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幼兒園大班藝術大探索課程設計

pdf
296.92 KB
6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臺北市私立靜心高級中學附設幼兒園 統整性課程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
藝術大探索
實行班別
活動日期
110 222 日至 110 423
設計者
大班班群老師
活動目標
1. 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2.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形式的美。
3. 尊重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元現象。
4. 樂於善用各種素材及器材進行創造性活動。
5.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
6. 與他人合作解決生活環境中的問題。
7. 欣賞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並回應個人的看法。
總綱核心
素養
覺知辨識 表達溝通
關懷合作 推理賞析
想像創造 自主管理
STEAM
S(科學)覺知物體的形狀會因觀察角度的不同而不一樣。
T(科技)透過觀察與實作感受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
E(工程)嘗試利用不同素材進行組合與建構,並透過合作進行創作。
A(藝術)探索並感受生活中的美感,覺察其差異玩索各種藝術媒介並發揮想,從而享受自
我表現的樂趣。
M(數學)覺知物件間排列與組合的各種型式可能。
學習情境
規劃
美勞區:提供多元富生活素材,供幼兒創作。
扮演區:提供各式材料、裝扮穿搭等素材,供幼兒自由製作或裝扮。
音樂區:提供生活品具(瓶瓶罐罐、杯碗鍋餐具、棍棒、盒杯蓋、砂石、各式豆種子等)。
語文區:相關主題書籍、圖片、兒歌、繪畫、人物臉譜等。
活動資源
繪本:
《大腳丫跳芭蕾》(台灣東方出版社)、《落葉跳舞》(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仙子舞
會》(明天出版社)、《來跳舞吧》(天下雜誌)、《芭蕾兔寶貝》(明天出版社)、外婆
的玻璃罐(愛智)、《歌舞爺爺》(遠流出版社)、我是藝術家(小魯)、認識藝術家繪本集、
8孩子走進藝術家的世界(台灣麥克)、《愛音樂的馬可》(明天出版社)、《隔壁的琴聲》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小幸運兒和大藝術家》(電子工業出版社)、《凱蒂的名畫奇
遇》(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寫給兒童的臺灣美術奇幻之旅、魔法音符、莫札特、看名畫
動手畫(青林)
網站資源:
文建會繪本花園- http://children.moc.gov.tw/garden/
藝術與人文多媒體教學課程- http://web.ydu.edu.tw/~chunchu/images/connect.htm
臺灣藝術教育網-兒童版- http://ed.arte.gov.tw/child/game.aspx
樂器的聲音- http://lms.ctl.cyut.edu.tw/2003056/doc/13791
兒歌:
瓶罐變變變-資源回收要做好,不要浪費環境好,變東變西變個寶,瓶瓶罐罐真正好
剪纸歌-小哥哥,小妹妹,心又細,手又巧,拿把剪刀剪呀檢,剪一隻狗,剪一隻貓,剪一隻麻雀,喳喳叫。
顏色歌-紅色 紅色的小花 扭腰 扭扭腰;黃 黃色的太陽 哈哈笑 哈哈笑
藍色 藍色的蝴蝶 轉圈圈 轉圈圈;紅色黃色藍色 真美麗~真美麗ㄚ真美麗!
活動內容與過程
學習指標
活動一:藝術家的故事
一、暖身活動
1. 繪本故事《凱蒂的名畫奇遇》欣賞。
2. 繪本故事《阿羅有隻彩色筆》欣賞。
3. 回顧校園博覽會中靜態展覽的樣貌。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1. 有看過畫展或其他的藝術展覽嗎?(木雕、陶瓷展等)請說說你的
經驗。
2. 曾有作品展出創作的經驗?你最喜歡哪一種?你最想嘗試的是?
