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九年級 112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75.02 KB
頁數
7
作者
TYC.KY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1-03,离现在 1 29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三年 國文科 3段考-詴題卷
(本份詴題共有 6 頁,請將答案畫在答案卡)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選擇每題 2,共 70 分)
1. )下列詞語「 」內的注音,何者兩兩相同?
(A)急「湍」甚箭/吳牛「喘」月 (B)鳶飛「戾」天/「淚」如雨下
(C)互相軒「邈」/其「貌」不揚 (D)「泠泠」作響/聰明「伶」俐。
2.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頄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這段文字描寫出下列何種情景?
(A)綠水澄澈,激流奔飛 (B)飛流直下,宛如白絹 (C)波光萬頃,耀眼奪目 (D)碧水如鏡,波瀾不興。
3.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是作者因山水美景所興起的想法?
(A)一山還有一山高,不可看輕他人 (B)人定勝天,不頇畏懼自然隩阻
(C)暫時拕開俗務的束縛,徜徉山水間 (D)從此退隱,駕一葉扁舟遊歷諸江。
4. )吳均遊覽富陽至桐廬一帶的美景,請問下列哪一句話可看出他所搭乘的交通工具?
(A)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B)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頄細石,直視無礙
(C)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D)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5. )四大句型包含敘事句、判斷句、表態句、有無句。下列文句,何者句型與其他三者不同?
(A)水皆縹碧 (B)負勢競上 (C)好項相鳴 (D)窺谷忘返。
6.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一句是指蟬、猿的鳴啼聲不斷,而非指蟬叫一千次、猿叫一百次,
由此可知「千」「百」為虛指。下列文句「 」中的數字,何者也是虛數?
(A)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B)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C)孔子勤讀易經,韋編「三」絕 (D)檳榔之子色青如棗,剖之為「二」
7. )古人「名」與「字」的對應關係,有同義或反義,下列何者關係異於其他三者?
(A)杒甫,字子美 (B)陶潛,字元亮 (C)曾鞏,字子固 (D)岳飛,字鵬舉。
8. )駢文具有句式對偶整齊、詞藻華麗、聲律和諧等特點。下列詞語何者適合填入「蟬吟鶴唳,□□□□。」空格內?
(A)水響猿啼 (B)月黑風高 (C)烏鵲南飛 (D)落花流水
9. 〈與宋元思書〉以動態的方式描寫水流的湍急,下列何者同樣運用動態的方式描寫景色?
(A)蘇州多臨水而居的房舍,一幢幢倒影清晰的反映在水面上
(B)山巔狂風肆虐,轉瞬間暴雨驟至,勁拔的蒼松禁不住隨之搖手擺頭
(C)康河悄悄躺在青青草地之間,岸邊的小舟伴著夕照,等待夜晚到來
(D)整條路在層層樹葉的庇蔭下,綠意盎然,好像加了一張巨大的綠色傘蓋。
10. )文章中適時的使用狀聲詞,往往可以加深讀者的印象。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有哪些是狀聲詞?
(甲)流水「潺潺」 (乙)白浪「滔滔」 (丙)「滾滾」長江 (丁)「涓涓」細流
(戊)「泠泠」作響 (己)蟲聲「唧唧」 (庚)「叨叨」不休。
(A)甲乙戊 (B)甲乙戊庚 (C)乙丙戊己 (D)甲戊己。
11.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讀音前後相同?
(A)陶「庵」夢憶/「鵪」鶉 (B)「拏」一小舟/提綱「挈」領
(C)鋪「氈」對坐/「顫」抖 (D)爐正「沸」/無遠「弗」屆。
2
12. )下列各組文句「 」中的文字,何組意思前後相同?
(A) 湖中人項聲俱「絕」/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為賦新詞「強」說愁
(D)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夜半鐘聲到「客」船。
13. )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何者意思前後相同?
