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泗水幼教移地教學報告:臺東大學師生交流與跨文化教育反思

格式
pdf
大小
6.74 MB
頁數
85
作者
ac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1-15,离现在 6 28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出國報告(類別:移地教學)

 

 

2018 年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印尼泗水臺灣學校移地教學成果報告 

 

 

服務機關:國立臺東大學 
姓名職稱:陳淑芳副教授 

派赴國家:印尼泗水 

出國期間:107 年 5 月 5 日至 107 年 5 月 20 日 

報告日期:107 年 6 月 11 日 

 
 

background image

 

摘 要 

 

 

此次移地教學來到了印尼泗水臺灣學校進行交流,實習過程中實

習生將以 P-D-C-A 的歷程探討自我實習歷程,並將在外地其所學融會

貫通,與自身文化相比較及結合。 

 

文中將呈現實習生的實習經歷於見習、實習、參與研習等等,從

中磨練,課程設計上,富有專業,而在每位實習生的心得中,可以感

受到實習生滿滿的收穫,收穫再於與印尼學校的交流、文化的不同、

兩國幼兒教育之異同等等,以實際體驗的方式,更深刻理解我國與他

國的不同,更契合移地教學之教育目的。實習生更展現出臨機應變之

能力,遇上外力無法教學,便往不同的方向進行著手,使實習得以繼

續,展現我校幼兒教育學系之學生專業能力。 

 

文末,呈現學生對於此移地教學之建議與影響,藉此讓往後想參

與或辦理移地教學之人員,提供相關的建議。 

 

background image

 

       

壹、 目的...................................................................................................................... 4

 

貳、 教學計劃.............................................................................................................. 4

 

參、  學習成果.............................................................................................................. 5

 

一、

 

參訪發現與心得............................................................................................ 5

 

(一)

 

參訪印尼泗水臺灣學校幼兒園................................................................ 5

 

(二)

 

協助辦理全校性母親節活動.................................................................. 12

 

(三)

 

參與印尼與台灣文化交流研習.............................................................. 14

 

二、

 

課程設計與教具設計心得感想.................................................................. 17

 

(一)

 

課程設計與規劃...................................................................................... 17

 

(二)

 

教具設計.................................................................................................. 34

 

三、

 

實習成果...................................................................................................... 47

 

四、

 

學生國際能力.............................................................................................. 59

 

肆、  境外移地學習總心得........................................................................................ 60

 

伍、  心得與建議........................................................................................................ 72

 

陸、  附件.................................................................................................................... 73

 

附件一:成員名單 .................................................................................................. 73

 

附件二:教學大綱 .................................................................................................. 74

 

附件三:印尼泗水的食衣住行樂 .......................................................................... 78

 

附件四:會議記錄 .................................................................................................. 81

 

  

 

 

 

background image

 

壹、目的 

    

藉由境外移地教學,我國師生可以體會印尼幼兒教育與台灣幼兒教育

的差異,協助學生瞭解東南亞地區多元文化教學環境與幼兒園教學生態,藉

由此次移地教學縮短步入職場所需摸索時間,以及了解自己的優劣勢,並補

充與學習不足之處,以增進國際競合力。另一方面,帶隊老師得以藉由此機

會拜會印尼泗水台灣學校和鄰近幼教產業和幼教相關團體組織,以建立交流

和後續合作的網絡,並且觀察瞭解印尼幼教職場的需要與師資能力的樣態,

以利針對印尼幼教生態發展適宜的合作方案,最後則是整理在印尼停留期間

所搜集的幼教生態調查資料和相關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資料,作為幼教師資培

育兩岸比較的教材,與幼兒教育比較教育的教學案例。

 

貳、教學計劃 

    本課程將帶領學生到印尼泗水地區進行境外移地教學,透過不同的文化

社會經驗,增進學生的多元文化社會之文化敏感度、多元文化包容力,以及

跨文化學習力,裨益對於幼兒教育的跨國學習成效。 本計畫包含出國前準

備階段和境外密集式的 15 天活動課程,採用 PDCA

(Plan-Do-Check/Study-Act)的循環來達到精進學習的目標,以及促使幼

兒園實地學習表現的持續改善。結合印尼幼兒園現場學主題研討、實地學習、

回饋修正再行動的過程。課程進行包括出國前的主題研讀和研討、課程設計、

試作省思;後者為出國後的 Action 階段,進入幼兒園現場進行課室觀察、

見習或實習。此外,也利用假日進行印尼在地文化研究、實際進入社區進行

多元文化田野調查,以及針對幼兒教育議題的個人探究小主題等,促進對於

印尼地區幼兒教育與社會文化面貌的認識和了解。 

 

 

background image

 

參、學習成果 

 

此次的移地教學成果,將由四個面向進行著手,第一,參訪發現與心得;

第二,課程設計與教具設計心得感想;第三,實習成果;第四,學生國際能

力。以下將逐一呈現: 

一、  參訪發現與心得 

(一)參訪印尼泗水臺灣學校幼兒園 

1.  幼兒園名稱: 印尼泗水台灣學校   

2.  園長/園主任:      胡甄文       

3.  幼兒園資訊: 

幼兒園地址  DIAMOND 

HILL 

BLOCK 

DR 

NO.15A,CITRARAYA,SURABAYA 60219,INDONESIA 

電話 

62-31-7421217 

傳真 

62-31-7421218 

網址 

http://www.surabayataipeischool.sch.id 

4.  幼兒園班級(人)數: 

班級名 

班級分齡 

幼兒人數 

老師(中文/英師) 

大象班 

大班 

17 

河馬班 

大班 

17 

企鵝班 

中班 

19 

鯨魚班 

中班 

18 

綿羊班 

小班 

27 

小熊班 

幼幼班 

22 

5.  幼兒園的教學模式:分科教學 

6.  幼兒園環境介紹:位於華人社區 

7.  幼兒園可利用的社會資源有:市集、校園 

8.  幼兒園周遭有害的環境因子:無 

9.  幼兒園:樓層 1  層,教室數約 6  間,有戶外場地、室內

background image

 

遊戲場地及禮堂。 

10.  安全設備:安全門、保全系統、緊急逃生系統及設備 

11.  幼兒園組織系統表: 

  畫出組織及人力分配圖 

 

  人員組織分配圖 

職稱 

人數 

校長 

園長 

中師主任 

英師主任 

中文老師 

6(含中師主任) 

英文老師 

6(含英師主任) 

行政 

 

 

 

校長 

園長 

中師主任 

中文老師 

英師主任 

英文老師 

行政 

僕人 

background image

 

12.  環境簡述: 

 

這裡的空間廣大,兩棟大的建築,各四層樓,中間隔著戶

外場地和大大的走廊。戶外的場地有戶外遊樂園、籃球場、

足球場、跑道。前面的樓層多是國高中教室,前面的樓層的
室內又有廣大的中庭,中庭範圍可以進行一些球類運動,例

如:乒乓球、羽毛球。校方也可以在中庭舉辦義賣會等等的

大類型活動。幼兒園的位置位於最底層中庭兩邊,幼兒園的

範圍包括一個功能性禮堂加上四間教室,加上另一邊的兩間

教室。每一層的兩端角落都有逃生梯,這裡注重安全層面。

後面的樓層多是學生宿舍,底樓有安置實驗室和行政單位。

周圍也種植花草樹木,環境整潔舒適。 

13.  幼兒園特色及設立宗旨: 

 

泗水(Surabaya)位處印尼爪哇島東端,為印尼第二大城,

自古以來即為華人旅居印尼集中地,1988 年政府倡導南向政

策,泗水成為我國企業赴印尼的投資重鎮,台商人數激增,

設立中文學校,解決子弟教育問題是當務之急。經由泗水地

區熱心人士的努力及各機關的協助與輔導,印尼泗水臺灣學

校正式成立。 

 

印尼泗水臺灣學校設有幼稚園、國小部、國中部、高中部,

為一所完全學校。並以繁體中文教學為主要特色。 

 

 

background image

 

14.  幼兒園平面圖: 

  校園平面圖 

 

  幼兒園平面圖: 

 

background image

 

15.  幼兒園環境照片: 

校園環境

 

 

 

校門口 

大門 

 

 

警衛室 

戶外遊樂場 

 

 

教師宿舍與餐廳 

等候區和警衛亭 

background image

10 

 

 

 

台商會館 

籃球場 

 

 

中庭 

幼稚園 

幼兒園環境照片 

 

 

 

幼兒園遊樂場 

電梯、脫鞋區 

 

 

醫護站 

寶盒角 

background image

11 

 

 

 

 

功能性禮堂 

戶外活動區 

 

 

小熊班 

企鵝班 

 

 

鯨魚班 

綿羊班 

 

 

大象班 

河馬班 

background image

12 

 

(二)協助辦理全校性母親節活動 

參與行政活動規畫與執行任務 

  實習學生應了解活動規畫的歷程以及執行歷程應注意事項,掌

握各處室行政活動辦理流程,參與活動的執行,成為學校社群的

一員。 

規劃 

活動主題 

全園性-母親節活動 

舉辦時間 

107/5/12 

協助規劃這項活

動的性質 

全園性(全校性),親子活動 

這項活動我們扮

演什麼角色 

協助者(協助辦理活動進行、場控) 

這項活動對學校

與幼兒的意義 

協助促進親子之間關係 

我們的工作執掌 

當天場地控制、環境布置、協助排練 

我們要如何準備 

多次彩排及事前預演 

事前準備照片 

 

 

事前開會,確認每個人的工作 

事前彩排排椅子,確認位置 

歷程 

執行中應注意那些事項 

動線安排、人潮擁擠 

在人際互動歷程,遭遇到

與他人溝通,互相討論時的衝突 

background image

13 

 

的困難 

溝通協調中運用到以及運

用到的技巧 

傾聽、嘗試接納 

遇到突發狀況時,所採行

的解決策略 

臨機應變 

嘗試處理 

事中歷程照片 

 

 

會場保護幼兒讓走道淨空 

沐足前先灑下滿滿的鮮花 

總結 

如果重新規劃,我會注意 

奉茶路線的安排 

這項活動讓我有何收穫 

如何辦理大活動的能力 

在這項歷程中我解決的事

或事先預防而讓活動順利

進行的事 

事前協助分配工作,每位實習生皆全力付出 

事後會議照片 

 

 

活動後協助場地的復原 

活動後檢討會議 

background image

14 

 

 

(三) 

參與印尼與台灣文化交流研習

 

 

因實習第二週遇恐攻,幼兒園停課一週,學校特別辦理此系列

研習和活動,充實實習生在移地教學時的時光。 

1.  印尼文化與語言課程活動 

 

此課程活動於第一週辦理,印尼泗水臺灣學校的校長十分

好客,擔心實習生來到這裡僅只有實習會不夠充實,因此特別

安排了在地會說中文的印尼老師來與我們交流一些有關印尼

的文化以及印尼的語言。 

 

在課程開始的同時,與我們同行的兩位馬來西亞同學對印

尼語言的學習相當快速,他們說,印尼文與馬來西亞文相當類

似,學習起來特別得心應手。 

 

相對於他們,我們在學

習印尼文就顯得有點吃力,

只能使用拼音幫助自己的

學習,但因為有此課程的安

排,讓我們對印尼的文化及

語言又更多的了解。 

2.  印臺師生桌球會賽 

 

第二週,雖無法進行教學,但也因此讓我們能與印尼泗水

臺灣學校的師長們來一場運動競賽-桌球會賽,學校不僅舉辦

此活動,參與的教職員還真不少,活動開始有主持台、評審,

全校動員,就連校長也極

力支持此比賽,親自上陣

與我們的實習生一同組隊

參與比賽。比賽開始前,

就發現印尼泗水臺灣學校

的老師們、警衛或是僕人

們各各都是高手,我們幾

個年輕力壯的實習生還不
一定可以贏過他們的體力

和技術。 

 

這是一場很特別的饗宴,校方貼心的安排我們與學校的老

background image

15 

 

師倆倆一組進行 PK 賽,不僅如此還特別準備禮物,讓大家有

得動、有得吃、有得玩,三次享受一次滿足。 

 

