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幼兒園大班兒童遊藝園教學計畫

pdf
288.95 KB
6 頁
pc-x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臺北市私立靜心國民中小學附設幼兒園教學活動計畫表
主題名稱
兒童遊藝園
實行班別
大班
活動日期
106 213 日至 106 331
設計者
大班班群
活動目標
1.應用組合及變化各種動作,享受肢體遊戲的樂趣
2.整理自然現象及文化產物訊息間的關係
3.覺察自己與他人內在想法的不同
4.同理他人,並與他人互動
5.覺察與辨識自己的情緒
6.學習運用肢體表達情感
7.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8.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形式的美
9.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10.樂於接觸多元的藝術創作,回應個人的感受
學習情境
規劃
美勞角:提供各式創作素材,進行自由創作
扮演角:佈置各種情境,進行扮演遊戲
音樂角:擺放多種類樂器,進行敲擊
積木角:變化各式建構式教具,進行想像活動
活動資源
繪本:
凱蒂的名畫奇遇(北京科學技術)美術課 (三之三)、紅圓圓和黑圓圓(上誼)、圓(格林)
(和英)小藍和小黃(信一)、音樂萬歲(格林)、管弦樂的故事 (小典藏)
魔法音符(格林) 愛音樂的馬可(上誼) 莫札特(世一)蕭邦(世一)貝多芬(世一)
舒伯特(世一) 、魔笛(台灣麥克)、彼得與狼(台灣麥克)、天鵝湖(台灣麥克)
好戲開鑼(親親文化)
多媒體及網站資源:
1.文建會繪本花園- http://children.moc.gov.tw/garden/
2.藝術與人文多媒體教學課程- http://web.ydu.edu.tw/~chunchu/images/connect.htm
3.臺灣藝術教育網-兒童版- http://ed.arte.gov.tw/child/game.aspx
4.樂器聲音- http://lms.ctl.cyut.edu.tw/2003056/doc/13791
其他:(兒歌、學習單)
1. 我唱 TO食香菇-我唱 To 食香菇我唱 Le 食番麥我唱 Mi 食肉羹我唱 Hoa
食豬腳我唱 So 食肉酥我唱 La 食柭仔我唱 Si魷魚絲ToLe
MiHoaSoLaSi,大家食甲笑嘻嘻!(取自台北市幼稚園鄉土教學母語補充教材)
2. 彩虹橋-小精靈,真調皮,偷了我的彩色筆,藍天裡,耍把戲,畫道彩虹真美麗。
彩虹彎彎掛天際,找來仙女躲貓貓。(正修出版事)
3. 五線譜-電線畫成五線譜,變成小音符, Do Re Mi Fa So La SiDo Si La So Fa Mi
Re Do。小鳥唱歌吱吱吱,小貓叫咪咪,Do Re Mi Fa So La Si Do Si La So
Fa Mi Re Do
4. 小樂隊-大鼓聲音,咚!咚!咚!小鼓聲音,答!答!答!鑼鈸聲音,將!將!將!
響板聲音卡!卡!卡!小小樂隊叮噹!叮噹!叮叮噹!我的心裏 叮噹!
叮噹!叮叮噹!(陳立霞著)
5.顏色歌-紅色 紅色的小花 扭扭腰 扭扭腰;黃色 黃色的太陽 哈哈笑 哈哈笑
藍色 藍色的蝴蝶 轉圈圈 轉圈圈;紅色黃色藍色 真美麗~真美麗ㄚ真美麗!
活動內容與過程
學習指標
活動一:名畫變變變
一、 暖身活動
繪本導讀及畫作欣賞:觀察中國畫和西畫的不同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一)你覺得國畫和西畫有那裡不同?
(二)他們用哪些材料畫畫?
三、發展活動
(一)認識畫家
利用繪本或戲劇的方式,介紹一些畫家。例如:張大千、陳進、梵谷、
馬諦斯、畢卡索等,並介紹他們的畫作。
(二)會動的肖像畫
1.肖像畫介紹:介紹達文西、梵谷、畢卡索等畫家的肖像畫。
2.準備好道具將幼兒分成數組每組自己選擇一肖像畫扮演一人
肖像畫中的人物,其他人利用道具、畫臉用具幫忙打扮成所選的肖
像畫。
3.名畫欣賞:請大家欣賞、評論,看誰的打扮及姿勢和肖像畫最像?