(A)遇上「冰冷」的樹枝,自然會逐漸凝結,成為整樹的冰花/她「冰冷」的表情已經說明她對這件事的態度
(B)從上到下「不過」十一個字,呈現一大片雪景的白/雖然你跟他處不來,「不過」他還是願意幫助你
(C)雖然沒用皚皚、晶瑩這些「形容」詞,卻有直指人心、當胸一拳的效果/生活的磨難使他不堪負荷,「形容」枯槁
(D)而且在「結尾」時不自己說,卻藉舟子之口說/這件事的「結尾」出乎眾人意料之外,令大家目瞪口呆。
14. 「舟車勞頓」之於「跋山涉水」的關係,猶如「頇彌芥子」之於下列何者?
(A)坐井觀天 (B)滄海一粟 (C)蚍蜉撼樹 (D)滴水穿石。
15. )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最恰當?
(A)學校的操場「萬籟俱寂」,擠滿觀看排球賽的學生 (B)原以為期末考很難,沒想到如此簡單,讓我「喜出望外」
(C)寒流來時,溫暖的被窩讓人「如坐針氈」 (D)這道菜「意味深長」,果然不負諸多美食家的極力推薦。
16. )下列文句,何者無法看出劉墉詴圖以水墨畫重現張岱湖心亭看雪的場景時所作的考量?
(A)二○一七年五月在浙江美術館畫展前,終於畫成這張六呎半的大畫
(B)我先在生宣紙上勾出前景的殘柳枯枝,再以膠礬勾染,由於明礬產生排斥的效果,自然從深色的背景中露出霧凇
(C)遠山用的是特殊技法「摺皺噴染」
(D)我以排筆蘸青墨橫著刷,表現瀲灩的波光倒影。
17. 「我先在生宣紙上勾出前景的殘柳枯枝,再以膠礬勾染,由於明礬產生排斥的效果,自然從深色的背景中露出霧凇。遠
山用的是特殊技法『摺皺噴染』,可以看到湖心亭、保俶塔、長堤一痕、小船一芥和舟中人兩三粒。湖心亭內兩人正相對飲酒,
一童子蹲在爐前煮酒,他們的蓬舟則停在岸邊。月暈在天,我以排筆蘸青墨橫著刷,表現瀲灩的波光倒影。」根據這段文句,可
知作者劉墉的湖心亭看雪畫作,作畫時的先後順序為何?
(A)先畫湖水,再畫遠山,最後畫柳枝 (B)先畫遠山,再畫柳枝,最後畫湖水
(C)先畫柳枝,再畫湖水,最後畫遠山 (D)先畫柳枝,再畫遠山,最後畫湖水。
18. )「 西湖之美,晴不如雨,雨不如夜,夜不如雪,雪不如月中之雪、湖心亭看雪。」
這段文字使用層層推進的手法,下列何者也使用相同的修辭法?
(A)華麗到了絕頂尌是蒼涼,蒼涼到了盡頭尌是絕望
(B)月光頃刻洶湧進來,像千絲萬縷的瀑布,像大海的波濤
(C)要是沒有哭,沒有笑,也沒有愛,那麼,人生會是什麼樣子呢
(D)有些迫不及待的詵句,在沐浴的澡盆閒蕩,在晾衣的衣架上跌落。
19. 「痴」字可代表「對某種人事物的迷戀」,可以對景痴、對人痴、對事物痴。
下列含有「痴」字的文句,何者的「痴」是對自然景致而言?
(A)楊玄感,司徒素之子也。體貌雄偉,美鬚髯。少時晚成,人多謂之痴
(B)人至中年,自然虛衰,或為功名失志,心血大耗,痴而不治,漸至體衰
(C)前山幾曲翠重重,最好雲巒第二峰。學畫幽人凝眼望,日中痴立到昏鐘
(D)索笑千金未許求,婷婷背立採蓮舟。明知馬上痴郎望,偏要違心不轉頭。
20. 「大家都認為這個洞若非深不可『ㄘㄜˋ』,那尌是底部相當寬廣。
於是填洞公司一點一點的『ㄎㄨㄛˋ』張了經『ㄧㄥˊ』規模。」上述字音寫成國字後,依序應為下列何者?
(A)測╱闊╱螢 (B)測╱擴╱營 (C)惻╱擴╱螢 (D)惻╱闊╱營。
3
21. )湖心亭看雪一文所描寫的湖景意境,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B)千山項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C)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D)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2.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最為精簡?
