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及教學規劃表
一、探究與實作課程(含自然科學領域部定必修及社會領域加深加廣選修)
課程名稱 | 中文名稱 | (由系統帶入) | |||||
英文名稱 | |||||||
授課年段 | (由系統帶入) | 學分數 | (由系統帶入) | ||||
課程屬性 | 專題探究 跨領域/科目專題 跨領域/科目統整 實作(實驗) 探索體驗 特殊需求 其他__________ | ||||||
師資來源 | 校內單科 校內跨科協同 跨校協同 外聘(大學) 外聘(其他) | ||||||
課綱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學生圖像 (依校選填) | |||||||
學習目標 | |||||||
教學大綱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學習評量 | |||||||
對應學群 | 資訊工程數理化醫藥衛生生命科學生物資源 地球環境建築設計藝術社會心理大眾傳播外語 文史哲教育法政管理財經遊憩運動 | ||||||
備註 |
二、校訂必修課程
課程名稱 | 中文名稱 | (由系統帶入) | |||||
英文名稱 | |||||||
授課年段 | (由系統帶入) | 學分數 | (由系統帶入) | ||||
課程屬性 | 專題探究 跨領域/科目專題 跨領域/科目統整第二外語 實作(實驗) 探索體驗 特殊需求 其他__________ | ||||||
師資來源 | 校內單科 校內跨科協同 跨校協同 外聘(大學) 外聘(其他) | ||||||
課綱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學生圖像 (依校選填) | |||||||
學習目標 | |||||||
教學大綱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學習評量 | |||||||
對應學群 | 資訊工程數理化醫藥衛生生命科學生物資源 地球環境建築設計藝術社會心理大眾傳播外語 文史哲教育法政管理財經遊憩運動 | ||||||
備註 |
三、多元選修課程
課程名稱 | 中文名稱 | (由系統帶入) | |||||
英文名稱 | |||||||
授課年段 | (由系統帶入) | 學分數 | (由系統帶入) | ||||
課程屬性 | 專題探究跨領域/科目專題跨領域/科目統整實作(實驗) 探索體驗第二外語本土語文全民國防教育 職涯試探通識性課程大學預修課程特殊需求 其他__________ | ||||||
師資來源 | 校內單科 校內跨科協同 跨校協同 外聘(大學) 外聘(其他) | ||||||
課綱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學生圖像 (依校選填) | |||||||
學習目標 | |||||||
教學大綱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學習評量 | |||||||
對應學群 | 資訊工程數理化醫藥衛生生命科學生物資源 地球環境建築設計藝術社會心理大眾傳播外語 文史哲教育法政管理財經遊憩運動 | ||||||
備註 |
四、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課程名稱 | 中文名稱 | (由系統帶入) | |||||
英文名稱 | |||||||
授課年段 | (由系統帶入) | 學分數 | (由系統帶入) | ||||
課程屬性 | 身心障礙學生 資賦優異學生 體育班 藝術才能班(音樂/美術/舞蹈,請圈選) 科學班 其他__________ | ||||||
師資來源 | 校內單科 校內跨科協同 跨校協同 外聘(大學) 外聘(其他) | ||||||
特殊需求課程 | 生活管理社會技巧學習策略職業教育溝通訓練 點字定向行動功能性動作訓練輔助科技應用創造力 領導才能情意發展獨立研究專長領域 | ||||||
課綱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學生圖像 (依校選填) | |||||||
學習目標 | |||||||
教學大綱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學習評量 | |||||||
對應學群 | 資訊工程數理化醫藥衛生生命科學生物資源 地球環境建築設計藝術社會心理大眾傳播外語 文史哲教育法政管理財經遊憩運動 | ||||||
備註 |
五、彈性學習時間之全學期授課充實(增廣)/補強性教學
名稱 | 中文名稱 | (由系統帶入) | ||
