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 尊重他人:從認識自己到理解他人的彈性學習課程

格式
docx
大小
28.93 KB
頁數
4
上傳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9-04,离现在 6 5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國中部108學年度彈性學習課程計畫

課程名稱

探索自己,尊重他人

課程

類別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

社團活動技藝課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其他類課程

實施年級

7年級8年級9年級

節數

每週 0.5 節 第1/2學期 共18

[設計理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強調以三面九項核心素養培養能解決生活情境中所面臨的問題,並能因應生活情境之快速變遷而時俱進的終身學習者。

課程命名為「探索自己,尊重他人以生涯發展與人權教育作為整個彈性學習課程的串聯軸線,再佐以性別平等教育和媒體識讀教育作為學習的內容載體,培養學生成為一位能定自我、關懷他人、理解世界的公民。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A1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 

B1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的能力,並能了解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B2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與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校本指標

1-1-1能了解個人特質與優缺點,進而接納自我。
2-1-1能聆聽他人的意見,同理並尊重不同的觀點。

2-1-2能藉符號工具,適當表達個人想法。

2-3-1 能以同理心尊重關懷自然環境與他人。


重點

學習

表現

1.善用各種管道蒐集資訊,面對資訊能謹慎客觀分析、查證。

2.透過閱讀文本,理解他人感受與觀點。

3.能評論資訊的正確與謬誤,並說出自己的論點。

4.具備團隊合作的態度,與人同理互動,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


學習

內容

1.蒐集查證資訊的方法與管道。

2.找出資訊的謬誤之處並能加以更正

3.關懷社會、尊重他人,省思生活中不合理之處並願意參與改進。

4.能與人合作、聆聽討論的方法。


課程目標

本課程依序安排「探索自己」、「自我的形成」、「有你真好」、「新聞放大鏡」和「文字會傷人」等主題,帶領學生從「自我」的概念認識、瞭解,擴展至思考、學習對「他人」相處之道。經由一系列的課程活動,教師營造溝通、思辨的情境,促使學生檢視、蒐集生活中的新聞資訊,反思周遭事物與自身的關係,進而發現問題,與同儕攜手合作、討論及研擬解決方案,培養「做中學」的問題解決能力,同時也體認人己互動過程中,尊重他人和遵守規範的重要性。

表現任務

(總結性評量)

七上:小組完成海報作品:蒐集、改寫新聞報導或電視劇內容

七下:小組完成作品:1.網路Po文的界線,2. 遇到網路霸凌的自保方式

教學進度

週次/節數

單元子題

單元內容與教學活動

[檢核點(形成性評量)]


1-14

探索自己

  1. 自我介紹九宮格:(1)課程介紹(2)學生填寫九宮格學習單。

  2. 展現獨特自我:透過同學間相互回饋,讓學生察覺自我並探索個人特質,發覺自己與他人的相同與相異處。

  3. 多元智慧檢核--生涯覺察與探索:(1)學生填寫多元智慧學習單(2)教師介紹迦納的多元智慧理論,協助學生了解個人潛力適合的發展方向。

  4. 開創彩色人生Part1發現人物的生命故事:(1)教師教導訪談技巧與禮貌。(2)學生撰寫訪談的問題。

  5. 開創彩色人生Part2人物的生命故事:(1)教師針對學生繳交的分組訪談報告,邀請學生分享”人物的生命故事”。(2)邀請聆聽者回饋。

學習單
訪談報告

15-18

自我的形成

1.自己眼中的我:(1)教師介紹顧里的”鏡中自我”理論。(2)教師舉例說明”媒體對於自我意向形成的影響力”。(3)反思、分享媒體對自己的影響。

2.這樣公平嗎:(1)藉由小組討論、分享,審視生活周遭對於男生、女生是否有不合理的差別對待方式。(2)省思自己是否也會因性別而差別對待他人,並思考正確的做法。

3.媒體的力量Part 1(1)教師複習”性別角色””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歧視”的觀念。(2)教師發下文本,帶領學生檢視新聞報導、電視劇內容,認識的謬誤以及如何形塑性別刻板印象甚至將性別歧視合理化。(3)教師交代學生分組,完成總結性評量,並說明下節課的展覽方式以及評分標準。

