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不同:探索多元文化中的美食與藝術

格式
docx
大小
38.95 KB
頁數
7
上傳者
Teach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6-27,离现在 0 11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4學年度校訂課程

三年級 上學期 世界大不同 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

生態關注~食物篇

適用年級

跨域合作


藝術 ■英語

學習節數安排

一週2

40

設計者

三年級教學團隊

教學者

三年級教學團隊

課程設計理念

用學過的語言表達自己最愛的食物,並使用繪本與影片認識不同國家的特色食物,學習尊重多元文化與欣賞彼此特色。從繪本的表述中學習創意描述食物的方式,透過觀察與實作練習寫食物小詩,加深學習興趣與分享所學的樂趣。

課程核心素養/學習重點/議題融入

領綱

核心素養

總綱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領綱

-E-C2
積極參與課內英語文小組學習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E-C3

認識國內外主要節慶習俗及風土民情。

-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E-C3
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的多元性。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英語領域

5-II-3 能以正確的發音及適切的速度朗讀簡易句型的句子。

5-II-4能運用所學的字母拼讀規則讀出英文字詞。

藝術領域

2-II-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創作。

學習內容


英語領域

Ac-II-2 簡易的生活用語。

Ac-II-3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

C-II-2 國內外主要節慶習俗。


藝術領域

A-II-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P-II-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學習目標

1、能夠在閱讀文本之後,參與討論,發表個人觀點。(E1、閱E2)

2、能夠運用策略正確朗讀文本。(5-II-35-II-4、英Ac-II-2Ac-II-3C-II-2、閱E3)

4、能製作食物主題的海報,同儕相互觀摩。(2-II-5、視A-II-1P-II-2)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能源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資訊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1 認識一般生活情境中需要使用的,以及學習學科基礎知識所應具備的字詞彙。

E2 認識與領域相關的文本類型與寫作題材。

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E5 體認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教材資源

Veggie Zoo” and “I will not ever, never eat a tomato.” (Lauren Child)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與學習策略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食遍天下

1、能夠在閱讀文本之後,參與討論,發表個人觀點。(E1、閱E2)


2、能夠運用策略正確朗讀文本。(5-II-35-II-4、英Ac-II-2Ac-II-3C-II-2、閱E3)


3、能製作食物主題的海報,同儕相互觀摩。(2-II-5、視A-II-1P-II-2)


1~5

學習主題我最喜歡的食物

學習任務讓學生當小記者,用簡單的問句互動,了解彼此對享用食物的生活經驗,閱讀繪本Veggie ZooI will not ever, never eat a tomato

綜合學生彼此的生活經驗,結合感受,以完整的句子表述「食物」+「味道」+「感覺」。

學習策略:1.專心聆聽

2.擷取主要訊息

3.記憶找出繪本關鍵字句,學習提問與回答

10


閱讀理解

觀察發表

作品創作


6~10

學習主題:美食寫手

學習任務: 運用所讀繪本句型,以創意方式寫在海報上為謎腳,讓他組閱讀後猜測為何種食物。

學習策略: 評估反思、想像創造、創作發表、規畫行動。


10

閱讀理解

觀察發表

作品創作

11到第15

學習主題:世界各國不同早餐特色

學習任務: 以世界各地美食介紹影片(American Kids Try Breakfasts around the world),結合自身或家人旅遊經驗,以表格整理各國特色餐點並畫上插圖著色。於發表同時,欣賞各國不同食物、顏色和擺盤。小組討論分享後,以小組為單位,上臺發表對不同食物的顏色、口感、食用方式、特殊氣味系統性述說。

學習策略: 評估反思、想像創造、創作發表、規畫行動


10

閱讀理解

觀察發表

作品創作


16~20

學習主題: 食物危機

學習任務: 參閱食物浪費問題的相關影片和報導(10 Simple tips to save money and reduce food wasteGlobal Food Waste Crisis),請小組為單位觀察一週班上的廚餘量和剩食品項,並記錄在魚骨圖中,在課堂中討論原因和數量變化。閱讀報導,了解食物分配不均的原因,並大致認識飢餓帶來的健康問題。請學生發想:氣候變遷和國際情勢變化,臺灣有可能面臨食物短缺的問題嗎?進而討論珍惜食物的方法、延長食物保存期限、增進食物利用的各種可能。最後以心智圖呈現對此學習主題的資料整理、解決方式和從自己開始的行動策略。

學習策略: 評估反思、想像創造、創作發表、規畫行動

10

閱讀理解

觀察發表

作品創作


評量規準

1. 能夠專心聆聽故事,利用圖畫線索和關鍵字聽懂故事大意。

2能夠辨聽和辨讀關鍵字。

3能夠透過欣賞各國飲食介紹,體認與尊重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4學年度校訂課程

三年級 下學期 世界大不同 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

生態關注~天氣篇

適用年級

跨域合作

自然與科學 ■英語

學習節數安排

一週2

40

設計者

三年級教學團隊

教學者

三年級教學團隊

課程設計理念

結合自然領域天氣單元,學習用多語言表述天氣,觀察天氣紀錄與書寫記錄,學習氣象主播播報氣象的用語,學習用關鍵字播報氣象。透由現象、原因、影響的表格整理,認識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活各方面的影響,並用四格分鏡和角色扮演的模式,強化感知氣候變遷和自我的關聯性。

課程核心素養/學習重點/議題融入

領綱

核心素養

總綱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2 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並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響。

