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七、相位偏移(phase-shift keying, PSK)調變是一種利用相位差異的訊號來
傳送資料的數位調變方式,其中二進制相位偏移(binary phase-shift
keying, BPSK)是 PSK 調變系列中最簡單的一種。BPSK 調變使用兩個
相位差 180o且正交的訊號來表示”0”以及”1”。另一方面,四位元相位偏
移(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 QPSK)調變,則是利用四個相位差、
各別相差 90o的訊號,一次傳送兩個位元: “00”、”01”、”10”、”11”。為
了比較 BPSK 以及 QPSK 調變系統,我們使用以下的訊號星座圖
(constellation diagram)來描述兩個不同的調變系統:
(每小題 5分,共 10 分)
在加成性高斯白雜訊(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通道下,
分別使用 BPSK 以及 QPSK 進行數位訊號調變,假設兩個調變系統的
資料傳輸率(transmission rate)相同,在使用相同的傳輸能量條件下,
請比較 BPSK 與QPSK 系統的位元錯誤率(bit error rate, BER),那一
種調變技術表現較好?為什麼?
在加成性高斯白雜訊通道下,分別使用 BPSK 以及 QPSK 進行數位訊
號調變,假設兩個調變系統的傳輸頻寬(transmission bandwidth)相同,
在相同的訊雜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條件下,請比較 BPSK 與
QPSK 系統的位元錯誤率,那一種調變技術表現較好?為什麼?
八、霍夫曼訊源編碼(Huffman source coding)是一種無失真資料壓縮的熵
(entropy)編碼演算法。考慮一個包含 12 個不同輸出、每一個出現機會
均等(equally likely)的訊號源,請利用霍夫曼編碼對該訊號源進行編碼,
並求編碼後的平均碼長(average word-length)。(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