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探索:歌劇、音樂劇與多元藝術體驗

格式
doc
大小
265.5 KB
頁數
25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6-08-01,离现在 9 8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一○五學年度第 學期 堵南國民小學年級 藝文領域教學計畫表設計者:六年級團隊

  1. 課程架構圖

第一課 歌劇中的喜怒哀樂

第二課 音樂劇在臺灣

第三課 笛聲飛揚





















二、課程理念

以人、自然、社會、文化的互動為主題,統合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的學習內容,希望帶領學生留意觀察生活情境,以藝術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加深對文化的理解與關懷。

三、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1.認識歌劇及音樂劇。

2.直笛吹奏。

3.版畫、雕塑技法。。

4.戲劇藝術與相聲。

5.相聲腳本創作。

四、課程目標

1.認識歌劇,認識音樂家浦契尼並欣賞歌劇中的詠唱調。

2.認識並欣賞臺灣音樂劇《四月望雨》,並欣賞劇中的歌曲。

3.感受東西方不同風格的音樂劇,並詮釋表現歌曲。

4.認識國樂團及樂器的音色,欣賞國樂曲,感受樂曲中的情境。

5.欣賞宮崎駿電影配樂,感受不同情境的背景音樂。

6.欣賞各國傳統藝術作品,並認識其特色。

7.欣賞版畫之美並認識其製作方式。

8.運用速寫表現人體基本動態。

9.欣賞藝術作品中人物動態與美感。

10.發揮創意,運用多元媒材技法,完成表現人物肢體語言與之美的雕塑作品並紀錄自己的感受。

11.認識東方與西方之表演藝術的異同,對表演藝術有更深層的認識。

12.了解各種舞台的形式與劇場空間、欣賞藝文的注意事項等。

13.認識並欣賞傳統的說唱藝術—相聲。

14.表現海洋的各種風貌。

15.認識並表現海洋與人的關係及故事。

五、教學策略建議

引導學生主動接近藝術,建立對藝術的興趣,在教學上著重引導學生多方蒐集資訊,建立自己的藝術檔案。也希望藉此擴充學生的美感經驗,提高藝術欣賞的能力。

六、參考資料

1.臺灣民謠文:簡上仁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

2.戲劇叢書22──劇場遊戲指導手冊文:ViolaSpolin書林出版民國八十七年

3.戲劇與行為表現力文:胡寶林遠流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

4.創作性戲劇原理與實作文:張曉華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八年

七、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認識歌劇,認識音樂家浦契尼並欣賞歌劇中的詠唱調。

2.認識並欣賞臺灣音樂劇《四月望雨》,並欣賞劇中的歌曲。

3.感受東西方不同風格的音樂劇,並詮釋表現歌曲。

4.認識國樂團及樂器的音色,欣賞國樂曲,感受樂曲中的情境。

5.欣賞宮崎駿電影配樂,感受不同情境的背景音樂。

6.欣賞各國傳統藝術作品,並認識其特色。

7.欣賞版畫之美並認識其製作方式。

8.運用速寫表現人體基本動態。

9.欣賞藝術作品中人物動態與美感。

10.發揮創意,運用多元媒材技法,完成表現人物肢體語言與之美的雕塑作品並紀錄自己的感受。

11.認識東方與西方之表演藝術的異同,對表演藝術有更深層的認識。

12.了解各種舞台的形式與劇場空間、欣賞藝文的注意事項等。

13.認識並欣賞傳統的說唱藝術—相聲。

14.表現海洋的各種風貌。

15.認識並表現海洋與人的關係及故事。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主題

單元名稱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

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

資源

評量

方式

重大

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8/29

9/02

歌劇狂想曲

歌劇中的喜怒哀樂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1.認識歌劇。

2.欣賞歌劇《魔笛》中的詠唱調〈復仇的火焰〉、〈快樂的捕鳥人〉。

3.認識《魔笛》中的詠唱調。

音樂

【活動一】欣賞〈復仇的火焰〉、〈快樂的捕鳥人〉

1.認識歌劇

(1)教師簡介歌劇《魔笛》的劇情。

(2)分別觀賞歌劇《魔笛》中的花腔女高音〈復仇的火焰〉與〈快樂的捕鳥人〉,師生共同討論。

2.欣賞〈復仇的火焰〉

(1)聆賞:觀賞歌劇《魔笛》中〈復仇的火焰〉,引導學生聆賞時仔細觀察演唱者的造形、裝扮及表情,發表感想。

(2)歌曲背景

3.欣賞〈快樂的捕鳥人〉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觀察

2.學生互評

3.互相討論

【人權教育】

1-3-4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8/29

9/02

傳藝之美

傳統藝術之美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欣賞各國傳統藝術作品,並說出其作品特色。

2.運用已學習的藝術技法、美的形式、原

理,說明各國傳統藝術的表現。

視覺

【活動一】認識傳統藝術之美

1.透過簡報、圖片或實物引導學生欣賞並討論作品的特色、藝術特質及代表之文化意涵。

(1)木製紅龜印

(2)漢人黑紗緄繡對襟女衫

(3)瓦當

(4)達悟族拼板舟

(5)臺灣美濃紙傘

(6)壽金

2.教師歸納說明重點。

1

1.傳統藝術相關圖片

1.問答

2.教師觀察

3.應用觀察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

賞其差異

【家政教育】

3-3-1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8/29

9/02

打開戲劇百寶箱

聚光燈下的戲劇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介紹並分析兒童劇的種類及形式。

2.就觀賞過的兒童劇經驗做心得分享。

表演

【活動一】兒童戲劇型式說明

1.參考課本所介紹的幾種型式。

(1)默劇(2)話劇(3)偶劇(4)舞劇(5)歌劇(6)傳統戲劇(7)其他類型

2.播放教學影片

3.問題與討論

4.分享與討論

1

1.課本圖片

1.觀察

2.學生互評

3.互相討論

【資訊教育】

4-3-5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9/05

9/09

歌劇狂想曲

歌劇中的喜怒哀樂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1.演唱歌曲〈鐘聲〉。

