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志以左圖(8)的裝置,探討酵素的作用及影響酵素活性的因素
。甲、乙兩試管放在
37
℃的溫水中,丙、丁兩試管放在
100
℃
的熱水中煮沸
3
分鐘,30
分鐘後,在四支試管內都加入
2mL
的本氏液,並隔水加熱,試回答下列 41~43 題。
41.剛加入本氏液而尚未開始加熱時,甲、乙、丙、丁四支試管的
顏色分別為何? (A)藍、紅、藍、紅 (B)紅、藍、橙、黃
(C)紅、藍、紅、藍 (D)均為藍色
43.比較哪兩個試管的實驗結果,可推論溫度會影響酵素的作用?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小晴在甲、乙兩支試管中裝入不同的溶液,然後將碘液加入兩試管內,結果甲顏色改變,乙無反應。接著在乙試管中加
入本氏液後隔水加熱,結果乙試管呈紅色,試回答下列 44~46 題。
44.甲試管反應後,會呈現什麼顏色? (A)淡藍色 (B)藍黑色 (C)橙色 (D)紫色
45.由檢驗結果可推知,甲、乙兩支試管中的溶液含有哪些成分?
(A)甲-葡萄糖、乙-澱粉 (B)甲-蛋白質、乙-脂質 (C)甲-澱粉、乙-葡萄糖 (D)甲-脂質、乙-蛋白質
46.本氏液與碘液可用來檢驗物質的成分,試比較兩者的處理方式,何者正確?
(A)兩者均不須加熱 (B)兩者均必須加熱 (C)前者不須加熱,後者必須加熱 (D)前者必須加熱,後者不須加熱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下列問題:
細胞可依構造的差異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兩大類。原核細胞大小約為
1~10
微米(μm),由於缺乏核膜,故
不具細胞核,遺傳物質直接與細胞質接觸,這也是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差別。此外,原核細胞中也缺乏各種由
膜構成的胞器,如液胞、粒線體或葉綠體等。特別的是,原核細胞的細胞膜除了可控制物質進出,亦可將養分轉換為細
胞所需要的能量。在細胞膜外,原核細胞還具有由肽聚糖構成的細胞壁。科學家將這些沒有細胞核的低等生物,稱為原
核生物,代表者有細菌和藍菌等。真核細胞的大小約為
10~100
微米(μm),具有細胞核與各種有膜的微小構造,但
不一定具有細胞壁,科學家將這些具有細胞核的單細胞或多細胞生物,稱為真核生物,代表者包括了植物和動物等。
圖(9) 圖(10) 圖(11)
47.由上(9) (10) (11)三圖判斷,最可能是口腔皮膜細胞的是? (A)圖(9) (B)圖(10) (C)圖(11) (D)以上皆是
48.由上(9) (10) (11)三圖判斷,最可能是風車草保衛細胞的是? (A)圖(9) (B)圖(10) (C)圖(11) (D)以上皆是
49.由上(9) (10) (11)三圖判斷,最可能是大腸桿菌的是? (A)圖(9) (B)圖(10) (C)圖(11) (D)以上皆是
50.以下關於上圖(11) 細胞內各種構造的敘述,何者錯誤?
(A)甲是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為細胞生命中樞 (B)乙是液胞,為動、植物細胞共有的構造,具儲存的功能
(C)丙是粒線體,動、植物細胞可產生能量的構造 (D)丁是葉綠體使細胞呈現綠色,能行光合作用製造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