運動,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在停課的這一週,實習生有

的會跟學校的職員進行羽球比賽,有的會拿起籃球,與學生一
同揮灑汗水,在這裡,運動也是被重視的教育之一。 

 

3.  印尼與臺灣之文化交流 

 

離開印尼之前,學校特別又辦

理這場研習活動,邀請幼兒園裡所

有的印尼教師,每位教師各準備一

個面向的課程,讓實習生參與和印

尼文化相關的課程。 

 

這次的研習與第一週較不相

同,此次針對印尼的歌謠、服飾、

舞蹈、飲食、交通、禁忌及婚宴禮

儀等等面向進行更深入的認識。 

 

這些多面向的文化,讓我們大

家眼睛為之一亮,服飾搭配舞

蹈,讓印尼的文化直接呈現在

我的們眼前。表演完後也邀請

實習生一同上去舞蹈及服裝的

穿著。 

 

最有興趣的莫過於印尼的

食物了,我們去的那週剛好是

background image

16 

 

他們的齋戒月,齋戒月是指伊斯蘭曆的第九個月,穆斯林會進

行一個月的齋戒,從每天的日出到日落皆不能進食、飲水和抽

菸。因此,在這週我們實習的時候也有特別被提醒,這週吃飯

時不要互相提醒,以動作示意就好,讓印尼的老師們可以進行

齋戒。但今天為了我們,老師們特別破例在中午時準備豐富的
當地美食給我們吃。 

 

 

 

 

 

 

 

4.  臺灣新課綱課程的帶入及教具試玩 

 

收穫了滿滿的印尼文

化後,淑芳教授也帶了臺

灣的新課綱課程與印尼的

老師們進行交流及分享,

臺灣的新課綱注重幼兒的

六大領域方向發展,幼兒

透過課程、日常生活等等

方面培養幼兒六大能力的

培養。 

 

印尼的台籍教師、英文教師各各認真的學習,遇到與自己

國家文化相牴觸的資訊時,用於提出,一起討論如何將此以符

合兩地的文化價值並融入。 

 

實習生也是認真地聽課,和在台灣不同,這次聽到的是兩

國的文化差異如何融入新課綱的能力,對我們而言也是一堂全

新的課程。 

 

不僅如此,因無法進行教學,所以 13 位實習生共設計出

7 套不同的教玩具,以第一週在班級參訪及見習時所看見班上
的需要而設計出七款教玩具,希望可以提供教師在教學時使用,

background image

17 

 

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在此次活動也藉此讓老師來試玩實習生們

設計的教玩具,老師們每個都玩得不亦樂乎。 

 

 

 

 

 

 

 

二、課程設計與教具設計心得感想 

(一)課程設計與規劃 

1.  實習準備、教案設計 

(1)  各班入園實習課表 

  大象班課程表(大班) 

時間 

星期一 

(05/14) 

星期二 

(05/15) 

星期三 

(05/16) 

星期四 

(05/17) 

星期五 

(05/18) 

07:30-08:00 

生活教育、角落活動 

08:00-09:00 

全園晨

間 

建築的

方式 

全園晨

間 

小小建

築師 

全園晨

間 

09:00-10:00 

大自然

的建築

師 

我們來

蓋房子 

我畫的

動物的

家 

酷老師

看動物

園 

我的動

物的家 

10:00-11:00 

點心及角落(體能)時間 

11:00-12:00 

英語課程 

12:00-13:00 

午餐時間(半天班幼兒回家) 

background image

18 

 

13:00-14:00 

午休時間 

14:20-15:00 

回家功課 

15:00-15:50 

興趣增能課程(科學、美勞、音樂、體

能) 

成果展 

 

  河馬班課程表(大班) 

 

星期一 

(05/14) 

星期二 

(05/15) 

星期三 

(05/16) 

星期四 

(05/17) 

星期五 

(05/18) 

07:30-08:00 

生活教育、角落活動 

08:00-08:50 

一.三.五 

早會、晨操、教育宣導、體適能、英文

(團體活動)、英文發音 

二.四 

數學(二)、寶盒時間(四) 

09:00-10:00 

千變萬化

的房子 

英語

 

三隻小

豬的家 

英文聽

 

我夢想

的家 

10:00-10:50 

點心時間、戶外活動、角落活動、圖畫館 

11:00-12:00 

英語發音 

台灣特

色房屋 

英語發

 

動手蓋

房子 

英語故

 

12:00-13:00 

午餐時間(半天班幼兒回家)

 

13:00-14:00 

午休時間

 

14:20-15:00 

回家功課

 

15:00-15:50  興趣增能課程(科學、美勞、音樂、體能)  成果展

 

 

  鯨魚班課程表(中班) 

 

星期一

(05/14) 

星期二 

(05/15) 

星期三

(05/16) 

星期四 

(05/17) 

星期五

(05/18) 

08:00-09:00 

全園晨

間 

這是誰

家呢? 

全園晨

間 

製作小
動物的

家 

全園晨間 

09:00-10:00 

人類的

家 

一起回

家 

回家大挑

戰 

10:00-10:30 

點心時間 

background image

19 

 

10:30-11:00 

遊樂場時間 

11:00-12:00 

英文課程 

12:00-13:00 

午餐時間(半天班幼兒回家) 

13:00-14:00 

午休時間 

14:20-15:00 

回家功課 

15:00-15:50 

興趣增能課程(科學、美勞、音樂、體

能) 

成果展 

 

  企鵝班課程表(中班) 

 

星期一

(05/14) 

星期二 

(05/15) 

星期三

(05/16) 

星期四 

(05/17) 

星期五

(05/18) 

08:00-09:00 

全園晨

間 

房屋怎

麼來 

全園晨

間 

動手蓋

房屋 

全園晨間 

09:00-10:00 

各式各

樣的房

屋 

我是建

築師 

房屋展覽

會 

10:00-10:30 

點心時間 

10:30-11:00 

遊樂場時間 

11:00-12:00 

英文課程 

12:00-13:00 

午餐時間(半天班幼兒回家) 

13:00-14:00 

午休時間 

14:20-15:00 

回家功課 

15:00-15:50 

興趣增能課程(科學、美勞、音樂、體

能) 

成果展 

 

(2)  各班教學實習課程設計 

  大象班 

− 

主題名稱:我是小小建築師 

background image

20 

 

− 

主題緣起:結合印尼學校的幼兒目前的課程走向發

想,讓幼兒想像自己是一位大自然的建築師,透過

認識不同動物蓋房子的不同來創意發想。 

− 

教學理念:以動物的家為主軸,想像自己如果是一
個大自然的建築師,我們會如何使用最自然的素材、

媒介,運用建築的方式,進行搭蓋。本次主題以六

大領域為出發點,培養幼兒的六大核心素養,以活

潑有趣的方式加入繪本導讀,使用鬆散、在地的素

材發想主題課程,以思考→討論→創造的流程,不

同於以往,新增多元方式,讓印尼台商學校的幼兒

體驗不同的課程。 

− 

教材分析: 

別 

教學活動 

課程重點 

課程指標 

 

 

 

 

 

 

 

 

 

 

主 

題 

大自然的建築

師 

 

以 幼 兒 舊 經 驗 為

出發點,拿出不同動物

的 家 的 圖 卡 詢 問 幼 兒

是 否 能 依 照 不 同 動 物

說 出 不 同 的 居 住 環

境,最後分享自己最喜

歡 哪 個 動 物 和 原 因 及

預告明日課程。 

社-大-1-5-1 

探索社區中的人事

物、活動、場所及

其與自己的關係 

建築的方式 

 

讓 幼 兒 觀 察 動 物

的 房 子 圖 片 並 說 出 是

用 哪 些 東 西 蓋 出 來

的,將動物建築的材料

及方式複習一次,並讓

幼 兒 分 享 最 喜 歡 哪 一

種動物的房子及原因。 

社-大-1-5-1 探索

社區中的人事物、

活動、場所及其與

自己的關係 

語-大-2-3-4 以不

同的話語、語氣和

聲調描述生活經驗

中的對話 

我畫的動物的

家 

 

以小組討論,老師

記 錄 幼 兒 所 繪 製 的 草

圖時所需的素材,在教
室 後 方 設 置 一 個 作 品

分享平台,讓幼兒在完
成草圖後,可以進行素

美-大-2-1-1 玩索

各種藝術媒介,發
揮想像並享受自我

表現的樂趣 

background image

21 

 

材蒐集。以組別方式進

行 分 享 , 確 認 各 組 進

度。預告明日課程將會

實 際 用 不 同 素 材 把 設

計圖做出來。 

小小建築師 

 

恢 復 上 次 的 分

組,等待全部幼兒搜集

素材完畢之後,可以將

建築概念教導幼兒,再

教導過程完畢,幼兒可

以開始製作。 

美-大-2-2-1 運用

各種視覺藝術素材

與工 具的特性,進

行創作 

我的動物的家 

 

將 幼 兒 聚 集 到 團

討區域,事先將環境布

置 成 方 便 觀 摩 的 樣

子,讓幼兒自由走動以

便 觀 摩 其 他 人 的 作

品,欣賞完後找老師拿

一張欣賞單,將自己最

喜 歡 的 那 個 動 物 園 畫

下來,並寫下原因。 

社-大-2-2-1 聆聽

他人並正向回應 

 

 

 

 

繪 

本 

我們來蓋房子 

 

導讀繪本,看完繪

本之後,發問與故事相

關問題,分組製作自己

的房子,最後進行回顧

與分享。 

美-大-1-2-1 探索

生活環境中事物的

色彩、形體、質地

的美,感受其中的

差異 

認-大-1-1-5 運用

標準單位測量自然

現象或文化產物特
徵的訊息 

酷老師看動物

園 

以酷老師看動物園,不

同 於 以 往 的 看 動 物 園

方式,用經驗圖表的方

式,讓幼兒也可以體會

到不同的情緒表達,另

一 方 面 也 能 透 過 繪 本

社-大-2-2-1 聆聽

他人並正向回應 

美-大-2-2-1 運用
各種視覺藝術素材
與工具的特性,進

行創作 

background image

22 

 

的 圖 畫 中 看 出 不 一 樣

的動物園建築。 

情-大-1-2-2 辨識

各種文本中主角的

情緒 

 

 

− 

主題網: 

 

 

  河馬班 

− 

主題名稱:蓋房子我最行 

− 

主題緣起:房子的主題先讓幼兒認識世界各地的

房子,會因為氣候或是文化而呈現不同的樣貌,

接觸不同文化產物之訊息。再針對房子的特色做

進一步的探討,這些特色中有那些用途,最後回

到幼兒本身透過自身的經驗,描繪屬於自己的房

屋,利用多元的素材將其實現。 

− 

教學理念:不同環境與氣候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到

房屋的材質與特色,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運用

圖字卡配對.幼兒創作等活動,帶領幼兒了解各

式各樣的房屋。進一步運用立體創作的活動增進
幼兒對於房屋樣式.材質的了解。 

− 

教材分析: 

教學活動 

課程重點 

課程指標 

千變萬化的 以《草屋》作為 社-1-6 認識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

background image

23 

 

房子 

引起動機,再藉

由 不 同 樣 式 房

子 的 外 觀 與 其

特 性 作 為 初 步

的認識。 

元現象 

認-1-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台灣特色房

屋 

先 以 欣 賞 他 人

作 品 作 為 引 起

動機,再藉由分

享 帶 入 台 灣 的

特 色 房 屋 ( 外

觀、材料、顏色) 

認-1-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社-1-6 認識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

元現象 

三隻小豬的

家 

以《三隻小豬》

的 繪 本 帶 入 蓋

房 子 所 需 的 材

質、外觀、蓋房

子的用途,並讓

幼兒互相討論。 

社-1-2 覺察自己與他人內在想法

的不同 

語-1-5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 

語-2-2 以口語參與互動 

動手蓋房子 

根 據 舊 經 驗 與

想 像 建 構 房 子

的基本構造,過

程 中 嘗 試 解 決

問題,再分享其

問題。 

身-大-2-2-1 敏捷使用各種素材、

工具或器材 

認-大-3-1-1 與同伴討論解決問題

的方法,並與他人合作實際執行 

我夢想的家 

以 圖 畫 紀 錄 搭

建的房子,並創

作 周 遭 景 觀 與

佈 置 , 分 享 作

品。 

認-大-1-3-2 以圖像或符號記錄生

活物件的多項訊息 

− 

主題網 

 

background image

24 

 

