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幼兒園小班社群主題教學計畫

pdf
433.77 KB
5 頁
Eric Lee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臺北市私立靜心國民中小學附設幼兒園教學活動計畫表
主題名稱
我們的社區
實行班別
小班
活動日期
107 830 日至 107 10 12
設計者
小班教師群組
活動目標
1.認識學校的環境和人
2.感受教師的辛苦
3.理解學校的功用
4.培養與同儕共同合作的方式
5.建立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學習情境
規劃
語文區(主題相關繪本、兒歌海報、校園景點卡、社區圖片)
創作區(色紙、剪刀、膠水、白膠、回收紙、各種紙張、黏土、回收紙盒、回收紙袋、水
果網、色鉛筆、彩色筆、蠟筆、簽字筆、圓點貼紙、繩子、毛線、塑膠袋、紙袋、膠帶
)
益智區(社區拼圖、小積木、花邊積木、組合積木、百變積木、臺灣童玩、數量配對、影
子配對、穿針引線、夾一夾、社區大富翁)
扮演區(各種職業偶、各種職業頭套、家族手偶、照相機、攝影機、帽子)
活動資源
主題本:一起畫牆壁:用藝術改變社區(典藏) 美麗小社區:珊瑚(格子外面) 一隻
很多名字的貓(小天下) 小燕子入新厝(小文房) 小雞到外婆家(小魯文化) 100 層樓的
(小魯文) 的家到了?(信誼) 校真好玩(狗狗) 我的新老師是巫婆嗎(大穎)
香蕉老師幼兒園(小光點)老師變變變(青林)
相關繪本湯瑪士小火車智趣遊認識社區設施(新雅)保護自己有絕招套書(小天下)
著恐龍去上學(步步) 獅子一起去上學(米奇巴布)小雞上學(上誼)
網站資源:Google Maps(https://www.google.com.tw/maps)
兒童文化館(https://children.moc.gov.tw/index)
其他:體能器材、社區圖卡、社區大富翁教具、社區地圖
囝仔歌:西北雨、天黑黑、點仔膠、白鴒鷥、丟丟銅兒
兒歌:我的家、愛就是我的家
學習單:社區地圖、家庭樹、小心陌生人、開店
活動內容與過程
學習指標
活動一:我們的學校?
一、暖身活動
1.校園走透透:
老師帶著班上的孩子走進校園探訪認識校園裡的景色以及校園中的人
事物,讓孩子熟悉自己學校的環境。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1.你剛剛在校園中看到那些?
2.你知道這些圖片和景色在哪裡?
三、發展活動
1.教室尋寶趣:認識教室中的人事物
老師將教室中的照片給孩子看請孩子尋找照片中的圖片並且示範圖片
中的物品該如何收拾整理。
2.我會自己來
(1)你知道教室哪裡可以上廁所?哪裡可以洗手?
(請孩子思考問題)
(2)遊戲高手:我會正確洗手
讓孩子知道正確洗手的方式,請孩子示範洗手的過程。
3.認識你我他
(1)老師透過手偶的方式,引導孩子認識老師及同學,用互動的方式,請
孩子互相認識彼此的名字與長相。
(2)老師請孩子 21組互相玩遊戲,然後在交換同伴玩遊戲,讓孩子彼
此認識班上同學。
4.校園走透透
老師將孩子上次拜訪過的景色及人做成圖卡請孩子依照人事物分類
且說明圖片中出現的地方。
5.我愛玩
請孩子認識遊戲場中的遊戲規則並且說明正確的操作方式請孩子實際
示範遊戲過程。
6.我愛學校
請孩子票選自己最喜歡校園裡的那些景色或人,請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
7.學校變美麗
請孩子畫出自己的臉並且裝飾圖片布置在校園中,透過師生共同合作
的方式,裝飾校園角落。
四、分享活動
1.分享自己的作品。
2.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收拾與整理
--1-3-1
模仿日常生活的健
康行為
--2-3-2
參與日常生活的健
康行為
--2-3-1
依據生活物件的特
性與功能歸類
--1-2-3
以圖像或符號記錄
自然現象的簡單訊
活動內容與過程
學習指標
活動二:我愛老師
一、暖身活動
1.欣賞圖片
透過多媒體的方式播放校園中所有老師的圖片讓孩子認識校園中工作
的人。
2.分享繪本
透過繪本分享的過程,讓孩子了解老師的角色,以及老師的工作是那些。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1.你覺得老師會做什麼?
2.你覺得老師長什麼樣子?
