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七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pdf
669.97 KB
5 頁
Joseph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8 2學期 年級 2 (自然科)
班級: 姓名: 座號:
本試卷共(4)頁
.單選題
1.有關馬的演化過程,下列何者是不合理的? ()現代馬前腳上有一些看似無用的骨頭,可能是演化後遺留的痕跡 ()
馬在演化過程中體型由大變小 ()為適應森林草原的演變,由吃樹葉演化為吃草 ()馬的腳趾由四趾三趾單趾
2.以演化的觀點來看,下列哪一項較不合理? ()體型演化並無一定規則 ()由單細胞演化為多細胞
()由構造簡單演化成複雜 ()生物由陸地往海洋發展
3. 左圖為銀杏 Ginkgo biloba 的示意圖,銀杏是裸子植物,白果可食用,銀杏葉可用於做藥材。
下列關於銀杏的敘述何者正確? ()不具有花 ()屬於單子葉植物 () biloba 為名詞 ()白果相當於果實
4.以演化的觀點來看,「種子植物」能稱霸植物界的主要理由為何? ()藉由花粉管行有性生殖 ()具有維管束的構造
()能開花以繁衍後代 ()有根、莖、葉的分化
5.右圖是阿鴻用顯微鏡觀察到的五種生物,請問何者跟戊不是屬於同一界?
()-草履蟲 ()-矽藻 ()-新月藻 ()-黑黴菌
6.下列何者能行光合作用並具有真正的葉綠體? ()念球藻 ()石花菜 ()藍綠菌 ()大腸桿菌
7.下列何者不是化石? ()啃剩的胖老爹炸雞骨 ()清水嚴的咕咾石 ()西伯利亞永凍土中的長毛象 ()恐龍的糞便
8.有關「植物界」的生物特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蘚苔植物缺乏維管束,個體矮小 ()皆可利用維管束運輸物質
()只有此界生物的細胞具有細胞壁 ()維管束植物皆能產生種子
9.下列關於微生物與人類關係之敘述何者正確? ()香港腳(足癬)是水黴菌感染皮膚 ()瓊脂是由石蓴所提煉出來的
()昏睡病是草履蟲感染紅血球所造成的 ()乳酸菌可以製作優酪乳
10. 左圖為甲、乙、丙三種植物的部分構造,請問下列構造的比較,何者正確?
特徵
()具有種子
()具有果實
()葉片有角質層
()花粉粒
11.承上題,甲、乙、丙出現在陸地的先後順序是 () () () ()
12. 甲、乙、丙、丁、戊是屬於同一目之五種生物,如左圖表示它們的分類階層。
請問下列何種生物和甲的親緣關係最近? () () () ()
13.阿鴻抓到了:() Latiaxis japonicus () Penaeus japonicus () Squalus japonicus ()
Penaeus mondon
四種生物,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乙、丙是同種生物 ()在上述生物中,甲、乙的構造特徵最相似
()上述生物總共有兩個屬 ()在上述生物中,乙、丁的親緣關係最接近
2
14. 下列何者不是指標化石? ()始祖鳥化石 ()三葉蟲化石 ()恐龍化石 ()菊石化石
15.下列有關活化石的敘述何者錯誤? ()活化石的構造通常與其遠古時代的祖先差異很小 ()活化石可以算是化石
()長久以來,活化石生存的環境可能變化不大 ()活化石可能是動物或植物
16. 左圖為野豬(學名 Sus scrofa
)與不知名的動物,兩者的雌雄可以自然交配,
且所生下的子代仍具有生殖能力。所以此未知名動物的學名應該是 ()姬豬 () Sus () scrofa () Sus scrofa
17.下列真菌中,何者常利用出芽生殖,為不具菌絲的單細胞個體? ()酵母菌 ()竹蓀 ()黴菌 ()靈芝
18.下列有關生物構造及其適應環境的能力之敘述,何者正確?