− 

概念.活動之課程目標及學習指標一覽表 

概念 

活動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不同的

房子 

千變萬化的

房子 

社-1-6 認識生活

環 境中文 化的多

元現象 

社-大-1-6-2 認識生

活環境中不同族群的

文化特色 

認-1-3 蒐集文化

產物的訊息 

認-大-1-3-2 以圖像

或符號記錄生活物件

的多項訊息 

台灣特色房

屋 

認-1-3 蒐集文化

產物的訊息 

認-大-1-3-2 以圖像

或符號記錄生活物件

的多項訊息 

社-1-6 認識生活

環 境中文 化的多

元現象 

社-大-1-6-2 認識生

活環境中不同族群的

文化特色 

房子的

用途 

三隻小豬的

家 

社-1-2 覺察自己

與 他人內 在想法

的不同 

社-大-1-2-1 察覺自

己和他人有不同的想

法、感受、需求 

語-1-5 理解圖畫

書的內容與功能 

語-大-1-5-2 理解故

事角色、情節與主題 

語-2-2 以口語參

與互動 

語-大-2-2-2 針對談

話內容表達疑問或看

法 

我的房

子 

動手蓋房子 

身-2-2 熟悉各種

用具的操作 

身-大-2-2-1 敏捷使

用各種素材、工具或

器材 

認-3-1 與他人合

作 解決生 活環境
中的問題 

認-大-3-1-1 與同伴

討 論 解 決 問 題 的 方
法,並與他人合作實

際執行 

我夢想的家 

認-1-3 蒐集文化

產物的訊息 

認-大-1-3-2 以圖像

或符號記錄生活物件

的多項訊息 

 

  鯨魚班 

− 

主題名稱:蓋房子我最行 

background image

25 

 

− 

主題緣起:班級主題為《各式各樣的房子》

,因此我

們希望能藉由動物的房子,讓幼兒理解如何搭建及

成型,更可以藉由房子的特性來了解動物的生活方

式,所以選擇此主題《動物的家》

。 

教學理念:延續原班老師的課程規劃

「各式各樣的房子」

跳脫原先的人類房子,嘗試結合幼兒較有興趣的動物進

行課程的設計,並結合多面向的教學方式,像是:辨識

人類建築物特色的大富翁遊戲、觀察及運用感官認識動

物的家、結合音樂及幼兒體能的大肢體動作來呈現動物

與家的關係、讓幼兒使用身邊可得的素材來建造一個動

物的家,使幼兒在不同的領域皆能發展,並透過親自體

會的方式更了解各式各樣的房子其特色及目的。 

− 

教材分析: 

教學活動 

課程重點 

課程指標 

人類的家 

讓幼兒發現不同文化

建築物之間的差異及

動物家的特色,並運用

肢體展現。 

認-2-3 整理文化產物

訊息間的關係 

身-3-1 應用組合及變

化各種動作,享受肢

體遊戲的樂趣 

這是誰家呢? 

運用五感認識動物家

之間的異同,並發覺其

特色和特徵。 

認-1-3 蒐集文化產物

的訊息 

認-2-3 整理文化產物

訊息間的關係 

一起回家 

比較人類及動物家之

間的生活習性,以及動

物與家的關係,並搭配

音樂進而模仿動物的

行為。 

語-2-1 以肢體語言表

達 

美-2-2 運用各種形式

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製作小動物的家 

運用生活中的素材進

行動物家的創作,並將

自己的作品和同儕分

享。 

語-2-2 以口語參與互

動 

美-2-2 運用各種形式

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background image

26 

 

回家大挑戰 

欣賞、理解戲劇的情境

並透過劇情的延伸結

合大肢體動作進行體

能遊戲。 

語-1-1 理解互動對象

的意圖 

身-2-2 熟練各種用具

的操作 

− 

主題網:各式各樣的房子 

   

− 

概念、活動之課程目標及學習指標一覽表 

概念 

活動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人類 

人類的

家 

身-3-1 應用組合及變

化各種動作,享受肢

體遊戲的樂趣 

身-小-3-1-1 在創意想

像 的 情 境 展 現 個 人 肢

體動作的組合與變化 

認-2-3 整理文化產物

訊息間的關係 

認-小-2-3-2 比較生活

物件特徵間的異同 

動物 

這是誰

家呢? 

認-1-3 蒐集文化產物

的訊息 

認-小-1-3-2 以圖像或

符 號 記 錄 生 活 物 件 的

簡單訊息 

認-2-3 整理文化產物

訊息間的關係 

認-小-2-3-2 比較生活

物件特徵間的異同 

一起回

家 

美-2-2 運用各種形式

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美-小-2-2-3 以哼唱、

打 擊 樂 器 或 身 體 動 作

模 仿 聽 到 的 旋 律 或 節

奏 

語-2-1 以肢體語言表

達 

語-小-2-1-1 運用簡單

的肢體動作進行扮演 

製作小

動物的

家 

美-2-2 運用各種形式

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美-小-2-2-1 把玩各種

視 覺 藝 術 的 素 材 與 工
具,進行創作 

background image

27 

 

生活經驗 

連結 

•從帅兒生活常見的房屋作為此次教學的主軸,並透過建築文化差異的

比較、 團討與遊戲了解建造房屋所需準備之器具、注意事項等。 

•運用舊經驗結合新知,規劃、建構自己的房屋作品。 

課程概念 

規劃 

•以「房屋」為課程主軸,延伸出: 
•種類:認識各種不同特色、文化的房屋(高樓大廈、帄房...)。 
•功能:了解各式房屋不同的用途。 
•建築與設計:知道房屋建造流程,並規劃、建構自己的房屋作品。 

課程發展 

•認識: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房屋種類,並探討印尼、台灣房屋的異同。 
•探索:以多元的學習方式,認識房屋的建造流程與材料...等。 
•創造:從規劃設計圖與思索製作方式,到最後進行房屋展覽會之形式

展示作品與回饋他人,展現學習成果。 

認-1-3 蒐集文化產物

的訊息 

認-小-1-3-1 觀察生活

物件的特徵 

回家大

挑戰 

身-2-2 熟練各種用具

的操作 

身-幼-2-2-1 平穩使用

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語-1-1 理解互動對象

的意圖 

語-小-1-1-1 理解簡單

的手勢、表情與口語指

示 

 

 

  企鵝班 

− 

主題名稱:企鵝妙妙屋 

− 

主題緣起: 

 

 

 

 

 

 

 

 

 

 

 

− 

教學理念:從幼兒生活常見的房屋作為此次教學的主

軸,並透過團討、創作與遊戲...等活動認識房屋的

種類、功能及建築與設計等內容。在了解房屋建造流

程後,規劃並建構自己的房屋作品,最後以房屋展覽
會之形式展示作品、給予他人回饋,藉以展現學習成

果。 

− 

教材分析: 

background image

28 

 

教學活動 

課程重點 

課程指標 

各式各樣的

房屋 

讓幼兒透過合作完成各類

的房屋拼圖,並討論其拼圖

之建築特色、功能。 

語 - 中 -1-5-1  知 道 知

識類圖畫書的功能 

認 - 中 -2-1-1  依 據 序

列 整 理 自 然 現 象 或 文
化產物的數學訊息

 

房屋怎麼來

 

分組進行蓋房子遊戲,讓幼

兒從眾多圖卡中拿取「蓋房

子所需材料與工具」的圖

卡,統整、討論蓋房子所需

材料與工具的各種用途。

 

認-中-1-3-1 觀察生活

物件的特徵 

身-中-2-1-1 在合作遊

戲 的 情 境 中 練 習 動 作

的協調與敏捷

 

我是建築師

 

請幼兒畫下建築設計圖,並

思考所要運用的創作材料

為何。 

語 - 中 -1-5-2  理 解 故

事的角色與情節 

社 - 中 -1-2-1  覺 察 自

己 和 他 人 有 不 同 的 想

法、感受、需求

 

動手蓋房屋  根據房屋設計圖,蒐集所需

要的素材,運用材料開始搭

建屬於自己的房屋。 

美-中-2-2-1 運用各

種視覺藝術素材與工

具,進行創作 

房屋展覽會

 

讓幼兒觀察展覽會的進行

流程,並規劃自己的房屋作

品呈現方式,將幼兒分為兩

組,輪流進行作品介紹。  

美-中-3-2-1 欣賞視覺

藝術創作,描述作品的

內容

 

體能活動一

(彈性課程)

 

進行滾大龍球、指定部位抱

球遊戲、S 型方式滾球繞過

角錐之活動,並以大龍球、

按摩...等活動進行舒緩活

動。 

身-中-1-1-1 覺察身體

在 穩 定 性 及 移 動 性 動

作表現上的協調性 

身-中-2-1-1 在合作遊

戲 的 情 境 中 練 習 動 作

的協調與敏捷

 

 

− 

主題網 

background image

29 

 

 

− 

概念、活動之課程目標及學習指標一覽表 

課程概念 

教學活動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房屋的 

種類及功能 

各式各樣的

房屋 

語 -1-5  理 解 圖畫 書

的內容與功能 

語-中-1-5-1 

知 道 知 識 類

圖 畫 書 的 功

 

認 -2-1  整 理 生活 環

境中的數學訊息 

認-中-2-1-1 

依 據 序 列 整

理 自 然 現 象

或 文 化 產 物

的數學訊息 

房屋的 

材料與工具 

活動二: 

房屋怎麼來 

認 -1-3  蒐 集 文化 產

物的訊息 

認-中-1-3-1

觀 察 生 活 物

件的特徵 

身 -2-1  安 全 應用 身

體操控動作,滿足自

由活動及與他人合作

的需求 

身-中-2-1-1

在 合 作 遊 戲

的 情 境 中 練

習 動 作 的 協

調與敏捷 

建築與設計 

活動三: 
我是建築師 

語 -1-5  理 解 圖畫 書
的內容與功能 

語-中-1-5-2 
理 解 故 事 的

角色與情節 

background image

30 

 

社 -1-2  覺 察 自己 與

他人內在想法的不同 

社-中-1-2-1 

覺 察 自 己 和

他 人 有 不 同

的 想 法 、 感

受、需求 

活動四: 

動手蓋房屋 

美 -2-2  運 用 各種 形

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

作 

美-中-2-2-1 

運 用 各 種 視

覺 藝 術 素 材

與工具,進行

創作

 

課程統整 

活動五: 

房屋展覽會 

美 -3-2  欣 賞 藝術 創

作或展演活動,回應

個人的看法 

美-中-3-2-1

欣 賞 視 覺 藝

術創作,描述

作品的內容

 

體能活動 

(彈性課程) 

體能活動一 

身 -1-1  模 仿 身體 操

控活動 

身-中-1-1-1

覺 察 身 體 在

穩 定 性 及 移

動 性 動 作 表

現 上 的 協 調

性 

身 -2-1  安 全 應用 身

體操控動作,滿足自

由活動及與他人合作

的需求 

身-中-2-1-1

在 合 作 遊 戲

的 情 境 中 練

習 動 作 的 協

調與敏捷 

 

(3)  興趣增能活動 

興趣增能活動設計-音樂律動【身體的音樂】 

設計者:邱雅筑、李依容、陳星兒 

  活動目標:聆聽音樂並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滿足

與他人合作玩音樂遊戲的樂趣。 

  學習指標: 

1.依據活動的程序與他人共同進行活動(社-小中
-2-2-3) 

background image

31 

 

2.考量自己與他人的能力和興趣,和他人分工合作

(社-大-2-2-3) 

3.遵守安全活動的原則(身-小-2-1-2) 

4.在團體活動中,應用身體基本動作安全地完成任務
(身-中大-2-1-2) 

  教材教具:音樂檔案、播放器。 

  活動流程: 

