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正在尋找幸福的你:二下閱讀生命教學設計

pdf
391.92 KB
9 頁
lin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獻給正在尋找幸福的你」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設計
福康國小 110 學年度二下閱讀生命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本教學方案每一單元透過閱讀書籍、YouTube 影片及教學 ppt 之輔助,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
意願。第一單元中,讓學生從做中學,使學生更加熟悉本單元所傳達的理念。第二單元、第
三單元則是利用朗誦學詩詞、小書創作方式,使學生更加熟悉單元學習內容。
二、主題說明
方案名稱
閱讀素養
主題名稱
獻給正在尋找幸福的你
統整領域
國語、生活
設計者
低年級教學團
實施年級
二年級,第二學期
總節數
21
設計依據
單元一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單元二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單元三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單元一
生活-E-A1 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 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
的看法,進而愛 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 與探究,體會與
感受學習的樂趣,並 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
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1 理解與運用國 語文在日常生 活中學習體察 他人的感受,並
給予適當的 回應,以達成 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生活-E-C1 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
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
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
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E-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
容不同意見,樂於 參與學校及社 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E-C3 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
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單元二
-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
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3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
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E-C3 閱讀各類文本, 解與 及國際
事務的基本
養,以認
同自 並能 重與 文化。
單元三
生活-E-A1 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 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
的看法,進而愛 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 與探究,體會與
感受學習的樂趣,並 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
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生活-E-B2
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
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E-B3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
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生活-E-C1 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
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
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
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概念架構
導引問題
1. 透過閱讀繪本活動,想一想甚麼是「感
恩」?
2. 要如何對家人、師長和同學表達感謝?
3. 透過閱讀繪本活動,想一想台灣和日本的
端午節有什麼不同?
4. 透過閱讀繪本活動,想一想種籽怎麼傳播
?
5. 想一想,一天吃的食物中,哪些是種子做出
來的食物?
校訂課程
■溫馨願景
1-1-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物。
給正在尋找
幸福的你
感恩的心
歡樂慶端午
綠色大地
誰送的早餐
漂亮媽媽醜女傭
小柴犬和風心 3
-日日是好日
詩詞賞析
一張紙玩一首詩
小種籽
小種子的旅行
功夫小蜂採蜜記
營養好吃的種子
願景主軸
■開放願景
2-2-1 體驗與欣賞在地文化。
健康願景
卓越願景
融入之議題
實質內涵
單元
【閱讀素養教育】
E1 使以及
應具
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E12 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
【人權教育】
E5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 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家庭教育】
E4 覺察個人情緒並適切表達,與家人及同儕適切互動。
E7 表達對家庭成員的關心與情感。
【生命教育】
E7 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及主動去愛的能
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單元二
【閱讀素養教育】
E8 以紙
E12 培養閱讀度。
E13 題的
