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評量試題設計與生活連結實踐研究

格式
doc
大小
83.5 KB
頁數
3
上傳者
Yi-Jen Lin 林宜臻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6-07-25,离现在 19 9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形成性評量試題設計表格


存檔名範例:形成性評量試題[01 整數概念] (個人) TKU96A01林宜臻


1.請針對學生不易學習有關〔數與計算〕〔量與實測〕〔圖形與空間〕〔統計與機率〕概念的一般傳統試題各一題,先置於【修正前】,第一次上課後,方以生活連結等的角度設計形成性評量試題置於【修正後】的欄位,於下一次上課討論。


2. 如果各位想進一了解形成性評量、參考案例或是複製形成性評量試題表格,請進入【林宜臻的數學園地】的【表格下載區】下載【試題設計表格】或觀看【試題設計舉例】


10861102115511711423期種子教師所設計的形成性評量試題,置放於[共譜樂曲區]

淡江大學 教育學院 師資培育中心 數學科教材教法A班與B班的耕耘成果,置放於[師生共耕區]

筆者有關形成性評量的所見所思,置放於[自耕區]的「數學領域課程設計─從形成性評量的教學活動談起」「讓促成思考過程之形成性評量在數學課堂生根」「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執行者的教」九年一貫數學領域課程與海外台北學校的教學」。


敬祝


林宜臻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研究組

TEL﹕(02)8671-1232

FAX﹕(02)8671-1247

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jen.naer.edu.tw/

http://mail.tku.edu.tw/jen/




3. 請根據以下的基本學力指標圈選評量試題培養何種能力。


國中數學科基本學力指標

概念建構能力

1.概念理解:概念、定義、事實及符號等的辨識、舉例與再現。

2.觀察描述:就觀察對象的屬性做質、量的描述、排序或歸類。

3.約估實測:對數值、長度、面積、體積、重量、時間等的估計,或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

基本運算能力

1.數的計算:各種數字、數值的演算。

2.式子運算:各種符號、式子的演算。

3.公式運用:公式、定理、性質、方法等的正確使用;並能直接或非直接代入、運用及演算。

圖形運用能力

1.圖形描述:基本圖形性質之描述。

2.尺規作圖:利用直尺及圓規作圖。

3.圖形量化:圖形的面積、體積、角度、長度及坐標幾何的量化演算。

表徵轉換能力

1.轉譯列式:日常生活情境或文意敘述與數學表示法間的轉換。

2.圖表使用:依數據製作各類圖表、並閱讀及使用。

3.數形聯結:代數與幾何間的轉換,或具體形象與形式符號間的轉換。

推理思考能力

1.綜合推理:以歸納、演繹、類比、分析、綜合等方法進行思考、推理、作圖之能力。

2.彈性思考:以正向、逆向、多路徑或創造性等不同思維運作進行推理,或精簡推理過程之能力。

3.回顧批判:判斷解答的合理性及正確性之能力。

生活實踐能力

1.生活運用:數學在日常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肯定其價值。

2.解決問題:選擇適當策略以解決數學問題。

3.美感欣賞:能欣賞數學中數、形的美感與優美之推理過程。

4.溝通表達:使用數學字彙、符號及架構表達意見。


設計者

TKU96A01林宜臻

主題


適用年級


分年細目


評量重點


請框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概念建構能力

基本運算能力

圖形運用能力

表徵轉換能力

推理思考能力

生活實踐能力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修 正 前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

修 正 後


與生活連結



能形成概念



能促進思考



提供修正機會



過於枝節



過於強調熟練








誘答選項說明



建議說明



- 3 -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