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傳說與習俗探索教案:從故事到藝術創作

格式
doc
大小
49.5 KB
頁數
4
上傳者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5-01,离现在 1 17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教學活動

指導要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七大議題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教學活動

一、教師提問。

1.小朋友知不知道最近有什麼節日?

2.最近在生活周遭常看到什麼?


二、教師講述端午節的故事。

(教學資料參照附件一)

1.屈原投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2.曹娥尋父屍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蹟, 鄉人群而祭之。

3.白蛇傳傳說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淒美的愛情故事,傳說端午節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4.伍子胥的忌日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句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三、結論:歸納屈原投江為中國人最多人接受的歷史典故。

四、請兒童回去利用報紙網路或是觀察生活周遭蒐集端午節有關的習俗。

-------第一節結束-------

可引導從附近的商家、電視或是家裡等的生活周遭。




教師引導兒童了解有關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讓兒童了解端午節的紀念涵義。


網路資訊、圖書館

發表

討論

上課參與度

性別平等教育

2-1-3

1-2-3

環境教育

1-1-1

【端午節的習俗】

教學活動

一、教師將兒童分組討論,並派代表上臺發表該組所蒐集到的端午節習俗。

二、教師依據各組報告的內容,做補充說明。

三、教師歸納端午節習俗:

(教學資料參照附件二)

1.吃粽子

2.划龍船競賽

3.喝雄黃

4.掛艾草、菖蒲、榕枝

5.戴香包

6.飲午時水

7.懸鍾馗像

四、教師結論:歸納現有的端午節習俗與生活周遭所見的關係。

-------第二節結束-------



可於課前請兒童蒐集資料。

請各組兒童上臺發表。




新聞資料

商家的端午節DM

機關團體辦理的活動廣告




發表

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3

1-2-3

環境教育

1-1-1

【端午平安佳節】

教學活動

一、教師引導兒童認識鍾馗畫像在中國傳統的意義。

(教學資料見附件三)

二、帶領兒童畫出心目中能保護自己的守護神。(完成學習單)

-------第三節結束-------

讓兒童知道不必拘泥於

鍾馗的形式,只要勾勒出心目中守護神即可。

鍾馗畫像

彩色筆

學習單

性別平等教育

2-1-3

1-2-3

環境教育

1-1-1

【端午「蛋」,祈福樂】

教學活動

一、教師引導兒童認識台灣近幾十年來衍生出的端午習俗-立蛋的典故。

二、帶領兒童將對未來一年自己的期望寫在蛋上。

三、進行立蛋祈福活動。

四、教師結論:現在大家有了自己畫的守護神以及這顆幸運蛋,希望從今年端午節開始,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長大。

-------第四節結束-------

能讓兒童知道將蛋立起會有一整年的好運實現夢想。

雞蛋

彩色筆

上課參與度





我的守護神

一年甲班 姓名: 座號:

馗是中國傳統中斬妖除邪、保護人民的驅魔大神。小朋友,請畫下你自己的守護神吧!



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