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 14.下列文句中,何者完全沒有錯別字?
(A)再陡峭難走的山徑,他依然可以臉不紅、氣不喘
(B)一件極為單純的事情你卻把它搞到如此復雜不可收拾的地步,實在不可思異
(C)攀爬嶮峻的高山時,聘請熟悉地形的山友當響導,在安全上自可多一層保障
(D)晨光漸漸,在我身旁和腳下開始悠微浮露出灰影幢幢的讒岩陡壁,驚懼的心反而加重了
( ) 15.(甲)望峰「息」心(乙)屏「息」債聽(丙)北風已「息」(丁)北山愚公長「息」。
以上四句中的「息」字,哪些意思相同?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 )16.「在山澗之間,有一股泠泠的聲響,聽起來真悅耳。」
「泠泠」可替換為下列何者?
(A)滔滔 (B)汲汲 (C)潺潺 (D)蕭蕭
( )17.下列「 」中的字,何者不是狀聲詞?
(A)流水「淙淙」 (B)「嘖嘖」稱奇
(C)蟲聲「唧唧」 (D)「侃侃」而談
( )18.下列有關「山」的成語,何者解釋正確?
(A)奇山異水:比喻陷於絕境,窮困之至 (B)山盟海誓:多用以表示愛情的真誠不變
(C)排山倒海:形容山水秀麗,風景優美 (D)他山之石:表示失敗後捲土重來
( )19. 下列文句,何者成語運用正確?
(A)小洋經過多年努力加上長官的提拔,年紀輕輕就在官場上「風起雲湧」
(B)在快速變遷的現付社會,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山明水秀」
(C)沿著小徑而上,一路峰迴路轉,鳥語花香,真教人「流連忘返」
(D)蘇杭「飛黃騰達」的美景,吸引無數來自各地的旅客
( )20.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恰當?
(A)看到房間裡母親的遺物,不免「睹物思人」,眼淚奪眶而出
(B)鯉魚潭優美的「斷垣殘壁」,吸引眾多遊客到此觀光遊覽
(C)學生時期對於未來的「南柯一夢」,在進入職場工作都都變了調
(D)小洋身材壯碩,走起路來「引人入勝」的姿態,仙人印象深刻
二、文意理解題 (每題 2分,共 40 分)
( )2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表露吳均悠閒的心境,下列何者與此相同?
(A)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B)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D)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22.下列有關與宋元思書的文句闡釋,何者正確?
(A)「風煙俱淨」描寫秓風颯颯,煙霧繚繞的景象
(B)「急湍甚箭」描寫支流之多,有如同時齊飛的箭
(C)「負勢競上」描寫山樹叢聚,依恃著山勢向上生長
(D)「猛浪若奔」描寫水流迅速,連奔跑的馬也望塵莫及
( )23.與宋元思書描述奇山異水,所以多從視覺上進行摹寫,但下列何句是從聽覺方面描寫?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C)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D)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 )24.關於與宋元思書一文的寫作,下列敘述哪一項最正確?
(A)以「任意東西」為綱要,再按行經路線分敘景物
(B)以「奇山異水」為綱要,先概括說明,再分論水之異、山之奇
(C)以「望峰息心」為綱要,先寫景物之美,再倒敘出遊動機
(D)以「窺谷忘返」為綱要,將心中所感分別插敘於景物描寫之中
( )25.與宋元思書一文,將富春江一百許里的奇山異水,濃縮在短短百餘字之間。
請問下列對文中的句子的解讀,何者解釋有誤?
(A)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是由動態的描述來凸顯水勢的湍急
(B)泉水激石,泠泠作響——水的聲音更襯托出山間水際的幽靜
(C)風煙俱淨,天山共色——是概寫天候的明亮潔淨,清爽宜人
(D)橫柯上蔽,在晝猶昏——寫林木的繁密,連陽光都透不進來