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前鎮區瑞祥國小 四 年級第 二 學期部定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計畫(新課綱)
教材來源 | 藝術與人文(翰林第四冊) | 每週3節/共56節 | |
設計者 | 四年級教學團隊 | 四年級教學團隊 | |
課程設計理念 | 藝術領域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方面的學習,課程的設計,統合了諸多藝術元素,所涉獵的範圍寬廣,兼具知性與感性,故教學亦可多樣化。本冊的內容分為「視覺萬花筒」、「表演任我行」、「音樂美樂地」、「統整課程」,在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的主軸架構下,以探索周遭環境,融入生活的情境,藉以認識自己、肯定自我…等來設計人文與生活藝術相關的單元活動。 | ||
學期學習目標 | 視覺藝術 1.能分享個人成長的變化和記憶,及未來想像中的自己。 2.能觀察並適當描述自己和同學的形貌特徵。 3.能觀察並分享藝術家樣貌和其在自畫像中描繪的特徵。 4.能探索藝術家作品的表現方式和技法,以及發表個人看法。 5.能探索及分享表情和情緒間的自然反應關係,理解並互相尊重。 6.能自行規劃並創作出具有表情變化,呈現出情緒的自畫像。 7.能觀察並發現生活有具有人臉形像的景物,並發揮想像力看圖說故事。 8.能收集與利用生活中各種現成物,透過小組集思廣益,合作拼湊出一副立體臉孔。 9.能透過回憶、照片或訪問,回顧個人的成長點滴。 10.能分享成長過程中,至今仍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11.能觀察、探索與練習將複雜形象轉畫為簡化圖案的方法。 12.能觀察、認知漫畫的特色,並透過練習表現出來。 13.能欣賞與探索漫畫家作品的表現方式和內涵意義。 14.能表達個人對漫畫家作品的看法。 15.能認知四格漫畫的故事分鏡與每格的內容結構。 16.能欣賞和探索漫畫分鏡如何由文字轉畫為圖案呈現。 17.能探索並規畫個人創作四格漫畫的準備工作。 18.能練習將個人生活經驗用四格漫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19.能欣賞並探索生活環境中的公仔。 20.能自行規畫運用媒材與技法,創作出個人形像的公仔。 21.能分享個人成長中想要感謝或祝福的人事物。 22.能探索並分享傳達感恩和祝福心意的方式。 23.能發現生活中節慶或紀念日有關的圖文或空間佈置。 24.能探索並分享個人對各種卡片的圖案運用。 25.能探索如何運用科技資訊媒體輔助藝術學習和表現。 26.能運用科技資訊媒體展現卡片的創作與分享。 27.能探索和練習「鏤空型版」的複印技巧。 28.能規畫並運用孔版複印方法製作卡片,傳達個人的感恩與祝福。 29.能觀察與探索多元媒材和作法的創意卡片。 30.能自行規畫和製作有創意的卡片,以傳達個人感恩與祝福的心意。 表演 1. 能認識肢體動作所代表的意義。 2. 能認識小丑臉部表情、肢體及服裝的特色。 3. 能透過觀察與解說認識小丑的由來與種類。 4. 能培養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觀念。 5. 能欣賞默劇表演。 6. 能認識默劇的戲劇形式。 7. 能藉由默劇的表演培養默契。 8. 能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題材並運用肢體融入表演中。 9. 能運用旁述默劇技巧,即興合作表演一段故事。 10. 能運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 11. 能認真參與學習活動,展現積極投入的行為。 12. 能展現合作的技巧,設計出一段簡單的表演。 13. 能與他人或多人合作完成表演任務。 14. 能模仿童話故事中人物的肢體動作。 15. 能完成簡單的故事角色扮演。 16. 能樂於與他人討論、合作完成動作設計。 17. 能以四個「定格畫面」呈現完整故事大意。 18. 能樂於與他人討論、合作完成表演。 19. 能以「流動的畫面」呈現完整故事大意。 20. 能瞭解照明工具和生活的關係。 21. 能欣賞照明工具在環境中的裝飾功能。 22. 能瞭解照明工具的演進。 23. 能瞭解光和影的關係。 24. 能看出肢體動作與影子呈現的相關性。 25. 能看出肢體動作與影子的關係。 26. 能創作出自己的影子。 27. 能夠模仿他人,觀察細微並與人良性互動。 28. 能運用肢體覺察自己和影子的互動關係,感受發現與探索的樂趣。 29. 能運用肢體表演創作出各種不同樣式的影子。 30. 能利用生活周遭的物品組合成各種光影造型。 31. 能瞭解戲劇活動的文化與傳承。 32. 能藉由戲劇表演的活動,體認不同文化的藝術價值。 33. 能珍視表演藝術作品,提高生活素養。 34. 能瞭解戲劇活動的文化脈絡及其風格,熱心的參與多元文化的藝術活動。 35. 能提倡鄉土藝術並培養民間影戲藝術的愛好。 36. 能瞭解光與影的變化。 37. 能運用光與影進行創意發想。 38. 能發揮創意進行影子作品創作。 39. 能結合影子作品進行表演活動。 40. 能運用行動裝置,感受發現與探索的樂趣。 41. 能積極利用生活周遭的物品組合成各種光影造型。 音樂 1 能聆賞〈西敏寺鐘聲〉並說出曲調的來源。 2 能分享在校園中聽到的音樂。 3 能以Re、Sol、La、Si四音來創作鐘聲,發想自己的鐘聲可以運用於哪些場合。 5 能演唱〈鐘響時刻〉與認識重音記號。 6 能以肢體展現拍的律動。 7 能依照正確拍子和節奏,跟著老師念出說白節奏。 8 能認識C大調音階的唱名與音名。 9 能認識C大調的主音為Do。 10 能說出〈鐘響時刻〉為C大調。 