2.練習二部合唱。

音樂

【活動二】習唱歌曲〈鐘聲〉

1.引起動機

(1)播放〈鐘聲〉CD或教師哼唱歌曲

(2)簡介歌曲背景

2.聆聽歌曲

3.習唱歌曲〈鐘聲〉

4.詮釋歌曲

(1)師生共同討論歌曲標示的速度、表情,並引導學生依照適當的速度和力度表情記號演唱歌曲。

(2)分組或個別表演。

5.合唱〈鐘聲〉

6.表演與分享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觀察

2.學生互評

3.互相討論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9/05

9/09

傳藝之美

刻劃之美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欣賞版畫特色。

2.認識版畫家林智信及其作品。

視覺

【活動一】版畫藝術欣賞

1.教師引導及說明:認識各國傳統藝術,可發現它們與版畫息息相關,透過版畫藝術的可複製性及便利宣傳的形式,獨特的文化特色也得以流傳下來,藉由欣賞世界各國的版畫藝術,認識其代表國家的特殊象徵與歷史文化內涵。

2.欣賞版畫作品

3.教師歸納說明

1

1.版畫藝術作品簡報、圖片或實物。

1.問答

2.教師觀察

3.應用觀察

【生涯發展】

2-2-3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內容。

【資訊教育】

4-3-2能瞭解電腦網路之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9/05

9/09

打開戲劇百寶箱

聚光燈下的戲劇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

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

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

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介紹兒童劇的各種元素。

2.觀賞兒童劇並作經驗、心得分享。

表演

【活動二】兒童戲劇元素說明

1.引導說明

(1)表演方式(2)故事(3)舞蹈(4)音樂、音效(5)服裝(5)布景、道具(6)燈光

2.讓學生欣賞完整的戲劇(60分鐘左右長度為佳)

3.填寫學習單

(1)請學生將剛才所觀賞的戲劇心得填入學習單之中。

(2)教師與學生討論觀後心得。

1


1.問答

2.互相討論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9/12

9/16

歌劇狂想曲

歌劇中的喜怒哀樂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1.認識歌劇《杜蘭朵公主》的劇情故事。

2.演唱歌曲〈茉莉花〉。

音樂

【活動三】欣賞和習唱〈茉莉花〉

1.播放《杜蘭朵公主》歌劇用原文演唱的合唱曲〈在東方的山上〉,歌詞的大意是「在東方山頂上有鸛鳥在歌唱,四月不再花開,雪也不再融化。由沙漠到海洋,只要公主能光臨,花必將綻開,萬物滋長啊!」

2.簡介歌曲背景

3.習唱歌曲〈茉莉花〉

(1)聆聽歌曲(2)發聲練習(3)討論歌曲結構(4)拍念節奏(5)視唱曲譜(6)討論詞意(7)習唱歌詞。

4.詮釋歌曲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觀察

2.學生互評

3.互相討論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9/12

9/16

傳藝之美

版畫好好玩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了解版畫的種類及製作過程及步驟。

2.體驗及掌握版畫中之線條與空間表現特色。

視覺

【活動一】認識版畫的種類

1.介紹版畫的特性及種類

(1)版畫的意義:版畫是利用各種不同的「版材」印製而成的複數的藝術,並非直接以手描繪而成。

(2)版畫的種類:版畫可分為凸、凹、平、孔版四種,此四種版之形式各有其獨特性質及特殊效果。

(3)版畫的簽名方式:版畫不可無限量的印製,版畫家必須在作品上簽名,並註明限定張次,以證明為原作,並讓購買者了解一張畫印出之張次。

1

1.教學DVD

1.問答

2.教師觀察

3.應用觀察

【生涯發展】

2-2-3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內容。

【資訊教育】

4-3-2能瞭解電腦網路之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9/12

9/16

打開戲劇百寶箱

認識演出的場地劇場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認識構成室內劇場的四個主要部分。

表演

【活動一】認識劇場空間

1.資料蒐集與分享

2.劇場的意義

3.認識劇場的場地

教師介紹構成室內劇場的四個主要部分:前臺、觀眾席、舞臺、後臺等不同區域的設備及功能。

1


1.觀察

2.學生互評

3.互相討論

4.教師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9/19

9/23

歌劇狂想曲

歌劇中的喜怒哀樂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1.欣賞歌劇《杜蘭朵公主》中〈公主徹夜未眠〉。

2.認識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浦契尼。

音樂

【活動四】欣賞〈公主徹夜未眠〉

1.欣賞〈公主徹夜未眠〉

(1)聆賞:觀賞歌劇《杜蘭朵公主》中〈公主徹夜未眠〉,引導學生聆賞時仔細觀察演唱者的造形、裝扮及表情,並發表感想。

(2)歌曲背景

(3)聆聽主題樂曲

2.認識浦契尼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學生互評

2.教師評量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9/19

9/23

傳藝之美

刻劃之美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1.使用不同媒材進行版畫創作。

2.欣賞版畫作品之美感並體驗創作樂趣。

視覺

【活動二】版畫創作

1.版畫工具介紹

(1)工具介紹:油墨、刮刀、滾筒、調墨盤、

馬連、壓印機、晾乾架等。

(2)教師介紹用具名稱及使用方法。

2.橡膠版「單版複刻」介紹

3.「單版複刻」的特色

1

1.教學DVD

2.壓印機

3.刮刀

4.滾筒

5.調墨盤

6.馬連

7.晾乾架

8.油墨

9.膠版

10.圖畫紙

1.學生互評

2.教師評量

【生涯發展】

2-2-3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內容。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9/19

