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中和國小111學年度十二年國教前導學校素養導向教學教案
一、單元/主題名稱:第四單元/多邊形與扇形
三、設計理念:利用問題導向(PBL)及實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增進新知識及修正舊有的知識內容。
四、主題核心素養與學習目標
年級 | 五 | 教材來源 | 康軒教科書 | 總節數 | 5節 | ||
領域核心素養 |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 解決問題並尊重 不同的問題解決 想法。 | ||||||
學習表現 | s-Ⅲ-5以簡單推理,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 單元學習目標 |
理解扇形的變化及圓心角的計算。(4-4) | ||||
學習內容 |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 ||||||
議題融入 | (如果沒有請寫無) | ||||||
課程連結 | 康軒數學第七冊第五單元:能理解平面圖形組成因素及特性。 |
活動名稱 | 學習表現 | 活動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或 教學脈絡 (含關鍵提問設計,畫線標示) | 教學 節數 | 教學或學習策略 | 評量 方式 |
一、引起動機 二、 教學活動4-1三角形的邊長特性 三、綜合活動 學習單 | 【連結生活經驗】請學生聯想,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哪些三角形? 【先備經驗】請學生回想四年級學習的,三角形的特性( )條邊,( )個頂點,( )個角。 【導入活動】分組,每組發下扣條及學習單,準備實作。 實作活動
第一組學生A還未操作就先說:「老師,我知道,只要隨便三條邊就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了!」 老師回應學生A,先動手操作驗證。 實作完成 第二組發表學生B:「老師,可以組成正三角形,還有等腰三角形!」 第三組發表學生C:「老師,有些扣條太短,不能組成三角形!」 第四組發表學生D:「老師,我發現只要兩邊加起來比第三邊長就可以組起來!」 老師破除迷思並總結:「實作之後,任意的三條邊都可以組成三角形嗎?」 請第一組學生回答:「不行。」 老師:「要其他兩邊相加起來比第三邊長,才可以組成三角形!」(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課本習寫
3.請學生習寫課本第52頁【做做看】,並講解。 統整本節活動重點
請學生在【三角型邊角關係_學習單】上驗證「鈍角三角形」,利用直尺測量哪一條邊比較長?用量角器測量大邊對應的角是三個角中最大的嗎?讓學生推論出:大邊對大角。
回家作業
| 第一節 | 影片輔助策略 問題導向策略 放聲思考與討論策略 實測與放聲思考計算 計算與互動討論 問答與討論 測驗輔助策略 心智圖統整策略 | 實作/ 問答 實作/互評 討論發表 紙筆評量 實作/問答 實作/問答 紙筆評量 數位實作評量 |
4-1 三角形邊長關係 學習單 班級: 姓名:
請拿出扣條包的扣條,請利用這四種顏色的扣條,任意拿3條扣條(可以拿2條或3條相同),排成一個三角形,並記錄哪些長度能或不能排成三角形?
紙條長度 | 能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 (能或不能) | ||
第一條 (公分) | 第二條 (公分) | 第三條 (公分) | |
根據上面的紀錄,三條邊的長度能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有一個規則,你發現了嗎? |
三角形邊角關係 學習單 班級: 姓名:
圖一
圖二
圖三
心智圖統整
五、實施情形(可張貼上述的學習活動輔以照片說明)
文字說明:
文字說明:
文字說明:
文字說明:
六、教學反思
請參閱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