11 能認識全音與半音與能在鍵盤上的位置,並說出大調音階由全音和半音組成,依序為:全、全、半、全、全、全、半。 12 能欣賞〈軍隊進行曲〉,並說出作曲家與曲調的來源。 13能認識斷音記號。 14 能以正確的力度記號表現歌曲。 15能以直笛吹奏升F指法、以直笛吹奏〈讓我們歡樂〉曲調。。 16能認識反覆記號。 17 能認識鍵盤上任何一個音都可以當作是大調的主音。 18 能認識以音名G為主音的大調音階,為G大調音階。 19 能辨認G大調音階在五線譜和鍵盤上的位置。 20 能欣賞〈大學慶典序曲〉中的片段〈我們建蓋了巍峨的學堂〉。 21 能聆聽樂曲中銅管樂器的音色,並判斷出不止一個樂器演奏。 22 能發揮想像力,藉由觀察校園建築物,聯想到如何用音樂描述。 23 能依據三八拍的音樂或節拍,做出對應的律動、念出說白節奏。 24 能以校園生活為主題,即興一段簡單的歌曲。 25 能認識音樂中的樂句。 26 能判斷出樂句的異同。 27 能判段樂句的組成型式,並為樂句編上代號。 28 能算出樂句的小節數為四個或八個小節。 29 能一邊欣賞〈土耳其進行曲〉,一邊用手指出圖形譜上的位置。 30 能欣賞〈土耳其進行曲〉,並辨認其樂句的特性。 31 能說出〈土耳其進行曲〉的樂句結構為:a →a →b →a'。 32 能演唱〈快樂的歌聲〉。 33 能複習力度符號mp、mf。 34 能認識樂段。 35 能認識兩段體。 36 能以直笛吹奏高音E指法。 37 能以直笛吹奏C大調〈西敏寺鐘聲〉。 38 能以直笛吹奏〈新世界〉。 39 能分析〈新世界〉的樂句為a→a'→b→ b→a→a”,樂段為A→B→A',三段體。 40 能一邊欣賞〈俄羅斯之舞〉,一邊用手指出圖形譜上的位置。 41 能欣賞〈俄羅斯之舞〉,並辨認其段落為ABA。 42 能說出〈俄羅斯之舞〉A、B兩段音樂各自的特色。 43 能分析出〈小蜜蜂〉全曲的樂句,並編上樂句編號a、a'、b、a”。 44 能說出〈小蜜蜂〉為兩段式。 45 能依據節奏和樂句的指示,完成樂曲的曲調。 46 能說出管弦樂曲〈玩具兵進行曲〉的由來。 47 能認識進行曲的拍號。 48 能跟著進行曲的音樂打拍子。 49 能欣賞音樂,並聆聽曲調高低、辨別音樂段落。 50 能想像音樂情景。 51 能使用高低音木魚隨著音樂敲擊強、弱拍。 52 能以正確姿勢和技巧演奏高低音木魚、響棒、三角鐵。 53 能以上述三種擊樂為樂曲〈玩具兵進行曲〉配上頑固節奏。 54 能思考用什麼方式演奏或其他方法,可以增加熱鬧的氣氛。 55 能認識不同類別的擊樂器。 56 能分辨有音高及無固定音高的擊樂。 57 能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種物品,都可以成為樂器的可能性。 58 能發現生活物品可敲打出不同音色與節奏。 59 能嘗試擊筆節奏。 60 能寫下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成為打擊樂器,且是如何發出聲音。 61 能為環保樂器創作兩個小節的頑固節奏。 62 能搭配同學的頑固節奏,組合共同演奏。 63 能使用環保樂器創作頑固節奏,並能搭配樂曲〈布穀與麻雀〉一起演唱、演奏。 | ||
12年國教核心素養項目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藝-E-A1 參與藝術活動,探索生活美感。 |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藝-E-A2 認識設計思考,理解藝術實踐的意義。 | ||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藝-E-A3 學習規劃藝術活動,豐富生活經驗。 |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藝-E-B1 理解藝術符號,以表達情意觀點。 |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藝-E-B2 識讀科技資訊與媒體的特質及其與藝術的關係。 | ||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藝-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藝-E-C1 識別藝術活動中的社會議題。 | ||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藝-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 ||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藝-E-C3 體驗在地及全球藝術與文化的多元性。 |
週次 | 單元/主題名稱 | 對應領域 核心素養指標 | 學習重點 | 評量方式 | 議題融入 | 線上教學 | 跨領域統整或 協同教學規劃及線上教學規劃 (無則免填) | |
學習內容 | 學習表現 | |||||||