E-C1 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領綱

-E-A2

具備理解簡易英語文訊息的能力,能運用基本邏輯思考策略提升學習效能。

-E-B2
能了解科技及媒體的運用方式,並從學習活動、日常經驗及科技運用、自然環境、書刊及網路媒體等,察覺問題或獲得有助於探究的資訊。

-E-C1
培養愛護自然、珍愛生命、惜取資源的關懷心與行動力。

-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 合作學習,培養 與 同 儕 溝 通 表 達、團隊合作及 和 諧 相 處 的 能 力。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自然領域

ti-II-1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pa-II-1能運用簡單分類、製作圖表等方法,整理已有的資訊或數據。

英語領域

5-II-3 能以正確的發音及適切的速度朗讀簡易句型的句子。

5-II-4 能運用所學的字母讀規則讀出英文字詞。

6-II-3 樂於回答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學習內容


自然領域

INd-II-6 一年四季氣溫會有所變化,天氣也會有所不同。氣象報告可以讓我們知道天氣的可能變化。

INe-II-1自然界的物體、生物、環境間常會相互影響。

INf-II-4季節的變化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英語領域

B-II-1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D-II-1 所學字詞的簡易歸類。

學習目標

1、能參與討論,選擇合宜的語言說出完整的句子。(5-II-3、英B-II-1)

2、能專心聆聽報導、故事和影片,利用畫面、關鍵字和同儕探討理解大意。(6-II-3、閱 E5E7)

3、可以透過合作學習,使用心智圖和表格進行天氣和議題資料整理。(pa-II-1、英5-II-4、自INd-II-6、英D-II-1、閱 E3)

4、經由展演活動,將天氣描述和氣候變遷議題生活化,與之生共感。(ti-II-1、自INe-II-1INf-II-4、環 E3E5、戶 E2E4 )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能源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資訊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3 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E5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E5 發展檢索資訊、獲得資訊、整合資訊的數位閱讀能力。

E7 發展詮釋、反思、評鑑文本的能力。

E2 豐富自身與環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E4 覺知自身的生活方式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與衝擊。

教材資源

不同語言的天氣播報影片、氣候變遷影片和報導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與學習策略說明)

教學

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氣象萬千

1、能參與討論,選擇合宜的語言說出完整的句子。(5-II-3、英B-II-1)


2、能專心聆聽報導、故事和影片,利用畫面、關鍵字和同儕探討理解大意。(6-II-3、閱 E5E7)


3、可以透過合作學習,使用心智圖和表格進行天氣和議題資料整理。(pa-II-1、英5-II-4、自INd-II-6、英D-II-1、閱 E3)


4、經由展演活動,將天氣描述和氣候變遷議題生活化,與之生共感。(ti-II-1、自INe-II-1INf-II-4、環 E3E5、戶 E2E4 )

1~5

學習主題: 天氣

學習任務:請學生分享聆聽天氣預報的經驗,歸納生活中最具印象的天氣型態,運用學過的形容詞和不同語言敘述天氣特徵。為更精確描述天氣多變的型態,讓學生分組腦激盪學過的天氣形容詞。透過欣賞國內外記者播報氣象方式,提取更專業的形容詞或是有趣的天氣型態。讓小組再討論增加描述天氣的方法。最後全班共同發表、整理、分類心智圖表。

學習策略:

1. 專心聆聽 2. 擷取主要訊息 3.結合跨領域:自然、國語、英語的學習內容 4.透由討論和後設認知,整理歸納心智圖表

10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

資料匯整

評量

同儕評量













6~10

學習主題: 我是氣象播報員

學習任務:請學生用平板車查詢一週天氣預報,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記錄表。並記錄該種天氣,貼切的描述用語、穿著建議、攜帶用具提醒、適合活動參考。以小組為單位練習一人播報一天氣象的口條,小組成員互給建議後修正、增加播報內容。反覆練習過後,鼓勵學生上臺在全班面前播報氣象。

學習策略:

  1. 專心聆聽 2. 擷取主要訊息 3.資料紀錄:心智圖、重述重點。 4. 口說展演

10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

資料匯整

評量

同儕評量












11~15

學習主題: 氣候變遷

學習任務:依描寫氣象的表述,「太陽高照的晴天,讓我覺得……」描述自我對天氣的感覺。統合全班的描述,統整對天氣的感覺,對氣候變遷有初步的認識。以氣候變遷的新聞報導、學術討論和短片介紹,加深學生對氣候變遷的認識。以「現象、原因、影響」製成表格,進行班級討論並腦力激盪對策。

學習策略:

1.專心聆聽 2. 擷取主要訊息 3.資料紀錄:統整表格4.參與討論


10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

資料匯整

評量

同儕評量






16~20

學習主題:氣候變遷的影響

學習任務:氣候變遷與棲地、糧食、資源分配等議題息息相關,讓學生分組自由發想,先完成粗略心智圖,再完成氣候變遷的故事劇,並由小組繪出四格漫畫分鏡表,分角色練習臺詞。藉由情境帶入,讓學生將氣候變遷議題生活化。

學習策略:

1. 專心聆聽 2. 擷取主要訊息 3. 資料紀錄:心智圖、重述重點 4. 繪製四格漫畫分鏡表 5. 討論及展演能力

10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

資料匯整

評量

同儕評量


評量規準

1、能參與討論,選擇合宜的語言說出完整的句子。

2、能專心聆聽報導、故事和影片,利用畫面、關鍵字和同儕探討理解大意。

3、可以透過合作學習,使用心智圖和表格進行天氣和議題資料整理。

4、經由展演活動,將天氣描述和氣候變遷議題生活化,與之生共感。

25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