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95.06 KB
頁數
5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8,离现在 5 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9學年度 1學期 年級 1次段考 (自然科) 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本試卷共(4)頁
.單選題
( )1. 小明在地球上進行生物探查,請問:在下列何處,小明最可能發現生物的蹤跡? (A)離地 20 公里的高空
(B)南極冰原大陸表面 (C)深達 15 公里的地底 (D)融熔狀態的岩漿中。
( )2. 小祥在野外找到 4種物質,請問:小明最適合利用何種特性來判斷所找到的物質為生物? (A)摸起來有熱度
(B)能吸收水分 (C)會移動位置 (D)可以分解養分,產生能量。
( )3. 小雯發現珊瑚礁區域的生物種類和數量比沙漠豐富,請問: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珊瑚礁地區
較溫暖有水 (B)珊瑚礁地區分布的海拔高度較低 (C)沙漠地區距離城市較遠 (D)沙漠地區分布的緯度較高。
( )4. 小嫻發現生長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葉子多呈針狀,請問:仙人掌的針狀葉使仙人掌具有何種生存優勢? (A)減少
水分散失 (B)維持體溫穩定 (C)提升光合作用效率 (D)少養分的消耗。
( )5. 虎克是發現生物體基本單位的科學家,下列何項確實是他的觀察記錄內容? (A)將所見的格狀構造命名為「細
胞」 (B)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組成 (C)細胞能進行分裂而產生新的細胞 (D)細胞皆具有細胞核、細胞質與細
胞膜。
( )6. 「細胞皆需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這句話是否正確? (A)正確,細胞皆無法由肉眼直接看見 (B)正確,顯微
鏡的發明就是為了觀察細胞 (C)錯誤,雞卵黃就是一個細胞,且肉眼清楚可見 (D)錯誤,植物細胞可由肉眼直
接觀察。
( )7. 小伶觀察不同細胞的形態,下列何種細胞最可能具有接收或傳送訊息的功能?
(A) (B) (C) (D)
( )8. 下列何者是只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分子? (A) (B)氧氣 (C)葡萄糖 (D)二氧化碳。
( )9. 小方想要觀察蒼蠅腳上的味毛,請問:小方應該選擇何種工具較為適當呢? (A)電子顯微鏡 (B)解剖顯微鏡
(C)電視顯微鏡 (D)複式顯微鏡。
( )10. 顯微鏡的目鏡及物鏡長短與倍率有關,當目鏡愈長時,倍率愈低;物鏡愈長時,倍率愈高。附圖中甲乙丙為目
鏡,PQR 為物鏡。晶晶利用這臺顯微鏡觀察植物的表皮,請問:如果想要在視野中看見最多的細胞,應採用何種
組合?
(A)甲、P (B)乙、Q (C)丙、R (D)甲、R
( )11. 附圖是小傑和小群觀察相同玻片標本的影像。關於兩人紀錄的差異,較可能是下列何種原因所
導致? (A)製作玻片標本時有無添加亞甲藍液所導致 (B)製作玻片標本時,是否有先漱口所
導致 (C)進行觀察時,是否調整過細調節輪所導致 (D)兩人的紀錄是依據不同倍率物鏡所觀
察的影像。
( )12. 製作染色的洋蔥表皮玻片過程中,下列何項是正確的步驟之一? (A)在載玻片放上洋蔥表皮後,立刻蓋上蓋玻
(B)在蓋玻片上滴加染劑 (C)用抹布擦拭蓋玻片,再滴一滴水於載玻片 (D)滴加過染劑的載玻片上放洋蔥
表皮。
( )13. 甲:二氧化碳;乙:細胞;丙:蛋白質;丁:氫原子。若將上述四者由小到大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甲丁乙 (D)丁甲丙乙。
( )14. 咸豐草葉子中的保衛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而製造養分,主要是因為該細胞具有下列何項特色?
