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文化局110年度施政績效成果報告

pdf
326.55 KB
23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454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110 年度施政績效成果報告
壹、文化建設與活動
一、文化政策與環
境推展
(一)文化政策、制
度法規之訂定
(二)本市文化基金
會及兩樂團之
扶植與獎助
(三)文化志工人才
培育
(四)文化資訊之彙
整與流通
(五)文學活動與推
依據各該行政法人設置自治條例等相關規定監督高雄市專業文化機
構與高雄市立圖書館協助法人健全內部典章制度提升外部服務品
遂行所肩負之公共任務本府並邀請專家學者與機關代表共同組
成績效評鑑小組就法人前一年度營運成果進行評鑑評鑑結果
雄市立圖書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及高雄市電影
109 年度績效均為「優良」,頗獲肯定。
1.與本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高雄市文化基金會財團法人高雄市愛
樂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辦理文化活動透過法人多元觸角達到公
私協力、以有限經費策辦更多優質藝文活動之目的。
2.輔導及補助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下轄高雄市交響樂團
雄市國樂團)循其設立宗旨推廣本市音樂教育並舉辦多元化藝文
活動提供民眾欣賞優質表演節目之機會該會 110 年主協辦各
類型藝文活動與專業導覽 165 場次,參與人次約 79 萬人(含線上
直播觀看人數)
文化局配合本府政策積極推動志願服務業務由各運用單位針對所
需辦理志工培訓結合各界資源共同推廣藝文活動或協助各藝文館
舍順利運作提供民眾優質服務110 年度計有 14 支志工隊計約 3
仟餘人投入文化類志願服務行列。
文化高雄藝文月刊內容涵蓋大高雄地區各文化場館及展演空間之藝
文活動資訊110 年度共發行 12 每期中文月刊 30,000 英文
摺頁 3,000 派送至本市公民營藝文場館書店捷運站及各縣市
高鐵站一級火車站文化中心等約 900 個通路點為文化高雄之品
牌出版品。
1.「2021 書寫高雄文學創作獎助計畫」共收到 71 件提案110 8
月經審查後,擇優選出 6 名創作者之提案,每名獎助 15 萬元,合
90 萬元,預計於 111年8月31日前完成創作。
2.「2021 書寫高雄出版獎助計畫」考量出版社出書時程收件審查
從原本每年 1 期增加為每年 3 期,10 件計畫入選每件獎助 9-13
萬元,總獎助金額共計 110 萬元。
3.辦理文學獎,鼓勵全民書寫創作:
(1) 「2021 打狗鳳邑文學獎」徵稿文類包括小說散文新詩
語新詩等四類,110年5月28日至7月30日公開徵件,並舉
455
二、文化資產維護
與營運
(一)文化資產審定
及修復保存
辦作家直播對談等網路推廣活動。本年度共徵得 803 件作品,
其中小說 159 散文 224 新詩 342 臺語新詩 78 件,
每文類各選出高雄獎 1 、優選獎 1 佳作 2 ,共發出 16
個獎項 124 萬元獎金11 21 日於高雄文學館舉行頒獎典禮
參與人數約100並出版《2021打狗鳳邑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2) 文化局協助高雄市岡山大專青年協會辦理「第十四屆阿公店溪
文學獎」鼓勵在學學生參與文學創作徵稿文類包括國小組台
語童詩、國小組客語童詩、散文(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
大專組)等,提供學童台語和客語文學創作平台,投稿件數計
312 ,共 71 人獲獎並出版《第十四屆阿公店溪文學獎得獎
作品集》
1.文化資產審定
110 年公告「美濃邱添貴派下夥房」為古蹟公告「原高雄工專北棟
教學大樓」、「稇源商店六龜支店」及「臺灣銀行高雄分行」為歷史
建築目前本市計有古蹟 51 處(國定 7 處)歷史建築 65 ,紀
念建築 1 考古遺址 5 處(國定 2 處)文化景觀 6 合計 128
處。
2.文化資產修復
(1) 完成市定古蹟原愛國婦人會館(紅十字育幼中心)修復工程。
(2) 完成市定古蹟大仁路原鹽埕町二丁目連棟街屋緊急加固工
程。
(3) 完成市定古蹟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樂群村)A1 宿舍修復規
劃設計。
(4) 完成歷史建築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宿舍群(醒村)A、F 棟修
復規劃設計。
(5) 完成市定古蹟雄鎮北門修復工程。
(6) 完成歷史建築堀江町日式街屋規劃設計。
(7) 完成歷史建築舊打狗驛(北號誌樓)修復工程。
(8) 完成 109 年度高雄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防災建置計畫。
(9) 完成 109 年度高雄市市定古蹟左營廍後薛家古厝防災建置計
畫。
(10) 完成歷史建築新濱町一丁目連棟紅磚街屋修復工程。
(11) 完成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五段殘蹟修復工程規劃設計。
(12) 完成高雄市歷史建築永安黃家古厝緊急保護棚架工程委託規
劃設計監造案。
(13) 辦理黃埔新村西側房屋修繕工程委託規劃設計服務案,預計
111 1 月完成。
(14) 辦理國定古蹟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整體修復計畫第一
456
期─前海軍明德訓練班修復工程規劃設計,預計 111 4
完成。
(15) 辦理國定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周邊環境及景觀改善
工程,預計 111 1 月完工。
(16) 辦理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南門廣場營造與東門銜接計畫工程
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預計 111 6 月完成。
(17) 辦理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城內空間截水溝工程預計 111 3
月完成。
(18) 辦理市定古蹟大仁路原鹽埕町二丁目連棟街屋規劃設計暨緊
急加固工程規劃設計監造,預計 111 2 月完成。
(19) 辦理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勝利路空中馬道串接計畫工程規劃
設計(含因應計畫),預計 111 3 月完成。
(20) 辦理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北門段及鎮福社修復工程預計 111
3 月竣工。
(21) 辦理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西門鐵工廠段修復工程,預計 111
6 月竣工。
(22) 辦理高雄市直轄市定古蹟「鹽埕町五丁目22番地原友松醫院」
修復工程委託規劃設計,預計111年12月完成。
(23) 辦理「市定古蹟鳳山縣城殘蹟修復暨景觀改善工程規劃設計委
託技術服務」,預計111年8月完成。
(24) 辦理「市定古蹟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宿舍群-樂群8號9號、
10號修復規劃設計」,預計111年6月完成。