3. 藝術創作中,你最想知道、最想嘗試的創作方式是哪個?(票選全
班最想嘗試的藝術創作類別三種)
三、發展活動
1. 台灣的藝術家:
(1)現代著名插畫家幾米:閱讀幾米的繪本創作,運用素材仿畫之。
(2)雕刻家朱銘:
認識朱銘的著名創作,並用身體模仿作品姿勢,說說看感覺,
並用色紙設計,拼貼出你自己的身體姿勢創作。
(3)林懷民與雲門舞集
認識並欣賞雲門舞曲「稻禾」,感受台灣米的故鄉~台東池上的
風光與美麗。
2. 書法水墨之美:
(1)欣賞書法、水墨畫創作,觀賞創作影片,並嘗試毛筆創作繪畫。
(2)油墨畫:運用油和墨水不相容的特性加在水中,並在水面上覆蓋
一層宣紙,拉出晾乾後,形成特殊的水墨景觀,並在此基礎上
創作繪畫。
3. 國外的藝術家:
(1)蒙德里安「紅黃藍的構成」:觀察並欣賞蒙德里安紅黃藍的構
成,運用黏貼色紙、黑紙的方式仿作屬於自己的紅黃藍的構
成。
(2)梵谷的作品欣賞與仿作(例如:向日葵、星夜、臥間擺置)
(3)畢卡索「夢」:觀察畢卡索對物件的繪畫解構,運用彎曲的線條
切割整體,並將整體解構成個體,將每一個個體不同對待,幼
兒運用自畫像並運用不同線條與器官等部位的位置安排,學習
大師抽象畫法。
(4)日本前衛畫家草間彌生:點的奇幻旅程創作
(5)其它
四、分享活動
*靜態展覽(畫展、藝術品展)
*創作經驗分享
五、收拾與整理
--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情
節與主題
--2-3-1 建構包含事件開端、
過程結局與個人觀點的經驗敘
--2-2-2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
問或看法
--3-2-1 欣賞視覺藝術創作,
依個人偏好說明作品的內容與特色
--2-2-2 運用線條、形狀或色
彩,進行創作
--1-6-2 認識生活環境中不同
族群的文化特色
--2-1-1 玩索各種藝術媒介,
發揮想像並享受自我表現的樂趣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
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1-6-2 認識生活環境中不同
族群的文化特色
--2-1-1 玩索各種藝術媒介,
發揮想像並享受自我表現的樂
--1-2-2 探索生活環境中各種
聲音,覺察其中的差異
--2-2-2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
問或看法
活動二:聲音魔法屋
一、 暖身活動:
1. 探索校園裡的聲音
2. 猜猜這是誰的聲音:大家曚起雙眼,請一位小朋友說一句話,大家猜
猜這是誰的聲音,接下來用唱的方式,再請大家猜猜。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1.在探索校園中你發現了那些聲音?以前有聽過嗎?
2.有沒有那些聲音是以前沒聽過的?
3.還有哪些大發現?
三、發展活動:
1. 身體的聲音:我們身體會發出那些聲音呢?(嘴巴、舌頭、彈指、腳
步、拍拍.....),將全班依照身體發出聲音的部位進行分組,大家
一起感受身體聲音的大節奏。
2. 小小阿卡貝拉:透過上述遊戲,繼續加深加廣聲音的不同展現方式,
大家選擇一條喜歡的歌曲,進行無伴奏的聲音合唱。
3. 喜怒哀樂變變變:發表自己情緒經驗,除了肢體會展現情緒之外,以
聲音和表情展現喜怒哀樂,除此,知道動物的情緒嗎?請表現。(
:貓狗鳥的聲音....)
4. 亂打秀:探索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聲音,例如:杯瓶、箱盒蓋、桌椅、
盤鍋碗...,以分組方式進行敲打體驗。
5. 口哨與小狗:聆聽音樂《口哨與小狗》,說出聽到的音樂感受,發
揮創意套入不同的主角進行展示。
6. 樂器製作:以各式素材製作小樂器。
7. 魔法音樂會:結合以上活動,進行一場小小音樂發表。
分享活動:
1.心情分享
2.小小音樂發表
3.經驗分享
五、收拾與整理
--1-2-2 探索生活環境中各聲
音,覺察其中的差異
--2-2-2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
問或看法
--1-2-3 覺察並回應日常生活
中各種感官經驗與情緒經驗
--3-2-2 欣賞音樂創作,描述
個人體驗到的特
--2-2-1 適當使用音量、聲調
和肢體語言
--2-2-3 運用哼唱、打擊樂器
或身體動作進行創作
--3-1-1 樂於接觸視覺藝術、
音樂或戲劇等創作表現,回應個人
的感受
--1-1-2 模仿身體的動態平衡
動作
--2-2-3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參
與討論
--2-2-2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
問或看法
--2-2-3 運用哼唱、打擊樂器
或身體動作進行創作
--1-1-1 覺察身體在穩定性及
移動性 動作表現上的協調性
--1-1-2 模仿身體的動態平衡
動作
--3-1-1 與他人合作展現各種
創意姿勢與動作的組合
--2-2-2 運用線條、形狀或色
彩,進行創作
--3-1-1 與同伴討論解決問題
的方法 ,與他人合作實際執行
--2-1-3 適時調整自己的想法
與行動,嘗試完成規劃的目標
--2-2-3 運用哼唱、打擊樂器
或身體動作進行創作
--2-5-2 運用自創圖像符號標
示空間、物件或記錄行動
--1-3-1 觀察生活物件的特徵
--2-3-1 依據特徵為生活物件
分類命名
--2-2-2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
問或看法
--1-5-3 辨認與欣賞創作者的
圖像細節與風
--3-2-3 欣賞戲劇表現,依個
人偏好說明其內容與特色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
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
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
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
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1-2-3 覺察並回應日常生活
中各種感官經驗與情緒經驗
--3-1-2 樂於參與在地藝術創
作或展演活動
--2-2-2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
問或看法
--3-2-3 欣賞戲劇表現,依個
人偏好說明其內容與特色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
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3-1-1 樂於接觸視覺藝術、
音樂或戲劇等創作表現,回應個人
的感受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
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2-2-5 運用動作、玩物或
語,進行扮演
--1-6-2 認識生活環境中不同
族群的文化特色
--3-1-1 與同伴討論解決問題
的方法 ,並與他人合作實際執行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
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