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形狀與形體】公開觀課(第1節課)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本單元為第一冊第五單元「認識形狀」的接續學習,因此學生已能「形狀的分類」,且能辨識「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連結一年級的學習內容為D-1-1,並後續為二年級學習內容 S-2-1 和 S-2-2 的概念基礎。
(一)全等比對的教學:
兩個平面圖形經過平移、旋轉、翻轉的過程後再比對,它們的關係有「包含」、「全等」、「相似」等。在本單元,只需注意「全等比對」即可。鑒於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能力,「全等」一詞均以「形狀大小都一樣」取代,以利溝通兩個平面圖形的「全等比對」。本教材設計,學生先學習平移、旋轉、翻轉的操作活動。其次,運用平移、旋轉、翻轉進行比對,並引入「形狀大小都一樣」溝通「全等」。教學時,會刻意設計問題情境,使學生必須運用旋轉(或翻轉)才能解決問題。最後,利用「複製」的教學活動,統整整個「全等比對」的教學。
(二)透過形狀疊合及描繪的活動,找出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並辨認圖形:
學生要能辨認兩圖形的形狀是否相同,需透過疊合的實作活動,例如:學生雖然能由直觀辨別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但兩個看起來一樣大的圓形還是需要經由疊合的動作來確認。接著由描繪活動來仿製一樣大小的圖形,穩固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辨識能力。評量以實作評量為主,若進行紙筆測驗,則須以學生有實際操作經驗的題目,且辨認圖形的紙筆評量,圖形大小不宜太相似。
(三)用雙語教學模式複習一上學過的四種基本平面圖形:
以【Shapes】為主題,複習一上學過的四種基本平面圖形,用簡單的英文句子說明該圖形特性。再以 What shape is it? 問句反覆提問。
1、三角形(triangle) : A triangle has three sides.
2、圓形(circle) : A circle is round.
3、正方形(square) : A square has four corners.
4、長方形(rectangle) : A rectangle has two long sides and two
short sides.
活動5-3
4-1 用立體形體做拼排。
4-2 用立體形體做堆疊。
4-3 點數立體形體中積木的個數。
活動5-2
拼圖形 (3節)3-1 透過移動,拼出指定圖形。
3-2 透過旋轉或翻轉,拼出指定圖形。
3-3 使用五巧板,拼出指定圖形。
二、單元架構活動5-1
1-1 透過疊合和翻轉,
找出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
1-2 辨識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
2-1 透過描繪,複製出基本平面圖形。
三、活動設計
領域/科目 | 數學 | 設計/教學者 | 李欣雯 | ||||
實施年級 | 一年級 | 總節數 | 共6節,共240分鐘。 本次公開觀課為第1節,共40分鐘。 | ||||
單元名稱 | 第五單元 形狀與形體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 核心 素養 |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 |||
學習內容 | S-1-2 形體的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描繪、複製 | ||||||
議題 融入 | 議題/學習主題 | 【品格教育】品德發展層面 【科技教育】科技知識 | |||||
實質內涵 |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 ||||||
與其他領域連結 | 生活 |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數學課本第2冊 | ||||||
學習目標 | |||||||
1.認識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 2.能仿製基本平面圖形(圓形、長方形)。 |
學習活動設計 | |
學習引導內容及實施方式(含時間分配) | 學習評量 備註 |
第一節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5分鐘 ◎ 箱子裡有什麼 : 學生觀看完章前頁動畫後,教師利用p.57 的單元情境頁,藉由學校收到一批交換物品的情境故事,請學生觀察箱子的排列,並點數箱子數量。 二、複習活動~10分鐘 1. 教師利用自製的PPT複習一上學過的四種基本平面圖形。 2. 教師用英文句子說明該圖形特性: (1) 三角形(triangle) : A triangle has three sides. (2) 圓形(circle) : A circle is round. (3) 正方形(square) : A square has four corners. (4) 長方形(rectangle) : A rectangle has two long sides and two short sides. 3.教師用 What shape is it? 問句反覆提問,引導學 生觀察圖形,說出圖形名稱。 三、發展活動 (一)認識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10分鐘 1. 請學生從附件21圖形卡中,找出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 2. 教師請學生發表,說明自己找到相同圖形的方法。 3. 請學生倒出16張附件,討論如何能把附件分類在桌上排整 齊。 4. 教師歸納整理方法:(1)按照形狀方類、(2)照排列。 5. 藉用大風吹和颱風吹活動,教師請學生分別吹起和號圖形 卡大小相同的圖形卡,先分開,再重疊檢視。 (二)做出全等的圖形~10分鐘 1. 教師請學生發表如何在紙上做出形狀、大小一樣的圖形。 2. 請學生發表製作過程,並上臺示範。 3. 教師歸納:先描出圖形,再剪下來。檢查看看,剪下來的圖 形和原來一樣嗎? 4. 請學生分別在白紙上描繪出附件22的圖形,再沿著圖形的 邊剪下來。(圓形、長方形) 5. 教師提問:「剪下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一樣大嗎?」請學生 舉高2張圖形卡,先分開,再重疊檢視。 四、綜合活動 ~ 5分鐘 ◎ 分組合作~分圖形 1. 教師在黑板上貼15張圖形卡。 2. 請學生分組(4排分4組)討論 : (1)可分成幾堆? (2)如何分工,才能迅速拿下圖卡,並整理好? 3. 請每排學生分組上台拿下圖卡整理好,用計時器計時。 | 英語點數、回答 用動作或英語點數方式,強調形狀的特性。 口語評量 中文或英文皆可 實作評量 口語評量 學生先準備好附件21的圖形。 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翻轉、重疊的方法找出一樣的圖形。 實作評量 口語評量 教師行間巡視 實作評量 口語評量 教師行間巡視 觀察分工情形 |
3. 數學附件21、22 4. 大電視、電子書 5. 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圖卡若干組 6. A4白紙 (全班每人一張) 7. 大三角板一個 8. 計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