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小數學領域第十冊(5 下)第10 單元生活中的大單位與折線圖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
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
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數-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
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
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
日常生活中。 
數-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
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
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
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
日常生活的應用。 
數-E-B2 
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
表之能力。 
數-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
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
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N-5-12 面積:「公畝」、「公頃」、「平方
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平方
公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備註:針對量的大單位教學,教師應
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示例,體會各單
位的量感。 
N-5-13 重量:「公噸」。生活實例之應
用。含與「公斤」的換算與計算。使
用概數。 
備註:教師應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的
示例,體會各單位的量感。 
D-5-1 製作折線圖:製作生活中的折線
圖。 
備註:分辨折線圖之使用時機。 
本單元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壯觀的熱氣球引入,思考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生活
中所聽過或使用過的大單位。接著以生活中大橋、登山步道讓學生學習公里、
公尺的化聚;以哺乳類動物的體重學習公噸和公斤的化聚;以運動場、學校的
面積學習公畝和平方公尺的化聚;以國家公園面積學習平方公里和公頃的化
聚,最後學習折線圖並連結大單位(萬公噸),思考廢棄物產生量問題等,讓
學生有機會觀察出日常生活和數學的關聯,並嘗試解決相關問題,繼而應用於
生活中。 
戶外教育:戶 E1 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人權教育:人 E3 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人E5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能思考教室外、戶外場所、環境的面積大小、繼而進一步認識生活環境。並善
用多元解題策略,尊重多元想法,分析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培養問題解決的
能力。 
社會領域:關注社會、自然、人文 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動關係。 
自然領域:認識自然環境,並了解人類與自然環境共生共榮的關係。 
語文領域:樂於參加討論,提供個人的觀點和意見。 
1.知道公里及公尺之間的關係並換算。 
2.能認識重量單位「公噸」,並進行公噸與公斤的換算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