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技素養內涵: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創新應變

pdf
165.63 KB
3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
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
-E-A1 具備正確且安全地使用科技產品的知能與行為習慣。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判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並能
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解決生活、生命問題。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能力,並能透過科技工具的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A3 規劃執行 創新應變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的能力,並試探與發展多元專業知能、充實生活經驗,發揮創新精神,以因應
社會變遷、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力。
-E-A3 具備運用科技規劃與執行計畫的基本概念,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
B 溝通互動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並能了解與同理
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E-B1 具備科技表達與運算思維的基本素養,並能運用基礎科技與邏輯符號進行人際溝通與概念
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
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E-B2 具備使用基本科技資訊工具的能力,並理解科技資訊與媒體的基礎概念。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體會藝術文化之美,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
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的態度與能力。
-E-B3 了解並欣賞科技在藝術創作上的應用。
C社會參與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我到社會公民,循序漸進,養成社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主動關注
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而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E-C1 認識科技使用的公民責任,並具備科技應用的倫理規範之知能與實踐力。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發展與人溝通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
服務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E-C2 具備利用科技與他人互動及合作之能力與態度。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
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 界和平的胸懷。
-E-C3 能利用科技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並認識與包容多元文化。
資訊學習表現運算思維 ()
運算思維與問題解決(t)
t--1 體驗常見的資訊系統。
t--2 體會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過程。
t--3 認識以運算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
t--1 運用常見的資訊系統。
t--2 運用資訊科技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t--3 運用運算思維解決問題
資訊科技與合作共創(c)
c--1 體驗運用科技與他人互動及合作的方法
c--1 運用資訊科技與他人合作討論構想或創作
作品。
資訊科技與溝通表達(p)
p--1 認識以資訊科技溝通的方法。
p--2 描述數位資源的整理方法。
p--3 舉例說明以資訊科技分享資源的方法。
p--1 使用資訊科技與他人溝通互動。
p--2 使用數位資源的整理方法。
p--3 運用資訊科技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a)
a--1 感受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重要性。
a--2 概述健康的資訊科技使用習慣。
a--3 領會資訊倫理的重要性。
a--4 體會學習資訊科技的樂趣。
a--1 理解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重要性。
a--2 建立健康的數位使用習慣與態度。