4.媒體的力量Part 2(1)小組作品展示。(2)學生欣賞作品,並互評他組。(3)教師回饋。

學習單
小組海報

互評單

2

學期

1-8

有你真好

1.「瑪莉亞變老師了?」:從韓國瑜的失言風波,引導學生反思並分享(1)人們對於新住民與東南亞移工具有哪些刻板印象

(2)這些刻板印象如何形成(3)這些刻板印象對於新住民與東南亞移工的影響(4)教師發下數則東南亞住民在台灣發生的案例,讓學生討論”當東南亞在台居民遭受不平等對待時,可以如何幫助他們、或是如何避免成為不平等對待的施加者”。

2.移轉幸福:(1)課程介紹(2)教師介紹、說明桌遊的規則。(3)學生透過操作桌遊,瞭解東南亞移工當前在臺灣面臨的困境。(4)學生回饋遊戲後的感想。

3.遠走他鄉:(1)教師介紹東南亞遷移至台灣的主要來源國。(2)小組討論、思考”東南亞民眾遷移來台的原因”。 (3)教師呈現資料,釐清東南亞遷移至台灣的原因。藉由遷移至台灣的資料,破除刻板印象。(4)播放”臺灣新住民”影片,藉由真實案例,分享新住民的生活

學習單

9-12

新聞放大鏡

  1. (1)教師發下關於新冠肺炎的不實網路新聞讀本,供學生討論判斷 (2)教師引導反思部分媒體的報導內容與事實不一定相符,媒體世界不等於真實世界,但卻深深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2. (1)小組討論:媒體傳遞的是真實的世界嗎?有哪些因素會導致媒體傳遞失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媒體?(2)教師說明媒體是經由訊息蒐集、訊息過濾、整理後,才是我們所看到的內容。(3)教師播放”皮諾丘”片段影片,歸納影響媒體報導內容的因素。(4)教師介紹媒體的演進與新興媒體。(5)教師提醒,在網路媒體中,我們也是資訊製造與傳遞者。

  3. (1)教師播放媒體帶風向的新聞,詢問學生對於這則報導內容的看法。(2)教師說明媒體選擇性曝光的目的,讓學生了解媒體的影響力。

學習單

13-18

文字會傷人

1.(1)教師以新聞舉例說明何謂「網路霸凌」。(2)學生分組討論「曾聽過或經歷過的網路霸凌事件」。(3)教師以新聞說明”網路霸凌”對受害者身心的影響。(4)小組分享,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被霸凌不是你的錯」、「遇到網路霸凌時,如何自保以及求援」。

2.(1)教師說明網路霸凌須負的法律責任。(2)以實際例子「韓國女星自殺」說明網路霸凌的嚴重性以及後果。(3)小組討論「網路Po文的界線」。(4)教師發下「遇到網路霸凌的自保方式」期末作業說明,說明製作期末報告注意事項。(5)教師說明下週各組分享的形式(平面或影音方式皆可)。(6)小組討論分享的內容。

3.(1)教師分明各組分享的時間,以及同儕互評單的填寫方式。(2)各組分享「網路Po文的界線」以及「遇到網路霸凌的自保方式」。(3)教師總結回饋。

小組報告

互評表

議題融入

人權議題、媒體識讀、生涯發展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評量規畫

七上:學習單(60%)、分組報告(30%)、互評表(10%)

七下:學習單(60%)、分組報告(30%)、互評表(10%)

教學設施

設備需求

單槍投影機、六台平板電腦、六組磁鐵白板以及白板筆、六組移工桌遊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You Tube影片、網路新聞

師資來源

校內公民教師

備註


說明:1. [ ]處為可選填之項目

2. 教學進度可單週呈現或以單元數週呈現。


課程撰寫者: 教務處: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