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條圖與折線圖的應用與差異教學設計

格式
pdf
大小
1.09 MB
頁數
7
作者
教310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1-15,离现在 1 3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公開授課教案 

學校名稱:碧華國小 
任教學科:數學領域 
單元名稱:第

3 課  長條圖與折線圖 

實施節數:

3 節(本單元的第 4、5、

6 節課) 

授課年級:

6 年 8 班 

授課日期:

112 年 11 月 09 日 

教學者:吳昭峰老師 
備課成員:吳昭峰、黃千慈 

 
課程綱要能力指標 

 
N-3-09 能理解分數(含小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 

N-3-11 能用直式處理小數的乘除計算(不含循環小數)。 
N-3-13 能做分數與小數的互換,並標記在數線上。 
N-3-14 能認識比率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單元學習目標 

大概念(

Big Ideas 

理解在生活中使用長條圖、折線圖的

時機。 

關鍵問題(

Essential    Questions 

一、長條圖與折線圖的組成。 
二、長條圖與折線圖的差異。 

三、長條圖與折線圖的組成。。 

學生能知道的知識

Knowledge

 

一、統計表與圖表轉換。 

二、圖表判讀與分析。 

三、並列圖表的使用時機。 

學生能做到的技能

Skills

 

一、統計圖的判讀。 

二、長條圖與折線圖的繪製。 

三、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 
四、預估與結果間的落差分析。 

 

教材組織分析 

就先備知識與教材內容結構作分析 

1.  在先備知識方面,學生判讀二維統計表的數據。 
2.  本單元具有不同領域的數據表格,根據數據性質,選擇最適當的圖表來繪

製。 

3.  從生活上長條圖與折線圖的分析,了解數量累積與趨勢走向。 

 

學生的特性 

一、本學期開始數學課程已指導學生學習小白板進行相關計算。 

二、半數以上學生已具傾聽、提問、分享的基本能力。 
三、本班級任老師上的語文、數學、綜合課部分時間採用合作討論的模式,

學生已稍具備學習合作的經驗。 

四、學生人數:男生 15 人、女生 12 人,共 27 人,座位採 4 人為一組,異質

分組模式。 

五、班級風氣民主、開放、熱情有活力,但有時無法收放自如。 

background image

 

 

學習表現的評量 

就可呈現學生學習表現之評量方式與內容做說明 

評量方式:參與、問答、CANVA 圖表繪製。。 
1.課堂討論與發表:聆聽與表達。 
2.具體的教學檢核重點在於:統計表與長條圖、折線圖之間數據的對應關係。 
3.課後的統計實作。 
4.統計分析。   

本單元各節次學習活動設計的重點 

節次 

學習重點 

學習活動 

評量方式 

第一節 

 

1.  認識長條圖 

2.  根據統計圖表,繪製

長條圖。 

1.  依統計圖表進行

舊觀念複習。 

2.  介紹長條圖的組

成。 

3.  繪製長條圖。 

口頭發表 
小組學習單 

第二節 

1.  認識折線圖 

2.  根據統計圖表,繪製

折線圖。 

1.  依統計圖表進行

舊觀念複習。 

2.  介紹折線圖的組

成。 

3.  繪製折線圖。 

習題練習 

第三節 

1.  並列長條圖的應用 

2.  並列折線圖的應用 

 

1.  繪製並列長條圖

與折線圖。 

2.  圖表分析。 

習題練習 

第四、五、

六節 
(本節) 

 

1.  自作統計表。 

2.  利用 CANVA 繪製圖

表。 

3.  結果報告。 

4.  結果原因分析。 

1.  分組進行主題調

查。 

2.  將所得結果繪製

適合圖表。 

3.  各組根據所作圖

表依序報告預估

與實際之落差。 

4.  落差分析與討

論。 

Canva 軟體
統計圖設計 

 
小組發表 

 

本單元第四、五、六節學習活動設計

(自編) 