1.以律動當作暖身操,讓幼兒先動一動身體。 

2.聆聽準備的音檔。 

3.解說活動流程。 

4.解釋小聲和大聲,還有很多複雜的聲音,請幼兒認

真聽老師講解。 

5.幫幼兒分節奏,拍手、用單手拍地上、單腳、雙手

拍地。 

6.分組之後,分開訓練節奏,輪流請一組一組先熟練

那一組的節奏。 

7.熟悉之後,先兩組兩組開始合奏。 

8.合奏練習得完整後再進行三組。 

9.最後四組一起進行。 

10.詢問幼兒有沒有新的節奏。 

11.用一樣的音樂,讓幼兒演奏自己的節奏。 

12.收操、拉拉筋。 

  延伸活動:使用一樣的音樂,節奏可換成樂器。 

 

興趣增能活動設計-科學玩具【橡皮筋動力車】 

設計者:尤子瑀、陳筱筑、蔡潔柔 

  活動目標:認識玩具汽車能夠移動的原理,並且製

作出簡易的小汽車。 

background image

32 

 

  學習指標:認-大-1-3-1 觀察生活物件的特徵(玩具

汽車)身-大-2-2-1 敏捷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  教材教具: 紙盒(汽車主體)、瓶蓋或圓形物體(車

輪)*4、粗塑膠吸管*2、細塑膠吸管*2(車軸)*、橡
皮筋*2、珠子、竹籤、剪刀、膠帶 

  活動流程: 

1.與幼兒討論車子為什麼會移動。 

2.將玩具車分解讓幼兒觀察裡面有什麼。 

3.開始製作簡易的玩具車。 

(1)組裝車軸:將橡皮筋先穿過一個瓶蓋,用橡皮筋將

一段竹籤綁在瓶蓋上方,另一頭橡皮筋穿過細的與粗

的吸管穿進另一個瓶蓋裡。 

(2)固定橡皮筋:另外一個車軸按照上面的做法在最

後穿進瓶蓋裡時,將珠子穿入橡皮筋與另外一根吸管

綁再一起。 

(3)固定車軸:將兩個製作好的車軸黏貼在紙盒上。 

(4)轉動橡皮筋。 

  延伸活動:利用其他材料(氣球)讓汽車不用使用橡

皮筋也能夠移動 

 

興趣增能活動設計─藝術手做【氣球面具】 

設計者:劉芮彤、吳怡欣、鍾佳容、向賢慈 

  活動目標:透過撕紙,促進幼兒小肌肉的使用。運

用多元素材進行藝術創作。 

  學習指標:身-小-2-2-1 平穩使用各種素材、工具

或器材、美-小-2-2-1 把玩各種視覺藝術的素材與

工具,進行創作 

  教材教具:紙張素材(色紙、餐巾紙)、白膠、氣球

(一般氣球)、筆、剪刀、橡皮筋。 

  活動流程: 

background image

33 

 

1.向幼兒介紹材料、並示範如何製作氣球面具。 

2.氣球面具製作步驟:(事先將 2 倍的白膠及 1 倍的

水混和) 

(1)將氣球吹大至符合臉部大小,並固定在桌面上。 

(2)把餐巾紙撕成條狀或塊狀後沾濕混和過後的白膠

水,並黏貼在氣球上。 

(3)第一層餐巾紙黏貼完後,將色紙撕成條狀或塊狀

沾濕白膠水黏貼在氣球上。 

(4)兩層紙黏貼完後,等待晾乾。 

(5)紙乾以後,將氣球戳破。 

(6)氣球面具上畫出眼睛及嘴巴的位置,並將其剪

下。 

  延伸活動:時尚面具走秀,讓幼兒戴上面具,隨著

音樂來展示自己的作品。 

 

興趣增能活動設計─體能活動【看誰最會躲】 

設計者:鍾宜君、洪子婷、董懿萱 

  活動目標:培養幼兒互助合作的能力,並在遊戲過

程中遵守遊戲所訂定之規則。 

  學習指標:身-中-1-1-1 覺察身體在穩定性及移動

性動作表現上的協調性、身-中-2-1-1 在合作遊戲

的情境中練習動作的協調與敏捷 

  教具教材:大龍球 

  活動流程: 

1.以跳律動進行暖身活動。 

2.將幼兒隨機分為兩組。 

3.一組在場內、一組在場外,場外的幼兒負責推大龍

球,場內幼兒要躲避大龍球。 

※場內被大龍球碰到的幼兒,需到場外休息。 

background image

34 

 

4.時間到後(三分鐘),兩組交換。 

  延伸活動: 

1.舒緩活動:互相幫彼此按摩、搥搥背…。 

2.喝水、換衣服。 

  學習評量: 

【觀察評量】 1.遵守體能活動進行方式。 

【操作評量】 1.於參與活動過程中互助合作並完成

任務。2.能躲避 (或推動) 大龍球。 

(二)教具設計 

(兩週實習日程中,教學週(第二週)遇上恐攻,因此幼兒園全校停
課,事前規劃之課程因故無法執行下去,改由製作教具)

 

1.  教具設計與製作 

(1)  寶寶愛刷牙 

教具名稱 

寶寶愛刷牙 

操作人數 

1 位 

教具配件

清單 

刷牙寶寶(1)、牙刷(1)、牙刷杯(1)、刷牙歌海報

(1) 

可搭配教

材 

刷牙繪本 

教具領域 

身-2-2 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 

符應學習

指標 

身-大-2-2-2 熟悉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 

教具目的 

認識正確的刷牙順序 

培養刷牙的習慣 

background image

35 

 

操作方式 

一、認識牙齒的位置,介紹牙齒的上面、下面、

外面和裡面。 

二、念刷牙歌(刷上排、刷下排,裡面外面刷乾

淨,漱漱口漱漱口,泡沫全都吐出口)。 

三、操作: 

1.  取出牙刷,將刷牙寶寶的嘴巴打開 
2.  拿起牙刷先刷上面牙齒,接著刷下面牙

齒(口訣:刷上排、刷下排),反覆三次。 

3.  張開刷牙寶寶的嘴,刷上排裡面牙齒,

再刷下排裡面牙齒,反覆三次。 

4.  刷上排外面牙齒,再刷下排外面牙齒 

(口訣:刷完外面刷裡面) ,反覆三次 

5.  將牙刷杯裝水,倒進刷牙寶寶嘴裡,搖

一搖,倒掉(口訣:漱漱口漱漱口,泡沫

全都吐出口)。 

四、將牙刷和牙刷杯放回刷牙寶寶裡 

延伸玩法 

1.  搭配刷牙相關繪本,說完繪本後可運用此教

具進行輔助。 

教具照片 

 

 

 

刷牙寶寶、牙刷、牙刷杯 

 

刷牙歌海報 

 

(2)  注音寶盒 

background image

36 

 

教具名稱 

注音寶盒 

操作人數 

多位 

教具配件

清單 

注音瓶(3)、寶盒(1)、校正板(3)、彩繪石頭(57) 

可搭配教

材 

日常接觸到的中文字 

教具領域 

認-2-3 整理文化產物訊息間的關係 

語-1-6 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符應學習

指標 

認-大-2-3-1 依據特徵為生活物件分類並命名 

語-大-1-6-3 知道華文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 

教具目的 

認識圖案及對應中文字 

操作方式 

五、認識彩繪石頭上的圖案,並與日常做連接。 

六、操作: 

6.  選擇一顆彩繪石頭。 
7.  念出石頭上的中文,並和日常作相對應

的連接。 

8.  投進相同的注音瓶中。 
9.  將石頭倒出來並排列在校正板上檢視。 

七、將所有配件整理收進寶盒。 

延伸玩法 

1.  石頭疊疊樂: 

    玩法 1-兩人輪流說出石頭上的中文名稱,最

先掉落就失敗。 

    玩法 2-一起合作將石頭疊到最高。 

教具照片 

 

 

注音瓶 

 

background image

37 

 

校正板 

 

彩繪石頭 

  

寶盒 

 

(3)  小氣球回家趣 

教具名稱 

小氣球回家趣 

操作人數 

1~2 位 

教具配件清單 

小氣球*8、任務卡*4、套圈圈環*1 

可搭配教材 

注音字卡 

教具領域 

語-1-6  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語-1-7  理解文字的功能 

符應學習指標 

語-中-1-6-3  知道華文一字一音的對應

關係 

語-大-1-7-1  從生活環境中認出常見的

文字 

教具目的 

透過遊戲歷程,增進幼兒注音配對、對應

能力。 

操作方式 

任務卡 1 

依照瓶蓋上的注音、圖示將瓶蓋進行動物

與水果分類。 

任務卡 2 

background image

38 

 

依照小氣球裡的內容物或底部的注音符

號對應到任務卡上。 

任務卡 3 

依照小氣球裡的內容物或底部的注音符

號對應到任務卡上 

任務卡 4 

依照瓶蓋上的注音、圖示及小氣球內容物

擺放。 

延伸玩法 

一、注音套圈圈 

兩人猜拳,贏家抽出瓶蓋,將所抽到的瓶

蓋,依指示唸出注音符號並套出正確的小

氣球,若正確則可贏得小氣球,得到最多

氣球的玩家獲勝。 

 
二、其他 

  可增加其他注音小氣球讓幼兒

遊戲中學習。 

 

教具照片 

 

任務卡 1: 

 

 

‘ 

 

 

 

 

 

 

 

 

任務卡 2: 

 

 

 

 

 
 

background image

39 

 

任務卡 3: 

 

 

 

 

 

 

任務卡 4: 

 

 

 

 

 

 

 

 

 

 

延伸活動: 

 

 

 

 

 

 

 

 

 

 

 

(4)  單位數字瓶 

教具名稱 

單位數字罐 

操作人數 

1-2 位 

教具配件清單 

數字罐*10、任務卡*3 

教具領域 

認-1-1  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語-1-6  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語-1-7  理解文字的功能 

background image

40 

 

符應學習指標 

認-大-1-1-3  辨識生活環境中數字符號

的意義 

認-大-1-1-4  運用點數蒐集生活環境中

的訊息 

語-大-1-6-3  知道華文一字一音的對應

關係 

語-大-1-7-1  從生活環境中認出常見的

文字 

教具目的 

透過操作過程,增進孩子對注音符號、聲

韻及單位用詞的認識。 

操作方式 

數字一到十 

依照罐子裡的內容物數量,放置操作板上

的對應位置。 

奇數與偶數 

將罐子依奇數與偶數分類。 

單位大不同 

依照罐中內容物的單位名稱對應到操作

板上。 

教具照片 

 

 

 

 

 

 

 

 

background image

41 

 

 

(5)  蘑菇森林 

教具名稱 

蘑菇森林 

操作人數 

1-2 位 

教具配件清單 

蘑菇*10、任務卡*1 

教具領域 

語-1-2  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 

語-1-6  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符應學習指標 

語-中-1-2-1   辨認兒歌與童詩的韻腳 

語-大-1-6-3   知道華文一字一音的對

應關係 

教具目的 

透過操作過程,增進孩子對注音符號與聲

韻的認識。 

操作方式 

方法 1 

依照蘑菇裡的內容物單位量詞對應到操

作板上。 

方法 2 

將瓶蓋文字對應操作板上的注音符號。 

延伸玩法 

依照操作板上的單位詞,尋找生活環境中

的對應物品。 

教具照片 

玩法 1: 

 

background image

42 

 

 

 

 

 

 

 

玩法 2 

 

 

 

 

 

 

 

 

 

 

(6) 

快樂識國字

 

− 

設計理念:發現幼兒常拿注音字卡和同儕一起探索,因

此我們想藉由注音符號來設計一連串相關的主題字卡,

讓幼兒透過遊戲的方式更認識圖和文字之間的關係及

圖像代表符號的意義;結合語文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

領域及社會領域,增進幼兒覺知辨識、表達溝通及關懷

合作的學習。 

− 

活動目標: 

background image

43 

 

(一) 知道華文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 

(二) 描述圖片的細節。 

(三) 熟練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 

(四) 覺察活動規則 

− 

教具內容: 

名稱 

圖片 

數量 

(一)   
主題卡 

交通工具 

 

4 張 

昆蟲 

 

水果 

 

動物 

 

(二)棋子 

 

12 個 

background image

44 

 

(三)盒子 

   

1 個 

(四)說明

卡 

1.記憶大考驗

 

1 張 

2.圈叉棋

 

1 張 

 

(7)  月亮好吃嗎? 