9/23

打開戲劇百寶箱

認識演出的場地劇場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了解舞臺與觀眾席的關係。

2.認識鏡框式舞臺、開放式舞臺、中心式舞臺及黑盒子劇場等舞臺形式。

3.從劇場遊戲中,實際體會舞臺形式的運用。

表演

【活動二】舞臺與觀眾席的關係

1.現代室內劇場主要的舞臺形式

(1)鏡框式舞臺

(2)開放式舞臺

(3)中心式舞臺

(4)黑盒子劇場

2.劇場空間遊戲:將學生分為四組,每組分別以上述四種室內劇場舞臺形式為主題,用課桌拼成舞臺,椅子作為觀眾席,練習不同舞臺形式的組合,體會舞臺和觀眾之間的關係。

1


1.學生互評

2.教師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資訊教育】

4-3-5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9/26

9/30

歌劇狂想曲

音樂劇在臺灣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1.演唱〈四季紅〉。

2.認識音樂劇《四月望雨》。

音樂

【活動一】習唱歌曲〈四季紅〉

1.聆聽歌曲

2.歌曲背景:〈四季紅〉是由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以四季的變化來描述男女相戀的情意,生動且逗趣,是一首輕快活潑的歌曲。

3.習唱歌曲〈四季紅〉

4.詮釋歌曲

5.認識音樂劇《四月望雨》:《四月望雨》是一齣臺灣本土的音樂劇,劇情描述音樂家鄧雨賢一生的故事,「四月望雨」就是指他的四首名曲〈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學生互評

2.教師評量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9/26

9/30

傳藝之美

刻劃之美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使用不同媒材進行版畫創作。

2.欣賞版畫作品之美感並體驗創作樂趣。

視覺

【活動二】版畫創作2

1.單版複刻橡膠版製作

教師引導學生用油性筆在膠板上進行構圖。對於沒有把握第一次就畫好的學生,教師可引導其在紙張上創作後用複寫紙描繪於膠版上,再以油性筆描繪,以便利圖的辨識及刻板。

提醒學生構圖時須考慮印製時的效果,版畫印出的圖會與版左右相反。

第一次雕刻考量的重點在於「面」,需留下套色時所要表現色彩的部分。

1

1.教學DVD

2.16開圖畫紙

1.學生互評

2.教師評量

【生涯發展】

2-2-3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內容。

【資訊教育】

4-3-2能瞭解電腦網路之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9/26

9/30

打開戲劇百寶箱

表演欣賞停看聽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介紹各種蒐集藝文資訊的方式。

2.製作「藝文活動一覽表」。

3.認識欣賞藝文活動時,應注意的禮儀及事項。

表演

【活動一】製作藝文活動一覽表

1.蒐集藝文資訊的方式

(1)各地文化中心(2)報章雜誌(3)售票地點(4)網路(5)其他管道:圖書館、宣傳單、廣播節目、海報等。

2.製作藝文活動一覽表

3.欣賞藝文活動應注意事項

1


1.學生互評

2.教師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10/03

10/07

歌劇狂想曲

音樂劇在臺灣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習唱〈望春風〉。

音樂

【活動二】習唱〈望春風〉

1.介紹〈望春風〉背景故事

2.討論歌曲結構

(1)師生共同討論歌曲的調號、拍號、節奏型及換氣的地方,引導學生比較後再找出節奏相似的小節。

(2)曲式為AB二段體曲式。

3.視唱曲譜:引導學生分別隨琴指譜視唱。

(1)拍念節奏:隨歌曲拍念節奏。

(2)習念歌詞:依歌曲節奏習念福佬歌詞。

(3)習唱歌詞:全班隨琴聲習唱歌詞,或隨教學CD反覆練習至熟練。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學生互評

2.教師評量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10/03

10/07

傳藝之美

刻劃之美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使用不同媒材進行版畫創作。

2.欣賞版畫作品之美感並體驗創作樂趣。

視覺

【活動二】版畫創作3

1.版畫創作流程

構圖⑵第一次雕刻

調墨⑷上色後做對位記號

對位⑹放紙

擦印⑻第一次擦色完成

第二次雕刻

1

1.教學DVD

1.學生互評

2.教師評量



10/03

10/07

打開戲劇百寶箱

跨國界的表演藝術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介紹東西方的歌劇、偶劇與語言藝術,讓學生欣賞並分析彼此之間的差異。

表演

【活動一】比較及分析東西方表演異同

1.教師與學生討論:是否曾經欣賞過臺灣的傳統戲曲演出,有哪些?

2.是否曾經欣賞過外國的表演?(例如:歌劇、歌舞劇、布偶劇、脫口秀等)

3.戲劇演出欣賞:播放各類型演出影片,讓學生欣賞。

4.提醒欣賞的重點

1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10/10

10/14

歌劇狂想曲

音樂劇在臺灣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習唱〈月夜愁〉。

音樂

【活動三】習唱〈月夜愁〉

1.聆賞〈月夜愁〉歌曲

2.討論歌曲結構:師生共同討論歌曲的調號、拍號、節奏型及換氣的地方,引導學生比較後再找出節奏相似的小節。(例如:第1458小節相同)

