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7
重要施政項目 執 行 成 果 與 效 益
(五)社區總體營造
及村落文化發
展
(六)博物館與地方
文化館營運推
過 300 個族人齊聚日光小林社區,前來觀賞民眾達 1,000 人次,
讓更多人見證大武壠族「禁向」文化之內涵,喚醒大家重視文化
復振與傳承之重要性,盼望國家更正視平埔原住民的正名活動。
3. 唱歌給太祖聽-線上音樂會計畫(110 年 11 月 27 日):
110 年 11 月 27 日舉辦線上音樂會-唱歌給太祖聽,由大滿舞團、
部落耆老,首次在日光小林公廨廣場,以環境劇場的形式,編排
兩段演出,一段是大武壠族的出草傳說故事,由族人真實演出傳
說的內容,與古謠結合,重現百年前的場景,另一段則是每年最
重要的祭典-小林夜祭,可以透過祭典的演出內容,了解大武壠族
的信仰文化,現場參與人數達 300 人次,另今年以線上直播方式,
讓更多人看見大武壠族文化,線上觀賞人次達 1,000 人次。
4. 小小導覽員培訓計畫(109 年 9 月~10 月):
由大滿舞團團長王民亮、部落耆老帶領,介紹小林平埔族群文物
館、小林公廨園區、傳統信仰、狩獵、植物運用、古謠吟唱等知
識與導覽技巧。今年 10 月 6、13 日培訓課程時,錄製導覽解說影
片,夜祭前於網路平台播放,在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大滿舞
團、小林國小臉書與日光小林YOUTUBE頻道播出觀賞人次達1,000
人次。成果呈現於 10 月 20 日小林夜祭當日擔任小小導覽員為前
來參與的民眾、長官導覽,此次培訓增加學生對族群文化的認識
並強化學生自信心,提高家長與社區的居民參與度,達到小林文
物館在地化的連結。
5. 「餐桌上的生活文化-漁笱文化節」計畫(110 年 12 月):
由本市甲仙區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辦理〈從漁笱文化找回生活〉計
畫培訓課程,從課程中由耆老的手中拾回祖先珍貴的傳統技藝與
智慧,以大武壠族漁笱文化為主體,開辦原鄉小林漁笱文化節,
邀請部落耆老分享早期生活故事,透過食的文化了解大武壠族傳
統漁獵生活智慧、傳統漁獵器具結合當代藝術讓留住漁笱文化,
齊聚原鄉族人,團結族群意識及文化交流,於 110 年 12 月 25 日
舉辦一場小型成果展,讓部落耆老、村民及孩童都能體會傳統的
文化,讓大武壠族傳統向下扎根,文化傳承並寓教於樂。
1. 辦理 110 年度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文化局爭取文化部經費補助,辦理 110 年本市社區營造推動計畫。
1-12 月辦理 20 區公所 42 處社區營造點徵選審查、經費核定及輔
導陪伴工作。
2. 輔導社區、地方文史團體辦理小型藝文活動
110 年持續輔導社區建立自主運作且永續經營之社區營造模式,
1-12 月輔導 42 處社區團隊成功辦理社區小型藝文活動計畫。
1. 配合博物館法公布施行,輔導公、私立博物館提升專業功能,促
進博物館事業多元發展,並延續地方文化館計畫成效,落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