(25) 辦理「原日本海軍航空隊岡山宿舍群(醒村)」C、D、E、G棟
建物修復規劃設計,預計111年7月完成。
(26) 辦理左營海軍眷村建物整修規劃設計(20 單元),預計 111
11 月完成。
(27) 辦理「黃埔新村因應計畫工程」預計 111 6 月完成。
(28) 完成國防部委託文化局代辦鳳山黃埔新村中軸道路景觀工程。
(29) 辦理國防部委託文化局代辦鳳山黃埔新村中軸道路景觀工程
(第二期),預計於 111 6 月完成。
(30) 辦理國防部委託文化局代辦「國家級眷村文化園區願景館展
示規劃」案,預計於 111 3 月完成。
3.考古遺址保存
(1) 完成「110 年度國定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監管保護工作執
行計畫」包括日常管理維護 349 次、定期巡查 34 、監視系
統保養 6 監視器維修及零件更換 3 水土保持工程施作
1 次、展示解說牌製作 1 面。
(2) 完成「國定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遺址公園發展計畫評估報
告案」
(3) 辦理「國定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故事繪本製作、出版及行
銷案」,預計 111 6 月底完成。
457
(二)文化資產調查
研究
(4) 辦理「國定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教案規劃與教材製作
案」,預計 111 6 月底完成
(5) 辦理「國定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臨時展示空間建置委託規
劃設計監造技術服務案」,預計 111 7 月底完成。
(6) 辦理國定遺址「萬山岩雕群遺址」保護監管,包括遺址實地巡
1 次、維護監視照相攝影機 2 次、部落巡守 11 次、保護標
誌與導覽解說牌巡視 4 次。
(7) 完成「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城內空間)考古調查發掘暨展示研
究計畫」
4.眷村文化保存
(1) 文化局 110 年度推出新一期以住代護 3.0「青創 HOUSE」試辦
計畫,秉持眷村「因住而生‧因住而活」的初衷,招募年輕
有活力具有創造力的設計業者、建築師、專業技師及工藝家
與文創業者,一起來進住眷村,共同創造眷村新的生命力,
發揮創造力進而帶動眷村轉型產生新的時代意義。本次開放
黃補新村 26 戶,經審查成功媒合 21 戶,已完成簽約公證與
眷舍點交程序7 月辦理「創業補助」經費審查、會勘及核定
作業,計有 13 戶取得商業、稅籍登記,完成創業補助申請。
(2) 辦理眷村嘉年華
2021 高雄眷村嘉年華從110年12月11日到111年1月16日
於岡山左營鳳山眷村中接力舉行連續六週的各式活動
入聖誕節新年及舊曆年的節慶氣氛滿滿眷味的眷村市集
走讀音樂會美食電影童玩眷村 OPEN DAY 等活動,
帶大家度過歲末的歡愉時光,迎接虎年新年的到來。
文化資產調查研究
1. 完成市定古蹟鹽埕町五丁目22番地原友松醫院修復及再利用調
查研究計畫。
2. 完成歷史建築忠烈祠及原高雄神社遺址修復及再利用調查研究
計畫。
3. 完成原日本海軍高雄警備府(左營海軍鎮海樓)調查研究及修復
再利用計畫。
4. 完成歷史建築林園清水巖原日軍戰備坑道基礎範圍調查計畫。
5. 完成卓夢采墓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6. 完成歷史建築香蕉棚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7. 辦理高雄市文化景觀原日本海軍航空隊岡山宿舍群(醒村)修復
及再利用補充調查計畫,預計111年8月完成。
8. 完成高雄港站文化景觀保存原則及保存維護計畫。
9. 完成哈瑪星及周邊整體環境軍事遺址調查研究。
10. 完成歷史建築王沃王石定故居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458
(三)文化資產推廣
再利用
11. 辦理109-110年度高雄市文化資產資料數位整合計畫,預計110
年10月完成。
12. 完成高雄市左營舊城鳳邑城隍廟文物調查研究計畫。
13. 完成109年度高雄市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計畫。
14. 辦理歷史建築原高雄市議會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預計111年3月完
成。
15. 辦理「高雄市文化景觀橋仔頭糖廠保存維護原則暨保存維護計畫
通盤檢討案」,預計111年10月完成。
16. 辦理歷史建築永安黃家古厝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案預計
111年3月完成。
17. 辦理歷史建築柯旗化故居調查研究計畫,預計111年7月完成。
18. (18)辦理「高雄市原住民族地區第一期(那瑪夏區)考古遺址普查
計畫」,預計112年12月完成。
19. 六十一航空廠(醒村)補充歷史調查計畫案,預計 111 8 月結
案。
1.文化資產推廣
(1) 辦理旗山車站新春文創市集」5 場次
(2) 辦理「消失的旗尾線」搖滾音樂劇 5 場次、戲劇校園巡演 10
場次、文化創意工作坊 5 場次
(3) 辦理武德殿祈願祭 1 場次日‧祈福‧注」4 場次
(4) 辦理鳳梨工場手作課程共 31 場次。
(5) 辦理鳳儀書院2021 年牛轉乾坤—鳳儀見學」3 場次。
(6) 辦理逍遙園小兒樂逍遙-兒童節活動」6 場次、開幕週年慶
活動 6 場次。
(7) 辦理 2021 年「全國古蹟日」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推廣活動
容為線上影片展覽、文資小學堂及線稿彩繪送贈品
(8) 完成《高雄第一盛場-鹽埕風專書》出版。
(9) 完成《走進城玩一天》出版。
(10) 完成消失的旗尾線線上課程影片 5 支。
(11) 完成《怪奇旗尾線》繪本出版。
2.文化資產再利用
(1)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位於本市西子灣風景區,背山面
海,以西子灣夕照及高雄港美景聞名,為提供知性的參觀環
境,配合園區古典氛圍,規劃多處主題蠟像展示,吸引大量
遊客參訪,110 年度累計 73,127 參訪人次。
(2) 鳳儀書院
鳳儀書院園區有藝術塑像裝置、書院歷史及科舉展示,同時
設置文昌祠,恢復書院原有文昌帝君祭祀功能,提供茶飲文
創休閒、毛筆學堂及瓦窯學堂等多元服務,110 年度累計
459
57,727 參訪人次。
(3)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旗山車站見證日治時期旗山市街與糖業的發展過程,以“糖
業鐵道故事”為主題,將旗山車站活化再利用,從台灣糖業
歷史發展的脈絡重新找回旗山車站之定位與價值110 年度
累計 61,038 參訪人次。
(4) 前海軍明德訓練班
本空間原係日治時期日軍建置之無線電信所,為二次大戰期
間重要軍事據點,近年因相關調查研究出版及活動舉辦,園
區開放參觀,並提供導覽解說服務,且於該場所舉辦眷村文
化節,頗受好評,110 年度累計 10,967 參訪人次。
(5) 武德殿
武德殿為全台第一座以原始功能再利用之古蹟,文化局與劍
道文化促進會合作,持續辦理相關藝文展演推廣活動,帶領
民眾體驗正統武道文化,110 年度累計 14,465 參訪人次。
(6) 舊打狗驛
為落實本府保存鐵道文化之施政方針,文化局擴大歷史建築
「舊打狗驛」涵蓋範圍,完成「舊打狗驛故事館」之建置並
開放參觀,成功行銷本市鐵道文化,110 年度累計 24,992
訪人次。
(7) 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