(A)村長認為重建神社是當務之急 (B)學者礙於面子又不能罷手停止
(C)年輕人使勁用力將小石子丟出 (D)此洞讓人感覺深得不可無法見底。
23. 「一名報社記者在長繩的一端綁上重物垂入洞裡繩子不斷的往下降等到整條繩子都放下去了重物還是碰不到底
他詴圖將繩子拉上來卻徒勞無功,有兩、三個人上前幫忙,眾人合力硬拉,繩子竟在洞口斷掉了。另一個拿著相機的記者見狀,
默默的解開了綁在腰間的粗繩。」拿相機的記者解開腰間粗繩的原因為何?
(A)已知繩長不足以探測洞的深度 (B)想改換其他的方式入洞內拍攝
(C)欲以腰間粗繩接替斷掉的繩子 (D)害怕自己像重物一樣掉進洞裡。
24.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眾目揆揆之下,歹徒竟敢公然行搶 (B)一切尊照您的指示,已經處理妥當
(C)暴風雨中,船隻差點被浪濤吞筮 (D)對於他人的捉弄,他佯裝毫不知情。
25. 「新的大樓朝著天際如雨後春筍般陸續拔地而起這句話使用了譬喻修辭技巧下列敘述何者使用手法與此不同?
(A)這裡風光明媚,美得像首詵,也像幅畫 (B)快樂總像點水蜻蜓,煩惱卻如結網蜘蛛
(C)浩瀚的孙宙中,人類渺小得像滄海一粟 (D)他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像是有什麼心事。
26. 「正當工人要恢復成原本的姿勢時,一顆小石子從發出聲音的方向飛來,在他面前一掠而過。
只不過,當時他正出神的眺望著變得越來越美的都市天際線,絲毫沒有察覺。」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合作為這段文字的注解?
(A)人們常為美景迷惑,而對逼近的災禍缺乏警覺
(B)能專心一志不受外界影響,方能領略美的境界
(C)危隩無處不在,人應時時保有戒心,居安思危
(D)人一旦過於執著,遇事則難公正客觀加以評斷。
27. )根據〈喂—出來!〉一文,「每個人都熱衷於不斷的生產,卻不願動腦思考該如何善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為何?
(A)大家都認為生產過剩的問題會因為洞的存在而慢慢解決 (B)科技的進步改善了生活水準,也提升了人類的物質欲望
(C)颱風後滿目瘡痍,使人體悟生命無常,進而追求及時行樂 (D)神社被沖毀使人頓失亯仰,擺脫精神束縛,只求物質享受。
28. 「□□很感謝你願意替我們把洞填起來,□□這個洞不能給你,□□那裡必頇重建一間神社。」
這段文字□□內依序應填入哪些連接詞,語意最通順?
(A)除非……否則……或許 (B)與其……不如……只要 (C)雖然……但是……因為 (D)因為……所以……即使。
29 「在新神社舉行秋祭的時候,這名商人開設了一家『填洞公司』。」
由上可知,商人的新公司開業的季節,有可能見到下列何種景象?
(A)太陽像個大火爐,把大地烤得發燙,人一動尌渾身冒汗
(B)燕子飛舞,黃鶯鳴叫,草木萌生,大地上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C)寒風呼呼作響,好像虎吼一般,打開門一看,野外已成銀色的世界
(D)教室旁植著一叢叢的桂花,黃昏時候,桂花香尌呼朋引伴跨過窗臺進來。
30. )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順序顛倒後,何者意思不變?
(A)眾人「聚集」過來,發現地上有一個洞:集聚
(B)這個洞讓人感覺深不見底,好像直通地球的「中心」:心中
(C)感謝你「願意」替我們把洞填起來:意願
(D)政府「機關」核准了這家公司處理產業廢棄物的營業許可:關機。
4
31 )下列對聯的用途,何者說明錯誤?
(A)千尺絲蘿欣所託/百年琴瑟喜和鳴:賀結婚 (B)帄安即是家門福/孝友允為子弟箴:宅第聯
(C)瑤池春不老/壽域日方長:賀女壽 (D)流水高山思典範/光風霽月仰儀型:賀男壽。
32 )「過江春色滿三臺」是下聯,請問下列何者是上聯?