()植物的角質層可促進水分的蒸散 ()體溫恆定的動物,其活動能力較容易受到周遭環境變化的影響
()動物演化出四肢,以利在水中活動 ()維管束可提升陸地植物運輸物質的效率
19.有關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及菌物界的構造比較,何者正確?
特徵
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
()細胞壁
()葉綠體
有或無
有或無
()細胞核
()單/多細胞
單細胞
皆有
20.陳時鐘去圖書館借了一本「台灣常見種子植物圖鑑」,則哪一類植物比較不可能出現在這本書中?
()大王椰子 ()土馬 ()羅漢松 ()大花咸豐草
21. 下列有關病毒的敘述,何種正確?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的 ()缺乏遺傳物質,故無法列入五界生物
()通常肉眼可見 ()可以分解動植物的遺骸,有助於物質的循環利用
22. 左圖為某植物莖的橫切面,其維管束排列如圖所示,則下列關於該植物的敘述何者錯誤?
()該植物為網狀葉脈 ()該植物為多年生的木本植物 ()花瓣為四或五的倍數 ()屬於雙子葉植物
23.有關左列四種真菌的敘述,何者錯誤? ()
可提煉抗生素的青黴菌
()
具有菌絲的香菇
()
用孢子繁殖的黑黴菌
()
用菌絲繁殖的酵母菌
24.臺灣獼猴的學名包含兩個字,其中
cyclopis
的原意是圓臉;macaca
的原意是猴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學名寫法為 Macaca cyclopis ()這是用英文寫的 () cyclopis
是屬名 ()學名命名法則由達爾文制定
25.下表為犬、豹、海豚、狸、狼等五種生物分類的情形,請依附表所給的資料,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脊索動物
哺乳
哺乳
食肉
食肉
獵豹
海豚
郊狼
()和犬親緣關係最近的生物是郊狼 ()由資料可知,狸是屬於食肉目
()和狼親緣關係最遠的生物是海豚 ()本表中與豹同目而不同科的生物有
4
26.楊慶鴻在英國-威爾斯發現龍王三葉蟲化石,在中國-雲南發現不少種類的恐龍化石,在台灣海峽發現了德氏水牛化石,
請問哪一地層最老? ()英國-威爾斯 ()中國-雲南 ()台灣海峽 ()無法比較
3
27.古生代泥盆紀(4億年前),部分生物離開海洋到陸地生活。關於最早成功適應陸地生活的生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應該是植物,因為當時海洋裡沒有動物 ()應該是動物,因為動物才有鱗片、皮膚等防止水分散失的構造
()應該是動物,因為動物才具有移動能力 ()應該是植物,因為植物能行光合作用、自行製造養分
28.請問現代的科學家主要是依據下列何種方式將原生生物界分為原生動物、原生菌類及藻類?
()獲得營養的方式 ()運動的方式 ()光合作用的有無 ()細胞的數目
29.水塘裡面的水蘊草具有根、莖、葉,並且莖細長有節,節上著生狹長的葉片,葉呈深綠色可行光合作用。根據這些特徵
,試問水蘊草屬於何種植物? ()藻類 ()維管束植物 ()苔類 ()蘚類
30.阿鴻採集到細菌、黴菌、地錢、鳥巢蕨、百合,並依照特徵做分類表如右圖,則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 a依有無細胞膜分類 () b依有無細胞壁分類 () c依有無孢子分類 () d
依種子有無分類
.題組
小明進行完「蕨類植物的觀察」活動,將觀察紀錄和收集到的資料做成一份報告,請依此報告回答下列 31~33 題。
一、蕨類的外形與構造
()
()
二、蕨類植物簡介 蕨類植物也稱羊齒植物,以孢子繁殖,成熟的葉多呈羽狀複葉。古生代蕨類植物中的鱗木、蘆木
都很高大,死亡後埋在地層中形成煤炭,而現存的蕨類植物,只有筆筒樹、桫欏等少數直立且高大的蕨類。蕨類的用
途很廣,很多種類可供食用,如鳥巢蕨(又稱山蘇)的嫩芽可作菜,觀音座蓮的地下根莖也可供食用,石松可作為藥
材,滿江紅、槐葉萍等則為飼料及肥料。