a--3 遵守資訊倫理與資訊科技使用的相關規範
a--4 展現學習資訊科技的正向態度。
日常生活的科技知識(k)
科議 k--1 認識常見科技產品
科議 k--2 概述科技發展與創新的歷程。
科議 k--1 說明常見科技產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科議 k--2 舉例說明推動科技發展與創新
的原因。
日常科技的使用態度(a)
科議 a--1 描述科技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科議 a--2 體會動手實作的樂趣。
科議 a--1 覺察科技對生活的重要性。
科議 a--2 展現動手實作的興趣及正向的
態度。
日常科技的操作技能(s)
科議 s--1 繪製簡易草圖以呈現構想。
科議 s--2 識別生活中常見的手工具與材
料。
科議 s--1 製作圖稿以呈現設計構想。
科議 s--2 使用生活中常見的手工具與材
料。
科技實作的統合能力(c)
科議 c--1 依據特定步驟製作物品。
科議 c--2 體會創意思考的技巧。
科議 c--3 體會合作問題解決的重要性。
科議 c--1 依據設計構想動手實作。
科議 c--2 運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科議 c--3 展現合作問題解決的能力。
演算法 (A)
A--1 簡單的問題解決表示方法。 以圖表或語言,描述日常生活或課業問題的簡單解決步驟。
A--1 結構化的問題解決表示方法。 以結構化的圖表(如心智圖或流程圖等)呈現問題解決的程序,並能
使他人可以理解。
程式設計 (P)
P--1 程式設計工具的介紹與體驗。 圖像式程式設計工具的操作介紹,及利用程式執行輸出、輸入、運算
等簡易的工作。 P--1 程式設計工具的基本應用。 圖像式程式設計工具的基本功能及操作,如利用控制
板連結程式與物件。
系統平台(S)
S--1 常見網路設備、行動裝置及系統平臺之功能體驗。 各式軟硬體系統平臺、網路設備、與行動裝置
的簡易功能,如瀏覽器、電腦、行動載具、通訊和電子郵件軟體
S--1 常見網路設備、行動裝置及系統平臺之功能應用。 各式資訊工具的操作,進而應用於學習與生活上
,或完成數位作品。
資料表示、 處理及分析 (D)
D--1 常見的數位資料儲存方法。文字、圖片、影像、聲音數位檔案的種類、儲存裝置及其儲存方法
D--2 系統化數位資料管理方法的簡介。 數位檔案之儲存、複製、刪除及管理,包含命名、分類、找的規
則等。 D--1 常見的數位資料類型與儲存架構。 數位資料類型轉檔方式,透過各種檔案格式進行資料
的轉換與處理。
D--2 系統化數位資料管理方法。 系統化建構個人化數位資料管理的方式。
資訊科技應用 (T)
T--1 資料處理軟體的基本操作。 資料處理軟體的介紹與功能體驗,如文書、繪圖、影像、音訊、簡報及其
軟體
T--2 網路服務工具的基本操作。 網路服務工具的介紹與功能體驗,如瀏覽器、搜尋引擎、網路通訊
、雲端服務平臺及其他工具。 T--3 數位學習網站與資源的體驗。 常見學習網站與相關資源的體驗。
T--1 資料處理軟體的應用。 應用資料處理軟體以陳述事件、表達概念及有效溝通
T--2 網路服務工具的應用。 應用網路服務工具以解決問題、溝通互動及合作共創。 T--3 數位學習網
站與資源的使用。 使用適合的數位學習網路資源,解決日常生活及課業上的問題。
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H)
H--1 健康數位習慣的介紹。 適切使用科技產品的時機、時間規劃、姿勢習慣等。 H--2 資訊科技合理
使用原則的介紹。 媒體識讀、網路禮儀、網路著作權等。 H--3 資訊安全的基本概念。 資訊安全概念的介
紹,如網路病毒防治、智慧財產權、個人資料保護、網路詐騙等。
H--1 健康數位習慣的實踐。正確使用科技產品的方法、行為習慣,並避免網路沉迷、網路霸凌等。
H--2 資訊科技合理使用原則的理解與應用。 媒體識讀、網路禮儀、網路著作權與合理使用範圍等。
H--3 資訊安全與生活的關係。 個人資料保護與隱私、智慧財產權與法律等
科技的本質 (N)
科議 N--1 科技與生活的關係。 科技在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的用途,及科技可能帶來的優缺點。如電器
設備、交通工具等。
科議 N--1 科技的基本特性。 日常生活中常見科技產品在不同時代的變化、特色,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設計與製作 (P)
科議 P--1 基本的造形概念。 基本的造型種類及構成要素,透過交談、繪圖或模型來表達想法。如平面
圖、展開圖等。
科議 P--2 工具與材料的介紹與體驗。 生活中常見工具與材料的類別、用途及使用方式。如刀片、線鋸、
槌子、木板、塑膠板等。
科議 P--1 基本的造形與設計 基本的創意發想概念、造型元素、設計意象及生活中的常見材料,組合後
構思並製作產品
科議 P--2 工具與材料的使用方法。 常見工具與材料,並能用來設計與製作產品
科技的應用 (A)
科議 A--1 日常科技產品的介紹。 日常科技產品的類別、用途及基本運作方式。如輪子、滑輪、齒輪、槓
桿等。
科議 A--2 日常科技產品的基本運作概念。 生活中常見科技產品的簡易科學知識及構造概念。如車輛的
齒輪傳動、橋樑的支撐、燈泡通電等。
科議 A--1 日常科技產品的使用方法。 正確使用日常生活科技產品及其安全注意事項。
科議 A--2 科技產品的基本設計及製作方法。 應用科學概念、工具及材料於基本的產品設計及製作。
社會 (S)
科議 S--1 科技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 科技對個人生活需求及社會發展可能造成的改變及優缺點。如交
通工具拓展人類的生活範圍,但也造成能源消耗及汙染等問題。
科議 S--1 科技的發明與創新。 內外的科技發明與創新事例,以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