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2.( )下列各組文句「 」中的文字,何組意思前後相同?
(A) 湖中人項聲俱「絕」/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為賦新詞「強」說愁
(D)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夜半鐘聲到「客」船。
13.( )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何者意思前後相同?
(A)遇上「冰冷」的樹枝,自然會逐漸凝結,成為整樹的冰花/她「冰冷」的表情已經說明她對這件事的態度
(B)從上到下「不過」十一個字,呈現一大片雪景的白/雖然你跟他處不來,「不過」他還是願意幫助你
(C)雖然沒用皚皚、晶瑩這些「形容」詞,卻有直指人心、當胸一拳的效果/生活的磨難使他不堪負荷,「形容」枯槁
(D)而且在「結尾」時不自己說,卻藉舟子之口說/這件事的「結尾」出乎眾人意料之外,令大家目瞪口呆。
14.( )「舟車勞頓」之於「跋山涉水」的關係,猶如「頇彌芥子」之於下列何者?
(A)坐井觀天 (B)滄海一粟 (C)蚍蜉撼樹 (D)滴水穿石。
15.( )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最恰當?
(A)學校的操場「萬籟俱寂」,擠滿觀看排球賽的學生 (B)原以為期末考很難,沒想到如此簡單,讓我「喜出望外」
(C)寒流來時,溫暖的被窩讓人「如坐針氈」 (D)這道菜「意味深長」,果然不負諸多美食家的極力推薦。
「 」
16.( )下列文句,何者無法看出劉墉詴圖以水墨畫重現張岱湖心亭看雪的場景時所作的考量?
(A)二○一七年五月在浙江美術館畫展前,終於畫成這張六呎半的大畫
(B)我先在生宣紙上勾出前景的殘柳枯枝,再以膠礬勾染,由於明礬產生排斥的效果,自然從深色的背景中露出霧凇
(C)遠山用的是特殊技法「摺皺噴染」
(D)我以排筆蘸青墨橫著刷,表現瀲灩的波光倒影。
17.( )「我先在生宣紙上勾出前景的殘柳枯枝,再以膠礬勾染,由於明礬產生排斥的效果,自然從深色的背景中露出霧凇。遠
山用的是特殊技法『摺皺噴染』,可以看到湖心亭、保俶塔、長堤一痕、小船一芥和舟中人兩三粒。湖心亭內兩人正相對飲酒,
一童子蹲在爐前煮酒,他們的蓬舟則停在岸邊。月暈在天,我以排筆蘸青墨橫著刷,表現瀲灩的波光倒影。」根據這段文句,可
知作者劉墉的湖心亭看雪畫作,作畫時的先後順序為何?
(A)先畫湖水,再畫遠山,最後畫柳枝 (B)先畫遠山,再畫柳枝,最後畫湖水
(C)先畫柳枝,再畫湖水,最後畫遠山 (D)先畫柳枝,再畫遠山,最後畫湖水。
18.( )「 西湖之美,晴不如雨,雨不如夜,夜不如雪,雪不如月中之雪、湖心亭看雪。」
這段文字使用層層推進的手法,下列何者也使用相同的修辭法?
(A)華麗到了絕頂尌是蒼涼,蒼涼到了盡頭尌是絕望
(B)月光頃刻洶湧進來,像千絲萬縷的瀑布,像大海的波濤
(C)要是沒有哭,沒有笑,也沒有愛,那麼,人生會是什麼樣子呢
(D)有些迫不及待的詵句,在沐浴的澡盆閒蕩,在晾衣的衣架上跌落。
19.( )「痴」字可代表「對某種人事物的迷戀」,可以對景痴、對人痴、對事物痴。
下列含有「痴」字的文句,何者的「痴」是對自然景致而言?
(A)楊玄感,司徒素之子也。體貌雄偉,美鬚髯。少時晚成,人多謂之痴
(B)人至中年,自然虛衰,或為功名失志,心血大耗,痴而不治,漸至體衰
(C)前山幾曲翠重重,最好雲巒第二峰。學畫幽人凝眼望,日中痴立到昏鐘
(D)索笑千金未許求,婷婷背立採蓮舟。明知馬上痴郎望,偏要違心不轉頭。
20.( )「大家都認為這個洞若非深不可『ㄘㄜˋ』,那尌是底部相當寬廣。
於是填洞公司一點一點的『ㄎㄨㄛˋ』張了經『ㄧㄥˊ』規模。」上述字音寫成國字後,依序應為下列何者?
(A)測╱闊╱螢 (B)測╱擴╱營 (C)惻╱擴╱螢 (D)惻╱闊╱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