第一週 第二週 | 壹、視覺萬花筒 一、這就是我 | 藝-E-A1 藝-E-B3 藝-E-A3 藝-E-B1 藝-E-C3 | 視E-II-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E-II-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E-II-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視A-II-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A-II-2 自然物與人造物、藝術作品與藝術家。 視P-II-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 1-II-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1-II-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2-II-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3-II-1 能樂於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探索自己的藝術興趣與能力,並展現欣賞禮儀。 | 口語評量 態度評量 作品評量 | 法定:藝術-性平-(性E3,E8)-3 課綱:藝術-品德-(品EJU1)-3 課綱:藝術-生涯-(涯E1,E12)-3 課綱:藝術-生命-(生E2)-3 法定:藝術-家庭-(家E4)-3 | ||
第三週 第四週 | 壹、視覺萬花筒 二、展現自我 | 藝-E-A2 藝-E-A3 藝-E-B1 藝-E-B3 藝-E-C3 | 視E-II-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E-II-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視A-II-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A-II-2 自然物與人造物、藝術作品與藝術家。 視P-II-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 1-II-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1-II-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2-II-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創作。 1-II-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3-II-1 能樂於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探索自己的藝術興趣與能力,並展現欣賞禮儀。 | 口語評量 態度評量 作品評量 | 法定:藝術-性平-(性E6,E11)-3 課綱:藝術-生命-(生E1,E6,E7)-3 課綱:藝術-科技-(科E5)-3 課綱:藝術-閱讀-(閱E14)-3 | ||
第五週 | 壹、視覺萬花筒 三、有你真好 | 藝-E-A1 藝-E-A2 藝-E-A3 藝-E-B1 藝-E-B2 | 視E-II-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A-II-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E-II-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P-II-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 1-II-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2-II-2 能發現生活中的視覺元素,並表達自己的情感。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口語評量 態度評量 作品評量 | 課綱:藝術-生命-(生E6,E7)-3 課綱:藝術-戶外-(戶E3)-3 課綱:藝術-人權-(人E1,E7)-3 課綱:藝術-生涯-(涯E12)-3 課綱:藝術-資訊-(資E2)-3 | ■線上教學 | 達學堂、均一學習 |
第六週 | 壹、視覺萬花筒 三、有你真好 | 藝-E-A2 藝-E-A3 | 視A-II-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E-II-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E-II-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E-II-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視P-II-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 1-II-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1-II-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2-II-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創作。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口語評量 態度評量 作品評量 | 課綱:藝術-科技-(科E7)-3 課綱:藝術-生涯-(涯E12)-3 | ||
第七週 第八週 | 貳、表演任我行 一、我的身體會說話 | 藝-E-A2 藝-E-A3 藝-E-C2 | 表E-II-1 人聲、動作與空間元素和表現形式。 表A-II-3 生活事件與動作歷程。 表P-II-2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表P-II-4 劇場遊戲、即興活動、角色扮演。 | 1-II-4 能感知、探索與表現表演藝術的元素和形式。 1-II-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2-II-3 能表達參與表演藝術活動的感知,以表達情感。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表演評量 | 課綱:藝術-生命-(生E6,E7)-3 課綱:藝術-品德-(品E3)-3 | ||
