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共(5)頁 第2頁】
6.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行」指的是行業,行行出狀元,皆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B)面對不善的人,我們應該設法改變他,讓他改過而成為善者
(C)獨自學習就會見聞不廣,學習課業必須三人以上共同切磋,成效最佳
(D)「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人人皆值得學習或作為借鏡。
7. 「泥土是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好東西,可是當它出現在馬路時,就討人厭了:好天時會塵土飛揚,雨天時便泥
濘遍地。當她們每天早上來清掃時,面對著那些黃黃的泥巴,誰也不會保留自己的力量,就像搶奪一種東西一
樣,搶著去幹。」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什麼?
(A)泥土對於人類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B)泥土對清道婦的工作造成嚴重困擾
(C)清道婦以積極態度清掃馬路上的泥土 (D)清道婦認為泥土是人類生存的要素。
8. 〈那默默的一群〉一文以「忠實的態度」為主旨,下列何者具體表現出這種工作態度?
(A)從來沒有一寸路面會在她們的掃把底下漏掉 (B)婦道人家做起事情來當然是溫柔文雅的
(C)默默的表現著一個勞動者那種敦厚樸實的風範 (D)她們是有資格被稱之為「人物」的一群。
9. 下列文句中所使用的成語,何者最為適當?
(A)你提出的看法缺乏創意,真是「見解獨到」 (B)他整理房間「一絲不苟」,都把衣物任意亂堆
(C)她是個「溫柔敦厚」的人,大家都很不喜歡她這個樣子 (D)兩件性質相異的事情無法「相提並論」。
10、關於閱讀技巧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擷取訊息:運用畫線技巧,找出文中的關鍵訊息
(B)反思評論:接受作者的所有論點,藉以反思自己的人生
(C)轉成圖像:將文意於腦中轉變為圖像,以詮釋文章情境
(D)連結經驗:根據文章內容,連結自己舊有的知識或經歷。
11. 網路資料取得容易,卻存在一些風險。關於使用網路資料時應有的態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面對網路資料應謹慎小心,合理使用,避免觸法侵權
(B)網路資料的更新速度快,內容比書面資料更正確
(C)為保護隱私權,引用網路文字,不應註明創作者姓名
(D)網路資料集結了眾人智慧,具可信度,可直接使用。
12. 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意思與「不上一點鐘」的「不上」相同?
(A)她經營這間店面「不及」一年,就轉手賣給別人了 (B)「不過」,我是一個有信心的人
(C)老師愈想愈氣,「不免」口出重話 (D)你「不妨」把它看做是一片烏雲。
13. 下列出自〈差不多先生傳〉的文句,何者沒有運用明褒暗貶的手法?
(A)他說完了這句格言,就絕了氣 (B)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C)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D)然而中國從此就成了一個懶人國了。
14. 如果我們想引用胡適的話,給予差不多先生一句忠告,下列何者最恰當?
(A)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B)人生觀不過是一個人對於世界萬物同人類的態度
(C)認真的做事,嚴肅的做人 (D)這世上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
15.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君子不憂不懼 (B)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C)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D)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6.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關這段話的分析,何者錯誤?
(A)「恕」字是孔子針對子貢的問題所給的答案 (B)孔子以堅定果斷的語氣回答子貢所提的問題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恕」的解說 (D)從孔子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子貢有可能尚未體現「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