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八斗國民小學教師公開觀課數學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 面積 | 適用年級 | 三年級 | 總教學節數 | 5節 | ||||||||||||||||
教學活動 | 【活動一】 | 教學節次 | 第2節 | 教學時間 | 40分鐘 | ||||||||||||||||
設計者 | 王雅儀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三上 (第五冊) 第六單元 | ||||||||||||||||||
教學研究 | |||||||||||||||||||||
※教材地位:
※【活動一】面積公式之學生認知: 學生已認識『面積』概念並能使用『平方公分板』點算面積,進行面積的間接比較及個別單位比較。本教學活動著重在引導學生能使用乘法來簡化矩形面積的點算,主要是透過程序性的操作與討論以連結矩形面積公式,而非直接套用矩形面積公式。 | |||||||||||||||||||||
設計依據 | |||||||||||||||||||||
學習重點 | 學習 表現 | n-Ⅱ-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s-Ⅱ-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空間形體。 | 核心 素養 | 數-E-A1 數-E-B1 數-E-C2 數-E-C3 | |||||||||||||||||
學習 內容 | N-3-14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S-3-4 幾何形體之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平面圖形的分割與重組。初步體驗展開圖如何黏合成立體形體。知道不同之展開圖可能黏合成同一形狀之立體形體。 | ||||||||||||||||||||
議題融入 | 學習 主題 | 【生涯教育】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生涯教育】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安全教育】E2了解危機與安全 | |||||||||||||||||||
實質 內涵 | 【生涯教育】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生涯教育】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安全教育】E2了解危機與安全 |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綜合、健康與體育 | ||||||||||||||||||||
教材來源 | 康軒數學課本的第五冊 | ||||||||||||||||||||
教學設備/ 資源 | 1.數學課本。 2.電子書。 3.數學習作 4.小白板 | ||||||||||||||||||||
學習目標 | |||||||||||||||||||||
1-1認識「平方公分」的面積單位。 1-2以「1平方公分」為單位計算面積,知道幾個1平方公分就是幾平方公分。 1-3認識平方公分板,並能透過平方公分板進行面積的實測。 1-4能用乘法簡化矩形面積在平方公分板上格子的點算,並經驗面積保留概念。 2-1能透過切割拼湊成整格的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2-2能透過切割拼湊,計算方格紙或方格點上簡單平面圖形的面積。 3-1能做面積的量感與估測,及討論不規則區域面積的範圍。 | |||||||||||||||||||||
教學活動重點 | |||||||||||||||||||||
【活動一】認識平方公分(第1節) 1.用白色積木測量圖形的面積。 2.透過拓印白色積木的其中一面,認識1平方公分。 3.以1平方公分為單位計算面積。 4.用白色積木測量圖形的面積。 【活動一】認識平方公分(第2節) 5.認識平方公分板。 6.使用平方公分板測量圖形面積。 7.用乘法簡化平方公分板格子的點算。 8.透過將正方形或長方形切割成2片,再拼成另一種圖形,經驗面積保留概念。 【活動二】切割拼湊算面積(第3節) 1.計數非整平方公分格的面積。 2.透過切割拼湊,計數在平方公分方格紙上的圖形面積。 3.透過切割拼湊,計數方格點上的圖形面積。 【活動三】估估看面積有多大(第4節) (第5節) 1.面積的量感與估測。 2.培養適當的量感。 3.透過直接比較,討論不規則區域的面積範圍 【活動四】練習百分百(第5節) 1.能透過切割拼湊,計數方格紙或方格點上的圖形面積。 | |||||||||||||||||||||
目 | 教學活動 | 教學 | 時間 | 教學 | |||||||||||||||||
2-1 3-1 3-2 3-1 | 【活動一】認識平方公分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準備 (一)學習單 (二)『平方公分板』 二、學生準備 (一)準備好數學課本與數學習作 (二)準備好附件之『平方公分板』 (三)準備好直尺 三、引起動機 利用學習單『面積小偵探』請學生比較的兩個圖形的大小,並藉以複習學生的舊觀念。 四、發展活動 (一)展示圖卡,宣告『長度與面積的單位』,並強調: 1.面積單位為平方公分、平方公尺…等。 2.邊長為1公分的正方形面積為1平方公分。 (二)學生利用『平方公分板』實際操作點算課本「圖卡」的大小,並發表做法。 1.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再藉此加以討論其間的差異性。 2.歸納:『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用乘法代替一格一格的點算。』 3.精熟學習:學生利用『平方公分板』及乘法計算出課本「做做看圖卡的面積」。 (三)學生用尺測量課本「圖卡」的邊長、計算它的面積,並發表做法與想法。 1.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再藉此加以討論其間的差異性。 2.歸納:『長方形的長的邊是6公分,可以排6個1平方公分的方格子,短的邊是4公分,可以排4個1平方公分的方格子,所以可以把面積寫成6×4=24或4×6=24。』 (四)學生把一張圖形切割成2片,再拼排成另一個圖形,他們的面積會不會一樣大?請學生發表做法與想法。 1.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再藉此加以討論其間的差異性。 2.歸納:『把原本的圖形分成2片,再組合成另一個圖形,拼排後的圖形面積和原來圖形面積會一樣大』 (五)學生完成學習單『面積大搜密』,並發表做法與想法。 1.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再藉此加以討論其間的差異性。 2.歸納:『長方形面積相等,形狀卻不一定相同。』 (六)習作指導。 ~第2節結束~ | 學習單 圖卡 課本、平方公分板 課本、平方公分板 課本、直尺 學習單 課本、直尺 課本 學習單 習作 | 3分 2分 10分 8分 7分 5分 5分 | 能專心聽課 能實際操作,參與討論,踴躍發表。 能實際操作,參與討論,踴躍發表。 能實際操作,參與討論,踴躍發表。 能實際操作,參與討論,踴躍發表。 能正確習寫。 |
※附件一:學習單『面積小偵探』
基隆市八斗國民小學公開觀課數學領域學 附件一
三上數學領域 | 第六單元面積 | 單元名稱:面積小偵探 |
三年___班 ___號姓名:____________ | 家長簽名: |
◎請用平方公分板量量看下面長方形的面積有幾格?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公分?
◎二個長方形的面積,哪一個比較大?
◎你發現了什麼?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