流程 

內容 

時間 

學習指導 
注意事項

 

 

background image

 

導入

(引

起動

機或

複習

舊經

驗) 

●教師準備:本班學生對 Canva 有一定熟悉度,因此
利用綜合課指導學生表格程式呈現即可。 
 

●學生準備:學生利用綜合課進行班級 
問卷製作,包含超能力、營養午餐厭惡 
品項、最 NG 告白方式,畢旅喜愛活 
動,並以性別分項調查。 

 
★教學活動: 
1. 教師導學依主題「超能力、營養午餐厭惡品項、
最 NG 告白方式、畢旅喜愛活動」

,全班進行各統計目

標子項目的討論與投票定案。 
 
 
 
 
 
 

 

1.  組內共學設計 Google 表單問卷,並利用早自習到

各班進行男女生偏好統計。 

 
 
 
 
 
 
 
 

 

3. 組內共學彙整完畢各項調查與統計。 
4. 組間互學各組分享整理好的數據。 
 
 
 
 
 
 
 
 
 
 
 
 

 

50 

 

 

 

 

 

 

 

 

 

1.  事先分

4 組,
並認領

各組有

興趣之

主題進

行全班

調查。 

2.  各組成

員皆需

將統計

後的數

據繪製

成簡單

表格,

以利後

續折線

圖與長

條圖的

製作。 

3.  Excel

匯出檔

案可利

用頭尾

相減再
+1 原
則,快

速算出

統計人

數。 

background image

 

開展

(開

始新

概念

習) 

★教學活動: 

1.  組內共學學生自學利用平板以及 Canva APP,各

組依各自主題分配繪製折線圖與長條圖。 

 

2.  教師導學提醒學生繪製折線圖與長條圖所需留意

的細節,含項目、數據、名稱、調查對象分類。 

3.  組內共學學生自學各組將各自圖表轉成 PDF 上傳

到 google classroom 與學習吧平台。 

 

 

30 

1.  各 組 成

員 皆 需

繪 製 折

線 圖 或

圖。 

2.  留 意 學

生 統 計

數 字 刻

度 的 分

配 是 否

合宜。 

3.  圖 表 是

否 依 性

別 分 開

標示。 

挑戰

(實
現伸

展跳
躍的

題) 

組間互學 

投影分享各組表格,圖表討論與回饋,並針對調查結 
果進行原因可能性分析。 

30

 

1.  帶 領 學

生 分 析

圖 表 所

可 以 透

露 出 來

息。 

background image

 

 

 

 

 

 

 

2.  分 析 預

估 與 結

果 落 差

之 間 可

能 的 原

因。 

 

總結

(統

整本

節學

習重

點) 

教師導學 

教師與學生共同統整: 

長條圖與折線圖資料所呈現出來的意義 

不同,長條圖適合統計與比較,折線圖 

適合比較或是趨勢判斷。 

 

10 

 

 

說明:學習指導注意事項可包含:1.  評量方式;2.  教師要準備的媒材、資料

等;3.  預測學生可能的答案或反應;4.  就學生可能的迷思或困惑所做
的引導;5.提問層次;6.其他注意事項 

 

授課後省思 

1.  施測後分析圖表的環節很重要,需要多協助學生在討論中,著墨在背後的

原因分析及可能性。 

2.  在問卷施測上,由於想縮短施測時間,採非記名問卷。然而,相對也會衍

生出受測學生在性別選擇上的不確定性,以及施測者沒留心而造成同一位

學生重複測驗,影響調查結果。因此,記名與不記名在學生身分確定有點

background image

 

兩難。 

3.  主題龐大,需要再多考慮時間分配,以免出現學生耐心不足的現象。 

4.  CANVA 現成圖表數字間距過大,需要再提醒學生再作調整。 

5.  主題選擇較偏向長條圖,下次可提供區間變化為主題的調查方向。 

 

觀課紀錄 

 

background image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