3.視唱曲譜:引導學生分別隨琴指譜視唱。

4.詮釋歌曲:全班分數組表演,分別以中板的速度和柔和的表情演唱歌曲〈望春風〉和〈月夜愁〉。

1

教學C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10/10

10/14

傳藝之美

刻劃之美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使用不同媒材進行版畫創作。

2.欣賞版畫作品之美感並體驗創作樂趣。

視覺

【活動二】版畫創作4

1.版畫創作流程

放油墨

調油墨

滾油墨

套色對位

擦印

檢查修版

套色完成

2.製版與印製之注意事項

1


1.學生互評

2.教師評量

【生涯發展】

2-2-3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內容。

【資訊教育】

4-3-2能瞭解電腦網路之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10/10

10/14

打開戲劇百寶箱

跨國界的表演藝術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欣賞文化交流後的演出形式。

表演

【活動二】戲劇介紹與欣賞

1.介紹兒童劇《老鼠娶親》

2.介紹與欣賞兒童偶劇《虎姑婆》

3.介紹與欣賞兒童歌仔戲《黑姑娘》

4.請學生進行討論

(1)比較看看曾經欣賞或閱讀過的《老鼠娶親》、《虎姑婆》、《仙履奇緣》,最大的差異在哪裡?

(2)觀賞完之後,說說你的感受和心得。

1

1.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10/17

10/21

歌劇狂想曲

笛聲飛揚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直笛習奏〈雨夜花〉。

音樂

【活動一】直笛習奏〈雨夜花〉

1.引起動機:播放歌曲,引導學生安靜聆

聽,並說出對這首歌曲的感受。

2.〈雨夜花〉背景故事

3.討論歌曲結構

4.直笛習奏與哼唱〈雨夜花〉

5.分組表演與分享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10/17

10/21

傳藝之美

刻劃之美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欣賞不同媒材的作品,並比較不同之處。

2.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創作歷程與心得。

視覺

【活動三】作品欣賞

欣賞同學作品:教師可配合學校或班級的

環境和活動來讓學生設計製作。

(1)全班作品陳列與欣賞。

(2)推派代表上臺,說明作品的創作內容、構圖的特色及版畫技法表現情形。

(3)全班共同討論分析及比較不同的構圖想法、活動情境和技法的表現方式。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4)教師總結學生的創作過程中較特殊的經驗。

1




【資訊教育】

4-3-2能瞭解電腦網路之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10/17

10/21

打開戲劇百寶箱

跨國界的表演藝術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介紹蘭陽舞蹈團的秘克琳神父及他對表演藝術的貢獻。

2.欣賞演出片段。

表演

【活動三】介紹蘭陽舞蹈團

1.介紹秘克琳神父

2.蘭陽舞蹈團

(1)1966年成立的蘭陽舞蹈團,團員來自舞蹈班傑出的學生。團員從中國傳統舞蹈技藝的學習進而了解體會舞蹈中的情感與生命,達到以舞蹈展現藝術的奧妙。三十年來受邀參加許多國內外各項慶典活動的演

出,使舞蹈藝術跨越國界、聞名世界,近年來並加入本土文化表演創作題材。

(2)欣賞蘭陽舞蹈團演出。

(3)請學生進行討論。

1

1.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資訊教育】

4-3-5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10/24

10/28

雋永之歌

與音樂對話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演唱〈但願人長久〉。

音樂

【活動一】習唱〈但願人長久〉

1.習唱〈但願人長久〉

(1)發聲練習:引導學生自然站立身體放鬆,以唱名(或以ㄌㄨ、ㄌㄚ音)分別習唱課本的曲調。音高唱準確後,依發聲譜例隨琴聲以半音逐次往上或往下移調練習,教師隨時調整學生的音色和音量。

(2)討論歌曲結構

(3)視唱曲譜

(4)討論詞意

2.分組表演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10/24

10/28

美哉人生

人生百態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能觀察並說出生活周遭人們的生活型態,覺察其工作性質、工作狀況、生活甘苦等,從中發掘令人感動的生命故事。

視覺

【活動一】關懷生活周遭的人

1.參考課本圖例,請學生發表生活中常見哪些人物?例如:警察、建築工人、農夫、消防人員、漁夫、送貨員、醫生、水電工、廚師、肉販、服務生等。

2.比較各種人物的差異

3.發表小人物認真付出令人感動的生命故事。

1

1.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資訊教育】

4-3-2能瞭解電腦網路之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10/24

10/28

打開戲劇百寶箱

跨國界的表演藝術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介紹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的羅斌館長及他對表演藝術的貢獻。

