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領域四上第六單元「分數」教學教案

格式
docx
大小
72.98 KB
頁數
5
上傳者
HXP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10-17,离现在 1 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數學領域四上第六單元教案

領域

數學

教學者

許秋儂、莊淑惠

實施年級

四上

教學時間

40分鐘

單元名稱

分數

設計依據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n-Ⅱ-6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學習內容

N-4-5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名詞引入)。假分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分數的比較、加、減與整數倍。

融入議題與其實質內涵

人權教育

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E9具備與他人團隊合作的能力。

資訊教育

E3應用運算思維描述問題解決的方法。

生涯規劃教育

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E12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閱讀素養教育

E1認識一般生活情境中需要使用的,以及學習學科基礎知識所應具備的字詞彙。

E3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E8低、中年級以紙本閱讀為主。

E10中、高年級:能從報章雜誌及其他閱讀媒材中汲取與學科相關的知識。

E13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及不同學科主題的文本。

教材 來源

南一版數學四上第6單元

教學設備/資源

課本、習作

電子書

學習目標

1.透過具體物或分數板,理解比1大、比1小和等於1的分數。

2.能認識真分數,並說明其意義。

3.能認識假分數,並說明其意義。

4.能認識帶分數,並說明其意義。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評量方式

上課前,教師可以先介紹單元首頁的照片,提高兒童學習的興趣,再以照片下方的問題引發兒童學習本單元概念的動機。兒童不必馬上解決問題, 待學完本單元才回顧解題,可獲得自我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以前學過的是依據先備經驗所設計的題目,教師可以視情況給予兒童練習,複習之前所學。


【活動1】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及其命名

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


布題一:每條蛋糕平分成5份。

4份是幾個 條蛋糕?是幾條蛋糕?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4份是4個條 ,是 條蛋糕。

5份是幾個 條蛋糕?是幾條蛋糕?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5份是5 條,是  條蛋糕。

6份是幾個  條蛋糕?是幾條蛋糕?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6份是6個    條,是 條蛋糕。

說說看, 條、 條、 條和1條比較,哪一個比1條多?哪一個比1條少?哪一個等於1條?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條比1條多。 條比1條少。 條等於1條。

布題二:把1個圓當作1,塗出能表示下面分數的圓。

兒童分組討論、操作並發表。


哪幾個分數的分子小於分母?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的分子小於分母。

教師歸納:像 這些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作真分數,真分數比1小。


哪幾個分數的分子大於或等於分母?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的分子大於分母, 的分子等於分母。

教師歸納:像 這些分子比分母大或一樣大的分數,叫作假分數,假分數比1大或等於1

兒童聆聽並凝聚共識。



試試看:下面分數是真分數的在( )裡畫○,是假分數的畫△。


兒童各自解題、發表。


布題三:金鈴甜點屋的波士頓派有原味和巧克力兩種,看圖說說看,兩種口味各有幾個?

原味:         巧克力:

   

1個和 個記成1 個,1 讀作一又三分之一。

2個和 個記成2 個,2 讀作二又八分之六。

答:原味有1 個,巧克力有2



布題四:下面的彩帶長幾公尺?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這條彩帶長3公尺又 公尺,是3 公尺。

布題五:在布題三、四中的1 2 3 ,這些分數叫作什麼?

兒童分組討論、發表。如:

有整數的分數。

分數。

帶分數。

教師歸納:像1 2 3 ……這樣帶有整數和真分數的分數,叫作帶分數。

兒童聆聽並凝聚共識。

試試看:



~第一節結束/5節~









8



























8





























5








5














5








5










4








專心聆聽

口頭發表

實作表現

參與態度
























專心聆聽

口頭發表

實作表現

參與態度


























實作表現

參與態度







專心聆聽

口頭發表

實作表現












口頭發表

實作表現






專心聆聽

口頭發表

參與態度









實作表現

參與態度

參考資料


南一版數學四上教師手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