(A)形狀為半月形 (B)具有細胞核 (C)具有葉綠體 (D)具有細胞壁。
( )15. 下列選項,何者與榕樹的葉子屬於相同的生物體組成層次? (A)眼睛 (B)血液 (C)消化系統 (D)紅血球。
( )16. 右圖為顯微鏡視野下所觀察到的草履蟲,下列相關敘述何項正確?
(A)草履蟲有特定形狀,故其細胞具細胞壁 (B)草履蟲的細胞具有多項功能,屬於多細胞生物
(C)草履蟲具有複雜的器官系統 (D)在顯微鏡中可觀察到草履蟲的部分生命現象。
( )17. 下列各種元素其及通用符號的配對,何者正確? (A)碳:N (B)氧:C (C)氫:H (D)氮:O
( )18. 住院時有些病患需注射葡萄糖溶液,為什麼要注射 5%的葡萄糖溶液,而不注射 5%的澱粉溶液。關於此現象的解
釋,下列何項可能是合理的推論之一? (A)澱粉無法直接被細胞吸收 (B)人體無法分解澱粉 (C)葡萄糖能加
速藥物反應 (D)葡萄糖比澱粉容易取得。
( )19. 以海水灌溉植物,其細胞可能會發生何種狀況? (A)細胞進水量大於出水量,細胞脹破 (B)細胞進水量大於
出水量,細胞不脹破 (C)細胞進水量等於出水量,細胞形狀維持不變 (D)細胞進水量小於出水量,細胞形狀
不變。
( )20. 「一家烤肉萬家香」和下列何種作用的原理相似? (A)蒸散作用 (B)擴散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2
( )21.小明在校園中看見許多漂亮的蝴蝶飛舞,請問蝴蝶具有下列哪些「生命現象」? ()繁衍下一代;()能夠
製造養分;()對花朵中的蜜源產生反應;()能夠生長;()需要消耗養分,產生能量;()靜止不動。
()甲丁戊己 ()丙丁戊己 ()甲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
( )22.如右圖甲~丁為生物圈的範圍概況,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在甲區域生物分布
稀少的原因是因為空氣稀薄、溫度低 ()在甲、乙、丙、丁區域的生物可行光合作
用獲得養分 ()生活在丁區域的生物無法在丙處生存是因為壓力變化 ()生物圈
的範圍看似廣闊,但海帄面以上只有甲、乙區域有生物生存。
( )23.有關生物適應環境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細菌可在
10000
公尺高的地方生存
()蝙蝠利用嘴和鼻發出超音波,以回聲定位捕食獵物 ()紅樹林的水筆仔生活在
河口地,掉落的種子會發育為胎生苗 ()深海魚類以上層掉落的屍體為食,不需直接利用陽光便能生存。
( )24.研究生命世界的問題,必頇使用科學方法。科學方法的步驟包括()形成假說;()觀察;()提出問題;()
設計實驗步驟;()新學說成立。請問正確的順序為何? ()甲乙丙丁戊 ()乙丙甲丁戊 ()丙甲丁乙戊
()甲丙乙丁戊。
( )25.為了探究為什麼白飯在口中咀嚼數次之後會有甜味產生,陳老師設計甲、乙兩組實驗,和
abc
三個變因如表
,有加入唾液的甲實驗是主要觀察對象,乙實驗則是作為比較。
變因種類
甲實驗設計
乙實驗設計
a
變因
澱粉、本氏液、隔水加熱
澱粉、本氏液、隔水加熱
b
變因
加入唾液
未加唾液,加入自來水
c
變因
結果變成綠色
結果維持淺藍色
試問此實驗的「
b
變因」及「甲實驗設計」應分別屬於變因種類及何組?
()操作變因;實驗組 ()操作變因;對照組 ()控制變因;實驗組 ()控制變因;對照組。
( )26.小美拿了一張小紙片,寫上「bdq」,放在「解剖顯微鏡」及「複式顯微鏡」下觀察,則他所看到的影像應該分
別為何? ()
bdqbdq ()
bdqbpq ()
bpqbdq ()
bpqbpd
( )27.若複式顯微鏡的目鏡有
5X10X20X,接物鏡有
10X20X40X,則此複式顯微鏡共有幾種放大倍率?