2.分辨東西方戲偶不同的操作方式、造形與戲臺。

表演

【活動四】介紹羅斌與西方偶

1.羅斌館長簡介

(1)羅斌館長致力於保存臺灣的傳統偶戲,不斷在學校、社區演戲,推廣偶戲藝術。

(2)羅斌館長編導了《馬克.波羅》一劇,成功融合了傳統布袋戲及歐洲傳統偶戲的表演形式,創造出另一種新的感受與衝擊。

2.欣賞偶劇《馬克.波羅》演出,說明東西方戲偶的差異。

3.操作練習

1

1.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資訊教育】

4-3-5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10/31

11/04

雋永之歌

與音樂對話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期中評量週】

1.認識國樂團。

2.分辨拉弦、彈撥、吹管、打擊之樂器音色。

音樂

【活動二】認識國樂團及國樂器

1.認識國樂團的各項樂器:國樂樂器區分為拉弦、彈撥、吹管、打擊四類。

拉弦樂器:高胡、南湖、中胡、革胡、倍革胡等。

彈撥樂器:柳琴、琵琶、古箏、揚琴、阮咸、三弦等。

吹管樂器:笛、簫、笙、嗩吶等。

打擊樂器:堂鼓、鑼、鈸、木魚、梆子。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10/31

11/04

美哉人生

人生百態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期中評量週】

1.能知道人體的比例並觀察人物不同動作、姿態的特點。

2.練習人物速寫的方法。

視覺

【活動二】速寫練習

1.請學生觀察並欣賞速寫的藝術美感及學習基本技巧,應用已了解的人體比例與姿態重心觀察重點,將人物姿態快速的描繪在紙上。

2.展示大家的速寫作品,讓大家一起欣賞,請學生發表想法與改進方式。

4.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的取景角度、線條表現方式對於作品有什麼影響。

1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資訊教育】

4-3-2能瞭解電腦網路之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10/31

11/04

打開戲劇百寶箱

跨國界的表演藝術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期中評量週】

國內表演團體介紹。

表演

【活動五】國內戲劇團體介紹

1.介紹九歌兒童劇團

2.介紹台北曲藝團

3.介紹優表演藝術劇團

4.分享與討論

(1)發表觀賞演出之心得感想。

(2)哪一種藝術表現讓你印象最深刻?能否清楚表達出來。

1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資訊教育】

4-3-5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十一

11/07

11/11

雋永之歌

與音樂對話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3-3-11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1.欣賞〈花好月圓〉。

2.分辨拉弦、彈撥、吹管、打擊之樂器音色。

音樂

【活動三】欣賞國樂曲〈花好月圓〉

1.哼唱主題曲調

(1)教師用鋼琴主題旋律多彈奏幾遍,讓學生熟悉並哼唱曲調。

(2)播放樂曲〈花好月圓〉,引導學生依課本的主題譜例哼唱曲調。

(3)撥放樂曲,全班分成三組:拉弦樂器、彈撥樂器、吹管樂器,引導各組隨著樂曲演奏,模仿該樂器的演奏姿勢。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一

11/07

11/11

美哉人生

人生百態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欣賞藝術作品構成的美感,提升藝術鑑賞的能力。

視覺

【活動二】畫作欣賞

1.引導學生欣賞畫中人物的姿態、動作,了解藝術家表現的方式理念。

2.欣賞楊英風作品〈後台〉

3.欣賞竇加作品〈歌劇院的舞蹈教室〉

4.欣賞席德進作品〈補網〉

5.欣賞雷諾瓦作品〈彈鋼琴的少女〉

1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資訊教育】

4-3-2能瞭解電腦網路之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十一

11/07

11/11

打開戲劇百寶箱

說學逗唱樣樣精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介紹相聲與StandupComedy的演出形式,並簡單分析二者的差異。

表演

【活動一】介紹相聲與StandupComedy

1.StandupComedy介紹

(1)StandupComedy主要的演出形式是指單獨一人站在舞臺上,通常作輕鬆之打扮,敘述一些有趣的生活事件、感觸、社會事件的評論等,內容相當自由及多樣化。肢體的展現也是演出的重點。

(2)認識相聲:相聲是一門傳統藝術,從明代就已經相當流行。相聲的演出形式可由一人或多人共同演出,稱為單口相聲、對口相聲與群口相聲。相聲演員有固定穿著(馬褂)及道具(扇子)。演說的題材相當自由,但是寫作內容相當嚴謹。相聲可以簡單分為說、學、逗、唱。

2.演出欣賞

3.分享與討論

1

1.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資訊教育】

4-3-5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十二

11/14

11/18

雋永之歌

清新的旋律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1.演唱〈啊!牧場上綠油油〉。

2.創作一段式曲調。

音樂

【活動一】習唱〈啊!牧場上綠油油〉

1.引起動機

2.聆聽歌曲:教師彈奏歌曲(或播放教學CD),引導學生聆聽歌曲。

3.習唱歌曲〈啊!牧場上綠油油〉

4.一段式曲調創作:歌唱的問句與答句,就是構成一段式曲調的形成。

5.創作發表與欣賞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二

11/14

11/18

美哉人生

塑造精采人生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欣賞立體雕塑作品,提升藝術鑑賞的能

力。

2.認識雕塑名家浦添生。

視覺

【活動一】立體人物雕塑藝術作品欣賞

1.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中人物的姿態、動作,了解藝術家表現的方式及所欲傳達的創作理念。

2.欣賞朱銘作品〈人間系列—排隊〉

3.欣賞王秀杞作品〈慈愛〉

4.欣賞蒲添生作品〈幼童抱犬〉、〈運動系列〉

1

1.各色油土

2.土工用具

3.竹筷

4.牙籤

5.鐵絲

6.衣架

7.報紙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生涯發展】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十二

11/14

11/18

打開戲劇百寶箱

說學逗唱樣樣精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學習咬字清晰的技巧。

2.學習「輕重緩急」的演說及對話技巧。

表演

【活動二】練習說話技巧

1.暖身

2.聽力大對決

(1)教師將學生分組,學生分組坐好

(2)教師請學生拿出之前所準備好的數來寶或順口溜,請學生練習。注意不可讓別組聽到內容。

(3)若觀眾能在第一位念完時就可以聽懂並完整說出內容,則當組可以得高分,若聽不懂則派第二位同學上臺,越多人上臺則分數越低。

(4)比賽結束後統計分數,選出優勝組。

3.對話大考驗

4.心得與分享

1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十三

11/21

11/25

雋永之歌

清新的旋律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1.演唱〈我願意山居〉。

2.認識68拍子。

音樂

【活動二】習唱〈我願意山居

1.聆聽歌曲:教師彈奏歌曲(或播放教學CD),引導學生聆聽歌曲。

3.習唱歌曲〈我願意山居〉(1)發聲練習(2)討論歌曲結構(3)注意圓環線與連接線的不同(4)視唱曲譜(5)討論詞意(6)分組表演

4.認識68拍子:68拍子是以附點四分音符為一拍,每一小節有兩拍。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觀察