第九週 | 貳、表演任我行 二、童話世界 | 藝-E-A2 藝-E-A3 藝-E-C2 | 表A-II-3 生活事件與動作歷程。 表E-II-1 人聲、動作與空間元素和表現形式。 表P-II-2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表P-II-1 展演分工與呈現、劇場禮儀。 表P-II-4 劇場遊戲、即興活動、角色扮演。 | 1-II-4 能感知、探索與表現表演藝術的元素和形式。 1-II-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2-II-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3-II-1 能樂於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探索自己的藝術興趣與能力,並展現欣賞禮儀。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 表演評量 | 課綱:藝術-閱讀-(閱E2)-3 課綱:藝術-品德-(品E3)-3 法定:藝術-性平-(性E11)-3 | ||
第十週 | 貳、表演任我行 三、奇幻光影Show | 藝-E-A2 藝-E-A3 藝-E-C2 | 表E-II-1 人聲、動作與空間元素和表現形式。 表A-II-3 生活事件與動作歷程。 表P-II-1 展演分工與呈現、劇場禮儀。 表P-II-2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表P-II-4 劇場遊戲、即興活動、角色扮演。 | 1-II-4 能感知、探索與表現表演藝術的元素和形式。 1-II-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2-II-3 能表達參與表演藝術活動的感知,以表達情感。 2-II-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創作。 2-II-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3-II-1 能樂於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探索自己的藝術興趣與能力,並展現欣賞禮儀。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 | 課綱:藝術-品德-(品E3)-3 | ||
第十一週 | 貳、表演任我行 三、奇幻光影Show | 藝-E-A2 藝-E-A3 藝-E-C2 | 表E-II-1 人聲、動作與空間元素和表現形式。 表A-II-1 聲音、動作與劇情的基本元素。 表A-II-2 國內表演藝術團體與代表人物。 表A-II-3 生活事件與動作歷程。 表P-II-1 展演分工與呈現、劇場禮儀。 表P-II-2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表P-II-3 廣播、影視與舞臺等媒介。 表P-II-4 劇場遊戲、即興活動、角色扮演。 | 1-II-4 能感知、探索與表現表演藝術的元素和形式。 1-II-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2-II-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創作。 2-II-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3-II-1 能樂於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探索自己的藝術興趣與能力,並展現欣賞禮儀。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 | 課綱:藝術-品德-(品E3)-3 | ■線上教學 | 達學堂、均一學習 |
第十二週 | 貳、表演任我行 四、影子狂想曲 | 藝-E-A2 藝-E-A3 藝-E-C2 | 表E-II-1 人聲、動作與空間元素和表現形式。 表E-II-2 開始、中間與結束的舞蹈或戲劇小品。 表E-II-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表A-II-1 聲音、動作與劇情的基本元素。 表A-II-3 生活事件與動作歷程。 表P-II-1 展演分工與呈現、劇場禮儀。 表P-II-2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表P-II-3 廣播、影視與舞臺等媒介。 表P-II-4 劇場遊戲、即興活動、角色扮演。 | 1-II-4 能感知、探索與表現表演藝術的元素和形式。 1-II-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1-II-8 能結合不同的媒材,以表演的形式表達想法。 2-II-3 能表達參與表演藝術活動的感知,以表達情感。 2-II-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創作。 2-II-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3-II-1 能樂於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探索自己的藝術興趣與能力,並展現欣賞禮儀。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 | 課綱:藝術-品德-(品E3)-3 | ||