為活化文化資產及提供市民文化觀光空間,於修復完成後開
放參觀,目前派出所空間規劃為「林園歷史教室」,展示林園
文化歷史產業及生活等內涵110 年度累計 7,114 參訪人次
(8) 臺灣鳳梨工場
臺灣鳳梨工場為臺僅存日治時期鳳梨罐頭產業建築於修
復完成後開放參觀扮演在地博物館的角色展出大樹發
展史水利設施窯燒產業農業發展文史藝術及觀
光景點展示等園區也會不定期舉辦 DIY一日農夫及
大樹文史鳳梨產業導覽等活動是假日休閒好去處,
110 年度累計 32,606 參訪人次。
(9) 逍遙園
歷史建築逍遙園係日治時期日本皇族大谷光瑞於高雄大港埔
所建之實驗性農園修復工程於 109 10 月竣工11月1日
開園啟用。現場策展內容包括大港埔歷史沿革、陸軍八
醫院與行仁新村、逍遙園建築之美、逍遙園搶救保存過程及
大谷光瑞生平等。逍遙園兼具日式及西式建築風格與元素,
其迷人的歷史故事、獨特且充滿奇趣的建築風格,成為高雄
文化觀光新亮點,110 年度累計 93,946 參訪人次。
(10)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市定古蹟舊鼓山國小(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因美濃地震閉館整
460
三、表演藝術推動
於109年5月1日重新開放內部策劃「悅讀教室」「復
刻教室」及「歷史教室」主題展示,以嶄新面貌重回在地生
活領域,怡人的景緻與優雅的古蹟氛圍,適合大手牽小手來
場親子共讀,回味小學生活及認識文化資產,110 年度累計
19,052 參訪人次。
1.2021 高雄春天藝術節
99 年開辦110 年邁入第 12 提供南部地區的民眾享受高品
質的演出共計累積超過 72 萬人次觀賞涵蓋國內外優質之舞蹈
戲劇、音樂、傳統戲劇、兒童戲劇多種類型表演藝術節目。
2021 高雄春天藝術節於 110年3月至7月舉行,規劃 30 檔節目、
64 場次 12 年以迎接後疫情時代來臨的春之復甦為主題重拾
初衷再出發如初春的萬物復甦不被疫情打倒堅守防疫的所有必
備條件守住每一場精彩節目演出的可能性展現蟄伏一年後更旺
盛的表演能量將精采與不同體驗的感動再次呈現因嚴重特殊傳
染性肺炎疫情影響,實際演出 18 檔節目、36 場次、參與人數約
31,000 人次,取消及延期共 12 檔節目、28 場次。
2.唱響打狗城
配合本府防疫電視台,推出一系列超過 30 部高雄春天藝術節製作
的歌仔好戲也納入由文化局自行規劃跨團隊跨領域跨單位
共製的戲劇節目,於 110年6月30日開始於市府公用頻道 CH3、
Youtube 播出,共播出 37 檔節目、43 支影片、觀看次數總計超過
15 萬人次。
3.藝起陪伴高雄疫苗接種站現場音樂演出行動
透過現場音樂演出為第一線的醫護打氣也為疫苗接種現場市民舒
緩緊張不適情緒將表演藝術撫慰人心的防疫正能量向外發散110
年6月15日於高雄巨蛋疫苗接種站首度現場音樂演出,並獲市民
熱切迴響,並於6月18日起增加接種站演出地點,共計於 9 個疫
苗接種站辦理演出,共演出 26 場次。
4.線上藝文宅配通
以歌仔戲偶戲、原住民、現代戲劇、舞蹈、音樂等藝術形式,分
別推出不同的系列單元如歌仔戲小學堂布袋戲趣味小劇場
仔戲趣味生活影片等總計超過 40 個團隊製作近 70 支影片提供
線上觀賞,觀看次數總計超過 7 萬人次。
5.高雄正港小劇場空間
位於駁二藝術特區 B9 倉庫,提供辦理演出、研討會、論壇等各類
型表演藝術相關活動110年1至12月計21檔60場
計約 6,305 人次參與。
6.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
以藝術教育推廣為宗旨,文化局連續 14 年辦理劇場藝術體驗教育
計畫邀請本市學子參加活動進入劇場體驗表演藝術形成重要
461
四、文創產業與視
覺藝術推廣
(一)活化南部流行
音樂產業及人
才培育
藝文學習平台,每年均吸引許多學校參加,參與人數已累積超過
19 萬人。惟 110 年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並配合全國
疫情警戒相關措施爰改採影片拍攝製作並以線上播放方式
供本市學子藝術教育多元素材與學習面向以達藝文教育扎根之效
益。
7.歌仔吟唱計畫
110 年因應疫情採用線上形式開課,首度以青年學子為對象辦理
「鮮聲奪人 2021 年就愛歌仔戲線上夏令營」,招收對象為全國 9
18 歲以下學生,線上課程於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講廳辦理,透
過科技輔助在家也能安全體驗學習臺灣歌仔戲曲之美讓歌仔
戲向下扎根不中斷,共計有 44 名學員參與。
8.補助表演藝術活動
為扶植本市藝文團隊健全發展活絡藝文展演辦理一年三期之定
期補助補助對象為本市各項展演活動藝文團隊國內外文化交流
巡演等。110 年度常態補助共 244 件,另扶植補助傑出團隊,110
年度入圍 9 團。
9.扶植街頭藝人
本市街頭藝人認證制度於 110 年起改為登記制原審查後發給之街
頭藝人標章,因應計畫改稱為「街頭藝人登記證」於110年7月
辦理第一次線上登記,共核發 931 組街頭藝人登記證。
1. 產業扶植
(1) 高雄市流行音樂 Live Session 試辦計畫
為鼓勵及振興本市依法設立之餐飲業或音樂展演空間業者於疫
情期間突破現場演出限制,以 Live Session 音樂現場影像製作
上架至線上影音平台持續推出優質音樂節目提供演出者與影
音工作者創作及演出機會。本計畫共 13 件提案申請,經專業小
組審查後共補助百樂門酒館美德客音樂餐酒館藍色狂想音
樂餐廳等 11 案,計 435 萬元。
(2) 2021-2022 南面而歌
為延續歷屆 10 年豐碩成果,以「南面而歌十年」為主軸辦理
2021-2022 -
畫」,持續推廣台語創作與台語文書寫,鼓勵更多詞曲創作者投
110 10 25 日開始受理徵件報名,將於 111年1月2
日截止第一階段預計入選 30 首歌曲再從中擇優 12 首收錄專
輯,由專業製作人指導錄音。
2. 建置流行音樂環境
(1)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音館(室內表演廳)業內測試
配合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開幕期程,於本(110)年2月3日辦理海
462
音館業內技術測試會議,邀請上百位流行音樂產業相關人士參
與,開箱全台首座完整建置 d&b soundscape 沉浸式音響系統,
講解場館軟硬體服務及公布檔期租借系統並透過 Leo 米莎
Misa神棍樂團三組風格編制各異的表演嘉賓測試各項軟硬
體功能以利後續場地設備優化及調校作業確保滿載測時軟硬
體設備一切完備無虞。
(2)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音館(室內表演廳)觀眾滿載測試
110 3 27 日下午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音館(室內表演廳)
進行「高流 PLAY!」觀眾滿載測試,邀請林哲儀、康康康樂隊、
高爾宣、孫盛希、宇宙人共 5 組不同類型藝人輪番上陣,帶領
3,500 名觀眾搶先體驗全台唯一完整建置 d&b soundscape 沉浸
式音響系統一同現場感受世界級的聲音也替即將正式啟用的
高流海音館揭開序幕本滿載測試也邀請行政法人高雄流行音樂
中心董監事及業界專業人士組成檢視小組從觀眾面動線面
軟硬體設備及場館各面向進行檢並據以進行後續調校工作,
期盼未來能將場館最佳狀態呈現給樂迷。
3. 流行音樂賞析人口培育
(1) LIVE WAREHOUSE 音樂演出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透過自辦或補貼團隊至本地演出所需交通住
宿費等方式,邀請國內外藝人至 LIVE WAREHOUSE 演出。110
