力,再寫成文字敘述,無法
隨意亂書。另題則是觀點說明,考生只能持一論點來說明自己的看法,這是
一篇字數達 400 字的長文。兩小題均有文長的限制,要特別注意。此題分析
圖表的能力,實際是一種分析能力與文字表現能力的展現。
二、情意的感受抒發:另一題則是感性抒發,此題再分成兩個小題,其一,根據
楊牧〈夭〉一詩做鑑賞,從詩中作者對聽覺、視覺的描述感受,說出作者對
春天的美麗新世界,卻以〈夭〉命名之因,且文長限至在 120 字內。另在第
二小題中引用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中的話,引導學生思考感官描寫、
季節的感知,在感受與領會後,再以「季節的感恩」為題,書寫成文。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