2.教師考評

3.口頭詢問

4.操作

5.動態評量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三

11/21

11/25

美哉人生

塑造精采人生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人物動態的捏塑及重心的掌握。

2.人物表情、服飾、工具的刻畫。

3.能表現主題人物之表情與動作特徵。

視覺

【活動二】捏塑創作1

教師先將油土分配好,並要求學生把用具及參考資料準備好。

(1)思考創作內容:讓學生思考所要創作的人物職業,及工作中的動作。

(2)捏塑基本型:先以鐵絲(或鋁線)做出人物的骨架及基本造型,再以紙張及膠帶包覆骨架的軀體和四肢增加立體感。

1

1.各色油土

2.土工用具

3.竹筷

4.牙籤

5.鐵絲

6.衣架

7.報紙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生涯發展】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資訊教育】

4-3-2能瞭解電腦網路之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十三

11/21

11/25

打開戲劇百寶箱

說學逗唱樣樣精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認識相聲裡的「說」、「學」、「逗」、

「唱」這四個技巧。

2.欣賞現代相聲的演出。

表演

【活動三】認識相聲的基本技巧

1.介紹說學逗唱

(1)教師介紹相聲的四個基本技巧

(2)播放影片,讓學生仔細觀賞演出中演員的技巧。

(3)播放完畢後,引導學生討論影片中的演員是如何運用這些基本的技巧,從哪一段的演出中可以發現。

(4)心得分享。

2.觀賞現代相聲

3.分享與討論

1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資訊教育】

4-3-5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十四

11/28

12/02

雋永之歌

清新的旋律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1.欣賞動畫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配樂〈空中散步〉。

2.隨樂曲哼唱曲題曲調。

音樂

【活動三】欣賞《霍爾的移動城堡》配樂〈空中散步〉

1.《霍爾的移動城堡》故事簡介

2.動畫電影介紹

3.播放樂曲〈空中散步〉,引導學生閉上眼睛安靜聆聽,自由想像樂曲的意境,並發表對樂曲的感受。

4.教師引導學生依各樂段音樂,以肢體動作左右擺動,感受3拍子及其曲趣。

5.哼唱主題曲調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九、主動探索與研


十四

11/28

12/02

美哉人生

塑造精采人生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人物動態的捏塑及重心的掌握。

2.人物表情、服飾、工具的刻畫。

3.能表現主題人物之表情與動作特徵。

視覺

【活動二】捏塑創作2

1.以油土包覆:以膚色油土包覆骨架,捏塑人物的動作,調整姿態、找出重心(調整時須慢慢彎曲四肢,以免斷裂),調整好後,如重心不穩,無法站立,須再調整重心,使其站立。

2.修飾體型:將人物大略的基本形修飾成人的體態。再於包覆好的底土上加上衣物等不同顏色的油土,用適當的工具增加細部的修飾。

3.刻畫五官及手指:運用用具將臉部及手部刻畫出來,刻畫五官時須注意表情。

1

1.各色油土

2.土工用具

3.竹筷

4.牙籤

5.鐵絲

6.衣架

7.報紙

1.觀察

2.學生互評



十四

11/28

12/02

打開戲劇百寶箱

說學逗唱樣樣精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認識相聲劇本的編寫技巧。

2.分組編寫並練習、呈現。

表演

【活動四】相聲劇本的編寫

1.相聲劇本編寫技巧

(1)介紹相聲劇本的四個部分:墊活兒、入活兒、墊活兒、正活兒、攢底兒。

(2)以課本為例,說明及分析此四點。

2.分組活動

3.課堂呈現

(1)練習完畢後表演。

(2)各組依序上臺呈現。

(3)教師講評。

4.心得分享

1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十五

12/05

12/09

雋永之歌

笛聲飛揚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直笛習奏〈永遠同在〉。

音樂

【活動一】習奏〈永遠同在〉

1.曲調習奏

(1)教師引導學生視譜以唱名哼唱曲調。

(2)教師以直笛吹奏曲調,學生聆聽。

(3)全班以齊奏的方式練習吹奏。

(4)學生個別吹奏練習。

(5)全班分數組,輪流吹奏兩段曲調。

(6)指導學生吹奏A段曲調,用圓滑溫柔的風格來演奏,B段曲調中同音反覆用斷奏表情來吹奏,讓AB二段曲調形成對比。

2.分組表演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學生互評

2.教師考評

3.口頭詢問

4.動態評量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十五

12/05

12/09

美哉人生

塑造精采人生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1.能表現主題人物之表情與動作特徵。

視覺

【活動二】捏塑創作

1.刻畫服飾及頭髮:將做好的人形刻畫或捏上衣服及頭髮,並加上一些配件,如鞋子、腰帶、頭巾、帽子等。(須注意加上配件後,重心是否平穩。)