邀請老王樂隊、黃玠、deca joins、李友廷、椅子樂團、光良、
The Fur.持修魏嘉瑩蕭煌奇溫蒂漫步LINIONMatzka、
無妄合作社、deca joins浩哲、達摩樂隊、賴皮、DJ
QuestionMark布拉瑞揚舞團陳乃榮冰球理想混蛋 雞丁、
桑布伊、南西肯恩、生祥樂隊、美秀集團等等共 57 場、99 組藝
人團體演出,約 16,453 人次觀賞。
(2) 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開幕式暨演唱會 - Sea The Future 看
見高雄的未來
110 10 31 日辦理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開幕式暨演唱會結合
音樂及 5G AIoT 科技,宣告南台灣音樂產業新紀元展開,邀請林
逸欣純粹人聲樂團魚丁糸可田高雄輕軌少女隊文香與文
夏四姐妹、朱海君、琳誼、許富凱、旺福及熊仔,共 10 組不同
類型藝人輪番上陣啟動儀式運用虛實整合結合高雄輕軌虛擬
代言人「輕軌少女隊」導入 5G 動態捕捉等技術展現流行音樂
產業與科技結合的成果,計有 3,000 人參與。
(3) 真愛・唱 - 月光場|榮耀的樂章,正在開始
110 11 7 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戶外海風廣場辦理「真愛
唱-月光場│榮耀的樂章,正在開始」,由南王部落的「Puyuma
普悠瑪音樂家族」成員吳昊恩陳建年紀曉君南王姐妹花等
以卑南族傳統祭典「婦女除草完工祭」為概念發展成為對
土地對文化的期待與祝福著祖靈的祝福歌詠出屬於這塊
463
沃土上的「榮耀樂章」,計有 3,000 人參與。
(4) 真愛 LU - 盧廣仲 勵志演說 高流演唱會
110 11 20 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音館啟動首場售票演唱
會,由台灣三金天王盧廣仲帶來「盧廣仲勵志演說高流演唱會」
開幕大秀,透過 AR 投影技術從台北瞬間移動到高雄,本次線上
轉播採用「即時雙耳渲染 LIVE 3D 空間混音」收音,模擬高流
全台唯一沉浸式環繞音響讓在家收看直播的有如親臨現場
3,732 人參與。
(5) 海之鬧 vol.1_布拉瑞揚舞團之夜
110 11 13 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LIVE WAREHOUSE 舉辦「海
之鬧 vol.1_布拉瑞揚舞團之夜」由第廿二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之
一 布拉瑞揚・怕格勒法率領的「布拉瑞揚舞團」製作演出,以
「舞團的第一場演唱會」為亮點為民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演出,
計有 579 人參與。
(6) 海之鬧 vol.2_橘牆樂園
110 11 6 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LIVE WAREHOUSE 舉辦「海
之鬧 vol.2_橘牆樂園」由曾獲 2011 年世界 DJ 大賽台灣區冠軍
「DJ QuestionMark」製作演出,演出結合重金屬搖滾、摔角
嘻哈宅藝電子音樂燈光藝術裝置等透過跨界多元的活動
規劃創造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對音樂展演想像的無限可能計有
234 人參與。
(7) 呷涼祭
110 10 2324 日第三屆呷涼祭冰品集市帶著跨界、跨場域
的嶄新活動內容強勢回歸,解鎖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新場地-珊瑚
礁群本次主題也更多元豐富除延續歷年呷涼祭必備的現場音
樂活動主軸外,在演出安排上也增加近年受到許多矚目的漫才/
單口喜劇的演出,此外,繼 2020 年在鯨魚堤岸屋頂開的屋頂舞
台得到許多好評本次更規畫高流首場的售票屋頂電影院活動
以活絡新興場域提高品牌能見度為主要目標針對場地之海港
特性活動氛圍策劃舉辦在防疫嚴謹執行下仍達到 2 日超過
60,000 人次的參與。
(8) 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紀念音樂會
110 10 16 日及 12 4 日文化部補助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企
劃製作台北場與高雄場兩場音樂會活動內容,感念先賢們的努
才能建立起今日的台灣文化主體及文化多元風貌期望透過
舉行「臺灣文化協會 100 週年紀念音樂會」大型影音展演活動,
結合文協百年歷史及流行音樂產業,以音樂的流動饗宴貫穿古
再創台灣文化協會另一個時代的歷史意義喚起民眾對台灣
文化及歷史的重視分別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
心各辦 1 場音樂會將流行音樂/古典樂/電子音樂/民謠/傳統戲
曲等音樂跨界連結文學電影戲劇台北場,計有 2,991 人現
464
場參與220,691 人線上觀看雄場計有 3,139 人現場參與
1,159,130 人線上觀看。
(9) 2021 大港開唱
110年3月27日及28日活動場域橫跨駁二藝術特區、高
雄流行音樂中心及高雄蓬萊港區,10 大舞台,近 120 組演出陣
容,又 3 27 日下午也是高流中心海音館滿載測試,戶外廣場
則為大港開唱女神龍舞台可說是高流中心室內外全場域滿載測
也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啟用開幕熱身大港開唱活動場域
更因大港橋的開通連結駁二特區及蓬萊倉庫群觀光效益輻射整
個新灣區,活動二日吸引約 9 萬人次參與。
4. 人才培育
(1) 高流系|青春搖滾高校誌
110年3月5121819日邀請宇宙人廷廷(蕭秉治)+鼓鼓(呂
思緯)告五人及八三夭前進高中校園透過講唱會形式的安排
讓學生了解歌手們創作的心路歷程總計約 1,700 名學生參與。
(2) 高流系|產學交流會議
110年5月5日為深耕南部音樂產業推廣,辦理產學交流會議,
邀請到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國立
臺南藝術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
文藻外語大學及高雄市立新興高級中學音樂科等十多位專家
學者積極希望與各大專院校請益將學生帶進高流並期望高
流走入校園,雙方進行各式產學合作。
(3) 高流系|誠實豆沙包
110年9月4111826日10月3日【誠實豆沙包】
邀請茶茶江季剛張四十三奧古東祐Ken張凱翔、
謝宗翰楊大正分享音樂產業除創作及表演外其他工作內容
的執行經驗,計 85 人參加。
(4) 高流系|擬是我ㄉ菜.好多好多聲音正在發生中
110 9 12 日舉行專業擬音師講座,高流仍希望帶給民眾各
式不同的音樂講座本活動由高流實習生全程規劃與執行邀請
聲色盒子公司以工作坊形式舉辦,計有 50 人參加。
(5) 高流系|產業工作大解密
110 10 29232930 日辦理【產業工作大解密】講座,
邀請剃刀蔣、米奇林 Sam Lee、林明學、左光平、 曹雅雯、黃
蕭賀碩萬芳朱敬然來分享音樂作品出版的製作及編曲相
關經驗,計 262 人參加。
(6) 高流系|超營養學分 VOL.2
110 11 9、1626、30 日辦理【超營養學分 VOL.2】講座,
邀請 HUSH、葛大為、陳建騏、黃子軒、吳昊恩、藍祖蔚、焦元
溥等知名音樂人分享從電影到音樂古典到流行多種不同音樂
面向,計 179 人參加。
465
(二)營運紅毛港文
化園區
(7) 高流系|與大師面對面
110 12 5、11、19、26 日辦理【與大師面對面】講座,邀
請歐冠、李德昌、張凱婷、高飛、Andy Jaffe 等知名創作及表
