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五、閱讀測驗 (每題二分,共二十分)
這個小男孩跟大家一起排隊,站在草地等校車。之前,他與輪椅站在隊伍最前面,總是第一個上車。排隊的二十多個孩
子們無須任何提醒,自然而然等著,讓馬托先上車,沒人催他快一點,沒人不耐煩發出叫聲,一切是這麼自然、平安。即使
是宿舍村有名的兩位脾氣較不易控制的孩子,我默默觀察到他們對馬托的善行:為他開柵門,走在他旁邊以防路滑跌倒。現
在,馬托不做例外的那一個,他要跟大家一樣,開開心心地排隊,聊天。
下雪次日,小徑非常滑,我必須摟著姚小弟慢慢走。卻看到馬托拄杖如騎著他的寶馬一般,慢慢地穩穩地走著每一步。
他戴帽子、手套,穿大夾克、小靴,臉上的眼鏡因溫差而模糊,依然踏上積雪草坪加入隊伍之中,因下雪而歡叫的孩子們嘴
裡呼出一朵朵熱霧。
在一個溫和有禮的社會,一個無障礙空間規畫完善的城市,像馬托這樣天生帶著多重缺憾的人,其痛苦不會被放大,其
遭遇不會引來側目或取笑。我從孩子們的表情行動讀到和善、禮貌,從姚小弟所描述的學校生活,窺見馬托雖然雙腳無力,
但隨時有人當他的腳。我為這個小男孩感到慶幸,他生在如此湛藍亮麗的天空下,許多人努力要彌補他的天生缺憾。
1
.
( )「卻看到馬托拄杖如騎著他的寶馬一般,慢慢地穩穩地走著每一步。」關於這句話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 馬托把枴杖放在胯下當馬騎,準備打雪仗
(B) 馬托拄枴杖在雪地行走,比坐輪椅還快
(C) 馬托不顧危險,在雪地逞強的展現鍛鍊成果
(D) 馬托復健與練習有成,在雪地勇敢的獨自前行。
2
.
( )「從姚小弟所描述的學校生活,窺見馬托雖然雙腳無力,但隨時有人當他的腳。」這句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 姚小弟在學校時常幫助馬托 (B) 無論何處都有人在幫忙馬托
(C) 馬托隨時要有人攙扶才能行走 (D) 馬托因肢體障礙而任性耍賴。
子曰:「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
3
.
( )本文中的兩種作為所導致「成功」與「失敗」的差異,其關鍵為何?
(A) 「難」與「易」
(B) 「為山」與「平地」
(C) 「未成一簣」與「雖覆一簣」
(D) 「吾止」與「吾往」。
我曾經在門診發現一個五十幾歲病人患有高血壓,於是開高血壓的處方給他,並強調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性。
病人有點沮喪地問我:「這個藥是不是要吃一輩子?」「有可能。」我點點頭。「如果一輩子都得吃藥,」他說:「我的人
生不是完蛋了嗎?」我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會兒。心想,我得跟他談談,否則他不會好好吃藥的。
「你吃飯嗎?」我問他。他點點頭,有點莫名其妙地看著我。「只要藥沒有副作用,你就把它當成飯好了。」「當成飯?」
「是啊!我們一天要吃三次飯才能活下去,從來也不覺得難過。不是嗎?」「可是,飯是幫助我們的啊。」我對他說:「藥也
是幫助你的啊。」他笑了起來,對我說:「我懂了。」說完拿了處方箋,開開心心地去領藥了。
4
.
( )根據本文,下列續何者正確?
(A)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B) 無論我們再努力,無法改變外在的現實
(C) 失去健康的人等於失去擁有樂觀的權利
(D) 服用藥物同於吃飯,二者都沒有副作用。
5
.
( )下列選項,何者與本文的意旨最接近?
(A) 求樂之事,莫過於「為所當為」
(B) 生命短暫,及時行樂
(C) 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D) 習慣於快樂,快樂就失蹤。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論語.為政》
6
.
( )上述三則篇章的意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孟武伯、子游和子夏問孔子相同的問題,孔子的回答不同,是依據提問者因材施教
(B)「父母唯其疾之憂。」意思是指父母年紀大,擔心父母有疾病,為人子女要留意父母身體健康
(C)「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指侍奉父母要有敬重之心
(D)「色難。」意思是指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