1

1.教學DVD

1.教師考評

2.學生互評



十五

12/05

12/09

打開戲劇百寶箱

說學逗唱樣樣精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複習之前學習過的所有相聲技巧。

2.分組創作練習。

3.指導學生完成相聲的演出。

表演

【活動五】大家一起說相聲

1.劇本創作

(1)教師將學生分組。

(2)複習學習過的相聲技巧:咬字清晰、聲音表情豐富、肢體逗趣、搭配樂器、劇本創作技巧及舞臺位置、走位等。

(3)分組創作練習。

2.排練與練習

(1)練習時注意對話的技巧、走位等。

(2)練習道具的運用。

(3)搭配樂器的使用,讓演出更立體。

3.演出及呈現

(1)各組依序上臺呈現。

(2)欣賞演出時,尊重表演者,勿喧嘩。

4.心得分享

1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資訊教育】

4-3-5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十六

12/12

12/16

雋永之歌

笛聲飛揚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直笛習奏〈ProudOfYou〉。

音樂

【活動二】習奏〈ProudOfYou

1.曲調習奏

(1)播放〈ProudOfYouCD,引導學生聆聽邊配合兩段主題曲調的情境,自由以拍手、拍膝、踏足等肢體動作感受曲調特殊的風格。

(2)教師引導學生視譜分別以唱名哼唱曲調。

(3)教師以直笛吹奏曲調,學生安靜聆聽。

(4)全班以齊奏的方式練習吹奏。提示學生開始練習時,速度宜慢,待熟練後再以快板的速度進行練習。

2.分組演奏

1

1.教學CD

2.教學DVD

1.觀察

2.操作

3.自陳法

4.教師評量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十六

12/12

12/16

美哉人生

塑造精采人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欣賞不同媒材的作品,並比較不同之處。

2.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創作歷程與心得。

視覺

【活動三】學生作品欣賞

欣賞同學作品:教師可配合學校或班級的

環境和活動來讓學生設計製作。

1

1.教學DVD

1.教師考評

2.學生互評



十六

12/12

12/16

打開戲劇百寶箱

藝術新視野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欣賞當代新型態的演出。

2.引導學生欣賞並感受文化的交流及衝擊。

表演

【活動一】認識新表演藝術

1.介紹新型態演出

(1)教師說明文化交流的轉變,以舞鈴劇場為例。

(2)舞鈴劇場將傳統的民俗技藝「扯鈴」,透過重新編排,加入舞蹈的元素,讓扯鈴除了展現技藝,還兼具美感。

2.影片播放

(1)播放準備好的影片。

(2)提示學生欣賞的重點:演出節目是如何融合東西方的文化,進而創造出精采的演出。

3.分享與討論:引導學生分享心得。

1

1.音樂CD

1.動態評量

2.學生互評

3教師評量



十七

12/19

12/23

海洋家園

大海的歌唱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演唱歌曲〈海洋〉。

【活動一】習唱《海洋》

1.欣賞歌曲

(1)播放作者自彈自唱的《海洋》,學生欣賞。

(2)發表欣賞的感受

對歌曲的感受:例如歌曲帶給人舒暢的、或是悠閒的、開闊的、悲傷的、喜悅的感覺等。

演唱的方式:例如歌手是以自由淳樸的、輕鬆灑脫的、盡情開懷的等方式演唱歌曲。

2.歌曲背景:介紹作曲者:陳建年為臺灣卑南族青年歌手兼音樂創作者,他18歲就開始創作歌曲,2000年因這首《海洋》得到金曲獎的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也因其他作品得到最佳作曲人獎。

3.習唱歌曲

(1)發聲練習:複習腹式呼吸,再以歌曲最後的樂句「啊嗚~喔~海洋」進行發聲練習,並以半音逐次移調練習。

(2)再次聆聽歌曲,感覺是幾拍子(四拍子),並隨歌曲在強拍處拍手。

(3)複習切分音的節奏,練習拍念本歌曲的節奏型。

(4)視唱曲譜,或以聽唱的方式來哼唱。

4.習唱歌詞

(1)習念歌詞,熟練後可請學生個別朗誦,感受歌詞意境。

(2)討論詞意:討論歌詞意涵,學生發表在海邊嬉戲的經驗,或面對大海的心情感受,來對照本曲的歌詞內容。

(3)隨琴聲習唱歌詞。

(4)分組或個別表演。

3

1.教學CD

2.教學DVD

1.操作

2.教師評量

3.學生互評

【環境教育】

1-3-1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及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3-3-1 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海洋教育】

3-3-7 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 表現對海洋的尊重與關懷。


十八

12/26

12/30

海洋家園

大海的歌唱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欣賞〈乘風破浪〉,認識圓舞曲。

2.隨樂曲哼唱主題曲調並律動。

3.直笛二部合奏〈燈塔〉。

【活動二】欣賞〈乘風破浪〉並習奏〈燈塔〉

1.樂曲的聯想:教師播放樂曲〈乘風破浪〉,學生閉目聆聽,自由發表對樂曲的不同感受。(例:舒暢的、輕快的、華麗的、優美的、浪漫的)

2.樂曲介紹

(1)樂曲簡介:這首〈乘風破浪〉是描寫船隻在海上乘風破浪向前疾駛的情景,是一首標題音樂。

(2)作曲者介紹:羅沙斯為墨西哥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出生在音樂家庭,父親擅長豎琴的演奏,6歲就隨著家人組成的家庭四重奏赴各地巡迴演出,一生創作了許多圓舞曲,作品中以這首〈乘風破浪〉最為出名。

(3)認識圓舞曲:圓舞曲是一種三拍子輕快的舞曲,可隨之舞蹈,十九世紀「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創作,提升了它的藝術價值,而不再局限於舞蹈之伴奏,是可獨立演奏、欣賞的樂曲。許多音樂家如蕭邦、布拉姆斯等,都有圓舞曲的作品。

3.聆聽樂曲

(1)聆聽序奏與第一圓舞曲、第二圓舞曲,學生發表對這兩段樂曲的感受,並比較其中的不同。

(2)一邊聆聽,一邊打拍子或以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4.音樂律動:引導學生一邊聆聽,一邊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三拍子的拍律。

5.哼唱主題:隨樂曲哼唱主題。

6.直笛二部合奏〈燈塔〉。

3

1.教學DVD

2.教學CD


1.操作

2.教師評量

3.學生互評

【環境教育】

1-3-1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及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

際了解


十九

1/02

1/06

海洋家園

海洋之舞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1.了解先民移民臺灣初期的生活奮鬥狀況與生活經驗。