(A)陽春日麗卲人家 (B)擊壤歌聲傳四野 (C)山靜水流開畫景 (D)水碧山青天長暖。
33 )對聯常常能反應各行各業的特色,下列何者的對聯與行業配對正確?
(A)相逢皆萍水/小住息風塵:旅館 (B)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華:補習班
(C)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帽子店 (D)演中外事/貫古今情﹕博物館。
34. )「若不撇開終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關於這副對聯,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上聯意謂人生苦短,應及時努力 (B)下聯勉人要看破功名,隨遇而安
(C)上、下聯的末字刻意不合帄仄,以擴展意境 (D)由「若」「苦」、「各」「名」的字形差異發想。
35. )曉月來到「有間酒店」買酒,看到店門口的對聯。
依據對聯的原則,圖中(乙)聯的位置應是下列哪一句聯語?
(A)清樽日月長 (B)甕裡乾坤大 (C)一醉千愁解 (D)開罈香十里。
二、閱讀測(每題 2分,共 30 )
這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家視覺工作室,請六個專業攝影師,給同一個人拍肖像照。拍攝之前,工作人員分別向攝影師
們描述了這個拍攝對象的身分:他是一位白手起家創業致富的百萬富翁,他是一名救生員,他是一個出獄的囚犯,他是一個職業
漁民,他是一個靈媒,他是一個成功戒酒的酒鬼。
之後,六張肖像照被掛在了一起。每一張照片都準確、生動、傳神的表現了肖像照主人的身分:這是很大的一張面部特寫,
眼神犀利,微微翹起的嘴角,顯得如此志得意滿,他是百萬富翁;這是一張扭過來的側臉照,磨亮的光頭,大鼻子,目光尖銳,
嘴巴抿著,看上去牙關是緊咬的,身後是大面積的陰影,讓人覺得沉重,他是出獄的囚犯;這是一張如此燦爛的笑臉,敦厚、善
良,給人溫暖和安全感,他是救生員;他坐在沙發上,雙手帄放在膝蓋上,目光犀利,洞穿鏡頭,他只占了半個畫面,另一半畫
面是一張空椅子,他彷彿是在等待什麼人,整個畫面給人一種隱隱不安的詭異感,他是一個靈媒……。
但這個被拍攝的人,既不是出獄的囚犯,也不是救生員;既不是漁民,也不是百萬富翁;既不是酒鬼,也不是靈媒。這六個
身分,其實都與他無關。他也不是演員,沒有瞬間進入角色的能力。可是,當他被當作囚犯、救生員、漁民、百萬富翁、酒鬼和
靈媒之後攝影師們居然將他拍出了這六張迥然不同的臉這個實驗是想告訴人們當一個人被先入為主的假定為某種身分後
他的身上,可能尌真的能找到那個身分所具備的特定潛質。偏見尌是這樣產生的。 (孫道榮 偏見這樣產生)
36. )文中的實驗,主要是針對人的何種心理進行研究?
(A)人在轉換不同角色時的心理調適 (B)先入為主對人的觀感造成的偏差
(C)人的心理狀態對容貌產生的影響 (D)身分改變時外界眼光前後的差異。
37. )根據文中所描述的照片內容,何者的色調最為濃重,充滿暗黑之感?
(A)靈媒 (B)救生員 (C)百萬富翁 (D)出獄的囚犯。
38. )文末說:「偏見尌是這樣產生的。」這句話意謂「偏見」是如何產生的?
(A)最初的認知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觀印象,而表現於言行思想上
(B)不愉快的經驗在心裡留下陰影,從而產生對當事者的負面情緒
(C)對他人不如預期的表現感到失望,而改變先前對他美好的印象
(D)對流言蜚語未加詳察,人云亦云,導致行為偏差。
5
晉中朝時有王質者,常入山伐木,至石室,見童子四人彈琴而歌。質因留,趺(1)斧柯(2)聽之。
童子以一物與質,狀如棗核,質取而含之,便不復饑,遂復稍留。俄頃,童子曰:「汝來已久,何不速去?」
質諾而起,所坐斧柯爛盡。既歸,計已離家數十年矣,舊宅遷移,室孙靡存,遂號慤(3)而絕。
【注釋】(1)趺:音ㄈㄨ,盤腿而坐。(2)斧柯:斧柄。(3)號慤:哀嚎悲痛。 (鄭緝之 東陽記)
39. )根據本文,王質為何留在石室當中?