− 

設計理念:藉由繪本《月亮好吃嗎?》的故事情境,延

伸利用自然素材「石頭」

,將故事裡的動物彩繪在石頭

上,並設計一連串相關的遊戲,結合身體動作與健康、

認知及語文領域目標,增進幼兒覺知辨識、推理賞析及

自主管理的學習,透過素材玩法的變化增加遊戲的多樣

化。 

− 

活動目標: 

(一)熟練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 

(二)辨識物體與物體位置間的上下、前後、左右的關

係。 

background image

45 

 

(三)覺知物件間排列的型式。 

(四)看圖片或圖畫書敘說有主題的故事。 

− 

教具內容: 

名稱 

圖片 

數量 

(一) 

石頭 

 

18 顆 

(二) 

故事序

列卡 

 

8 張 

(三) 

棋盤 

  

 

1 張 

(四) 

說 

明 

卡 

樂 

 

1 張 


樂 

 

1 張 

background image

46 

 

樂 

 

1 張 

西

棋 

 

1 張 

棋 

 

1 張 

(五) 

成 

績 

卡 

卡 

 

4 張 

background image

47 

 

卡 

 

1 張 

 

三、實習成果 

 

 

background image

48 

 

 

 

 

background image

49 

 

 

 

 

background image

50 

 

 

 

 

background image

51 

 

 

 

 

background image

52 

 

 

 

 

background image

53 

 

 

 

 

background image

54 

 

 

 

 

background image

55 

 

 

 

 

background image

56 

 

 

 

 

background image

57 

 

 

 

 

background image

58 

 

 

 

 

background image

59 

 

 

 

 

 

 

四、學生國際能力 

(一)從爆炸案看見在地華僑在印尼的危機 

  來到印尼的第二週剛好遇到印尼泗水遭受恐怖攻擊,聽老師說,

我們真的很幸運,因為往年都是在雅加達出現恐攻,泗水這邊大概

十來年才這麼一次就被我們遇到了。 

 

但這同時也讓我們想到,在印尼的台籍教師、台商在異地是多

麼的危險,此次的恐怖攻擊針對的是白人,首波攻擊就在教堂進行

自殺爆炸,其實並不管裡面是誰,他們早有目的性的策劃這一切了。

background image

60 

 

我們有聽聞可能會攻擊學校,鬧的人心惶惶。 

 

因此,從此次的爆炸案件看出在印尼生活的外地人,只能靠著

自求多福的心態,也難怪當我們要出國前,被千交代、萬叮嚀的要

做出國登記,以防真的遇上了恐怖攻擊,在印尼的台灣大使館或在
台灣的政府才能第一時間做搜救。 

(二)臺灣教師的外流 

 

此次印尼實習之旅,與教師的訪談中也開始好奇老師為何要千

里迢迢的從台灣來到印尼教書,更有老師是一畢業便前往印尼就職,

他們透露,因為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不是自己所喜歡的,雖說考上公

立幼兒園的教師可以保障自己往後的教職生活,但台灣的教職缺額

就開這麼多,全台有多少「無業教師」在等著這麼一些缺。中文,

漸漸成為全球趨勢,其實,在國外有不少國家正需要台灣的教育人

員,像是新加坡、印尼等等,他們的待遇雖然不比台灣正式教師,

但卻能從此存錢。再說,留在台灣這舒適圈是無法讓人成長的,有

老師透露自己寧願上私立幼兒園和國外就職,也不願待在台灣的公

立幼兒園,因為在私立和國外會有壓力和競爭,自己會被逼得必須

進修,在公立漸漸的會不再求進步,或者說,再求學讀了碩士也僅

是為了加薪。 

(三)臺印幼兒教育的差異 

 

臺印幼兒教育之差異,從教學模式便可看出有所不同。在台灣

的幼兒園走多元的教學模式,像是主題、方案、單元、學習區等等,

但在印尼,他們重視學科,每天的上課要有國、英、數,讓我訝異

的是,他們的數學程度已經上到了乘法、英文則是已經再學長短音,

而中文,他們已經會寫、會念,大班的孩子已經具備我們台灣小二

以上的能力,可以想像他們的幼兒園生活是多麼的辛苦。 

肆、境外移地學習總心得 

  邱雅筑(10306102): 

  課程教學 

 

印象深刻的教學是在見習時觀察到很明確的分科教學,不像在國

內是統整教學,因為印尼泗水臺灣學校主要就是教中文,所以因文化
及教育上的需求會有分科教學,來加強幼兒在中文的學習,而有了練
習簿和回家作業。 

  班級經營 

background image

61 

 

  老師在班級環境的經營是很樂觀並會讓幼兒在快樂的情境下學習。
處理事件時會用同理的角度讓幼兒知道為什麼做這件事是錯的,也特
別讓幼兒知道不是做錯事說對不起就可以了,要知道自己做錯的原因
並改善。 

  行政 

 

在印尼泗水臺灣學校有一位專門處理行政的老師,相對於國內是

很特別而且不一樣的部分。 

  研習 

 

印象深刻的研習活動是第二週因為有恐怖攻擊的爆炸案,考慮到

安全所以幼兒園停了一週的課,英文老師為我們辦了一場認識當地文
化的研習,認識了當地的交通、童謠、服飾、食物和齋戒的禁忌,讓
我們在一個早上收穫良多,還會邀請我們一同體驗,很喜歡她們的熱
情。 

  其他 

 

運用了空閒時間去進行文化探訪並增進視野,我們去了清真寺、峇

里島和婆羅摩火山,峇里島多屬印度教所以建築的部分與印度本島有
所不同,也在差異中看到了宗教間的特色,還體驗了烏布市集的殺價
文化,更在羅婆摩火山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並第一次坐了馬,
是很特別也不會忘記的回憶!印尼的傳統食物用了多種的香料,吃起
來口感豐富。 

 

第二週設計教具並經過和老師的討論後,做出了注音寶盒和刷牙寶

寶,用生活中常見到的詞彙認識ㄅㄆㄇ,除了認字也可以透過遊戲的
方式檢視幼兒是否真的認識,因為比較少看到刷牙,就想說用教具搭
配刷牙歌讓幼兒培養刷牙的好習慣。 

 

  劉芮彤(10306116): 

  最後一次由學生身份打這一份學習檔案了,以前打總是充滿不情願,

等到發現這是讓我回顧、讓我消化本學期的所見所聞時已經太晚了,

期許自己離開學校就保持著學習的心,因為滿水的杯子是不能再接收
新的知識。 

 

在大學這四年,看過不同的教學模式,譬如:印尼泗水臺灣學校的

教學方式為分科教學。分科教學的特點為該課程老師及是專業的,當

幼兒遇到困難時老師能很詳細的回應。缺點即是填鴨式,幼兒可能只

是不斷地吸收,而未真正了解。但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身處在台灣,

而非印尼當地,聽老師說,他們也是想要改變成為主題式教學,但若

是改變就需要面對家長不買帳的狀況,因為家長想要看到幼兒回家是
有作業,每週都會有新進度、學習到新的詞彙等等,所以在這競爭力

強的地方,好似只能持續使用分科教學。擷取好的存用、將缺失的牢
記在心中當作警惕。相信以前所做的檔案都會成為我的助力。 

 

background image

62 

 

  尤子瑀(10306118): 

 

四年的時間,在課堂上學習到了許多專業知能,實習時將這些抽象

的理論化為具體,不僅僅觀摩到教師在教學上展現理論的應用,在一

次次的實習教學中,我們也將這些理論一一地、慢慢地體現,將我們

的教學能力逐漸提升,不再是懵懂、慌張地教學,而是有層次、有內
容地教學。教學前的準備、教學時的展現、教學後的檢討,每一次都

能看見自己在進步,但同時也發現自己的不足,在這個環節要是能多

些引導會更好、使用另一個教學模式能讓幼兒掌握更多主導權,較能

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與興致、活動間的流程要是那樣安排會更加流暢

等等,藉由發現自我不足的地方,調整下次的教學安排,才能讓自己

不斷地進步、向前邁進。 

 

  向賢慈(10306119): 

 

一直以來都在台灣實習的我們難得有機會可以到國外的幼兒園去

實習,也看到了很多印尼園所與台灣的不同,在台灣幾乎看不到注音

教學,可是在印尼卻是以學科教學為主,台灣的上課時間是一整天,

但是印尼的上課時間只有早上,下午會有各種才藝班讓幼兒自行選擇

要不要參加,而這次去印尼的時間剛好遇到母親節,也難得有機會參

與到這個全園性的活動,從事前準備、彩排、到當天的活動也讓我們

知道一個活動的進行需要多少人的協助,只是這次剛好也很不巧的遇

到了印尼的恐怖攻擊,因此實際在園所的實習也只有一週,也為了不

讓這次的實習就次畫下句點,我們也利用停課的一週來為幼兒製作各

種可操作的教具,但也因為有這次的停課才會知道,其實就算學校停

課老師也不會因為這樣就沒事做,還是每天到學校完成各種事務,也

讓我們知道一個代班老師絕對不是每天上班和小孩玩一天就下班回家

休息,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們要去完成。 

 

 

 

  鍾佳容(10306127): 

  實習面向 

 

在第一周的實習觀摩方面,可以發現馬來西亞及印尼均為族群

多元的國家,分別有著華人、印尼當地人、印度人、馬來人等,
地方文化也非常的豐富,這對幼兒影響最大的就是必須學習多種

語言,以利生活上的對話、溝通。儘管幼兒就讀屬華人學校的幼

兒園,但仍需要學習華語、英文和基本印尼語,因為在家中環境
會面對到家人講英文和華語,而僕人講印尼文等情況,更不用說

background image

63 

 

在生活上會遇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對於幼兒,雖然在幼兒園階

段需學習多種語言,可能會產生混亂或混淆,但在長時間的薰陶

下,幼兒於成長過程中能逐漸活用這些語言,想必會成為未來在

社會上競爭的優勢。 

 

舉個例來說,班上有兩位馬來西亞華人同學,平常都用華語和

英文在和我們說話,而在這次的印尼實習中,他們能順利地用馬

來語和當地印尼人進行對話,儘管些許詞彙或片語的用法不同,

但仍然能溝通,因為馬來西亞和印尼都屬南島語系,語言的運用

是極為相近的,在成長過程中多學一種語言就成為了他們的優

勢。 

 

除此之外,印尼的主題教學多屬市面現成教材的使用,以及特

別注重注音、國字和數學的教學,教師會結合多媒體和教材合併

運用,像是播放主題相關的童謠,讓幼兒眼睛看著注音海報而嘴

巴跟著複誦,並以大量作業本作為輔助幼兒學習的工具,以認知

教學為導向;這和台灣的主題教學差別甚大,我們注重幼兒的興

趣所在,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傾向設計發展多元的課程內容,均

衡發展幼兒在六大領域的能力,重視幼兒自主思考及解決問題的

能力,給予幼兒帶得走的能力。 

 

然而,這也牽涉到了環境不同的因素,在印尼的華僑幼兒對於

學習華語其實是不簡單的,因為生活的大環境依然充斥著英語和

印尼語,因此學校需要作業本的輔助來讓家長看到幼兒學習的成

果,以至於幼兒在課堂上需要寫課堂作業,而回到家還有回家作

業,過多的課業可能會造成這年齡層的幼兒多餘的壓力,而這是

台灣比較不推行的及不樂見的。 

 

在第二周的期間,我們遇到了恐怖攻擊,導致學校顧及學生安

全必須宣布停課,而住宿於學校的實習生們也只能待在學校內禁

止外出,因為此事件使我們無法見到幼兒,更不用說原先設計的

主題課程無法教學,著實感到非常可惜。取代教學,我們以教具

製作作為實習備案,在短時間內以幼兒園實習班級所缺乏之學習

方向,進行在地取材的教具製作,我們發現鯨魚班的幼兒較缺乏

繪本閱讀的動機,於是設計出一套利用自然素材-石頭所製成的動

物石頭彩繪物件,搭配故事情節和排序讓幼兒進行堆疊的動作,

更發展出類似於棋類的玩法,讓幼兒可以以多元的方式來運用此

教具,進而促進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發展,用最簡單的素材發

揮最大的效益來製作,希望能夠提升幼兒對於繪本的興趣。 

  生活面向 

background image

64 

 

