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統測國文試題分析

pdf
313.86 KB
2 頁
Microsoft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6 年統測國文試題分析
撰稿人:連艾寧
今年統測國文試題依往例分選擇題 38 76 寫作測驗 124 選擇題 1-20 題為綜合測驗,
21-38 題為篇章閱讀測驗。統測國文試題雖不像學測國文有明確的測驗目標,但題型設計仍可從學測國
文測驗目標找到相對應的檢測目標。
學測國文測驗目標可分為語文、文學、文化三層次,且題目多根據測驗目標出題題數分配平均、
化不大。但統測選擇題主要在測驗學生語文表達、閱讀、與應用的能力,故較少題目觸及文學、文化範
疇,反而比較重視多元、生活題材的資訊統整及觀念辨析的能力。
選擇題有 7題在考詞語、成語的辨析應用,出題類型甚為靈活,有一詞多義、成詞語填空,以及結
合閱讀形式須掌握題幹主旨找出相對應的成語,雖然出現成語,但都是生活常用成語如:柳暗花明、
獨有偶、追根究柢、不情之請,而且出題形式仍多屬文意理解,須掌握題幹主旨,找出正確的成語。
讀題組的文意理解多達 21 題,出題類型亦豐富,有文句重組、文意理解、詩旨判讀、圖文判讀。
字形、字義、詞性、文法、國學常識、作家各只考 1題,字音、修辭、文學知識、文化能力如學術
思想、論孟甚至是全無出題。但這不代表國文課堂教學內容並不重要,傳統課本所教的只是基本常識
同學必須要將之涵化為答題、解題的基礎,並將之靈活運用。例如在篇章閱讀 2729 題題組介紹中國
樂器沿革,第 29 題選項有荀子〈勸學〉: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從「鼓琴」一詞去映證傳統中國弦
樂一開始演奏方式實為敲擊,慢慢再演變為撥彈。傳統國文上課只教詞性的改變、修辭為轉品,但背後
卻是一種原始的演奏方式,但此題要找出正確選項,同學仍須理解詞義及修辭技巧,才有判讀的能力。
篇章閱讀測驗 18 6個題組3題組為語體文文字篇幅介於 400~500 字之間內容有「餐飲」
「全球化」「中國樂器沿革」;2 題組為文言文,文字篇幅介於 200~300 之間,內容偏向奇聞異事,1
為文白對照,主要選材為基本古文三十篇的〈赤壁賦〉
在試題的選材上,語體文與文言文各佔一半,來自課本選文的試題只佔十題,但實際配分未達 20
分。有 5題偏向傳統出題方式,考字形、字義、文意、語氣判讀(1.2.12.15.16 ),但有 5題則是配合題
組閱讀形式,課本選文作為選擇題選項,須掌握閱測題幹主旨、問題,再找出相應選項,在出題上較多
變化,同學答題難度增加了。總體而言,課本選文配分不及 20 分,佔比實在偏低。
在傳統選文古文四十篇裡,出現了 21 篇,其中〈勸學〉、〈 大同與小康〉、〈 典論論文〉、〈 始得西山
宴遊記〉、〈 臺灣通史序〉、〈 劉姥姥進大觀園〉, 是熱門選文,三年來皆重覆出現。而且自 103 年至 106
年開始,在篇章閱讀測驗 36-38 題則以古文三十篇選文,並配合相似主題的文章、詩詞作內容、觀點、
寫作技巧、篇章布局的分析比較,出題方式十分靈活、多元,搭配古今、不同文類的相互比較。103
〈始得西山宴遊記〉104 〈桃花源記〉、權德輿〈桃源篇〉比較、105 〈師說〉、呂溫〈與族兄皋請
學春秋書〉比較106 年蘇軾〈赤壁賦〉一冰〈蘇東坡新傳〉的文意比較。這四年來皆出現類似的題
型設計,主要仍是希望同學能熟讀基本古文,並做多元、靈活的思考及意義參照。
99 年統測加入寫作測驗後,統測作文主要是【題意引導寫作】和【資訊整合寫作】題型。99
「回聲的啟示」100 「善意在手中」101 「問心無愧」102 「放大鏡」105 「怎麼會是我」
寫作題材偏向抒情自我省察、生命狀況的反省調整103104 106 年題型為資訊整合寫作寫作方
向為熱門的時事議題,103 年探討單一專才或多元才能,104 年結合柱狀圖要求分析臺灣青年行動力的
表現,對於臺灣年輕人來說最有行動力的是追求美食、存錢旅行,而職場上力求表現、加強第二專長則
是其次。「專才」或「小確幸」與「青年就業現象」都是近幾年媒體、財經雜誌探討的熱門議題。
106 年「關於物美價廉,我的看法是……」則是運用對話框形式呈現多元觀點引導思考方向。
形式設計活潑,但內容卻可從「物美價廉」的臺灣消費現象,進行探討延伸的低薪化、廣告行銷、全球
化甚至是觀光議題。今年題目一樣是熱門議題,但探討的議題更深、更廣,卻也是更為生活化的題材
這些題目都反映出對於高職生的要求,要對職場趨勢、生涯規劃、社會現象具有資訊統合、多元辯證、
價值澄清的能力故平常同學要閱讀收集相關之文章,如《商業周刊》《天下》《遠見》Career
雜誌,並養成熟記重要觀念之能力,因為思考力、寫作力的背後基礎是豐富、紮實的價值、觀念。要有
具體、清楚、多元的觀念、想法,才有分析、判別資訊意義的能力。
總體而言106 年統測國文選擇題難度是中間偏難雖然與課文相關的題目不到 10 題,但 詞義辨識、
價值釐析、文意解讀、觀念連繫仍須建立在對於課本選文的掌握上。另外三分之二的題是閱讀測驗,
所以建議同學要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選文要注意二種方向:第一要能根據體裁分類,依古典可分:詩、
辭賦、、曲、駢文、散文、小說。依現代可分:、散文、小說、廣告文類等。第二依主題,如文學、
哲學、生活、經濟、科學、文化、道德、藝術、歷史等,以期能掌握各主題的論述方式及立論基礎,在
閱讀時要養成找出關鍵句、畫重點、條列、歸納、分析與推理的能力。並要熟記佳言美句及重要觀念,
將閱測所學涵化為寫作及思考基礎。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