演者來解構樂器在創作表演編曲配樂及製作不同面相上要
注意的細節及實務經驗,計 172 人參加。
(8) 高流系|LOVE & ROCK 高雄學子搖滾誌
110 12 16、21、24 日將高流系活動帶進大專院校,以零距
離的方式向學生們推廣及培育人才力邀廣受學子喜愛的音樂創
作者吳汶芳李芷婷糜先生及曾沛慈分享他們在音樂產業中
的心路歷程,計人 3,850 參加。
5. 線上藝文活動
(1) HOUSE 好事計畫
110年6月11日至8月1日的每週五晚上LIVE WAREHOUSE
走入線上平台 Clubhouse,邀請左光平、陳布朗、陳陸寬、馬世
鄭宜農陳弘樹曾國宏林奧迪陳君豪江尚謙查拉、
阿強、小球、小奕、小納豆、好小宗、Ponay、盧學叡、瑞莎、
吳建恆及彭佳慧等音樂產業界人士在空中與民眾一起聊聊音樂
事,吸引 1,533 人在線收聽,活動總觸及人數 27 5,988 人。
(2) 高流小週末|特別推薦 – STAY HOME, STAY TUNED
110年6月至8月,於每週三邀請歌手、樂團及音樂產業人士,
推薦 10 首歌曲製作主題歌單,並搭配推薦文字,於 KKBOX
Spotify 建立歌單在這段非常時期透過音樂帶給民眾正面能
量,也讓居家的大家,能夠有音樂的陪伴,活動總觸及人數達
18 9,805 人。
(3) 高流線上畢業演唱會|打勾勾.下次見
110 7 31 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辦理【高流線上畢業演唱
會|打勾勾下次見】以線上直播的形式邀請大象體操李友
告五人、棉花糖、麋先生五組藝人輪番上陣為因疫情而
被迫取消畢業典禮的同學們帶來溫暖堅韌的祝福陪伴畢業生踏
上下一段新旅程,吸引 58 3,328 人在線收看,活動總觸及人
64 9,746 人。
110 12 12 日舉辦「紅毛港鄉親回娘家暨海洋文化巡禮」活動,
安排老照片展園區攝影展傳統產業展出及教學闖關體驗
請在地樂團淺堤高雄子弟林宗興台語歌手陳思安獻唱入園人數
2,000 人次園區完善的展示規劃與主題活動保留紅毛港傳統文
化的軟硬體設施新穎的遊港觀光輪全台最佳觀賞大船入港的景區
與南台灣唯一旋轉餐廳搭配專業導覽解說與熱忱服務團隊110
總入園人數近 8 萬人次文化遊艇並以串聯駁二特區英國領事館等
文化園區之遊港航線,成功吸引 4 萬餘人次搭乘暢遊高雄港。
466
(三)公共景觀藝術
設置及推廣
(四)莫拉克風災災
後文化重建業
1. 公共藝術審議作業:
110 年召開 2 次審議大會4 次審議會小組會議及 8 次執行小組幹
事會議共審議 9 件設置計畫案徵選結果報告書 11 設置完
成報告書 9 件及其他案件 5 件。
2. 公共藝術設置及推廣計畫:
(1) 辦理高雄輕軌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計設置 1 件作品。
(2) 辦理「110 年度駐村公共藝術教育推廣計畫」:以公共型藝術
創作及美學教育推廣計畫,將藝術與社區、歷史空間結合,
帶領民眾進一步了解社區的空間歷史脈絡,讓民眾與所處城
市空間產生對話及相互理解110 年度國內入選藝術家已全數
進駐共計接待 8 組藝術家共計完成 7 檔展覽6 場工作坊
其中一位藝術家預計於 111 2 月進行成果展覽;而國外藝
術家球新COVID-19)疫情影響,參照我
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等單位之相關防疫
措施及規範,暫緩進駐業務,因此 109 110 年計 21 組國際
藝術家延緩進駐,並已完成協商將安排於 111-112 年進駐。
(3) 辦理「高雄港灣光之藝術推廣計畫」:本案以高雄獨有的海港
城市意象為主軸,整合「港灣文化」「城市美學」「地方文
化館」元素規劃藝術實踐計畫,透過策展概念及融合光影藝
術,打造一系列城市藝術亮點,讓人們在旅行的過程中與當
代藝術相遇,並創出本市藝文觀光產值,本案共計完成 7
光影裝置藝術。
(4) 維護城市中公共藝術作品:針對《一種瀕臨臨界點的邂逅想
像》《中都磚窯廠魚骨入口意象》《胖河豚》《海洋之歌》
《雲端漫步》等 40 件作品進行維護。
重視莫拉克風災後文化復振工作,公民協力共同推動:
1. 小林平埔族夜祭(110 10 20 日):
由小林社區發展協會、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小愛小林社區發
展協會、甲仙區公所等於 110 10 20 日舉行,今年夜祭限開
放族人參與及全程線上直播,參與人數達 300 人次、線上觀看人
數達 1,000 人次,文化局並協助持續向中央申請指定為國家重要
民俗
2. 第六屆大武壠歌舞文化節暨大武壠族『禁向』傳統祭儀復振計畫
(110年4月24日):
110 4 24 日於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舉辦小林夜祭為
「開向」而在日光小林所舉辦的大武壠歌舞文化節即為「禁向」
讓分居兩地的族人,透過大武壠歌舞文化節的擴大辦理,展現台
灣原住民各族特色,活動內容包含各原住民族群展演活動、社區
人文導覽解說、文化解說及體驗、日光市集推廣在地農產品、大
武壠族文物展、大武壠族之「禁向」及「乞雨」儀式等,當日超
467
(五)社區總體營造
及村落文化發
(六)博物館與地方
文化館營運推
300 個族人齊聚日光小林社區,前來觀賞民眾達 1,000 人次,
讓更多人見證大武壠族「禁向」文化之內涵,喚醒大家重視文化
復振與傳承之重要性,盼望國家更正視平埔原住民的正名活動。
3. 唱歌給太祖聽-線上音樂會計畫(110 11 27 日):
110 11 27 日舉辦線上音樂會-唱歌給太祖聽,由大滿舞團、
部落耆老,首次在日光小林公廨廣場,以環境劇場的形式,編排
兩段演出,一段是大武壠族的出草傳說故事,由族人真實演出傳
說的內容,與古謠結合,重現百年前的場景,另一段則是每年最
重要的祭典-小林夜祭可以透過祭典的演出內容了解大武壠族
的信仰文化現場參與人數達 300 人次另今年以線上直播方式
讓更多人看見大武壠族文化,線上觀賞人次達 1,000 人次。
4. 小小導覽員培訓計畫(109 9 月~10 月):
由大滿舞團團長王民亮、部落耆老帶領,介紹小林平埔族群文物
館、小林公廨園區、傳統信仰、狩獵、植物運用、古謠吟唱等知
識與導覽技巧今年 10 613 日培訓課程時錄製導覽解說影
片,夜祭前於網路平台播放,在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大滿舞
小林國小臉書與日光小林YOUTUBE頻道播出觀賞人次達1,000
人次。成果呈現於 10 20 日小林夜祭當日擔任小小導覽員為前
來參與的民眾、長官導覽,此次培訓增加學生對族群文化的認識
並強化學生自信心,提高家長與社區的居民參與度,達到小林文
物館在地化的連結。
5. 「餐桌上的生活文化-漁笱文化節」計畫(110 12 月):
由本市甲仙區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辦理〈從漁笱文化找回生活〉計
畫培訓課程,從課程中由耆老的手中拾回祖先珍貴的傳統技藝與
智慧,以大武壠族漁笱文化為主體,開辦原鄉小林漁笱文化節,
邀請部落耆老分享早期生活故事,透過食的文化了解大武壠族傳
統漁獵生活智慧、傳統漁獵器具結合當代藝術讓留住漁笱文化,
齊聚原鄉族人,團結族群意識及文化交流,於 110 12 25
舉辦一場小型成果展,讓部落耆老、村民及孩童都能體會傳統的
文化,讓大武壠族傳統向下扎根,文化傳承並寓教於樂。
1. 辦理 110 年度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文化局爭取文化部經費補助辦理 110 年本市社區營造推動計畫
1-12 月辦理 20 區公所 42 處社區營造點徵選審查、經費核定及輔
導陪伴工作。
2. 輔導社區、地方文史團體辦理小型藝文活動
110 年持續輔導社區建立自主運作且永續經營之社區營造模式,
1-12 月輔導 42 處社區團隊成功辦理社區小型藝文活動計畫。