31.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甲是葉 ()丙是地下莖 ()丁是根 ()戊是孢子囊堆
32.下列何者不屬於蕨類? ()槐葉萍 ()石蓮花 ()台灣桫欏 ()觀音座蓮
33.下列有關蕨類植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古生代的高大蕨類埋在地層中形成今日的煤炭 ()鳥巢蕨的嫩芽不可食用
()蕨類大都生長在潮溼的地方,是因為缺乏維管束 ()現存的蕨類大多擁有直立且高大的莖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依此回答下列 34~36 題。
左圖是五界生物演化關係圖,已知丙的細胞有細胞壁和葉綠體,丁的細胞沒有細胞壁和葉綠體。
34.「水 菌」應是圖中甲~丁的何者? () () () ()
35.「台灣黑熊」應是圖中甲~丁的何者? () () () ()
36.「乳 菌」應是圖中甲~丁的何者? () () () ()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下列 37~38 題:
小華和小明找到
4
隻形態各異的昆蟲,記錄特徵圖(),並依照圖()檢索表進行昆蟲鑑定。
() ()
37.小華將甲、乙歸為一類,丙、丁歸另一類;小明卻將甲、丁歸為一類,乙、丙歸另一類,兩人依據的特徵分別為何?
()小華:步足是否有毛,小明:背部有無斑點 ()小華:背部有無斑點,小明:身體形狀是否圓形
()小華:觸角的構造,小明:步足是否有毛 ()小華:身體形狀是否圓形,小明:觸角的構造
38.根據圖()進行檢索,甲、乙、丙、丁四隻昆蟲的檢索結果依序為何? ()7263 ()7163 ()7153 ()7164
4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 39~41 題:
偏側蛇蟲草菌又被稱為「喪屍真菌」,此菌感染如弓背蟻屬等特定種類的螞蟻,利用螞
蟻作為營養的來源,菌絲漸漸在螞蟻體內形成,然後圍繞在肌肉細胞周圍,影響螞蟻的行為,被感染的螞蟻就像僵屍
身不由己,離開蟻巢並找到適合真菌生長的環境,螞蟻緊緊得咬住樹葉或枝條而後死亡,而蟻屍的外殼將會保護偏側
蛇蟲草菌的生長,之後從蟻屍的某些部位長出菌絲,如附圖所示,待成熟後即釋放孢子,繼續感染附近的螞蟻。
39.根據演化紀錄推測菌物界應該是下列何者的後代? ()藻類 ()原生菌類 ()原生動物 ()以上皆非
40.偏側蛇蟲草菌可藉由哪一種構造伸入附著物中吸收被分解的養分維生? ()菌絲 ()根毛 ()孢子囊 ()
41.根據上文,推測偏側蛇蟲草菌與下列何者的親緣關係最接近? ()靈芝 ()藍綠菌 ()酵母菌 ()台灣水韭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 42~46 題:
1861 年德國索倫霍芬發現了侏儸紀晚期的「印石板始祖鳥 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牠具有類似空骨龍
的骨骼和鳥類的羽毛,原本被認為是介於恐龍和鳥類的過渡物種。但是後來發現了更古老的鳥類化石,因此大多數的
古生物學家已經不把始祖鳥是為現在鳥類的直系始祖了!
科學家對於鳥類如何演化出飛翔能力,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是由陸棲恐龍先在地面助跑,直到具有一
定速度後,便會騰空而飛;有些人則認為是樹棲恐龍攀爬到高樹上後,一躍而下開始滑翔,慢慢演化出飛翔能力。
1915
年,美國博物學家巴柏就已經預測鳥的飛行演化自四翼的滑翔,並推測其在前肢與後肢應著生羽毛。
2003
年在中國
遼寧省挖掘出「趙氏小盜龍 Microraptor zhaoianus」,是目前已知體型最小的獸足類恐龍,其尾巴具有羽
毛,在前肢與後肢上也長滿羽毛,根據推測,這些構造可能有助其在樹木之間滑翔。由於利用四翼的飛行方式並不方
便,因此科學家認為鳥類的後翼在演化的過程中漸漸失去飛翔的功能,演化出現代鳥類專門用於行走的雙腳。
42.趙氏小盜龍可能是哪兩類生物演化方向上的過渡生物?