()
3
()
5
()
6
()
9
種。
( )28.小王觀察同一個標本四次,每次只調整物鏡倍率,其他皆未變動,如圖。請問視野範圍最窄()的是哪一個?
() () () ()丁。
( )29.小邦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生物,若發現視野中的小生物往左下的方向游走,如圖(),請問小邦應該把
載玻片往圖()中的哪個方向移動,才可將此生物移回視野的中央?
()
()
() () () ()丁。
( )30.小真用複式顯微鏡作觀察,用 10
倍物鏡看見的影像如()所示。若換成
40
倍物鏡觀察,則最可能會看到下
列哪一個影像? ()
()
()
()
()
( )31.如表中關於洋蔥表皮細胞、水蘊草葉片細胞及口腔皮膜細胞構造的比較,何者正確?(打ˇ表有,打×表無)
選項
洋蔥表皮細胞
水蘊草葉片細胞
口腔皮膜細胞
×
ˇ
ˇ
ˇ
ˇ
×
ˇ
ˇ
×
×
ˇ
ˇ
()乙丙 ()僅乙 ()僅丙 ()甲丁。
3
( )32.什麼因素造成大鯨魚與小蝦米等不同生物之間體型的差異? ()生物體細胞的大小 ()生物體細胞與細胞之
間的間隔大小 ()生物體細胞製造分泌物的多寡 ()生物體細胞的多寡。
( )33.小滿觀察血液中的紅血球,使用目鏡
10X、物鏡
100X,他把標準尺放於複式顯微鏡目鏡上,測得此血球的長
度為
0.16
mm,由此實驗可知血球的實際長度是多少? ()
1.6×10-1
mm ()
1.6×10-2
mm ()
1.6×10-3
mm
()1.6×10-4
mm
( )34.小米用
10X
物鏡,如圖(),觀察水中的小生物時,在視野裡看到一個矽藻,如圖(),如果他要換較高倍的
物鏡繼續觀察此矽藻,下列有六個操作步驟:○
轉動旋轉盤換物鏡甲;○
轉動旋轉盤換物鏡乙;○
將載玻片向右
上方移;○
將載玻片向左下方移;○
轉動細調節輪;○
轉動粗調節輪。請問下列哪一項操作順序是正確的?
()
()
()
→○
→○
()
→○
→○
()
→○
→○
()
→○
→○
( )35.關於粒線體與葉綠體的比較,哪項正確?
()甲丙丁 ()乙丙丁 ()僅丁 ()乙丁。
名稱
粒線體
葉綠體
是細胞產生能量處
是細胞產生養分處
動、植物細胞都具有
所有植物的細胞都具有
位於細胞質
位於細胞質
( )36.如表為植物細胞在放入各種溶液前,以及放入甲、乙及丙三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後,細胞變化情形示意圖,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植物細胞在乙溶液中無水分子進出的現象,故細胞形狀不變 ()此現象不必消耗能量即可發生 ()若持
續放入甲溶液內,植物細胞會脹破 ()蔗糖溶液濃度甲>乙>丙。
( )37.如圖為一半透膜(類似細胞膜)與被該膜隔開的分子,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虛線代表半透膜,分子後方的
數據表示該分子的濃度大小)
()水和氧自左向右擴散,而二氧化碳自右向左擴散 ()二氧化碳、澱粉及蛋白質自右向左擴散 ()二氧化
碳與蛋白質自右向左擴散,而水和氧自左向右擴散 ()維持原狀。
( )38.小芬到野外採集水筆仔標本,她觀察到保衛細胞、葉表皮、花及掉落長根的胎生苗。下列的描述:()胎生苗是
植物的營養器官;()胎生苗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葉表皮是由葉肉細胞和表皮細胞所組成,所以是屬於組織
層次;()水筆仔其組成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個體。共有幾項是正確的描述?