三、發展活動
1.老師 123
在校園中尋找各個老師,請孩子說 123,幫老師拍下美麗的照片,將老師
美麗的照片裝飾在紙上,將紙旁邊貼上美麗的裝飾。
2.老師的老師:孔子
透過多媒體的方式,讓孩子了解教師節的由來,以及教師節重要的習俗,
和認識重要的人。
3.老師的工作
與孩子分享老師的工作以及老師們平時在學校會做的事情有哪些請孩
子表達自己所看到的。
4.教師節兒歌
透過歌曲的引導請孩子搭配音樂結合動作一起朗誦這首教師節兒歌
5.創作:教師節卡片
透過畫下自己老師的圖片在紙上結合卡片的方式請孩子利用各種素材
裝飾自己的卡片。
6.創作:美麗的花
利用彩色的色紙利用摺紙的方式摺出花的形狀送給校園中的給個老
師。
7.教師節敬師活動
透過全校師生共同的活動請孩子一起將歌曲及卡片獻給自己的老師
且了解教師節的意義。
四、分享活動
1.分享各組所創作的身體密碼。
2.分享食物的旅行過程。
五、收拾與整理
--3-3-2
尊敬長輩喜愛與感
謝家人
--1-2-2
覺察重複聽到的字
--2-2-1
把玩各種視覺藝術
的素材與工具進行
創作
活動內容與過程
學習指標
活動三:拜訪社區
一、暖身活動
1.社區大調查:我家
詢問孩子你家在哪?
2.你是如何來學校:
透過分類的方式,請孩子表達自己上學的方式。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1.你上學時會經過哪些地方。
2.你喜歡搭乘哪種交通工具。
三、發展活動
1.拜訪社區
(1)透過孩子的分享過程中,請孩子跟著老師去拜訪社區,並且記錄下社
的景色。
(2)請孩子分享自己最喜歡的社區景色,以及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2.社區中的建築物
(1)透過多媒體的互動方式,請孩子猜一猜這會是社區中哪一間店,這間
是做什麼的。
(2)你知道店裡工作的人是誰?
(3)扮演:社區中工作的人及店裡的物品。
3.我的社區
(1)讓孩子透過互動及體驗的方式,模擬社區的情景。
(2)請孩子到各班去體驗不同社區的景象。
4.小社區大世界
畫下自己最喜歡社區的哪裡,或則是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5.小小播報員
(1)你知道這些店中的人有那些她們會做的事情有那些。
(2)將畫下的人與店配對,認識各個場所的人事物。
6.社區放大鏡
(1)社區中除了店和人還有哪些地方或景色。
(2)你認識我們社區中特別的地方?例如景點、樹木、公園等。
四、分享活動
1.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
2.展示自己的創作過程。
五、收拾與整理
--1-5-1
認出生活環境中常
接觸的人事物
--2-1-1
運用簡單的肢體動
作進行扮演
--1-2-3
以圖像或符號記錄
自然現象的簡單訊
活動內容與過程
活動四:我的社區我的家
一、暖身活動
1.出發囉
從家中出發到學校會經過的地方。
2.上學路線圖
請家長協助孩子完成上學路線圖並且繪製出會經過社區中的地方有哪些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1.我要如何從我家出發。
2.我會經過哪些地方
三、發展活動
1.我家的位置
(1).準備社區地圖-將社區的地圖放大擺放在教室的地板上。
(2).紅色圓點-紅色圓點代表孩子的家,老師協助標示出來孩子的家。
(3).學校在哪-老師協助引導孩子認識學校的位置。
(4).我要如何去學校-從家裡出發看一看要如何走到學校。
2.我的家人
認識我的家中成員,透過家庭樹的方式,認識自己家的成員有哪些,並且
介紹給同學認識。
3.我家的房子
透過親子創作的方式,創作出自己的家,擺放在教室的平面地圖中,並且
與班上同學共同繪製出沿路的街景。
4.記憶大考驗
(1)街道中的景色。
(2)街道中的指標
*繪畫:你會用繪畫的方式紀錄?
*拍照:你如何使用拍照的方式紀錄社區的景色
*你還有其他的紀錄方式可以紀錄?
5.社區安全小提醒:
(1)小劇場:陌生人
透過小劇場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在社區中如果遇到陌生人時該怎麼辦,
以及迷路時可以怎麼做
(2)學習遇到陌生人該如何處理,以及迷路時可以怎麼做。
四、分享活動
1.分享自己最喜歡社區的什麼。
2.請孩子分享自己的創作。
五、收拾與整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