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課程《開滿花的樹》——友誼與自然探索教學方案

格式
docx
大小
1.87 MB
頁數
4
上傳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1-18,离现在 1 27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東寧園訊

雙月號: 202404編輯設計:胡珺崴老師 林慧珺老師

園 長: 劉美玲園長

發行園所: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附設東寧幼兒園

園址:新竹縣竹東鎮東寧路一段163TEL:(03)5962043

網址:Http://beauti4.topschool.com.tw


東寧心 最用心






園長的話:

時間飛逝,歲月如梭,很快下學期又經過了二個月。在3月份一對一親師座談中,相信爸爸、媽媽和老師進一步的會談後,對孩子在幼兒園裡的學習狀況應該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了解是互相同理的開始,也是互相尊重的基礎。我們希望透過面對面的溝通,讓爸爸媽媽更了解老師教學內容。給孩子、給老師一些時間與空間,常和老師交換意見、交流經驗,進而提升對孩子學習需求、表現狀況的掌握達到親師合作的最佳狀態。



為了孩子的健康,在2~3

我們在飲用水部分已做了

水塔的清洗、更換濾心

飲用水定期檢測及的工作


活動預告:

一、4/24榮總竹東分院牙醫生入園為園內幼兒牙齒塗氟

二、4/26親子運動會




大班-開滿花的樹




主題緣起

  當幼兒進入幼兒園後,他們開始體驗與他人互動和共享生活。從小熊的友誼出發,我們啟發幼兒討論友誼的重要性,並讓他們感受到友誼的價值。

  我們的課程以幼兒的經驗為基礎,引導他們思考好朋友的特質和外表,並介紹常見的聯繫方式。即使科技發達,我們也鼓勵幼兒學習寫信和郵寄的流程。同時,拜訪朋友也是保持友誼的重要方式,我們提醒幼兒在朋友家做客時應留意的禮儀。

  最後,我們回歸到主題──開花的樹,讓幼兒認識四季中常見的開花樹種,並鼓勵他們在幼兒園或社區中與大樹建立友誼,仔細觀察和愛護它們。

[聽故事、說故事]

透過《開滿花的樹》繪本內容,

讓幼兒語文能力及想像力更加豐富!

   這本以友誼和自然為主題的繪本,期望能讓所有的小朋友喜愛。走吧!讓我們一同去探險。















把繪本故事裡

自己最喜歡的

部分標註起來吧







[好朋友來跳舞吧!]

走,

抬起雙腳大步走,

走,

找個朋友手拉手,

走、走、走、走,

你是我的好朋友。



















中班-洋洋的紙箱子







主題緣起

紙箱對大人而言,可能只是一個裝物品的容器;但對幼兒而言,只要發揮創意和巧思,再加點想像力,馬上就可以變成一個好玩的玩具。繪本「洋洋的紙箱子」故事裡,當主角人物洋洋每產生一個有趣的想法,紙箱瞬間就會變成一個好玩的玩具或遊戲!希望透由繪本故事的醞釀,促使幼兒也能如同洋洋般,天馬行空的將自己身邊的紙箱,變成另一個充滿驚奇的物品!

  主題初始,先帶領幼兒到社區去尋找紙箱,觀察紙箱的特徵、使用方式、用途等;接著參觀紙箱回收站、紙箱工廠,讓幼兒了解紙箱的製造過程與使用後的去處。此外,亦透過對紙箱進行各種測試與實驗、欣賞由紙箱改造的藝術品等活動,引領幼兒恣意的進行紙箱探索!















[書的結構~封面、書背、封底、蝴蝶頁] [認識繪本~看圖說故事]



本主題著重實作,且提供幼兒很大的想像空間,讓幼兒自己做計畫、動手做,實際經歷「廢材再利用」、「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進而培養幼兒珍惜資源、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紙箱找一找~我所蒐集到的紙箱] [紙箱可以變成什麼呢]

小班-好朋友,你真形

建立形狀概念-從遊戲中開始

孩子的好奇心愈來愈旺盛,對世界充滿好奇,開始喜歡四處探索。他們會透過探索外界事物來學習,從而發展認知、語言、情感和社交等能力,而形狀概念就是其中一種認知能力。建立的形狀概念對幼兒非常重要,能奠定日後學習符號、文字、數學和閱讀的基礎,家長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物件、玩具和遊戲,讓孩子學會辨認形狀。

了解孩子的認知發展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能力,其中建立形狀概念是幼兒認知歷程之一,也是認識數學幾何圖形的第一步。形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許多不同的形狀,大部分1歲左右的小朋友對簡單的形狀,如圓形和三角形已有基本的配對能力。從2-3歲開始,漸漸懂得辨別簡單的形狀和發現形狀的特性,也能夠將形狀進行分類。

學形狀不靠牢記「為甚麼孩子甚麼都說是正方形?為甚麼仍分不清楚形狀?」事實上,每個孩子對形狀概念程度有快慢之分。可是,很多家長都急著教孩子區別形狀,盲目讓幼兒死記形狀的名稱和形態,過程中忽視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再者,形狀是一種抽象概念,最重要是讓小朋友多接觸不同類型的物件,豐富其感官經驗。透過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和反覆練習,自然能夠明白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的形狀概念。

如何建立幼兒形狀概念?

1循序漸進教育-家長在引導孩子認識形狀時,忌過分心急,要是一次過介紹太多形狀,孩子很容易會混淆。一般而言,幼兒較易掌握圓形,其次是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在引導孩子認識圓形時,可以捉著他的手依圓形的外型畫一畫,然後再介紹圓形的特性,如圓形是圓滾滾的,慢慢建立對形狀的基本概念。當孩子掌握圓形後,便可循序漸進地逐一介紹其他圖形。

2與日常生活連結-幼兒年紀尚小,其認知能力非常有限,家長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觸手可及的事物來增加孩子的形狀概念,例如告訴孩子時鐘是圓形、馬路上隨處可見的車輪也是圓形等。透過實際的觀察和觸摸,幫助孩子將抽象的概念與實物連結,定能加深印象。

3選擇合適玩具-玩是小朋友的天性,遊戲是最佳的學習方式,透過實體的觸感遊戲,可以將抽象概念變得更具體,孩子從遊戲中能夠探索形狀的特性,從而加深對形狀的概念。家長必先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繼而選擇合適的玩具和遊戲,以提供豐富的感官刺激,如準備不同形狀的圖形,讓孩子隨意拼砌並貼在畫紙上,在認識形狀的同時,也能培養創意力。

4.多作鼓勵-有時候孩子今天學會了,偶爾可能又會忘記,這都是正常的學習過程。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多作鼓勵,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切忌操之過急,只為求達到目的。家長可從旁引導孩子,相信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透過重複的學習和操作,自然能夠增進對形狀的認知。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