4.我的肖像畫:請小朋友自行選擇一幅會動的肖像畫觀察,並畫下特
徵,完成自己的畫作。
(三)拼拼湊湊
1.介紹畢卡索的拼貼畫。
2.我的創意:將小朋友分成數組每組利用不同的材質例如:豆子
頭、樹葉、小珠子、布料等,進行拼貼創作。
(四)圓的聯想
1.認識日本畫家草間彌生。
2.圓的聯想討論與分享
3.圓的聯想:利用圓來設計,可以設計服裝、花紋、房子、桌布…
(五)幾何變變變
藉由欣賞蒙德里安的作品認識三原色「紅、黃、藍」後,再欣賞色塊拼
貼的美感,進一步做名畫的仿作。
()水墨浮水印畫
藉由欣賞張大千的水墨畫後,準備宣紙油畫、壓克力原料毛筆等材料
進行水墨浮水印畫,欣賞油墨流動之美。也可進行水墨畫仿畫。
四、分享活動
()作品分享
()你最喜歡的畫家?你最喜歡的畫?
五、收拾與整理
--1-5-3
辨認與欣
賞創作者的圖像細節與
風格
--3-2-1
欣賞視覺
藝術創作依個人偏好說
明作品的內容與特色
--2-1-1 玩索各種藝
術媒介發揮想像並享受
自我表現的樂趣
--2-2-3 考量自己與
他人的能力和興趣和他
人分工合作
--2-2-2 運用線條、
形狀或色彩,進行創作
--3-1-2 樂於參與在
地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
--2-2-1 運用各種視
覺藝術素材與工具的特
性,進行創作
--2-2-3
與他人討
論自然現象的變化 與生
活的關係
活動內容與過程
活動二:舞動活力
一、暖身活動
() 繪本導讀:「竇加與小舞者」
() 欣賞有關舞蹈的影片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一)影片中看到那些方式進行表演?
(二)身體有哪些地方可以運用?
三、發展活動
(一)我的身體好好玩
觀察鏡子中的自己做出各種肢體動作後,兩人為一組ㄧ人當鏡子,
而當鏡子的小朋友必須隨照鏡子的人做動作。
(二)身體變變變
兩人為一組運用身體各部位的合作,做出身體的造型變ex樹、
吸塵器、房子等),慢慢增加組內人數,為 34人為一組,以增加難
度。
(三)優美律動
利用球、紗巾彩帶、呼啦圈、氣球等道具,著音樂的快慢、高低、
強弱……快樂地舞動著的肢體。
(四)創意舞姿
1.孩子出來獨舞,跳出喜歡或不同的舞姿。
2.兩人或三人一組一起合作,跳出不同的舞蹈動作。
3.播放舞曲,讓孩子隨著節拍跳出自己的創意舞步。
(五)熱舞大賽
1.將小朋友分成數組,選定適合孩子律動的舞曲。
2.播放舞曲讓每組孩子自行編舞及練習。
3.熱舞大賽:每組孩子輪流演出,大家投票表決,哪組舞蹈最受歡迎?
四、分享活動
(一)熱舞表演影片欣賞與討論
(二)你喜歡獨舞或和人一起跳舞?為什麼?
五、收拾與整理
活動內容與過程
活動三:音樂狂想曲
一、 暖身活動
(一)搜集有關聲音的教材與教具並準備常用的節奏樂器(響板、鈴鼓等)
(二)以繪本故事引起動機-《音樂萬歲》《愛音樂的馬可》《管弦樂的故事》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一)聲音從哪裡來?生活周遭有哪些聲音?
(二)你聽過哪些樂器的聲音?你喜歡什麼樂器的聲音?
三、發展活動
(一)聽聽這是什麼聲音?
1.錄製不同的聲音(流水鳥鳴鋼琴演奏夜市吵雜聲…)播放出來,
請小朋友猜猜看?
2.請小朋友出來蒙上眼罩敲奏不同的節奏樂器(三角鐵鈴鼓
板…),請小朋友猜猜看是哪種樂器?