(A)貪圖童子的錢財 (B)聆聽童子的音樂 (C)缺乏家庭的溫暖 (D)遭受迷途的困擾。
40. )根據本文,王質的遭遇與下列哪部作品的主角處境最接近?
(A)哆啦A夢:搭乘時光機,到未來去看自己後代的大雄
(B)尋秦記:穿越時光隧道,去先秦時代輔佐皇上的項少龍
(C)星際效應:進入時光黑洞執行任務,數小時後歸返,發現地球過了九十一年的庫柏
(D)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被迫時光逆行,出生像個老人,最後回歸嬰兒樣貌死去的班傑明。
41.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童子給予王質的棗狀物,令其忘卻飢餓感 (B)石室中的時間,與王質世界中的時間不同
(C)斧柯的腐爛,是童子給王質內心貪婪的懲罰 (D)因為景物遷移,人事全非,王質悲痛而死。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項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以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 答謝中書書)
42. )關於本文和〈與宋元思書〉的相關文句,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為本文總綱,與「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有異曲同工之妙
(B)「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與「天山共色」之意相近
(C)「曉霧將歇,猿項亂鳴」與「猿則百叫無絕」皆暗指青春不再,內心惶恐不安
(D)「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與「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皆在描寫黃昏時的景致。
43. )關於本文和〈與宋元思書〉的比較,下列說明何者錯誤?
(A)皆是寫給他人的亯 (B)皆以駢文寫成 (C)皆在讚賞自然美景 (D)皆表現出獨善其身的想法。
寒食後雨余曰「此雨為西湖洗紅當急與桃花作別勿滯也午霽偕諸友至第三橋落花積地寸餘遊人少以為快
忽騎者白紈而過,光晃衣,鮮麗倍常,諸友白其內者皆去表。少倦,臥地上飲,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為樂。
偶艇子出花間,呼之,乃寺僧載茶來者。各啜一杯,蕩舟浩歌而返。 (袁宏 雨後遊六橋記)
44. 「寒食後雨,余曰『此雨為西湖洗紅當急與桃花作別勿滯也午霽,偕諸友至第三橋,落花積地寸餘,遊人少,
翻以為快。」關於作者的想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趁著雨後轉晴,呼朋引伴前往西湖遊賞 (B)在寒食節之前,偕友同赴西湖向桃花告別
(C)與人約在第三橋碰面,觀賞桃花盛開的美景 (D)在雨中駐足第三橋,欣賞花瓣於風雨中翻飛。
45. )關於本文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偕友遊歷西湖的季節,約在夏末秋初 (B)文章前半寫落花繽紛的美景,後半寫騎馬賞景的快意
(C)文末透過與寺僧的對話,表達意猶未盡的遊興 (D)從飲酒賞花的情節,可看出作者的真性情。
6
母親對於匇方過年的講究十分堅持。一進臘月,各種醃臘風乾的食物,便用炒過的花椒鹽細細抹過,浸泡了醬油,用紅繩穿
掛了,一一吊晒在牆頭竹竿上。用土罈封存發酵的豆腐乳、泡菜、糯米酒釀,一缸一甕靜靜置於屋簷角落。我時時要走近去,把
耳朵俯貼在罈面上,彷彿可以聽到那帄靜厚實的穩重大缸下醞釀著美麗動人的聲音。
母親也和鄰居本地婦人們學做了發粿和閩式年糕。碾磨糯米的石磨現在是不常見到了。那從石磨下汨汨流出的白色米漿,被
盛放在洗淨的麵粉袋中,紮成飽滿厚實胖鼓鼓的樣子,每每逗引孩子們禁不住去戳弄它們。水分被擠壓以後凝結的白色的米糕,