E14 喜歡人討分享閱讀
【多元文
E1 文化
E2 文化
E3 文化、性
E4 文化
E6 了解
【國際教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E3 國文
E5 化的
單元
【閱讀素養教育】
E1 使以及
應具
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E12 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所融入之單元
單元
單元 端午
單元
教材來源
單元
自編教材學習單、網路 youtube 影片、美德易開罐套書(螢火蟲出版社)
單元二
川浦良枝(2006), 賴庭筠(譯): 小柴犬和風心 3-日日是好日。台北:張老
師文化。
王淑芬2016): 一張紙玩一首詩紙玩+寫詩簡單做出禮物書!台北親子
天下。
讀古詩詞網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43485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 https://children.moc.gov.tw/book/215567
單元
自編教材學習單、網路 youtube 影片、小種籽繪本、新小牛頓雜誌第104
教學設備/資源
單元
橋梁書故事讀本、YouTube 影片、學習單、彩繪用具
單元二
教學 ppt、繪本影片、詩詞字卡
單元
故事讀本、YouTube 影片、學習單、彩繪用具、八開圖畫紙
各單元學習活動概要
單元:感恩的(6)
1.誰送的早餐(1.2.3)
(1) 影片欣賞:全班觀看〈一雙鞋的故事〉,教師提問,學生依據影片內容回答問題。
(2) 誰送的早餐:師生共讀誰送的早餐繪本,教師提問,學生依據繪本內容回答問題。
(3) 完成學習單:教師指導學生分別完成〈感恩的心活動學習單1〈感恩的心活動學習單
2,學生在完成學習單後發表分享。
2. 漂亮媽媽醜女傭(4.5.6)
(1)影片欣賞:全班觀看〈沒有腳的姐姐〉,教師提問,學生依據影片內容回答問題。
(2)誰送的早餐:師生共讀漂亮媽媽醜女傭繪本,教師提問,學生依據繪本內容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感恩的心活動學習單3,學生在完成學習單後發表分享。
單元二 歡樂慶端午(6)
1.小柴犬和風心3-日日是好日(7.8)
(1)影片欣賞:老師播放〈小柴犬和風心 3-日日是好日〉的繪本影片。
(2)討論與發表:探討台灣、日本端午節之異同
2. 詩詞賞析:(9.10)
(1)詩詞欣賞:教師揭示文秀《端午》
(2)詩詞拼字遊戲:老師先將詩詞做成二十張字卡,各組學生組合成一首詩。
(3)朗誦詩詞:利用詩詞朗誦,熟記詩詞內容。
3. 一張紙玩一首詩(11.12)
(1)利用一張紙完成文字與手做的完美結合:將詩詞句子寫在紙上,一句一頁,製作成一本四頁
的創意小書。
(2)作品分享:請學生展出自己的作品
單元三 綠色大地(9)
1.小種籽(13.14 )
(1)共讀繪本:全班共讀小種籽繪本,師生共同討論故事的內容
(2)小詩創作:教師請學生模仿學習單上的格式,創作一段小詩。
2.小種子的旅行(15.16 )
(1)繪本創作:學生將前一節完成的小詩,一段一段的寫上文字,並畫上插圖在小書的每頁上,
加上封面和封底的設計,做成一本「小種子的旅行」繪本。
(2)作品分享:請學生展出自己的作品
3.功夫小蜂採蜜記(17.18.19 )
(1)全班共讀「功夫小蜂採蜜記」
(2)討論與發表:教師根據內容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3)影片欣賞:透過影片,讓孩子知道植物開花、結果、長出種子是怎麼發生的。
4.營養好吃的種子(20.21 )
(1)全班共讀:全班共讀「營養好吃的種子」,教師根據內容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2)完成學習單:完成綠色大地學習單2
各單元學習重點與學習目標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單元一
1. 能從閱讀的故事中了解感恩的道
理。
2. 能對家人、師長和同學表達感
謝。
3. 能以感恩的心做出具體的行動。
4. 能輪流發表小組內討論的意見。
5. 能主動依據故事內容回答問題。
能仔細聆聽教師示範並完成學習單。
國語文領域】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
說出聆聽的內容。
2--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
出語意完整的話。
5--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
朗讀文本。
生活領域】
1-I-4 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
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
動。
6-I-2 體會自己份內該做的事,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
行。
6-I-3 覺察生活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義,並願意遵
守。
【國語文領域】
Ca-I-1 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
相關的文化內涵。
生活領域】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單元二
1.欣賞節慶相關的繪本,享受閱讀的
樂趣。
2.認識端午節的習俗。
3.能了解文秀《端午》的大意並正確
讀出。
4.能完成手做創意小書。
國語文領域】
1--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
尊重對方的發言。
1--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
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1--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
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
體語言。
2-I-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
意完整的話。
3--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
注音符號。
3--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
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
號的學習。
3--3 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
法,記錄訊息。
3--4 利用注音讀物,學習閱
讀,享受閱讀樂趣。
5-I-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
文本。
生活領域】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3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國語文領域】