 

印尼的期間,平常在印尼泗水地區的生活較為單一,因為是學

校內的教職員多屬於台灣人,使得食物也很有台灣味,比較不容

易吃到當地的傳統食物,但有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至附近的夜市

進行美食的探索,吃到了特別的炸香蕉、沙嗲和特殊的起司蛋糕,

因為運用了當地的特殊香料,這口味在台灣是吃不到的。此外,
也在假日到了購物中心去購買生活所需用品,有當地特有的零食、

傳統蠟染的服飾,每次去都能讓眼睛為之一亮,成為日常生活中

的小樂趣。 

 

接著,我們利用假日期間至巴里島及婆羅摩火山進行自然與文

化的探訪,在巴里島,我們透過當地司機的介紹,了解了許多景

點的由來及特別傳說,像是海神廟、烏布市集和聖泉廟等……又

因為巴里島多屬印度教,當地可以看到許多和印尼地區不同的特

色建築和雕像,人文方面的祭拜與禱告也十分不同,最特別的是

還能吃到豬肉。 

 

最後是婆羅摩火山,我們是凌晨出發去看日出,大家因為白天

協助園所辦理大型的母親節活動,其實體力都稍嫌不足,但在看

到太陽緩緩上升的時刻,疲憊的心都被治癒了,接著到了像似荒

漠之地上了火山,立刻被火山口的雄偉所震懾,感受到大自然的

力量及獨特。成為了一次很特別的經驗。 

 

  陳筱筑(10306132): 

  安頓好一切我們期待著與幼兒見面,剛開始他們看到我們都很好奇,

但不敢向前與我們互動,與其他幼兒在旁邊玩耍邊偷偷觀察我們,一

兩天的熟悉後他們開始願意與我們聊天,但仍有少數幼兒還是怕生,

當他們得知有一個禮拜是我們教學很興奮的一直問是不是真的,但這

些期待卻被恐怖攻擊暫停,原本擔心著設計的主題課程幼兒因為分科

教學的模式,會不太積極的參與討論,但現在幼兒都沒來上學連教學

的機會都沒有,看起來平常的教學也有教不到的時候,機會不是等你

準備好,每次機會都要緊緊抓勞不要讓他輕易的跑走。 

 

經過主任的考量,我們在停課的這段時間利用資源回收的紙盒、保

特瓶,針對我們觀摩教學與幼兒的情形,設計適合幼兒能自主學習的

教具,完成後並與老師分享我們的成果。校長也舉辦了桌球活動,讓

實習生有機會與較少接觸學校的教職員可以認識交流的機會。 

 

參與這是實習帶著很興奮可以出國的心情,在撰寫教案時也希望有

趣的課程可以與園所的幼兒拉近距離,看著出發的時間快到了開始擔

background image

65 

 

心自己要去的是印尼,感覺很落後不方便、危險的地方… 

 

一開始到機場一堆印尼人拿著牌子,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語言,加上

我吃素食感覺就會在那邊餓死,交通大多都是機車在車與車之間亂竄,

但我所看見開始擔心的事情卻在我們進到台灣學校之後消失,老師帶
我們到華人社區,看不出來這個地方是印尼,甚至我看到星巴克、百

貨公司都覺得新奇,原來我對於印尼的想法一直認為這邊是很落後的

地方,但其實它進步的腳步是很快速的。 

 

  鍾宜君(10306140): 

  教學方面 

 

在教學方面,印尼與臺灣最大的不一樣就是分科教學與統整教

學,第一次入班時被老師一句「翻到第○頁,老師今天要趕課」

大大衝擊到,發現每一位幼兒都好像很習慣一樣,拿著鉛筆在簿

本上練習寫注音、算數學,這樣的模式與我們一直以來接觸的統

整教學有很大的不同,一開始我有點不能習慣這樣的教學方式,

因為覺得老師都會直接告訴幼兒應該怎麼做,而不是讓幼兒去思

考解決方式,這樣好像很限制幼兒的創意和自由探索學習。後來

在與老師討論以後才知道,老師並不是不進行統整教學或是限制

幼兒發表意見,而是因為當地印尼的教學文化以及普遍幼兒的中

文能力並不好,所以在進行統整教學團討以前,幼兒大多無法用

中文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聽不懂老師的意思,故在進行統整教

學前,老師認為更重要的是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當幼兒能夠明

白別人的意思亦即表達自己想法時,進而能夠加入統整課程,鼓

勵幼兒表達與思考。 

  幼兒方面 

 

幼兒方面就如上述所說的,在不同文化與不同教學法情況下,

幼兒的特質與氣質會有所不同,我發現印尼的幼兒在表達自己想

法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的能力相較於臺灣幼兒較差;在印尼當地

有僕人的文化,所以很多生活自理,例如:穿褲子、拿餐具等部

分都是由僕人代勞,導致幼兒在這些照顧自己的能力上較弱。而

在表達溝通的部分,由於是在台灣學校,所以會希望幼兒能夠利
用中文溝通以增強中文的能力,但卻也容易呈現幼兒因為中文能

力不好,詞不達意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教師的方面,

老師會多鼓勵幼兒用他們會的中文詞彙發表自己想法,進而提升
他們的溝通表達能力。 

background image

66 

 

  教師方面 

 

在印尼實習的兩周內,讓我們有機會可以訪談老師,更透過訪

談對於海外教師的工作內容、福利、心路歷程有更多認識;我們

班級的教師是已經在臺灣教學十五年的老師,當時我們詢問老師
為什麼會願意離開已經待了十五年的教學環境,到一個人生地不

熟的地方教學呢?老師回答我們,因為她希望趁還走得動的時候,

能多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老師也提到如果以後有機會,甚至會

希望再去不同的國家看一看。這讓我非常佩服老師的勇氣,許多

人都會希望能夠在舒適圈裡過著安逸的生活,但老師卻為了增廣

自己的見聞,而離開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環境重頭開始,這份

勇氣跟願意從頭開始學習的上進更是我們要向老師學習的! 

 

  李依容(10306141): 

  實習面向 

 

以 P-D-C-A 的歷程而言,在預備(Plan)的時間過於短暫,討論

課程和教案都比較晚出來,在準備的過程中又加上實習園所遠在

國外,較難聯繫,因此在預備階段將近到快出發前幾天才完成,

但還好在機票、住宿等等相關問題我們已事先都備齊。在執行(Do)

的階段,分為第一週見習及第二週教學,見習時,參訪校園及園

所,實習生分成四班進大班及中班內開始整天實習,實習方向包

括觀察中文老師和英文老師的教學方式、班級經營、教材使用等

等……面向著手,以及配合園方協助全校性母親節活動辦理。而

第二週的教學,剛好遇到印尼泗水遭受恐怖攻擊,導致全幼兒園

停課一週,因而將教學改為教具設計與製作以及教育影片拍攝及

採訪,教具設計方面,以符合印尼教學需求之教材教具設計為主,

而教育影片則以班級為單位,分成四種不同方向著手採訪,我們

班負責的部分是教師如何適應自己在台灣受教,但在印尼卻要以

不同的方式教幼兒。檢視自我(Check)的過程中,雖教學不成,但

在製作教具、拍攝影片及見習中,能從當中省思倘若自己成為印

尼的教師,我該如何的應對及適應這不同於以往的教學模式,更

讓我進一步深思,幼兒在此學習模式下成長,我還能以什麼方式

幫助他的學習。行動(Act)方面,我則是規畫及設計自我成長檢核
表以檢視自我能力的培養。在實習面向方面,我認為以 P-D-C-A

來檢視自我時習過程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更快的了解自己成長在

哪?可以改進的地方在哪? 

background image

67 

 

  自我成長 

 

在自我成長的部分,我想特別提到「教師」這一點,我們班是

一名年輕的老師,她在大學畢業後便拿到教師證,取證後便出國

教書,在印尼已經第四年了,我詢問老師,為什麼想要到國外教
書?她說:

「就算在台灣,我也會去私立幼兒任教,我的個性喜歡

增強自我,在外界壓力之下,我才能更成長。」這句話深深影響

我,我也是一個喜歡突破、求新的人,曾到過芬蘭、中國等國的

幼兒園參訪和實習,在他國可以讓自己跳脫舒適圈,到外地闖蕩,

考驗的是自己的求生能力、語言能力及幼教專業能力等不同能力,

唯有自己獨立、自己想進步才有意義。很開心有這個機會到印尼

進行兩週的實習,時間不長,但在其中所學的卻是慢慢的回憶和

經驗。 

 

  洪子婷(10306142): 

 

很開心能參與此次的印尼境外移地實習。非常感謝教育部、國立臺

東大學給我們這次機會,透過境外移地實習,讓我們有更多文化刺激,

事前我們參與了行前會、研習課程、印尼文化課程以及相關事項,做

好萬全準備。 

 

到了印尼第一週,我們主要認識了印尼的生活環境,體驗當地的文

化,文化參訪婆羅摩火山,其中也安排印尼的研習課程,印尼教師為

我們介紹當地的文化特色,在研習活動中給予我們很多體驗的機會,

像是穿上傳統服裝、跳當地印尼舞蹈、享用當地美食、合唱印尼兒歌

等,使我們更熟悉印尼文化。 

 

利用假日,我們協助辦理全校性的大活動─「母親節」,母親節活

動是印尼泗水臺灣學校每年的大活動,屬於泗水地區正體漢字文化節

系列活動,主題為「我愛媽咪母親節感恩活動暨園遊會」

。 

 

事前我們與教師、其他實習生間分配好活動當天所負責的項目與工

作職責, 使當天的活動進行更順利。活動內容包括許多精彩表演,有

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的演出,以及最重要的代表活動─奉茶與

沐足,表達對媽媽的感謝之意。接著是園遊會的活動,培養親子間感

情,一同創造美好回憶。此活動不只是幼兒園的活動,更是國小到高
中與教師一同規劃參與,近五百人的活動,對我們來說是一場相當寶

貴的經驗。 

 

而第二週因印尼當地發生炸彈客事件,「印尼臺灣學校」為了孩子

background image

68 

 

們的安全,決定停課一個禮拜,原本我們安排為教學一週的計畫,必

須重新調整與改變。 

 

 利用這個禮拜的時間,我們做了對印尼幼兒園有幫助的教具,能

提升他們的學習力。其中我們做了【單位數字罐】、【小氣球好玩趣】、
【蘑菇森林】教具,運用在地素材,使用壞掉的塑膠球、校園的樹枝、

石頭等製作教具。提升幼兒數字、單位、注音概念。因大多幼兒中文

能力較為少接觸,藉由此教具幫助幼兒學習注音與單位量詞再加上結

合數字的概念,幫助幼兒學習能力更佳,相信透過遊戲中學習,讓幼

兒對於課程更有興趣。 

 

這次的移地實習激發了我更多的想法,了解印尼與臺灣教學方式的

異同、體驗印尼風俗文化、嘗試不同教學,磨練自己,為自己把握機

會多看外面的世界。 

 

或許未來也不排斥以後在外地教學的可能性,在過程中設計多元的

教學內容提供幼兒、自己做學習,找出適合自己的教學理念與風格。

印尼實習回來後,更了解「應變能力」的重要,也需多培養自己的專

業知能,未來善用在職場中。這一趟境外移地實習,非常值得! 

