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 學年度統測國文科考題分析
撰寫人 董雅蘭老師
108 學年度統測國文試題共有兩大題 : 第一大題為選擇題(佔76 分),第二大題
為寫作測驗(佔24 分),總計 100 分。而傳統國文基礎題的腰斬,和閱讀素養題的擴
增,則是今年試題的重大變化與特色。
一、選擇題分析 :
今年統測試題測驗目標涵蓋字形、字義、成語辨識、國學常識、應用文、閱讀
理解;題目類型則包含改錯、一字多義、成語應用、對聯組合、文意判讀、文意比
較、圖文判讀等項目。其中「字音辨正」已連續四年缺席,「字義判斷」及「成語
運用」都僅剩一題,而「修辭語法」更是完全消失,即便「國學常識」仍有三題,
也只是閱讀的附庸,評量目標明顯傾移,單閱讀理解測驗就有 34 題,佔選擇總成
績的 89.5 %,可見建立以閱讀素養為核心的「帶得走的能力」,實為未來準備統測
國文的重要方向。
就試題素材而言,去年入選文言課文 28 篇,白話 10 篇,今年課內比例則明
顯下降,出現的重要文言篇章有‹馮諼客孟嘗君›、‹論語選›、‹勸學›、‹漁父›、‹典論
論文›、‹諫太宗十思疏›、‹赤壁賦›、‹台灣通史序›、‹鴻門宴›、‹出師表›等10 課,
另外‹蘭亭集序›、‹始得西山宴遊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晚遊六橋待月記›、
‹左忠毅公逸事›等6課,則多半是在選項上顯示篇名、提及作者,而未有實際的評
量作用。白話文方面,今年數量 6篇也較以往少,然‹一桿秤仔›、‹孔乙己›、‹髻›
等熱門選文,卻是年年出現,值得考生持續注意。
雖課內比調降,但將課文設計為閱讀文本的題目仍持續出現,今年有 24-26
題組‹台灣通史序›、27-29 題組‹出師表›,學生仍需熟讀課內重要文句、主旨,方能
縮短閱讀時間,提升答題的成功率。而此類閱讀題型,多結合另一篇文本比較,教
師也須補充相關閱讀資料,才能延展學生的學習廣度。
就閱讀試題內容來看,還涵蓋多項社會議題,如 : 都市綠地問題、食物浪費問
題、傳染病與宗教、AI 與IA、傳統產業的轉型、商業與旅遊等;從群類考科來看,
也廣泛展現了技職群科的特色,與機械、動力機械、土木建築、商業管理、衛生護
理、餐旅等群科都有相關連結,這與新課綱培養跨領域素養的精神是相呼應的,而
學生也應多關心時事,留意社會脈動,增加閱讀的深廣度,才能在作答時有高度整
合的能力。
二、寫作測驗分析 :
今年的寫作測驗為「題意引導寫作」,要考生結合經驗與觀察,反思廣告金
句「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是否會因人、因事、因時而產生變化,進而探討「心動」
與「行動」兩者間的關係。命題結合生活,容易發揮,只要直接參考金句或試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