(二)身體音樂會
1.請幼兒想一想身體的哪些部位會發出聲音,如:拍手、踏腳等。鼓
勵幼兒發揮創意運用身體部位發出聲音。
2.放一段幼兒熟悉的兒歌或音樂,請幼兒用這些聲音跟著音樂的節奏
與旋律發出聲音。
(三)動手做一做
請幼兒自由選擇想做的樂器,分組發放各組所需之材料後,動手自製
樂器。
(四)敲敲打打
1.請幼兒使用自己做的樂器跟著節奏一起唸兒歌或自行編曲。
2.播放音樂,使用自製樂器,看著老師指揮,敲打節奏。
(五)小樂隊
1.樂器介紹與選擇(大鼓、三角鐵、鈴鼓、手搖鈴、響棒、木魚…)
2.將小朋友分成數組,每組拿不同樂器,選一位小朋友擔任指揮,輪
到的組別要跟著指揮的節奏敲打樂器。
3.配合音樂或歌曲敲奏。由學校的早會歌、園歌開始,在選擇耳熟能
詳的兒歌,讓小朋友合奏。
四、分享活動
(一)請小朋友說出自己喜歡的樂器名稱。
(二)分享合奏的感覺。
五、收拾與整理
活動內容與過程
活動四:好戲開鑼
一、 暖身活動
欣賞戲劇表演錄影帶或 DVD(歌仔戲、音樂劇、兒童劇、偶戲、皮影戲、影子
)
二、團體討論與發表:
()喜歡劇中哪個角色?為什麼?
()劇中人物如何打扮?為什麼要這樣裝扮?
()戲劇裡還哪些角色?角色間會有哪些對話?
()有哪些背景裝置? (佈景、音樂、燈光)
三、發展活動
() 偶的製作利用運用日常生活物品:袋子瓶蓋盤子、塑膠杯
子…,發揮創意製作戲偶。
() 偶戲表演: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討論劇情利用自製的戲偶演出
偶戲。
() 臉譜欣賞:利用多媒材欣賞不同的臉譜,認識臉譜和角色間的關係。
() 面具或臉部彩繪: 利用顏料在臉上,或是面具上進行彩繪。臉部彩繪可
以自己照著鏡子彩繪,也可讓他人進行彩繪。
() 服裝秀:幼兒穿著不同類型的服裝走秀。例如:芭蕾舞服裝、泳衣、小禮
服、西裝等。
() 服裝道具設計:討論服裝的製作利用生活中各種素材進行繪畫與裁剪製
作。
() 舞台佈置:引導幼兒進行大型道具佈景創作。
() 音樂與歌曲:引導幼兒歌曲與配樂的選擇。
() 劇本產生:根據一個故事或生活事件進行不斷的討論並引導幼兒進行對
話,形成一個具有班級特的劇本。
()大家來演戲:根據班級劇本進行戲劇扮演。
四、分享活動
()你看過哪些戲劇表演?你喜歡哪一種表演方式?為什麼?
()你喜歡上台表演嗎?為什麼?
五、收拾與整理
活動內容與過程
活動五:創意博覽會
一、 暖身活動
(一)校園巡禮,參觀校園裡的藝術展覽作品。
(二)學校博覽會的影片欣賞:靜態的布置、動態的表演
二、 團體討論與發表
()記得之前學校博覽會做過哪些事情?
()在進行任何創作過程中,曾遇過哪些問題?
()遇困難時要如何處理?
三、發展活動
() 親子創作與發表:制訂一主題,請親子利用資源回收物品,共同討論
與創作。
() 親子創作分享發表:將親子創作之作品帶來學校分享與發表。說出和誰
一起創作?使用哪些材料?是否有遇到困難?
() 博覽會靜態藝術展:
1. 由師生共同討論後決定會場佈置及進行創作活動
2. 製作活動看板及海報
3. 會場布置:將親子創作的作品及班級共同創作之作品展出
4. 小小解說員選出班級解說員當天介紹班級所呈現主題及創作內
容。
() 博覽會動態展演:
1. 表演曲目:師生共同討論選出表演的歌曲。
2. 舞曲編排:根據曲目師生共同編排舞蹈內容。
3. 隊形變化:根據表演的型態編排隊形。
4. 走位及舞蹈練習:依據編排的隊形練習走位,並練習舞蹈。
5. 上場演出:邀請家長一起來欣賞幼兒的表演。
四、分享活動
()表演經驗分享
()欣賞表演時,要注意哪些禮儀?
五、收拾與整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