2.培養對表演藝術作品的欣賞力。

3.欣賞現代舞蹈作品,認識舞蹈作品中運用道具展現場景的方式。

4.能運用道具傳達自我的情感及設計表演活動。

5.對情境的想像能力。

6.培養群體的協調、合作、表現能力。

【活動一】欣賞舞蹈作品《薪傳》

1.說明先民渡海來臺時的社會現象及狀況

2.欣賞《薪傳》中之〈渡海〉、〈慶典〉片段

欣賞〈渡海〉時,除了注意舞蹈中所傳達的劇情、故事之外,應特別注意舞者手中所持之道具「布」,仔細觀察舞者如何使用「布」來表現大海等場景。除了場景的塑造之外,舞者是如何透過肢體動作與表情,表現出「大風浪」、「平靜海面」等不同的感覺。

欣賞〈慶典〉時,注意觀察舞者手中的道具,它們代表、象徵什麼意義?舞者是如何使用這些道具的?同時,透過音樂的輔助,如何呈現出歡樂的氣氛?

3.分享與討論

【活動二】道具探索及表演設計

1.暖身活動

2.道具探索活動

(1)將學生分組(視全班人數而定,約46人一組為佳)

(2)每組選擇一樣道具,教師可先定時間,時間到之後可以換道具操作。

(3)活動時可播放音樂,學生隨著音樂節奏進行探索活動。

(4)活動進行

3.情境、情緒設計活動

4.呈現、分享與討論

(1)各組呈現(每組約2分鐘)

(2)建議全部呈現完畢之後,再進行分享與討論。

3

1.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教師評量

3.學生互評

4.互相討論

【環境教育】

3-3-1 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海洋教育】

3-3-7 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 表現對海洋的尊重與關懷。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廿

1/09

1/13

海洋家園

海洋之舞、海洋風情畫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期末評量週】

1.能運用道具傳達自我的情感及設計表演活動。

2.對情境的想像能力。

3.培養群體的協調、合作、表現能力。

4.透過實景觀察,感覺自己與大自然的相互關聯。

5.從名家畫作中,欣賞不同媒材的表現方法及特色。

【活動三】道具表演活動

1.暖身活動:隨音樂起舞

(1)教師一開始可以先讓學生在教室中自由行走。活動時注意彼此的距離,直到學生彼此的距離相當、平均分布在教室中。

(2)學生到達位置之後,教師再請學生閉上眼睛,播放情境音樂,請學生根據音樂的情境舞動肢體。

(3)學生活動時,教師若發現表現良好的學生,可以走到他的身邊給予讚美及鼓勵。

2.設計「表演」活動

3.呈現、分享與討論

(1)活動中哪一組同學所表演的動作,讓你感受到音樂的律動?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不同的動作及速度?

【活動一】名家作品欣賞

1.欣賞臺灣各地獨特的海洋風情。

2.欣賞藝術家海景創作

(1)魏斯:又譯懷斯,美國當代重要的新寫實主義畫家,以水彩畫和蛋彩畫為主,以貼近平民生活的主題畫聞名。

(2)紀慧明:臺中市藝術家,擅長油畫,繪畫生涯中以誠摯的態度、愛鄉土的情懷,以大自然為師作為寫生指標。

(3)傅狷夫:浙江省杭州市人,傅狷夫對於臺灣畫壇影響最深的是長年觀察臺灣山川所創發的「裂罅皴」,以及雲水雙絕的寫生山水畫。

3

1.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教師評量

3.學生互評

4.互相討論

【環境教育】

1-3-1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及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3-3-1 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海洋教育】

1-3-1 說明臺灣地區知名的親水活動。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廿

1/16

1/20

海洋家園

海洋風情畫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休業式】

1.了解水墨畫用筆及用墨的方法。

2.認識水墨中勾、皺、擦、點、染等表現

法。

3.能利用勾、皴、擦、點、染等水墨技法,描繪海洋風情或水岸景色。

4.能欣賞作品,發表創作心得。

5.能從創作中體會海洋文化價值。

【活動二】水墨技法介紹

1.水墨畫的基本筆法

(1)勾:最好用兼毫或狼毫小楷筆,整枝筆先沾水潤溼,在抹布上吸乾水分,筆尖沾濃墨,用中鋒畫輪廓部分。

(2)皴:最好用較硬的山馬筆,整枝筆沾淡墨後,筆尖沾濃墨,在梅花盤上將筆毫壓成扁形,以側鋒方式畫山、石、樹、房子等需要質感及明暗表現的部分。

(3)擦:和皴法一樣,但用的是筆腹的部分,含墨量要極少,筆桿盡量傾斜,在紙面上摩擦出質感。

(4)點:視需要選擇大楷或小楷,通常用在畫樹葉,含墨量多,點的大小橫豎要有變化,才不至於呆板。

(5)染:用大楷兼毫筆較適合,筆沾淡墨,筆尖壓成扁形,在線條將乾未乾時,渲染出明暗。

(6)勾、皴、擦、點、染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可靈活運用之。

2.水墨畫用具介紹

【活動三】水墨畫創作

1.墨色與空間

2.介紹創作的方法

3.進行創作

4.收拾整理

【活動四】作品欣賞

1.陳列作品:作品一併展示於前面黑板上。

2.發表創作心得

(1)表現的主題有哪些?

(2)覺得最滿意的地方是哪裡?

(3)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是什麼?

3.分析比較個人特色,可請學生填寫互評表或者自由發表。

4.教師歸納補充

3

1.教學DVD

1.動態評量

2.教師評量

3.學生互評

4.互相討論

【環境教育】

1-3-1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及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海洋教育】

3-3-7 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 表現對海洋的尊重與關懷。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1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