1. 配合博物館法公布施行,輔導公、私立博物館提升專業功能,促
進博物館事業多元發展,並延續地方文化館計畫成效,落實文化
468
(七)辦理海洋文化
及流行音樂中
心新建工程
五、影視發展業務
發展影視產業
平權,深耕在地文化。
2. 積極爭取文化部「110-111 年度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升級計畫」
計有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運籌機制 1 案、博物館與地方文化
館提升計畫 8 案、整合協作平臺計畫 8 案,深化文化館為高雄城
市更具魅力之文化據點。
3. 發掘潛力館舍,輔導未獲文化部補助之館舍,協助其提案計畫之
撰寫,並透過輔導作為,提升其後續申請補助之營運能力。
文化部委託本府代辦「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計畫」,基地位於高
雄港 11 15 號碼頭,面積約 11.18 公頃。
1. 1 標工程(13-15 號碼頭區域)已完工,招商作業持續進行中。
2. 2 標工程(11-12 號碼頭及光榮碼頭區域),110 6 18 日已
全部驗收完成。
3. 3標工程(海音中心後續工程)已於109年9月21日完成驗收
4. 室內裝修及音響設備等「場館優化工程」已完成驗收。
5. 本案已於 110 10 31 日辦理開幕系列活動。
1. 電影投資補助:110 年共 5 部「高雄人」出品電影上映,包含:
蕭力修導演《複身犯》、楊智麟導演《聽見歌再唱》、郭珍弟導演
《期末考》陳大璞導演《鱷魚》荷蘭籍導演 David Verbeek《詭
祭》,5 部作品皆獲得媒體關注。
2. 第九屆台灣華文駐市編劇計畫 6 入選獎助者於 110 年完成創作。
3. 為鼓勵影視製作者創作屬於高雄味的劇集作品,文化局透過與高
雄市專業文化機構行政法人高雄市電影館合作,辦理「高雄劇」
影集試播集製作計畫,於 110 10 15 日公開徵件至 12 30
日止共徵得 14 件企劃 9 案進入複審共計 3 案入選未來
影片完成後,以高雄電影節為平台整合資源,為案子媒合潛在投
資夥伴或 OTT 放映平台,進而達到孵育新創製作團隊、鼓勵新類
型影集開發、協助影集籌資之目的。
4. 協助國內外影視公司南下本市取景拍片,提供從行政、勘景、場
地和器材租借等全方位的協助,藉由電影取景行銷城市風貌。統
110 年協助 158 組團隊至高雄製作影片,包含:
(1) 電影 12 《衝吧!周大隆》《操作》《臺灣三部曲》《少年
吔》等。
(2) 電視劇 15 《神將少女八家將》《零下 197》《美麗人生》
《聽海湧》等。
(3) 電視節目 18 部:《這!不是新聞》《千千進食中-水水做伙吃
透透高雄篇》《大嘻哈時代》《食尚玩家瘋狂總部》《高雄
玩夯局》《綜藝玩很大》等。
(4) 廣告 25 支、紀錄片 2 部、短片 44 部、音樂 MV 18 支、學生
畢製影片 22 部、其他 2 部。
469
六、駁二中心業務
(一)辦理大型藝文
活動
110 年度經前期場景尋找及行政協助後,確實於高雄取景拍攝的
劇組共計 130 組,占全部協拍案件數量的 82.3%。
5. 110 年共核定 19 件住宿補助案,包含電影 3 部、電視電影 2 部、
電視劇 3 電影短片 11 補助劇組於高雄市拍攝期間之住宿
經費,全數於該年度完成高雄之拍攝工作並結案撥款。
6. 協助辦理 11 場影視推廣行銷活動(包含影展活動行銷 3 場、特映
4 場、首映會 4 場),提供電影公司相關行銷配套措施、新聞
連絡、廣告露出等,增加媒體曝光度和話題性。
7. 辦理影視產業招商進駐因應電影技術最新科技運用趨勢本府
102 招攬日本當地知名「動作擷取系統(Motion capture)」公
Crescent Inc. 新月映像股份有限公司進駐本市文化中
心,以培訓台灣本土人才、增添影視人口就業機會。其為當今全
球動畫及特效器材美國 Vicon 攝影機於日本之代理商專長項目
係為畫素處理、軟硬體之進口、畫像程式及機器開發。該公司於
110 年再度續約一年。
8. 與本府經濟發展局合作共同「高市地方文化特色整合 5G
用落地計畫」向經濟部業局申請動本 5G 技及影視
音產業發展。文化局與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行政法人高雄市電影館
以及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等單位合作應用 5G 新技術於影視及音樂產
「互動娛樂」「影音展演」等二大主軸形塑文化科技
110 年完成 5G 多屏多視角(以 5G 訊號傳輸技術轉播「台灣
文化啟蒙運動高雄紀念音樂會」、虛 IP (以高雄本地自有的
虛擬 IP 角色-高雄輕軌少女隊結合音樂科技展演)VR 跨國互動
劇場(〈拯救稻草人〉運用 5G、VR 技術,以線上即時互動演出的形
式,突破地理與疫情限制)三個實證案例。
9. 文化局 110 年提案「南方影音雄精彩」計畫向文化部申請推動地
方影視音發展計畫補助經費,完成 10 場「影像美學體驗場」、11
「後疫情影視新時代」課程及 2 場線上 Q&A 活動、10 「影視
音產業體驗計畫」論壇另由本局委託高雄市電影館辦理「VR
感劇院頭顯及投影機購置」以及 5 「長短腳電影院」Youtube
「高雄拍-短吧(BAR)!」已於高雄市電影館 Youtube 播映。
1. 2021 青春設計節
本展覽是南部地區設計相關學生參展的重要發表舞台110 年於 4
月30日至5月9日低疫情群聚感染風險故採取實
體展與線上展雙軌並行110 年匯聚 18 所學校33 系所共近 529
件參賽作品報名競賽,總獎金更高達 106 萬,活動期間參觀人次
共計 55,650 人次參觀。「青春設計節」是屬於青年學子的育成展
與創意競賽舞台 2005 年發起以來匯聚各種創意形式的能量
展覽場地舉辦於駁二藝術特區,由全台各校系提出申請需求後,
470
以策展角度規劃展區及相關活動,同時並挹注許多官方與民間組
織、企業資源,已成為台灣具有指標性的青年創意設計聯展,包
括各種文化創意主題與藝術創作形式,讓青年創作有機會透過公
開活動展示自我行銷與夢想發聲,並有機會透過獎項取得創作能
力的證明,帶來各種可能的合作機會,是學習歷程的終點,也將
是專業職涯的起點。
2. 「若水,如火,有聲」一個關於行動的展覽
本展源於「香港反送中運動」屆滿兩周年,主題從香港抗爭精神
定調,be water(若水)、be fire(如火)以及 be a voice,
以行動發聲。展覽期間自 110年1月30日至3月14日止,集結
攝影、插畫、漫畫、雕塑、平面設計、獨立小誌、書籍出版等逾
百件作品調度了 2020 年三檔關注香港議題的展覽作品元素
圖重新閱讀並開啟下一個敘事路徑長達 40 公尺的抗爭現場布條
及大小雕塑作品,來自香港邊城青年主辦的展覽〈穿石
Surmount〉不同年齡的青年們在抗爭當下的回應讓集體創作成
為運動的共同見證,持續鼓舞更多的行動力量,也讓記憶得以延
續,活動期間參觀人數共計 8,106 人次。
3. 庫存記憶-關於 25 棟倉庫的那些事
本展覽源自於 110 3月9日生的自行車倉庫大火事件,並於
110年3月27日至5月2日於自行車倉庫展出,自行車倉庫見證
駁二的發展歷史經大火吞噬目前僅存倉庫四周牆壁與屋架,
故展覽將述說駁二的發展史,駁二藝術特區從 3 棟倉庫起家,經
過近 20 年的營運拓展,至今共有 25 棟倉庫。展覽內容包含:解
密駁二倉庫大勇倉庫群駁二的故事從這裡開始蓬萊倉庫群,
復刻百年鐵道的歷史紋理、大義倉庫群,自成一格的職人藝術街
駁二精神勇敢邁向美好明日活動期間參觀人數共計 6,779
人次。
4. 不安的堡壘-疫情後的我們
110年3月26日至10月11日本展邀請了 7 組臺灣藝術家
以「後疫情」時代中藝術家們的觀察為主軸,展出目前臺灣當下
的生活指南除此之外也邀請 11 組國外藝術家其中有裝置及錄
像類作品,錄像類以俄羅斯 Now&After 新媒體藝術中心參與,展
出多名國際藝術家的錄像藝術作品,透過錄像單元的巡迴交換,