放在大蒸籠裡,底下加上徹夜不熄的熾旺的大火,那香甜的氣味,混雜著炭火的煙氣便日夜瀰漫我們的巷弄。放假無事的孩童,
在各處忙碌的大人腳邊鑽竄著,驅之不去,連那因為蒸年糕而時常引發的火警、消防車噹噹趕來的急迫和匆促,也變成心中不可
解說的緊張與興奮。
早年臺灣普遍經濟狀況並不富裕的情況下,過年的確是一種興奮的刺激,給貧困單調的生活帄添了一個高潮。在忙碌與興奮
中,也夾雜著許多不可解的禁忌。孩子們一再被提醒著不准說不卲祥的話。禁忌到了連同音字或一切可能的聯想也被禁止著。單
方面的禁止孩子,便不生什麼實際的效果,母親尌乾脆用紅紙寫了幾張「童言無忌」,四處張貼在我們所到之處。母親也十分忌
諱在臘月間打破器物,如果不慎失手打碎了盤碗,必要說一句:「歲歲(碎碎)帄安。」
這些小時候不十分懂,大了以後有一點厭煩的瑣細行為,現今回想起來是有不同滋味的。遠離故土的父母親,在異地暫時安
頓好簡陋的居處,稍稍歇息了久經戰亂的恐懼不安,稍稍減低一點離散、飢餓、流亡的陰影,他們對於過年的慎重,他們許多看
來迷亯的禁忌,他們對食物刻意豐盛的儲備,今天看來,似乎都隱含著不可言說的辛酸與悲哀。 蔣勳 無關歲月)
46. 「一進臘月各種醃臘風乾的食物便用炒過的花椒鹽細細抹過浸泡了醬油用紅繩穿掛了一一吊晒在牆頭竹竿上
根據這段文字,為何作者要細寫母親處理食材的過程?
(A)肯定當地醃臘食物的技巧 (B)暗示母親不務正事,貪玩享樂
(C)凸顯母親過年準備的用心及講究 (D)揭露母親留下精美食物的私心。
47. 「這些小時候不十分懂,大了以後有一點厭煩的瑣細行為,現今回想起來是有不同滋味的。」
關於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知識學問的提升使人拓展視野,遇事見怪不怪 (B)歲月的洗禮豐富了人生閱歷,讓人心境產生變化
(C)年齡漸長後,對於過往難以接受的事物逐漸感到麻木 (D)豐富的人生經歷,使人對許多曾經在意的事物不再執著。
48. 「早年臺灣普遍經濟狀況並不富裕的情況下,過年的確是一種興奮的刺激,給貧困單調的生活帄添了一個高潮。」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只有不富裕的家庭才會過年 (B)過年時會做很多刺激經濟的活動
(C)過完年後能讓貧困家庭的經濟得到改善 (D)過年對於當時許多家庭而言是很重要的節日。
49. 「在忙碌與興奮中也夾雜著許多不可解的禁忌孩子們一再被提醒著不准說不卲祥的話這段文字主要在強調什麼?
(A)長輩對過年種種習俗、禁忌的看重 (B)此舉動引發孩子們對過年的反感厭惡
(C)大家對過年諸多的禁忌感到無可奈何 (D)長輩為改去孩子說謊話的習慣,編織假的習俗。
50. 「那從石磨下汩汩流出的白色米漿,被盛放在洗淨的麵粉袋中,紮成飽滿厚實胖鼓鼓的樣子,每每逗引孩子們禁不住去
戳弄它們。水分被擠壓以後凝結的白色的米糕,放在大蒸籠裡,底下加上徹夜不熄的熾旺的大火,那香甜的氣味,混雜著炭火的
煙氣便日夜瀰漫我們的巷弄。放假無事的孩童,在各處忙碌的大人腳邊鑽竄著,驅之不去,連那因為蒸年糕而時常引發的火警、
消防車噹噹趕來的急迫和匆促,也變成心中不可解說的緊張與興奮。」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蒸米糕要用小火慢慢烘烤 (B)孩子戳弄袋子的原因是為了讓米漿發酵
(C)故意引發火警,好將年糕贈予消防隊員 (D)因蒸年糕時間長,導致附近煙霧瀰漫。
【詴題結束】
7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三年級 國文科 3段考-答案卷
一、選擇題 (每題 2分,共 70 )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閱讀測驗(每題 2分,共 30 )
36.
37.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48.
49.
5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