第十三週 | 參、音樂美樂地 一、乘著樂音逛校園 | 藝-E-A2 藝-E-A3 藝-E-B1 藝-E-B3 | 音E-II-1 多元形式歌曲,如:獨唱、齊唱等。基礎歌唱技巧,如:聲音探索、姿勢等。 音E-II-3 讀譜方式,如:五線譜、唱名法、拍號等。 音E-II-4 音樂元素,如:節奏、力度、速度等。 音A-II-2 相關音樂語彙,如節奏、力度、速度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I-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E-II-5 簡易即興,如:肢體即興、節奏即興、曲調即興等。 音P-II-2 音樂與生活。 | 1-II-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本技巧。 1-II-5 能依據引導,感知與探索音樂元素,嘗試簡易的即興,展現對創作的興趣。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綱:藝術-人權-(人E4)-3 法定:藝術-性平-(性E9)-3 課綱:藝術-安全-(安E4)-3 課綱:藝術-國際-(國E5)-3 | ||
第十四週 | 參、音樂美樂地 一、乘著樂音逛校園 | 藝-E-A2 藝-E-B1 藝-E-B3 藝-E-C3 | 音A-II-1 器樂曲與聲樂曲,如:獨奏曲、臺灣歌謠、藝術歌曲,以及樂曲之創作背景或歌詞內涵。 音A-II-2 相關音樂語彙,如節奏、力度、速度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I-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E-II-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音E-II-3 讀譜方式,如:五線譜、唱名法、拍號等。 音E-II-4 音樂元素,如:節奏、力度、速度等。 音P-II-2 音樂與生活。 | 2-II-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2-II-4 能認識與描述樂曲創作背景,體會音樂與生活的關聯。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 法定:藝術-性平-(性E8,E11)-3 課綱:藝術-人權-(人E4)-3 課綱:藝術-生涯-(涯E12)-3 | ||
第十五週 | 參、音樂美樂地 一、乘著樂音逛校園 | 藝-E-A1 藝-E-A2 藝-E-A3 藝-E-B1 藝-E-C3 | 音A-II-1 器樂曲與聲樂曲,如:獨奏曲、臺灣歌謠、藝術歌曲,以及樂曲之創作背景或歌詞內涵。 音A-II-2 相關音樂語彙,如節奏、力度、速度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I-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P-II-2 音樂與生活。 音E-II-5 簡易即興,如:肢體即興、節奏即興、曲調即興等。 | 1-II-5 能依據引導,感知與探索音樂元素,嘗試簡易的即興,展現對創作的興趣。 2-II-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2-II-4 能認識與描述樂曲創作背景,體會音樂與生活的關聯。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綱:藝術-國際-(國E4)-3 課綱:藝術-人權-(人E4)-3 | ||
第十六週 | 參、音樂美樂地 二、傾聽音樂訴說 | 藝-E-A1 藝-E-A2 藝-E-B3 藝-E-C3 | 音A-II-1 器樂曲與聲樂曲,如:獨奏曲、臺灣歌謠、藝術歌曲,以及樂曲之創作背景或歌詞內涵。 音A-II-2 相關音樂語彙,如節奏、力度、速度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I-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E-II-4 音樂元素,如:節奏、力度、速度等。 | 2-II-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2-II-4 能認識與描述樂曲創作背景,體會音樂與生活的關聯。 |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綱:藝術-人權-(人E4)-3 課綱:藝術-國際-(國E4)-3 法定:藝術-環境-(環E1)-3 | ||
第十七週 | 參、音樂美樂地 二、傾聽音樂訴說 | 藝-E-A1 藝-E-A2 藝-E-B1 藝-E-B3 藝-E-C3 | 音A-II-1 器樂曲與聲樂曲,如:獨奏曲、臺灣歌謠、藝術歌曲,以及樂曲之創作背景或歌詞內涵。 音A-II-2 相關音樂語彙,如節奏、力度、速度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I-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E-II-3 讀譜方式,如:五線譜、唱名法、拍號等。 音E-II-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 2-II-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2-II-4 能認識與描述樂曲創作背景,體會音樂與生活的關聯。 |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綱:藝術-人權-(人E4)-3 課綱:藝術-國際-(國E4)-3 | ■線上教學 | 達學堂、均一學習 |
