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測國文試題分析:生活化與閱讀理解並重

pdf
600.37 KB
5 頁
Ali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8學測國文試題分析 洪阿李
108 學年度國文學測試題,就整體內容而言,除維持歷年來結合的生活時事、歌詞及電視劇,選材
多元等趨勢外,試題題幹變長,足見更加重視學生閱讀與文意理解的能力;同時,亦是首屆以五冊國文
內容為範籌,自然傳統經典文學也入題了。
從整體試題梗概的情況而言一般學生的反應均是試題平易近人因試題多試卷的文字字數多,
所以作答是較急迫的。
壹、分析:
一、單選題與多選題題數
雖從 107 學年開始選擇題、國寫題分開應試後,選擇題題目從原有的 23 題變成 42 題,而多重選擇
仍維持在 8題,在此部分沒有任何的更動,因此並不會造成應試學生太大的心理負擔。
單選題
多選題
總題數
105
15
8
23
106
15
8
23
107
34
8
42
108
34
8
42
【單選題與多選題題數
二、題組題與非題組題題數
題組題與非題組題題數的變化,透過圖表比較,清楚看到題組題題目大幅提昇,從 105 學年的 40%
到今年的 79%。就 108 年閱讀題組有 10 則,題目共計 27 題,組題題目大量的增加,說明這幾年試題益
發重視學生閱讀養成及文意理解能力。因此面對此卷唯平時即有閱讀習慣的學生,才能從容不迫地應
試。所以養成學生喜歡閱讀的習慣是刻不容緩的事。除有利國文學習成績的提昇外,亦是學生一輩子
都受用的。
而題組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改寫國外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1492 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及衝擊》、
當代學者王溢嘉〈一般人物兩樣情張小虹〈我們都是青少年〉、 馬世芳〈煙花與火焰的種子〉、 及張
曉風這些芒果,是偷來的嗎?〉等白話文題組,還有潘耒〈徐霞客遊記序〉、 方孝孺〈越巫〉、 歸有光
項脊軒志羅大經〈能言鸚鵡〉等文言文題組。從這些選文中,可以探知雖是國文科試題,但已漸
漸地脫離單純的文學範籌逐漸走向大單元跨科融合統合學習學習不再是片斷分科破碎知識,
吻合了教改強調的全人學習、素養導向。
題組題數
非題組題數
題組比率
105
6
9
40%
106
8
7
53.3%
107
23
11
67.6%
108
27
7
79.1%
【題組與非題組題數】
三、白話與文言試題
學生向來害怕文言文,但近四年來文言文與白話試題的消長一直是白話文略多於文言文試題,
0
10
20
30
40
多選題
105
106
107
108
0
5
10
15
20
25
30
非題組數
105
106
107
108
不止符合了社會多數人的期待,對於應試學生而言,也有喘口氣之感。
雖白話文試題略多於文言文試題,但今年試應的學生一般反映白話文試題有些刁鑽,不易回答
考慮的細節較多,必須反覆閱讀才能判斷,倒是文言文試題的反應,是較為簡單好寫的。所以,縱使
話文試題較文言文試題多,但卻不見得容易作答。因此文意理解的訓練是必要,不管是白話文或淺顯
文言,均是不可偏廢的。而文意理解的能力的提昇來自多閱讀,所以培養多元閱讀是必要的。
白話試題
文言試題
白話比率
105
12
11
52.1%
106
12
11
52.1%
107
24
18
57.1%
108
23
19
54.7%
四、總字數
試卷題目由原先的 34 題至今日 42 題,且題組題數的增加,試題總字數勢必增加。今日漸增多的試
卷總字數,對不習慣閱讀的學生勢必造成些心理負擔;加之以往學生習慣簡短的試題說明,突然面對
長文式的試題,肯定會慌亂無措的。因此,培養、訓練學生日常的閱讀,是減少學生面對十頁試題恐慌
的最佳方式。另在 111 學年的國文試題頁數恐增到十九頁,學生的閱讀習慣與素養,將更為重要的。
總字數
測驗時間
閱讀字數
105
5352
40 分鐘
133.8/分鐘
106
6637
40 分鐘
165.9/分鐘
107
11294
80 分鐘
141.1/分鐘
108
12306
80 分鐘
153.8/分鐘
【閱讀字數】
五、各能力指標題數分析
從題組的增加即可知閱讀理解之重要今再從各能力指標題數的分析我們清楚看到閱讀與理解能
力的題目高佔 32 題,佔 76%,這項能力訓練培養也就日益重要了。另,從各能力指標題數中,也發現
往日記憶與背誦的題型正漸漸地消退,如詞性、文學流派、作家的地位、作品的內涵價值、應用文等,
均不再受到命題者的青睞,甚或有四年來均未命題的現象(如:詞性、作家的地位),這也值得注意其消
長。
能力指標題數
105
106
107
108
字形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
1
1
1
字音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
1
1
1
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
1
2
1
詞語、成語意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2
1
3
1
詞性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0
0
0
0
修辭與文學技巧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3
2
2
1
0
5000
10000
15000
總字數
105
106
107
108
0
5
10
15
20
25
白話試題
文言試題
105
106
107
108
文法結構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0
0
2
2
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10
13
23
32
重要文學流派的常識
0
0
0
0
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
1
1
1
1
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0