對於後疫情的當下,進行一種國際串聯的展覽模式,也試圖對疫
情後當下找到一種協調的可能。活動期間購票入場共計 1,761
次。
5. 2021 高雄漾藝術博覽會
「漾藝術博覽會」不同以往以「畫廊」為單位的博覽會型態,是
以藝術家為單位的小型個展,串連成大型聯展,讓年輕藝術家直
接面對市場,而這個城市的市場也直接面對藝術家與作品。2021
高雄漾藝術博覽會於 110 11 19 日至 21 日,在駁二大勇 P3
471
倉庫舉辦,分為「藝術新銳區」及邀請的「藝術特展區」及「藝
術優賞區」三大展區,除了扶植培育年輕藝術創作者之外,也提
供更多元的展售平台,讓年輕藝術家直接面對市場。110 年共計
64 位藝術家參展,其中計有 25 位藝術家作品售出,短短 3 天即
1,664 人參觀。
6. 植爽相談吧-植感創作展
於110年10月23日至111年3月13日變了原有生
活,人們渴望進入山林、居家植栽風潮興起。植物不只是構成現
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更療癒了情緒緊繃的現代人。邀請 9
創作者,共同打造兼具設計美學及多元情境的體驗,引領民眾在
生動的觀展過程中,認知植物帶給我們的生活哲學,同時反思植
物對於人類生活的重要性,進而與植物共生共存。展覽截至 110
12 月底共計 1,928 人次購票入場。
7. 這。不會考 2:疾病擬人展
於110年10月8日至111年2月6日疾病管制署「DISEASE
疾病擬人」創作計畫將傳染病「變身」為人類,化身為貼近我們
生活的真實人物,而駁二當代館展覽將打造一場走在「流行」前
端的時尚秀,讓「疾病擬人」角色走上伸展台,展現疾病的流行
元素、流行趨勢、潮流美食,以不同於課本的方式認識「流行」
疾病。展覽截至 110 12 月底共計 6,410 人次購票入場。
8. 2021 高雄設計節
「2021 高雄設計節—後疫時代」於 110 11 12 日至 111 2
28 日於大義 C6-7 倉庫C7-6 倉庫辦理今年首次採取線上展
出,以 YouTube 頻道「高雄設計中」為主展場,規畫 8 大單元與
1 場論壇共推出 58 集內容包含「設計進話論」「設計選品」
「日常美工坊」「設計讀吧」「設計師美感管用嗎?」「高雄大
王」「旬味對話」「設計城事」與「噪勢交流殿」國際設計交流
論壇,廣邀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師,收集上百位設計師的觀點,提
出高雄的後疫對策,交流設計產業議題,關心環境與文化,分享
台灣設計力與設計人才,拉近設計與民眾的距離。在後疫時代
中,找出城市的創生術並探索未來的模樣。展覽截至 110 12
月底共計 15,172 人次參觀入場。
9. 2021 駁二動漫祭
110 年活動於 12月5至6日續兩天舉行參觀人次超過 5
6 千人。連續兩天,於駁二舉辦,規劃多元化系列活動「台灣動
漫特色展示」「動漫作品展售」「動漫音樂和聲優表演」「動漫
主題比賽-漫畫和 cosplay 大賽」提供漫畫創作者以及 cosplay
表演者等不同動漫族群表現露出的舞台,是中南部重要的同人誌
交流慶典。
10. 「2021 駁二小夜埕-海景佛跳橋」
110年2月12日至16日續5天春節連假「駁遊路」上熱
472
(二)舉辦主題創意
市集營造生活
美學
(三)辦理駁二藝術
特區環境藝術
工程及倉庫修
繕,作為文創
品牌進駐及藝
術家駐村創作
空間
鬧登場繼首屆 Circus Party第二屆年獸大街第三屆 MAX.MIX.
MATCH (M.M.M),第四屆「零」,邁入第五屆,以海景佛跳橋為主
題,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並避免群聚,故今年僅推出原創手作市集
,雖然今年取消餐飲品牌市集及演出活動,短短 5 天,依舊吸引
10 萬人次湧入駁二。
駁二藝術特區每周末舉辦戶外藝術創意市集,每月皆有不同主題符合
當季題材、氛圍,如:個體市集、色之古市集、雄店市集、邊緣人市
集、小人類市集、邊緣人市集、散步計畫、La Rue 文創三輪車等皆以
精緻的市集型態呈現,邀請在台灣各個角落的獨立品牌創作人一同參
與,讓民眾體驗各式手創,分享個人手作經驗,享受創意夢想帶來的
驚喜。
1. 大義倉庫整修工程:大義倉庫群位於臨港重要地理位置,為串連
駁二藝術特區與真愛碼頭、海洋及流行音樂中心等高雄觀光景點
之樞紐文化局於101年9月起向台糖代管大義倉庫群6棟倉庫
102年3月起進行倉庫整修及周邊環境美化工程,並於103年1月持
續引進具指標型獨特性及原創性文創品牌進駐駁二。
2. 截至110年12月底已有31家品牌進駐大義倉庫駁二全區共有37家
文創夥伴)。詳細夥伴名單如下:
大勇倉庫群有:in89駁二電影院、兔將影業(股)公司、誠品書
店駁二店、Mzone大港自造特區;蓬萊倉庫群哈瑪星台灣鐵道館、
方陣聯合;大義倉庫群:趣活 in STAGE 駁二設計師概念倉庫、
有酒窩的lulu貓雜貨鋪、典藏駁二餐廳、禮拜文房具、Lab駁二、
山口藝廊、SPPPP(文創商店)繭裹子、典像濕版攝影工藝
藝術車庫、隨囍髮廊、伊日好物、NOW & THEN by NYBC、微熱山
丘、言成金工坊、派奇尼義式冰淇淋、BANANA音樂館、Yufang手
作革物、Jeansda金斯大牛仔褲、VR體感劇院、Wooderfl life
育森林、LIVEWARE HOUSE、細酌牛飲餐酒館、大潮、CLAYWAY銀黏
土製造所Hsiu繡是曾相識(藝文酒吧)邁斯列日咖啡NANO HERO
手繪創作、原駁館、泊‧月白 生活茶感。
3. 於105年整修鄰近大勇倉庫群的台糖辦公室做為「駁二共創基
地」,其規劃62間大小不等的獨立文創辦公空間及舒適的公共空
間,包含討論區、創意發想區、多功能展演講座空間、共用廚房
區及休息空間等,透過實體空間共享,促進文創工作者跨界交流
與跨域合作契機,厚實文創產業之能量,110年已進駐團隊共40
「駁二共學講座」課程品牌截至110年12月止已開辦119
場付費課程,付費課程學員人次計2,780人次,另有9支免費線上
教學影片,並已累積2萬以上觀看人次(110年1-12月共辦理6堂課
110人參與另有9支免費線上教學影片並已累積2萬以上觀
看人次),並創造就業人數208人,逐漸培養藝文與文創課程之消
473
(四)促進國際交
流與藝術家駐
村計畫
七、文化中心業務
(一)營運管理維護
高雄市文化中
心及音樂館,
辦理園區各項
藝文活動,提
升演藝廳及展
覽空間服務管
理,並改善展
演空間設備
費族群。
4. 另同步進行開放人才回流駐市申請、漾藝廊展覽申請等計畫,於
110年已有71位文創回流人才進駐7組(7位)藝術家辦理展覽
盼讓更多創意走進大駁二園區,開啟大駁二新文創時代。
本計畫延續國際鋼雕藝術節現地創作精神,規劃長達3個月的國際駐
村計畫,提供國內外藝術家創作空間、資源及協助,提供藝術家專
心創作、體察當地文化歷史的支援,更為駁二帶來更多藝術創作能
量,為提升高雄藝文在國際上能見度,積極展開與國際專業藝術機
構交流計畫之合作已與阿根廷虎城URRA日本東京3331藝術空間、
韓國山Hongti藝中心及韓京畿道GCC術中、韓國仁Art
Platform、日本橫濱象鼻公園等6個國際城市之藝術家駐村單位進行
交換交流合作。自103年至110年12月止已 有173組、203人進駐,
1,707件請。110度受新冠肺炎影響,原定賡續進行之跨國交流
計畫皆暫緩執行。
1.辦理各項展覽活動
分由 7 個展覽空間(至真一、二、三館、至軒、至館、至上館、
雅軒)辦理各類展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展覽取消或延期
110 年度七個展場共舉辦 134 場次展覽,參觀人數達 195,269 人,
其中除年度申請展外為輔導高雄市美術發展及促進城市藝術文化
交流,文化局特規劃辦理系列展覽:
*「至美軒美術展」:高雄市立案畫會共同參與,110 年共 21 檔,
17,057 參觀人次。
*「打開畫匣子--美術在高雄」:高雄市 65 歲以上資深藝術家於雅