 

  吳怡欣(10306144): 

 

具體成果及效益透過海外的見習,可以了解台灣及他國幼兒園的相

異處。將在台灣所學的並結合當地文化的元素設計教學。藉由實際的

教學,發現自己的優缺點,並加以改善及調整。學生學習成效及評量

透過海外見習可以發現台灣幼兒園的教學和印尼有很不同的地方,台

灣的教師會依照幼兒的個別差異性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幼兒為中

心,考量到幼兒的適應性;而印尼的教師會以現有的教材教具進行教

學,並搭配作業本讓幼兒得到更多的學習。設計教案的過程中因為當

地的幼兒思想較單純,如果給予太多台灣的資訊,幼兒對於活動較不

感興趣,所以在設計時須先對當地有初步的暸解,進而結合當地的文

化來設計能更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藉由實際的教學可以發現在面對

不同的文化,是否能適應幼兒的學習及給予我們的反應,並針對幼兒

的興趣進而延伸其他的活動,透過反思及討論,補足自己不好的地方

及增強自己好的教學方式。 

總省思很開心有這一次的機會可以印尼泗水實習。在活動前,學校老

師為我們安排幾場文化交流,學習簡單的對話,了解當地的文化及在

食衣住行方面等等的分享;活動過程中,觀察到當地教師的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班級經營等等的課程活動,也很高興老師願意和我們分享
他自己本身對台灣及印尼幼兒園的想法,給予我們教學上的指導,除

background image

69 

 

了教學的分享以外也帶我們體驗當地的文化,讓我們感受到很大的溫

暖,雖然遇到了恐怖攻擊,我們沒有實際的教學,也希望能為幼兒們

留下一些東西,所以我們開始製作教具,針對前一周的觀察進行教具

的製作,希望能藉由我們的教具提升幼兒對閱讀的學習興趣。藉由這

一趟海外見習,發現在教學上有很大的不同,這對我來說是一項大考
驗,需要克服的有很多,像是語言的溝通、適當的用詞、生活方式等

等的,都是需要進一步的了解及學習,也很感謝當地的老師們給我們

很多的指導及建議,希望之後還能有機會到印尼泗水實習,做更深入

的了解。 

 

  董懿萱(10306146): 

 

第一次參與移地教學,在這次到印尼的實習中我們看到文化異同對

於幼兒園理念、教學所造成的不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所參與

的全校性的活動,在過程中無論是實習生之間、實習生與教師之間亦

或是實習生與幼兒或家長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都顯得更為重要,像是安

排實習生工作時,可能因為對於活動的不了解而導致安排人力不均,

而在事中的部分因事前各自已安排不同的工作內容,故在活動過程中

多以互相協助為主,而在活動當天攝影時,有家長想請我幫忙以手機

全程拍攝自己與孩子的奉茶過程,當下就馬上與家長說明自己的工作,

所以不太方便協助故家長就另請他人協助,讓我了解到在活動過程中

無論遇到怎樣的狀況都要即時作處理與應對。並了解到學校在安排全

園性活動時所顧慮到的面項很值得學習,像是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

孩子於奉茶時可以同時進行,才不用導致家長需要多花時間去參加活

動,並能藉以增進孩子間互相合作的機會。在攝影過程中,原本擔心

若到台前攝影會影響到觀眾所以遲遲不敢過去,但老師說若要拍攝到

完整的活動過程,就應要找到最佳的拍攝角度,讓我提起勇氣跑到舞

台下為孩子記錄下重要的活動過程。 

  也因為第二周未進行教學,所以透過當地教師為我們介紹印尼文化,

並在研習活動中給予我們很多體驗的機會,像是穿上傳統服裝、享用

當地美食、一起唱印尼兒歌...等,使這次的移地教學更增添了文化學

習的面向。而在訪談教師的過程中,也從中了解到教師在面對與台灣

不同的分科教學時,教師在調適教學、溝通中所遇到的困境、解決方

式,以及教師如何經由專業與經驗去設計令幼兒容易學習的方式,像
是以遊戲方式帶領數學與中文課等。 

 

謝謝學校給予我們這次移地教學的機會,讓我對於幼教的學習不僅

限於台灣的教學方式,更又不同的學習與成長。 

background image

70 

 

 

  蔡潔柔(10306160): 

  設計課程與教具 

 

此次的教案設計和之前實習的設計狀況較不一樣,因沒事先觀

察老師的教學、沒和孩子接觸過,只能憑和班級老師的溝通與協

調設計教案。很感謝班級老師願意花時間和我們一起參與討論,

讓我們在設計教案時多了更多的信心。此外,透過第一週的觀察,

因而發現班級幼兒常拿注音字卡和同儕一起探索,因此我與組員

便藉由注音符號來設計一連串的主題字卡教具。在設計教具的期

間,有很大的挫折因時間和資源有限,但很感謝組員的協調與配

搭,最終成功完成教具。 

  觀摩課程、課程教學 

 

第一週主要是觀摩老師的教學以及印尼的幼兒是如何學習的,

我個人較印象深刻的是當地幼兒的華語程度比我想象中還要低一

些。後來訪問班級老師才得知,原來幼兒在家都較常說英文或印

尼文,若家中的長輩不會中文,他們則沒機會以中文交談。因此

班級老師會規定幼兒在學校必須與中文交談,只要老師發現幼兒

彼此用英文交談,會適時的給予提醒且幼兒也會服從。 

在課程教學上,印尼與馬來西亞的教學頗相似,都是分科教學所

以我覺得熟悉。印象深刻且值得學習的是老師們會以多媒體為幼

兒的學習工具以吸引幼兒的學習動機。此外,與台灣教學較不一

樣的是,印尼的教學模式偏向大團體的教學,老師是主有動的;

然而我在台灣所看見的教學為小組教學偏多,且幼兒是主動的。

這或許是因為環境文化的關係,幼兒一天的上課時間裡需要吸收

大量的語言,如中文、英文、數學且還有回家作業因此削弱了幼

兒本身的學習動機。 

  文化差異 

 

此次實習期間,我們利用假日的時間到巴厘島和火山進行文化

探訪。由於本身為馬來西亞人,原以為溝通上會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與司機聊天后才發現原來有些詞彙與發音是不一樣的,且同一

個詞彙意思卻是不同的。在印尼最開心和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夠體
驗當地的食物、服裝,雖然和馬來西亞大同小異但不同文化所帶

來的含義都不一樣。 

 

由於第二週有恐怖攻擊的案件,因此園所英籍老師會我們上了

background image

71 

 

一場文化研習體驗課程,從中了解印尼泗水獨特的文化,像是當

地的服裝、舞蹈、齋月注意事項、婚禮事項、特有交通節日、當

地獨特食物等。透過老師的研習與台灣籍老師的照顧,我深深的

體會到印尼的文化,雖然和馬來西亞頗相似但確實一個很棒的體

驗。雖然沒辦法和幼兒有較多的互動,也沒有機會教學但很感謝
園所老師們的照顧。 

 

  陳星兒(10306162): 

  語言與環境 

  來到印尼,其實覺得很熟悉,因為多數語言是印尼語和英文,

所以還不算陌生。在校園外的環境。這裡主要的當地人人,都是

說印尼話和馬來西亞的文化接近,還算是可以用基本的馬來與溝

通得上。再來是學校的環境,在學校內就都是希望幼兒學會說中

文。但是其實在那裡的孩子,三種語言都很流利,但主要是中文

比較不標註。 

  市區內的環境,交通很繁忙,不管什麼時間,總是很多機車汽

車。在這裡的當地人,因為交通不方便的因素,很多都是騎機車

的。在馬路上也能看到用機車 delivery 的工作人員。 

  再來是特色的小市集。由於這裡一些東西比較便宜,所以只要

走 10 分鐘就能到的市集,就是大家常常停留和採購的景點。雜

貨區也是大家很喜歡逛的一個地點。 

  實習面向 

  那裡的小孩除此之外,他們也學習注音。所學習的領域很多。

在家裡生活常用語言是印尼文,在學校和同儕是用英文(但比

較不被允許)

,在學校需要用中文和老師互動。主要是因為我們

實習的班級的老師很注重語言,老師認為語言是一個和社會互

動的工具,所以經常通過和幼兒聊天去讓他們用中文分享,增

進中文程度。另外幼兒的英文已經是一流的程度了,包括他們

和家人和同儕都是用英文做溝通,讓我們大開眼界。從小塑造

的語言能力,在印尼顯得極其重要。另外也是因為有環境讓他

們去學習,成就了他們的語文能力以及互動能力。希望未來,

我們也可以從生活中去教會幼兒主要的語言和多種語言,對他

們絕對是很有幫助的,無論是在未來還是幼兒時期。 

background image

72 

 

伍、心得與建議 

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移地教學的國家建議可以選擇兩地教育文化較相同的國家,因我國

的教育理念與印尼的教育理念大大的不同,因此對於學生實習而言,

會有課程設計上的困擾,像是為了要配合當地做再地課程,而忽略了

我國在幼兒教育理念的堅持,價值觀大大的不同。 

二、日期的挑選 

 

此次的移地教學時間正巧使用我們的集中實習時間,集中實習的意

義是幫助幼兒教育學系之學生能在在學期間有三週的「全實習」

,以了

解園所的運作模式、行政作業及課程走向脈絡等等,但在國外僅有兩

週的移地教學,一週見習、一週教學,像我們正好碰上恐攻,完全沒

有教學,那集中實習的意義何在?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一個好問題。 

三、文化的多元 

 

印尼和台灣一樣是屬於多元族群相當多的一個國家,這是一個可以

幫助台灣學生在地化課程思考及重視在地族群的一個好國家。因此,

建議可以多找文化多元、族群不同的國家進行交流。 

 

 

 

background image

73 

 

陸、附件 

附件一 :成員名單 

帶隊老師 

陳淑芳 老師 

 

課程 TA 

謝承恩 

 

大 

班 

大象

班 

 

李依容 

 

邱雅筑 

 

陳星兒 

河馬

班 

 

尤子瑀 

 

陳筱筑 

 

蔡潔柔 

中 

班 

鯨魚

班 

   

劉芮彤 

 

鍾佳容 

 

吳怡欣 

 

向賢慈 

background image

74 

 

企鵝

班 

 

董懿萱 

 

鍾宜君 

 

洪子婷 

附件二:教學大綱 

國立臺東大學一

六學年度  第二學期  教學大綱 

一、科目名稱:  幼兒園教學實習(

 

二、授課班級:  幼教四 

 

三、任課教師 

 

E-Mail 

連絡電話 

分機 

許琳翊 

[email protected] 

 

 

林貴美 

[email protected] 

 

 

呂美琴 

[email protected] 

 

 

陳淑芳 

[email protected] 

 

 

 

四、Office Hours 

呂美琴 

星期一  上午  08:10~下午  12:00 

 

五、TA 

 

background image

75 

 

六、教學目標 

本學期實習課的重點在於強化理論與實務間的理解應用,並根據教師專
業能力標準之架構,幫助大四學生統整評估歷年課程學習與實習經驗,
規畫個人在校最後一年之專業學習計畫,進而力求實踐與成長。 

 

七、進度安排 

周次  日期 

課程主題與內容 

章節 

備註 

2018/3/1 

課程簡介和幼兒園入園實習規劃  

教育專業基礎知識之大會考 

 

 

2018/3/8 

幼兒園課綱活動課程大綱統整主題課程  

幼兒園主題課程設計~腦力激盪、主題網及主要概

念、課程目標 

 

 

2018/3/15 

幼兒園主題課程設計~學習指標、活動設計  

精進幼教專業學習方案~行動研究 

 

 

2018/3/22 

幼兒園主題課程設計~活動設計、教材教具製作 

 

 

2018/3/29 

幼兒園入園實習~課室觀察的紀錄實習  

認識實習班級幼兒、班級常規,以及教學實習主題

內容 

入園實習 

1.了解園

所概況與

班級概況  

2.認識幼

兒與老

師、園長  

3.想一個

特別的方

式讓大家

認識你 

2018/4/5 

清明節 

 

 

2018/4/12 

幼兒園主題課程設計~幼兒學習評量之規劃  

精進幼教專業學習方案~行動研究規劃 

入園實習 

返校座談

(第四節) 

2018/4/19 

幼兒園統整課程教學((一)精進幼教專業學習方

案~行動研究  

入園實習 

返校座談

(第四節) 

2018/4/26 

幼兒園統整課程教學((二)精進幼教專業學習方
案~行動研究  

入園實習 

返校座談
(第四節) 