第十八週 | 參、音樂美樂地 二、傾聽音樂訴說 | 藝-E-A1 藝-E-A2 藝-E-A3 藝-E-B3 藝-E-C1 藝-E-C2 | 音A-II-1 器樂曲與聲樂曲,如:獨奏曲、臺灣歌謠、藝術歌曲,以及樂曲之創作背景或歌詞內涵。 音A-II-2 相關音樂語彙,如節奏、力度、速度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I-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E-II-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音E-II-5 簡易即興,如:肢體即興、節奏即興、曲調即興等。 | 2-II-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2-II-4 認識與描述樂曲創作背景,體會音樂與生活的關聯。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綱:藝術-人權-(人E4)-3 課綱:藝術-品德-(品E3)-3 | ||
第十九週 | 參、音樂美樂地 三、熱鬧的擊樂器 | 藝-E-A1 藝-E-A2 藝-E-A3 藝-E-B3 藝-E-C2 藝-E-C3 | 音A-II-2 相關音樂語彙,如節奏、力度、速度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I-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E-II-1 多元形式歌曲,如:獨唱、齊唱等。基礎歌唱技巧,如:聲音探索、姿勢等。 音E-II-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音E-II-5 簡易即興,如:肢體即興、節奏即興、曲調即興等。 音P-II-2 音樂與生活。 | 1-II-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本技巧。 1-II-5 能依據引導,感知與探索音樂元素,嘗試簡易的即興,展現對創作的興趣。 2-II-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3-II-5 能透過藝術表現形式,認識與探索群己關係及互動。 |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綱:藝術-生涯-(涯E2)-3 法定:藝術-環境-(環E16,E17)-3 課綱:藝術-人權-(人E3)-3 | ||
第二十週 | 肆、統整課程 藝術的喜怒哀樂 | 藝-E-A1 藝-E-B3 藝-E-C2 | 視-A-II-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表-A-II-1 聲音、動作與劇情的基本元素。 表A-II-3 生活事件與動作歷程。 音E-II-1 多元形式歌曲,如:獨唱、齊唱等。基礎歌唱技巧如:聲音探索、姿勢等。 音A-II-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 1-II-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本技巧。 1-II-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1-II-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2-II-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2-II-3 能表達參與表演藝術活動的感知,以表達情感。 3-II-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 法定:藝術-性平-(性E1)-3 課綱:藝術-人權-(人E6)-3 課綱:藝術-生命-(生E1)-3 課綱:藝術-品德-(品E6)-3 |
註2:「議題融入」中「法定議題」為必要項目,課綱議題則為鼓勵填寫。(例:法定/課綱:領域-議題-(議題實質內涵代碼)-時數)。
(一)法定議題:依每學年度核定函辦理。
(二)課綱議題:性別平等、環境、海洋、家庭教育、人權、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三)請與附件参-2(e-2)「法律規定教育議題或重要宣導融入課程規劃檢核表」相對照。
註3:六年級第二學期須規劃學生畢業考後至畢業前課程活動之安排。
註4:評量方式撰寫請參採「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五條: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註5:依據「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線上教學計畫」第七點所示:「鼓勵學校於各領域課程計畫規劃時,每學期至少實施3次線上教學」,請各校於每學期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線上教學」欄,註明預計實施線上教學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