軒展覽,110 年共 20 檔,計 25,476 參觀人次。
*「2021 青春美展」:邀集美術相關系所學校聯合辦理。原訂 110
年4月9日至6月15日共14校16個系所參展因受新冠
肺炎疫情影響,提前於 110年5月18日結束展覽。共8校10個
系所參展,參觀人次合計 18,439 人。
*2020 青年藝術獎巡迴展:與國立國父紀念館共同合辦,計
1,039 參觀人次。
*「映像與物質—1970 年代的日本版畫」: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
雄事務所、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共同主辦,計 1,591 參觀人次。
*象形之外/Imago:林熺俊、鄭勝華兩位教授共同策展,新願藝術
協辦,內容聚焦於現代繪畫的發展與成果,呈現出當代南方藝術
另一種迷人的、詩意的、抽象的與精神性的繪畫表現。 3,832
參觀人次。
*申請展:本年度申請展,計展出 78 檔,共有 127,835 人參觀(平
均每檔展期 2 週)。
474
2.演藝廳服務管理業務
受理至德堂(1-12 月演出 47 場,39,935 人次)、至善廳(1-12 月演
49 場,11,611 人次)、音樂館(1-12 月演出 39 場,4,841 人次)
演出申請,總計 56,387 人次觀賞節目。
3.辦理各項戶外活動
(1)春節系列活動
*110 年春節藝術市集
110年2月12日至2月15日(農曆年初一至初四)每日 14:
30-21:00 於文化中心四周藝術大道舉辦為期 4 天的春節活動,
1.2 萬人次參加。
(2)戶外廣場活動
110 年元旦升旗活動及 2021 客家親子劇–雨馬疫情精華版演出
在高雄等計 18 場,總計逾 3 萬人次參加。
(3)辦理「假日藝術市集」
為扶植在地文化創意產業邀請取得高雄市街頭藝人認證標章街
頭藝人,於每週六、日 16 時至 21 30 分在文化中心藝術大道
辦理「假日藝術市集」,提供手作藝術工作者及街藝表演者與民
眾自由對話的平台,經過長期的蘊涵已營造出城市文化品牌活
動;110 年舉辦 92 場假日藝術市集,共有 6,838 攤次參與。
4.改善展覽空間設備
(1)文化中心至高館壁面龜裂封板補強完成。
(2)文化中心各展覽館監視系統、戶外石鼓燈箱修繕檢修完成。
(3)淘汰更換展館展示座。
(4)至真堂三館入口意象粉刷完成。
(5)雅軒、至真堂三館外牆烤漆玻璃損壞更換。
5.提升劇場設備
(1)高雄市音樂館音響系統及至善廳音響控台更新統包採購案
主要係更新音樂館開館使用逾 20 年主音響設備(音響控台、擴
大機、揚聲器等)及相關線路,並汰換至善廳已使用 12 年之音
響控台。其中音樂館舊揚聲器為傳統點音源,原置於鋼棚上,
本案更新為置於舞台兩側正面之電子束線陣列音柱揚聲器,音
像及語音清晰度更佳,以提供表演團體良好之設施服務及塑造
進場觀眾優質之視聽環境
(2)文化中心冷卻水塔活化暨氣冷式冰水機汰換
文化中心空調冷卻水塔自 82 年建置以來已有散熱不良及耗電
過大等情況發生,擬進行冷卻水塔內部散熱材更換及風扇馬達
更新,期能活化冷卻水塔散熱功能。另外,供應至德堂及至善
廳兩處琴房之氣冷式冰水機,使用逾 30 年已老舊不堪負荷,亦
一併進行冰水機汰換及周邊冰水管線更新,以收到節能和維持
空調品質兩大成果。
6.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推動藝文專業場館升級計畫—地方藝文場
475
(二)營運管理維護
大東文化藝術
中心,辦理演
藝廳服務管
理、園區戶外
演出、展覽及
提供園區相關
服務
館整建計畫」
(1) 「岡山文化中心行政棟西向外牆修繕工程」
針對建築物外觀進行修繕,提供更舒適安全的藝文場域。110
年9月7日開工,已於 12 24 日竣工。
(2)「文化中心演藝廳(至德堂/至善廳)通用設計改善」
本案已完成規劃設計,工程預計 111年2月招標,期能打造適
合弱勢族群觀眾進場聆賞表演藝術的「通用設施場館」提供觀
眾及表演團體更佳的設施服務。
(3)「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中心演藝廳觀眾席燈更新採購
本案經規劃設計預計 111年8月31日將本局至德堂、
至善廳燈之傳統鹵素觀眾席燈全面更新為可調光 LED 燈具及
相關調光控制系統,以解決現有燈具老化、燈管易燒毀、耗電
量大且有異響等缺點。
1.演藝廳服務管理業務
受理演藝廳(1-12 月共計 70 場)演出申請辦理 14 場大廳音樂會,
總計約 39,006 人次觀賞演出。
2.園區活動
(1)110 年大東春節戶外演出
110年2月12日至2月14日(農曆年初一至初三)於大東文化藝
術中心賡續辦理戶外展演活動,有 1,300 人參與。
(2)辦理園區戶外藝文演出活動 34 場,計 16,000 人次觀賞。
(3)辦理劇場導覽共 17 場,計 522 人次。
(4)協助辦理「刷樂 30 週年形象影片」「水水作伙吃透透高雄篇」
等劇組拍片取景等計 3 場次。
(5)協助辦理「用愛心泰度與您共舞」「薪傳兒童舞團」「雲門舞集
戶外演出」等戶外大型活動共 5 場次,計 1,225 人次參與。
3.藝文教室、演講廳及舞蹈排練教室租借
1-12 月藝文教室共租借 280 場次,計 6,410 參與人次;演講廳共
租借 114 場次,計 13,704 參與人次;舞蹈排練教室租借 21 場,
399 參與人次。
4.展覽
展覽館於110年8月至12月COVID-19疫苗施打,計有105,420
人次參與。
5.其他園區服務
(1)簡易餐飲服務
弄咖啡進駐營運園區咖啡廳及親子餐廳利用都市叢林的裝潢搭
配親子遊戲區,提供民眾義式及輕食完善的餐飲服務。
(2)地下停車場委外營運
提供民眾寬闊明亮停車空間及優質停車服務並提供一卡通與悠
遊卡付費、親子車位、嬰兒推車及輪椅借用等便利親善服務。
476
(三)營運管理維護
岡山文化中
心,辦理演藝
廳服務管理、
展覽、藝文研
習班課程及提
供園區相關服
整體風險管理(含
內部控制)推動情
(3)提供「演講廳」「藝文教室」「舞蹈排練室」等設備完善之優
質藝文活動空間,受理民眾及藝文團體申請辦理借用。
6.園區維護管理
(1)辦理園區環境各項設施及設備之修繕、保養維護與更新。
(2)辦理園區節電及節水等相關措施。
(3)辦理園區安全維護與環境清及美化持續提升文化園區服務品質
(4)辦理大東演藝廳相關舞台設備維護工作,包含舞台手、電動吊桿
定期巡檢以及修補卸貨場地板修補 Epoxy 樹脂防護層等維護管
理工作。
1. 演藝廳服務管理業務
岡山文化中心演藝廳 110 年共辦理 34 場演出活動,其中包含音
樂、舞蹈及戲劇性表演,售票場共計 5 場、索票或免票場共計 29
場,全年共吸引 8,559 人次前來觀賞。
2. 110 「岡山文化中心志願者招募訓練」等人力培育工作共計
56 服務時數計 4,732 小時受服務人次計 96,046 期透過
各類專業整合訓練的辦理,持續帶動北高雄藝文觀賞風氣。
3. 展覽
岡山文化中心展覽室暨藝文廊道 110 年共辦理 18 場展覽內容包
含繪畫書法攝影及各種立體藝術品等吸引 21,148 人次前來
參觀。
4. 藝文研習班
岡山文化中心 110 年開設 2 期藝文研習班課程,提供民眾參與學
習藝文活動的環境。研習班每期 12 週,共開設 28 班次,內容包
含繪畫、作文、舞蹈、手工藝、音樂、書法等課程,共計 469
參加。
文化局已依「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風險管理及危機處理作業原則」,將
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融入日常作業與決策運作,考量可能影響目標
達成之風險據以擇選合宜可行之策略及設定機關之目標(含關鍵策略
目標)並透過辨識及評估風險採取內部控制或其他處理機制以合
理確保達成施政目標。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