0
0
0
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1
0
0
0
重要作品的鑑賞與評析
2
1
3
1
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1
1
1
1
其他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0
1
3
0
測驗學生的應用文能力
1
0
0
0
六、課綱三十篇
重要古文活化命題。課綱公布的古文三十篇中仍有許多的文章或文句出現在今年度的試卷中,
是驚鴻一瞥,這次題組出現的 13~14 題〈項脊軒志〉是重要古文作品,另有很多篇都有點到,但主要作
為字形、字音、字義的比較的有 135 37 〈馮諼客孟嘗君〉文意理解等。雖出題數不多,經典古
文的學習仍是必須的,因它是基本功,是磐石的作用,因此,除精熟課文內容、內涵,學習古人智慧,
涵養性格,欣賞美句外,形音義的基本能力學習與提昇,仍必須從中汲取,斷不可因白話文學入題多,
而偏廢,切莫因咽廢食。
1
A
燭之武退秦師
左丘明
105
106
107
2
A
大同與小康
禮記
105
107
108
3
A
馮諼客孟嘗君
戰國策
105
106
107
108
4
勸學
荀子
107
108
5
漁父
屈原
108
6
諫逐客書
李斯
105
107
108
7
鴻門宴
司馬遷
105
108
8
A
典論論文
曹丕
105
106
107
9
A
出師表
諸葛亮
105
106
107
108
10
A
蘭亭集序
王羲之
107
108
11
A
桃花源記
陶淵明
105
12
A
世說新語選
劉義慶
105
106
108
13
與陳伯之書
丘遲
107
108
14
A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105
106
107
108
15
A
師說
韓愈
105
106
107
108
16
A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105
106
107
108
17
A
髯客
杜光庭
105
106
107
108
18
A
岳陽
范仲淹
105
106
107
108
19
A
醉翁亭記
歐陽脩
105
106
108
20
A
赤壁賦
蘇軾
105
106
108
21
A
郁離子選
劉基
105
107
108
22
A
項脊軒志
歸有光
105
107
108
23
A
晚遊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
105
108
24
原君
黃宗羲
107
108
25
A
廉恥
顧炎武
105
106
107
108
26
A
左忠毅公軼事
方苞
105
106
107
108
27
A
勞山
蒲松齡
105
106
107
108
28
A
裨海紀遊選
郁永河
105
106
107
29
勸和論
鄭用錫
108
30
A
臺灣通史序
連橫
105
106
108
貳、總結
綜合上述的分析,今年試題符合 108 新課綱素養導向,落實跨科、跨領域及統整運用能力的題型。
且試題力求變化出新,逃脫傳統試題的窠臼,如戲劇《延禧攻略、馬世芳的樂評跨越流行音樂,討探
羅大祐與李宗盛歌詞文學另跨領域的題目有科普藝術史地與藝術整份試卷選項可謂設計用心。
長篇閱讀是未來的趨勢,強調多元閱讀訓練在素材多元的趨勢下多元閱讀的培養,教學現場需
教授閱讀策略,培養學生擷取訊息、文意理解、省思評鑑等能力,並跨科整合能力,才能應付未來日益
靈活多變的試題 9-10 涉及專業與多元跨及經濟領域15-17 題徐霞客的套裝行程18-21 跨及經濟、
生物、社會學、歷史地理;22-24 題王溢嘉文章跨及科學與人文,理性與感性的對話;25-27 題中國文學
跨及西方劇場;28-30 題馬世芳的樂評跨越流行音樂與歌詞文學,符合素養導向中「跨領域」的重點。
而結合日常生活情境者, 17 題潘耒〈徐霞客遊記序〉的套裝行程、24 題設計瓦特之旅、28-30 題流行
音樂中羅大佑、李宗盛二人歌詞文學的比較,均接近日常生活經驗的文章。
107 年國寫題獨立出來,可見文字表達能力是極為重要的,這也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三C產品
的廣泛運用,LINE的普及,社會大眾習慣用簡潔的文字或貼圖來表達自己的心意,長期以往,文字
的表達能力日益薄弱,令人擔心。因此,國寫題分成二大題,兼重知性的陳述和情意的抒發,應是為矯
正這個社會現象而發端的。
一、知性題圖表亦是近年常出現的,但並不難。但今年出在國寫題,兩張圖表,一目了然,難度不
高。問題一要求 80 字內說明完畢,主要考驗學生看完圖表後,能否擷取訊息重點,簡潔詳細地說明。
問題二題目極為生活化,正反立論皆可,但學生必須立場清楚、表達流暢、理由充分、結構完整,忌立
場反覆,前後矛盾。
二、情意題,文言文和白話文兼具,文言文和白話文平易近人,解讀並不困難。問題一限 120 字以
內,主要考學生是否讀懂文言文,以及摘要其重點的能力。而最重要的是,須將陶潛及阿啟伯的善意清
楚點明。問題二「溫暖的心」不難發揮,但是此題目易寫難工,敘述要拿捏好,文句宜修潤,取材亦是
決勝關鍵,莫僅點到為止。
參、未來教與學建議
一、學生方面:
第一、在經典選文基礎上擴大閱讀領域,應兼顧文學並多跨至其他領域。
第二、培養閱讀長文與多元閱讀的習慣。
第三、結合上課所學之閱讀策略,並留心生活所見所見文本。
第四、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兼重知性表達與情意抒發。
二、老師方面:
第一、在教學部分
引導學生進行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具備跨領域的閱讀素養及教學能力;並結合課內與課外,培養
用已知推及未知的能力,另外也須注意古今文學,甚至能用國文所學探索現代理論。
國寫題的文字表達訓練,不僅注重情意的抒發,亦必須留意知性分析能力的表達,多予引導,多練
習寫作,以建立學生的思辨能力與表達能力。
第二、在命題部分
精進「素養導向試題」命題能力,以「情境化」及「跨領域、跨學科」的命題設計。掌握「素養導
向試題」三大命題重點方向,亦為當務之急。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