Ab-I-2 7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
義。
Ad-I-2 篇章的大意。
Ad-I-3 故事、童詩等。
Bb-I-2 人際交流的情感。
生活領域】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
與創新。
單元三
1.能從閱讀的故事中了解種籽的傳播
途徑。
2.能自己寫出一個「種籽的旅行」小
故事。
3.能了解「餐桌上的種子」
4.能了解開花植物開花、授粉、結果
的過程。
5.了解豆類和麥類種子的基本構造。
6.能主動依據故事內容回答問題。
7.能仔細聆聽教師示範並完成學習
單。
【國語文領域】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
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
出語意完整的話。
5--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
朗讀文本。
-E-B3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
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
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生活領域】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
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
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
富的想像力。
6-I-5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
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
境、尊重生命。
國語文領域】
Ca-I-1 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
相關的文化內涵。
生活領域】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單元一
本單元以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閱讀素養教育」議題為主軸,運用品德教育橋梁書,並整合
跨領域的學習,引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理解故事內容呼應「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培養喜
愛閱讀的態度,並從故事中了解自我價值,不盲從虛榮呼應「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透過
學習單的自身反省、生活實踐、幫忙分享、友愛同學,同時呼應了「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
達」、「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
解。」
單元二
端午節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節慶之一。本單元教學設計:介紹台灣、日本端午節的習俗,讓
孩子瞭解兩國習俗的異同(呼應「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介紹古代詩詞,讓孩子們想像
詩詞裡的畫面與情節,再賦予責任去創作小書的故事畫面(呼應「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單元三
本課程以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閱讀素養教育」議題為主軸,運用故事繪本、動畫影片、圖
像理解,並整合跨領域的學習,引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理解繪本內容(呼應「A2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並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進而發現探索知識的樂趣,呼應「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
進」,並將所學的知識融入於日常生活中,觀察餐桌上的食物,呼應「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
養」。在種籽的旅行小書製作過程中,學生發揮語文創意與藝術美感,呼應「B3藝術涵養與美
感素養」,最後,在觀察種子的成長過程中,學習關愛生命,呼應「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
解。」
附錄()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分數轉換: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級距可調整)
參考資料–高雄市頒訂之 13 種評量方式:
學習目標
能了解開花植物開花、授粉、結果的過程。
學習表現
2-I-6 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評量標準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在各種探究歷
程後表達出所
習得的大部分
知識與概念。
在各種探究歷
程後表達出所
習得的部分知
識與概 念。
在各種探究歷
程後表達出所
習得的少數知
識與概 念。
在各種探究歷
程後經他人的
協助表達出習
得的 知識與概
念。
未達
D
能清楚完整地
敘述
開花、授粉、
果的過程。
敘述
開花植物開花、
授粉結果的過
程。
敘述
開花植物開花、
授粉結果的過
程。
在他人協助下
敘述
開花、授粉、
果的過程。
未達
D
筆試、口試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 以下
一、筆試: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所自編之測驗評量之。
二、口試:就學生之表現以口頭問答等方式評量之。
三、表演:就學生之表演活動評量之。
四、實作:就學生之實際操作及解決問題等行為表現評量之。
五、作業:就學生各種習作簿、學習單評量之。
六、報告:就學生閱讀、觀察、實驗、調查等所得結果之書面或口頭報告評量之。
七、資料搜集整理:就學生對資料之搜集、整理、分析及應用等活動評量之。
八、鑑賞:就學生資料或活動中之鑑賞領悟情形評量之。
九、晤談:就學生與教師談話過程,了解學生反應情形評量之。
十、實踐:就學生之日常行為表現評量之。
十、學生自評:學生就其學習情形、學習成果及行為表現自我比較、評價。
十二、同儕互評:學生之間就學習情形、學習作品及行為相互評比。
十三、其他:如研究、設計製作、問卷調查、學習札記、團體討論等。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