英文名稱 | ||||
授課年段 | (由系統帶入) | |||
內容屬性 | (由系統帶入)充實(增廣) 補強 | |||
師資來源 | 校內單科 校內跨科協同 跨校協同 外聘(大學) 外聘(其他) | |||
學習目標 | ||||
教學大綱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備註 |
團體活動時間實施規劃
說明: 團體活動時間在高級中等學校每週教學節數以
2-3
節為原則。其中班級活動
1
節列為教師基本節數。各校可因應實際需求,於團體活動課程安排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學生自治會活動、學生服務學習活動及週會或講座,惟社團活動每學年不得低於
24
節。
學校宜以三年整體規劃、逐年實施為原則,一學年或一學期之總節數配合實際教學需要,彈性安排各項活動,不受每週 1 節或每週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各 1 節之限制。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項目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
一 | 二 | 一 | 二 | 一 | 二 | |||
班級活動時數 | ||||||||
社團活動時數 | ||||||||
學生自治活動時數 | ||||||||
學生服務學習活動時數 | ||||||||
週會或講座時數 | ||||||||
備註: 1.請撰寫學校各學期初步規劃之團體活動名稱。
2.表格不足,請自行增列。
拾、彈性學習時間實施規劃
一、學生自主學習實施規範
(需註明○年○月○日課發會通過)
二、彈性學習時間規劃表
類別 | 年級/學期 每節內容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
班數 | 天/節 | 週數 | 班數 | 天/節 | 週數 | 班數 | 天/節數 | 週數 | 班數 | 天/節 | 週數 | 班數 | 天/節 | 週數 | 班數 | 天/節 | 週數 | ||||||||
自主學習 | 例:○○○ | 1班 | 1節 | 21週 | |||||||||||||||||||||
選手培訓 | 例:○○○ | 1節 | 4週 | ||||||||||||||||||||||
全學期授課充實/增廣、補強性教學 | 充實 / 增廣 | 例:○○○ | 2班 | 1節 | 21週 | ||||||||||||||||||||
補強性 | 例:○○○ | 1班 | 1節 | 21週 | |||||||||||||||||||||
週期性授課充實/增廣、補強性教學 | 充實 / 增廣 | 例:○○○ | 1班 | 1節 | 7週 | ||||||||||||||||||||
補強性 | 例:○○○ | 1節 | 7週 | ||||||||||||||||||||||
註:表格不足,請自行增列。
三、學校特色活動
活動名稱 | 辦理方式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小計 (小時) | 預期效益及其他相關規定 | |||
一 | 二 | 一 | 二 | 一 | 二 | ||||
○○○ | ○○○ | 4 | 4 | ||||||
○○○ | ○○○ | 4 | 4 | 4 | 12 | ||||
○○○ | ○○○ | 4 | 4 | 8 | |||||
註:1.「小時」為活動所佔彈性學習的時間。
2.表格不足,請自行增列。
拾壹、選課規劃與輔導
一、選課流程規劃【應含高一、高二及高三選課(組)流程】
(一)流程圖
(二)日程表【大要說明選課重要步驟】
(各校依實際課程規劃增刪下列表格)
序 | 時間 | 活動內容 | 說明 |
1 | ○月○日 | 選課宣導 | 舊生利用前一學期末進行選課宣導 |
2 | ○月○日 | 選課宣導 | 利用新生報到時段進行選課宣導 |
3 | ○月○日(第一學期)/ ○月○日(第二學期) | 學生進行選課 |
|
4 | ○月○日(第一學期)/ ○月○日(第二學期) | 正式上課 | 跑班上課 |
5 | 9月(第一學期)/ 2月(第二學期) | 加、退選 | 得於學期前兩週進行 |
6 | ○年○月 | 檢討 | 課發會進行選課檢討 |
二、選課輔導措施
(一)發展選課輔導手冊:請學校提供手冊連結
(108學年度請於108年6月底前提供)
(二)生涯探索:請學校簡述內容
(三)興趣量表:請學校簡述內容
(四)課程諮詢教師:請學校簡述內容
(五)……
拾貳、學校課程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