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嘉義縣 永安 國小 114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上/下學期,各一份。若為同一個課程主題則可合為一份)
表14-3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____年級和____年級) 否
⼞第一類統整性探究課程⼞主題⼞專題⼞議題
⼞第二類⼞社團課程⼞技藝課程
第四類其他⼞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領域補救教學
透過台灣相關節慶的教學,教導學生了解各節慶的源由,並從中學習懂得感謝周遭的人、事、物,
常懷感恩之心,讓溫馨的正能量從學校散播至家庭、社會;鼓勵學生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入創新
的元素,讓既有的中華傳統文化習俗更加豐富、多元。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
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
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
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
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
境中的美感體驗。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一、透過相關活動的體驗教學,讓學生探索惜福感恩的重要性,並能關懷周遭的人事物,進而學習
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將感恩的情懷確實的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二、透過參與感恩靜思語卡片、教師節卡片、環保簡易樂器製作、繪製燈籠、演奏樂曲等活動,引
導學生探索、享受藝術創作的樂趣,培養學生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三、透過台灣相關節慶的教學,引導學生了解各節慶的源由,培養學生理解與關心本土文化的基本
素養。

2.教師鼓勵學生在設計中融入祝福
語或象徵符號,連結節慶文化與個
人情感。
3.燈籠完成後進行班級分享,每位
學生說明創作理念,並可邀請同儕
互贈新年祝福,加強彼此間的正向
連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無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共( )節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自行填入類型/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人)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填表說明:
1. 第一類課程需跨領域,以主題/專題/議題的類型,進行統整性探究設計;且不得僅為部定課程單一領域或同一領域下科目之間的重複學習
2. 第四類其他類課程,在同一份設計中可以依照不同的週次需要,複選多種內容。例如:1-4 週為班級輔導,5-7 週為自治活動,8-10 週為班
際交流,11-14 週為戶外教育,15-20 週為班級輔導。
3. 議題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戶外教育,以上三項議題至少需選擇一項,其他議題則是自由選擇。

三、嘉義縣 永安 國小 114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上/下學期,各一份。若為同一個課程主題則可合為一份)
表14-3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____年級和____年級) 否
⼞第一類統整性探究課程⼞主題⼞專題⼞議題
⼞第二類⼞社團課程⼞技藝課程
第四類其他⼞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領域補救教學
透過校慶的體育競賽活動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也鼓勵學生設計思考進行創新發想,規劃出適合校
慶的表演活動。透過台灣相關節慶的教學,教導學生了解各節慶的源由,並從中學習懂得感謝周遭
的人、事、物,常懷感恩之心,讓溫馨的正能量從學校散播至家庭、社會。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E-A1 具備良好的生活習
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生
命潛能。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
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
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
境中的美感體驗。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一、透過校慶活動引導學生擬定學習計畫,進而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藉此讓學生參與各項藝術創作與表演,引導學生發揮創意設計出活潑、生動、有趣的節目,並積極
探索、體驗校慶活動的樂趣。
二、透過母親節卡片、端午節香包、吸管粽子等活動,引導學生探索、享受藝術創作的樂趣,並能
深刻理解、感受到多元文化和生活的緊密相連,讓學生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三、透過台灣節慶介紹,除了讓學生更加理解與關心台灣本土節慶文化外,更希望讓學生知道關懷
家人重要性,樂於與家人互動,使家庭生活更加和樂。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無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共( )節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自行填入類型/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人)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填表說明:
1. 第一類課程需跨領域,以主題/專題/議題的類型,進行統整性探究設計;且不得僅為部定課程單一領域或同一領域下科目之間的重複學習
2. 第四類其他類課程,在同一份設計中可以依照不同的週次需要,複選多種內容。例如:1-4 週為班級輔導,5-7 週為自治活動,8-10 週為班
際交流,11-14 週為戶外教育,15-20 週為班級輔導。
3. 議題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戶外教育,以上三項議題至少需選擇一項,其他議題則是自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