10 

2018/5/3 

幼兒園統整課程教學((三)精進幼教專業學習方
案~行動研究  

入園實習 

返校座談
(第四節) 

background image

76 

 

11 

2018/5/10 

幼兒園集中實習行前總檢查~課程設計、教材教

具、幼兒學習評量規畫 

各小組依

需要約討

論時段 

 

12 

2018/5/17 

幼兒園集中實習~主題教學實習(一) 

集中實習 

在園座談

(5:00-6:00) 

13 

2018/5/24 

幼兒園集中實習~主題教學實習(二) 

集中實習 

在園座談

(5:00-6:00) 

14 

2018/5/31 

幼兒園集中實習~主題教學實習(三) 

集中實習 

在園座談

(5:00-6:00) 

15 

2018/6/7 

幼兒園主題課程實錄與幼兒學習評量(一)  

精進幼教專業學習方案~行動研究 

 

 

16 

2018/6/14 

幼兒園主題課程實錄與幼兒學習評量(二)  

精進幼教專業學習方案~行動研究 

 

 

17 

2018/6/21 

檔案評量暨集中實習成果展 

 

邀請全系

師生和實

習幼兒園

老師參加 

18 

2018/6/28 

邁向全方位實習之專業成長計畫與評量 

 

 

 

八、課程進行方式 

包括講述、討論、現場觀察、實習現場之集中實習,學生得以根據個人
專業發展目標與專業學習需求,進入不同特色幼兒園進行幼兒園統整性
主題課程之運作實務,及教師訪談與檢討。學生以分組進入現場,教學
者將分別至實習現場進行督導或在課堂中進行反思檢討。  
 
學習重點:  
1.  幼兒園主題課程設計、集中實習實踐和專業學習經驗的回顧省思—準
備 20 張 powerpoint  和 10 分鐘影片,  
2.  輪流於課堂上分享與提出討論議題引發同儕專業對話。  
3.  音樂美感統整性課程與教學之實踐與省思  
4.  精進幼教專業之學習方案—教學精進行動研究方案  
5.  學習、行動、研究—透過小組協同行動研究歷程,促進精進幼教專業
學習方案之效能,並學習行動研究循環與行動研究成果發表。  
6.  集中實習成果展及個人專業發展檔案評量  

 

background image

77 

 

九、評量方法 

 

項目 

加權(%) 

1.  平常成績:平時課堂參與與投入情形 

20 

2.  實習歷程之教學準備、實作表現與省思回顧 

40 

3.  師資生專業學習檔案製作與檔案評量表現 

40 

 

十、網路學園網址 

 

十一、進一步閱讀之書目 

1.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參考教材  
全國教保資訊網網站:http://www.ece.moe.edu.tw  
(1).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  
(2).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課程發展參考實例  
(3).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健康安全實用手冊  
2. Machado & Botnarescue  原著,陳淑芳、保心怡、黃期
璟、張佩玉、林玉霞、廖春美、劉夢雲譯(2006)幼教實習指南。  
3.  幼兒園統整性課程教學案例  請參見師資培用聯盟幼兒教育教學研究
中心,網站:http://laes.ntcu.edu.tw。  

 

十二、特別要求 

1.  本課程列為「幼教師資職前專業課程」之必修課程。  
2.  本課程之前應先修習「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幼兒園教材教
法 I」、「幼兒園教材教法 II」、「幼兒園教保實習 I」和「幼兒園教保
實習 II」  
3.  本課程為實習課程,2 學分每週需上課 4 小時,一學期 18 週計,共
進行 72 小時。  
4.  本課程將需進入幼兒園進行觀察、見習和實習,以及訪談幼兒園教師,
請自行負責知本校區與幼兒園間的交通往返。  

十三、輔導參加指定證照檢定 

 

background image

78 

 

※  爲落實友善校園人權環境之教學中立精神,請尊重多元宗教信仰、
族群、性別及政治立場。 
※  爲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非法影印教科書或下載受智慧財產權保護
之軟體、電影或 MP3 等資料,以免觸法! 

附件三:印尼泗水的食衣住行樂 

 

 

 

 

沙嗲,以特殊醬汁調味 

印尼炒飯搭配生大黃

瓜 

於巴里島食用的印度

料理 

    印尼為熱帶型雨林氣候,氣候環境較為炎熱,並因當地盛產香料之

關係,食物與臺灣相比均較為重口味-偏鹹、偏辣和偏甜。除此之外,

蔬菜類常以沙拉的方式呈現,像是生菜加上在地獨特醬料。因為帄常三

餐多於學校用餐,而校內教職員又多屬台灣人,菜色及口味較為臺灣味。

 

衣 

 

 

    在印尼,因宗教要求,女性外出多會披戴頭巾,在節慶時則會穿搭

傳統的 Batik 衣服及裙子,而男性則有另一套服裝和配戴特殊的帽子,

左圖是文化交流時,園所內的印尼籍老師在替實習生配戴,右圖則是峇

里島的蠟染村。 

background image

79 

 

住 

 

 

 

學校內的雙人宿舍 

臺灣學校附近的住宅

區 

巴里島下榻的飯店 

    實習的這段期間都是住在學校宿舍內,房間內寬敞且簡潔,生活機

能良好,並附有獨立衛浴,兩周的生活十分舒適,此外,可以發現學校

周遭住宅區的房子都較為西式,推論可能跟歷史背景有關係,而華人的

住宅又和當地印尼人的住宅較為不同。最後是比較特別的住到了峇里島

的飯店,以觀光區的價格來看是非常便宜的。

 

行 

 

 

    

帄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為中型巴士,也就是學校的校車,機場的和

購物中心的來回接送都是依靠此,還有另一種便利的工具就是 Gojet,

透過手機 App 會有專人騎機車進行接送。此外,在自然文化景觀參訪

時,在沙地上必須搭乘吉普車,相較於一般的汽車較為晃動,但能克服

地形上的不利與限制;在需要走路的部分也可選擇乘坐馬匹,第一次騎

馬又在顛波的沙地上,十分興奮且刺激。

 

樂 

background image

80 

 

 

 

 

 

 

 

    剛到印尼的第一天是假日,老師安排了我們到當地有名的清真寺去參

觀,並去了學校附近的華人市場享用早餐,晚上還到了不遠處的夜市,跟臺

灣十分不一樣,這裡就像是兩條賣著各種小吃的街。 

    在學校放假期間到了峇里島,做了文化與自然景觀的探訪,到了當地著

名的烏布市集,體驗了特殊的殺價文化,還到了海神廟及聖泉廟做一場心靈

洗禮,並體驗了當地服飾-沙龍。 

    最後是因為實習期間第二個周遇到恐攻,必須待在校內,學校特別舉辦

了一場教職員和實習生們的桌球比賽,透過實習生和老師們的組合,讓彼此

互相認識,做了一場刺激又有趣友誼賽。

 

 

 

 

background image

81 

 

 

附件四:會議記錄 

日期 

2018/03/08 

地點 

TA309 

主席 

鍾佳容 

記錄 

劉芮彤 

出席人員 

實到人數 

15 人 

缺席人員   

會議內容 

一、購買機票 

二、思索主題 

1.  感恩 
1.  有您(你)真好 
2.  從心出發 
3.  心的感動 
4.  心心相印 
5.  家有喜事 
6.  好禮家在 
7.  愛與感恩 
8.  幸福的臉 
9.  愛的雙手 
10.  慶祝母親節(暫定) 
主題元素:愛的感受及表達、家人們為我做的事 

    回家路上-可以一起做的事.說的話 

等你下課-家人為將要回家的小孩所做的事 

 

background image

82 

 

三、泗水台灣學校帅兒園實習教師注意事項 

  每星期二、六學校有提供公務車服務,最近的百貨賣場車程約 20 分鐘(Pakuwon 

Mall),距離最近的超市(Super Indo)走路約 30 分鐘,夜市小吃街也是走路約 30

分鐘(G walk),假日到市中心的百貨賣場(DB)車程約 1 小時,到泗水附近觀光景

點單趟車程則要 2 小時以上,距離峇厘島、雅加達、日惹等地航程約 1 小時。 

  印尼電壓 220V 
  配合帅兒園工作需要,請準備:圍裙各一件,教室用室內鞋一雙(帄底、不可露出

腳趾)。請勿穿著短褲、短裙、涼鞋、細肩帶、小背心來園所。 

  自行準備沒有摺痕的美金 100 元新鈔(有摺痕銀行不收)和少許的小鈔(怕海關刁難

時可以用),但也可以帶台幣跟學校會計換(印尼盾)。 

  學生宿舍:可請佣人幫忙清理房間,因為一個佣人會負責 5-6 個老師,每月要付

小費 RP120,000 (每間房間的小費) 

  請自行準備盥洗用品、衛生紙 
  手機部分,在印尼會用印尼的門號,類似易付卡方式,通話費一次加值 RP100000(約

250 新台幣)期限可用 2-3 個月,上網費另外加值,學校到時會帶我們一起去辦。 

  放假出遊或外出請務必告知園長,並填寫外出單。為了個人安全,未經園所同意,

禁止私自和他人出遊或單獨出去。 

四、禮物 

要準備 20 份 

主任:食物,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愛 

 

日期 

2018/03/15 

地點 

TA309 

主席 

洪子婷 

記錄 

向賢慈 

出席人員 

實到人數 

15 人 

缺席人員  無 

會議內容 

一、第一周園所為母親節全園性活動,因此第一周實習內容為全園性活動實習 

二、上傳分組名單、航班資訊 

三、5/12 協助園所進行母親節活動 

四、討論名片、名牌 

五、禮品:地瓜酥、米乖乖、茶葉、麥芽糖餅乾、鳳梨酥、蛋黃酥、牛舌餅、鐵蛋、洛神花
蜜餞、豆干、封仔餅 
1.鳳梨乾 120  2.洛神花蜜餞 100~120$  3.麥芽糖餅乾  120$  4.台東封仔餅  120 

5.椒鹽餅 120$ 

background image

83 

 

 

 

 

日期 

2018/03/29 

地點 

TA309 

主席 

向賢慈 

記錄 

陳星兒 

出席人員 

實到人數 

15 人 

缺席人員   

會議內容 

1.  實習手冊內容包括: 

  封面 

  目錄 

  簡介:人員介紹(照片、緊急聯絡人資料、總表、過去實習經驗、簡介) 

一人一頁、統一格式 

  課表(分年齡層→主題緣起→學習內容→教學目標→主題網+簡案→評估方式+能

力表現佐證資料→校方需要協助事項 or 提供材料) 

  教案 

  時程表規劃 

  目的動機 

  願望單、印尼在地文化探究(想要探索的景點與文化) 

 

2.  設計初步時間 

  4/9 以前獻給主任看第一版→看過之後寄給各班老師→才整理給文書 

  4/16 各班的教案→繳交彙整給文書(筱筑、雅筑、怡欣)

【上傳 fb】 

  4/19 文書:完成彙整成電子檔 

  4/20 前教案繳交給園方老師 

background image

84 

 

 

 

 

日期 

2018/04/12 

地點 

TA309 

主席 

李依容 

記錄 

尤子瑀 

出席人員 

實到人數 

13 人 

缺席人員  陳淑芳(主任)、謝承恩 

會議內容 

一、下午:全園性活動(4 個類型) 

科學(子瑀組)、肢體(子婷組)、音樂(雅筑組)、手作(怡欣組) 

※進行方式:共四個關卡,每天讓帅兒自行選擇一個關卡進行活動,四天進行的關卡不重

複,最後一天為成果展。 

二、成果展工作分配 

影片(宜君組)、場佈、攝影(芮彤組)、主持(雅筑組)、遊戲(筱筑組) 

三、 實習手冊 

個人負責:簡歷、小組負責:簡案、主題網、課表、願望單 

四、名牌:不放照片。 

五、禮品:茶葉價格偏高須再討論要改為其他品項。 

background image

85 

 

 

會議照片與說明 

 

 

主席負責統整大家意見。 

主任確認大家有無訂到票。 

 

 

一起從帅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社會”

找出重點。 

說明此次行程注意事項。 

 

 

投票名牌形式 

大家一起討論繳交教案時間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