()1 () 2 ()3 ()4項。
( )39.對於榕樹與眼蟲的敘述,表中哪一項錯誤?
選項
榕樹
眼蟲
為多細胞生物
為單細胞生物
單一細胞不能獨立生活
單一細胞可獨立生活
細胞有明顯分工合作現象
細胞無分工合作現象
具有葉綠體,可以製造養分
無葉綠體,無法製造養分
() () () ()丁。
4
( )40.小靜用顯微鏡觀察以亞甲藍液染色後的口腔皮膜細胞,下列關於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需使用解剖顯
微鏡進行觀察 ()被染色後的部位主要為細胞核 ()其構造與植物表皮細胞相同 ()以牙籤鈍端刮取齒垢
製成玻片標本。
( )41.下列關於細胞的外型與功能配對,何者有誤? ()神經細胞→突起→傳遞訊息 ()表皮細胞→扁帄→保護
()肌肉細胞→細長可收縮→運動 ()保衛細胞→半月形→維持葉片形狀。
( )42.下列為動物體的組成層次項目,其由低至高依序排列為何?()心臟;()紅血球;()可愛的貓熊;()循環
系統;()血液。 ()丁→乙→戊→甲→丙 ()甲→戊→丙→丁→乙 ()乙→戊→甲→丁→丙 ()
乙→甲→丁→丙→戊。
.題組
※如圖為一個細胞模式圖,試回答第 43~46 題問題:
( )43.試問這是哪一類生物所含有的細胞? ()眼蟲 ()咸豐草 ()蝸牛 ()黴菌。
( )44.細胞構造的組成宛如一個化學工廠各司所職完成任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
-
保護與維持細胞形狀 ()
-
提供代謝反應的場所 ()
-
儲存養分與控制遺傳。
( )45.小新千里尋親,利用
DNA
的鑑定技術終於確認了他的生母。DNA
是控制人類遺傳性狀的主要物質,存在於圖中
的哪個部位? () () () ()丁。
( )46.曉風與朋友到拉拉山遊玩,發現林區間有的樹木均高達幾十公尺以上而能屹立不搖,究其原因是因為植物的細胞
多出了何種構造? () () () ()庚。
※圖()及圖()為林園高中生物實驗室中的顯微鏡。請利用圖示回答第 47~50 題問題:
()
()
( )47.操作圖()顯微鏡觀察細胞的相關事項,何者錯誤? ()若發生一半暗一半亮,則要調整己構造 ()先用
辛物鏡找到細胞後,再轉動丙換成丁物鏡 ()調整焦距可轉動戊、庚 ()光線進入眼睛的途徑為壬→己
→辛→乙→甲。
( )48.若使用此圖()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下列何者正確?()欲調節視野中的光線,可調整戊處及壬處 ()用丁
物鏡觀察玻片標本時,若亮度適當,但影像不清晰時,應轉動戊處 ()若亮度不變,辛物鏡換成丁物鏡時,視
野會變暗 ()在顯微鏡下觀察頭髮,若將玻片標本向左移動,則會看到頭髮向左移動。
( )49.使用圖()的顯微鏡觀察時,必頇調整何種構造,才可以使雙眼看到的範圍重疊,視野合一?
()b () c ()d ()f
( )50.小玉在實驗室裡用如圖()的顯微鏡觀察葉子的表面,其操作步驟包括:()調整調節輪;()將欲觀察物體
置於載物板上;()調整眼距調整器;()調整眼焦調整器。正確順序應為何?
()乙→丙→甲→丁 ()甲→乙→丙→丁 ()乙→丙→丁→甲 ()丁→甲→乙→丙。
~~作答結束~~
5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9學年度 1學期 年級 1次段考 (自然科) 答案卷
1~5
BDAAA
6~10
CBBBA
11~15
CDDCA
16~20
DCADB
21~25
CBCBA
26~30
BBBCC
31~35
BDDCD
36~40
BAADB
41~45
DCBCA
46~50
DACBA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