()爬蟲類和鳥類 ()哺乳類和爬蟲類 ()哺乳類和鳥類 ()兩生類和爬蟲類
43.若翼手龍與始祖鳥的化石存在同一岩層中,由此可推測兩者關係較可能為何?
()血緣關係很近 ()生存在地球上的年代很近 ()生活習慣很相似 ()個體構造很相似
44.下列對於「印石板始祖鳥 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敘述何者錯誤? ()「印石板始祖鳥」是學名
()Archaeopteryx」是屬名 ()lithographica」是種小名 ()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是學名
45.承上題,「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是 ()爬說語 ()印加文 ()希臘文 ()拉丁文
46.以下有關於鳥類飛翔的演化敘述,何者較為合理? ()由二翼的飛翔方式演變成為四翼的滑翔方式 ()在羽毛的協
助之下,將使飛行更為可能 ()凡能在空中飛翔的動物皆為鳥類 ()現今的鳥類是以四翼的方式進行飛行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 47~50 題:
根據化石紀錄顯示,在
6600
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恐龍突然自地球上消失,科學家推測,可能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1. 氣候的大變化,造成許多植物因而死亡,恐龍在缺乏食物的情形下滅絕。
2. 頻繁的火山爆發造成地表溫度急驟上升,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生物因此滅亡。
3. 植食性恐龍在食物來源不足的情形下,吃下有毒植物而大量死亡,肉食性恐龍也因植食性恐龍不足而滅亡。
4. 古代的哺乳類常偷食恐龍的蛋,造成恐龍因此絕種。
5. 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後,地表被漫天沙塵所掩蓋,植物長期無法照射到充足的陽光而死亡,且撞擊時產生的高溫及
一氧化碳也導致其他生物死亡。
1980
年代,科學家在世界各地都挖掘出一層富含銥元素 Ir 的薄岩層(K-T ),由於銥元素 Ir 在地球表面十分
稀少,但卻普遍存在於小行星中,加上 K-T 層又恰好介於中生代白堊紀與新生代第三紀中間,科學家因而推測當時可
能有彗星或小行星和地球相撞。因此,各種可能造成恐龍滅亡的推論中,隕石撞擊地球是現今最被廣泛接受的理論。
47.根據上面的敘述,下列何者並非是造成恐龍滅亡的可能原因?
()植食性恐龍吃下有毒的植物 ()人類的大量捕殺 ()火山爆發造成地表溫度急驟上升 () 巨大隕石撞擊地球
48.現今多數科學家認同造成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可能和隕石的撞擊有關;主要是由於在 K-T 層中發現了大量
()氮元素 N ()鐵元素 Fe ()碳元素 C ()銥元素 Ir
49.地球上的生物有所謂的「大規模滅絕」,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發生不限定年代,而次數應該有很多次 ()只發
生在古生代,次數應該只有一次 ()只發生在中生代,次數應該多次 ()只發生在新生代,次數應該只有一次
50.林北說:「抓到了齁~~~老師講錯了喔~~~植食性恐龍應該要改成草食性恐龍才對啦!」你覺得林北的說法是
()對的,是有吃草的恐龍啊 ()對的,老師也會說錯啊 ()錯的,老師不會錯 ()錯的,恐龍那時候還沒有草
5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8 2學期 年級 2 (自然科) 答案
1~5
BDAAD
6~10
BAADB
11~15
DBDAB
16~20
DADDB
21~25
ABDAD
26~30
ADABD
31~35
DBABD
36~40
ADBBA
41~45
AABAD
46~50
BBDAD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